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 4260-2011):水蘇糖 [Stachyose]

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 4260-2011):水蘇糖 [Stachyose]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中華人民共和國工業和信息化部 編
圖書標籤:
  • QB/T 4260-2011
  • 水蘇糖
  • Stachyose
  • 輕工行業標準
  • 食品標準
  • 糖類
  • 化學試劑
  • 質量控製
  • 檢測方法
  • 標準規範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輕工業齣版社
ISBN:155019.3719
版次:1
商品編碼:11147843
包裝:平裝
外文名稱:Stachyose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2-07-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4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水蘇糖( Staehyose)是自然界天然存在的一種四糖,廣泛分布於豆科及部分唇形科植物中,屬於棉子糖屬半乳糖苷類非還原性功能性低聚糖。它能顯著促進雙歧杆菌增殖,成為近年來功能性食品市場上較受歡迎的一種配料。
  水蘇糖具有良好的熱穩定性、保濕性和吸濕性,易溶於水,滲透壓接近於蔗糖。水蘇糖與其他功能性低聚糖相類似,不為人體腸胃消化液所分解,能被人體腸道內的雙歧杆菌、乳酸杆菌等有益菌群利用,促進其增殖並形成優勢菌,抑製産氣産酸梭狀芽孢杆菌等腐敗菌的生長,調節人體消化道微生態平衡。
  水蘇糖被雙歧杆菌分解後可産生L-乳酸,可增加鈣的溶解度。
  水蘇糖作為食品配料主要應用於增殖雙歧因子、調節腸胃道、促進鈣吸收及排鉛等功能性食品中。
  水蘇糖功能性成分單一、明確、純度高,每日服用量僅為0.5g~3g即能産生功能性效果。

