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满58包邮)大国之道:世界性强国兴衰更替的逻辑 肖德甫 9787511726773

(满58包邮)大国之道:世界性强国兴衰更替的逻辑 肖德甫 978751172677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肖德甫 著
图书标签:
  • 历史
  • 国际关系
  • 政治
  • 大国兴衰
  • 地缘政治
  • 战略
  • 中国
  • 全球化
  • 文明
  • 社会发展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店铺: 湖北新华书店图书专营店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9787511726773
商品编码:11020387484
包装:平装
出版时间:2016-09-01

具体描述

   图书基本信息
图书名称 大国之道:世界性强国兴衰更替的逻辑 作者 肖德甫
定价 56.00元 出版社 中央编译出版社
ISBN 9787511726773 出版日期 2016-09-01
字数 356000 页码 360
版次 1 装帧 平装
开本 16开 商品重量 0.4Kg

   内容简介
本书稿围绕20世纪是个怎样的世纪、20世纪在人类政治发展方面有哪些经验教训这个主题,对20世纪如火如荼的革命到波澜壮阔的改革、腥风血雨的战争到核恐怖下的和平、民族和国家的独立解放到国家和地区的现代化进程、全球化条件下的经济与科技发展到政治体制与公民文化建设、国际舞台上的大国博弈到全球合作等等,进行了十项专题性研究,希望为人们吸取20世纪的政治营养、把握21世纪提供一些帮助。尤其对于中国而言,身处于20世纪的全球背景之中,中国经历了辛亥革命、五四运动、争取建立独立国家的斗争以及在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后进行的各项改革。整个20世纪,人类绘制了恢弘的图景,也留下了丰富的政治遗产。这本书内容丰富,具有比较强的可读性。

   作者简介
肖德甫,湖北松滋人,1952年出生,1969年参军,2012年退出现役。退休前任解放军后勤指挥学院副院长、研究员,少将军衔。服现役期间,曾在四川省军区机关、成都军区机关、总后勤部机关、总参谋部机关和院校工作;曾任助理员、参谋、政治处主任、办公室主任、司令部副参谋长、政策研究室主任、学术研究部部长、训练部部长。1973年至1976年入武汉理工大学学习,1981年至1983年入解放军后勤学院学习,1997年参加中美中级军官研讨班在哈佛大学肯尼迪政府学院学习1个月,2001年入国防大学学习半年。1988年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局部战争后勤研究》一书,1995年在解放军出版社出版《军队现代化研究》论文集一本。

   目录

章 观念维先——国家的全部尊严就在于思想

未来属于科学和民主。自由展翅的科学上升得越高,它的视野就越宽广,科学知识应用于生活实际的可能就越充分。正如大家都知道的那样,在自然界,没有什么东西比人脑更奇妙,没有什么东西比思维更美好,没有什么东西比科学研究的成果更可宝贵。科学万岁!

葡萄牙西班牙:从天圆地方到地球是圆的——观念一新,遍地黄金

荷兰:从锁国到开放——“哦!看哪,满载财富的船正向岸边驶来!”

法国:从神权到人权——启蒙思想成为大革命的灵魂

美国:从邦联到联邦——以大辩论开国

德国:从兽性到人性——勃兰特跪下了,德国却站起来了

历史的启示

第二章 政制维新——所有的一切都在变化,唯有变化不变

世界上没有一成不变的东西,也没有只可以向一个固定方向改变的事物。社会内部永恒地存在着演化的动力,促使其走向不适应。变化就如同一团永不熄灭的火,时时刻刻在焚烧着社会结构。没有一个社会能够仅仅通过其制度内在的调节力就使自己永远处于适应状态,在人类历史上也还没有一种制度永盛不衰。

英国:光荣革命带来两个世纪的光荣

法国:路易应当死,因为祖国必须生

美国:创新制度——危机即转机

日本:两次维新,两次新生

苏联:为国务活动家的错误付出代价的是民族

历史的启示

第三章 民族维和——没有统一就没有大国的成长

当一个共和国里存在各种派别时,较弱的一派并不比较强的一派受害更大,真正受害的是共和国。

德国:统一即意味着强大

美国:南北之战后开始起飞

日本:民族大和的国度

俄罗斯:有一种痛痛到无法被安慰

历史的启示

第四章社会维流——民主自由是长盛不衰的源头活水

民主、法治、自由、人权、平等、博爱,这不是资本主义所特有的,这是整个世界在漫长的历史过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类共同追求的价值观。

丘吉尔:“在黑夜中入睡的是不列颠,在黎明时醒来的却是英格兰”

希拉克:“自由、平等、博爱,捍卫了法兰西共和国”

杰斐逊:“上帝在赐予我们生命的同时也赐予了我们自由”

