美国伟大人物之一 《独立宣言》起草者
现代文明之父 人类道德与理性的完美诠释者
从印刷工到政治家、实业家、科学家、思想家和文学家
1. 中英文对照,有利于英语学习者提高语言能力;
2. 作者享有盛誉,影响力巨大;
3.主人公律己甚严、追求道德完美、力行诚实勤勉,其成长和生活很有励志作用。
《双语译林·壹力文库:富兰克林自传》为美国著名政治家、思想家、发明家本杰明·富兰克林所作。自传从1771年动笔,历时17年完成,其中断续两次,自传按续写的时间顺序分为三大部分。结尾附有富兰克林的谱系和年表。
富兰克林在该书中,以和后辈、青年人谈心为基调,用通俗易懂的语言,讲述了自己自波士顿贫穷的家庭成长为在世界享有盛誉的美国建国元勋的奋斗历程,他在自传中无私地分享了自己成功的经验,朴素的话语中蕴涵着深刻的人生哲理,已成为历史上伟大的励志书。
本杰明·富兰克林(Benjamin Franklin,1706年1月17日-1790年4月17日),出生于美国马萨诸塞州波士顿,是美国著名政治家、科学家,同时亦是出版商、印刷商、记者、作家、慈善家,更是杰出的外交家及发明家。他是美国革命时期重要的领导人之一,参与了多项重要文件的草拟,并曾出任美国驻法国大使,成功取得法国支持美国独立。
在我的一生中,能让我佩服的人有三位,一位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二位也是本杰明·富兰克林;第三位还是本杰明·富兰克林。
——乔治·华盛顿
译 序
第一章
第二章
第三章
第四章
第五章
第六章
第七章
第八章
第九章
第十章
第十一章
附 录
新版译后记
大概就是这个时候,我弄到了单卷本的《旁观者》。以前,这种报纸无论哪一期,自己都从来没有见到过。于是我把它买下来,读了一遍又一遍,觉得简直是妙趣横生。我心里就想,那些文章写得宛如天成,如果可能的话,但愿自己也模仿得来。有了这个想法,我进而挑选出其中几篇,用简短的提示写出每一句话的意思,把它们放在一边。过上几天,再试着不看原书用自己想得起来的恰当字眼,把提示的大意表达出来,尽量按原来的措辞充分展开,重新还原那些文章。接着,我用《旁观者》里的原文加以对照,如有错误,便逐一修订。结果我发现,自己缺乏词汇的储备,或者说不能得心应手地驾驭词汇和语言。可我认为,假使相当初我继续写诗的话,这种能力早就应该掌握了。因为,为了适应诗的韵律,就要不断地选择含义雷同,但长度不同的词汇;为了押韵,还要不断地搜寻不同读音的字眼。这样,就有必要让我不断地追求词汇的变化,也有可能让我在脑海里牢牢记住这些变化。如此,我就会成为语言大师了。于是,我选出《旁观者》里的几则故事,改写成诗歌,过些时间,等我差不多忘记了那段文字时,再把诗还原成散文。还有的时候,我把所做的全部提示顺序打乱,过几个礼拜,再想方设法按照最佳次序排列起来,接着逐字逐句全部写出来,完成整篇文章。这样做,就能教我学会使用什么样的方法来整理思路。我把自己写的东西同原文两相比较时,就会发现不少错误,接着便予以订正。不过,有时我还得意地认为,自己在某些无足轻重的细微末节上,竟然侥幸改进了原文的章法和措辞。想到这一点,又使我受到鼓舞,觉得有朝一日自己的英语也能够写得差强人意。对此,我怀着极大抱负。我夜里或者早晨上班之前,要不然就是礼拜天用来读书或练习写作。每逢礼拜天,我总是逃避到教堂做例行的礼拜,尽量想法呆在印刷所里。父亲管教我的那些日子里,他老是强迫我去做礼拜。直到如今,我仍然认为这是一项应尽的义务,只是当时花不起这些时间而已。
大约十六岁那年,我凑巧弄到了屈里昂 写的一本提倡素食的书,于是决定实行素食。我哥哥那时还没有成家,不生火、不动灶,他跟学徒们都在另外一户人家里搭伙吃饭。我不吃肉引起了麻烦,还时常因为这种怪癖受到责备。我专门学会了屈里昂给他自己烹调菜肴的方法,比方说煮马铃薯、煮米饭、做速食布丁以及其他几种菜肴,接着向哥哥建议,要是他肯把我每个礼拜的一半伙食费给我,我想自己起伙做饭。他当即表示同意,我也很快发现,自己还能从他付给我的钱当中,再节省下一半来。这又是购买图书的一笔额外资金。而且这还给我带来另外一个好处:哥哥和别的学徒离开印刷所去吃饭的工夫,我可以一个人留在那里吃饭。我吃的非常简单,往往是一块饼干或者一片面包、一把葡萄干或者从点心铺买来的一块果馅饼,外加一杯白水。吃完以后,趁他们还没有回来,就利用这段时间学习。这样,我取得了更大进步,因为节制饮食可以使人头脑清醒,领悟也十分敏捷。
……
