GB 50166-2007 火災自動報警係統施工及驗收規範

GB 50166-2007 火災自動報警係統施工及驗收規範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圖書標籤:
  • 火災自動報警係統
  • 施工規範
  • 驗收規範
  • GB50166-2007
  • 建築工程
  • 消防工程
  • 電氣工程
  • 規範標準
  • 安全生産
  • 工程驗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店鋪: 廣通建築科技圖書專營店
齣版社: 中國計劃齣版社
ISBN:1580058966
商品編碼:1119343310
包裝:平裝

具體描述

基本信息

書名:桂林曆史文化叢書 桂林抗戰文化城奇聞異事

原價:38.00元

作者:文豐義 秦彬

齣版社: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

齣版日期:2013-09-01

ISBN:9787549543434

字數:300000

頁碼:300

版次:1

裝幀:平裝

開本:16開

商品重量:0.4kg

編輯推薦


本書以講故事的方式,同時又以珍貴的曆史照片和相關內容的插圖相結閤,通過圖文並茂的方式,盡量做到以翔實的曆史史料為依據,以生動的文字語言來描述曆史的真相,輔之以真實的曆史照片作佐證,以一般人更能接受與信服的形式來反映抗日戰爭時期各地來桂文化人、國際反法西斯戰士及桂林軍民在中國共産黨的領導和引導下,高舉抗日民族統一戰綫的偉大旗幟,以文化抗戰和武裝鬥爭等多種形式,積極參戰、團結抗戰的生動場景。充分反映齣中國共産黨在全民族團結抗戰中的中流砥柱作用,以及在桂廣大文化工作者、國際反法西斯戰士和桂林軍民為抗日鬥爭、世界反法西斯戰爭勝利所作齣的民族犧牲及其特殊的曆史貢獻。實在是一部不可多得的好書。

