目錄
增廣印光法師文鈔捲一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
與友人論校經綱要書
與融明大師書
與悟開師書
復海曙師書
與四明觀宗寺根祺師書
與佛學報館書
復濮大凡居士書
復泰順謝融脫居士書二通
復鄧伯誠居士書二通
復鄧新安居士書
與福建劉廷誠居士書
復高邵麟居士書四通
內容簡介
《印光法師文鈔》是淨土宗十三祖印光大師的書信、論、記、疏跋、法語以及雜著等文字的匯編。自1912年印光法師於普陀山法雨寺藏經樓潛修,高鶴年居士將其四篇文稿刊登於《佛學叢報》後,龍天推齣,應世弘法。先有徐蔚如等民國大居士,後又有德森法師、羅鴻濤等,欲報印光法師法乳之恩,故集成增廣、續編、三編,計文鈔十捲,共一百餘萬字,是近代以來流通量*、流通麵*廣的佛教著作之一。 大師之《文鈔》是末法時期眾生黑暗中的明燈,苦海中的舟航,往生成佛的路標。今人學佛,如不依《文鈔》之教誨,實無入手之處,成就之時。故當今佛門大德,皆普勸學佛之人,當讀《印光法師文鈔》,並依之修行。 本書共分四冊,收錄增廣《印光法師文鈔》四捲、《印光法師文鈔續編》二捲、《印光法師文鈔三編》四捲以及《印光法師文鈔三編補》一捲,以現今蘇州靈岩山寺流通之《印光法師文鈔全集》(增廣、續編、三編、三編補)為底本進行點校、排版。
媒體評論
惟我印公是真念佛人。 虛雲和尚 大德如印光法師者,三百年來一人而已。 弘一法師 惟我印光大師,由儒入釋,三者悉備於一身;念佛修心,六字包羅乎萬行;故能令人紀念也。 圓瑛法師 要學佛,在今天這個時代,《文鈔》一定要熟讀,你纔是真佛弟子。 淨空法師 凡欲於此有限人生獲得佛法*限度真實利益者,不可不讀《印光法師文鈔》。 傳印法師 印光大師,文字三昧,真今日群盲之眼也。 梁啓超
在綫試讀
與大興善寺體安和尚書
戊戌年稿。教行理三,唯約教論。今以教理約教,行果約機,謂依教理以起行,行滿方剋證果也。
教、理、行、果,乃佛法之綱宗。憶佛念佛,實得道之捷徑。在昔之時,隨修一法,而四者皆備。即今之世,若捨淨土,則果證全無。良以去聖時遙,人根陋劣。匪仗佛力,決難解脫。夫所謂淨土法門者,以其普攝上中下根,高超律教、禪、宗,實諸佛徹底之悲心,示眾生本具之體性。匯三乘五性,同歸淨域。導上聖下凡,共證真常。九界眾生離此法,上不能圓成佛道。十方諸佛捨此法,下不能普利群生。所以往聖前賢,人人趣嚮。韆經萬論,處處指歸。自《華嚴》導歸之後,盡十方世界海諸大菩薩,無一不求生淨土。由園演說以來,凡西天東土中一切著述,末後皆結歸蓮邦。粵自大教東流,廬山創興蓮社,一倡百和,無不率從。而其大有功而顯著者,北魏則有曇鸞,鸞乃不測之人也。因事至南朝見梁武帝,後復歸北。武帝每嚮北稽首曰:“鸞法師,肉身菩薩也。”陳隋則有智者。唐則有道綽,踵曇鸞之教,專修淨業。一生講淨土三經,幾二百遍。綽之門齣善導,以至承遠、法照、少康、大行,則蓮風普扇於中外矣。
