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

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崔军,钱武云 著
图书标签:
  • 国际工程承包
  • 工程承包
  • 国际工程
  • 工程管理
  • 建设工程
  • 国际贸易
  • 项目管理
  • 合同管理
  • 风险管理
  • 法律法规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建筑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2139057
版次:2
商品编码:10957719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国际工程管理系列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633
字数:87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是“国际工程管理系列丛书”之一。《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包括17章,分别是绪论,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国际工程招标,投标前期工作,投标报价的计算,投标报价决策、投标文件和报价实例,工程承包合同的谈判与签约,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施工延误和干扰,国际工程项目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管理,国际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和管理,设计采购施工EPC项目的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国际工程承包的风险、担保和保险,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索赔,争议的解决。为了更好地满足广大从事国际工程项目人员的需要,全书本着从实用出发,取原书精华,反映当期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发展趋势,除了保留原书的基本体例外,根据当期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和发展趋势《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增加了若干新的内容,如国际工程承包市场开发、国际工程承包合同、国际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和管理、设计采购施工(EPC)项目的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国际工程承包的风险、担保和保险等内容。同时,《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还大幅度修改了绪论、国际工程项目管理、国际工程项目索赔等有关章节,以期反映当期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管理技术发展的现状。本书可供从事国际工程项目管理的相关技术和管理人员使用,也可供高等学校相关专业师生参考。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绪论
第1节 国际工程承包的产生和发展
第2节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现状和格局
第3节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的发展
第4节 中国对外工程承包业务面临的主要问题
第5节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趋势和展望

第2章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的开发
第1节 国际工程承包市场调查
第2节 企业的战略决策与选择
第3节 国别市场分析
第4节 项目的选择、跟踪与运作策略

第3章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
第1节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类型
第2节 FODIC合同体系
第3节 其他标准格式合同

第4章 国际工程招标
第1节 工程招标的一般概念
第2节 招标方式和招标机构
第3节 招标程序
第4节 招标规则的国际惯例
第5节 评标、决标和授标

第5章 投标前期工作
第1节 选择当地代理人
第2节 在工程所在国的登记注册
第3节 投标项目的资格预审
第4节 投标报价前的准备工作
第5节 国际工程项目中的联合体

第6章 投标报价的计算
第1节 标价计算的程序
第2节 核算工程量和制定施工方案
第3节 分析标价组成内容
第4节 各类基础单价的计算
第5节 工程定额的选用
第6节 单价分析和标价汇总
第7节 标价分析和调整

第7章 投标报价决策、投标文件和报价实例
第1节 报价决策的影响因素
第2节 编制投标文件
第3节 投标报价实例

第8章 工程承包合同的谈判与签约
第1节 合同谈判
第2节 合同谈判的主要内容
第3节 工程合同最后文本的确定和签约

第9章 国际工程项目的管理
第1节 国际工程项目管理模式
第2节 项目经理部的组织结构和项目经理
第3节 项目管理策划
第4节 进度计划和进度管理
第5节 质量管理和控制
第6节 成本管理和控制
第7节 HSE管理和控制
第8节 文件资料和信息管理

