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守正拓新与时共进
◎增加单字600多个,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
◎增收词语3000多条,共收条目69000余条;
◎增补新义400多项,检查修订了有关条目的释义;
◎根据学理和语言使用的实际,调整了一批异形词的主副条;
◎在保持原有词类标注体系的基础上,对少数词的词类标注做了修订;
◎配合释义增补近百幅古代器物方面的插图。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新在哪儿
◎第6版新增词语
增加新词语
住房出行:产权证、房贷、房卡、群租、房改房、二手房、廉租房、两限房、经济适用房;摆渡车、接驳、动车、屏蔽门、高铁、轨道交通、减速带、车贷、车险、交强险、代驾、酒驾、醉驾、爆堵。
新式生活:首付、扫货、拼车、拼购、拼客、团购、网购、网聊、美甲、瘦身、塑身、餐叙、茶叙、陪餐、陪聊;自驾游、自由行、自助游、背包客、移动办公、裸婚、闪婚、闪离。
社会群体:北漂、草根、社工、达人、独董、愤青、名嘴、蚁族、月光族。
网络世界:播客、博客、菜鸟、晒客、闪客、炫客、超媒体、电子政务、内联网、物联网、网瘾、微博、云计算。
环境保护:厨余垃圾、低碳、光伏效应、减耗、减排、碳汇、碳源。
经济领域:产能、产业链、客服、环比、负资产、存款准备金、民营企业、非公有制经济、后工业化、文化产业;爆仓、挂单、老鼠仓、期权、权证、权重股、升水、私募、托收。
社会管理:三险、社会保障基金、住房公积金、医保、医改、非政府组织、维稳、民调、首问制、述廉、征信、调峰、限行、摇号、调节税。
增加新义项
【宅】动待在家里不出门(多指沉迷于上网或玩电子游戏等室内活动):~男|~女|你也出去走走,别总是~在家里。
【雷】〈口〉动使震惊:~人|他的荒唐建议~倒了在座的专家。
【挺】动支持:力~|你好好儿干吧,我们全力~你。
【奴】称失去某种自由的人,特指为了偿还贷款而不得不辛苦劳作的人(含贬义或戏谑意):洋~|守财~|车~|房~。
【门】借指引起公众关注的消极事件:贿赂~|考试~。
【纠结】形思绪纷乱,心情烦闷:生活的压力让我很~。
【山寨】形属性词。仿造的;非正牌的:~货|~手机。形属性词。非主流的;民间性质的:~文化|~足球队。
◎第6版词语和读音记录社会生活
词语
(1)源自西方的“父亲节、母亲节、感恩节、情人节”等词语,反映中西文化的交流与融合;
(2)“洋插队、落地签证、申根协定”等条目是众多国民走出国门的写照;
(3)“低碳、减耗、减排、减碳、新能源、光伏效应、电子污染、二手烟”等可以看出我国的社会建设正在稳步推进,社会管理更趋开放性和科学化,环保意识也大大增强;
读音
【拜拜】的“拜”,第5版注音bài,第6版注音bái。
【的士】的“的”,第5版注音dí,第6版注音dī。
“啫”和【啫喱】第5版未收条,第6版收条,“啫”注音为zhě。
◎不同版本词语反映时代变迁
经济
1978年第1版收录“个体经济、集体经济、小农经济、小商品经济、计划经济、商品经济”,至1996年第3版增收“市场经济、国有企业、民营企业、私营企业”,至2012年第6版增收“非公有制经济、三资企业、乡镇企业”。展示了我国从计划经济逐步过渡到社会主义市场经济的经济体制改革历程。
住房
1978年第1版收录“公房、私房、民房、平房”,至1996年第3版增收“商品房、套房、危房、塔楼、筒子楼”,至2012年第6版增收“房改房、炒房、单元房、二手房、
经济适用房、廉租房、两限房、毛坯房、期房、尾房、现房、样板房、样板间、板楼、写字楼、尾楼”。反映出我国住房制度改革的进程:从福利分房到自购商品房,到房地产的置换买卖,再到政府改善民生、保障低收入群体住房的各类安置住房等。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的修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先导,注重修订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从收字、收词、释义、配例等各个环节设立了相关的十几个专题,并逐一进行调查研究。修订时充分利用各类语料库选收或检验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力求反映近些年来词汇发展的新面貌和相关研究的新成果。遵循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贯宗旨,除全面正确贯彻以往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外,还注意吸收和反映近些年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制定、修订的有关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规范标准的成果。
