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1969-1972)》是一本可遇不可求的書,一本感人至深的書,一本記載曆史的書。著名漫畫傢丁午在“wen革”中(1969)被下放到河南乾校,在乾校,他想念留在北京的8歲女兒,隻能用寫信來寄托感情。由於女兒太小認不瞭幾個字,還由於他是個漫畫傢,所以他的信主要是畫齣來的,其內容主要是父女之情的錶達和對乾校勞動生活的描述,真摯、生動,無意中記載瞭特殊年代一段難忘的感情和一段難忘的曆史。
丁午(1931-2011),現代著名漫畫傢。《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1969-1972)》為丁午被下放河南黃湖乾校時寫給女兒小艾的信,共61封,277麵。他的信主要是畫齣來的,充滿瞭濃濃的父女之情,是特彆年代特彆生活zui如實的記錄,是特彆年代特彆情感發自內心的錶露,具有鮮明的時代印記。
丁午,生於1931年,貴州遵義人,原名蹇人斌。195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任《中國青年報》美術編輯,1979年調入人民美術齣版社,曾參與創辦並主編《兒童漫畫》和《漫畫大王》月刊,創作長篇連環漫畫《熊貓小胖》、《小刺蝟》等,zui早引進日本漫畫《機器貓》、《櫻桃小丸子》。他對當代中國兒童漫畫影響很大,八零後的許多讀者都是在他的漫畫伴隨下長大的,他們親切地稱他為“漫畫大王”。
寫在前麵(汪傢明)
捲一:給女兒小艾的信 1969.5~1969.12
捲二:給女兒小艾的信 1970.1~1970.12
我特彆特彆地想你(蹇艾)
捲三:給女兒小艾的信 1971.1~1971.12
爸爸丁午(丁棟)
捲四:給女兒小艾的信 1972.1~1972.8
手套(瀋培金)
附錄:小艾給爸爸的信(2封)
《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文本
北京今鞦的雨雪似乎來得特彆早,窗外一直下著清冷的雨。枯坐桌前,麵對丁午先生的畫稿,我似乎聽到他開心而苦澀的笑聲。那是去年5月,我從三聯書店調任人民美術齣版社不久,去前門大街他的傢中看望。他患癌癥已大半年,正在化療,抱歉說,隻能躺著說話。我們說到人民美術齣版社和美術界許多事情,說到多年前他的書稿《丁午漫畫日記》曾經我手的事情,說到山東的趙鎮琬、於景明,還說到瀋培金、範用和丁聰,都是我和他共同的朋友。說起趙鎮琬的逸聞趣事,他哈哈大笑,我也大笑。笑聲充盈瞭那間逼仄的小屋。我們就這樣一個躺著、一個坐著,說瞭一小時的話。那以後不過兩個月,他就病危住院,進瞭特護病房。我去看他,正在治療,未能進入,竟成永彆。他去世後,兒子丁棟整理遺物,發現瞭這些1969年5月至1972年8月間,他被下放河南黃湖乾校時寫給留在北京的女兒小艾的信,共約六十一封,二百七十七麵。1969年小艾八歲,認不瞭多少字,作為漫畫傢,他的信主要是畫齣來的。
幫忙看護病中丁午和辦理後事的楊玫雲老師,是丁午年輕時的同學,她和丁午的兒媳任麗把這些信拿給我看,希望能夠齣版,說丁午生前一直在找這些信,以為丟失瞭。翻看這些年代久遠、紙張泛黃的信,我的心被深深震撼瞭。這是特彆年代特彆生活最如實的記錄,是特彆年代特彆情感發自內心的錶露。它是曆史,是人心的曆史,也是社會的曆史,是活靈活現的中國一隅的生活史。沒有什麼文字和圖像能比這些寫畫給年幼女兒的信件更能讓今天的人們身臨其境般地感知那個難以理解的年代瞭,因為這不是為任何彆人而寫畫,而是以一顆慈父之心,極力想讓八歲女兒看懂的寫畫,下筆之時,絕沒有齣版流布的念頭,唯此,它纔真實,纔生動易懂,纔有瞭獨一無二的品格。我懷著敬重的心情編輯這部書稿,並請與這部書稿密切相關的丁午的女兒蹇艾(即小艾)、兒子丁棟和老友瀋培金寫文,約請重視稿件內容的書籍設計師陸智昌設計,希望能不負它從時代碾壓的夾縫中幸存下來。
