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影响世界亿万母亲的早教经典:蒙台梭利早教全书》就是针对蒙台梭利教育理论中家庭教育部分进行了细致的归纳和重新编写,并引入了现代家庭教育中会出现的问题,结各位家长参考。
玛利亚.蒙台梭利(1870-1952),意大利著名的教育家,蒙台梭利教育法的创始人,又被称为“幼儿园的改革家”。她于1896年毕业于罗马大学,是意大利的一位女医学博士。
1907年1月6日,蒙台梭利在罗马贫民区创建一所“儿童之家”,招收3~6岁的儿童加以教育,她运用自己独创的方法进行教学,将那些普通的、贫寒的儿童培养成了有才华、有教养的英才少年。儿童的心智发生了超人想象的变化之后,这一惊人的成果使“关于这些奇妙儿童的报道,像火一样迅速蔓延”。于是,模仿蒙台梭利的教育模式建立的“儿童之家”在欧美如雨后舂笋般地多了起来。
蒙台梭利结合“儿童之家”的实践经验,形成《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童年的秘密》、《发现孩子》、《有吸收力的心灵》等著作。她的教育学说被翻译成20多种文字;以她的名字命名的“蒙氏教育”在世界范围内引起一场幼儿教育的革命。
★20世纪赢得欧洲和世界承认的伟大的科学与进步的教育家。
——《西方教育史》
★玛利亚·蒙台梭利已经成为我们期望教育和世界和平的伟大象征。
——贾米·托里斯·博佳(联合国教科文组织总干事)
★20世纪赢得世界公认的推进科学和人类进步的伟大的科学家之一。
——英国教育家
★当代讨论学前教育问题,如果没有论及蒙台梭利体系,便不能算完全。
——美国教育家
★在教育史上,能像蒙台梭利教育法如此举世瞩目的并不多见。
——德国教育家
前言
蒙台梭利早期教育法
第一章 蒙氏教育之路
第二章 孩子们的理想家园
第三章 自由是纪律的前提
第四章 适应生活
第五章 孩子的饮食
第六章 体操练习
第七章 亲近自然
第八章 增强感知力
第九章 感觉和智力
第十章 语言教育
蒙台梭利儿童教育手册
第一章 豪台梭利系统的发展
第二章 观察产生的方法
第三章 全新的教育
第四章 帮助孩子做运动
第五章 引导藏子准确地使用语言
第六章 充满热情的书写
第七章 开心算算术
第八章 蒙台梭利教育大纲
童年的秘密
第一章 成年人应该反省
第二章 换个心态迎接新生命
第三章 儿童敏感期的心理发展
第四章 神秘的秩序感
第五章 儿童的智慧
第六章 理解儿童的需要
第七章 学会走路
第八章 让孩子动手
第九章 尊重儿童的节奏
第十章 不可小视儿童所受的暗示
第十一章 运动和感知同样重要
第十二章 爱是孩子的天性
第十三章 偏离正轨的表现
……
发现孩子
有吸收力的心灵
我全天都在这所学校里上课。这所学校里的孩子杖认为是头脑愚钝、无可救药的学生。后来,在慈善机构的帮助下,我们成立了一个弱智儿童医学教育学院。我们除r接收公共学校的儿童外,还接纳罗马所有疯人院的所有弱智儿童。
在同事的帮助下,我花了两年时间为罗马老师们设计了一种特殊方法,用以观察和数育弱智儿童。还有一个重要的事情,为了钻研一种教育弱智儿童的切实可行的方法,我在巴黎待了一阵子,此后我本人也全心全意地投入到儿童教育的实际丁作巾来了。
就这样,我成了一名小学老师,从上午8点一直到晚上7点,我要连续给孩子们上课。这两年的实践,我在教育学方而拿到了第一个学位,这也是我的第一个真正的学位。最初从事缺陷儿童教育时,我就认为我使用的方法在教育弱智儿童方面确实很有特点。与当时流行的教育方法相比,我的教育原理比他们的更科学、更合理。我可以凭借这个方法让智力低下的儿童发展和进步。
我对这样的工作怀着深厚的感情,它已经深入我的内心,后来因为耍寻求更好的弱智儿童教育方法,我离开了学校,但它仍然紧紧控制着我的全部思想。我逐渐确信,如果把我的教育方法应用到正常儿童身上,也会产生神奇的效果,这个教育方法将会不可思议地促进儿童个性的解放和发展。
打那以后,我开始真正详尽地研究矫正教育学,希望可以从事正常儿童的教育学及其原理的研究。当时我注册成为一名大学哲学系的学生。我不知道能不能验证我的思想,可是我被一种伟大的信念鼓舞。我毅然放弃了其他一切工作,我已经做好了思想准备,来承担这项未知的任务
我发现,应用在弱智儿童身上的教育方法,或多或少能应用到正常儿童身上。特别是在德国,尽管弱智儿童学校四处摆放着各种特殊的教学仪器,但老师却很少使用这些仪器。这个国家的教育工作者一直在用教育正常孩子的方法来教育弱智儿童。
……
