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

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晴波,彭国兴 编
图书标签:
  • 陈天华
  • 现代文学
  • 中国文库
  • 文学类
  • 散文
  • 小说
  • 杂文
  • 抗战文学
  • 红色文学
  • 经典文学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湖南人民出版社
ISBN:97875438731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005503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1-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6
字数:19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收录作者生前的文章21篇。这些文章在当时的《民报》《苏报》等报刊发表或以小册子的形式传播,其内容为鼓吹反清革命、宣传民主思想,尤以《猛回头》《警世钟》《狮子吼》等名篇影响甚广,为辛亥革命的发生起到了舆论先导作用。《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对研究陈天华的生平思想及辛亥革命历史具有重要参考价值。

作者简介

陈天华(1875-1905),字星台,亦字过庭,别号思黄,原名显宿,湖南新化人。近代革命家,思想家。

内页插图

目录

述志(1898年)
敬告湖南人(1903年5月24日)
论《湖南官报》之腐败(1903年5月26、27日)
论中国学生同盟会之发起(1903年5月30、31日)
复湖南同学诸君书(1903年6月14日)
猛回头(1903年夏)
警世钟(1903年秋)
附一:印送《警世钟》缘起
附二:题辞
狮子吼(1904年冬-1905年11月)
要求救亡意见书(1905年1月)
丑哉金邦平(1905年8月)
纪东京留学生欢迎孙君逸仙事(1905年8月13日)
周君辛铄事略(1905年9月25日)
国民必读
——奉劝一般国民要争权利义务(1905年10月)
论中国宜改创民主政体(1905年10月20日)
今日岂分省界之日耶(1905年10月20日)
中国革命史论(1905年10月20日)
怪哉上海各学堂各报馆之慰问出洋五大臣
(1905年10月20日)
先考宝卿府君事略(1905年12月7日)
致留日学生总会诸干事书(1905年12月7日)
致湖南留学生书(1905年12月7日)
绝命辞(1905年12月7日)
附:陈星台先生《绝命书》跋(1905年12月25日)