這些信幾乎都是以“親愛的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開頭的,有時候還會齣現“爸爸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太想你瞭”這樣足有十個“太”的句子。丁午對女兒的無比依戀和感情的飢渴躍然紙上。從北京探親迴到黃湖,他會在信中重新迴味與女兒相處的一個個細節:捉迷藏、逛動物園、吃奶油炸糕、打撲剋、睡覺前的親吻……晚上值班看麻,他好像在月牙上看到瞭女兒,想象自己和女兒在看同一個月亮;他做木匠時兩隻手都被電鋸割傷瞭,想象自己弓著腰,女兒幫他洗臉;女兒迴信說她長高瞭,梳瞭小辮,他就畫瞭一張自己和長高女兒的閤影;有一天,女兒寄來照片,“爸爸把小艾的照片看瞭許多次,收到信封裏,又拿齣來,又收到信封裏,又再拿齣來……後來燈滅瞭(我們這裏每天11點鍾滅燈,跟北京不一樣),爸爸還是想看,就劃瞭一根火柴看小艾,一根滅瞭,就又劃一根……”這封信中的畫,是爸爸坐在床上蓋著被子點著火柴看女兒照片,臉上流著淚。下一封信,他畫瞭女兒從繈褓開始成長的過程,甚至想象未來女兒大瞭、自己老瞭的模樣。由於和女兒分離,畫傢的想象力被充分調動起來,這也許正符閤瞭創作的規律。傑作往往在苦難中誕生。
給女兒信中最多的內容,是嚮女兒描繪自己在乾校的勞動和生活,比如怎樣養豬、怎樣趕牛、怎樣插秧、怎樣收割、怎樣燒磚、怎樣蓋房、怎樣做木匠;業餘生活則捉蛇、釣魚、養鳥、遛狗、殺豬、宰鵝、下棋、打乒乓、遊泳、演樣闆戲、畫牆報,還有生病、受傷、交友……農林牧漁,衣食住行,可謂壓縮版中國社會特彆是五七乾校生活全景,有鮮明的時代印記。由於女兒年幼,這些場景的描繪不免努力強調它們有趣和苦中作樂的一麵。但乾校勞動生活的辛苦和荒唐、知識分子被改造的陰影以及情感上的傷害(這也是他那麼依戀女兒的原因)是無法掩飾的,或者說,正因為作者極力想把乾校生活詩意化、趣味化,反而使這些信中保存的時代信息更加令人傷心。苦中作樂,首先是苦,這種殘暴的苦,強加到無數善良的知識分子身上,鑄成國傢的巨大悲哀。從這個意義上說,這些幸存的信件就有瞭更為獨特的價值。
丁午生於1931年,貴州遵義人,原名蹇人斌。父親蹇先器畢業於日本韆葉醫科大學,曾任國立北平大學醫學院附屬醫院院長,抗戰中任國立西北聯大醫學院院長,是中國皮膚性病學科的奠基人之一;母親根津壽枝子(日)。丁午1952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任《中國青年報》美術編輯,1979年調入人民美術齣版社,曾參與創辦並主編《兒童漫畫》和《漫畫大王》月刊,創作長篇連環漫畫《熊貓小胖》、《小刺蝟》等,最早引進日本漫畫《機器貓》、《櫻桃小丸子》(“機器貓”的中譯名就是他取的)。他對當代中國兒童漫畫影響很大,八零後的許多讀者都是在他的漫畫伴隨下長大的,他們親切地稱他為“漫畫大王”。他在《丁午漫畫日記》的序言中說:“念初中時,我就開始畫漫畫日記瞭……這麼多年瞭,畫瞭一本又一本,摞起來不下百本”;“如此執拗是為瞭什麼?其實很簡單,不過是有感而作。不用鉛筆起稿,更用不著橡皮,隨著心的驅使,黑墨水順著鋼筆尖汩汩流淌齣來……”這句話,道齣瞭他漫畫創作的真諦,也適用於寫畫給女兒的信。寫到這裏,忽然想起,我最後見他時,曾談到把他的作品整理齣版的事情,他當時嘆瞭口氣說:“年代久遠,又搬來搬去,許多都散失瞭。”如今,他的在天之靈如果知道這些信找到瞭,齣版瞭,一定會十分欣慰吧。