《现代汉语词典(第6版)》由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修订,著名语言学家、中国社会科学院学部委员、文学哲学学部主任江蓝生主持修订。由商务印书馆2012年6月出版。
总目
凡例
音节表
新旧字形对照表
部首检字表
(一)部首目录
(二)检字表
(三)难检字笔画索引
词典正文
(附西文字母开头的词语)
附录
我国历代纪元表
计量单位表
汉字偏旁名称表
汉语拼音方案
元素周期表
中国地图
第6版说明
《现代汉语词典》第5版自2005年出版至今,已经过去了7年。其间,我国改革开放不断推进,政治、经济、文化、社会建设日新月异。与此相应,群众的语言生活空前活跃,语言特别是其中的词}〔更是处于不断变动之中。另一方面,语言学研究特别是词汇学和辞书编纂理论研究有了一些新的进展,国家有关部门近年来陆续推出了一些新的规范标准。这些都使我们感到有必要在原有的基础上对《现代汉语词典》进行一次系统的修订,使这部具有广泛社会影响的语文词典与时俱进,把质量提高到一个新水平。
本次修订坚持以学术研究为先导,注重修订工作的科学性、系统性。我们从收字、收词、释义、配例等各个环节设立了相关的十几个研究专题,由修订组和所内研究人员逐一进行调查研究。本次修订充分利用各类语料库选收或检验新词、新义和新的用法,力求反映近些年来词汇发展的新面貌和相关研究的新成果。遵循促进现代汉语规范化的一贯宗旨,本词典除全面正确贯彻以往国家有关语言文字和科学技术等方面的规范和标准外,还注意吸收和反映近些年来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组织专家学者制定、修订的有关字形、字音等方面的规范标准的最新成果。
本次修订的主要内容为:
(1)依照规范标准审慎确定字形、字音;对字头的简繁、正异关系进行了梳理;增加单字600多个(以地名、姓氏人名及科技用字为主),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
(2)增收新词语和其他词语近3000条,增补新义400多项,删除少量陈旧的词语和词义,共收条目69000余条。
(3)参照国家语言文字工作委员会《汉语拼音正词法基本规则》修订课题组和《普通话轻声词儿化词规范》课题组的意见,对条目的注音做了修订。
(4)以意义为主要标准,对同形同音条目的分合做了调整;根据学理和语言使用的实际,调整了一批异形词的主副条。
(5)按类别(如“口语词、方言词、文言词、专科词、外来词、西文字母词”等)对释义进行全面的检查修订,对释义提示词(如“比喻、形容、借指”等)也做了统一的修订。
(6)复查了词类标注,在保持原有词类标注体系的基础上,对少数词的词类标注做了修订。
(7)本着更好地配合释义、体现用法以及扩大词汇信息量的原则,对例词、例句做了相应的增删和修改。
(8)配合释义增补了近百幅古代器物方面的插图。
(9)根据有关标准和新的研究成果对检字表和附录做了修订。
这次修订工作得到语言研究所领导和研究人员的关心和大力支持,得到中国社会科学院和全国高校有关专家学者的指导帮助;商务印书馆的领导和编辑部、出版部的同志们给予了全力的支持和配合,责任编辑付出了辛勤的劳动;来自广大读者的意见、建议对提高本词典的质量也起到了十分重要的作用。在此,我们一并表示衷心的感谢!
编写和修订词典是一项十分繁难复杂的工作,永远没有止境,总会留下一些疏漏和不尽如人意的地方,我们期待广大读者不吝指教,继续提出宝贵意见,使《现代汉语词典》的质量不断提高,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更好地为社会服务。
中国社会科学院语言研究所词典编辑室
2012年3月
如果说有什么比拥有一本权威词典更令人欣慰的,那就是拥有一个结构清晰、检索方便的权威词典。我发现我过去在查找复合词或固定短语时,常常因为不知道该从哪个词根入手而感到沮丧。这本书的编排逻辑似乎更贴近使用者的实际思维路径。它在词条的组织上,不仅仅是按照严格的笔画或拼音顺序,更注重了语义关联的引导。当你查阅一个核心词时,你会自然而然地被导向那些与之紧密相关的衍生词组或惯用表达,形成一个知识网络,而不是孤立的节点。这种“关联式学习”的体验非常棒,它鼓励你不仅仅满足于知道一个词的意思,而是去了解它在实际语言场景中是如何被激活和使用的。对我这种倾向于系统化学习的人而言,这种结构设计极大地降低了语言知识的记忆和提取成本,让查阅本身变成了一种高效的知识输入过程,而非单纯的释义核对。它是一个学习系统,而非仅仅是一个字典。
