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图书介绍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简体网页||繁体网页
[英] 迈克尔·坦纳 著,于洋 译



点击这里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发表于2024-12-14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出版社: 译林出版社
ISBN:9787544729680
版次:1
商品编码:11227738
品牌:译林(YILIN)
包装:平装
丛书名: 牛津通识读本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48
正文语种:中文,英文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相关图书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epub 下载 mobi 下载 pdf 下载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4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编辑推荐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由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终身研究员、尼采研究学者迈克尔·坦纳撰写,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国内著名哲学学者周国平作序推荐。

内容简介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牛津通识读本:尼采》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作者简介

  迈克尔·坦纳,哲学家、歌剧评论家,剑桥大学圣体学院终身研究员。研究领域:19世纪德国哲学,尤其是黑格尔和尼采;作为文化现象的瓦格纳;艺术哲学;批评与文化研究的当代思潮。著有《叔本华》(1999)、《尼采》(2000)、《瓦格纳》(2008)等。

精彩书评

  坦纳的这本书作为通往尼采哲学的桥梁非常实用……简洁,不枯燥,不学究……这种简洁而又具有高度批评性的读物,将激起读者对酒神进行真正的哲学观照;在今天,人们对酒神自说自话,却忘了酒神首先应该是一个哲学家,而不是偶像或神。
  ——《哲学教学》

目录

引用文献说明
1 尼采之形象
2 悲剧:诞生、死亡及复活
3 幻灭与隐退
4 道德及其不满
5 唯一不可或缺之事
6 预言
7 占据制高点
8 主人与奴隶
9 用锤子进行哲学思考
后记
索引
英文原文