恍惚間,我眼前又浮現齣他開心而苦澀的笑容。
2012年11月10日
這本《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1969-1972)》的書名本身就帶著一種溫暖而又有些許憂傷的氛圍,仿佛一位父親在時間的縫隙裏,試圖捕捉那些已逝的美好瞬間。雖然我還沒有機會翻開它,但光是想象,就足以勾起我對那個年代的好奇心。1969年到1972年,這四年時間,對於一個傢庭,對於一個父親,究竟意味著什麼?是戰火紛飛的年代,還是悄然變化的社會背景?是父女之間純粹的依戀,還是藏著更深的,難以言說的情感?我猜想,作者一定是在用一種極其細膩的筆觸,描繪著那些微小的、卻足以觸動人心的生活片段。或許是夏日午後,父親在院子裏納涼,看著小艾在樹下嬉戲的身影;或許是寒冷鼕夜,父親為小艾掖被角,耳邊是孩子均勻的呼吸聲。這些畫麵,在沒有親身經曆過的人看來,可能隻是生活中的瑣碎,但對於深愛孩子的人來說,卻是生命中最寶貴的財富。我期待在這本書裏,能看到一個父親最真實的情感流露,看到他如何用愛意編織成一張網,小心翼翼地守護著他心愛的女兒,即使歲月流逝,即使空間阻隔,這份“特彆特彆地想你”的心情,也從未因時空的變遷而褪色。這本書,聽起來就像一本用愛和迴憶熬製而成的陳年老酒,入口微澀,迴味甘甜,能夠溫暖整個靈魂。
評分當我看到《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1969-1972)》這個書名時,腦海裏立刻浮現齣一幅幅畫麵。1969年到1972年,這幾年在中國曆史上是風雲變幻的時期,我想象著,在那個特殊的時代背景下,一位父親如何用他獨特的方式錶達對女兒的思念。這本書會不會是寫給女兒的一封封長信?每一封信,都承載著父親對女兒成長的期盼,對她生活的關切,以及對她未來命運的擔憂。或者,它是一本日記,記錄著父親在某個特殊的日子裏,因為思念女兒而湧上心頭的情感,那些平淡的文字背後,可能隱藏著一段不為人知的往事,一個父親的辛勞與堅韌。我甚至會聯想到,父親或許是一位生活在遙遠地方的軍人,常年在外,無法陪伴在女兒身邊,隻能將無盡的思念寄托在筆尖,寫下那些充滿父愛的句子,字裏行間,既有對女兒的疼愛,也有一份無法陪伴的愧疚。我想象著,當小艾長大後,翻開這本書,會是怎樣的心情?是驚喜,是感動,還是會勾起一些模糊的記憶?這本書,在我看來,更像是一份穿越時空的承諾,一份用愛和責任鑄就的紀念碑,它告訴我們,無論時代如何變遷,無論距離有多遠,父女之間的情感,永遠是生命中最純淨、最深刻的力量。
評分“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1969-1972)”,光是讀齣這個書名,我就能感受到一股濃烈的情感撲麵而來。1969年到1972年,這四年,對於很多人來說,可能是充滿迴憶的年代,而對於一個父親而言,這四年,又是如何承載著他對女兒的深切思念?我猜測,這本書或許不是一本敘事性很強的連貫故事,而更像是一係列零散的、但都圍繞著“思念”這一主題展開的文字片段。可能是一些短小的散文,記錄瞭父親在某個特定時刻,因為觸景生情而寫下的文字;也可能是幾首詩歌,將他對女兒的愛意濃縮成優美的意象;甚至,會不會是一些泛黃的信箋,字跡已經模糊,但字裏行間傳遞的情感卻依然清晰可見。我想象著,父親或許是一位藝術傢,他的思念化作瞭筆下的色彩;或者是一位音樂傢,他的想念譜成瞭動人的鏇律。這本書,在我看來,就像一個珍貴的寶藏,裏麵封存著一個父親最純粹、最炙熱的情感,這份情感,跨越瞭時代的阻隔,跨越瞭距離的界限,隻為告訴遠方的“小艾”,他有多麼地想念她。它所傳達的,是一種超越物質、超越時間的力量,一種生命中最溫暖、最永恒的羈絆。
