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解读》严格按照全国人民代表大会通过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结合有效的司法解释进行解读,对理论界和司法实务界均有极其重要的参考价值。
目录
第一编 总则
第一章 任务和基本原则
第一条【立法宗旨】
第二条【本法任务】
第三条【刑事诉讼专门机关的职权】【严格遵守法律程序原则】
第四条【国家安全机关职权】
第五条【独立行使审判权、检察权】
第六条【以事实为依据以法律为准绳原则】【平等适用法律原则】
第七条【分工负责互相配合互相监督原则】
第八条【检察院法律监督原则】
第九条【使用本民族语言文字原则】
第十条【两审终审制】
第十一条【审判公开原则】【辩护原则】
第十二条【未经法院判决不得确定有罪原则】
第十三条【人民陪审制度】
第十四条【诉讼权利的保障与救济】
第十五条【不追究刑事责任的法定情形】
第十六条【外国人刑事责任的追究】
第十七条【刑事司法协助】
第二章 管辖
第十八条【立案管辖】
第十九条【基层法院管辖】
第二 十条【中级法院管辖】
第二十一条【高级法院管辖】
第二十二条【最高法院管辖】
第二十三条【级别管辖变通】
第二十四条【地区管辖】
第二十五条【优先管辖】【移送管辖】
第二十六条【指定管辖】
第二十七条【专门管辖】
第三章 回避
第二十八条【回避的法定情形】
第二十九条【办案人员违反禁止行为的回避】
第三 十条【决定回避的程序】
第三十一条【回避制度的准用规定】
第四章 辩护与代理
第三十二条【自行辩护与委托辩护】【辩护人的范围】
第三十三条【委托辩护的时间】【辩护告知】
第三十四条【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辩护】
第三十五条【辩护人的责任】
第三十六条【侦查期间的辩护】
第三十七条【辩护人会见、通信】
第三十八条【辩护人查阅、摘抄、复制卷宗材料】
第三十九条【辩护人向办案机关申请调取证据】
第四十条【辩护人向办案机关告知证据】
第四十一条【辩护律师收集材料】【辩护律师申请取证及证人出庭】
第四十二条【辩护人行为禁止】【追究辩护人刑事责任的特别规定】
第四十三条【被告人拒绝辩护】
第四十四条【诉讼代理】
第四十五条【委托诉讼代理人】
第四十六条【辩护律师执业保密及例外】
第四十七条【妨碍辩护人、诉讼代理人行使诉讼权利的救济】
第五章 证据
第四十八条【证据的含义及法定种类】
第四十九条【举证责任】
第五十条【依法收集证据】【不得强迫任何人自证其罪】
第五十一条【办案机关法律文书的证据要求】
第五十二条【向单位和个人收集、调取证据】【行政执法办案证据的使用】【证据保密】【伪造、隐匿、毁灭证据的责任】
第五十三条【重证据、不轻信口供】【证据确实、充分的法定条件】
第五十四条【非法证据排除】
第五十五条【检察院对非法收集证据的法律监督】
第五十六条【对证据收集合法性的法庭调查】【申请排除非法证据】
第五十七条【对证据收集合法性的证明】
第五十八条【庭审排除非法证据】
第五十九条【证人证言的质证与查实】【有意作伪证或隐匿罪证的责任】
第六十条【证人的范围和作证义务】
第六十一条【证人及其近亲属的安全保障】
第六十二条【对特定犯罪中有关诉讼参与人及其近亲属人身安全的保护措施】
第六十三条【证人作证补助与保障】
第六章 强制措施
第六十四条【拘传、取保候审或者监视居住】
第六十五条【取保候审的法定情形与执行】
第六十六条【取保候审的方式】
第六十七条【保证人的法定条件】
第六十八条【保证人的法定义务】
第六十九条【被取保候审人应遵守的一般规定和特别规定】【对被取保候审人违反规定的处理】
第七十条【保证金数额的确定与执行】
第七十一条【保证金的退还】
第七十二条【监视居住的法定情形与执行】
第七十三条【监视居住的执行处所与被监视居住人的权利保障】
第七十四条【监视居住期限的刑期折抵】
第七十五条【被监视居住人应遵守的规定】【对被监视居住人违反规定的处理】
第七十六条【执行机关对被监视居住人的监督与监控】
第七十七条【取保候审、监视居住的法定期限及其解除】
第七十八条【逮捕的批准、决定与执行】
第七十九条【逮捕的法定情形】
第八十条【拘留的法定情形】
第八十一条【异地拘留、逮捕】