我是一个比较注重实操性的读者,市面上很多育儿书写得非常理想化,看起来很美,但真正搬到自己家那鸡飞狗跳的日常中,就完全不知道从何下手。《蒙台梭利早教全书》的厉害之处就在于它的落地性极强。它不是空谈理论,而是提供了大量的“怎么办”的步骤指南。例如,关于“工作”的引入,书里详细描述了如何从三岁前的日常生活照料活动入手,比如如何教孩子擦桌子、如何让他们参与穿衣的过程,甚至连如何正确地使用洒水壶给植物浇水都有细致的图文说明。这些看似琐碎的家务,在蒙氏教育理念中被赋予了极高的价值,它让孩子从一开始就觉得自己是家庭中一个有贡献、被信任的成员。我尝试了书中的“安静的行走”练习,本来以为孩子会觉得无聊,没想到他居然觉得这像一个秘密任务,做得非常认真。这种将教育融入生活,让生活本身成为教育的理念,对我冲击很大。它彻底改变了我对“玩耍”和“学习”的界限划分,现在我更看重的是过程中的专注与内在的建构,而非最终的结果是否完美。
评分这本书的排版和逻辑组织也值得称赞。它结构严谨,像一本工具书一样清晰易查,但阅读体验又不像冷冰冰的教科书。它首先从宏观的理念入手,解释了为什么蒙特梭利教育法能“影响世界”,然后逐步深入到不同年龄段(特别是婴幼儿阶段)的具体操作细节。对于像我这样希望系统学习的家长来说,这种由理论到实践,再到应用反馈的脉络非常清晰。我个人特别喜欢它对“三大组织”——感官、语言、数学预备的详细论述。特别是感官训练部分,作者用极富画面感的文字描述了如何利用光影、质地、声音来刺激孩子的感官发展,这让我意识到,原来我们日常生活中接触到的很多自然现象,都是绝佳的感官材料。比起那些动辄上百元的感官玩具,书中教我如何用一碗米、一块粗糙的麻布,甚至只是窗外树叶的沙沙声来完成同样甚至更深刻的教育目标。这种“化繁为简”的智慧,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财富之一。
评分说实话,我最初对蒙特梭利教育是有一些刻板印象的,觉得那是一种要求孩子绝对安静、刻板服从的教育方式,甚至带有一点“精英化”的色彩。然而,阅读《蒙台梭利早教全书》的过程,是对我固有认知的一次彻底颠覆。这本书清晰地阐述了蒙氏教育中对“自由选择”和“内在纪律”的平衡。它强调的“自由”不是为所欲为,而是在一个被精心设定的界限内,让孩子自主选择他想做的工作,并为自己的选择负责。我尤其被关于“纠错”的那一章内容所打动。作者指出,教具本身的设计就包含了自我纠错的功能,比如积木放歪了会倒,水洒了会弄湿地面,这些都是孩子学习的反馈,成人要做的只是提供必要的帮助,而不是严厉的批评和指责。这种去评判化的教育方式,极大地减轻了我和孩子之间的紧张关系。我现在学会了观察孩子挫败时的微表情,然后适时地给予一句鼓励而不是直接代劳,孩子因此展现出的韧性,远超我之前的想象。
评分读完《蒙台梭利早教全书》,我感觉自己不再是一个焦虑的“监工”,而更像是一个耐心的“园丁”。这本书让我深刻理解了“敏感期”的概念,并且学会了如何像侦探一样去捕捉孩子在不同成长阶段的内在需求信号。比如,书中提到“秩序敏感期”,我对照着自己家孩子最近总是把东西摆放得整整齐齐的行为,恍然大悟。明白了这一点,我就不会强行打乱他建立秩序的过程,而是主动帮助他维护这种秩序感,比如给他设置固定的收纳区域。这种“理解在先,行动在后”的教育思路,极大地减少了亲子冲突。同时,书中对成人自我成长的关注也让我印象深刻。蒙特梭利教育强调“成人预备”,即家长首先需要管理好自己的情绪和行为模式,因为孩子是成人最好的镜子。书中关于如何保持平静、如何进行自我反思的章节,对我这个经常因为小事而情绪失控的母亲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教会我,育儿的成功,首先是成人的成功。这本书的价值,远超一本简单的育儿指南,它更像是一部自我成长的手册。
评分这本《蒙台梭利早教全书》真是让我这个新手妈妈茅塞顿开!在育儿的道路上摸爬滚打这么久,总觉得自己的方法有些零散,东听一点西听一点,没有形成一个系统的框架。这本书的出现,就像是给我手里塞了一张详尽的藏宝图。它没有用那些高深莫测的教育术语来吓唬人,而是用非常亲切、贴近生活的语言,把蒙台梭利的核心理念,比如“预备好的环境”、“遵循儿童的敏感期”这些听起来玄乎的东西,掰开了揉碎了,用大量的实际案例告诉我,如何在日常生活中操作。我特别欣赏它对“儿童的自发学习能力”的强调。以前总觉得孩子就是要被“教”才会进步,但读了这本书后,我开始学着后退一步,观察我的孩子真正对什么感兴趣,然后顺着他的兴趣点去引导和支持。比如,书中提到如何用日常物品制作教具,而不是一味追求昂贵的塑料玩具,这不仅省钱,更重要的是让孩子在动手操作中获得了真正的成就感和对周围世界的理解。现在,我家里的客厅不再是单纯的休息区,而是一个充满探索可能性的“微型教室”,孩子也变得更专注、更有条理了。这种潜移默化的改变,比我生硬地要求他“坐好”有效一百倍。
评分东西不错,京东快递很快,很满意,下次还会再买的
评分书中的道理和方法值得学习借鉴
评分还可以,比较划算的
评分挺好的
评分客服耐心,东西不错,布很好,和沙发很配
评分特别好的一本书,我怀孕时看的,推荐给姐妹
评分简单翻看觉得内容不错,纸质不错!
评分送人的没有看过,不知道怎样
评分书籍质量很差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