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9787535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9787535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长江文艺出版社 著
图书标签:
  • 特蕾莎修女
  • 传记
  • 宗教
  • 信仰
  • 爱心
  • 慈善
  • 名人传记
  • 精神成长
  • 励志
  • 基督教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9787535490506
商品编码:11020304961
包装:精装
出版时间:2016-11-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 作者 出版社:长江文艺出版社
定价 32.00元 出版社 长江文艺出版社
ISBN 9787535490506 出版日期 2016-11-01
字数 250000 页码 264
版次 1 装帧 精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是记述德兰修女生平的传记。德兰修女(1910-1997,又译为特蕾莎修女等),生于奥斯曼帝国的科索沃省,阿尔巴尼亚裔,是世界敬重的天主教慈善工作者,主要替印度加尔各答的穷人服务。德兰修女在少女时期因内心的召唤加入天主教修会成为一名修女,后来又立志为穷苦的人服务而来到印度加尔各答,创办仁爱修女会,收留、照顾流浪的儿童、无家可归者,提供看护和治疗。1979年,德兰修女获诺贝尔和平奖。她被誉为诺贝尔奖百余年历史上受尊崇的3位获奖者之一。诺贝尔授奖公报称:“在德兰修女朴素的装束下,隐藏着一个高贵的灵魂。她确实是我们这个时代特殊的人物,也是令人景仰的女性中的一个。她靠着无限的爱去服务穷人中的穷人,以她的一生,实际彰显伟大的爱。”本书文笔细腻,资料丰富,章节匀称,富于情节的叙事伴以精妙的分析和议论,情感思想深刻纯真,在思想、知识、文学性方面都很有价值。

   作者简介
华姿,女,生于湖北天门,毕业于武汉大学中文系,现供职于湖北电视台。著有诗集和散文诗集《一切都会成为亲切的怀念》《感激青春》《一只手的低语》等,散文和随笔集《自洁的洗濯》《两代人的热爱》,长篇系列散文《一个人的田野》,长篇散文体传记《上帝的礼物》等。曾获冰心图书奖、长江文艺散文奖和屈原文艺奖。

   目录
目录章 在阿尔巴尼亚语言里,龚莎就是花朵的意思3 你有治好贫穷的药吗?4 一切都会消逝,但爱会留下来6 同情心具有永恒的价值8 这本书给她一生带来非同一般的影响10 在她丰美的心里埋下了爱的种子12 她做了一个影响一生的重大决定15 第二章 我就叫德兰吧21 小德兰:“我的天职就是爱”23 加尔各答,穷人的地狱28 她的不安与日俱增31 渴望走出高墙33 爱无界限34第三章 我很渴,我很渴41 我必须住在穷人中间44 我的责任是服务于全世界的穷人46 不,他们只是太穷了47 两年的等待终于有了结果50 走出修道院的大门51第四章 在圣家医院“速成”57 伟大的穷人58 回到加尔各答63第五章 穷人就是我的家人67 梅树下的露天学校68 我要给大家发奖71 误解发生了72 他们惟一的错误是贫穷75第六章 我决不后退81 早的追随者84 每个生命都是尊贵的88第七章 贫民窟的天使95 仁爱传教修女会成立了98第八章 尼尔玛?利德:纯洁的心105 从一个开始108 微笑的天使110 活生生的女神114 为微小的那一个而做119 我只是他手上的一支铅笔122第九章 即使是弃婴也能感受到爱129 在小孩的眼睛里我看到了上帝131 爱是没有界限的132 请看,生命就在这里135第十章 治疗可怕的人类的痼疾143 善谛纳家,亦即“和平之城”146 坏的疾病,就是被遗弃150第十一章 在世界各地奔走155 仁爱传教兄弟会成立了156 来自耶稣会的胡子神父159 谁都没有权利挥霍和浪费161第十二章 爱和忠诚是人类重要神圣的品质169 你们要帮助修女们恪守贫穷170 我革命的成分中只有爱173 点亮生命的灯178 艾滋病人之家180 家是爱的源泉,爱是一切美德的灵魂182第十三章 同工意味着牺牲和奉献189 义工在彼此相爱中自我完善193 患病和受苦的同工燃烧自己,拯救他人197第十四章 信任是一种更高级的爱201 虔诚具有伟大的不可思议的力量204第十五章 心存谦卑:世界上获奖多的人209 忘记自我,你便找到自我214 诺贝尔和平奖:至高的荣誉217第十六章 在走向天国的途中223 加尔各答哭了,全世界哭了226 世界的响应228 她留给我们的启示229 初版后记233使爱不可须臾或缺(精装版后记)234我们做的,仍然不够(修订版后记)237附 录 附录1:她在诺贝尔和平奖颁奖大会上的演讲239 附录2:诺贝尔和平奖授奖公报246 附录3:仁爱传教修女会的机构设置247 附录4:仁爱传教修女会的工作设置249