第八十二条【扭送的法定情形】
第八十三条【拘留的程序与通知家属】
第八十四条【拘留后的讯问与释放】
第八十五条【提请逮捕】
第八十六条【审查批准逮捕】
第八十七条【审查批准逮捕的决定】
第八十八条【批准逮捕与不批准逮捕】
第八十九条【提请批捕及对其审查处理】
第九十条【公安机关对不批准逮捕的异议】
第九十一条【逮捕的程序与通知家属】
第九十二条【逮捕后的讯问】
第九十三条【检察院对羁押必要性的审查】
第九十四条【强制措施的撤销与变更】
第九十五条【变更强制措施的申请与决定程序】
第九十六条【对不能按期结案强制措施的变更】
第九十七条【法定期限届满要求解除强制措施】
第九十八条【侦查监督】
第七章 附带民事诉讼
第九十九条【附带民事诉讼的提起】
第一百条【附带民事诉讼中的保全措施】
第一百零一条【附带民事诉讼的调解和裁判】
第一百零二条【附带民事诉讼一并审判及例外】
第八章 期间、送达
第一百零三条【期间及其计算】
第一百零四条【期间的耽误及补救】
第一百零五条【送达】
第九章 其他规定
第一百零六条【本法用语解释】
第二编 立案、侦查和提起公诉
第一章 立案
第一百零七条【立案侦查机关】
第一百零八条【报案、举报、控告及自首的处理】
第一百零九条【报案、控告、举报的形式、程序及保障】
第一百一十条【对报案、控告、举报和自首的审查】
第一百一十一条【立案监督】
第一百一十二条【自诉案件的起诉与受理】
第二章 侦查
第一节一般规定
第一百一十三条【侦查】
第一百一十四条【预审】
第一百一十五条【对违法侦查的申诉、控告与处理】
第二节讯问犯罪嫌疑人
第一百一十六条【讯问的主体】【对被羁押犯罪嫌疑人讯问地点】
第一百一十七条【传唤、拘传讯问的地点、持续期间及权利保障】
第一百一十八条【讯问程序】
第一百一十九条【对聋、哑犯罪嫌疑人讯问的要求】
第一百二十条【讯问笔录】
第一百二十一条【讯问过程录音录像】
第三节询问证人
第一百二十二条【询问证人的地点、方式】
第一百二十三条【询问证人的告知事项】
第一百二十四条【询问证人笔录】
第一百二十五条【询问被害人的法律适用】
第四节勘验、检查
第一百二十六条【勘验、检查的主体和范围】
第一百二十七条【犯罪现场保护】
第一百二十八条【勘验、检查的手续】
第一百二十九条【尸体解剖】
第一百三十条【对被害人、犯罪嫌疑人的人身检查】
第一百三十一条【勘验、检查笔录制作】
第一百三十二条【复验、复查】
第一百三十三条【侦查实验】
第五节搜查
第一百三十四条【搜查的主体和范围】
第一百三十五条【协助义务】
第一百三十六条【持证搜查与无证搜查】
第一百三十七条【搜查程序】
第一百三十八条【搜查笔录制作】
第六节查封、扣押物证、书证
第一百三十九条【查封、扣押的范围及保管、封存】
第一百四十条【查封、扣押清单】
第一百四十一条【扣押邮件、电报的程序】
第一百四十二条【查询、冻结犯罪嫌疑人财产的程序】
第一百四十三条【查封、扣押、冻结的解除】
第七节鉴定
第一百四十四条【鉴定的启动】
第一百四十五条【鉴定意见的制作】【故意作虚假鉴定的责任】
第一百四十六条【告知鉴定意见与补充鉴定、重新鉴定】
第一百四十七条【对犯罪嫌疑人作精神病鉴定的期间】
第八节技术侦查措施
第一百四十八条【技术侦查措施的适用范围和批准手续】
第一百四十九条【技术侦查措施的有效期限及其延长程序】
第一百五十条【技术侦查措施的执行、保密及获取材料的用途限制】
第一百五十一条【隐匿身份侦查及其限制】【控制下交付的适用范围】
第一百五十二条【技术侦查措施收集材料用作证据的特别规定】
第九节通缉
第一百五十三条【通缉令的发布】
第十节侦查终结
第一百五十四条【一般侦查羁押期限】
第一百五十五条【特殊侦查羁押期限】
第一百五十六条【重大复杂案件的侦查羁押期限】
第一百五十七条【重刑案件的侦查羁押期限】
第一百五十八条【侦查羁押期限的重新计算】
第一百五十九条【听取辩护律师意见】
第一百六十条【侦查终结的条件和手续】
第一百六十一条【撤销案件及其处理】
第十一节人民检察院对直接受理的案件的侦查
第一百六十二条【检察院自侦案件的法律适用】
第一百六十三条【检察院自侦案件的逮捕、拘留】
第一百六十四条【检察院自侦案件中对被拘留人的讯问】
第一百六十五条【检察院自侦案件决定逮捕的期限】
第一百六十六条【检察院自侦案件侦查终结的处理】
第三章 提起公诉
第一百六十七条【检察院审查决定公诉】