內容提要


1938年,廣州、武漢淪陷前夕,隨著中日戰爭局勢的變化,國民政府軍事委員會將全國各類機構、機關戰略大轉移。在這一中國政治、經濟、文化中心的南下、西遷大轉移中,桂林因其優越的地理位置和相對寬鬆的政治環境,短期內相繼會聚瞭許多來自全國各地的愛國熱血青年和文化人。一時間“文人薈萃,文化繁榮”的桂林成為當時國統區著名的進步文化中心,被譽為戰時“文化城”,城市人口也從抗戰之前的六七萬人猛然增至50多萬人。桂林成為抗日的大後方。從1938年10月至1944年9月的6年多時間裏,在桂林“八辦”的領導和引導下,在桂的進步文化團體和文藝團體達到瞭100餘個。開展瞭轟轟烈烈的抗日文化救亡運動。當時許多文化名人聚集桂林,已遠勝於武漢國民政府第三廳的“名流內閣”。先後到桂林開展抗日救亡運動的文化界人士,比較知名的就有1000多人,其中較著名的文學傢、戲劇傢、音樂傢、科學傢、畫傢、教授、學者等多達200多人,如郭沫若、茅盾、巴金、柳亞子、何香凝、田漢、夏衍、艾青、歐陽予倩、鬍愈之、範長江、徐悲鴻、李四光、高士其、梁漱溟、馬君武、陶行知等等。他們的到來,給桂林增添瞭光彩,桂林也為他們提供瞭施展纔華的舞颱。他們為抗戰呐喊、謳歌,並在桂林創造瞭一個個文化奇跡,最終為抗日戰爭的勝利建立瞭不可磨滅的功績。桂林的抗日活動不僅具有全國性,而且還具有國際性特點。當時聚集在桂林的除國內文人外,還有一批國際反法西斯文化戰士,他們積極從事中國的抗戰宣傳、新聞報道和國際反法西斯文化活動,這使桂林抗戰“文化城”在人員結構上有瞭濃厚的國際性色彩。當時聚集在桂林的有隱藏在八路軍辦事處的,八路軍上等兵身份做掩護的越南共産黨領導人鬍誌明鬍誌明,化名鬍光,擔任“八辦”救亡室名譽主任,積極從事國際反法西斯文化宣傳和越南民族解放運動。,蘇聯電影記者卡爾曼,朝鮮的李鬥山及義勇隊,緬甸華僑義勇工程隊,日本在華人民反戰同盟西南支部及負責人鹿地亙、池田幸子夫婦,美國著名作傢愛潑斯坦、史沫特萊,著名戲劇評論傢愛金生,德國作傢王安娜,英國神甫賴貽恩,等等。同時,還成立有中蘇文化友好協會,中越文化工作同誌會,國際反侵略協會等中外文化交流機構。此外,蘇聯空軍翱翔於桂林上空,援華蘇聯軍事顧問進駐桂林;以美國陳納德將軍為首組建的著名援華空軍飛虎隊駐紮臨桂秧塘機場,在桂林上空與日寇鏖戰。因此,桂林的抗戰和“文化城”運動不僅震撼全國,而且影響世界。豐富的史實、生動感人的內容是開展紅色旅遊活動,展示桂林深厚文化底蘊和彰顯桂林人民愛國人文精神的重要資源。在1938-1944年這6年多的時間裏,那麼多文化名人在桂林生活、戰鬥過,他們的生活軼事、傳奇經曆都是一個個生動感人的故事。如觀音山下何香凝怒斥蔣介石10萬元支票誘惑,拒絕去重慶,而寜願“閑來寫畫營生活,不用人間造孽錢”的故事在當時的桂林山城傳為佳話;柳亞子窮睏潦倒卻傲骨風霜、堅持正義,在麗君路租住屋寫下瞭詼諧自嘲的對聯,讓人感慨萬韆;茅盾把彆人讓齣的簡易廚房當住房,在那張一頭放置油鹽醬醋,另一頭進行寫作的破桌子上迸發瞭他一生從未有過的創作激情;李剋農領導八路軍戰士智鬥特務,巧妙擺脫敵特的盯梢與跟蹤,確保各種情報信息暢通無阻的故事引人稱奇,等等。這些都是人們感興趣的桂林紅色旅遊的亮點與焦點。此外,由於桂林的抗日活動尤其是文化抗戰對抗日戰爭和世界反法西斯鬥爭具有特殊作用,所以桂林的抗戰文化與文化遺存又具有世界文化遺産的價值意義,有著較高的曆史地位和巨大的社會影響,蘊藏著極為豐富的社會教育資源。這些都是桂林實施文化立市的深厚底蘊和進行愛國主義教育的重要文化資源。同時,廣大文化人艱苦卓絕、堅持抗戰、樂觀嚮上的生活態度,也摺射齣桂林人民在民族危亡時刻“民族利益高於一切,大愛、包容、熱情互助、團結嚮上”的抗戰精神,這正是當今人們應當繼承和發揚的優良傳統和應有的精神品質。本書主要通過記述一些鮮為人知而又具有代錶性的文化名人故事,配以珍貴的曆史照片、插圖等,以圖文並茂的形式全麵、準確、客觀地呈現桂林抗戰時期“文化城”裏的真實曆史景象和鮮為人知的奇聞趣事,力圖達到趣味性、故事性和教育性相結閤的目的。同時,本書以故事性描述為主,兼顧介紹抗戰史實,做到寓教於樂、通俗易懂。這種趣味性、故事性和教育性相結閤的方式使得本書成為一本專傢學者和普通民眾都比較適閤閱讀的書籍。其突齣的故事性和知識性,也將使得本書會受到廣大中小學生的喜愛,所以此書也可作為本地中小學生的曆史知識、德育教育和愛國主義教育的輔助教材。

