産品特色
內容簡介
《人與永恒》以隨筆短語的形式闡述瞭周國平畢生對人生問題的關注和思考,包括人、自然和生命、愛、孤獨、人生、超脫、幸福和痛苦、幽默、女人和男人、天纔、婚姻、死、時間和永恒等話題,精闢、深刻且富於哲理。
周國平自己對這本《人與永恒》情有獨鍾。讀它的感覺,就像偶然翻開他自己的私人檔案,和多年前那個踽踽獨行的他邂逅相遇。他喜歡和羨慕那一個他自己,喜歡那個他自己默默無聞並且不求聞達,羨慕那個他自己因此而有瞭一種真正自由的寫作心態。
內頁插圖
目錄
作者的話
一版序
二版序
香港版序
三版序
人
自然和生命
愛
孤獨
真實
哲學
藝術
詩
美
人生
幸福和痛苦
超脫
幽默
讀書
寫作
天纔
女人和男人
婚姻
感覺
態度
思想
信仰
精神現象
世態人情
死
時間和永恒
精彩書摘
1 人是唯一能追問自身存在之意義的動物。這是人的偉大之處,也是人的悲壯之處。
“人是萬物的尺度。”人把自己當作尺度去衡量萬物,尋求萬物的意義。可是,當他尋找自身的意義時,用什麼做尺度呢?仍然用人嗎?尺度與對象同一,無法衡量。用人之外的事物嗎?人又豈肯屈從他物,這本身就貶低瞭人的存在的意義。意義的尋求使人陷入二律背反。
2 也許,意義永遠是不確定的。尋求生命的意義,所貴者不在意義本身,而在尋求,意義就寓於尋求的過程之中。我們讀英雄探寶的故事,吸引我們的並不是最後找到的寶物,而是探寶途中驚心動魄的曆險情境。尋求意義就是一次精神探寶。
3 維持和繁衍生命是人的動物性,尋求生命的意義則是人的神性。但人終究不是神,所以,意義是一個悖論的領域。其中,生與死、愛與孤獨是兩項最大悖論。
4 人渴望完美而不可得,這種痛苦如何纔能解除? 我答道:這種痛苦本身就包含在完美之中,把它解除瞭反而不完美瞭。
我心中想:這麼一想,痛苦也就解除瞭。接著又想:完美也失去瞭。
5 在極其無聊的時候,有時我會突然想到造物主的無聊。是的,他一定是在最無聊而實在忍受不下去的時候,纔造齣人來的。人是他的一個惡作劇,造齣來替他自己解悶兒。他無休無止地活在一個無始無終的世界上,當然會無聊,當然需要解悶兒。假如我有造物主的本領,當我無聊時說不定也會造一些小生靈給自己玩玩。
6 讓我換一種說法—— 這是一個荒謬的宇宙,永遠存在著,變化著,又永遠沒有意義。它為自身的無意義而苦悶。人就是它的苦悶的産物。
所以,人的誕生,本身是對無意義的一個抗議。
7 在希臘神話中,造人的不是至高無上的神——宙斯,而是反抗宙斯的意圖因而受到酷刑懲罰的普羅米修斯。這要比基督教的創世說包含更多的真理。人類的誕生是反抗上帝意誌的結果。
8 自由,正義,美,真理,道德,愛,理想,進步……這一切美好的詞眼,在人類心目中是一種安慰,由一位神的眼光看來卻是一種諷刺。
9 人這脆弱的蘆葦是需要把另一支蘆葦想象成自己的根的。
10 我喜歡的格言:人所具有的我都具有——包括弱點。
我愛躺在夜晚的草地上仰望星宿,但我自己不願做星宿。
11 有時候,我們需要站到雲霧上來俯視一下自己和自己周圍的人們,這樣,我們對己對人都不會太苛求瞭。
12 既然我們人人注定要下地獄,我們身上怎麼會沒有這樣那樣的弱點呢?當然,每人通往地獄的道路是不同的。
有時候,我對人類的弱點懷有如此溫柔的同情,遠遠超過對優點的欽佩。那些有著明顯弱點的人更使我感到親切。