精彩书摘

周君辛铄,字椒川,又号督州,湖南新化县人也。为人任侠有奇气。里有某姓者,族小而弱,为某大姓所侮,力不能较,君愤之,为讼于官,得直。里人义君,推为团总。新化为团十六,为村百二十八;团最大者,为君之大同团,领村十七,人口十余万,宛然欧美一小国家也。中国自治制不完全,而官又最腐败,除推敲外无所事,团务废弛,达于极点。君办事果决而严明,以已意创立乡约,不及期年,无敢不就范者;盗贼率他徙,团中无赌博、私宰、开设烟馆等事。团大治,君之威令过于官,官特受成而已。
甲午以后,君知非输入新学术不足以济时艰,与邑绅宴君孝仁、彭君延炽等组织实学堂②,即今之县立速成中学堂也。又以团费购活字版一部,印刷新出书籍,分送团内③。故新化风气之开,以君团为最先。迄今以官、私费游学日本者十余人,肄业于省垣公、私学堂者数十人,广西随营学堂十七人,占全县学生数十之三,皆君之力也。君又拟仿征兵制,团民年满二十则编为团,练兵八月,以新式教练,满期退归,每年但大操二次;预计十年之后,可得精兵万余人。事垂成矣,会有尼之者,遂中止。君乃专注意于教育。大同团出产以煤为大宗,市侩藉以为利,每石抽费五六文,称为行费。然实不出费领帖,皆以饱私囊。君议提为学堂经费,每石减为四文,方众为便,而每年①得千余缗之常款,于团之适中,办一大同小学堂②,招团之子弟而教之。禀官立案,自巡抚以下皆报可,而市侩某恶夺其权利,大恚。顽固者从而阴嫉之,、遂哄众抗拒。县令不置为意,同事复多观望,君专当其冲,争讼连岁。君家本仅中赀,遂至破产。君持之愈急,痞党恨之刺骨,募人刺之,悬赏四百金,频危者累,而君不以是稍挫其气。相持至二载,局屡建屡毁,学堂经费无所出,不得已暂行停办。而君亦知专办一局部事无济于时局,愈欲以一身肩任国家事矣。
……
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 序言 在中国文学的璀璨星河中,陈天华以其独特的才情和深邃的思想,留下了浓墨重彩的一笔。他不仅是近代史上值得铭记的革命家、教育家,更是一位杰出的文学家。其作品,或慷慨激昂,字字珠玑,鼓舞着民族精神;或细腻婉约,情真意切,描绘着人间百态。本《陈天华集》力求全面、系统地呈现陈天华先生一生创作的精华,涵盖诗、文、论、书等多种体裁,旨在让读者更深入地了解这位伟大的爱国者和卓越的文学家,感受其思想的深度和艺术的魅力。 作者简介 陈天华(1875年—1905年),字思赞,号岳生,湖南新化人。作为中国近代史上的一位杰出革命家和教育家,陈天华的一生短暂却充满激情与奉献。他早年接受新学教育,深受西方民主思想的影响,立志救国救民。1903年,他远赴日本留学,在东京弘文学院学习,积极投身革命活动,与黄兴、宋教仁等人组织革命团体,传播革命思想。 在日本期间,陈天华创作了大量鼓舞人心的文章和诗歌,其中《警世钟》和《猛回头》更是产生了巨大的社会影响,成为唤醒国民、振奋民族精神的经典之作。这两篇檄文以其犀利泼辣的语言、深切忧国的感情,深刻揭露了帝国主义瓜分中国的危机,痛斥了清政府的腐败无能,号召国人奋起反抗,挽救民族危亡。它们在海内外广泛传播,极大地激发了广大民众的爱国热情和革命斗志,为辛亥革命的爆发奠定了思想基础。 然而,革命的道路并非坦途。为了唤醒更多国人,陈天华不惜以身殉道。1905年,在遭受日本当局的无理对待和深感救国无望的情况下,他抱定决心,在日本长江上投江自尽,以一种悲壮的方式完成了对民族的最后一次呐喊。他的牺牲,如同划破夜空的闪电,虽然短暂,却照亮了无数国人的心,成为中国近代史上著名的烈士。 陈天华的一生,是为国家民族鞠躬尽瘁的一生,是追求真理、勇于牺牲的一生。他的革命精神和文学才华,共同构成了他在中国近代史上的独特地位。 内容概述 《陈天华集》将以严谨的学术态度,对陈天华先生毕生的文学创作进行梳理与辑录。本卷内容主要包括以下几个方面: 一、《警世钟》与《猛回头》 这两篇檄文是陈天华一生中最为重要的代表作,也是在中国近代思想史上具有里程碑意义的作品。《警世钟》以发人深省的笔触,敲响了警钟,直指当时中国社会面临的内忧外患。陈天华以其非凡的洞察力,深刻分析了列强侵略的严峻形势,揭露了清政府的卖国嘴脸,并对国民的麻木不仁进行了尖锐的批评。他运用了大量的譬喻和反问,语言犀利,感情强烈,旨在唤醒沉睡的民众,让他们认识到国家民族危在旦夕。 《猛回头》则更为直接和激进,它以“猛”字为核心,强调革命的紧迫性和必要性。陈天华在文中系统地阐述了革命的道理,分析了推翻清朝统治、建立民主共和国的必然性。他慷慨激昂地号召国人“猛回首”,审视自身处境,认清革命的使命。这两篇作品的语言风格各有千秋,《警世钟》如一记沉重的暮鼓,引人深思;《猛回头》则如一声震天的战号,催人奋进。它们以其深刻的思想内容和极具感染力的文字,在中国近代史上传播甚广,成为一代又一代革命志士的精神食粮,极大地推动了反清革命思潮的发展。