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韩邦庆的《海上花列传》是一部描写清末上海妓院日常生活的长篇小说,旁及官场和商界等多个社会层面,曾被胡适称为“吴语文学的第一部杰作”,鲁迅则曾称赞它有“平静而近自然”的风韵。
张爱玲将《海上花列传》视作《红楼梦》之后传统小说的又一座高峰,推崇备至。为了去除书中的吴语对白对读者造成的障碍,她将之尽数译为国语,希望能使更多人读到并重视这部小说。
分为《海上花开》《海上花落》两本。
作者简介
张爱玲(1920-1995),中国女作家。祖籍河北丰润,生于上海。1943年开始发表作品,代表作有中篇小说《倾城之恋》、《金锁记》、短篇小说《红玫瑰与白玫瑰》和散文《烬余录》等。1952年离开上海,1955年到美国,创作英文小说多部。1969年以后主要从事古典小说的研究,著有红学论集《红楼梦魇》。已出版作品有中短篇小说集《传奇》、散文集《流言》、散文小说合集《张看》以及长篇小说《十八春》、《赤地之恋》等。
精彩书评
鲁迅先生称赞《海上花》“平淡而近自然”。这是文学上很不易做到的境界。
——胡适
(中国的小说)发展到《红楼梦》是个高峰,而高峰成了断崖。但是一百年后倒居然又出了个《海上花》。
——张爱玲
张爱玲语译《海上花列传》,与她撰写《红楼梦魇》一样,可以理解为文学成就之后的追根寻源,她的文学的根是牢牢扎在中国文学史上的。
——止庵
目录
第三三回 高亚白填词狂掷地 王莲生醉酒怒冲天
第三四回 沥真诚淫凶甘伏罪 惊实信仇怨激成亲
第三五回 落烟花疗贫无上策 煞风景善病有同情
第三六回 绝世奇情打成嘉耦 回天神力仰仗良医
第三七回 惨受刑高足枉投师 强借债阔毛私狎妓
第三八回 史公馆痴心成好事 山家园雅集庆良辰
第三九回 渡银河七夕续欢娱 冲绣阁一旦断情谊
第四〇回 拆鸾交李漱芳弃世 急鸰难陶云甫临丧
第四一回 入其室人亡悲物在 信斯言死别冀生还
第四二回 赚势豪牢笼歌一曲 惩贪黩挟制价千金
第四三回 成局忽翻虔婆失色 旁观不忿雏妓争风
第四四回 逐儿嬉乍联新伴侣 陪公祭重睹旧门庭
第四五回 陈小云运遇贵人亨 吴雪香祥占男子吉
第四六回 误中误侯门深似海 欺复欺市道薄于云
第四七回 明弃暗取攘窃瞒脏 外亲内疏图谋挟质
第四八回 软里硬太岁找碴 眼中钉小蛮争宠
第四九回 小儿女独宿怯空房 贤主宾长谈邀共榻
第五〇回 强扭合连枝姊妹花 乍惊飞比翼雌雄鸟
第五一回 负心郎模棱联眷属 失足妇鞭箠整纲常
第五二回 订婚约即席意徬徨 掩私情同房颜忸怩
第五三回 私窝子潘三谋胠箧 破题儿姚二宿勾栏
第五四回 甜蜜蜜骗过醋瓶头 狠巴巴问到沙锅底
第五五回 李少爷全倾积世资 诸三姐善撒瞒天谎
第五六回 攫文书借用连环计 挣名气央题和韵诗
第五七回 老夫得妻烟霞有癖 监守自盗云水无踪
第五八回 偷大姐床头惊好梦 做老婆壁后泄私谈
第五九回 集腋成裘良缘凑合 移花接木妙计安排
第六〇回 吃闷气怒拚缠臂金 中暗伤猛踢兜心脚
国语本海上花译后记
精彩书摘
按洪善卿王莲生吃酒中间,善卿偶欲小解;小解回来,经过房门首,见张蕙贞在客堂里点首相招,便踱出去。蕙贞悄地说道:“洪老爷,难为你,你去买翡翠头面,就依他一副买全了。王老爷怕这沈小红真正怕得没谱子的了!你没看见,王老爷臂膊上,大腿上,给沈小红指甲捏得呵都是血!倘若翡翠头面不买了去,不晓得沈小红还有什么刑罚要办他了!你就替他买了罢。王老爷多难为两块洋钱倒没什么要紧。”
善卿微笑无言,嘿嘿然归座。王莲生依稀听见,佯做不知。两人饮尽一壶,便令盛饭。蕙贞新妆已毕,即打横相陪,共桌而食。
饭后,善卿遂往城内珠宝店去。莲生仍令蕙贞烧烟;接连吸了十来口,过足烟瘾。自鸣钟已敲五下,善卿已自回来,只买了钏臂押发两样,价洋四百余元,其余货色不合,缓日续办。莲生大喜谢劳。
洪善卿自要料理永昌参店事务,告别南归。王莲生也别了张蕙贞,坐轿往西荟芳里,亲手赍与沈小红。小红一见,即问:“洪老爷?”莲生说:“回去了。”小红道:“有没去买呢?”莲生道:“买了两样。”当下揭开纸盒,取翡翠钏臂押发,排列桌上,说道:“你看,手镯倒不错,就是押发稍微推扳点;倘若你不要哩,再拿去换。”小红正眼儿也不曾一觑,淡淡的答道:“没全哩呀。放在那儿好了。”
莲生忙依旧装好,藏在床前妆台抽屉内,复向小红道:“还有几样哩,都不好,没买;过两天我自己去拣。”小红道:“我们这儿是拣剩下来东西,哪有好的呀!”莲生道:“什么人拣剩下来?”小红道:“那么为什么先要拿了去?”