一個太好的女人,我是配不上的。她也不需要我,因為她有天堂等著她。可是,突然發現她有弱點,有緻命的會把她送往地獄的弱點,我就依戀她瞭。我要守在地獄的門前,阻止她進去…… 13 有時候,我會對人這種小動物忽然生齣一種古怪的憐愛之情。他們像彆的動物一樣齣生和死亡,可是有著一些彆的動物無法想象的行為和嗜好。其中,最特彆的是兩樣東西:貨幣和文字。這兩樣東西在養育他們的自然中一丁點兒根據也找不到,卻使多少人迷戀瞭一輩子,一些人熱衷於擺弄和積聚貨幣,另一些人熱衷於擺弄和積聚文字。由自然的眼光看,那副熱衷的勁頭是同樣地可笑的! 14 沒有一種人性的弱點是我所不能原諒的,但有的是齣於同情,有的是齣於鄙夷。
15 鼾聲,響屁,飽嗝……這些聲響之所以使人覺得愚蠢,是因為它們暴露瞭人的動物性一麵。
16 希臘人混閤獸性和神性而成為人。中國人排除獸性和神性而成為人。
17 給人帶來最大快樂的是人,給人帶來最大痛苦的也是人。
18 人是一種講究實際的植物,他忙著給自己澆水、施肥、結果實,但常常忘記瞭開花。
19 心理學傢們說:首先有欲望,然後纔有禁忌。但事情還有另一麵:首先有禁忌,然後纔有觸犯禁忌的欲望。犯禁也是人的一種無意識的本能,在兒童身上即可找齣大量例證。
20 人在失去較差的之時,就去創造較好的。進步是逼齣來的。
21 人是難變的。走遍天涯海角,誰什麼樣還是什麼樣,改變的隻是場景和角色。
22 人不由自主地要把自己的睏境美化,於是我們有瞭“懷纔不遇”、 “紅顔薄命”、“大器晚成”、“好事多磨”等說法。
23 每個人的個性是一段早已寫就的文字,事件則給它打上瞭重點符號。
24 肉體使人難堪不在於它有欲望,而在於它遲早有一天會因為疾病和衰老而失去欲望,變成一個奇怪的無用的東西。這時候,再活潑的精神也隻能無可奈何地眼看著肉體衰敗下去,自己也終將被它拖嚮衰敗,與它同歸於盡。一顆仍然生氣勃勃的心靈卻注定要為背棄它的肉體殉葬,世上沒有比這更使精神感到屈辱的事情瞭。所謂靈與肉的衝突,唯在此時最觸目驚心。
……
前言/序言
我無意像培根那樣,一生中時時把自己的格言集帶在身邊,不斷精雕細刻。原因很簡單:我不是一個格言傢,這本書也不是一部格言集,它不過是我平時隨手記下的小感想的一個匯編罷瞭。此次再版,隻作瞭若乾刪節和較多增補,章目有所添加,篇幅有所擴充,因為從初版至今,畢竟四年過去瞭,手頭又有瞭一些積纍。十年的積纍僅成這麼一本小書,我發現自己實在算不上一個勤快的人。
1991.10
《山河舊事》 序言 在中國廣袤而悠久的曆史長河中,總有一些身影,他們的命運與時代洪流緊密相連,他們的故事,摺射齣那個時代的風雲變幻,也勾勒齣人性的復雜與光輝。本書《山河舊事》,便是這樣一部試圖捕捉曆史塵埃中那些鮮活生命軌跡的野心之作。它並非一部宏大的史詩,也非某個帝王將相的傳記,而是將目光投嚮瞭那些在曆史舞颱邊緣,卻同樣承載著時代重量的普通人——士人、農人、商賈、以及在亂世中飄零的女子。 我們選擇的切入點,是那些足以撼動個人命運的重大曆史節點,比如王朝的更迭、戰亂的侵襲、文化的衝擊,以及社會經濟的劇烈變遷。然而,我們關注的重點,並非事件本身如何波瀾壯闊,而是這些事件如何如同一雙無形的手,撥動瞭無數個體的生命之弦,讓他們在曆史的洪流中掙紮、前行、選擇,或是被裹挾。 本書力求以一種細膩入微的筆觸,去描繪這些人物的內心世界、他們的情感糾葛、他們的生活細節,以及他們在麵對時代巨變時的迷茫、堅守與無奈。我們相信,正是這些鮮活的個體,構成瞭曆史最真實的肌理,他們的故事,雖然渺小,卻蘊含著跨越時空的普適性情感和深刻的人生哲理。 《山河舊事》的誕生,源於對曆史的敬畏,對人性的探究,以及對那些被遺忘的生命最真摯的緬懷。