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圖書基本信息 | |||
| 圖書名稱 | 大國之道:世界性強國興衰更替的邏輯 | 作者 | 肖德甫 |
| 定價 | 56.00元 | 齣版社 | 中央編譯齣版社 |
| ISBN | 9787511726773 | 齣版日期 | 2016-09-01 |
| 字數 | 356000 | 頁碼 | 360 |
| 版次 | 1 | 裝幀 | 平裝 |
| 開本 | 16開 | 商品重量 | 0.4Kg |
| 內容簡介 | |
| 本書稿圍繞20世紀是個怎樣的世紀、20世紀在人類政治發展方麵有哪些經驗教訓這個主題,對20世紀如火如荼的革命到波瀾壯闊的改革、腥風血雨的戰爭到核恐怖下的和平、民族和國傢的獨立解放到國傢和地區的現代化進程、全球化條件下的經濟與科技發展到政治體製與公民文化建設、國際舞颱上的大國博弈到全球閤作等等,進行瞭十項專題性研究,希望為人們吸取20世紀的政治營養、把握21世紀提供一些幫助。尤其對於中國而言,身處於20世紀的全球背景之中,中國經曆瞭辛亥革命、五四運動、爭取建立獨立國傢的鬥爭以及在中華人民共和國成立後進行的各項改革。整個20世紀,人類繪製瞭恢弘的圖景,也留下瞭豐富的政治遺産。這本書內容豐富,具有比較強的可讀性。 |
| 作者簡介 | |
| 肖德甫,湖北鬆滋人,1952年齣生,1969年參軍,2012年退齣現役。退休前任解放軍後勤指揮學院副院長、研究員,少將軍銜。服現役期間,曾在四川省軍區機關、成都軍區機關、總後勤部機關、總參謀部機關和院校工作;曾任助理員、參謀、政治處主任、辦公室主任、司令部副參謀長、政策研究室主任、學術研究部部長、訓練部部長。1973年至1976年入武漢理工大學學習,1981年至1983年入解放軍後勤學院學習,1997年參加中美中級軍官研討班在哈佛大學肯尼迪政府學院學習1個月,2001年入國防大學學習半年。1988年在解放軍齣版社齣版《局部戰爭後勤研究》一書,1995年在解放軍齣版社齣版《軍隊現代化研究》論文集一本。 |
| 目錄 | |
| 章 觀念維先——國傢的全部尊嚴就在於思想 未來屬於科學和民主。自由展翅的科學上升得越高,它的視野就越寬廣,科學知識應用於生活實際的可能就越充分。正如大傢都知道的那樣,在自然界,沒有什麼東西比人腦更奇妙,沒有什麼東西比思維更美好,沒有什麼東西比科學研究的成果更可寶貴。科學萬歲! 葡萄牙西班牙:從天圓地方到地球是圓的——觀念一新,遍地黃金 荷蘭:從鎖國到開放——“哦!看哪,滿載財富的船正嚮岸邊駛來!” 法國:從神權到人權——啓濛思想成為大革命的靈魂 美國:從邦聯到聯邦——以大辯論開國 德國:從獸性到人性——勃蘭特跪下瞭,德國卻站起來瞭 曆史的啓示 第二章 政製維新——所有的一切都在變化,唯有變化不變 世界上沒有一成不變的東西,也沒有隻可以嚮一個固定方嚮改變的事物。社會內部永恒地存在著演化的動力,促使其走嚮不適應。變化就如同一團永不熄滅的火,時時刻刻在焚燒著社會結構。沒有一個社會能夠僅僅通過其製度內在的調節力就使自己永遠處於適應狀態,在人類曆史上也還沒有一種製度永盛不衰。 英國:光榮革命帶來兩個世紀的光榮 法國:路易應當死,因為祖國必須生 美國:創新製度——危機即轉機 日本:兩次維新,兩次新生 蘇聯:為國務活動傢的錯誤付齣代價的是民族 曆史的啓示 第三章 民族維和——沒有統一就沒有大國的成長 當一個共和國裏存在各種派彆時,較弱的一派並不比較強的一派受害更大,真正受害的是共和國。 德國:統一即意味著強大 美國:南北之戰後開始起飛 日本:民族大和的國度 俄羅斯:有一種痛痛到無法被安慰 曆史的啓示 第四章社會維流——民主自由是長盛不衰的源頭活水 民主、法治、自由、人權、平等、博愛,這不是資本主義所特有的,這是整個世界在漫長的曆史過程中共同形成的文明成果,也是人類共同追求的價值觀。 丘吉爾:“在黑夜中入睡的是不列顛,在黎明時醒來的卻是英格蘭” 希拉剋:“自由、平等、博愛,捍衛瞭法蘭西共和國” 傑斐遜:“上帝在賜予我們生命的同時也賜予瞭我們自由” 季諾維也夫:“母親,早就到瞭該用理智理解俄羅斯的時候瞭” 曆的啓示 第五章 法治維公——正義是政府的目的 國傢的目標不在於統治人,以恐懼的手段束縛他們,迫使他們屈從彆人的意誌。倒不如說,其目標是使其公民安全地開展其靈魂和身體,無拘無束地運用其理性。 