精彩书摘

  第一章 尼采之形象
  弗里德里希·尼采(1844—1900)是一位德国哲学家,在1889年初突然神智失常以前,几乎完全被人们所忽视。如今,“尼采”成为这样一位人物,假其权威,观点不同、意见迥异之士均可为各自的观点寻找支持。有一项出色的研究(阿舍姆,1992)致力于考察1890至1990年间尼采对德国的影响,该研究列举出了“无政府主义者、女权主义者、纳粹分子、宗教信徒、社会主义者、马克思主义者、素食主义者、先锋派艺术家、体育爱好者和极端保守分子”,他们都从尼采的著作中获得启示,而这个名单显然还可以继续列下去。该书的封面高调展示着一张1900年的藏书票,上有尼采头戴荆棘冠;封底则是另一张,裸身的尼采肌体强健,站在阿尔卑斯山某高峰之上。在过去的九十年间,德国文化界或艺术领域,从托马斯·曼到荣格,再到海德格尔,几乎无人不承认尼采的影响。
  有一本书研究了尼采在西方英语世界中的影响(布里奇沃特,1972),借用此书书名中的一个词来说,在“盎格鲁—撒克逊体系”中尼采也具有类似的影响力。一波又一波的“尼采主义”热潮席卷而过,虽然也曾有一些时期尼采因被视为德国军国主义的鼓动者而遭到冷落,受到同盟国的贬低。20世纪初,尼采被广泛地但很不准确地译介到英语,或者说与尼采的母语有着奇特关联的这种语言中。至少是部分地因为尼采语言的古体风格,五十年间,这是尼采多部著作仅有的译本。
  后来,当尼采的名声在英国和美国处于低谷时,流亡在美国的普林斯顿大学哲学教授瓦尔特·考夫曼开始重新翻译尼采的许多重要作品,并以一部专著开启了有关尼采的研究计划。自1950年问世以来,这本专著在许多年里一直在如何评价尼采方面具有决定性的影响(考夫曼,1974)。考夫曼呈现出的是一位更传统的思想家,而非为无政府主义者和素食主义者等提供灵感的人。令人普遍惊讶而又得到较为广泛承认的是,尼采被证明是一位讲求理性的人,甚至还是一个理性主义者。考夫曼致力于建构尼采的形象,这种形象远离纳粹、远离那些声称以尼采为先驱的反理性主义运动、远离艺术中的浪漫主义。新的定位使过去的阐释变得难以理解,这样一来,尼采的学院化应运而生。尼采成为众多哲学家中的一位,人们将他与斯宾诺莎、康德、黑格尔,以及其他西方哲学传统中的领军人物相提并论,比较异同。钦服于考夫曼的渊博学识,一些美国哲学家以及随后更多的英国哲学家在他们的著作和文章中,将考夫曼作为从客观性、真理本质、希腊思想、自我本性以及其他无危险课题等方面研究尼采的起点。
  与此同时,尼采成为二战后欧洲(在那里尼采从未丧失体面)存在主义者和现象学派持续研究和征引的对象。1960至1970年间,尼采逐渐成为批评理论家、后结构主义者和解构主义者关注的焦点。当后两个学派在美国立足进而大行其道之后,尼采再次被认定为启发两种思想的主要源泉。一些分析哲学家也发现,尼采并非如先前想象地那样与他们的旨趣相去甚远。出于学术圈中典型的互惠互利的动机,这些学者将他们的一些见解的萌芽归功于尼采,与此同时,通过引用尼采的权威他们进一步确立了自己对这些思想的贡献。如今,由于尼采对各种反差极大的思想以及反思想学派的吸引力,尼采研究正在蓬勃兴起。几乎确凿无疑的是,每年出版的有关尼采的书籍超过了关于任何其他思想家的。
  佯称尼采完全不愿看到这样的现状是徒然无益的。尼采在世时几乎完全为人忽视(除非另作说明,本书所言的在世都指在1889年之前,那年尼采精神失常,距他逝世还有十一年)。尽管尼采并没有因此而愁闷不堪,正如几乎任何事都不能使他愁闷,但世人的忽视确实使尼采陷入困境,因为他相信自己可以向同时代人传递真理,这些人正在因为忽视这些真理而付出惨痛的代价——这是尼采最精确的预言之一。然而,对打着他的旗号完成的著作或做下的事,他定会嗤之以鼻;学术圈对他的学院化改造的成功,尽管不像尼采所遭受的其他改造那么惊人,但从尼采的角度来看一定极像是最终的失败,因为他无论如何不愿被学术界所同化,在学术界,任何事物都只供讨论而不会付诸行动。