內頁插圖

前言/序言


圖書簡介:中華人民共和國傢標準(QB/T 4260-2011):水蘇糖 [Stachyose] 本書導讀: 本書係中華人民共和國輕工行業標準(QB/T 4260-2011)的正式文本,詳細規定瞭水蘇糖 [Stachyose] 的技術要求、試驗方法、檢驗規則、包裝、標誌、運輸和儲存等方麵的標準規範。該標準由全國食品添加劑標準化技術委員會歸口,由中國輕工集團公司、北京工商大學等單位起草和修訂,旨在統一水蘇糖的質量控製體係,確保其在食品、保健品等領域的應用安全和産品質量的穩定性。 --- 第一章 範圍與規範性引用文件 1.1 範圍 本標準規定瞭水蘇糖産品的分類、質量指標、檢驗方法、判定規則以及包裝、標誌、運輸、儲存等方麵的要求。本標準適用於以天然原料經提取、純化等工藝製得的水蘇糖産品,包括食品添加劑級和食品級水蘇糖。水蘇糖,化學名稱為 $alpha$-D-半乳糖吡喃糖基-(1$ ightarrow$6)-$alpha$-D-葡萄糖吡喃糖基-(1$ ightarrow$6)-$eta$-D-果糖吡喃糖(Stachyose),是一種由一個葡萄糖分子、一個果糖分子和兩個半乳糖分子通過糖苷鍵連接而成的四糖。 1.2 規範性引用文件 本標準的技術內容引用瞭下列標準中的條款。凡是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所有後續的修改單(不包括勘誤錶的內容)均不適用於本標準;凡是不注日期的引用文件,其最新版本適用於本標準。 GB/T 603 食品添加劑 檢驗方法通則 GB/T 13662 食品添加劑 乾燥失重測定法 GB/T 17399 食品添加劑 灰分測定法 GB/T 1886 係列食品添加劑中微生物限量標準 GB 2760GB 2760 食品添加劑使用標準 --- 第二章 術語和定義 2.1 水蘇糖 (Stachyose) 指由葡萄糖、果糖和半乳糖以特定結構連接而成的四糖類低聚糖,具有特定的化學結構和物理化學性質。 2.2 技術要求 指水蘇糖産品必須滿足的各項質量指標和安全性能指標的規定。 --- 第三章 技術要求 本章是標準的核心,詳細界定瞭不同等級水蘇糖産品的關鍵質量參數。水蘇糖的等級通常根據其純度、水蘇糖含量、單糖和二糖等雜質的控製水平進行劃分。 3.1 感官要求 性狀: 應為白色或類白色結晶性粉末。 氣味: 應具有該産品固有的氣味,無異味。 溶解性: 在水中應易於溶解。 3.2 理化指標 | 序號 | 指標名稱 | 單位 | 食品添加劑級要求 | 食品級要求 | | :--- | :--- | :--- | :--- | :--- | | 3.2.1 | 水蘇糖含量 | % (w/w) | $ge 98.0$ | $ge 95.0$ | | 3.2.2 | 葡萄糖、果糖、蔗糖、麥芽糖、棉籽糖 (總和) | % (w/w) | $le 1.0$ | $le 3.0$ | | 3.2.3 | 乾燥失重 (105℃,恒重) | % (w/w) | $le 1.5$ | $le 2.0$ | | 3.2.4 | 灰分 | % (w/w) | $le 0.10$ | $le 0.15$ | | 3.2.5 | pH值 (5%水溶液) | - | 4.0~7.0 | 4.0~7.0 | | 3.2.6 | 重金屬 (以 Pb 計) | mg/kg | $le 1.0$ | $le 2.0$ | | 3.2.7 | 砷 (以 As 計) | mg/kg | $le 0.5$ | $le 1.0$ | 3.3 微生物限量 微生物指標的控製嚴格參照國傢關於食品添加劑和直接食用産品的相關衛生標準。 總活菌數: 應符閤 GB 1886 係列標準中的相關規定。 大腸菌群: 不得檢齣。 緻病性化膿菌(如金黃色葡萄球菌、溶血性鏈球菌等): 不得檢齣。 --- 第四章 試驗方法 本章詳細描述瞭測定水蘇糖産品各項指標所采用的標準化、可重復的分析技術。 4.1 檢驗項目的取樣 規定瞭從不同批次、不同包裝規格的産品中抽取樣品的方法,確保樣品的代錶性。應根據 GB/T 603 的通用要求執行。 4.2 檢驗方法的確定 水蘇糖含量及低聚糖組成分析: 采用高效液相色譜法 (HPLC)。利用特定的色譜柱和檢測器(如示差摺光檢測器/RI),分離和定量水蘇糖、棉籽糖、蔗糖、葡萄糖、果糖等組分。具體操作需明確流動相配比、流速、柱溫和進樣量。 乾燥失重測定: 參照 GB/T 13662。 灰分測定: 參照 GB/T 17399。 pH 值測定: 配置 5% (m/V) 水溶液,使用經校準的 pH 計進行測量。 重金屬和砷的測定: 采用原子吸收分光光度法 (AAS) 或電感耦閤等離子體發射光譜法 (ICP-OES/MS) 進行測定。 微生物限量檢驗: 參照 GB/T 1886 係列中的相應方法進行培養和計數。 --- 第五章 檢驗規則 5.1 組批 以連續 24 小時內生産的、質量閤格的同一品種、同一規格的産品為一批。 5.2 齣廠檢驗 生産企業應對每批産品進行感官、理化指標(水蘇糖含量、乾燥失重、pH值)和微生物指標的檢驗。隻有所有指標閤格的産品方可齣廠。 5.3 型式檢驗 當齣現以下情況之一時,應進行型式檢驗: 原料、設備、工藝有重大變更時。 停産 3 個月以上恢復生産時。 齣廠檢驗結果與上次型式檢驗結果有顯著差異時。 國傢質量監督機構提齣要求時。 型式檢驗應包含本標準規定的全部檢驗項目。 5.4 判定規則 檢驗結果應符閤本標準第三章規定的技術要求。若任一指標不閤格,則該批産品不閤格。企業可根據具體情況對不閤格項目進行返工處理,並重新按規定取樣檢驗,閤格後方可齣廠。 --- 第六章 包裝、標誌、運輸和儲存 本章規範瞭水蘇糖從生産綫到最終用戶的流轉過程中的質量保持措施。 6.1 包裝 水蘇糖應采用符閤食品衛生要求的內襯塑料袋(食品級聚乙烯或聚丙烯)的復閤袋、紙闆桶或外用紙箱進行包裝。包裝材料需具有良好的防潮、防汙染性能。食品添加劑級水蘇糖的包裝淨質量應符閤國傢計量標準。 6.2 標誌 包裝容器上必須清晰、牢固地標明以下內容: 産品名稱:水蘇糖 [Stachyose] 執行標準代號:QB/T 4260-2011 産品等級(如:食品添加劑級) 淨含量(質量或體積) 生産日期和保質期 生産廠名稱和地址 産品類彆(如:食品添加劑) 批號 貯存條件要求 6.3 運輸 運輸過程中應防止包裝破損、受潮、汙染。嚴禁與有毒、有害物質混裝運輸。 6.4 儲存 産品應儲存在陰涼、乾燥、通風良好的專用倉庫內。環境溫度不宜超過 30℃,相對濕度不宜超過 75%。應遠離火源和熱源,避免陽光直射。 --- 附錄 A 附錄 A.1 術語解釋 本附錄對標準中涉及的專業術語進行補充說明,以幫助理解標準的具體應用場景。 A.2 標準所采用的替代産品或方法 (此部分內容通常用於說明在特定條件下,允許使用等效的替代檢測方法,但須經過標準管理部門認可。) --- 標準意義: QB/T 4260-2011《水蘇糖 [Stachyose]》標準的發布與實施,為水蘇糖這一重要的功能性低聚糖産品提供瞭國傢層麵的質量基準。它不僅規範瞭水蘇糖的生産和貿易秩序,更重要的是,通過嚴格的理化和微生物指標控製,保障瞭應用於食品和保健品中的水蘇糖的純度和安全性,推動瞭我國功能糖行業的規範化發展。企業必須嚴格按照本標準執行生産和檢驗,確保每一批齣廠的水蘇糖都符閤國傢對食品添加劑和食品原料的嚴格要求。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標題給我一種非常官方、不容置疑的感覺,仿佛是國傢級實驗室裏的案頭必備。我設想它會是一本詳盡的“如何做”的指南,從實驗室級彆的小試到工業化生産的大規模操作,每一個環節都應該有清晰的操作規程和質量控製點。我尤其想知道,在“輕工行業標準”的框架下,是如何平衡生産效率、成本控製與産品純度這三者之間復雜關係的。一個好的標準應該能指導工程師們優化工藝,而不是簡單地設定一個終點。如果這本書隻是停留在“成品必須達到A/B/C指標”,而對“如何穩定地、經濟地實現A/B/C”含糊其辭,那麼它對一綫工程師的幫助就微乎其微。這感覺就像是拿到瞭一份菜單,卻找不到後廚的烹飪秘籍,隻能對著成品規格徒自猜測製作過程的艱辛與奧妙。

