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藝融南北第一傢:李萬春傳

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藝融南北第一傢:李萬春傳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周桓 著,謝柏梁 編
圖書標籤:
  • 京劇
  • 昆麯
  • 李萬春
  • 戲麯藝術
  • 藝術傢傳記
  • 文化藝術
  • 戲麯史
  • 人物傳記
  • 傳統戲麯
  • 藝人傳記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64248
版次:1
商品編碼:11048959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199
字數:23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李萬春(1911-1985),著名京劇錶演藝術傢、教育傢。滿族正黃旗人。13歲獲“童伶奇纔”的美名;同年,被列為全國“八大老爺”(即關羽)之中,名為“小老爺”;20歲被譽為是“‘武生泰鬥’,‘國劇宗師’楊小樓先生之後,在武生界持牛耳者”。他藝融南北,塑造齣風格獨特的關羽、馬超、猴王、林衝、武鬆、黃天霸等六大藝術形象,不足花甲之年,已經享有“武生宗師”的名號。
   《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藝融南北第1傢:李萬春傳》記錄瞭李萬春為京劇藝術奮鬥、探索的一生,共分30個章節,行文樸實,資料翔實。

作者簡介

周桓,戲劇作傢、劇評傢、戲劇活動傢。1929年生於北京。20世紀40年代,考入中國人民解放軍軍委工程學校,畢業後在軍委技術部工作。1956年轉業到北京市文化局,從此開始瞭半個多世紀的戲劇生涯。幾十年來,辛勤耕耘,寫下瞭諸多文稿,其中包括劇本、戲劇理論、劇評和專訪等,代錶著作有《梨園快語》、《小生雋傑葉盛蘭》、《魏喜奎傳》、《魏喜奎緬懷集》(編著)等,並組織瞭多次專場演齣和紀念活動,在戲劇界有著較大的影響。

內頁插圖

目錄

總序(謝柏梁)
一 今時名淨 苦練成材齣雄縣
來日宗師 異地降生在冰城
二 望子成龍 延師授藝大世界
得父斡鏇 藉颱助演白牡丹
三 西子湖畔 萬春名代客串
黃浦江邊 溫如藝傳小侄兒
四 飽學離滬 父子獻藝天津衛
載譽進京 兄弟搭入斌慶班
五 進華北園 兩度無端遭冷遇
演戰馬超 一舉成名譽奇纔
六 問藝餘門 深得器重贈寓所
投師楊氏 備受青睞認螟蛉
七 關羽齣世 大羅天宮斬熊虎
三國連颱 生死桃園一趕三
八 酷愛林衝 棒打後加大火並
鑽研夜奔 羅帽試改倒纓盔
九 演鄱陽湖 小猴打動清宗室
學安天會 童伶獲益濤貝勒
十 鳳師來京 佟傢塢心裁彆具
斌弟讓位 “白玉堂”技法另尋
十一 提掖後學 梅氏邀約同南下
贊賞晚輩 李公為女擇東床
十二 二次抵滬 虛心求藝圖博大
一再續演 破格反串為情深
十三 籌謀組班 邀集藝友齊相聚
正式建社 領銜主演挑頭牌
十四 郎舅聚首 少春刻意攻餘派
人纔培育 鳴舉決心辦科班
十五 兩春爭風 冰城大唱對颱戲
二李閤作 申江盛贊鐵公雞
十六 敵僞猖狂 藝友人人遭厄運
司令橫行 無辜纍纍損巨金
十七 抗戰勝利 不想歡欣成畫餅
大員索賄 有意誣陷入牢籠
十八 戰事連年 弟兄分手上海市
新國始建 故舊聚會南昌城
十九 市長委派 專人相接迴故裏
政府支持 特意安排建新團
二十 澄清舞颱 取消檢場廢蹺技
活躍菊壇 連排新戲演平倭
二十一 挖掘傳統 展覽演齣安天會
錯劃右派 被誣反黨濛奇冤
……
附錄一:李萬春大事年錶
附錄二:李萬春源流譜係
附錄三:李萬春研究資料索引
後記(周桓)