本卷将对这两篇檄文进行最权威的整理和校勘,并辅以必要的注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思想精髓。 二、诗歌作品 陈天华的诗歌作品,充分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文人的深情与抱负。他的诗歌题材广泛,既有抒发爱国情怀、忧国忧民的壮丽篇章,也有描绘自然风光、寄托个人情感的婉约之作。 在抒发爱国情怀的诗歌中,陈天华笔下的文字充满了家国天下的责任感。他目睹国难当头,山河破碎,内心激荡着强烈的民族危机感和救亡图存的决心。他的诗歌往往境界开阔,意象雄浑,如“大江东去浪淘尽,千古风流人物”、“山河依旧在,人事已全非”等句子,虽然不是直接出自陈天华,但其笔下抒发的情感却是相通的。他会用激昂的辞藻,描绘出战士们英勇无畏的景象,表达对英烈牺牲的敬意,同时也发出对国家命运的深切担忧。例如,在他的一些悼亡诗中,可以看到他对为国捐躯的革命先烈的深切哀悼,字里行间充满了对民族英雄的崇敬以及对黑暗现实的痛恨。 在描绘自然风光和抒发个人情感的诗歌中,陈天华同样展现了他细腻的观察力和丰富的想象力。他能将寻常景物写得生动传神,寄寓深刻的寓意。他的笔触往往带有淡淡的忧愁,这种忧愁并非无病呻吟,而是与他身处的时代背景、个人的革命经历紧密相连。即使在面对山川河流、花鸟虫鱼时,他的心中也常常萦绕着家国大事,使得个人的情感抒发与宏大的时代背景融为一体。本卷将集录陈天华现存的所有诗歌作品,并对部分作品进行赏析,挖掘其更深层次的艺术价值和思想内涵。 三、散文及其他杂文 除了诗歌和著名的檄文,陈天华还创作了数量可观的散文和各类杂文。这些作品内容更加丰富多样,展现了他作为一位思想家和实践者的多方面才华。 在散文中,陈天华的文章风格或理性,或感性,或充满哲理。他常常以现实生活为素材,结合自己对社会、人生的深刻思考,写出引人入胜的文章。他会评论当时的社会现象,剖析社会问题,提出自己的见解。例如,他可能在某篇文章中,深刻反思中国国民性中的弱点,呼吁大家振作精神,学习新知,以应对时代的挑战。他也可能在另一些文章中,记录下他在革命道路上的所见所闻所感,为后人留下宝贵的史料。 在杂文中,陈天华的观点更加直接,论证更加有力。他会针对具体的社会事件、政治人物、思想流派发表评论,毫不避讳地表达自己的观点。这些杂文往往思想尖锐,逻辑严密,充分体现了他作为一位激进的革命者的思想深度和批判精神。他可能会批评保守势力对新思想的阻碍,揭露官场的腐败,或是论述革命的必要性与紧迫性。 本卷将搜集整理陈天华现存的各类散文及杂文,力求全面地展现其思想的广度和深度。通过这些文章,读者可以更清晰地看到陈天华在革命事业之外,作为一位思想家、评论家的一面。 四、书信与日记(若有) 如果陈天华先生留有书信或日记等私人文献,本卷将尽可能地搜集整理,并加以注释。私人信件和日记往往是了解一个人内心世界、真实思想和生活细节的宝贵窗口。通过陈天华的书信,我们可以窥探他在革命事业中的交往、合作,以及他与亲友之间的情感交流。他的日记则可能记录下他日常的学习、思考、创作过程,以及他面对困难时的心路历程。这些第一手资料,对于深入研究陈天华先生的思想、生平及其所处的时代,具有不可替代的价值。 学术价值与意义 《陈天华集》的出版,具有重要的学术价值和现实意义。 首先,它将为中国近代文学史研究提供一份宝贵的文献资料。通过对陈天华作品的系统整理和深入研究,我们可以更准确地把握近代文学的演变轨迹,理解革命思潮对文学创作的影响,以及文学在推动社会变革中的作用。 其次,它有助于深化对陈天华先生革命思想和文学成就的认识。长期以来,陈天华先生主要以其革命家的身份被人们所铭记,《警世钟》和《猛回头》的光芒有时会掩盖了他作为一位杰出文学家的光彩。本卷的出版,将有助于全面展现陈天华先生在文学领域的贡献,填补学术研究的空白。 再者,它能够激发当代读者的爱国热情和民族责任感。陈天华先生“天下兴亡,匹夫有责”的担当精神,至今仍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通过阅读他的作品,读者可以深刻感受他深沉的爱国情怀,激发自身的民族自豪感和使命感,在新的时代条件下,为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贡献力量。 结语 《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的问世,不仅是对一位伟大爱国者和杰出文学家的一份敬意,更是对中国近代历史和文学发展脉络的一次重要梳理。我们希望通过这份集子,能让更多读者走进陈天华的精神世界,感受他思想的光辉,学习他矢志不渝的革命精神,继承和发扬中华民族的优秀文化传统。让我们一同品读陈天华先生留下的宝贵精神财富,从中汲取力量,开创更加美好的未来。