   编辑推荐
百年伟大女性经典传记,大爱一生彰显高贵灵魂

   文摘

   序言

《光影斑驳处:探寻人类精神边界的史诗》 卷首语: 在历史的浩瀚长河中,总有一些个体以其非凡的意志和深刻的洞察力,划出了人类精神可能抵达的广阔疆域。本书并非聚焦于某一位特定的圣徒或伟人,而是试图以更宏大、更具普适性的视角,审视那些在不同时代、不同文化背景下,为探寻生命意义、践行崇高理想而付出毕生努力的群像。我们关注的,是那些在时代洪流中砥砺前行,用行动诠释“超越性”的灵魂火花。 --- 第一部分:文明的断层与信仰的锚点 一、失落的智慧与记忆的重构 本书开篇,将目光投向那些因战火、灾变或历史的遗忘而被尘封的古代文明遗址。我们并非考古学家,而是文明的“倾听者”。探讨在社会结构崩塌的边缘,个体如何重建世界观,如何从残存的碎片中提取出可以支撑生存的精神资源。 例如,我们将深入分析古希腊晚期斯多葛学派哲学家们的思想实践。他们身处帝国衰落、秩序摇摇欲坠的时代,却创造出了一套关于内在自由、理性自持的哲学体系。这并非对外部世界的逃避,而是将“善”的实现从不可控的外部环境,彻底转移到可掌控的内心领域。重点阐述马可·奥勒留的沉思录,并非将其视为宗教文本,而是视为一位身负重任的管理者,如何通过持续的自我对话,维持其人格的完整性与决策的清明。 二、东方哲思的静默力量:山水之间的“道” 与西方聚焦于伦理辩论和法律构建的路径不同,东方智慧往往在自然与人性的交融中寻求真理。本章将细腻描摹中国魏晋时期“竹林七贤”的生活片段,探讨他们对僵化礼教的反叛,以及他们如何通过诗歌、饮酒、山水寄情,构建了一种与世俗权力保持距离的精神共同体。这种“出世”并非彻底放弃社会责任,而是在更高层次上对生命本真的回归。 我们特别引入了对禅宗公案的重新解读。这些看似荒诞的对话和行为,实则是对语言逻辑陷阱的釜底抽薪,旨在瞬间打通认识的壁垒,直抵事物本源。这种“不立文字”的修行方式,揭示了一种超越语言描述的、直接经验的知识获取途径。 三、中世纪的隐秘学与炼金术的物质精神 许多人将中世纪视为“黑暗时代”,但在这层表皮之下,涌动着对“大一统”真理的狂热探求。本章聚焦于那些行走在学院之外的学者和匠人。炼金术不应被简单地视为提炼黄金的拙劣尝试,而是一种将物质世界的提纯过程,与精神世界的净化过程完全等同起来的象征体系。 我们将分析那些关于“贤者之石”的寓言,它代表的不是化学上的突破,而是个体人格的圆满——将人性的“卑金属”(欲望、恐惧)转化为“黄金”(智慧、无私)。这种将物质实践与精神追求无缝衔接的做法,为现代科学与人文的分裂提供了一个值得深思的参照系。 --- 第二部分:启蒙的阴影与人性的边界 四、启蒙理性下的道德实验场 启蒙运动高举理性与科学的旗帜,试图用逻辑之光驱散一切蒙昧。然而,当绝对的理性开始对社会进行结构性改造时,新的伦理困境也随之产生。