季诺维也夫:“母亲,早就到了该用理智理解俄罗斯的时候了”

历的启示

第五章 法治维公——正义是政府的目的

国家的目标不在于统治人,以恐惧的手段束缚他们,迫使他们屈从别人的意志。倒不如说,其目标是使其公民安全地开展其灵魂和身体,无拘无束地运用其理性。

英国:上帝面前人人平等,法律面前人人平等,人人生而平等

美国:宪法是正义的保障书

苏联:一个超级大国的自残

历史的启示

第六章 政风维廉——这是一个老故事,但永远是新闻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载舟,亦能覆舟。

葡萄牙:在一个没有发展动力的社会,财富的作用往往是负面的

西班牙:当欲望翻越理性的高墙,帝国就开始缓缓坠落

日本:“财源”政变终结了“一党优位制”

苏联:执政党失去了免疫力

英国:个制定反腐败法律的国家

美国:阳光是好的防腐剂

历史的启示

第七章 图强维本——建国君民,教学为先

国家的进步和财富的增长,首先是体制和文化;其次是钱;但从头看起而且越看越明显的是,决定性因素是知识。

德国:国家是一个珠宝盒,国民是珠宝

苏联:列宁要求青少年,是学习,第二是学习,第三还是学习

日本:教育托起经济腾飞

美国:建校先于建国,从殖民时代起每拓荒一个地区先办教堂和学校

历史的启示

第八章 武道维仁——世界上没有任何政治事业能够成为残害无辜生命的理由

国虽大,好战必亡。

在一定时期内,一个国家的资源总数是固定的,如果把过多的资源用于军事,那么用于经济的资源就肯定减少。这是一个从古到今困扰着战略家和经济学家及政治领袖的难题。

英国:殖民扩张——超强帝国衰微的根

法国:广大的武装群众之出现只是由于革命时才成为可能

德国:第三帝国随“争夺生存空间”而崩溃

日本:麦克阿瑟“垂帘”——大东亚之梦的恶果

美国:在错误的时间错误的地点进行的一场错误的战争

历史的启示

第九章 报国维志——一个国家,总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世界急需能担当新领袖的人——这些人有自己的远见,因而有勇气;他们清楚地意识到我们的航行刚刚开始,必须学习一套崭新的航海术。他们将不得不做多年的学徒,不得不跨越各种障碍,才能奋斗到上层。当他们到达驾驶台时,一群忌妒的船员发生叛乱,可能会杀死他们。但终有一天,有个人会站出来,把这艘船安全地带入港口,他将是时代的英雄。

伊丽莎白——“她终身未嫁,但却像老母鸡一样孵育着英吉利的成长”

华盛顿——美利坚合众国之父

俾斯麦——德国统一的缔造者

斯大林——备受争议而又曾名列俄罗斯榜首的历史伟人

戴高乐——“他死了,法国变成了寡妇”

历史的启示

第十章 文化维我——万物从此始,万物归此宗

本来你的马车不会输给任何一辆马车的,但忽一日,人家改用汽车了,你的马车再好,也不过是马车罢了。

美国:安于现状不是美国人的特点

日本——“这是世界上讨厌的国家又是世界上值得学习的国家”

法国:一个靠思想文化造就的大国

俄罗斯——“即使把我们洗上七次也洗不掉我们的俄罗斯本质”

德国:人文精神是一切事业的基础

历史的启示

主要参考文献


   编辑推荐
当下中国崛起中遇到的国际关系变化,如何有效应对、智慧地脱颖而出?本书梳理数百年来世界大国的兴衰之道,总结出一系列有意义的经验教训,十分值得当下之人借鉴。