目錄


坐鎮桂林的中國紅色特工王:李剋農 / 周恩來與白崇禧武漢撤退途中巧遇定“乾坤” / 1938年周恩來與蔣介石的一次桂林密約 / 抗戰時期周恩來的三次桂林之行 / 抗戰時期在桂林騎馬作報告的葉劍英 / 中國近代史上最牛的校長:馬君武 / 1938年陶行知路經桂林躲警報突發的奇想 / 桂林“八辦”裏的一位神秘炊事班長 / 張曙:一位能喚醒億萬人心靈的歌手 / 中共隱蔽戰綫上的傳奇人物:謝和賡 / 隱藏在牆壁裏的紅色電波 / 李剋農與他的135萊卡相機 / 一件不尋常的貂皮大衣 / 一個既普通又特殊的公文包 / 抗戰時期救國會在桂林的秘密活動 / 桂林城北豪華小區裏的一座“孤墓” / 唇槍舌劍中建立起的友誼 / 李剋農小兒子在桂林的“特彆聲明” / 一所抗戰時期在桂林創辦的“延安抗大” / 桂林抗戰時期的特殊“岩洞教育” / 夏衍桂林夜探山路審稿踩骷髏 / 夏衍為《救亡日報》開的兩個大“天窗” / 六閤路“李公館”裏的秘密 / “八辦”小戰士遭遇的“美人計” / 《放下你的鞭子》背後的用意 / 穿山東江邊的一次特殊聚會 / 何香凝桂林拒絕蔣介石十萬元支票誘惑去重慶 / 桂林劇場狼狽退場的汪精衛夫人陳璧君 / 抗戰時期柳亞子與蔣介石的恩恩怨怨 / 抗戰時期李四光躲避蔣介石桂林鄉下享“清福” / 新中國劇社舞颱幕布當被蓋 / 茅盾抗戰時期桂林邂逅的“兩部使” / 抗戰時期桂林六閤圩“最高級彆”的地攤人 / 抗戰時期科學傢高士其桂林造啤酒 / 誰是舉辦“西南劇展”的真正倡議者 / 西南劇展最後一個報到的團隊 / 桂林保衛戰中隻剩一個人的陣地 / 桂林保衛戰中的怪天氣 / 暗號為“圖書館”的桂係秘密特務機構 / 後記 /

作者介紹


文豐義1965年6月生於廣西桂林市灌陽縣,1986年畢業於廣西師範大學曆史係,研究生學曆。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副館長、研究員;廣西抗戰文化研究會副會長、桂林抗戰文化研究會會長。先後在廣西師範大學齣版社、南京齣版社、廣西人民齣版社、中央文獻齣版社等齣版著作《禮品與風俗》、《血鑄的豐碑:中國抗戰文化》、《抗戰豐碑:八路軍桂林辦事處》、《抗戰救亡的壯麗史詩:桂林抗戰文化城》等8部,編著、主編《抗戰遺蹤:廣西抗戰文化遺産集》、《豐碑:桂林抗戰紀實文物史料集》、《全國第五屆八路軍、新四軍學術研討會文集》等7部;在《中國博物館》、《文物工作》、《烈士與紀念館研究》、《抗戰文化研究》等刊物上發錶研究論文90餘篇。入選《中國當代文博專傢誌》、《中國百科學者傳略》等辭典。秦 彬1962年2月生於廣西桂林市興安縣,1983年畢業於廣西藝術學院音樂係。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館長、文博館員。主要工作經曆:1983年7月至1987年5月於桂林市桂劇團工作;1987年5月至1995年8月於桂林市靖江王陵文物管理所任副所長;1995年8月至2010年9月於桂林市文物工作隊任副隊長、書記;2010年9月任八路軍桂林辦事紀念館副書記、副館長;2011年8月任八路軍桂林辦事處紀念館館長。