第10章 施工延误和干扰
第11章 国际工程项目材料和设备的采购和管理
第12章 国际工程项目分包合同和管理
第13章 设计采购施工EPC项目的管理
第14章 国际工程项目的融资
第15章 国际工程承包的风险、担保和保险
第16章 国际承包工程项目索赔
第17章 争议的解决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除具有上述工程项目的一般特性外,国际工程承包作为一国企业跨国承揽、建造和经营工程项目的经济活动,还具有其自身的特征:
1.国际工程合同主体的国际性
与一国企业在其本国从事建筑业施工仅涉及本国业主和承包商不同,国际工程承包项目的合同主体具有国际性,工程合同的签约方属于不同国别或地区,业主是工程项目所在国的政府部门或私营部门,承包商可能来自非工程项目所在国的国家。例如,来自中国的某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承揽了非洲某国的工程项目,非洲某国政府部门是工程项目的业主,而中国某对外承包工程企业是承包商。另外,业主还有可能聘请来自欧美某国的咨询顾问公司承担工程项目的监理工作,这就使得国际工程承包具有跨越一国国境的国际性质。
国际工程承包合同的签约方隶属于不同的国家,可能会涉及不同法律制度的制约,也可能会产生法律冲突。这种制约和冲突不仅有程序方面的,还可能是实体法律方面的冲突。为了解决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不同合同当事人之间可能产生的法律冲突,国际性的标准工程合同,例如FIDOC合同体系,都规定了合同的适用法律问题。
除了国际工程项目合同主体的国际性外,对于大多数大型和复杂的国际工程项目而言,工程建设还可能涉及多个国家,例如工程所在国、承包商所在国、还有贷款金融机构、咨询设计、设备供货和安装、各类专业工程分包商以及劳务等可能属于不同的国家。这些合同和协议并不一定适用工程所在地法律,解决他们之间的争议并不一定都是采用同样的仲裁和司法程序。这一国际特性使得国际工程承包的法律关系变得极为复杂。
2.货币和支付方式的多样性
与国内工程只有一种支付货币不同,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使用了至少两种或两种以上的货币,例如,在国际金融组织贷款的工程项目中,除美元等硬通货币外,工程所在国还需要当地币配套资金用以支付工程款项。对承包商来说,可能还需要使用本国货币或其他第三国外币采购工程所需的材料和设备。工程承包的支付方式除了业主直接付款方式外,还可能使用支票、银行信用证、国际托收、银行汇付等不同方式。由于国际工程承包合同中业主支付货币的多样性,而国际工程项目施工周期往往又长达数年以上,因此,这就使得承包商处于货币汇率浮动和利率变化的复杂国际金融环境中。如何规避多种支付货币引起的汇率风险,成为国际工程承包企业必须面对的一个棘手的问题。
……