当我合上这本书时,内心涌起的是一种久违的、被深刻触动的平静。这本书的文字虽然质朴,却蕴含着一种强大的感染力,它娓娓道来,却字字珠玑。我最欣赏的是富兰克林对“德性完善”的执着追求。他列出的十二条美德,并为之设立的严格的自省系统,展现了一种令人敬佩的自我管理能力。这不是空泛的说教,而是他一生实践的结晶。阅读过程中,我仿佛能闻到他书房里墨水的味道,感受到他面对诱惑时的挣扎与克制。他处理人际关系的方式,那种既坚持原则又懂得变通的智慧,也让我受益匪浅。尤其是在他涉足政治、科学等多个领域时所展现出的那种跨界学习和整合的能力,令人叹服。这本书让我明白,真正的成功并非一蹴而就,而是日积月累、持之以恒的微小努力汇聚而成。它提供了一种关于“如何成为一个更好的人”的蓝图,非常值得反复品味。
评分这本书的魅力在于它的“真实感”和“实用性”。它没有将富兰克林塑造成一个完美无缺的神祇,而是赤裸裸地展示了他的成长过程中的挣扎、错误和自我纠偏。这种坦诚,是许多官方传记所不具备的。我特别喜欢看他讲述自己如何一步步克服年轻人容易犯的骄傲和冲动,建立起稳健的品格。这对于身处信息爆炸、心浮气躁的现代人来说,无疑是一剂清凉药。阅读它,就像是得到了一份来自十八世纪的“时间胶囊”,里面装着的是普世的人生成长规律。富兰克林的商业头脑、他对效率的追求,以及他在科学上的好奇心,都清晰地勾勒出一个全面发展的典范。这本书的结构安排也很巧妙,将人生不同阶段的重点清晰地划分出来,使得读者更容易吸收和内化书中的精髓。
评分说实话,一开始我有点担心这本历史人物的传记会过于沉闷或晦涩,但事实完全出乎我的预料。《富兰克林自传》的叙事节奏掌控得非常好,完全没有老学究式的说教腔调。更像是一位睿智的长者在炉火旁与你分享他的人生经验。他对早期生活困境的描述,比如如何在贫寒中坚持阅读和写作,那种对知识的饥渴感,让人感同身受。他那种勇于创新、敢于质疑权威的精神,深深地吸引了我。从发明炉子到创办公共图书馆,再到后来的外交成就,富兰克林的每一步都体现了他超前的思维和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这本书最打动我的地方在于,它展现了一个人如何利用有限的资源,通过不懈的努力,最终对社会产生巨大而积极的影响。它让我重新审视了“公民责任”和“社会贡献”的真正含义,读后让人心潮澎湃,充满行动的欲望。
评分这本《富兰克林自传》实在是引人入胜,读完之后感觉自己仿佛与这位伟大的先贤进行了一次深入的对话。它不仅仅是一本个人的回忆录,更像是一部关于如何通过自律、勤奋和智慧来塑造人生的教科书。富兰克林那种务实又充满哲思的叙事风格,让我对“美国精神”有了更深层次的理解。他从一个印刷学徒的学徒起步,一步步摸索出适合自己的成长路径,其中的酸甜苦辣、弯路和顿悟,都写得极其坦诚。特别是他提到自己如何规划时间、如何培养美德,这些内容在今天看来依然具有极强的指导意义。我尤其欣赏他对失败的坦然,以及从中汲取教训的勇气。每次读到他如何平衡工作、学习和公益事业时,都会忍不住停下来深思,反思自己当下的生活状态。这本书的价值,不仅仅在于历史记录,更在于它为每一个渴望自我提升的人提供了一份经过时间检验的行动指南。那种白手起家、靠着智慧和毅力改变命运的故事,总是能给予人无穷的力量。
评分读完这本自传,我最大的感受是,真正的“天才”或许并不存在,存在的只是对某项事物抱有持续的、不灭的好奇心和强烈的执行力。富兰克林的故事有力地证明了这一点。他并不是一个天生的贵族,他所有的成就都源于他对生活细节的敏锐观察和持续不断的实验精神。书中的文字充满了行动的指令,而不是空洞的口号。例如,他如何通过建立阅读俱乐部来提升整个社区的文化水平,这种由下而上的力量构建,非常具有启发性。它让我意识到,改变世界不必等待宏大的契机,可以从改进自己身边的小事做起。这本书读起来毫不费力,但其带来的思考深度却是惊人的。它成功地将一个历史人物的传奇一生,转化成了一部关于如何过好每一天的生活手册,读完后感觉整个人都清醒了不少,对未来也更有信心去规划和执行了。
评分京东的快递很给力,速度很快,希望京东越来越好
评分很好看的,丰富自己的阅历
评分觉得中文翻译差一点
评分好书,不错,闲暇时看看。
评分很喜欢富兰克林外文版书刊 ,在阅读中。
评分觉得中文翻译差一点
评分富兰克林大师的一生,值得后人学习。13条准则书能做到谁是圣人
评分帮同事买的,挺好。
评分书非常好,有些理念还是很有用的。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