第一百六十八条【审查起诉的内容】
第一百六十九条【审查起诉的期限】
第一百七十条【审查起诉程序】
第一百七十一条【证据收集合法性说明】【补充侦查】
第一百七十二条【提起公诉的条件和程序】
第一百七十三条【不起诉的情形及处理】
第一百七十四条【不起诉决定的宣布与释放被不起诉人】
第一百七十五条【公安机关对不起诉决定的异议】
第一百七十六条【被害人对不起诉决定的异议】
第一百七十七条【被不起诉人对不起诉决定的异议】
第三编 审判
第一章 审判组织
第一百七十八条【合议庭与独任审判】【合议庭的组成】
第一百七十九条【合议庭评议规则】
第一百八十条【合议庭评议案件与审判委员会讨论决定案件】
第二章 第一审程序
第一节公诉案件
第一百八十一条【庭前审查】
第一百八十二条【开庭前的准备】
第一百八十三条【公开审理与不公开审理】
第一百八十四条【检察院派员出庭】
第一百八十五条【开庭】
第一百八十六条【宣读起诉书与讯问、发问被告人】
第一百八十七条【证人出庭】【鉴定人出庭】
第一百八十八条【强制证人到庭及其例外】【对无正当理由拒绝作证的处罚】
第一百八十九条【对出庭证人、鉴定人的发问与询问】
第一百九十条【调查核实实物证据与未到庭证人、鉴定人的言词证据】
第一百九十一条【庭外调查核实证据】
第一百九十二条【调取新证据】【申请通知专业人士出庭】
第一百九十三条【法庭调查、法庭辩论与被告人最后陈述】
第一百九十四条【对违反法庭秩序的处理】
第一百九十五条【评议与判决】
第一百九十六条【宣告判决】
第一百九十七条【判决书署名与权利告知】
第一百九十八条【延期审理】
第一百九十九条【庭审中补充侦查期限】
第二百条【中止审理】
第二百零一条【法庭笔录】
第二百零二条【公诉案件的审限】
第二百零三条【检察院对法庭审理的法律监督】
第二节自诉案件
第二百零四条【自诉案件适用范围】
第二百零五条【自诉案件审查后的处理】
第二百零六条 【自诉案件的调解、和解与撤诉】【自诉案件的审限】
第二百零七条【自诉案件中的反诉】
第三节简易程序
第二百零八条【简易程序的适用条件】
第二百零九条【不适用简易程序的情形】
第二百一十条【简易程序的审判组织】【公诉案件检察院派员出庭】
第二百一十一条【简易程序的法庭调查】
第二百一十二条【简易程序的法庭辩论】
第二百一十三条【简易程序的程序简化及保留】
第二百一十四条【简易程序的审限】
第二百一十五条【转化普通程序】
第三章 第二审程序
第二百一十六条【上诉主体及上诉权保障】
第二百一十七条【抗诉主体】
第二百一十八条【请求抗诉】
第二百一十九条【上诉、抗诉期限】
第二百二十条【上诉程序】
第二百二十一条【抗诉程序】
第二百二十二条【全面审查原则】
第二百二十三条【二审开庭审理与不开庭审理】
第二百二十四条【二审检察院派员出庭】
第二百二十五条【二审对一审判决的处理】
第二百二十六条【上诉不加刑原则及其限制】
第二百二十七条【违反法定诉讼程序的处理】
第二百二十八条【重新审判】
第二百二十九条【二审对一审裁定的处理】
第二百三十条【发回重审案件审理期限的计算】
第二百三十一条【二审法律程序适用】
第二百三十二条【二审的审限】
第二百三十三条【终审判决、裁定】
第二百三十四条【查封、扣押、冻结财物及其孳息的保管与处理】
第四章 死刑复核程序
第二百三十五条【死刑核准权】
第二百三十六条【死刑核准程序】
第二百三十七条【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核准权】
第二百三十八条【死刑复核合议庭组成】
第二百三十九条【最高法院复核后的处理】
第二百四十条【最高法院复核的程序要求及最高检察院的监督】
第五章 审判监督程序
第二百四十一条【申诉的主体和申诉的效力】
第二百四十二条【对申诉应当重新审判的法定情形】
第二百四十三条【提起再审的主体、方式和理由】
第二百四十四条【再审法院】
第二百四十五条【再审的程序及效力】
第二百四十六条【再审中的强制措施】【中止原判决、裁定执行】
第二百四十七条【再审的审限】
第四编 执行
第二百四十八条【执行依据】
第二百四十九条【无罪、免除刑事处罚判决的执行】
第二百五十条【执行死刑的命令】【死刑缓期执行的处理】
第二百五十一条【死刑的停止执行】
第二百五十二条【死刑的执行程序】
第二百五十三条【死刑缓期二年执行、无期徒刑、有期徒刑、拘役的执行程序】