  在阐释尼采的观点之前,有必要稍作停顿,来思考一下为什么尼采的著作对纷繁复杂的运动和各种学术思潮都极富吸引力。对于这个问题,更清晰的答案要到后面才能给出。这里一个粗略的解释是,原因恰恰在于尼采的行为特质使人初见即耳目一新。在《悲剧的诞生》(1872)和《不合时宜的沉思》(1873—1876)之后,他的作品通常都是由短小的文章组合而成,篇幅不及一页,风格近乎箴言,尽管我们将会看到,他的箴言式语句与以通常方式来创作和欣赏的格言警句迥然不同:一两行包含人类经验本质的话语,以优雅严谨的确定语气希求人们接纳。讨论的主题庞杂众多,其中的许多话题,如气候、饮食、锻炼和威尼斯,竟会出于哲学家之口,让人不禁诧异。而且通常情况下,他的思考没有依照一定的次序。这就意味着他的思路比大多数哲学家易于进入,他对各种体系所频繁表现出的反感则使读者认为,持有这种反感方为人之常情。尼采的许多“准箴言”内容激进,对于他的所爱,读者从中仅可隐约察觉,但对于他的所恶,却更易于从他惯常的睿智而极端的话语中明确了解到很多。尼采看起来厌恶他那个时代的文明,尤其是德国文明的方方面面,这令读者为之一振。尼采的基本观点是,如果不能创造一个全新的起点,那么我们就在劫难逃,因为两千多年来几乎对所有重要事物的观点从根本上都是错误的,而我们就生活在这些错误思想的残骸之中,也可以说是生活在致命的颓废之中——这样的观点将自主权赋予了那些想要与全部的文化遗产决裂的人们。尼采则从未对这种不可能实现的完全决裂抱有任何幻想。
  即便如此,有关尼采著作的多种阐释仍需进一步的剖白。这些阐释并没有随着时间的流逝逐渐消减,而是在不断增加,尽管它们已不似从前那般带有启示录的神秘色彩。多种阐释的存在向不知情者暗示着,尼采必定晦涩难懂,而且还有可能自相矛盾。这两点确有其事。但人们如果不能意识到并始终牢记着如下事实,这两点往往会给人造成比事实上更为糟糕的印象:事实是,从《悲剧的诞生》开始,在撰写成熟作品的十六年中,尼采发展深化其观点的速度无人能及,并且他很少愿意浪费笔墨,指明自己思想的变化轨迹。
  尼采更经常做的是试图以新的视角看待自己早期的作品,以了解自己前行的踪迹;从他考察自己著述生涯的思路看,他似乎认为人们若不了解其早期作品,就无法理解他的后续作品。他想由此以自我为范例,说明禁闭于19世纪颓废文化的现代人可以怎样从默从转而反抗,并为彻底的转变提供建议。特别是在1886年尼采的创造力濒于枯竭时——尽管他自己不可能事先知晓这一点,他在自己以往的作品上花费了大量精力,为它们提供新的导读,这些导读有时是极严厉的批评;对《快乐的科学》,他实际上写了一本全新的长篇作品来说明写作目的。毋庸置疑,这样做的一个目的就在于表明,对于过去既不应后悔也不必忽略。但是许多评论者却被引入歧途,误认为他们可以据此认为尼采的全部作品仿佛是同时创作出来的。
  另一导致误读和令人震惊的歪曲因素源于一个事实,即至少从1872年(很可能更早)起,尼采必定就已经开始将大部分时间用于写作。已出版的作品数量足以惊人,而他的笔记至少和成书的材料一样丰富。不幸的是,这些未出版的作品(遗稿)大部分留存了下来。如果存在这样一条普遍接受的方法论原则,即在任何情况下未出版的著作都应该与已出版的著作区分对待,那么这并不会造成不幸。然而,几乎没有人遵守这一基本原则。甚至那些宣称会这样做的人也常常为了印证自己对尼采的评价,悄悄地从大量的遗稿中进行语焉不详的摘引。此种处理方式的极大危害在于,尼采的一些核心概念,其中最重要的可能是强力意志和永恒轮回,得不到充分拓展。尼采通常很确信自己已经发掘了哲学的金矿,以至于只是粗略地记下许多思想,而没有充分发展它们。这就给评论者提供了可能性,在不受制于任何明确主张的情况下将某一思想的发展归因于尼采。一些人甚至认为,“真实的”尼采存在于他的笔记之中,而出版的著作不过是一套精致的——十分精致的——掩饰手法。海德格尔即持有这种荒谬的态度,这使得他可以将自己的哲学观点同时作为对尼采哲学的延伸和批判加以宣扬。
  和所有其他的评论者一样,我也将偶尔援引尼采的遗稿,但这样做时我会明确标示。尼采对自己那些付梓著作的最终形式煞费苦心,他是最不可能认为风格可有可无的人。尼采是一个天生的文体学家,即使他草草记下的笔记也比大多数哲学家的成品优雅精致。但是如果将他已发表的作品和这些作品的草稿相比,其差异却十分明显。这种差异会让人不禁感到,在将这两类作品相提并论时一定要十分慎重。我之所以强调这一点,是因为正如我们将看到的,对尼采作品的操纵一直是创造尼采神话的一个主要因素。
  第二章悲剧:诞生、死亡及复活