文摘


序言



《消防設施安裝工程技術指南》 第一章 概述 本指南旨在為消防設施的安裝提供一套全麵、係統的技術指導。隨著社會經濟的快速發展,消防安全的重要性日益凸顯。完善的消防設施是保障人民生命財産安全、維護社會穩定和諧的基石。本指南涵蓋瞭各類常見消防設施的安裝要求、施工工藝、質量控製以及驗收標準,適用於各類新建、改建、擴建工程中的消防設施安裝項目。 本指南的編寫遵循國傢相關法律法規、技術標準和行業規範,並結閤瞭工程實踐中的經驗和技術發展。編寫過程中,我們力求內容的科學性、實用性和前瞻性,旨在幫助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以及監理單位等各方人員,準確理解和執行消防設施安裝的各項要求,確保工程質量,提升消防安全水平。 第二章 消防給水係統安裝 2.1 係統組成與設計要求 消防給水係統主要包括消防水源、消防水泵、消防給水管道、消火栓、噴頭、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等組件。係統的設計應滿足火災發生時,提供充足且穩定水壓的水源,以有效撲滅火災。設計應考慮建築物的用途、火災危險等級、建築麵積、高度等因素,確定係統類型(如市政給水、消防水池、高位消防水箱等)和設計流量、設計水壓。 2.2 管道安裝 材料選擇: 消防給水管道的材料應選用符閤國傢標準的鍍鋅鋼管、無縫鋼管、不銹鋼管或襯塑鋼管等。管材的公稱直徑、壁厚應根據設計要求選擇。 連接方式: 管道連接可采用法蘭連接、螺紋連接或焊接連接。各種連接方式均需保證密封性良好,連接牢固,無滲漏。 敷設要求: 埋地敷設: 管道埋設深度應符閤凍土層厚度要求,並采取防腐措施。 架空敷設: 管道應支、吊掛牢固,支吊架間距應根據管徑和管材確定。管道應有坡度,便於排水。 穿越牆體、樓闆: 穿越處應設置套管,套管應高齣牆麵或樓闆麵,並采取防火封堵。 管道間距: 消防管道與其他管道、設備之間應保持足夠的安全間距,避免影響安裝、檢修和運行。 水壓試驗: 管道安裝完成後,應進行水壓試驗,試驗壓力應為設計壓力的1.5倍,並持續一定時間,確保管道係統無滲漏。 2.3 消火栓安裝 室內消火栓: 室內消火栓應安裝在易於取用的位置,並設置明顯的標識。栓口高度、距地高度應符閤規範要求。 室外消火栓: 室外消火栓應設置在道路旁、廣場等便於消防車輛接近的位置,並設置醒目的標識。栓口高度、操作半徑應符閤規範要求。 2.4 噴頭安裝 安裝位置: 噴頭應按照設計圖紙的要求均勻布置,覆蓋區域應滿足設計要求。 安裝高度: 噴頭與屋頂(或吊頂)之間的距離應符閤規範要求,不得過高或過低。 連接方式: 噴頭應采用專用連接件與管道連接,連接應牢固,密封性良好。 2.5 其他組件安裝 消防水泵: 水泵應安裝在穩固的基座上,進齣水管連接應順暢,電機與水泵的聯接應同心。 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 應安裝在管道的適當位置,並保證其靈敏可靠。 第三章 自動滅火係統安裝 3.1 係統組成與設計要求 自動滅火係統根據滅火介質不同,可分為水基滅火係統(如噴淋係統、水炮係統)、氣體滅火係統(如惰性氣體滅火係統、鹵代烷滅火係統)、泡沫滅火係統、乾粉滅火係統等。係統的設計應根據火災危險等級、保護對象、空間條件等因素,選擇閤適的滅火劑和係統類型,並確定係統組件的布置、管網設計、聯動控製等。 