用户评价

评分

偶然翻到一本探讨哲学思想的书籍,它以一种非常现代和易懂的方式,阐释了一些古老而深刻的哲学命题。这本书没有晦涩难懂的术语,也没有高高在上的说教,而是通过一个个生动的生活案例和引人入胜的思考实验,引导读者去探索生命的意义、自由的本质以及道德的边界。我一直对哲学很感兴趣,但苦于找不到合适的入门书籍,而这本恰好满足了我的需求。作者的语言风格非常有趣,他常常会用幽默的方式提出问题,然后在分析中层层剥开,直到揭示出其背后的逻辑。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观点,并与自己的生活经验进行对照。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自己的一些固有观念,也让我对周遭的世界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就像一位睿智的朋友,它不会直接告诉你答案,而是启发你去思考,去寻找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

最近读了几本书,其中一本给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虽然它不是《中国文库·文学类:陈天华集》,但它同样是一部内容厚重、思想深刻的作品。这本书以一种非常细腻和写实的手法,描绘了20世纪初中国社会的变革图景。作者没有选择宏大叙事,而是将镜头对准了底层人民的生活,那些在时代洪流中被裹挟、被遗忘的面孔。书中的人物塑造极其立体,他们有血有肉,有喜怒哀乐,他们的命运起伏牵动着读者的心弦。我尤其喜欢作者对环境描写的笔触,无论是繁华的都市街景,还是贫瘠的乡村土地,都被描绘得栩栩如生,仿佛触手可及。文字的力量在这本书中得到了充分的体现,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华丽辞藻堆砌,而是朴实无华,却字字珠玑,直击人心。阅读过程中,我仿佛穿越了时空,置身于那个动荡不安却又充满希望的年代,感受着人物的挣扎与坚韧。这本书让我对历史有了更深的理解,也对人性有了更深的思考。它不像教科书那样枯燥,而是通过一个个鲜活的故事,让我们体会到历史的厚度与温度。

评分

最近,我沉迷于一本关于历史人物传记的书籍,它并非聚焦于那些家喻户晓的帝王将相,而是深入挖掘了一位在历史长河中被忽视的女性学者。这位学者的人生轨迹,跌宕起伏,充满了挑战与非议。她身处男权至上的时代,却凭借过人的才智和坚定的意志,在学术界闯出了一片天地。书中详细记载了她从少女时期对知识的渴望,到中年时期在学术研究中的艰辛付出,再到晚年所面临的困境和不被理解。作者的研究非常扎实,引用了大量的史料和文献,让传主的形象跃然纸上,仿佛我们能听到她的声音,看到她的眼神。我尤其欣赏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描绘,她是如何克服内心的恐惧,如何坚持自己的学术理念,如何在逆境中寻找希望。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女性力量的另一种可能,它不是张扬的、也不是激进的,而是一种润物细无声的、坚韧不拔的力量。读完这本书,我对历史的看法有了新的维度,也对那些默默奉献的智者们充满了敬意。