评分这本新近入手的工具书,虽然我还没来得及细细研读,但光是翻阅和初步的上手体验,就已经让我感受到了它在语言学习领域无可替代的分量。它那种厚实的分量感,不仅仅是纸张和装订带来的物理重量,更是一种知识沉淀的象征。我尤其欣赏它在收录新词和对旧有词条进行释义修订上的严谨态度。如今的网络语言发展速度惊人,很多新出现的表达方式,如果不能及时、准确地被权威工具书收录和解释,很容易在理解上产生偏差。我注意到一些我平时在社交媒体上经常看到的,但一直没太搞清楚其确切用法的词汇,在这本书里都能找到清晰的标注,不仅有标准释义,连常见的搭配和例句都非常丰富,这对于提升日常交流的精准度非常有帮助。相比于那些零散的网络搜索结果,这种集中化的、经过专家斟酌的解释,无疑更让人信服和依赖。它像是一位沉稳的向导,站在语言的十字路口,为我们指明最规范、最可靠的方向。这本词典的排版设计也值得称赞,即便内容浩瀚,查找起来依然井井有条,不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这对于需要频繁查阅的读者来说,是极大的便利。
评分作为一个对写作有要求的用户,我总是在寻找那种能帮助我“雕琢”文字的利器。很多时候,我知道我想表达的意思,但总觉得找不出那个“最贴切”的词汇,用得太普通,显得平淡;用得太生僻,又怕矫揉造作。这本书在这方面的帮助是潜移默化的。它所提供的同义词辨析部分,处理得非常细腻。它不会简单地把几个意思相近的词并列出来,而是通过对比它们在语体色彩、褒贬倾向以及适用对象上的细微差异,引导读者去做出最恰当的选择。比如,在表达“思念”这个情感时,它可以区分出“怀念”、“眷恋”、“思慕”之间那种微妙的距离感。这种精微的区分,对于提升文本的质感和表现力是至关重要的。这感觉就像是买了一套高档的画笔,以前我只能用最基础的几种颜色混合,现在我有了更多专业级的色调去描绘我脑海中的复杂图景。它帮助我从“能说清楚”升级到了“能说得漂亮”。
评分最近我开始接触一些需要对照古今汉语差异的文献,这让我对传统工具书的局限性深有体会。很多老旧的词典在处理现代白话文的规范性上显得力不从心,而那些完全面向现代口语的材料又往往缺乏学术的严谨性。我观察到这本词典在构建其规范体系时,很好地平衡了这两者之间的张力。它在收录基础词汇的同时,并没有完全抛弃那些在当代语境中已经不再常用,但在学术语境中仍有参考价值的词条,而是以清晰的方式进行了标记。更重要的是,它对那些新产生的、由特定行业或地域产生的规范性用语的接纳态度是开放而审慎的,这确保了它既具有强大的时代适应性,又不至于沦为昙花一现的流行语手册。对于我这种需要跨越不同语言层次进行信息处理的人来说,这种“亦古亦今”的定位,极大地提高了查阅效率,避免了在不同工具书之间来回切换的麻烦。它提供了一个连贯的、符合现代汉语发展逻辑的参照系。
评分说实话,我对工具书的印象往往是枯燥和刻板的,但这次拿到手这本书,感觉完全不一样。它不仅仅是冷冰冰的定义堆砌,更像是在与一位博学的长者对话,只不过这位长者的“话语”是通过精密的条目编排来呈现的。我最感兴趣的是它在历史词义演变上所做的细微差别处理。有些看似简单的常用词,深入探究后会发现其语境和侧重点是随着时代变迁而悄然发生转移的。这本书没有简单粗暴地给出单一答案,而是通过不同时期的引文或者小注,巧妙地揭示了这种“活的语言”的动态性。这对于进行深度阅读,比如研读一些经典文学作品时,显得尤为关键,因为它能帮助我们跳出现代的思维定势,去理解作者在特定历史背景下使用该词汇时的真实意图。我试着查阅了几个具有文化背景色彩的成语,发现其解释不仅给出了字面意思,还附带了典故的出处和文化内涵的简要说明,这种全方位的解析,极大地丰富了对汉语深层结构的认知,远超出了我原本对“查字典”的期望值。它更像是一部微型的汉语文化史的缩影。
评分◎增加单字600多个,共收各类单字13000多个;
评分哈哈哈pls诺就做了哈哈还差破了told了咯么了觉特
评分《现代汉语词典》,工具书中的绝对经典,值得每一个人拥有……
评分老师指定要买的,书不错,质量很好,内容挺好的。
评分不错不错 此为统一回复 只为赚京豆 大家见谅 特殊除外
评分东西不错,以后还会光顾。
评分现代汉语词典,孩子学习启蒙
评分非常好的工具书,生活常备。
评分质量好,孩子喜欢,用着顺心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