第二百五十四条【暂予监外执行的法定情形和决定程序】
第二百五十五条【检察院对暂予监外执行的监督】
第二百五十六条【对暂予监外执行的重新核查】
第二百五十七条【暂予监外执行的收监、不计入执行刑期的情形及罪犯死亡的通知】
第二百五十八条【对管制、缓刑、假释或暂予监外执行罪犯的社区矫正】
第二百五十九条【剥夺政治权利的执行】
第二百六十条【罚金的执行】
第二百六十一条【没收财产的执行】
第二百六十二条【对新罪、漏罪的处理及减刑、假释的程序】
第二百六十三条【检察院对减刑、假释的监督】
第二百六十四条【刑罚执行中对判决错误和申诉的处理】
第二百六十五条【检察院对执行刑罚的监督】
第五编 特别程序
第一章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六十六条【对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的办案方针、原则及总体要求】
第二百六十七条【法律援助机构指派辩护律师】
第二百六十八条【对未成年犯罪嫌疑人、被告人有关情况的调查】
第二百六十九条【严格限制适用逮捕措施】【与成年人分别关押、管理和教育】
第二百七十条【讯问、审判、询问未成年诉讼参与人的特别规定】
第二百七十一条【附条件不起诉的适用及异议】
第二百七十二条【对附条件不起诉未成年犯罪嫌疑人的监督考察】
第二百七十三条【附条件不起诉的撤销与不起诉决定的作出】
第二百七十四条【不公开审理及其例外】
第二百七十五条【犯罪记录封存】
第二百七十六条【未成年刑事案件的法律适用】
第二章 当事人和解的公诉案件诉讼程序
第二百七十七条【适用范围】
第二百七十八条【对当事人和解的审查】【主持制作和解协议书】
第二百七十九条【对达成和解协议案件的从宽处理】
第三章 犯罪嫌疑人、被告人逃匿、死亡案件违法所得的没收程序
第二百八十条【适用范围、申请程序及保全措施】
第二百八十一条【对没收违法所得及其他涉案财产的审理程序】
第二百八十二条【裁定的作出】
第二百八十三条【本程序的终止】【没收错误的返还与赔偿】
第四章 依法不负刑事责任的精神病人的强制医疗程序
第二百八十四条【强制医疗的适用范围】
第二百八十五条【强制医疗的决定程序】【临时保护性约束措施】
第二百八十六条【强制医疗的审理及诉讼权利保障】
第二百八十七条【强制医疗决定的作出及复议】
第二百八十八条【定期评估与强制医疗的解除程序】
第二百八十九条【检察院对强制医疗程序的监督】
附则
第二百九十条【军队保卫部门、监狱的侦查权】
附录
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
(2012年3月14日)
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
(2012年3月14日)
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的说明
(2012年3月8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修正案(草案)》审议结果的报告
(2012年3月10日)
第十一届全国人民代表大会法律委员会关于《全国人民代表大会关于修改〈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的决定(草案)》修改意见的报告
(2012年3月13日)
前言/序言
法律实务前沿:刑事诉讼程序与证据规则的深度剖析 ——基于新时代背景下司法实践的最新发展与前瞻 图书简介: 本书并非对某一特定年份(如2012年)的《中华人民共和国刑事诉讼法》进行逐条或深度解读,而是聚焦于新时期以来,我国刑事诉讼制度在立法、司法解释及司法实践层面所发生的深刻变革与前沿动态。本书旨在为法律实务工作者、法学研究人员及相关专业的学生提供一个立足于当前司法环境,面向未来发展的、具有高度实操性和理论深度的专业参考。 在过去十余年间,我国刑事诉讼制度经历了深刻的改革与发展,尤其是在人权保障、证据规则的科学化、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化应用以及司法程序正义的构建等方面,都取得了显著的进步。