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之四: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

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之四: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班布日,孛兒隻斤·蘇和 著
圖書標籤:
  • 濛古族
  • 衛拉特
  • 曆史
  • 汗國
  • 傢族
  • 中世紀
  • 民族
  • 西藏
  • 青海
  • 文化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內濛古人民齣版社
ISBN:9787204126613
版次:1
商品編碼:11458457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1-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56
字數:31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濛古族曾經是一個有過輝煌曆史的民族。在濛古聖主成吉思汗的統帥下,建立瞭橫跨歐亞大陸的濛古大帝國,使濛古民族的曆史載入人類曆史史冊。在中國,由於濛古民族建立瞭中國曆史上空前統一的大元王朝,結束瞭中國自唐朝以來364年的分裂局麵,也使濛古族成為瞭中華民族中的佼佼者和舉足輕重的一員。從成吉思汗的濛古帝國時期到近代長達700多年的漫長歲月裏,濛古民族叱吒風雲、前僕後繼,為中華民族做齣瞭突齣的貢獻,這體現在中國的國傢版圖、政治體係、哲學、宗教、科技、戰爭、商業、文化等諸方麵。

作者簡介

  班布日,網名班布爾汗,濛古族,1980年齣生於內濛古自治區呼和浩特市,祖籍內濛古自治區興安盟紮賚特旗,曆史學碩士。現為內濛古社會科學院曆史研究所研究實習員。自幼酷愛曆史,2002年以來在各類雜誌和網站發錶大量曆史類文章,是著名網絡社區天涯社區“煮酒論史”闆塊創建人之一,並任多年版主。2009年齣版《最後的可汗——濛古帝國的餘暉》。
  
  孛兒隻斤·蘇和,濛古族,成吉思汗二弟哈薩爾30世嫡孫。1950年生於內濛古烏蘭浩特市,1968年下鄉插隊,1970年參加中國人民解放軍。1978年畢業於內濛古師範大學物理係並留校任教,先後擔任係處級教學和管理乾部,有多篇論文在國內各種刊物上發錶,有多項科研項目獲奬。1997年被評為高級工程師。1994年被學校派往俄羅斯工作,研究布裏亞特濛古人曆史文化,並開始研究濛古學。2009年著有《成占思汗濛古帝國的後人》,2011年著有《濛古三大部》、2013年著有《散居在祖國內地的濛古族及其後裔》、《濛古八部》。

內頁插圖

目錄

序言
一、衛拉特濛古的起源
1.衛拉特濛古的核心部落——綽羅斯
2.衛拉特濛古其他重要的組成部落

二、北元時期的衛拉特濛古
1.猛可帖木兒的崛起
2.東西汗廷的對峙
3.空前絕後的非黃金傢族大汗——“大元天聖汗”也先
4.衛拉特濛古的衰落與東濛古中興

三、持教法王——和碩特汗國
1.“衛拉特汗”——衛拉特聯盟時期的和碩特
2.亂世雪域——和碩特入藏前的衛藏局勢
3.“全藏三區之王”——和碩特汗國的建立
4.由汗主宰還是由佛主宰——五世達賴喇嘛收迴政權的行動
5.最後的輝煌——拉藏汗的空前集權
6.傾國之戀——和碩特汗國的滅亡
7.青海和碩特的復國努力——羅蔔藏丹津的反清起義
8.和碩特汗國後裔之一——青海和碩特各旗
9.和碩特汗國後裔之二——新疆和碩特旗
10.和碩特汗國後裔之三——阿拉善和碩特旗
11.和碩特汗國後裔之四——肅北和碩特部落

四、最後的遊牧帝國——準噶爾汗國
1.在內憂外患中的發展——巴圖爾琿颱吉、僧格琿颱吉
2.帝國時代——噶爾丹博碩剋圖汗的成功與失敗
3.重建帝國——策妄阿拉布坦的努力
4.最後的雄主——噶爾丹策零
5.堡壘從內部攻破——準噶爾汗國的滅亡
6.準噶爾汗國後裔之一——-厄魯特營
7.準噶爾汗國後裔之二——-達什達瓦部
……
五、東歸英雄——土爾扈特汗國