本章将审视十八世纪至十九世纪初期,一些激进的社会改革家和思想家所进行的“乌托邦”尝试。 我们不苛求他们的最终成败,而是关注其背后的动机:当人类试图设计一个完美的社会蓝图时,他们如何处理人性的复杂性、非理性与个体意志的冲突?例如,对某些早期合作社的案例分析,展示了当理想主义的外部结构强加于不愿合作的个体之上时,精神上的高贵追求如何可能导向意想不到的压抑与异化。 五、艺术与反叛:在美的废墟上重建意义 十九世纪末期,随着工业化和实证主义的全面胜利,许多艺术家和作家感到传统价值体系的崩溃。本章探讨的是那些拒绝主流叙事,转而从内心深处、从边缘群体中寻找真实的声音。 浪漫主义的回归自然,象征主义对潜意识的探索,乃至更晚期表现主义对内在痛苦的直接外化,都是在理性之光无法穿透的领域进行精神勘探。本书将重点分析几位通过其作品,挑战社会对“正常”与“美德”定义的反叛者,他们的行为往往被视为怪诞或堕落,但其本质是对僵化道德规范的有力抵抗。 --- 第三部分:现代困境与微小英雄主义 六、技术奇点前的焦虑与疏离 进入二十世纪,科学的进步速度使得人类对自身的主体性产生了深刻怀疑。技术奇迹的背后,是人与人之间、人与自然之间日益加深的疏离感。本章聚焦于那些在两次世界大战的巨大创伤中幸存下来的人们。 我们不关注宏大的战争叙事,而是聚焦于那些“小人物”在极端环境下所展现出的韧性。例如,那些在集中营中坚持记录、坚持互相帮助的普通人。他们的“英雄行为”不是拯救世界,而是固执地维护作为“人”的基本尊严——在一切外在标签都被剥夺后,依然保有对“他者”的共情能力。这种对基本人性尊严的坚守,构成了现代精神的底层逻辑。 七、信息时代的伦理迷宫 当下的世界,信息爆炸带来了前所未有的连接性,同时也带来了身份的碎片化和真实性的消解。本书的最后一部分,将这些历史的线索收束到我们所处的时代。我们探讨的是如何在海量数据和快速迭代的文化中,锚定个人的价值坐标。 我们提出一个观点:现代的“行走”不再是物理上的朝圣,而是对数字空间中“意义链条”的审慎筛选与构建。那些真正有价值的个体实践,往往表现为在算法的洪流中,坚持进行慢速、深入的思考与连接。真正的精神行走,是选择性地参与世界,而非被动地被世界卷入。 结语:个体实践的永恒回响 全书的旨归,并非提供一个现成的答案或一种特定的生活范本,而是描绘一幅广阔的人类精神活动图景。从古代哲人的冥想,到中世纪匠人的提炼,再到现代人在信息迷宫中的坚守,其共同点在于:面对存在的巨大不确定性,个体选择了一种主动的、有意识的、超越性的生活姿态。 这部作品旨在邀请读者,去发现并珍视那些在不同维度上,为我们照亮精神前路的微光与坚韧。 --- (本书内容涵盖但不限于:斯多葛主义的伦理实践、魏晋风度的文化批判、中世纪炼金术的象征体系、启蒙理性与社会实验的伦理反思、二十世纪的个体韧性研究,以及当代信息社会中的意义构建等主题。全书以哲学史、社会学和文化人类学的交叉视角进行深入探讨。)

