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第3版) [Veterinary Pathology]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第3版) [Veterinary Pathology]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赵德明 编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农业大学出版社
ISBN:9787565505065
版次:3
商品编码:11168045
包装:平装
外文名称:Veterinary Pathology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2-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0
字数:574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第3版)》结合我国兽医教育的现状和特点,把病理形态学变化与机能改变联系在一起。《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第3版)》共20章,着重介绍疾病概论、基本病理过程、器官系统病理(包括代表性疾病病理特征)和病理学常规检验技术。在继承《兽医病理学》(第2版)传统体系的同时,力求反映学科新进展,适度地介绍了新的发病机制;强调病理和临床实践的结合,增加了相似病变的鉴别、主要病理过程的治疗原则,使学生具有病理诊断和临床治疗的能力;全书重点突出,兼顾一般,增加了彩色附图。
  《高等教育百门精品课程教材:兽医病理学(第3版)》可供兽医专业、畜牧兽医专业本科学生使用,亦可作为兽医教学科研人员、研究生、临床兽医工作者或畜禽饲养者的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绪论
一、兽医病理学的任务和内容
二、兽医病理学在兽医学科中的地位
三、兽医病理学的研究方法
四、学习兽医病理学的指导思想和方法
五、兽医病理学的发展

第一章 疾病概论
第一节 疾病的概念与特点
一、疾病的概念
二、疾病的特点
第二节 疾病的分类
一、按疾病的经过分类
二、按疾病发生的原因分类
三、按患病器官系统分类
第三节 疾病的经过与结局
一、疾病的经过
二、疾病的结局
第四节 疾病发生的原因
一、疾病发生的外因
二、疾病发生的内因
三、疾病发生的诱因
第五节 疾病发生发展的基本规律
一、疾病发生的一般机理
二、致病刺激物在体内的蔓延途径
三、疾病发展过程中的因果转化规律
四、局部与整体相互影响的辩证规律

第二章 血液循环障碍
第一节 充血和淤血
一、动脉性充血
二、静脉性充血
第二节 出血
一、原因和机理
二、病理变化
三、出血与类似病变的鉴别
四、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三节 血栓形成和栓塞
一、血栓形成
二、栓塞
第四节 局部贫血和梗死
一、局部贫血
二、梗死
第五节 弥散性血管内凝血
一、原因和发生机理
二、DIC的类型和分期
三、病理变化
第六节 休克
一、休克的原因和分类
二、休克的发生机理
三、休克的发生、发展过程
四、休克机体的一般病理变化
五、休克的防治原则

第三章 水盐代谢及酸碱平衡紊乱
第一节 水肿
一、水肿概述
二、原因和发病机理
三、水肿的类型
四、病理变化
五、结局和对机体的影响
第二节 脱水
一、高渗性脱水
二、低渗性脱水
三、等渗性脱水
四、脱水的一般治疗原则
第三节 酸碱中毒
一、代谢性酸中毒
二、呼吸性酸中毒
三、酸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四、代谢性碱中毒
五、呼吸性碱中毒
六、碱中毒对机体的主要影响
七、混合性酸碱平衡紊乱