3.2 噴淋係統安裝 管道安裝: 參照2.2節的管道安裝要求。 噴頭安裝: 參照2.4節的噴頭安裝要求。 水流指示器、報警閥等組件安裝: 水流指示器: 安裝在噴水滅火係統的支管上,用於監測管路中的水流狀態。 報警閥組: 集成瞭水流指示器、壓力開關、水力警鈴等功能,應按照設計要求安裝在主乾管上。 係統聯動控製: 噴淋係統與火災自動報警係統、排煙係統等應進行聯動控製,實現火災時的自動啓動和聯動報警。 3.3 氣體滅火係統安裝 鋼瓶安裝: 滅火劑儲存鋼瓶應安裝在穩固的支架上,並有防晃動措施。鋼瓶與管路連接應可靠,確保密封性。 噴嘴安裝: 滅火劑噴嘴應按照設計要求布置在保護區域內,確保滅火劑能夠均勻釋放,有效覆蓋保護對象。 驅動裝置與控製係統安裝: 電磁閥、手動操作裝置、控製麵闆等應按照設計要求安裝,並與鋼瓶、探測器等進行可靠連接。 係統調試: 氣體滅火係統安裝完成後,應進行模擬試驗,檢查係統動作的可靠性和滅火劑的釋放效果。 3.4 泡沫滅火係統安裝 泡沫滅火劑儲罐安裝: 儲罐應安裝在平坦、穩固的基座上,並有防腐蝕措施。 泡沫混閤器、比例混閤器安裝: 應根據設計流量和壓力要求選擇閤適的設備,並安裝在進水管路上。 泡沫産生器、泡沫噴頭安裝: 應根據保護對象的特點和滅火要求,均勻布置在可能發生火災的區域。 3.5 乾粉滅火係統安裝 乾粉滅火劑儲存容器安裝: 容器應安裝在穩固的支架上,並有防潮措施。 輸送管道安裝: 管道應采用耐壓、耐磨損的材料,並保證連接的密封性。 噴嘴安裝: 噴嘴應根據保護對象的形狀和大小,布置在最有效的滅火位置。 第四章 火災自動報警係統安裝 4.1 係統組成與設計要求 火災自動報警係統主要由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報警控製器、聲光警報器、電源等組成。係統的設計應根據建築物的用途、火災危險等級、建築麵積、疏散通道等因素,確定探測器的類型、布置方式、報警區域劃分以及係統聯動功能。 4.2 探測器安裝 類型選擇: 根據火災特點選擇閤適的探測器,如點式煙感探測器、綫式煙感探測器、點式感溫探測器、差溫探測器、火焰探測器等。 安裝位置: 煙感探測器: 應安裝在不易受氣流、粉塵、濕氣影響的區域,並根據房間的層高、麵積、通風情況確定安裝數量和間距。 感溫探測器: 應安裝在易發生火災且不易産生煙霧的區域,或當煙感探測器受環境因素影響時使用。 安裝高度: 探測器應安裝在距牆麵、頂棚(或梁)小於0.5米的位置。 固定方式: 探測器應安裝牢固,底座與安裝麵緊密貼閤,防止鬆動。 4.3 手動報警按鈕安裝 安裝位置: 手動報警按鈕應安裝在易於發現和操作的位置,如疏散通道的齣口處、樓梯間門口、公共區域等。 安裝高度: 距地高度應在1.2米至1.5米之間。 標識: 應設置醒目的“消火栓”或“火警”標識。 4.4 報警控製器安裝 安裝位置: 報警控製器應安裝在易於值班人員觀察和操作的位置,如消防控製室、值班室等。 固定方式: 應安裝在牆壁上,並牢固可靠。 接綫: 各類探測器、報警按鈕、聲光警報器等均應按照設計圖紙的接綫要求,準確連接至報警控製器。 4.5 聲光警報器安裝 安裝位置: 聲光警報器應安裝在建築物的明顯位置,確保火災發生時能夠有效警示人員。 安裝高度: 根據房間的高度和聲傳播效果確定安裝位置,一般在室內人員容易看到和聽到的高度。 4.6 係統調試 接地檢查: 檢查報警控製器、探測器等設備的接地是否良好。 迴路檢查: 逐個檢查報警迴路的連通性和可靠性。 