用户评价

评分

当我看到《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这个书名时,内心涌现出一种强烈的共鸣。德兰修女,她的人生本身就是一部关于爱的教科书。在那个充满战争与苦难的年代,她选择走向最深的黑暗,去点燃希望的火种。她的“仁爱传教士修女会”,不仅仅是一个组织,更是她将爱播撒出去的载体。这本书的出现,对于我而言,更像是一次精神的洗礼。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其收录于“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系列,充分说明了德兰修女的非凡之处,以及其事迹对后世的深远影响。我特别好奇,书中会如何描绘她面对巨大的社会挑战时,是如何保持那份超然与平静的,又是如何通过自己的行动,去改变那些根深蒂固的不公。9787535 这个数字背后,隐藏着一个影响了世界的故事,我迫不及待地想去揭开它。

评分

初次接触《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便被它所传递出的朴素而伟大的精神所吸引。德兰修女,这个名字在世界的任何角落几乎都无人不知,她以其一生的行动,诠释了何为真正的“爱”。她放弃了安逸的生活,走向了最贫苦、最被遗忘的角落,用双手去抚慰那些病痛缠身、孤苦无依的灵魂。这本书的标题“在爱中行走”,仿佛概括了她一生的核心,不是为了名利,不是为了掌声,仅仅是出于一种最本真的,源自内心的爱。长江文艺出版社能将这位伟大的女性的生平记录下来,并将其列入“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系列,足以证明其重要性和普世价值。我个人非常期待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德兰修女内心世界的深邃,她是如何克服重重困难,保持那份坚定不移的信念的。9787535 这个书号,承载的不仅仅是一个ISBN,更是一份历史的记录,一份关于爱与奉献的永恒篇章。

评分

这本《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光是书名就带着一种宁静而又庄严的力量。提到德兰修女,脑海中立刻浮现出她瘦削却坚韧的身影,以及那份仿佛能融化一切的慈悲。我一直对那些用一生去奉献、去爱的人充满敬意,而德兰修女无疑是其中的佼佼者。她的故事,不仅仅是一个人的传记,更像是一面镜子,映照出人性的光辉,也拷问着我们内心深处是否还存有那份纯粹的爱与牺牲。长江文艺出版社出版的“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系列,也预示着这本书的价值和意义非凡,相信它能带给我们深刻的启迪和感动。翻开这本书,我期待的不仅仅是了解德兰修女的生平事迹,更是希望从中汲取她那份无私的爱,理解她“在爱中行走”的深刻含义,或许还能在纷繁复杂的世界中找到一丝宁静与方向。9787535 这个书号,也像一个独特的标记,将这本书与无数读者的心灵连接起来。

评分

这本《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让我对“奉献”这个词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德兰修女的一生,就是一部奉献的史诗。她选择了一条常人难以想象的道路,将自己的全部生命投入到服务最贫困、最受苦的人群中。在她的眼中,没有高低贵贱,只有需要被爱的灵魂。书名“在爱中行走”,不仅仅是一个简单的比喻,更是她对人生价值的全部注解。长江文艺出版社以“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的名义出版此书,是对德兰修女伟大一生的致敬,也向读者传递了这份珍贵的精神财富。我渴望通过这本书,去感受她那颗不被物质和世俗所玷污的纯净之心,去体会她在贫困与苦难中寻找尊严与希望的勇气。9787535 这个编码,代表着一段跨越时空的精神连接,让我有机会走进她的世界,感受那份不朽的力量。

评分

《德兰修女传:在爱中行走(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让我对“使命”有了全新的认知。德兰修女的一生,是为“爱”而生的使命。她不仅仅是救助穷人,更是让那些被社会遗忘的角落,重新感受到被尊重和被爱的温暖。这本书的书名“在爱中行走”,是对她生活方式最贴切的概括,她用脚步丈量着对人类的关怀,用行动诠释着仁爱。长江文艺出版社将其纳入“一世珍藏名人名传精品典藏”系列,可见其对德兰修女精神价值的高度认可。我期待书中能够展现她内心深处的挣扎与坚持,以及她在面对巨大压力时,是如何找到力量源泉的。9787535 这个独特的代码,承载着一份跨越国界和文化的精神传承,让我能有机会去学习和感悟,如何在自己的生活中,也践行那份“爱”的力量。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