  尼采是一位早慧的学者,少时即创作颇丰。尽管如此,他的第一部著作《悲剧的诞生》,或据第一版之全称《从音乐精神中诞生的悲剧》,却迟至二十七岁时才出版。年方二十四岁即享誉学界并荣任巴塞尔大学古典哲学教授,尼采也许不该为学界对其新著的肆意攻击感到意外,但显然尼采很意外。不论以何种学术规范衡量,《悲剧》一书都不够严谨,更不用说遵从古希腊研究中所确立的学术规矩了。很快,尼采从学生时代起的宿敌乌尔里希·冯·维拉莫维茨-默伦多夫便撰写长篇书评,指责尼采无知,歪曲事实,对古希腊文化和现代世界的类比荒唐可笑。对此,尼采的挚友埃尔温·罗德,以至少是同样激烈的言辞予以回击,一轮争论随后发生。这种由于学术准则被冒犯而引发的论战在学术圈屡见不鲜,尼采因此声名狼藉,虽为时短暂,这却是他日后经常要面对的、仅有的“声名”。
  自此以后,《悲剧》的读者分化为两个阵营:一派认为尼采汪洋恣肆的文风为其论述内容所必需,读来令人振奋;另一派则因厌恶而表示轻蔑。两方观点都易理解:《悲剧》刮起一阵旋风,以它热烈怪诞的激情及在有限篇幅内探讨尽可能多主题的渴望扫荡了一切。尼采借论述希腊悲剧为何行世短暂的史实之名,宣称此悲剧形式近日已在理查德·瓦格纳的杰作中复活。自从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中看到了《特里斯坦与伊索尔德》的乐谱,尼采就狂热地爱上了瓦格纳的歌剧。当时他十六岁,经常和朋友们一起在钢琴上弹奏并试唱这部歌剧(《瞧,这个人》,11.6;也见于洛夫,1963)。1868年,尼采见到了作曲家本人和他当时的情妇,李斯特的女儿科西马。到1869年,尼采已成他们的密友。在瓦格纳夫妇侨居卢塞恩湖畔的特里布森时,尼采经常登门造访。毫无疑问,在交往中他们曾多次探讨过《悲剧》的全部主题,瓦格纳也为书中的若干中心论题贡献良多(西尔克与斯特恩,1981:第3章)。纵然如此,瓦格纳和科西马收到书的成稿时还是对书中所述大感意外。不管热衷于历史演义的瓦格纳对该书有何等重要的影响,书中众多的新观点足以让他深受启示。
  一般支持《悲剧》的读者会为该书最后十章感到遗憾,遗憾于其中长篇累牍地论述瓦格纳艺术是古希腊悲剧之复活这一命题。在他们看来,这个命题不但荒谬,而且偏离了书中前三分之二的内容所确立的主题,从而破坏了全书的统一性。这样的解读几乎完全错过了书中浓墨重彩的论点,也误解了尼采毕生孜孜以求的事业。对于那些希望理解尼采一以贯之的关切的读者而言,《悲剧》之所以成为尼采著述生涯不可或缺的起点,就在于他在论述中处理问题的方式:他的讨论始于看似远离时代的诸多议题,却逐渐揭示出他真正关心的问题是文化,是文化的永久状况,以及实现文化永久性的诸多障碍。
  《悲剧》开篇即节奏明快,并且这一势头从未减缓。首次阅读最好尽可能加快速度,一个不错的方法是跳过那些晦涩难懂和明显游离于中心论点(该词应从广义理解)之外的部分。这样一种初读的方式当然包含不加深究地接受,但第一遍通读就采取批判的视角难免使人烦躁或倦怠。感受贯穿着《悲剧》全书的流动性十分重要,在某种程度上,流动性也是该书的探讨主旨所在。在“前言——致理查德·瓦格纳”中,尼采首先提到了“我们正在讨论的严肃的德国问题”,并确信“艺术是生命至高无上的使命和生命真正形而上的活动”。然后,尼采恰如其分地以如下论断开始他的论述:“当我们不单能从逻辑推理上了解,而且能够直接感受到艺术的持续发展源于日神和酒神的二元性,那么我们就在很大程度上理解了审美科学。”随后在短短几行内,尼采明确表示,他将在三方面继续推进。首先是当代德国文化的危机,其次是一个有关形而上学本质的大胆判断,最后涉及的是“审美科学”。(尼采使用“Wissenschaft”一词指称“科学”,它的意义不同于英语中的“科学”,指任何一种系统的调查研究——这一点在阅读尼采的全部作品,或更确切地说在阅读其中任何用德语进行的论述时,均应牢记。)
  尼采很快转而讨论日神和酒神之间的“对立”,但“对立”并不意味着两者是敌对关系。尼采很快就在阐述中点明:“两种如此不同的本能彼此共生并存,又常常剧烈对抗,相互间不断地激发更有力的新生”,直到他们“终于产生了阿提卡悲剧——这种既是酒神的又是日神的艺术作品”。这种旨在比任何单一一方创造出更多成果的对立是19世纪德国哲学的特点,它的主要代表人物是黑格尔,尼采基本上毕生都在与这位哲学家抗衡。毋庸置疑,这其中部分原因在于尼采对叔本华情有独钟,而叔本华对黑格尔的厌恶尽人皆知。不过,在阐释对立及其克服方面,尼采并不需要求助于任何辨证法的机制,而黑格尔自己却深受其累。尼采可以通过形象和例证实现他的规划,尽管他在举证时常常带有明显的倾向性。