《刑事诉讼法解读(2012最新版)》所涵盖的法律条文框架是理解后续所有发展的基础,但若仅停留于该版本,将无法有效应对当前复杂的司法现实。 本书正是在此背景下应运而生,它以前瞻性的视角,系统梳理了自2012年修法以来,特别是近年来最高人民法院、最高人民检察院发布的最新司法解释、指导意见以及相关立法动态(如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速裁程序的完善等)对现有刑事诉讼体系产生的实质性影响。 第一部分:实体法精神与程序基石的重塑 本书首先回顾了刑事诉讼法的核心价值与指导思想,但着力点在于这些思想如何在具体程序中得到体现和深化。我们探讨了“疑罪从无”原则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适用标准,以及如何平衡效率与公正。 人权保障体系的升级: 重点分析了律师执业权利保障机制的最新进展,包括会见难、阅卷难等长期困扰实务界的问题在新的司法政策指导下所出现的实际变化和改进措施。此外,对被羁押人的合法权益保障,如定期进行羁押必要性审查的执行情况和司法裁判效果进行了深入的案例分析。 证据开示与质证的规范化: 区别于旧有侧重于法庭口头辩论的模式,本书详述了证据展示和交换机制的精细化要求。特别是对于电子数据、视听资料等新型证据的合法性审查标准,结合近年来的疑难案件,给出了详尽的审查指引和排除规则的最新裁判倾向。 第二部分:侦查与审查起诉阶段的效能与约束 侦查阶段的规范化是保障程序正义的关键一环。本书对侦查机关的权力行使边界进行了细致的描摹,并聚焦于侦查终结后的审查起诉阶段的改革成果。 “以审判为中心”对侦查的倒逼作用: 深入剖析了“以审判为中心”的刑事诉讼制度改革如何影响了侦查取证的规范性要求。任何不符合庭审要求的证据,其在后续阶段被排除的风险如何促使侦查机关提升证据收集的质量。 指定居所监视居住(“钉子监视居住”)的严格规制: 对此项限制人身自由的强制措施的适用条件、执行程序、监督机制进行了严格的梳理。结合最新的司法解释,明确了哪些情形下应认定为指定居所监视居住的违法使用,以及由此产生的法律后果。 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深度应用与风险控制: 本部分是本书的重点之一。我们不仅介绍了认罪认罚从宽制度的程序要件和实体效果,更关键的是分析了在实践中如何防止“变相强制认罪”的现象发生。通过分析检察院量刑建议与法院最终判决的差异案例,探讨了值班律师、被告人认罪意愿的真实性审查机制。 第三部分:审判阶段的程序精细化与多元化 庭审不再是唯一的焦点,预审、庭前准备以及对特定案件的特别程序,都体现了诉讼效率与实体公正的平衡艺术。 速裁程序与简易程序的适用界限: 明确了不同简易程序的适用范围、前置条件以及对被告人权利的影响。特别关注了程序选择的合法性审查,确保简化程序没有损害辩护权和证据质证权。 量刑程序与量刑建议的司法审查: 针对认罪认罚后的量刑环节,本书详细阐述了法院在接受或调整检察院量刑建议时所依据的法律和政策考量。探讨了如何通过量刑均衡原则,避免同案不同判的现象。 未成年人刑事案件特别程序: 基于对未成年人特殊性的考量,本书详尽介绍了附条件不起诉、分案审理、社会调查评估等特别程序的设计理念和操作规范,强调教育、感化、挽救的方针在司法实践中的具体落实。 第四部分:强制医疗与特殊程序的衔接 随着社会治理精细化,对精神障碍者等特殊主体的刑事诉讼程序也日益受到关注。 刑事诉讼与精神卫生法的衔接: 详细解读了针对不能辨认或控制自己行为的精神障碍人员的强制医疗程序,包括启动条件、鉴定流程、保障程序中的辩护参与机制,以及对后续社会安置的跟踪关注。 结论:迈向更具透明度和可预测性的刑事司法 本书总结了当前刑事诉讼制度改革的趋势——即在坚持维护社会秩序和打击犯罪的同时,以更加科学、公开、可预见的程序来保障公民的合法权益。它力求提供的是一套基于最新司法实践的“操作手册”,而非停留在理论层面的抽象探讨,旨在帮助法律人更好地驾驭复杂多变的现代刑事诉讼实践。本书的内容涵盖了自2012年以来司法实践中涌现出的所有重大、前沿的程序性变化和规则更新,确保读者掌握的是最贴近当前审判实务的知识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