精彩書摘

李萬春剛打完漢奸官司,親友們都建議他離開北京,到外麵轉轉,換換環境,也滿足外地觀眾的心願。恰好此時上海來人相邀,於是在1947年,李萬春和李少春一同來到上海。
那時“鳴春社”前後兩科(班)的學生都畢業瞭,“鳴春社”也不再辦瞭。學生們有的參加瞭“永春社”,有的另去搭班。李萬春的三個弟弟桐春、慶春、圜春,都進瞭“永春社”,李桐春已經成為能與哥哥並駕齊驅的主演,李慶春也有些名氣,可以擔當重頭戲。在李氏兄弟當中,李桐春名氣較大,因為走他哥哥的路子,學的是文武老生,以武生為主,隻要有挑班演齣的條件,李萬春都積極地想把他提拔起來,不僅讓他和自己同颱演齣,分擔主演,還讓他接替自己的戲,挑著演。在宣傳方麵,特意把李桐春的名字提到顯眼的位置。戲園子門口掛的水牌(廣告)和海報上,都把李桐春的名字和李萬春的名字並列,有時李萬春把自己和弟弟桐春的名字寫成並排的兩個“三丁”,也就是“品”字形,在戲班裏俗稱“坐著的”,也叫“蹲著的”,有時更是上麵統一用一個“李”字,下麵統一用一個“春”字,中間平行寫齣“萬”、“桐”兩個字。這樣做隻為告訴觀眾:這兄弟二人藝術上不相上下。
李萬春和李少春一起來到上海後,上海天蟾大舞颱又掛齣“二李閤作”的牌子。李萬春與李少春閤作一場義務戲,戲碼是《戰宛城》,李萬春飾典韋,李少春飾張綉,趙如泉、白玉薇分飾曹操、鄒氏。這齣戲,李萬春小時候在“斌慶社”就常演,而且張綉、典韋都演過。以前多是他扮張綉,陳富瑞扮曹操。李萬春年紀不大,卻愛琢磨。看瞭幾次陳富瑞飾演的曹操,在進宛城時的錶演,每次都是進城前用馬鞭指城門上方點三下,就想,這三下是點城門額上的字,可是宛城隻有兩個字,點兩下纔閤適。於是李萬春嚮陳富瑞提起,陳富瑞不以為然地說:“按照鑼鼓點兒,倉倉倉,隻能點三下!”
……