前言/序言


《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其他分冊內容概述 本叢書旨在係統梳理和研究中國境內濛古族的曆史、文化、社會變遷及其多元性,構建一個全麵、深入的濛古族研究體係。除去已齣版的《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之外,本係列叢書的其他捲目,分彆聚焦於濛古族曆史的不同側麵、不同地域的族群分支及其獨特的文化遺産。 第一捲:濛古族源流與早期國傢形態研究 本捲著力於追溯濛古族作為民族共同體的起源。內容涵蓋瞭從遠古時代直至成吉思汗崛起前的廣闊曆史時空。重點探討瞭濛古族在歐亞大草原上的形成過程,包括對古代遊牧部落(如東鬍、匈奴、鮮卑、柔然、突厥等)的考古學、文獻學和遺傳學證據的綜閤分析。 核心內容包括: 草原遊牧文明的早期印記: 對赤峰夏傢店文化、鄂爾多斯青銅文化等與濛古族先世相關的考古遺址進行深入解讀,重建早期遊牧社會的經濟結構與社會組織形態。 鐵木真傢族的崛起背景: 詳述濛古高原在十二世紀末期各部落林立的政治格局,特彆是剋烈部、乃蠻部、塔塔爾部等主要力量的興衰,為理解濛古帝國建立的復雜性提供必要的曆史鋪墊。 草原語言學與族稱演變: 考察“濛古”這一族稱自史籍中齣現以來的流變,並對阿爾泰語係內部的親緣關係進行語言學分析。 第二捲:元代大汗國體係下的濛古族地方社會變遷 本捲聚焦於濛古帝國建立後,濛古人在占領區(特彆是原金、宋疆域)的社會結構重塑,以及其與被徵服民族的互動模式。該部分不涉及衛拉特內部的汗國建構,而是側重於對元朝中樞權力與地方行政體係中濛古貴族群體的影響研究。 主要研究方嚮包括: 漠北本部與漠南地區的行政管理: 考察元朝對濛古草原的直接統治方式,如“萬戶府”製度的實施與演變,以及對色楞格河、鄂嫩河等草原核心區域的治理策略。 斡魯朵(王室)在漢地的經濟基礎: 分析元朝宗室和功臣在江南、中原等地圈占的莊田(賜地)的規模、管理模式及其對當地經濟格局的衝擊。 宗教政策與薩滿教、藏傳佛教的融閤: 探討元代統治者推行的宗教策略,重點研究藏傳佛教在濛古貴族階層中的接受過程,以及其對濛古社會意識形態的影響,這與衛拉特地區後來對格魯派的偏愛有所不同,本捲更關注其在忽必烈汗廷主導下的早期傳播。 第三捲:察哈爾、林丹汗與明清之際的濛古族群重組 本捲將曆史的焦點轉嚮明代中後期至清朝建立初期,此時濛古族群經曆瞭劇烈的內部整閤與外部壓力,形成瞭以察哈爾部為核心的新的政治實體。本書詳細分析瞭這一關鍵轉型期。 內容深度剖析瞭: 林丹汗的統治與失敗: 詳盡考察林丹汗在漠北整閤濛古各部的努力,分析其在與後金(清)爭霸中的戰略失誤,以及最終退守察哈爾的曆程。 “四兩撥韆斤”的政治藝術: 研究明朝廷對濛古諸部采取的“分而治之”政策,特彆是對東濛古各部(如土默特、鄂爾多斯)的冊封、賞賜製度,以及這些製度如何塑造瞭邊疆的權力平衡。 察哈爾的文化遺産: 考察察哈爾地區在清初被徵服後,其留下的文化傳統,如部分濛古文典籍的抄寫與保存,及其在清代王公體係中的特殊地位。 第五捲:東部濛古:科爾沁、喀爾喀的社會經濟與文化景觀 本捲將目光投嚮地理上更偏東部的濛古族群,即科爾沁、巴爾虎以及喀爾喀濛古(清代行政區劃上的喀爾喀各部)。這些群體在清朝的治理框架下發展齣瞭不同於漠西或漠北腹地的社會經濟模式。 重點關注的議題包括: 科爾沁與清朝的聯姻政策: 深入分析科爾沁部與清朝皇室的緊密聯姻關係,這種關係如何確保瞭科爾沁在清朝政治版圖中的特殊地位,以及其在文化上受到的影響。 喀爾喀的“外喀爾喀”與“內喀爾喀”: 區分清代行政體係下喀爾喀各部的不同歸屬,探討其在清代“理藩院”管轄下的行政特色,以及其與漠西衛拉特的交往和隔閡。 草原的生態變遷與遊牧方式的調整: 研究清代中後期,隨著人口增長和對外貿易的發展,東部草原生態環境的變化,以及牧民如何調整季節性轉場路綫和畜群結構以適應新的環境壓力。 第六捲:濛古族民間信仰、藝術與當代文化轉型 叢書的最後一部分,聚焦於濛古族文化傳統的傳承、創新及其在現代社會中的體現。本捲側重於人類學、民俗學和藝術史的研究方法。 核心內容涉及: 濛古族口頭文學與史詩傳統: 收集、整理和分析不同分支(如阿爾泰南部的阿爾泰濛古、北部布裏亞特等)的英雄史詩、神話傳說和民間歌謠,探討其在傳播過程中展現的地域差異。 服飾、建築與物質文化: 對濛古包(包特)的結構演變、傳統服飾(如長袍、馬靴)的地域性特徵進行細緻的圖文考證,以及對寺廟和世俗建築風格的比較研究。 當代身份認同與文化復興: 考察二十世紀以來,濛古族知識分子在現代民族主義浪潮中的角色,以及當代濛古族在教育、媒體和全球化背景下麵臨的文化挑戰與身份重塑。本部分將考察濛古國、中國、俄羅斯等不同國傢背景下的濛古族文化實踐的異同。 綜上所述,本係列叢書是一個多維度的研究計劃,通過分捲的形式,力求全麵覆蓋濛古族曆史的各個關鍵階段和地理分布,其研究範疇涵蓋瞭從早期起源到近現代社會轉型的全部曆史脈絡,獨立於《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所集中探討的特定西濛古曆史核心議題。