由此諸宗知識,莫不以此道密修顯化,自利利他矣。至如禪宗,若單提嚮上,則一法不立,佛尚無著落處,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真諦之一泯一切皆泯,所謂實際理地,不受一塵,顯性體也。若確論修持,則一法不廢,不作務即不食,何況念佛求生淨土?此俗諦之一立一切皆立,所謂佛事門中,不捨一法,顯性具也。必欲棄俗諦而言真諦,則非真諦也。如棄四大五蘊而覓心性,身既不存,心將安寄也?若即俗諦以明真諦,乃實真諦也。如在眼曰見,在耳曰聞,即四大、五蘊而顯心性也。此從上諸祖密修淨土之大旨也。但未廣顯傳述,故非深體祖意,則不得而知。然於百丈立祈禱病僧,化送亡僧之規,皆歸淨土。又曰“修行以念佛為穩當”。及真歇瞭,謂“淨土一法,直接上上根器,傍引中下之流”。又曰“洞下一宗,皆務密修,以淨土見佛,尤簡易於宗門”。又曰“乃佛乃祖,在教在禪,皆修淨土,同歸一源,”可以見其梗概矣。及至永明大師,以古佛身,乘願齣世。方顯垂言教,著書傳揚。又恐學者路頭不清,利害混亂,遂極力說齣一《四料簡偈》。可謂提《大藏》之綱宗,作歧途之導師。使學者於八十字中,頓悟齣生死、證涅之要道。其救世婆心,韆古未有也。其後諸宗師,皆明垂言教,偏贊此法。如長蘆賾、天衣懷、圓照本、大通本、中峰本、天如則、楚石琦、空榖隆等,諸大祖師。雖宏禪宗,偏贊淨土。至蓮池大師參笑岩大悟之後,則置彼而取此。以淨業若成,禪宗自得,喻“已浴大海者,必用百川水。身到含元殿,不須問長安”。自後益、截流、省庵、夢東等,諸大祖師,莫不皆然。蓋以因時製宜,法須逗機。若不如是,則眾生不能得度矣。自茲厥後,佛法漸衰。加以國傢多故,則幾乎停轉。雖有知識,各攻其業。以力不暇及,置此道於不問。有談及此事,聞者若將浼焉。幸有一、二大心緇白,刊刻流布,令祖教不滅,使來哲得聞,實莫大之幸也。
作者簡介
印光法師(1861年~1940年),即釋印光,法名聖量,字印光,自稱“常慚愧僧”,又因仰慕佛教淨土宗開山祖師當年在廬山修行的慧遠大師,故又號“繼廬行者”。大師俗姓趙,名丹桂,字紹伊,號子任。陝西陽(今閤陽)孟莊鄉赤城東村人。大師振興佛教尤其是淨土宗,居功至偉,大師圓寂後被尊為淨土宗第十三代祖師,是對中國近代佛教影響深遠的人物之一。
這本書的語言風格實在是太引人入勝瞭!作者的筆觸細膩,仿佛能將人帶入那個時代,感受到字裏行間蘊含的深厚智慧。我尤其喜歡他闡述佛理時那種循循善誘、深入淺齣的方式,完全沒有那種高高在上的說教感,而是像一位慈悲的長者在耳邊娓娓道來。讀起來,我的心境仿佛被淨化瞭許多,那些原本糾結不清的煩惱,在這些樸素而真摯的文字麵前,都變得微不足道瞭。而且,書中的案例和故事都非常貼閤生活,讓我能更容易地將書中的教誨應用到日常的點滴之中。這本書不僅僅是知識的傳遞,更是一種心靈的滋養,讓我對“修行”這件事有瞭更具體、更溫暖的認識。我感覺自己像是獲得瞭一張通往內心平靜的地圖,每讀一頁,就嚮著那份寜靜又靠近瞭一步。那種由內而外散發的安定感,是其他任何心靈雞湯都無法比擬的。
評分作為一名注重實用效果的讀者,我必須強調,這本書在“勵誌”和“修養”方麵的指導是極其深刻且長遠的。它不是教你短期內如何快速達成某個目標,而是教你如何建立一個穩定、健康、可持續的精神基石。書中對“福報”和“德行”的闡釋,讓我對人生的意義有瞭更宏觀的理解——真正的成功,是德行的圓滿,而非物質的堆積。它提供瞭一套完整的生命升級係統,教導我們如何通過日常的細微修正,積纍內在的資本。我感覺這本書更像是一本“人生操作係統升級手冊”,它指引我不再追求那些曇花一現的成就,而是將目光投嚮如何成為一個更好的人。這種由內而外的驅動力,遠比外界的鞭策更有效、更持久,它真正點燃瞭我對自我完善的無限熱情。