前言/序言


国际工程承包实务精要:风险管理与合同履行指南(第X版) 图书简介 导言:全球化浪潮下的工程新格局 在全球经济一体化和基础设施建设需求持续增长的背景下,国际工程承包已成为跨国贸易与技术输出的重要组成部分。本教材或专著旨在系统梳理和深入剖析当代国际工程承包活动中最为核心的挑战与应对策略。我们聚焦于实践操作层面,立足于全球视野,为工程项目管理者、法律顾问、技术人员以及相关政府监管部门提供一套全面、深入且具有极强可操作性的指导框架。本书不探讨宏观的历史沿革或基础理论的纯粹抽象模型,而是直接切入现代工程实践中最引人关注的风险识别、合同管理、供应链协同与争议解决等关键领域。 第一部分:国际工程承包的风险矩阵与预控体系 现代国际工程项目的复杂性决定了其固有风险的显著增加。本部分将风险管理提升至战略高度,构建一套多维度、可量化的风险矩阵。 1. 政治与宏观经济风险的穿透性分析: 深入剖析地缘政治冲突、贸易保护主义抬头、汇率剧烈波动以及特定国家的法律与政策变动(如征收、许可延误)对工程进度的潜在影响。重点介绍如何利用政治风险保险、多边金融机构担保以及合同中的“不可抗力”与“情势变更”条款进行风险对冲。阐述外汇管制、资本管制对资金回流机制的制约及应对方案。 2. 技术与设计风险的精细化管理: 在大型基础设施或高技术集成项目中,设计迭代与技术兼容性是常见的陷阱。本章节详细论述设计责任的划分(业主方、承包商、分包商)、设计冻结点(Design Freeze Point)的设定、以及如何通过BIM/数字孪生技术在项目前期固化设计方案,减少施工阶段的重大变更。对于EPC总承包模式下的技术集成风险,提供具体的接口管理规范。 3. 施工现场与安全合规风险控制: 跨国作业必然面临不同的劳工法规、安全标准和文化差异。本部分详尽介绍了OSHA(职业安全与健康管理局)、ILO(国际劳工组织)等国际标准在项目现场的落地实施策略。重点讲解安全管理体系(SMS)的构建、本地化劳工关系处理(罢工、工伤处理)以及极端天气与自然灾害下的应急响应预案。 第二部分:核心合同的结构、谈判与策略性履行 国际工程承包的基石是合同。本书摒弃对通用合同文本(如FIDIC)的逐条释义,而是聚焦于合同条款背后的商业逻辑、风险分配意图和谈判策略。 1. EPC、DBB与交钥匙(Turnkey)合同模式的深度比较: 分析不同合同模式在风险承担、付款节点、竣工验收标准(FAC/PAC)上的核心差异。重点探讨总价合同(Lump Sum)与成本补偿合同(Cost-Reimbursable)在激励机制与成本控制方面的权衡取舍,并为业主和承包商提供选择模式的决策树。 2. 关键合同条款的博弈与起草: (1)完工担保与履约保函(Performance Guarantees): 详细解析各类保函的适用场景、索赔触发条件及赎回机制,特别是如何避免保函被不当动用(Wrongful Call)。 (2)变更管理(Variations/Change Orders): 建立一套高效的变更识别、评估、定价和批准流程(Change Control Procedure),量化变更对工期和成本的“真实影响”,避免“隐性变更”造成的损失。 (3)缺陷责任期(Defects Liability Period, DLP)与保修: 界定缺陷的界限(设计缺陷 vs. 施工缺陷),以及在DLP期间,业主方召回维修的程序与承包商的响应义务。 3. 供应链管理与分包合同的集成控制: 在高度依赖全球供应链的背景下,如何通过主合同的条款有效向下游延伸风险控制?探讨“直接付款条款”(Direct Payment Clause)的运用,以及对关键分包商财务健康度的尽职调查标准。 第三部分:项目融资、结算与争议的预防与解决 工程项目的最终成功取决于资金的有效流动和潜在争议的及时化解。 1. 国际工程项目融资与支付安全: 概述出口信贷(ECA Financing)、多边银行贷款(MDBs)在项目融资中的作用。深入分析信用证(L/C)、承兑交单(D/A)等国际结算工具在工程款支付中的适用性。重点阐述里程碑付款(Milestone Payment)的客观验收标准设计,以确保款项支付与工程实质进展的强耦合。 2. 工期延误的归因分析与索赔管理: 本部分是实务操作的核心。提供一套结构化的延期索赔分析方法,包括关键线路法(CPM/PDM)在论证因果关系(Causation)和确定延误责任(Responsibility Allocation)中的应用。详细解析“补偿工期”(Extension of Time, EOT)与“成本索赔”(Delay Damages)的并轨处理机制。 3. 争议解决机制的策略选择: 系统对比仲裁(Arbitration)与诉讼(Litigation)的优劣。侧重于国际商会仲裁院(ICC)、新加坡国际仲裁中心(SIAC)等主流机构的程序特点。着重介绍争端解决委员会(Dispute Adjudication Board, DAB/DRB)在快速解决施工争议中的效用,以及如何确保仲裁裁决在不同司法管辖区的承认与执行。 结论:面向未来的工程承包管理能力 本书的最终目标是培养读者从“执行者”向“风险管理者”和“价值创造者”的转变。通过对上述核心模块的系统学习和案例分析(案例数据来源于全球多个重大基础设施项目实践),读者将能够构建起一个稳健、前瞻性的国际工程承包管理体系,从而在复杂多变的全球市场中,确保项目按期、保质、合规地交付最终成果。 --- (注: 本简介内容涵盖了国际工程承包中与“风险”、“合同”、“融资”、“争议”等相关的核心实务环节,符合要求中“不包含”您指定图书《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的具体内容,且力求语言专业、详实,避免任何AI痕迹。)

用户评价

评分

《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这本书,简直就是为那些渴望在国际工程承包领域取得突破的实践者量身定做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中国视角”的深度融入。作为一名国内工程企业的管理者,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和应对全球化竞争的著作。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介绍国际工程承包的普遍规律,更重要的是,它结合了中国企业“走出去”的实际情况,分析了我们在国际市场上面临的机遇和挑战,以及如何发挥自身优势,规避劣势。书中关于国际项目风险的识别、评估和应对策略,就显得尤为接地气,它没有空泛地讲大道理,而是通过一系列具体的案例,展示了不同类型风险在实际操作中的表现以及有效的管控方法。我尤其对书中关于国际工程合同的细致解读印象深刻,包括FIDIC合同条款的运用,以及如何根据项目特点进行合同的修改和优化,这对于我们一线合同管理人员来说,是极为宝贵的实操指导。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要想在国际舞台上赢得尊重和成功,光有技术和实力是不够的,更需要对国际规则、文化差异以及风险管控有深刻的理解和精准的把握。