英國:上帝麵前人人平等,法律麵前人人平等,人人生而平等 美國:憲法是正義的保障書 蘇聯:一個超級大國的自殘 曆史的啓示 第六章 政風維廉——這是一個老故事,但永遠是新聞 舟所以比人君,水所以比黎庶,水能載舟,亦能覆舟。 葡萄牙:在一個沒有發展動力的社會,財富的作用往往是負麵的 西班牙:當欲望翻越理性的高牆,帝國就開始緩緩墜落 日本:“財源”政變終結瞭“一黨優位製” 蘇聯:執政黨失去瞭免疫力 英國:個製定反腐敗法律的國傢 美國:陽光是好的防腐劑 曆史的啓示 第七章 圖強維本——建國君民,教學為先 國傢的進步和財富的增長,首先是體製和文化;其次是錢;但從頭看起而且越看越明顯的是,決定性因素是知識。 德國:國傢是一個珠寶盒,國民是珠寶 蘇聯:列寜要求青少年,是學習,第二是學習,第三還是學習 日本:教育托起經濟騰飛 美國:建校先於建國,從殖民時代起每拓荒一個地區先辦教堂和學校 曆史的啓示 第八章 武道維仁——世界上沒有任何政治事業能夠成為殘害無辜生命的理由 國雖大,好戰必亡。 在一定時期內,一個國傢的資源總數是固定的,如果把過多的資源用於軍事,那麼用於經濟的資源就肯定減少。這是一個從古到今睏擾著戰略傢和經濟學傢及政治領袖的難題。 英國:殖民擴張——超強帝國衰微的根 法國:廣大的武裝群眾之齣現隻是由於革命時纔成為可能 德國:第三帝國隨“爭奪生存空間”而崩潰 日本:麥剋阿瑟“垂簾”——大東亞之夢的惡果 美國:在錯誤的時間錯誤的地點進行的一場錯誤的戰爭 曆史的啓示 第九章 報國維誌——一個國傢,總要有一些仰望星空的人 世界急需能擔當新領袖的人——這些人有自己的遠見,因而有勇氣;他們清楚地意識到我們的航行剛剛開始,必須學習一套嶄新的航海術。他們將不得不做多年的學徒,不得不跨越各種障礙,纔能奮鬥到上層。當他們到達駕駛颱時,一群忌妒的船員發生叛亂,可能會殺死他們。但終有一天,有個人會站齣來,把這艘船安全地帶入港口,他將是時代的英雄。 伊麗莎白——“她終身未嫁,但卻像老母雞一樣孵育著英吉利的成長” 華盛頓——美利堅閤眾國之父 俾斯麥——德國統一的締造者 斯大林——備受爭議而又曾名列俄羅斯榜首的曆史偉人 戴高樂——“他死瞭,法國變成瞭寡婦” 曆史的啓示 第十章 文化維我——萬物從此始,萬物歸此宗 本來你的馬車不會輸給任何一輛馬車的,但忽一日,人傢改用汽車瞭,你的馬車再好,也不過是馬車罷瞭。 美國:安於現狀不是美國人的特點 日本——“這是世界上討厭的國傢又是世界上值得學習的國傢” 法國:一個靠思想文化造就的大國 俄羅斯——“即使把我們洗上七次也洗不掉我們的俄羅斯本質” 德國:人文精神是一切事業的基礎 曆史的啓示 主要參考文獻 |
| 編輯推薦 | |
| 當下中國崛起中遇到的國際關係變化,如何有效應對、智慧地脫穎而齣?本書梳理數百年來世界大國的興衰之道,總結齣一係列有意義的經驗教訓,十分值得當下之人藉鑒。 |
| 文摘 | |
| 序言 | |
我一直對那些改變世界格局的重大曆史事件很感興趣,而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這方麵的求知欲。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述曆史故事的書,更像是一堂生動的“大國興衰史”的課。作者的敘述方式非常吸引人,他能夠將復雜的曆史現象用清晰的語言錶達齣來,並且在關鍵節點提齣深刻的洞見。我特彆注意到書中對“創新與保守”這一對矛盾體的探討,它揭示瞭許多國傢之所以能夠崛起,往往是因為抓住瞭時代發展的機遇,進行瞭大膽的創新;而一旦固步自封,拒絕變革,則很容易被時代拋棄。書中列舉瞭大量生動的案例,有成功的轉型,也有失敗的教訓,這些都讓我對“發展”和“衰落”有瞭更辯證的認識。讓我耳目一新的是,作者在分析不同國傢的興衰時,非常注重從“內部因素”和“外部因素”兩個層麵進行解讀,並且強調瞭兩者之間的相互影響。很多時候,我們習慣於將國傢的命運歸結於某一個領導人或者某一次戰爭,但這本書告訴我,真正的驅動力往往是更深層次的社會、經濟和文化因素。讀這本書,就像是在和一位博學多纔的曆史學傢進行一場深入的對話,受益匪淺。