  尼采认为,日神是关于形象的艺术。确切地说,日神就是形象。尼采以梦阐释他的观点:最具代表性的日神艺术格外清晰,刻画事物轮廓鲜明,很好地例证了个体化原则。叔本华将这一原则视做我们所犯的主要认识论错误——我们对世界的观察和设想着眼于彼此孤立的客体,包括孤立的个人在内。作为拥有感官和观念机制的存在者,我们无法避免用这一根本错误的方式看待世界。在叔本华看来,这一错误是我们遭受许多最痛苦的幻相和经历的根源,尽管我们并不清楚克服这一错误能否使我们的生活不再那么可怕。
  在《悲剧》里,尼采利用了叔本华思想中的困惑之处。很明显,在产生自己的、某种程度上可以说是独立的“艺术家的形而上学”时,尼采并不比叔本华对这些困惑更加明了。在《自我批判的尝试》中,尼采曾以自嘲的方式对自己的写作过程表示质疑。这篇为《悲剧》第三版所写的精彩前言作于1886年,当时尼采正处于自我评价时期。通过使用短语“艺术家的形而上学”,尼采一方面意指某类定制的形而上学可以赋予艺术一种重要性,这种重要性后来他自己也承认过于荒谬;另一方面则指使用艺术或伪艺术手法生成形而上学观点,再用美的标准而非真实性标准对这些观点加以检验。因此,有人将《悲剧》视做一次康德式的先验的论证,其遵循的一般模式是:x是既知事实,即论据。那么为使x成为可能,何种其他既知事实是必须的?尼采的论据与任何其他哲学家迥然相异,他赋予审美经验以优先性,而审美经验,即便在考虑之中,也通常是哲学范畴里排位靠后的因素。尼采将我们创造日神艺术(雕塑、绘画,尤其是史诗)和酒神艺术(音乐、悲剧)的体验作为他的论据,询问为使我们拥有这些体验,世界必须如何。我们已经看到尼采将日神艺术比做梦,而使酒神艺术作为梦之本质的最初显现结盟于迷醉状态,这种状态是感知到的个体化原则得以克服的深度方式,是清晰性的丧失,是个体特征的消弭。
  既然我们已经领悟到,日神象征着美丽形象而酒神使我们尽情体验现实同时又不被现实摧毁,那么,为何我们还需要兼备两者?之所以我们被如此建构,是因为现实的体验必须被保存起来,待特殊情况下备用,正如希腊人意识到的:它是为节日而准备(尼采写作《悲剧》时,首届拜罗伊特音乐节正在筹划之中,但直到1876年音乐节才得以举行)。此外,更深一层的原因在于,形象本身并没有问题,只要我们了解那就是它的真实状态(这将一直是尼采作品中的一个关键主题)。正如我们所见,希腊史诗是日神艺术形式的一种,其最引以为豪的代表当属《伊利亚特》,一部因主题明晰和勾画鲜明令我们欣悦的杰作。真实经历过此段历史的希腊人乐意为自己虚构一个众神自娱自遣的王国,对此,尼采的评价值得回味,他认为这是“神正论唯一令人满意的形式”(《悲剧》,3)。正是在这个层面上,在《悲剧》第一版中出现过两次、后来又在《自我批判的尝试》中得到重申的一个论述才成立:“只有作为一种审美现象,世界才具有存在的合理性。”(表述略有不同)对于荷马时代的希腊人来说,极贫乏的生存状态令人不堪忍受,因此,他们表现出一种英雄式的艺术本能,将战乱频仍的生活转变成一种壮观的景象。这就是他们需要众神的原因,他们并不以求得更好的来生安慰自己,就像构想另一个世界时所通常怀有的动机那样,而是在他们自己所可能拥有的任何一种生活和众神的不朽生活之间作出区分。荷马曾令人震惊地向我们表明,众神正因为具有不朽之躯,所以可以肆无忌惮,不顾责任。“谁要是心怀另一种宗教走近这些奥林匹斯山之神,想在他们那里寻找高尚的道德,甚至寻找圣洁、非肉身的空灵、仁慈与怜悯,他就必定会怅然失望,立刻调首而去。”(《悲剧》,3)
  尼采一生都对“英雄气概”充满怀疑,如果我们还可以赋予这个概念某种意义,那么这一定发生在对英雄景象的想象过程中。在《悲剧》中,尼采首次尝试给一个短语注入力量,在后来的写作中,他也一直对这个短语情有独钟,这就是“强者的悲观主义”。尼采从未幼稚到成为一个乐观主义者,像一个“非英雄”那样认为生活会一如既往地美好。而我们普通人,作为“非英雄”,只能汲汲于“生活质量”(有人希望尼采会对这个糟糕透顶的短语作出恰如其分的评价)。当我们认为“生活质量”无法改善时,便转而成为悲观主义者,而不是感伤主义者,或如尼采所言,“浪漫主义”者,悲叹着生活的苦难,同时还可能将这种悲叹恰到好处地转化成柔和的诗歌形式。
  ……