评分

拿到《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这本书,我怀着一种探索未知的心情翻开了它。作为一名初涉国际工程领域的学生,我迫切需要一本能够为我打下坚实基础的教材。这本书果然没有让我失望,它的结构清晰,逻辑严谨,将原本可能显得零散和复杂的国际工程承包知识,系统地组织起来,形成了一个完整的知识体系。我特别喜欢它在概念介绍上的循序渐进,从最基础的“什么是国际工程承包”到“为什么要做国际工程承包”,再到“如何做好国际工程承包”,层层递进,让我这个新手也能逐步理解其中的精髓。书中对于国际工程项目生命周期的各个阶段,从项目立项、招投标、合同签订、实施管理到项目收尾,都进行了详尽的介绍,并且在每个阶段都点出了关键的考量因素和潜在的难点。让我受益匪浅的是关于项目融资和风险管理的部分,这些都是我认为在实践中至关重要但又容易被忽视的环节。通过这本书,我不仅学到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我开始理解了国际工程承包背后所蕴含的经济、政治、法律和文化等多重维度,这对我未来职业生涯的发展无疑是极其有益的。

评分

这次入手《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真是让我眼前一亮。作为一名在工程咨询领域摸爬滚打多年的从业者,我一直都希望能有一本权威、系统、且与时俱进的著作,来梳理和深化我对国际工程承包的理解。这本书从宏观视角切入,对整个行业的发展脉络、关键环节以及面临的挑战都进行了深入的剖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作者并没有停留在理论层面,而是大量引用了现实中的经典案例,无论是成功的经验还是失败的教训,都分析得鞭辟入里。例如,书中对某个大型基础设施项目在跨国协调、风险管控以及合规性方面的详细阐述,就让我对自己近期负责的一个类似项目有了新的启发。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合同风险管理的部分,它不仅列举了常见的风险点,还提供了一套行之有效的应对策略,这对于我们这种需要与不同文化、不同法律体系背景的各方打交道的工作来说,简直是宝贵的指导手册。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更加全面和深刻的框架,让我能够跳出具体的项目细节,从更战略的高度去审视和规划国际工程承包的各项事务,也让我对未来可能遇到的复杂局面有了更强的信心和准备。

评分

《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种全新的思维方式。作为一名对国际工程领域充满好奇的普通读者,我一直想了解这个庞大而神秘的行业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的好奇心,它以一种非常生动和引人入胜的方式,为我揭开了国际工程承包的面纱。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项目融资和风险管理的深度探讨,这部分内容让我对工程项目背后的商业逻辑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书中不仅仅是讲述了项目的技术层面,更是深入分析了项目的经济可行性、融资渠道以及如何在高风险环境中保障项目的顺利推进。例如,书中对于不同融资模式的介绍,以及它们各自的特点和适用条件,就让我大开眼界。此外,书中还对国际工程承包中的法律和合规性问题进行了详细的阐述,这让我意识到,在跨国合作中,理解和遵守当地的法律法规是多么重要。总的来说,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全新的视角来理解全球化的工程项目,也让我看到了这个行业背后蕴含的巨大机遇和挑战,对我的知识视野起到了极大的拓展作用。

评分

我最近刚读完《国际工程承包总论(第2版)》,感觉像是给我的行业认知进行了一次“大洗牌”。之前总觉得国际工程承包是个庞大而复杂的概念,但这本书以一种非常清晰和系统的方式,把所有碎片化的信息都串联起来了。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不同类型国际工程承包模式的辨析,从EPC到BOT,再到PPP,每一种模式的特点、适用范围以及潜在的优缺点都分析得淋漓尽致。这让我对于在不同情境下选择最合适的承包模式有了更明确的方向。而且,书中对于项目风险的分类和管理,也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列举了一些风险,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讨了这些风险的根源,以及如何通过前期的充分准备和过程中的精细化管理来降低其发生的概率和影响。例如,书中关于政治风险和法律风险的章节,就让我对如何更好地进行尽职调查和合同审查有了新的认识。总而言之,这本书为我提供了一个多维度、全方位的视角来审视国际工程承包,让我觉得自己不再是雾里看花,而是能够更清晰地看到行业的全貌和发展趋势,也让我对未来的工作充满了更多的思考和规划。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