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瞭一次非常棒的閱讀體驗,它讓我對“大國”這個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作者並沒有拘泥於某個具體的國傢或者某個時代,而是從更廣闊的視野去審視那些曾經叱吒風雲的強權是如何在曆史的長河中興衰更替的。我尤其被書中關於“製度惰性”和“思想僵化”的論述所吸引,它深刻地揭示瞭許多國傢在輝煌時期,往往會因為固守過去的成功模式,而忽視瞭時代的變化,最終錯失瞭發展機遇。書中穿插瞭大量引人入勝的曆史故事和生動的細節,讓原本枯燥的曆史邏輯變得鮮活起來。讓我驚喜的是,作者在分析過程中,非常注重不同文化背景下的國傢如何應對相似的挑戰,這種跨文化的比較研究,讓我看到瞭人類社會發展中一些共通的規律。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世界的看法變得更加開闊,對國傢發展和曆史走嚮的理解也更加深刻。這本書絕對是那種能夠讓你在閱讀中不斷産生“原來如此”的驚喜。
評分這本書我讀完感覺特彆震撼,它深入淺齣地剖析瞭曆史上那些曾經輝煌一時,如今卻風光不再的“大國”是如何走嚮衰落的。作者並非簡單地羅列曆史事件,而是從更宏觀的視角,去探究那些隱藏在國傢興衰背後的深層邏輯。他花瞭大量的篇幅去分析經濟結構的變化、社會思潮的演進、政治體製的僵化與創新,以及國際格局的變遷如何共同作用,最終將一個強大的國傢推嚮瞭曆史的十字路口。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周期性”的論述,它提醒我們,即便是最強大的帝國,也無法擺脫曆史的自然規律。而且,作者在分析過程中,大量引用瞭不同時期的文獻資料和曆史學傢的觀點,使得論證更加嚴謹,讀起來也充滿瞭智識的樂趣。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把西方國傢描繪成一成不變的“救世主”或者“亡國者”,而是客觀地呈現瞭它們在不同階段的挑戰與應對,以及其中的得失。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對世界曆史的理解上升瞭一個新的維度,不再是零散的事件堆砌,而是能夠看到一條條相互關聯的綫索,串聯起國傢命運的起伏。這對於理解當下正在發生的國際關係變化,以及預測未來的走嚮,都提供瞭非常有價值的思考框架。
評分這本書給我最大的感受是,曆史並非簡單的綫性發展,而是充滿瞭麯摺和反復,而“大國”的興衰更替,更是呈現齣一種復雜而又帶有某種規律性的圖景。作者以宏大的視角,串聯起不同文明、不同時代國傢的命運軌跡,讓我看到瞭人類社會發展中一些共通的挑戰和應對模式。我尤其欣賞書中對“資源稟賦”與“戰略選擇”之間關係的分析,它不僅僅是地理位置或者自然資源決定瞭一個國傢的命運,更重要的是,這個國傢如何在有限的條件下,做齣最適閤自身的戰略選擇。書中也強調瞭“國民心態”和“社會凝聚力”的重要性,一個國傢的內部是否團結,國民是否對未來充滿信心,對於國傢的發展至關重要。讓我驚嘆的是,作者對於不同文明的理解非常到位,他能夠跳齣單一的文化視角,去審視不同國傢在麵對相似睏境時所展現齣的不同反應,以及這些反應帶來的不同後果。閱讀過程中,我常常會聯想到當下的一些國際事件,仿佛看到瞭曆史的影子在重演。這本書提供瞭一個非常好的“曆史參照係”,幫助我更清晰地理解我們所處的時代。
評分我一直覺得,理解曆史的宏觀規律,對於把握當下的世界局勢至關重要,而這本書正是這樣一本引人深思的讀物。作者用嚴謹的學術態度,梳理瞭曆史上多個強國的興衰曆程,並從中提煉齣瞭普遍性的發展邏輯。我特彆喜歡書中關於“國傢能力”的論述,它不僅僅指軍事或者經濟實力,更包括瞭國傢在治理、創新、社會動員等方麵的綜閤能力。作者深入剖析瞭那些曾經強大的國傢,是如何在內部積纍矛盾,外部遭遇挑戰的情況下,一步步走嚮衰落的。讓我印象深刻的是,書中並沒有對任何一個國傢進行簡單的好壞評判,而是客觀地呈現瞭它們在不同曆史時期的選擇與結果,以及這些選擇背後的深層原因。讀完這本書,我感覺自己對於“強國”的定義有瞭更深的理解,不再僅僅是軍事力量的強大,更是擁有可持續發展的能力和卓越的治理水平。這本書對我來說,不僅僅是一次閱讀體驗,更是一次關於國傢命運的深度思考。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