前言/序言

  序言
  周国平
  尼采在现代西方哲学史和思想史上的重要性毋庸赘言,但是,要对尼采哲学做一个简明的解说却是一件难事。别的哲学家,尤其别的德国哲学家,都有意识地构筑体系,仿佛已经亲自把展厅布置好,导游只需带游客循序参观就可以了,能否看懂则另当别论。尼采相反,他拒绝体系,他的多数著作是格言的荟萃,其风格又是充满反讽、跳跃、矛盾,这里没有现成的展厅,无论谁当导游都必须自己动手布展,凭自己的眼光把纷繁的展品整理出一个秩序来。
  和别的哲学家的另一大区别是,尼采的哲学与他的内在精神历程有着最紧密的联系,倘若对这个历程没有切身的感应和同情的理解,任何解说都只能是隔靴搔痒。也就是说,要对尼采哲学做出中肯的解说,解说者必须调动和带入自己的主观精神体验,不应该是所谓纯学术的客观研究。
  因为上述原因,尼采哲学的确给不同的解释留下了巨大空间。但是,这绝不意味着解释者可以任意发挥,而是必须把握好文本和解释者之间的“视界融合”的分寸。我对尼采哲学的一本好的入门书的基本要求是,能够抓准尼采所思考的主要问题和解决方向,以此为基本线索阐明其哲学的演变和发展。英国学者迈克尔?坦纳的《尼采:一个简明导论》(中译名《尼采》)就是这样的一本入门书。
  作者认为,尼采一生的根本关注是痛苦与文化的关系,其立足点不是回避或消除痛苦,而是为了肯定人生而肯定人生必有的痛苦,据此对文化的价值进行评估和分级,并寻求一种真正能够肯定痛苦的有内在力量的文化。我不是引用原话,而是做了某种归纳和补充,并且需要强调一点:尼采主要关注的是人生的根本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一套值得阅读和购买的文学名著。

评分

想收集完全集 慢慢收 等活动

评分

想收集完全集 慢慢收 等活动

评分

东西很好,是正品,优惠力度大,配送速度快!

评分

好好学习下 写的很好

评分

很好!东西不错,值得入手!京东的品质始终不错,送货师傅认真负责!

评分

牛津通识读本要慢慢看、细细想。。。。。。

评分

质量很好,物流很快。

评分

1889年,尼采突然神智失常。此前,他的哲学几乎完全被世人忽视;此后,他逐渐成为各类人争相膜拜的偶像。然而,对尼采思想的解读,众说纷纭,莫衷一是。尼采当年曾有预见:“最重要的是,不要将我和不属于我的思想混为一体!”《牛津通识读本:尼采》通过对尼采生平与著作的探究,揭示了尼采思想中固有的模糊与歧义,并对百年来人们对尼采作品的诸多误读进行了梳理。

类似图书 点击查看全场最低价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分享链接


去京东购买 去京东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淘宝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当当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去拼多多购买


牛津通识读本:尼采 bar code 下载
扫码下载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友情链接

© 2024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