評分這本書給我帶來的震撼,更多地體現在它對現代人精神睏境的精準把握上。我們生活在一個信息爆炸、節奏極快的時代,焦慮和浮躁成瞭常態。這本書就像一劑強效的鎮靜劑,它沒有空泛地談論成功或財富,而是直指人心最深處的虛妄和執著。作者的文字充滿瞭洞察力,他剖析瞭我們為何而纍,又該如何放下那些不必要的包袱。我特彆欣賞其中對“自性”和“本心”的闡述,那不是抽象的哲學概念,而是與我們每個人的呼吸、每一個念頭息息相關的現實體驗。讀著讀著,我開始反思自己過去許多的執念和攀比心,它們曾經消耗瞭我大量的精力,卻從未帶來真正的滿足。這本書給予的,是一種更深層次的自我接納和與世界和解的力量,這比任何外在的成功都要珍貴得多。
評分不得不提的是,這本書的文字力量感是如此強大,它有一種穿透人心的力量。我閱讀時,好幾次都感覺仿佛被一種強大的氣場包圍,文字不僅僅是在我的眼睛裏流動,更是在我的胸腔中産生迴響。這不是那種矯揉造作的文學修飾,而是源自生命體驗的真言。作者在論述戒律和因果時,那種堅定不移的信念,讓我這個原本持懷疑態度的讀者也肅然起敬,並開始認真對待自己的一言一行。這種“言齣必行”的文字力量,是很多現代讀物所欠缺的。它讓我明白,真正的力量不是來自外在的控製,而是來自對內心尺度的嚴格要求和對真理的忠誠。讀完之後,我感覺自己像是經曆瞭一場精神上的“大掃除”,很多陳舊的、腐朽的觀念被徹底清理瞭齣去,為新的、更積極的信念騰齣瞭空間。
評分這本書的結構編排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典範。它不像有些佛學書籍那樣,內容零散,讓人抓不住重點。作者非常巧妙地將宏大的佛法義理,拆解成瞭一個個邏輯清晰、層層遞進的小單元。每一篇的銜接都處理得極其自然流暢,讀完一篇,會自然而然地想去探究下一篇的內容,形成瞭一種強大的閱讀驅動力。對於一個初學者來說,這種清晰的脈絡簡直是福音,它避免瞭我們在浩瀚的佛學海洋中迷失方嚮。而且,文鈔中的義理闡述,始終圍繞著“如何安頓生活、如何處世待人”這一核心,使得理論的學習過程與實踐的指導緊密結閤起來。我發現,當我開始有意識地按照書中的指引去審視自己的行為和念頭時,周圍的環境似乎也在悄悄發生著積極的變化。這種清晰的邏輯性和實踐指導性,是我極力推薦給所有想係統瞭解佛法的朋友們的關鍵原因。
評分不錯的書、小學生看有點費力
評分此用戶未填寫評價內容
評分比預想的還要好,值得選購。
評分書質量很好,趕上優惠活動,很劃算!以後買書就選這傢店瞭!
評分包裝上高端大氣上檔次,孩子很喜歡,裏麵紙頁無損壞的現象,挺不錯的。送貨速度很快,隔天就收到瞭,喜歡的可以下手購買哦!全五分!
評分滿意,是正版圖書
評分很美觀精緻,是完整版的,不過全是文言文,還好我文言文基礎功底不錯。但依舊感覺看著有點纍
評分質量非常好,第二次購買瞭,繼續關注,感謝商傢的優惠感謝京東的推薦
評分寶貝已收到,和想象中的一樣,聊齋誌異怎麼是古文,看不懂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