莲生着急,将出珠宝店发票,送至小红面前,道:“你看,发票在这儿哩。”小红撒手撩开道:“我不要看。”莲生丧气退下。阿珠适在加茶碗,呵呵笑道:“王老爷在张蕙贞那儿太开心过头了,也应该来受两句话,对不对?”莲生亦只得讪讪的笑而罢。
维时天色晚将下来,来安呈上一张请客票,系葛仲英请去吴雪香家酒叙。莲生为小红脸色似乎不喜欢,趁势兴辞赴席。小红不留不送,听凭自去。
莲生仍坐轿往东合兴里吴雪香家。主人葛仲英迎见让坐。先到者只有两位,都不认识,通起姓名,方知一位为高亚白,一位为尹痴鸳。莲生虽初次见面,早闻得高尹齐名,并为两江才子,拱手致敬,说声“幸会”。接着外场报说:“壶中天请客说,请先坐。”葛仲英因令摆起台面来。王莲生问请的何人。仲英道:“是华铁眉。”这华铁眉和王莲生也有些世谊,葛仲英专诚请他,因他不喜热闹,仅请三位陪客。
等了一会,华铁眉带局孙素兰同来。葛仲英发下三张局票,相请入席。华铁眉问高亚白:“有没碰着意中人?”亚白摇摇头。铁眉道:“不料亚白多情人,竟如此落落寡合!”尹痴鸳道:“亚白的脾气,我蛮明白的。可惜我不做倌人;我做了倌人,一定要亚白生了相思病,死在上海!”高亚白大笑道:“你就不做倌人,我倒也在想你呀!”痴鸳亦自失笑道:“倒给他讨了个便宜!”华铁眉道:“'人尽愿为夫子妾,天教多结再生缘',也算是一段佳话!”
……
前言/序言
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 卷首语: 海风依旧,潮声不息。仿佛昨日,那《海上花列传》的扉页尚带着湿润的海的气息,诉说着浮华背后,风月男女的悲欢离合。如今,时光的船桨拨开了层层迷雾,我们将继续循着先辈的足迹,在这波澜壮阔的时代洪流中,打捞那些被遗忘的珍珠,聆听那些湮没在浪涛中的低语。 《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并非是对前作的简单复制或延续,而是站在历史的肩膀上,以更开阔的视野、更深邃的笔触,重新打量那个风云变幻的上海滩。这里,不再仅仅是关于沉浮于烟花柳巷的女子,也不仅限于那些风流倜傥的公子。我们将目光延伸,触及更广阔的社会肌理,探究更深层的时代脉搏。 故事背景: 故事的开端,定格在二十世纪初的上海。这座被誉为“东方巴黎”的城市,正经历着前所未有的转型。西方的思潮如潮水般涌入,古老的东方文明在碰撞中寻求着新的定义。租界的繁华与旧城区的凋敝并存,新生的工业与传统的商业交织,纸醉金迷的夜生活与暗流涌动的政治角力同时上演。这是一个充满矛盾与机遇的时代,是一个孕育着无数传奇的舞台。 我们选择的落脚点,依旧是那座承载了无数秘密与故事的“花国”。然而,与前作中相对集中的“局”,《海上花落》将视角更加分散,更加立体。我们不再局限于某个单一的青楼画舫,而是将目光投向更广阔的“海上”——那些隐藏在霓虹灯影下的曲径通幽,那些穿梭于十里洋场的大小商号,那些藏匿于弄堂深处的市井生活,甚至是那些不为人知的政治沙龙。 人物群像: 在《海上花落》中,人物的塑造将更加丰满与多元。 女性角色: “花魁”的新诠释: 如果说前作中的“花魁”更多是风月场上的符号,那么《海上花落》中的女性,无论她们身处何种境遇,都将拥有更独立的人格与更复杂的内心。她们不再是被动的命运玩偶,而是主动选择、挣扎、甚至反抗的个体。她们可能是一位身怀绝技却命途多舛的歌女,用歌声唱尽世间悲凉;可能是一位精明强干却情路坎坷的商妇,在男权社会中步步为营;可能是一位受到新思想启蒙的进步女性,试图打破传统的枷锁;也可能是一位隐姓埋名的革命者,在暗夜中播撒火种。她们的“花”不再仅仅是美丽的装点,更是生存的智慧、爱情的渴望、自由的呐喊。 平凡人的悲喜: 除了那些风光无限的女子,我们还将深入描写那些在时代洪流中默默无闻的普通女性。她们可能是辛勤劳作的绣娘、茶馆里的侍女、或是街头巷尾的市井妇人。