第四章 组织和细胞损伤
第五章 病理性物质沉着
第六章 组织修复、代偿与适应
第七章 缺氧
第八章 炎症
第九章 肿瘤
第十章 免疫病理
第十一章 应激反应
第十二章 发热
第十三章 心血管系统病理
第十四章 呼吸系统病理
第十五章 消化系统病理
第十六章 神经系统病理
第十七章 泌尿生殖系统病理
第十八章 血液和免疫系统病理
第十九章 运动系统病理
第二十章 尸体剖检技术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一)原因
  主要由于饮水不足和低渗性体液丢失过多所引起。
  1.饮水不足 当发生口炎、咽炎、食道阻塞、破伤风等疾病时不能饮水或拒绝饮水,或炎热季节长期在沙漠跋涉、水源断绝时,饮水不足又消耗过多,可引起高渗性脱水。
  2.低渗性体液丢失过多 消化液稍呈低渗,当呕吐、腹泻、胃扩张、牛真胃扭转、肠梗阻等疾病时可引起大量低渗性消化液丧失;服用过多速尿、甘露醇、高渗葡萄糖等可排出大量低渗尿;高热病畜通过皮肤出汗和呼吸的不断蒸发也丧失多量低渗性体液;下丘脑病变时导致抗利尿激素(ADH)分泌减少,远曲小管和集合管不能重吸收水而使之随低渗尿排出。
  (二)发病机理及对机体的影响
  引起高渗性脱水发生的主导环节是血浆渗透压升高和钠离子浓度升高,此时机体可发生一系列适应代偿性反应,以排钠、保水,恢复细胞内外的等渗状态以及体液容量。
  1.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 由于细胞外液高渗,使细胞内液向细胞外转移,细胞外液容量得到部分恢复。但同时也引起细胞脱水,严重时发生脑细胞脱水,可出现神经症状,如步态不稳、肌肉抽搐、嗜睡、昏迷等。
  2.口渴 口渴中枢位于下丘脑视上核的侧面,细胞外液容量减少和渗透压增高,可使口渴中枢的神经细胞脱水而引起渴感,导致饮水增加并使血浆渗透压下降。但动物出现饮水障碍时此种代偿方式常不能发挥作用。
  3.醛固酮分泌减少 血浆钠离子浓度升高,引起肾上腺皮质多形区细胞分泌醛固酮减少,钠离子随尿排出增多,以降低血浆和细胞间液的渗透压。
  4.ADH分泌增多 有效循环血量降低和血浆渗透压升高,通过容量感受器和渗透压感受器反射性引起ADH分泌增多,以加强远曲小管和集合管重吸收水,故尿量减少,钠离子含量增多,尿体积质量升高,有效循环血量有所恢复。
  ……

前言/序言


用户评价

评分

和美好,,,,,,,,,,,

评分

(8)写读

评分

不错,可以看看

评分

政府借助公共力量、法律力量,发挥更为积极的协调和组织功效,让读书活动成为公民的精神自觉,最终将读书等文化 活动引向纵深,让“书香中国”得到全面落实。 据报道,全民阅读立法已列入2013年国家立法工作计划,国家新闻出版广电总局将争取在年底形成较成熟的方案提交国务院法制办。目前,全民阅读立法起草工作小组已草拟了《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初稿。 有人认为,通过立法来推广读书,是一种“强制读书”“捆绑读书”,其实,他们只是看到了表面现象,而没有认识到阅读立法带来的深远的文化和法律影响力。 其一,通过“促进型立法”,可以让服务型政府在阅读和文化发展方面积极作为。比如,提供足额的财政供应,给国民提供方便、现代化的阅读环境。有数据显示,从1999年到2005年,中国国民阅读率从60.4%下降到了48.7%,低于世界文化强国水平。其中一个主因就是,图书馆资源总量不足与配置不平衡。截至2011年底,我国平均每44万人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平均每3201平方公里才拥有一所公共图书馆,不仅很多县镇仍没有公共图书馆,连不少中等城市的公共图书馆都远没有达到现代化、舒适化和无障碍阅读的程度。这些硬件障碍不解决,公众缺乏社会化的阅读空间,当然会影响读书效果。 其二,通过立法推广读书,是一种行之有效的国际通用做法。要想让读书成为全民行为,仅仅凭借个人力量去倡导,影响力、推动力都很有限,而公共组织、公共力量,具有更强的协调和影响效应,比如成立于1956年的国际阅读协会,让阅读学作为一种专门学科,在世界范围内得到承认。1982年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提出“建设阅读社会”的目标、第28届大会将4月23日定为“世界读书日”,更让读书活动在世界范围内得到延伸拓展。 其三,通过立法这一国家层面的推动,可以警醒人们对于读书的懈怠意识和麻木感。立法,是一件很严肃的事情,而读书,却是一件“小事”。现在,将“小阅读”提升到了国家战略高度,就是让人们认识到,读书效应影响的不仅是个人素质,更是国家形象、民族创造力。让更多人认识到读书背后的丰厚魅力、公共责任所在,尽可能消解读书懈怠和轻视意识,才能让每位公民成为积极阅读者。 因此,出台《全民阅读促进条例》,可以强化政府的公共服务职能、公共责任以及财政投入责任,努力解决“国民阅读公共资源和设施不足、不均衡”等硬件问题。而政府借助公共力量、法律力量,发挥更为积极的协调和组织功效,让读书活动成为公民的精神自觉,最终将读书等文化活动引向纵深,让“书香中国”得到全面落实。