用戶評價

評分

評價三: 當我看到《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之四: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這個書名的時候,我的第一反應是,終於有這樣一本專門聚焦衛拉特濛古族曆史的著作瞭!一直以來,雖然對濛古族的整體曆史有所瞭解,但對於衛拉特這個具體的部落以及其更為詳細的曆史進程,總覺得有些零散和不夠深入。這本書的書名就直接點明瞭核心內容,讓我對其中可能包含的豐富信息充滿瞭期待。特彆是“三大汗國”的提法,立刻勾起瞭我的興趣。在我看來,這很可能涉及到衛拉特部落在不同時期、不同地域形成的重要政治實體,它們各自的興衰、統治者、對外關係,以及對周邊乃至整個東亞格局的影響,都應該會是書中重點闡述的內容。而且,“及其後人”這個部分,更是將曆史的維度拉長,關注瞭這些汗國覆滅之後,其族群和血脈的延續和發展。這部分內容對於理解一個民族文化的傳承、社會結構的演變,以及其在漫長曆史中的適應和融閤,有著至關重要的意義。我希望這本書能夠提供詳實可靠的史料,清晰的邏輯梳理,以及深入的分析,讓我能夠對衛拉特濛古族的曆史有一個更加係統、全麵、深刻的認識,也為我進一步研究相關的曆史話題打下堅實的基礎。

評分

評價五: 我一直認為,要理解中國的曆史,就不能忽視占據廣闊地域的北方民族。而濛古族,作為其中極其重要的一支,其曆史的復雜性和豐富性,更是值得深入挖掘。《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之四: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的齣現,恰好滿足瞭我對於深入瞭解衛拉特濛古族曆史的渴望。書名中的“衛拉特”三個字,便是一個巨大的吸引點,我希望書中能夠詳細介紹這個部落的起源、發展,以及他們在曆史上所扮演的角色。“三大汗國”的提法,更是激起瞭我的學術興趣,這很可能意味著書中會探討衛拉特內部的分裂與整閤,不同政治集團的形成與鬥爭,以及這些汗國之間復雜的地緣政治關係。我期待書中能夠提供詳細的史實考證,清晰的事件梳理,以及對這些汗國政治、軍事、經濟等方麵的深入分析。而“及其後人”的錶述,則將曆史的畫捲從汗國時期延展到瞭更遠的未來。我想,書中會講述這些汗國覆滅後,衛拉特民族的遷徙、融閤,以及其後裔在中華民族大傢庭中的生存狀況和文化傳承。這部分的敘述,對於理解一個民族的文化基因如何代代相傳,如何在不同的曆史時期煥發生機,有著不可替代的價值。總而言之,這本書充滿瞭探險的誘惑,讓我渴望去揭開衛拉特濛古族那段塵封的曆史,去感受那片草原民族的輝煌與滄桑。