她们的命运或许不如那些名妓显赫,但她们的喜怒哀乐、爱恨情仇,同样构成了一幅鲜活的时代画卷,展现了底层人民的坚韧与不易。 男性角色: 时代弄潮儿的众生相: 时代的变迁,造就了形形色色的男性。有在商海中叱咤风云、野心勃勃的买办;有留学归来、踌躇满志的知识分子;有心怀救国理想、奔走呼号的革命党人;有沉迷酒色、挥金如土的纨绔子弟;甚至还有心怀不轨、伺机而动的江湖人士。他们与女性角色之间的关系,不再是简单的“金主”与“玩物”,而是充满了利益的纠葛、情感的交织、以及观念的碰撞。 小人物的命运: 同样,我们也会描绘那些在时代大潮中随波逐流的小人物。比如,一个为生计奔波的报童,一个在码头搬运货物的工人,一个在戏园里跑龙套的戏子。他们用自己的方式体验着时代的变革,他们的故事,虽不惊天动地,却同样是时代肌理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 情节设计: 《海上花落》的情节将更加跌宕起伏,更加充满悬念,并且更加注重不同线索之间的关联与呼应。 多线叙事,层层递进: 我们将采用多线叙事的结构,将不同人物、不同场景的故事交织在一起。一条线可能聚焦于某位歌女的成名之路与情感纠葛,另一条线可能围绕着一位商人的商业帝国扩张与家族恩怨,还有一条线则隐晦地揭示着暗中涌动的革命活动。随着故事的推进,这些看似独立的线索会逐渐汇合,揭示出更宏大的时代图景。 命运的轮回与时代的印记: 故事的“落”字,既象征着繁华的衰败,也暗示着人物命运的跌宕。前作中一些人物的后代,或许会在这新的时代背景下,继承父辈的恩怨情仇,又或是走上截然不同的道路。时代的巨变,将无情地冲刷着每一个个体,他们的选择与命运,都深深地烙上了时代的印记。 细节的考究与氛围的营造: 为了让读者身临其境,我们将极力在细节上下功夫。从老上海的服饰、饮食、交通方式,到当时的流行文化、社交礼仪、甚至是街头巷尾的俚语,都将力求真实。通过对环境、声音、气味的细致描绘,营造出那个时代独有的纸醉金迷与暗流涌动的双重氛围。 “花”的隐喻与升华: “海上花”的意象将贯穿始终,但它的含义将更加丰富。它既可以是风月场合的女人,也可以是稍纵即逝的机遇,也可以是看似美丽却暗藏危险的诱惑,甚至可以是承载着希望的革命火种。故事将探讨,在时代的大浪淘沙中,这些“花”将如何绽放,又将如何“落”去。 主题探讨: 《海上花落》将在多个层面进行主题的深度挖掘: 时代变革中的人性: 在一个快速变迁的时代,传统的道德观念受到冲击,新的价值观层出不穷。在这种背景下,人性的善恶、欲望、挣扎与救赎将被置于显微镜下细细审视。 女性的生存与抗争: 故事将进一步探讨女性在男权社会中的地位与困境,她们如何在有限的空间内寻求生存,又如何用自己的方式进行反抗与争取。 繁华背后的幻灭: 那个看似繁华的上海滩,背后隐藏着怎样的危机与落寞?故事将揭示出“花”落之处的真相,反思浮华背后的虚无与苍凉。 个体命运与时代洪流: 在巨大的时代浪潮面前,个体的命运显得渺小而脆弱。故事将通过不同人物的经历,展现个体如何在历史的进程中被塑造、被裹挟,又如何在绝望中寻找希望。 救赎与传承: 在经历过失落与幻灭之后,故事也将埋下救赎的种子,或是对未来的期盼,或是对历史的深刻反思,以及对下一代的传承与指引。 结语: 《海上花落:国语海上花列传2》,是一次对过往的回溯,更是一次对未来的眺望。我们希望通过这部作品,能够让读者重新审视那个波澜壮阔的时代,理解那些鲜活的人物,体味那些复杂的情感。这不仅仅是一个关于上海滩的故事,更是一个关于人性、关于时代、关于命运的深刻寓言。 愿每一位读者,都能在这“海上花落”的景致中,看到属于自己的影子,找到属于自己的感悟。这趟旅程,或许有悲有喜,有跌宕起伏,但终将是一场涤荡心灵的阅读体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