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2011年9月以来,这句祝福已经被重复了无数次;
《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连续20几周占据图书网站销售榜首,成为近两年最传奇的超级畅销书;
书中的经典语句——被微博转发数百万次,更有赵薇、刘嘉玲、梁朝伟、万宝宝、晓雪等,于微博中真情推荐;
林徽因—— 一时间为其著传、品读其作者倍增,成为最热门的民国传奇女子……
与百万读者共同品读:《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精装)》120万册精装纪念版,经典重现,唯美升级。
内容简介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精装)》120万册精装纪念版。
《你若安好,便是晴天(精装)》在原书基础上,特别增加了近万字的林徽因、徐志摩经典诗歌赏析。以白落梅的绝美文笔,解读林、徐二人的诗中情愫。
她是中国著名的建筑学家和作家,被胡适誉为“中国一代才女”。
她是中华人民共和国国徽设计的参与者,是人民英雄纪念碑的设计者之一,是传统景泰蓝工艺的拯救者。
她是一个聪慧的女子,让徐志摩怀想了一生,让梁思成宠爱了一生,让金岳霖默默地记挂了一生,更让世间形色男子仰慕了一生。她,就是林徽因。
隐世才女白落梅,以最清澈的文字、诗意的笔法,诠释了林徽因永远停留在四月天的传奇一生。
作者简介
白落梅,原名胥智慧。栖居江南,简单自持。心似兰草,文字清淡。
其散文在CCTV3《电视诗歌散文》栏目中播出三十余篇。读者盛赞其文“落梅风骨,秋水文章”。
已出版作品《你若安好 便是晴天》《因为懂得 所以慈悲》《你是锦瑟 我为流年》《世间所有相遇 都是久别重逢》等。
精彩书评
文字优美,流畅,通俗易懂。看了一篇会情不自禁看下一篇的想法。
——京东用户评论
一直就觉得林徽因是个才女,看了这本书,更加喜欢她,那么的清白纯净,好似不食人间烟火般!周末的午后,一个人,一本书,一杯茶。。。
——京东用户评论
目录
再版前言
前言
第一卷 梦中期待的白莲
【01】 刹那缘起
【02】 梦中白莲
【03】 老宅光阴
【04】 人间萍客
【05】 青春初识
第二卷 那一场康桥绝恋
【06】 漂洋过海
【07】 邂逅伦敦
【08】 康桥之恋
【09】 相逢是歌
【10】 转身天涯
第三卷 爱真是一场修行
【11】 碧海情天
【12】 落花流水
【13】 烟火幸福
【14】 爱是修行
【15】 各自安好
第四卷 漫步红尘烟火里
【16】 陌路交集
【17】 尘埃落定
【18】 山间静养
【19】 痴爱一生
【20】 后会无期
第五卷 你是人间四月天
【21】 阴晴冷暖
【22】 离合幻梦
【23】 人间四月
【24】 遭遇战火
【25】 小镇驿站
【26】 自我救赎
第六卷 人生聚散两依依
【27】 焚书取暖
【28】 此消彼长
【29】 聚散依依
【30】 翩然辞别
【31】 盛筵散场
【32】 化生千百
附:林徽因、徐志摩诗歌选析
《你是人间的四月天》
《深夜里听到乐声》
《再别康桥》
《偶然》
林徽因年谱
精彩书摘
林徽因诗歌选析
《深夜里听到乐声》
林徽因
这一定又是你的手指, 轻弹着, 在这深夜,稠密的悲思。