聯動功能測試: 測試火災探測器、手動報警按鈕觸發後,報警控製器、聲光警報器等是否正常動作,以及與排煙係統、防火門等設備的聯動功能是否實現。 第五章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係統安裝 5.1 係統組成與設計要求 消防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係統主要包括應急照明燈具、疏散指示標誌、應急電源等。係統的設計應確保火災發生時,為人員疏散提供充足的照明,並指示安全疏散方嚮。設計應考慮建築物的規模、疏散通道的設置、疏散人數等因素,確定燈具的類型、數量、布置方式以及疏散指示標誌的設置位置。 5.2 應急照明燈具安裝 類型選擇: 根據安裝位置和功能需求選擇閤適的應急照明燈具,如嵌入式、吸頂式、壁式、燈帶式等。 安裝位置: 疏散通道: 應沿疏散通道的牆麵或頂棚均勻布置,確保疏散路徑全程有照明。 安全齣口: 應在安全齣口上方或側麵設置應急照明燈具。 樓梯間: 應在樓梯間內的每層樓梯平颱和樓梯間門口設置應急照明燈具。 安裝高度: 應急照明燈具的安裝高度應滿足疏散照明的要求,一般距地高度不應小於2米。 固定方式: 燈具應安裝牢固,燈罩應無鬆動。 5.3 疏散指示標誌安裝 類型選擇: 根據設置位置和疏散方嚮選擇閤適的疏散指示標誌,如地麵式、牆麵式、門框式、頂棚式等。 安裝位置: 疏散通道: 應沿疏散通道的牆麵上方、樓梯口、轉彎處等設置疏散指示標誌,指示安全疏散方嚮。 安全齣口: 應在安全齣口上方設置“安全齣口”標誌。 安裝高度: 疏散指示標誌的安裝高度應便於人員觀察,一般距地高度在1.8米至2.5米之間。 標識方嚮: 箭頭方嚮應準確指示疏散方嚮。 5.4 應急電源安裝 類型選擇: 應急電源可采用蓄電池、發電機等。 安裝位置: 應急電源應安裝在安全、通風良好的位置,並采取防潮、防腐蝕措施。 接綫: 應急電源應與應急照明燈具、疏散指示標誌等設備進行可靠連接,確保在市電中斷時能夠正常供電。 5.5 係統調試 供電檢查: 檢查應急電源的供電電壓、容量是否符閤要求。 照明亮度測試: 測試應急照明燈具的照度是否滿足規範要求。 指示標誌清晰度測試: 測試疏散指示標誌的可見性和清晰度。 聯動功能測試: 測試市電中斷時,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係統是否能夠及時、可靠地啓動。 第六章 排煙係統安裝 6.1 係統組成與設計要求 排煙係統主要包括排煙風機、排煙管道、排煙口、補風口等。係統的設計應確保在火災發生時,能夠及時將火災産生的煙霧排齣,降低室內煙氣濃度,為人員疏散和消防救援提供良好的條件。設計應根據建築物的火災危險等級、麵積、層高等因素,確定排煙方式(如自然排煙、機械排煙)、排煙量、排煙口位置、補風量等。 6.2 排煙風機安裝 安裝位置: 排煙風機應安裝在易於維護和檢修的位置,遠離火源和易燃物。 固定方式: 風機應安裝在穩固的基座上,並采取減震措施。 管道連接: 排煙管道與風機連接應嚴密,接口處應做密封處理。 6.3 排煙管道安裝 材料選擇: 排煙管道應采用不燃材料製作,並具有足夠的強度和耐火性。 敷設要求: 管道走嚮: 排煙管道應盡量縮短距離,避免繞麯,並設置必要的檢修口。 穿越防火分區: 穿越防火分區時,應設置防火閥,並保證防火閥的關閉嚴密。 支撐固定: 排煙管道應支、吊掛牢固,間距應符閤規範要求。 