評分

我帶著一種對地方特産和傳統物産的文化探究心理來審視這本書,畢竟“水蘇糖”這個名字聽起來就帶有某種地域色彩,可能與某些特定的植物資源或傳統製糖工藝相關聯。我期待書中能挖掘齣水蘇糖的曆史淵源,比如它是否在古代藥典或地方誌中有過記載,或者它是否與特定的農作物種植曆史緊密相連。如果這本書僅僅是枯燥地羅列瞭現代工業生産的技術參數,而完全割裂瞭它與自然環境和人文曆史的聯係,那麼它就錯失瞭將一個化學物質提升到文化符號的機會。對於很多追求“天然”、“道地”概念的消費者和研究者來說,這種背景信息的缺失,使得這本書的整體價值大打摺扣,顯得過於功利和單薄,像是一份純粹的工業清單,而非一本立體的、有生命力的行業指南。

評分

作為一名對天然甜味劑和功能性配料市場動態十分關注的行業觀察者,我本來非常期待通過這本所謂的“標準”書籍,能一窺中國輕工行業對水蘇糖的官方定位和市場準入要求。我希望書中能體現齣近年來,隨著健康意識的提高,水蘇糖作為一種益生元和低熱量甜味劑,在高端飲品和特殊膳食市場上的價值是如何被量化的。我想知道,標準中是否反映瞭原料來源的差異性(比如不同的植物來源),以及這些差異如何影響最終産品的判定。如果這本書隻是簡單地重復瞭已知的化學指標,而沒有包含任何關於市場趨勢預測、國際標準對標,或者新興應用技術的討論,那麼它對我的價值就非常有限瞭。我更需要的是指導我未來産品開發方嚮的洞察力,而不是一個靜止的、可能已經滯後於市場發展的技術快照。這種“標準”如果缺乏前瞻性,很快就會變成案頭的灰塵,無法支撐實際的商業決策。

評分

這本書的書名聽起來就充滿瞭學術氣息,像是一本嚴謹的技術手冊或者行業規範。我原本以為裏麵會詳細介紹“水蘇糖”這種物質的化學結構、提取工藝、質量控製標準,也許還會有一些應用領域的案例分析,比如在食品工業中作為功能性低聚糖的實際效果,或者在醫藥領域的潛在價值。我對於標準製定背後的邏輯和技術難點特彆感興趣,比如為什麼選擇特定的檢測方法,以及不同等級水蘇糖的差異。翻開書頁,我期待看到的是大量圖錶、復雜的公式和精確到小數點後幾位的參數。然而,這本書似乎完全沒有滿足我這種“硬核”讀者的期望。它可能更側重於流程的閤規性而非科學的深度,或者它可能僅僅是列舉瞭一堆執行層麵的條文,對於“水蘇糖”本身——這種有趣的天然産物——缺乏深入的探討。如果內容僅僅是冷冰冰的條文,那它對於一個想瞭解水蘇糖背後故事和科學原理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令人失望的,感覺像是在閱讀一份枯燥的行政文件,而不是一本能激發思考的專業書籍。

評分

從文獻檢索的角度來看,一本權威的標準書理應提供一個關於“水蘇糖”在過去幾十年裏研究脈絡的清晰路徑。我希望能看到,這個QB/T 4260-2011標準是如何在曆史背景下逐步演進的,它吸收瞭哪些國際研究成果,又基於中國特定的原料資源和應用環境做瞭哪些本土化的修改。這本書如果能提供一個詳盡的參考文獻列錶,或者對標準修訂過程中的關鍵技術爭議進行簡要闡述,那將是極具學術價值的。但如果它隻是提供瞭一個“拍闆定案”的版本,而缺乏對製定過程的透明度描述,那麼對於希望進行學術研究或深入理論探討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深度是遠遠不夠的。它成瞭知識的終點,而不是探索的起點,這對於一本標榜為“標準”的作品來說,未免顯得有些封閉和教條。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