我不禁颊边泛上了红, 静听着, 这深夜里弦子的生动。
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 忒凄凉, 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 太薄弱, 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有这么一天, 你和我, 同来攀动那根希望的弦。
总算明白,有一种爱情,只适合生长于梦里。唯有在梦里,才可以安然与对,诉说衷肠。唯有在梦里,才可以双宿双栖,生死相依。现实是一把残酷的利刃,让你违心地斩断许多情缘,以及珍贵的记忆。
这首《深夜里听到乐声》是林徽因的诗,是她爱上徐志摩写的诗。她在花季之龄,来到英国伦敦。这个浪漫的雨雾之都,有一位多情才子,不经意拨动了她的心弦。仅是一次眼眸的交换,便将彼此身影,烙刻心间,再难相忘。
从此,微风细雨日,他们围着温暖的壁炉,煮一壶浓郁的咖啡,若有若无地说着心事。关于人生,关于诗歌,以及微妙的感情。阳光晴好时,他们相约在康桥,泛舟于柔波中,筑着彩虹似的梦。
在爱情没有来临之时,每个人的心,都是在漂泊,在迁徙。因为那些漫无边际的思绪,无处安放的情感,阴晴冷暖的故事,不知该与谁倾诉。尽管有时寂寞也很美丽,却经不起时光的消磨。一个人的日子,风景如同虚设,岁月任意蹉跎。
好在,遇见了他。此时的林徽因,花样年华,而徐志摩,一代风流才子。一直很想知道,两个爱做梦,爱写诗的人,在一起时会有怎样愉悦的心情。掩上门扉,把世事风尘都关在外面。这守着当下光阴,彼此偎依,做一场永远不必醒来的梦。
梦醒时分,只觉人世寒凉,纵是两情相悦,也不由自主。他们的爱情,开在错误的时间,只是短暂一季,便要仓促凋零。那时的徐志摩,已有妻室张幼仪,还是一个两岁孩子的父亲。这段婚姻,并非他所愿,只不过勉为其难地接受父母安排。他对张幼仪,吝啬到不曾给过丝毫柔情。但他却因了这个女子,失去了无所顾忌的资格。
徐志摩爱林徽因,爱她清纯曼妙的容颜,笑她如梦如幻的诗意。她是他诗集中,最浪漫的篇章;是康桥波光里,最绚丽的倩影。他对林徽因一见倾心,是她成全了他今生想要的美好爱情,也是她,让他有足够的理由,决然地了断那场悲剧的婚姻。
尽管这段爱恋,让情窦初开的林徽因一度沉醉,甚至难以自持。但她不容许,也不能够让自己陷得太深。她清醒而聪慧,明白有些爱情,需要自己亲手去埋葬。一开始,她或许情难自禁,不久后,她已经懂得将爱深藏。所以林徽因对徐志摩的爱,只能适可而止。她给不起他的将来,亦不会为他的承诺,而痴心不悔地等待。
那是一个安静而寂寥的夜晚,有人轻弹着美妙的弦音,带着淡淡的伤感和悲思。弦声清丽婉转,让她的颊边,情不自禁泛了红。本该是筑梦之龄,本该许下执子之手,与子偕老的诺言。但她分明感受到冰弦之外,有另一种寒冷与无奈。
宁静的夜,褪去了白日里华丽和饱满外衣。这烟火织景的人间,有太多莫名的惆怅和满足。也只有在寂寞之时,才敢于正视真实的情感,现世的清欢。“一声听从我心底穿过,忒凄凉。我懂得,但我怎能应和?”是的,她都懂,只是她怎能去应和。一旦应和,他便会为她丢城弃甲,浪迹天涯。
徐志摩没有这样的机会,任何时候,林徽因都不曾给过他明确的答复。他的海誓山盟,令她心动不已,却又望而止步。她怎能与他逃离一切,到一个没有世俗,没有喧嚣的地方,被人遗忘,懦弱地活下去。怎能背负一个永远也还不了的债约,问心无愧的期待一份地久天长?