評分《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1969-1972)》這個書名,觸動瞭我內心深處最柔軟的地方。1969-1972年,這個時間跨度,對我而言,是曆史書本上的一些符號,但結閤“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這句話,卻瞬間賦予瞭它鮮活的生命力。我想象著,這可能是一個父親,在人生的某個階段,由於種種原因,不得不與年幼的女兒分開,而這份“想念”,跨越瞭時間、空間,甚至可能還有一些外界不可抗拒的因素,成為他內心深處永恒的牽掛。這本書,會不會像一部電影的縮影,將父女之間那些不曾言說的情感,那些細微的、卻又無比重要的瞬間,用文字的形式一一呈現?或許,裏麵會描寫父親如何在艱苦的環境下,為女兒縫製一件溫暖的衣裳;如何在夢中,看到女兒天真爛漫的笑臉;又或者,如何在某個失意的夜晚,獨自一人,望著天上的月亮,思念遠方的女兒。我期待這本書能展現齣那個年代特有的生活氣息,以及在這種時代背景下,父愛的偉大和深沉。它不僅僅是一本講述親情的書,更可能是一部關於堅守、關於等待、關於如何在逆境中保持愛的力量的史詩。讀這本書,或許能讓我們重新審視“思念”二字的重量,以及它在生命旅途中扮演的重要角色。
評分《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1969-1972)》這個書名,傳遞齣一種濃鬱的父愛,以及一種跨越時空的溫柔。1969年至1972年,這個時間節點,很容易讓人聯想到那個特殊年代的社會背景,而“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這句話,則將冰冷的曆史瞬間變得溫暖而有人情味。我設想,這本書記載的,很可能是一位父親,在女兒成長的關鍵時期,由於某種原因,不得不與女兒分離,而他將這份濃烈的思念,以文字的形式記錄下來,寄托給女兒,或者,是留給自己,日後迴憶。這本書或許不是一本情節跌宕起伏的小說,而是更像一本充滿生活氣息的記錄。裏麵可能寫著父親對女兒的點點滴滴的觀察,她的小習慣,她的笑容,她的每一個眼神,這些細節,在父親眼中,都是無比珍貴的。甚至,他可能會寫下自己對女兒未來的期許,對她人生的祝福,以及在無數個孤寂的夜晚,他如何憑藉著這份對女兒的思念,來支撐自己度過難關。這本書,在我心中,是一份關於愛與守候的證明,它用一種樸實而真摯的方式,告訴我們,無論身處何種境遇,父愛,永遠是孩子生命中最堅實的依靠。
評分書很好,書殼很有觸感,紙頁印刷精良,真是個有愛的父親,希望將來我有小孩我也能這樣給ta畫信……京東圖書活動進入尾聲瞭,圖書狗抓不到,抓到兌換鏈接也已無,可惜就下瞭6單圖書。書參加300-100活動,使用兌換的199-100券,結閤圖書錢包掃一掃99-10,摺閤下來書11.94,好價!希望618結束後不會黑號T_T
評分好書!這是一本難得的,很有誠意的書!
評分喜歡裏麵的漫畫,很有愛
評分還沒看,給孩子的,應該不錯!
評分其實感覺好好 並沒有誇的那麼嚇人
評分送人最多的一本書,這次買還是送人的
評分看起來很有趣,大部分十漫畫,畫的真好!對於那個年代的生活艱苦也有瞭瞭解。
評分其實感覺好好 並沒有誇的那麼嚇人
評分小艾·爸爸特彆特彆地想你,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