密封性: 管道連接處應進行密封處理,防止漏風。 6.4 排煙口安裝 安裝位置: 排煙口應根據設計圖紙的要求布置在火災最易發生的區域,並設置在方便排煙的位置。 安裝高度: 排煙口的高度應有利於煙氣的排齣,並防止火星飛濺。 防火閥: 排煙口處應設置排煙防火閥,實現火災時自動開啓,平時常閉。 6.5 補風口安裝 安裝位置: 補風口應設置在排煙口下方或與排煙口相對應的位置,為排煙提供新鮮空氣。 數量和尺寸: 補風口的數量和尺寸應根據排煙量和補風要求確定。 第七章 防火捲簾、防火門安裝 7.1 防火捲簾安裝 安裝位置: 防火捲簾應安裝在防火分區之間,或用於隔離危險區域。 安裝要求: 導軌安裝: 導軌應安裝牢固,垂直度符閤要求,並與牆體連接可靠。 捲簾門體安裝: 門體應安裝平穩,運行順暢,無卡滯現象。 控製係統安裝: 電機、控製箱等應安裝在易於操作和維修的位置,並與消防控製係統聯動。 聯動測試: 防火捲簾應與火災自動報警係統聯動,在火災報警時自動關閉。 7.2 防火門安裝 安裝位置: 防火門應安裝在防火牆、疏散樓梯間、竪井等處。 安裝要求: 門框安裝: 門框應安裝牢固,垂直度、水平度符閤要求,並與牆體縫隙進行防火封堵。 門扇安裝: 門扇應安裝平穩,開啓靈活,關閉嚴密。 閉門器安裝: 閉門器應安裝可靠,確保門扇能夠自動關閉。 閉鎖裝置: 防火門應設置可靠的閉鎖裝置,火災時能夠自動鎖閉。 第八章 質量控製與驗收 8.1 質量控製 材料檢驗: 所有進場材料均應進行質量檢驗,閤格後方可使用。 施工過程控製: 嚴格按照設計圖紙和技術規範進行施工,加強過程監督檢查。 隱蔽工程驗收: 對管道敷設、綫路連接等隱蔽工程,在隱蔽前進行驗收。 成品保護: 對已安裝的消防設施進行保護,防止損壞。 8.2 驗收 分部分項工程驗收: 各個子係統安裝完成後,應進行分部分項工程驗收。 單位工程驗收: 所有消防設施安裝工程全部完成後,進行單位工程驗收。 係統聯動測試: 重點對火災自動報警係統、自動滅火係統、排煙係統、應急照明和疏散指示係統等之間的聯動功能進行測試。 消防驗收: 消防設施安裝工程的驗收,應由建設單位、設計單位、施工單位、監理單位以及消防部門共同參與,並根據國傢相關消防驗收規定進行。 第九章 維護與管理 消防設施安裝完成後,應建立完善的維護管理製度,定期對消防設施進行檢查、測試和維護,確保其處於良好工作狀態。 附錄 (此處可根據需要添加相關的圖錶、錶格、技術數據等)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給我的整體印象是嚴謹,但對於“人機交互”和“用戶體驗”的關注度明顯不足。消防報警係統,歸根結底是要為人服務的,尤其是在緊急疏散情景下,操作的直觀性和信息反饋的清晰度至關重要。我發現很多報警麵闆的報警信息都過於技術化,比如“A區302室設備地址碼45號故障”,對於現場的非專業人員或逃生者來說,幾乎等同於無效信息。我非常希望書中能夠增設一個專門的章節,討論如何優化報警信息的人性化展示界麵。這包括對報警等級(預警、一級火警、確認火警)的顔色、聲音和文本提示的標準化設計,確保在恐慌狀態下,用戶能迅速識彆風險源和逃生方嚮。此外,對於報警係統的誤報管理機製,規範是否考慮瞭通過人工智能算法對曆史誤報數據進行學習和模型優化,以降低無謂的驚擾?如果能將用戶行為學和人因工程學的原理引入到報警係統的設計和驗收標準中,那麼這部規範將不再隻是一個技術藍圖,而是一份真正保障生命安全的行動指南。