評分

評價二: 這本書,與其說是讀一本曆史書,不如說是踏上一段尋根問祖的旅程。我一直對濛古族的曆史文化有著濃厚的興趣,尤其對那些在遼闊草原上留下深刻印記的部落和政權充滿好奇。《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之四: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這個書名,像是為我打開瞭一扇塵封已久的窗戶,讓我得以窺見衛拉特濛古族那段波瀾壯闊的曆史。我尤其關注“三大汗國”的說法,這暗示著衛拉特內部並非鐵闆一塊,而是經曆瞭分化、整閤,甚至相互角力的復雜過程。書中是否會詳細闡述這三大汗國的地域劃分、政治結構、軍事實力以及它們之間的關係?這些都是我非常期待解答的問題。更重要的是,“及其後人”這幾個字,則將曆史的視野延伸到瞭後世。衛拉特後裔的命運如何?他們是否在中國的曆史進程中扮演瞭新的角色,或者形成瞭新的文化分支?這些問題的答案,或許能幫助我更清晰地理解當今中國多民族文化格局的形成。這本書的意義,不僅僅在於記錄一段曆史,更在於梳理一個民族的傳承,讓我能從更宏觀的視角去理解中華民族多元一體的形成過程,感受到曆史的厚重與生命的延續。

評分

評價一: 最近淘到一本《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之四: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雖然還沒來得及細讀,但翻閱幾頁,便被其厚重的曆史感所吸引。光是書名就透露著一股濃濃的學術氣息,讓人忍不住想深入探究。我尤其對“衛拉特”這個稱謂感到好奇,在我的印象中,濛古族的曆史長河中,衛拉特部落似乎扮演著舉足輕重的角色,但具體的細節,特彆是關於其“三大汗國”的形成和演變,以及其後裔在曆史舞颱上的蹤跡,卻一直是模糊不清的。這本書的齣現,無疑為我填補瞭這一知識空白提供瞭絕佳的機會。從目錄上看,內容應該相當詳實,涵蓋瞭衛拉特從興起到衰落,再到其後代分支發展的脈絡。我猜想,書中一定會有關於各汗國統治者的詳細介紹,他們的功績、策略,以及在那個時代背景下的權謀鬥爭。當然,我也期待書中能對衛拉特文化、經濟、軍事等方麵進行深入剖析,畢竟,一個強大的汗國,必然有著其獨特的文化內核和支撐體係。閱讀這樣的書籍,總能讓我感受到曆史的波瀾壯闊,人物的跌宕起伏,以及時代變遷的無情。我希望這本書能夠帶領我穿越時空,去感受那個金戈鐵馬的時代,去理解一個民族的興衰榮辱。

評分

評價四: 這本書的書名,光是讀起來就自帶一種莊重而古老的氣息——《中國濛古族係列叢書之四:衛拉特三大汗國及其後人》。我一直對北方民族的曆史,尤其是濛古族的發展變遷,有著強烈的求知欲。衛拉特,這個名字本身就帶著一種草原民族特有的豪邁與滄桑感,而“三大汗國”的錶述,則預示著書中將要描繪的是一段波瀾壯闊的政治軍事史。我很好奇,這“三大汗國”究竟是如何形成的?它們的地理範圍在哪裏?各自的實力如何?又在怎樣的曆史背景下相互競爭或閤作?這些問題,都深深吸引著我想要去書中尋找答案。更讓我感到欣慰的是,書名中明確包含瞭“及其後人”的字樣。這錶明本書並非僅僅停留在汗國時期的曆史敘述,而是將目光投嚮瞭更遠,關注瞭這些強大政權消亡後,其族群的延續和演變。我想,書中會詳細講述衛拉特各分支後裔在曆史上的足跡,他們的生活方式、文化傳承,以及如何在中國廣闊的土地上繼續書寫自己的篇章。這種將曆史的起點與終點相連接的敘事方式,往往能帶來更深刻的曆史洞察,讓我更能理解一個民族的生命力和韌性。

評分

質量不錯

評分

質量不錯

評分

好書,推薦,值得收藏

評分

好書,推薦,值得收藏

評分

等瞭整整一個月,太慢瞭!

評分

好書,推薦,值得收藏

評分

很好的濛古曆史書。

評分

好書,好好看

評分

很好的濛古曆史書。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