   文摘

   序言

《大国之道:世界性强国兴衰更替的逻辑》并非一本探讨宏大历史叙事或政治理论的著作。相反,它是一部深入剖析个体生命历程中,那些细微却至关重要的“之道”的书籍。作者肖德甫以其敏锐的洞察力和温和的笔触,引导读者踏上一段寻常生活中的不凡旅程。 本书的核心并非那些被载入史册的辉煌战役或政治博弈,而是隐藏在日常生活肌理中的智慧与力量。它告诉我们,真正的“强国之道”,往往不在于领土的扩张或经济的腾飞,而在于个体内心世界的构建与丰盈。书中所描绘的“兴衰更替”,并非是国家间的力量消长,而是个体精神状态从低谷走向巅峰,再经历沉淀与升华的过程。 肖德甫在书中没有罗列冗长的历史事件,也没有进行冷冰冰的理论分析。他更像是与读者并肩而行,一同走进生活的光影斑驳之中。书中探讨的“逻辑”,是一种关于成长、关于选择、关于在平凡日子里寻找意义的内在驱动力。它不是一种僵化的公式,而是一种灵活的、能够适应人生百态的思维方式。 我们或许可以在书中看到,一位老者如何在日复一日的劳作中,寻找到属于自己的宁静与满足;一位年轻人如何在一次次的跌倒与爬起中,锻造出坚韧不拔的品格;一个家庭如何在细水长流的相处中,建立起牢不可破的情感纽带。这些故事,或许没有惊心动魄的情节,却蕴含着最深刻的人生哲理。 《大国之道》之所以命名如此,并非为了哗众取宠,而是试图借用“大国”的概念,来比喻个体精神世界的广阔与深邃。“兴衰更替”,则是对人生起伏、情绪波动、思想转变的生动写照。作者认为,一个人内心的强大,同样能够抵御生活的风浪,如同一个强大的国家能够抵御外敌入侵一样。 书中反复强调的“逻辑”,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是一种在不经意间形成的习惯,是一种对人生方向的清晰认知。它不是来源于外部的强制,而是源于内心的自觉。作者引导读者去思考:我们是如何一步步走到今天的?是什么样的选择,塑造了我们现在的生活?未来的路,又将如何走下去? 肖德甫笔下的“世界性”,并非指地理上的辽阔,而是指个体视野的开阔。他鼓励读者跳出狭隘的自我认知,去理解他人的处境,去包容不同的观点,去接纳生命的无限可能。这种“世界性”,是一种精神上的格局,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 本书的主旨,是通过对个体生命历程的细致观察,揭示出那些能够让一个人从平庸走向卓越,从迷茫走向清晰,从脆弱走向坚韧的普遍规律。它不是一本“成功学”书籍,因为它不提供速成的秘诀;它也不是一本“心灵鸡汤”,因为它不回避生活的艰辛与挑战。它更像是一本人生导航仪,为那些渴望在复杂世界中找到自己航向的人们,提供方向与启示。 书中没有对任何具体国家或历史人物的评价,也没有对现实国际格局的分析。它的视线始终聚焦于“人”本身,聚焦于那些构成个体生命最核心的元素:意志、情感、智慧、坚持,以及在顺境与逆境中保持平和与力量的能力。 “强国”,在这里被赋予了全新的含义。它不再是物质上的富足或军事上的强大,而是精神上的独立、思想上的自由、情感上的丰盈。一个内心强大的人,无论身处何种境遇,都能活出自己的精彩,都能对周围的世界产生积极的影响。 “兴衰更替”,则是在个体生命中不断上演的循环。有时是热情的高涨,有时是信心的低落;有时是思想的顿悟,有时是情绪的波动。作者提醒我们,不必为暂时的“衰败”而沮丧,也不必为眼前的“兴盛”而骄傲。关键在于,能否从中汲取经验,能否在一次次的起伏中,不断完善自我。 肖德甫的书写风格,朴实而富有感染力。他善于用平凡的语言讲述深刻的道理,用生活化的场景描绘人生的况味。阅读他的文字,就像与一位睿智的长者促膝长谈,既能获得知识,更能得到心灵的慰藉。 “之道”,是贯穿全书的灵魂。它不是某种固定的模式,而是一种动态的、不断演进的生存智慧。它体现在每一次深思熟虑的选择中,体现在每一次感同身受的关怀中,体现在每一次面对困难时的坚定不移中。 总而言之,《大国之道:世界性强国兴衰更替的逻辑》并非一本讲述国家命运的巨著,而是一本关于个体生命成长与精神觉醒的指南。它以独特的视角,深入浅出地阐释了在日常生活中,如何锻造强大的内心,如何在起伏的人生中保持清醒与从容,如何在纷繁的世界里找到属于自己的“之道”。它鼓励读者回归内心,从自身出发,去构建属于自己的“大国”,去书写属于自己的“兴衰更替”的精彩篇章。本书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唤醒读者对自身生命潜能的认知,在于它能够提供一种积极向上的人生观,在于它能够帮助读者在平凡的日子里,发现不平凡的力量。它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细细品味的著作,因为它所蕴含的智慧,将伴随读者走过人生的每一个阶段。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感受是,历史并非简单的线性发展,而是充满了曲折和反复,而“大国”的兴衰更替,更是呈现出一种复杂而又带有某种规律性的图景。作者以宏大的视角,串联起不同文明、不同时代国家的命运轨迹,让我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些共通的挑战和应对模式。我尤其欣赏书中对“资源禀赋”与“战略选择”之间关系的分析,它不仅仅是地理位置或者自然资源决定了一个国家的命运,更重要的是,这个国家如何在有限的条件下,做出最适合自身的战略选择。书中也强调了“国民心态”和“社会凝聚力”的重要性,一个国家的内部是否团结,国民是否对未来充满信心,对于国家的发展至关重要。让我惊叹的是,作者对于不同文明的理解非常到位,他能够跳出单一的文化视角,去审视不同国家在面对相似困境时所展现出的不同反应,以及这些反应带来的不同后果。阅读过程中,我常常会联想到当下的一些国际事件,仿佛看到了历史的影子在重演。这本书提供了一个非常好的“历史参照系”,帮助我更清晰地理解我们所处的时代。