“生命早描定她的式样,太薄弱,是人们的美丽的想象。”这首诗,最动人,最熨帖心灵的就是这一句。它足以让我们知道,林徽因是一个多么有慧根,有悟性的女子。她深知,生命早已描定她的式样,任凭我们如何改写,都无法变换相同的结局。缘分太薄,世味太薄,所有的假设,都是人们美丽的想象。
除非在梦里,才可以和心爱的人,一起共抚琴弦,静听清音。纯净而醒透的林徽因,不敢为一份梦境而沉迷太深。倘若此时不超然远去,有一日,必定要为爱俯首称臣。爱情,这个美丽的词,原来是写给那些勇敢而坚定的人。那个瞬间,仿佛看到林徽因深处,那一抹淡淡的清凉与薄弱。
搁下笔,掩上门。林徽因走了,她离开了康桥,离开了徐志摩,离开了这座浪漫之都。没有留下片言只语,来不及道一声珍重再见。她和她的父亲,坐上一艘不知道名字的船,回到中国。因为没有承诺,没有不算辜负。因为不曾开始,所以无需给他交代。
是爱不够深,是情不够真,是月不够明,还是弦不够清?又或许都不是,她只是依照生命的模式,安分守己地走下去。她不想为一份错误的爱,受到命运的惩罚;不想酿造一个残缺的故事,给未来的自己。
是缘分到了。人和人之间,可以拥有的,只是一小段时光。错过的,却时常是永远。多年以后,林徽因曾说过:“恐怕我待他不能改变,事实上也是不大可能,也许那就是我不够爱他的缘故。”这句话,也许违背了她的心意,也许这就是真实的答案。
正因了那次转身,才续写了林徽因以后的人生故事。有了她和梁思成的相伴携手,有了她与金岳霖的相濡以沫。爱有时坚固如磐石,任凭物转星移,都无法转变。有时柔弱似蒲草,只一夜风雨,就会凋零满地。
后来,他们重逢了。其实彼此并没有多少改变,却因为失去爱的维系,有种恍若隔世的苍茫。他问,你的长发去了哪里?她说,剪了。他问,你好吗?她答,好。
这样就足够了,他突然觉得自己很伟大。如果放手,对她来说,是一种幸福,那么彼此的选择,就是正确的。尽管徐志摩还痴心地等候,奇迹的发生。但林徽因始终还是愿意,给他一段美好的友情。
记忆远去,弦声息止。夜,还是那般安静而寂寞,冷落又漫长。时光的沧海,早已变迁成桑田。人生这场山水修行,到了终点,便会结束。逝者如斯,落花无言。愿山河不老,明月长存。
……
前言/序言
《风起时,初心不改》 一、 尘埃落定,故人重逢 江南的烟雨,总是最能洗涤人心。这座古老的城,承载着太多斑驳的回忆,如同泛黄的书页,每一页都写满了故事。在某个寻常的午后,阳光穿透层层叠叠的梧桐叶,在青石板路上投下斑驳的光影。一个身影,独自漫步在熟悉又陌生的街道,每一步都像是踩在时间的脉搏上。 她叫苏青,一个在命运洪流中颠簸了许多年的人。曾经,她以为自己早已学会了与过往和解,将那些刻骨铭心的爱恨情仇尘封在记忆深处。然而,命运的齿轮,总是在不经意间再次转动。在那个洒满阳光的午后,她无意间走进了一间古色古香的茶馆,空气中弥漫着淡淡的龙井香,而角落里,一个熟悉的身影正静静地品茗,侧颜在光线下柔和得如同画卷。 那一刻,时间仿佛静止。她认出了他,那个曾经照亮她整个青春,又将她推入绝望深渊的男人——林慕辰。他似乎也察觉到了她的到来,缓缓转过头,目光交汇的刹那,仿佛有无数的画面在两人之间飞速闪过:初见的惊艳,热恋的甜蜜,誓言的铿锵,以及最后的决裂与背叛。 多年不见,他褪去了少年时的青涩,眉眼间多了几分成熟的稳重,但那双深邃的眼眸,依旧如当年一般,带着令人捉摸不透的深情。而她,也早已不再是那个天真烂漫的少女,岁月的洗礼让她学会了伪装,学会了将内心的波澜藏匿。 空气中弥漫着难以言喻的尴尬与复杂。她犹豫着是否上前,而他也只是淡淡地看着她,没有起身,也没有言语,仿佛等待着她先开口,又或者,他早已预料到这一天的到来。 最终,是苏青打破了沉默。她深吸一口气,努力让自己的声音听起来平静:“林慕辰。” 他的唇角勾起一抹极浅的弧度,像是认识多年的老友,又像是初次见面的陌生人:“苏青。” 简单的两个字,却承载了太多的含义。这一声呼唤,不仅是对过去的回响,更是对未来某种可能性的试探。他们都没有急于打破这微妙的平衡,只是静静地坐着,任由茶香在空气中氤氲,任由时光在指缝间流淌。 二、 往事如烟,真相浮沉 旧日的伤痕,如影随形。