评分

(3)通读

评分

来自: 净修斋主(净明居士 持金刚手 启蒙学人) 2011-01-30 16:23:18 中国人为什么不喜欢读书 有人统计,中国人年均读书0.7本,与韩国的人均7本,日本的40本,俄罗斯的55本相比,中国人的阅读量少得可怜。 也许这些统计并不准确,但我们从日常生活的一些现象中,凭直觉也可以感受到中国人不喜欢看书。 早就有人写过文章介绍,在那些发达国家的地铁里,火车上以及一些其它交通工具上,很多人都在静静地看书。而在中国这些场合,人们要么是在高谈阔论,要么是在打瞌睡,鲜有看书的人。 小城镇最繁荣的娱乐业就算麻将馆和网吧了,一个万来人左右的小镇,有四五十个麻将馆四五家网吧是常事。 麻将馆白天黑夜几乎都是满的,不愁客源。来参与打麻将的有农民、生意人、退休老干部,教师、医生、国家公务员等,甚至很多教师趁中午休息也要玩两把,自诩“经济半小时”。可以说,不论文凭高低(不能说文化程度高低,因为中国的文凭不能代表一个人的文化程度),不分男女,中老年人参与到麻将当中,青年人上网,少年儿童看电视。中国人的娱乐生活几乎就浓缩为麻将上网看电视。 不管是在网吧,还是在大学的电脑室,不管是男生还是女生,我们可以看到,大多数都在玩游戏,少部分在聊天。在网上查阅资料或者阅读的学生少之又少。 以前,有一句来讽刺公务员整天无所事事的话:一杯茶,一包烟,一张报纸看半天。说明那时候还有很多公务员在看报纸,但自从网络化办公后,网络带来的海量阅读材料反而没有人读了,报纸更是无人问津。我到过不同部门的办公室,很多人或公开或偷偷摸摸在网上斗地主或偷菜。 再看看各部门领导,一天忙于应付各种检查、应酬、饭局,更是感叹抽不出时间来读书,读书已经变成了学者的专利。这不只是我善意地猜想,也许很多学者也不看书了。从愈演愈烈的论文抄袭、剽窃来看,他们之所以冒这样的风险干这样见不得人的勾当,说明这些学者写不出东西来了。写不出东西的学者,肯定是没有及时给自己充电,老本吃完了,才会江郎才尽。一个经常读书学习的学者,哪有写不出东西的道理。 由是观之,中国人年读书的本数,也许比统计的还要少。这样的读书量实在是让人忧心。日益加剧的国际竞争,实际上就是人材的竞争,终身学习是提高一个人、一个国家、一个民族竞争力的不二法门,而阅读又是终身学习的一种重要形式。中国人这样低的阅读量,这样低的文化素养,能让中国可持续发展吗?能实现民族的伟大复兴吗?我看有点悬。 中国人不爱读书就两个原因:一是国民文化素质偏低,直到近几年才普及九年制义务教育。而上述国家,老早就普及高中教育了。二是从小没有养成阅读的良好习惯,这也最重要的因素。 读书这种习惯要靠从小培养。良好读书习惯的养成主要靠学校和家庭。可是多年的应试教育,让很多家长和教师认为学习就是做作业。所以我们经常听到老师叮嘱学生的一句话:回去把作业做好。而家长督促学生的一句话就是:作业做好了吗?从没有人问:今天看了什么书? 在学校看课外书被老师没收,在家里面躲着家长看课外书绝不是传说。读书并没有引起国民的重视,你只要在学校走一转,你还有可能听到校长或教师无所谓地说:我最不喜欢看书。很多中小学的图书馆都是摆设,很少有学生去借阅。而家长只晓得给孩子买玩具,买食品,却不知道给孩子买书。我估计,在中国的一些普通家庭中,有50册藏书的肯定不多。

评分

速度很快但本人还没有详细去看

评分

一位真正的作家永远只为内心写作,只有内心才会真实地告诉他,他的自私、他的高尚是多么突出。内心让他真实地了解自己,一旦了解了自己也就了解了世界。很多年前我就明白了这个原则,可是要捍卫这个原则必须付出艰辛的劳动和长时期的痛苦,因为内心并非时时刻刻都是敞开的,它更多的时候倒是封闭起来,于是只有写作、不停地写作才能使内心敞开,才能使自己置身于发现之中,就像日出的光芒照亮了黑暗,灵感这时候才会突然来到。Y

评分

(3)通读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