前言/序言


中國京劇藝術的璀璨群星:一部全麵展現京劇發展史的鴻篇巨製 《中國京劇藝術通鑒》 叢書總覽: 本套巨著並非聚焦於某一位京劇藝術傢的個體生平,而是以宏大的曆史視角和翔實的史料,係統梳理瞭中國京劇自形成、發展、成熟直至當代演變的全景圖。它旨在為研究者、戲迷和對傳統文化感興趣的公眾,提供一部權威、全麵、深入的京劇藝術史的“百科全書”。全書以編年體和專題研究相結閤的方式,深入剖析瞭京劇的“聲、腔、身、法、步、手、眼、口、翎、功”等核心藝術要素的演變軌跡,以及不同曆史時期流派紛呈的藝術成就。 第一捲:源流溯源——京劇的孕育與誕生(約300字) 本捲追溯瞭京劇藝術的文化根基。詳細考證瞭“花部亂彈”與“雅部昆腔”的激烈交融過程,重點剖析瞭徽班進京的曆史背景、時間節點,以及對彼時京城戲麯市場産生的顛覆性影響。通過對早期“四大徽班”的成員構成、演齣劇目、以及他們在融閤過程中吸收的漢調、秦腔等地方戲元素進行細緻描摹,勾勒齣京劇在誕生之初便具備的博采眾長、兼容並蓄的基因。本捲特彆闢章探討瞭“老生”、“小生”、“花旦”、“淨”、“醜”五大行當的雛形特徵,及其在早期劇目中的功能定位。 第二捲:乾嘉中葉——流派初現與班社鼎盛(約350字) 聚焦於京劇藝術從形成期嚮成熟期過渡的關鍵階段。詳盡記述瞭程長庚、老生徐鳴玉等早期代錶人物的藝術風格與曆史貢獻,著重分析瞭“程派”藝術對後世老生行當的深遠影響。本捲深入研究瞭道光、鹹豐年間京城各大班社的競爭與閤作態勢,如“和春班”、“福字班”等,它們如何通過對劇本的整理加工和對錶演技藝的規範化,確立瞭京劇的基本藝術規範。書中輔以大量珍貴的戲單、府邸演齣記錄,力圖還原那個百花齊放、班社林立的盛景。同時,詳細闡述瞭京劇闆式結構(如西皮、二黃)的初步定型及其在塑造人物情感上的張力構建。 第三捲:光緒中晚期——“四大名伶”的時代與藝術高峰(約400字) 本捲是京劇藝術發展史上的黃金時期。核心內容聚焦於譚鑫培、楊小樓、梅蘭芳、程硯鞦(注:此處指代早年奠基人物,非指抗戰後期的藝術風格)等巨匠的崛起。重點不再僅僅是“演瞭什麼戲”,而是“如何演”——即藝術流派的形成及其內在邏輯。對譚鑫培“譚派”的唱法革新、對“藉古諷今”的劇目選擇進行瞭深入的文本分析。對楊小樓在武戲中融入武術、舞蹈元素的“楊派”進行瞭技法剖析。此外,本捲還探討瞭留聲機技術和新興媒體對京劇藝術傳播方式帶來的變革,以及這些藝術大師如何將京劇推嚮國際舞颱的努力。 第四捲:民國風雲——京劇的現代化轉型與流派的深耕細作(約350字) 本捲探討京劇在社會變革中的適應與抗爭。詳細記錄瞭“四大名旦”以及“馬、周、尚、奚”等大傢如何不斷豐富和完善各自的藝術體係。例如,對梅蘭芳藝術的“中西閤璧”的探索、對程硯鞦“悲劇美學”的心理基礎的挖掘、對尚小雲“剛健婀娜”風格的成因分析等。本捲特彆關注瞭京劇舞颱服裝、化妝(“油彩臉譜”)的進一步程式化和精緻化過程,以及劇本改編中對現代思想的隱晦錶達。同時,本捲也客觀記錄瞭戰亂時期戲麯藝術所麵臨的睏境與堅守。 第五捲:新中國成立後——傳承、革新與現代的挑戰(約250字) 此捲聚焦於新中國成立後,京劇藝術在國傢支持下的製度化發展。詳細介紹瞭“新編曆史劇”的創作浪潮,如《白毛女》、《沙傢浜》等如何將革命題材與傳統戲麯語匯進行融閤,並探討瞭由此引發的關於“繼承與創新”的學術爭論。對新中國培養的眾多優秀青年演員的成長軌跡進行瞭概述,分析瞭他們如何在繼承前人精華的基礎上,尋求新的突破口。最後,本捲對當代京劇在數字化保護、國際推廣中遇到的新課題進行瞭前瞻性探討,強調瞭京劇作為“國粹”的文化責任。 編撰特色: 本書匯集瞭數十位戲麯史學傢的集體智慧,采用嚴謹的學術規範,輔以大量珍貴的曆史照片、手稿影印件以及演齣數據對比,力求呈現一個多維度的、有血有肉的京劇藝術史畫捲。它避免瞭對任何單一藝術傢的過度拔高,而是將個體置於宏大的曆史背景下進行審視,突齣瞭群體智慧和藝術傳承的接力精神。

用戶評價

評分

當我翻開《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藝融南北第一傢:李萬春傳》這本書時,心中湧起的首先是一種對藝術的敬意和對曆史的探索欲。我一直認為,偉大的藝術傢不僅僅是技藝的傳承者,更是文化的創新者和時代的記錄者。“藝融南北第一傢”這個稱號,本身就充滿瞭藝術的張力和曆史的厚度,讓人不禁想要深入探究這位李萬春先生究竟是如何做到的。我渴望在這本書中,能夠看到他對京劇和昆麯藝術的深刻理解,以及他如何打破地域和風格的界限,將兩者巧妙地融閤,形成一種獨樹一幟的藝術風格。我期待書中能夠用細膩的筆觸,描繪齣他早年的學藝之路,中年的藝術高峰,以及晚年的藝術思考,展現他作為一位藝術傢,如何在時代的變遷中,堅守藝術的初心,並不斷尋求突破。這本書,對我來說,是一次與曆史對話、與藝術對話的契機。

評分

《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藝融南北第一傢:李萬春傳》這本書,我拿到手裏的時候,就覺得它分量十足,不僅僅是紙張的厚度,更是內容所承載的那份曆史厚重感。我一直對中國傳統戲麯情有獨鍾,尤其是京劇和昆麯,這兩種藝術形式各有韆鞦,卻又息息相關。書名中的“藝融南北第一傢”,立刻勾起瞭我的好奇心,讓我渴望瞭解李萬春先生是怎樣一位傳奇人物,他又是如何將南北兩種戲麯的精髓融為一體,成就瞭“第一傢”的美名。我期待書中能夠詳細地描繪齣他藝術生涯的方方麵麵,從早年的學習經曆,到後來的藝術實踐,再到他對於戲麯發展的貢獻。我尤其想知道,在那個時代,他所麵臨的挑戰是什麼,他又如何剋服這些挑戰,最終在藝術上有所成就。這本書,感覺就像是一扇窗口,讓我得以窺見中國戲麯藝術發展史上的一段重要篇章。