重逢后的日子,仿佛被命运之手推着,他们不得不一次次地面对那些被掩埋的真相。苏青的心里,始终有一个结,一个关于当年林慕辰为何突然离开,为何又在她最需要他的时候将她推开的结。那些猜测、误解、痛苦,像一团乱麻,缠绕着她的心,让她无法真正放下。 林慕辰也变了,他不再是那个可以轻易将她宠上天,又毫不犹豫地转身离开的男人。他的眼神中多了几分隐忍,他的话语里藏着一些不易察觉的沧桑。他似乎在回避着什么,又似乎在等待着某个时机,将那些被掩埋的真相一点点揭开。 他们开始在各种场合不期而遇,从最初的避而不见,到后来的客套寒暄,再到试探性的交流,一切都如同慢镜头般展开。每一次的对话,都像是小心翼翼地剥开洋葱,层层叠叠,总能触及到最柔软、最疼痛的地方。 苏青发现,林慕辰身上隐藏着她从未了解过的秘密。他并非她想象中的那般无情,他的离开,似乎有着更深层的原因。而那些曾经让她心碎的过往,在重新审视之下,也显露出不同的角度和解读。 他为她精心准备的花束,她发现上面系着她喜欢的丝带;他无意间提到的某个地点,竟然是他们曾经一起度过美好时光的地方。这些细微的举动,都像是一把把钥匙,悄悄地打开了她心房深处紧锁的门。 真相,就像埋藏在深海的宝藏,需要经历风浪,才能最终浮出水面。而这个过程,是痛苦的,也是治愈的。苏青开始明白,有时候,我们所看到的,并不一定是全部。有时候,伤害的背后,也隐藏着保护。 三、 情感纠葛,宿命难逃 随着真相的一点点显露,他们之间曾经的误解和隔阂,也开始悄然消融。那些曾经被仇恨和怨怼占据的空间,渐渐被复杂的情感所填满。苏青发现,自己对林慕辰的感情,并非早已冷却,而是被深埋在心底,等待着重新被唤醒。 林慕辰的目光,依然会停留在她身上,带着她熟悉的温柔和霸道。他的一个眼神,一个微笑,都能轻易地触动她内心最柔软的角落。而她,也无法再轻易地抗拒他对她的关心和靠近。 然而,过去的阴影,并非那么容易散去。他们的重逢,也并非一帆风顺。过去的伤害,留下了疤痕,也带来了警惕。苏青害怕再次受伤,而林慕辰,似乎也背负着沉重的过去,让他不敢轻易地向前。 他们之间,不再是当初的纯粹的爱恋,而是夹杂着猜忌、试探,以及对未来的迷茫。每一个靠近的步伐,都伴随着退缩的犹豫。他们像是在走钢丝,每一步都小心翼翼,生怕一不小心,就会坠入万丈深渊。 故事的发展,充满了戏剧性的转折。可能有一个一直以来都存在着的第三者,介入了他们之间,使得事情更加复杂。也可能,是家族的恩怨,或者是商业的竞争,让他们不得不面对更严峻的考验。 苏青与林慕辰的关系,如同风雨中的浮萍,在命运的洪流中挣扎。他们是彼此最熟悉的陌生人,也是最难以割舍的牵绊。每一次的靠近,都伴随着更深的纠缠。每一次的分离,都留下更长的思念。 四、 抉择当下,守护初心 命运,似乎总是在和他们开玩笑。就在他们以为可以慢慢找回曾经的感情时,新的挑战又接踵而至。可能是林慕辰身边的其他女性,或者是苏青生活中的突发事件,都让他们不得不做出艰难的抉择。 苏青在重逢后,也经历了成长。她不再是那个只会依赖男人,被动接受命运的女孩。她学会了独立,学会了坚强,学会了为自己而活。当她再次面对林慕辰时,她不再是那个卑微乞求爱的人,而是拥有自己人生轨迹的女人。 而林慕辰,也在这段感情中,逐渐找回了自己。他明白了爱的真谛,也懂得了责任的重量。他愿意为苏青付出一切,也愿意承担起过去的一切。 故事的结局,或许并非圆满的童话。但它会是一个关于成长、关于放下、关于守护真心的故事。苏青和林慕辰,他们可能选择了另一种方式相伴,也可能在经历一番波折后,找到了属于自己的幸福。 也许,最终的答案,并不在于他们是否能回到过去,而在于他们能否在当下,守护住那颗不曾改变的初心。无论是分开,还是在一起,他们都学会了如何去爱,如何去珍惜,以及如何去面对自己内心的声音。 《风起时,初心不改》讲述的,是一个关于爱与被爱,关于错过与重逢,关于成长与救赎的故事。它发生在江南烟雨蒙蒙的小巷,也发生在高楼林立的都市。它关乎个人的情感纠葛,也关乎人生的宿命轮回。它让读者在跌宕起伏的情节中,思考爱、责任、以及生命中最珍贵的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