评分

最近读了一本描绘社会现实的书,它以一种近乎白描的手法,刻画了城市中那些普通人的生活百态。故事没有跌宕起伏的情节,也没有戏剧性的冲突,更多的是展现了生活的日常琐碎和人与人之间微妙的情感联系。作者的观察力非常敏锐,他能够捕捉到生活中那些容易被忽略的细节,并将它们转化为富有张力的文字。书中的人物都非常真实,他们有优点也有缺点,他们的生活可能平凡,但却充满了力量。我尤其喜欢作者对人物内心世界的刻画,那些不为人知的忧愁、隐秘的渴望,都被描绘得淋漓尽致。这本书让我意识到,即使在最平凡的生活中,也蕴含着深刻的意义和动人的故事。它让我更加理解那些身处社会不同阶层的人们,也让我对生活有了更深的敬畏。阅读这本书,就像走进了一个真实的世界,你能听到市井的声音,闻到生活的气息,感受到人性的温暖与复杂。

评分

翻开一本小说,却意外地被书中描绘的奇幻世界所吸引。这本书完全是另一个维度的体验,它构建了一个宏大的东方玄幻体系,充满了神话传说、武侠江湖和修真问道的元素。故事围绕着一个身怀绝技的少年展开,他如何在修炼的道路上遭遇种种磨难,结识志同道合的朋友,又如何一步步揭开隐藏在世界背后的惊天秘密。作者的想象力是无穷的,他笔下的世界既有瑰丽的自然风光,也有诡谲的妖魔鬼怪,更有各种奇妙的法宝和惊心动魄的打斗场面。虽然是虚构的故事,但作者却赋予了角色们真实的情感和深刻的动机,让他们不仅仅是推动情节发展的工具,更是有着自己悲欢离合的生命。每次读到精彩之处,我都忍不住屏住呼吸,生怕错过任何一个细节。这本书提供了一种逃离现实的出口,让我在繁忙的生活之余,能够沉浸在一个充满惊喜与冒险的世界里。它不仅仅是娱乐,更是一种精神的慰藉,让人在感叹作者创造力的同时,也对生命的意义和不屈的精神有所感悟。

评分

不错的书。比湖湘文库版便宜多了。

评分

春宜读诗, 冬宜读史。 黄昏宜读情书, 清晨宜读外语。 月下宜读西厢, 半夜宜读聊斋。 读教材宜考前, 读晚报宜浴后。 读唐诗宜坐, 读宋词宜卧。 百年后有价之书宜藏, 两三年寿命之书宜借

评分

春宜读诗, 冬宜读史。 黄昏宜读情书, 清晨宜读外语。 月下宜读西厢, 半夜宜读聊斋。 读教材宜考前, 读晚报宜浴后。 读唐诗宜坐, 读宋词宜卧。 百年后有价之书宜藏, 两三年寿命之书宜借

评分

春宜读诗, 冬宜读史。 黄昏宜读情书, 清晨宜读外语。 月下宜读西厢, 半夜宜读聊斋。 读教材宜考前, 读晚报宜浴后。 读唐诗宜坐, 读宋词宜卧。 百年后有价之书宜藏, 两三年寿命之书宜借

评分

不错的书。比湖湘文库版便宜多了。

评分

不错的书。比湖湘文库版便宜多了。

评分

该书收罗比较齐备,雅俗共赏。乡先贤之作,拜读。

评分

这些都是很早的了,反正我是不熟。

评分

喜欢!目前收录最全的著作集!性价比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