評分

拿到《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藝融南北第一傢:李萬春傳》這本書,我的第一感受就是它傳遞齣一種沉甸甸的藝術史料感。從書名就能看齣,這不僅僅是一本簡單的個人傳記,它更像是承載著一段重要的戲麯發展史。我一直覺得,瞭解一位藝術傢,不僅僅是看他有多大的名氣,更重要的是要去探究他藝術道路上的艱辛與輝煌,他如何吸收、創新,又如何傳承。這本書的齣現,對於我這樣的戲麯愛好者來說,無疑是一份珍貴的禮物。我希望能在這本書中,看到李萬春先生如何將京劇和昆麯這兩種風格迥異的藝術形式,巧妙地融匯在一起,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這種“藝融南北”,在我看來,絕非易事,背後一定蘊含著無數的探索、實踐和纔情。書中的文字,我感受到瞭一種對藝術精髓的追求,以及對人物內心世界的挖掘,而不是停留在錶麵的生平介紹。

評分

《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藝融南北第一傢:李萬春傳》這本書,我是在一次偶然的機會下翻到的,當時是被這個書名吸引住瞭。“藝融南北第一傢”,這幾個字仿佛自帶一種氣勢,讓人對書中所講述的人物充滿瞭好奇。我一直對戲麯藝術有著濃厚的興趣,特彆是京劇和昆麯,這兩種國粹的魅力,總讓我心生敬畏。拿到這本書,我迫不及待地翻閱起來,想要瞭解這位李萬春先生究竟是如何做到“藝融南北”,又為何能擔得起“第一傢”的美譽。書中的文字,我感覺很厚重,不像是那種輕飄飄的介紹,而是字裏行間都透露著一種對藝術的嚴謹和對人物的尊重。我尤其期待書中能夠深入挖掘李萬春先生的藝術生涯,看看他如何在中國戲麯這片土壤上,融閤南北之長,走齣一條獨具特色的道路。而且,這種“傳記叢書”的形式,也讓我覺得很有係統性,仿佛打開瞭一扇通往那個時代藝術殿堂的大門,讓我能窺見更多關於戲麯發展曆程中的點點滴滴。

評分

《中國京昆藝術傢傳記叢書·藝融南北第一傢:李萬春傳》這本書,我拿到手裏,首先是被其沉甸甸的分量所吸引。我一直以來都對中國戲麯,尤其是京劇和昆麯,有著深厚的感情。這兩個劇種,雖然各有韆鞦,卻又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書名中“藝融南北第一傢”這幾個字,更是瞬間抓住瞭我的眼球,讓我對這位李萬春先生充滿瞭無限的遐想。我非常期待這本書能夠詳細地介紹他如何在藝術上“融南北”,是如何將京劇的華麗與昆麯的婉約巧妙地結閤,形成自己獨特的藝術風格。我想要瞭解他一生的藝術曆程,從他的學藝經曆,到他的藝術成就,再到他對後世的影響。這本書,感覺就像是一把鑰匙,可以打開中國戲麯發展史上一個重要篇章的大門,讓我能夠更深入地理解那個時代的藝術風貌和藝術傢的追求。

評分

李萬春剛打完漢奸官司,親友們都建議他離開北京,到外麵轉轉,換換環境,也滿足外地觀眾的心願。恰好此時上海來人相邀,於是在1947年,李萬春和李少春一同來到上海。

評分

……

評分

李萬春剛打完漢奸官司,親友們都建議他離開北京,到外麵轉轉,換換環境,也滿足外地觀眾的心願。恰好此時上海來人相邀,於是在1947年,李萬春和李少春一同來到上海。

評分

……

評分

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評分

李萬春剛打完漢奸官司,親友們都建議他離開北京,到外麵轉轉,換換環境,也滿足外地觀眾的心願。恰好此時上海來人相邀,於是在1947年,李萬春和李少春一同來到上海。

評分

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評分

長度在5-200個字之間 填寫您對此商品的使用心得,例如該商品或某功能為您帶來的幫助,或使用過程中遇到的問題等。最多可輸入200字

評分

……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