评分

这本书给我带来了一次非常棒的阅读体验,它让我对“大国”这个概念有了全新的认识。作者并没有拘泥于某个具体的国家或者某个时代,而是从更广阔的视野去审视那些曾经叱咤风云的强权是如何在历史的长河中兴衰更替的。我尤其被书中关于“制度惰性”和“思想僵化”的论述所吸引,它深刻地揭示了许多国家在辉煌时期,往往会因为固守过去的成功模式,而忽视了时代的变化,最终错失了发展机遇。书中穿插了大量引人入胜的历史故事和生动的细节,让原本枯燥的历史逻辑变得鲜活起来。让我惊喜的是,作者在分析过程中,非常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国家如何应对相似的挑战,这种跨文化的比较研究,让我看到了人类社会发展中一些共通的规律。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世界的看法变得更加开阔,对国家发展和历史走向的理解也更加深刻。这本书绝对是那种能够让你在阅读中不断产生“原来如此”的惊喜。

评分

这本书我读完感觉特别震撼,它深入浅出地剖析了历史上那些曾经辉煌一时,如今却风光不再的“大国”是如何走向衰落的。作者并非简单地罗列历史事件,而是从更宏观的视角,去探究那些隐藏在国家兴衰背后的深层逻辑。他花了大量的篇幅去分析经济结构的变化、社会思潮的演进、政治体制的僵化与创新,以及国际格局的变迁如何共同作用,最终将一个强大的国家推向了历史的十字路口。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周期性”的论述,它提醒我们,即便是最强大的帝国,也无法摆脱历史的自然规律。而且,作者在分析过程中,大量引用了不同时期的文献资料和历史学家的观点,使得论证更加严谨,读起来也充满了智识的乐趣。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把西方国家描绘成一成不变的“救世主”或者“亡国者”,而是客观地呈现了它们在不同阶段的挑战与应对,以及其中的得失。读完之后,我感觉自己对世界历史的理解上升了一个新的维度,不再是零散的事件堆砌,而是能够看到一条条相互关联的线索,串联起国家命运的起伏。这对于理解当下正在发生的国际关系变化,以及预测未来的走向,都提供了非常有价值的思考框架。

评分

我一直觉得,理解历史的宏观规律,对于把握当下的世界局势至关重要,而这本书正是这样一本引人深思的读物。作者用严谨的学术态度,梳理了历史上多个强国的兴衰历程,并从中提炼出了普遍性的发展逻辑。我特别喜欢书中关于“国家能力”的论述,它不仅仅指军事或者经济实力,更包括了国家在治理、创新、社会动员等方面的综合能力。作者深入剖析了那些曾经强大的国家,是如何在内部积累矛盾,外部遭遇挑战的情况下,一步步走向衰落的。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并没有对任何一个国家进行简单的好坏评判,而是客观地呈现了它们在不同历史时期的选择与结果,以及这些选择背后的深层原因。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于“强国”的定义有了更深的理解,不再仅仅是军事力量的强大,更是拥有可持续发展的能力和卓越的治理水平。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一次阅读体验,更是一次关于国家命运的深度思考。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改变世界格局的重大历史事件很感兴趣,而这本书恰恰满足了我这方面的求知欲。它不仅仅是一本讲述历史故事的书,更像是一堂生动的“大国兴衰史”的课。作者的叙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能够将复杂的历史现象用清晰的语言表达出来,并且在关键节点提出深刻的洞见。我特别注意到书中对“创新与保守”这一对矛盾体的探讨,它揭示了许多国家之所以能够崛起,往往是因为抓住了时代发展的机遇,进行了大胆的创新;而一旦固步自封,拒绝变革,则很容易被时代抛弃。书中列举了大量生动的案例,有成功的转型,也有失败的教训,这些都让我对“发展”和“衰落”有了更辩证的认识。让我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在分析不同国家的兴衰时,非常注重从“内部因素”和“外部因素”两个层面进行解读,并且强调了两者之间的相互影响。很多时候,我们习惯于将国家的命运归结于某一个领导人或者某一次战争,但这本书告诉我,真正的驱动力往往是更深层次的社会、经济和文化因素。读这本书,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学多才的历史学家进行一场深入的对话,受益匪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