評分

這本建築工程領域的標準手冊,無疑是行業內一本重要的參考資料。我特彆關注的是其中關於材料采購和現場監理的部分。從我個人的經驗來看,很多工程項目在初期階段,對於新型防火材料的性能評估和供應商資質的審核總是存在一些模糊地帶。我期望書中能更深入地探討如何建立一套完善的供應商動態評估體係,而不僅僅是停留在資質文件的核對上。比如,對於那些通過瞭新國標認證,但在實際耐火性能上略有爭議的復閤材料,規範中是否提供瞭更細緻的現場抽檢和模擬測試流程?此外,施工過程中的隱蔽工程驗收環節,常常因為後續裝修的遮蓋而難以追溯。如果書中能結閤最新的BIM技術應用,給齣一些基於三維模型的虛擬驗收點位和數據記錄要求,那對於提升工程質量的透明度和可追溯性將是巨大的進步。現在很多新進場的工程師,對於如何平衡經濟成本與技術標準的嚴格執行感到睏惑,一本真正實用的規範,應該在技術要求和工程實際操作的可行性之間架起一座堅實的橋梁,提供更具指導性的成本效益分析範例,而非僅僅是冰冷的規範條文。

評分

讀完這本關於現代建築安全體係構建的專業讀物後,我最大的感受是它在理論深度和實際操作層麵的銜接上,仍有提升空間。我更感興趣的是關於智能報警係統的集成與兼容性問題。現如今,報警係統已經不再是孤立的設備,它需要與樓宇自控係統(BAS)、安防監控(CCTV)以及應急疏散指導係統進行無縫對接。然而,不同廠商的設備在數據協議和通訊接口上的“語言不通”問題,在實際項目中經常導緻集成成本飆升,甚至影響係統的整體響應速度。我非常期待書中能提供一套關於跨平颱、異構係統集成的“最佳實踐”或至少是推薦的接口標準。例如,針對目前市場上主流的幾種總綫製和地址碼係統的區彆,有沒有可能給齣不同場景下的兼容性矩陣和風險規避策略?此外,鑒於物聯網(IoT)技術的快速發展,未來報警設備小型化、無綫化是趨勢,書中對於無綫傳感器在長期運行中的電池壽命管理、信號衰減補償機製以及如何確保其數據傳輸的不可篡改性,這些前瞻性的內容是否有所涉獵?如果能加入一些關於網絡安全在消防報警係統中的應用案例,那就更貼閤當前智慧城市建設的大背景瞭。

評分

我更傾嚮於從質量管理和風險控製的角度來審視這本技術規範。對於施工方而言,標準不僅僅是完成任務的指南,更是規避法律責任的屏障。我注意到,標準中對某些關鍵工序,比如穿防火封堵材料的厚度和密實度要求非常高,但對於如何在外力作用下(如後續的空調安裝、吊頂施工)持續保持這種封堵效果,卻沒有給齣定期的復檢頻次和判定標準。這是一個巨大的安全隱患。我期望書中能提供一套基於風險等級的、動態的質量檢查錶(Checklist),這個清單不僅包含安裝時的“一次閤格率”,更要涵蓋投入使用後的一年、三年、五年等關鍵時間節點的維護性檢查內容。例如,對於氣體滅火係統的探頭靈敏度漂移測試,標準化的測試流程和可接受的誤差範圍是什麼?如果規範能將這些流程轉化為可量化的KPI(關鍵績效指標),並與工程款的撥付環節掛鈎,那麼從製度層麵就能有效提升最終的係統可靠性,避免“竣工即老化”的現象發生。

評分

作為一名負責老舊建築改造的工程師,我發現針對現有結構的消防升級改造,往往比新建工程更具挑戰性。這本手冊在很大程度上聚焦於新建項目的規範性要求,對於如何“最小乾預、最大效能”地改造既有的通風管道、管綫布局以及預留報警端口,闡述得不夠詳盡。舉例來說,在一些曆史保護建築中,我們不能破壞原有的裝飾結構,這要求綫纜的敷設必須采用暗綫或沿梁柱的特殊路徑。規範中對於這種特殊約束條件下的最小彎麯半徑、穿綫保護套管的材質選擇,以及如何確保改造後的探測器覆蓋率不低於新建標準,缺乏具體的圖示和技術指導。我特彆希望看到一些關於“非侵入式”檢測技術(如紅外成像或毫米波雷達)在火災早期預警中的應用潛力分析,以及如何將這些新技術納入現有報警迴路中進行升級評估。畢竟,強行布綫往往會破壞建築的結構美感和文物價值,如何在“閤規”與“尊重曆史”之間找到平衡點,是改造項目的核心痛點,這方麵的內容如果能得到強化,這本書的實用價值將大大提升。

評分

書不錯,不知運輸過程中還是原本就是這樣,傷痕明顯,沒有發票,有送兩本舊版規範

評分

多看書,增長知識,很不錯~~~~~~~~~~

評分

多看書,增長知識,很不錯~~~~~~~~~~

評分

很全,希望發貨時能仔細點,漏發真的很麻煩。

評分

正品好好看看

評分

是正版,字跡清晰,不錯

評分

滿意

評分

是正版,字跡清晰,不錯

評分

滿意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