我們希望通過這本書,能讓讀者在翻閱字裏行間的同時,仿佛能聽到曆史的迴響,感受到那些在時光中沉澱下來的溫度。 第一章:書香煙雨下的士人悲歌 故事始於一個煙雨朦朧的江南小鎮,這裏曾經是文人墨客的聚集之地,書聲琅琅,墨香四溢。然而,太平盛世的錶象之下,暗流湧動。故事的主人公,一個名叫瀋懷瑾的年輕士子,齣身書香門第,自幼飽讀詩書,心懷匡扶社稷之誌。他曾以為,隻要寒窗苦讀,金榜題名,便能一展抱負,光耀門楣。 然而,他的人生軌跡,卻被即將到來的政治風暴徹底改變。當他意氣風發地踏入仕途時,卻發現現實遠比他想象的要殘酷。朝堂上的黨爭激烈,權力鬥爭猶如鏇渦,腐敗與虛僞充斥著官場。瀋懷瑾試圖保持自己的清高與正直,但很快便發現,在那個時代,個人的理想與政治的現實之間,存在著一道難以逾越的鴻溝。 他親眼目睹瞭曾經的同窗好友,為瞭權勢和利益,變得麵目全非;他看到瞭正直的官員,因為不閤時宜的直言而被排擠打壓。瀋懷瑾開始陷入深深的迷茫與痛苦,他開始質疑自己所追求的一切,開始審視那個扭麯的時代。 在一個漆黑的夜晚,他獨自一人站在江邊,望著滔滔江水,心中湧動著萬韆思緒。是就此沉淪,隨波逐流,還是堅守信念,獨自苦撐?他知道,任何一個選擇,都將把他的人生推嚮不同的方嚮。 本書將詳細描繪瀋懷瑾在理想與現實、清高與妥協之間痛苦的抉擇。我們將深入他的內心世界,展現他從一個充滿抱負的熱血青年,如何一步步走嚮成熟,或是心灰意冷。我們也將通過他與其他士人的交往,描繪那個時代士人的生存狀態,以及他們在個人價值與社會責任之間的掙紮。 第二章:刀光劍影中的農人血淚 當士人的命運在廟堂之上起伏時,土地上的農民,同樣在時代的洪流中承受著時代的重壓。故事將視角轉嚮北方的一片土地,那裏的人們世代以耕作為生,他們的生活樸實而堅韌,與土地的脈搏同步。 然而,隨著戰亂的頻繁,這片寜靜的土地開始被撕裂。當戰火蔓延,徵兵的號角響起,男人們被捲入無休止的殺戮;當苛捐雜稅如同洪水猛獸,壓垮瞭本已脆弱不堪的生活;當飢荒如同瘟疫般席捲而來,土地上的生命凋零。 本書將著重刻畫一個農傢婦女,名叫阿秀。她的丈夫被徵兵,兒子在飢荒中夭摺,她獨自一人,在這片滿目瘡痍的土地上,用盡全身力氣,試圖守護那僅存的一絲生機。她學會瞭在絕望中尋找希望,在痛苦中咬牙堅持。她麵對的是一次又一次的打擊,但她從未放棄,因為她知道,她肩負著生命的延續。 我們將詳細描繪阿秀在亂世中,如何用她的雙手,在貧瘠的土地上播種希望;如何用她的智慧,在睏境中尋找生存之道;如何在失去一切之後,依然能保持內心的善良與尊嚴。她的故事,是那個時代無數普通農民血淚史的縮影,展現瞭他們在曆史的巨輪下,所承受的磨難與堅韌。 第三章:絲竹婉轉裏的商賈沉浮 在大時代背景下,商品經濟的萌芽與發展,也孕育齣瞭一群特殊的群體——商賈。他們穿梭於大街小巷,他們的腳步遍布大江南北,他們用自己的智慧與汗水,在那個時代留下瞭獨特的印記。 本書將描繪一位名叫李子衿的年輕商賈,他齣身一個普通的商販傢庭,憑藉著敏銳的商業頭腦和敢於冒險的精神,逐漸在這個充滿機遇與挑戰的商業世界中站穩腳跟。然而,他的生意之路,並非一帆風順。 他需要麵對官場的盤剝,需要應對同行的競爭,更需要時刻警惕市場風雲的變幻。他時而因為敏銳的市場嗅覺而賺得盆滿鉢滿,時而又因為一場意外的政治動蕩而傾傢蕩産。他的每一次跌倒,都讓他更加深刻地理解瞭商業的本質,以及人性的復雜。 本書將詳細展現李子衿的商業經營之道,他如何在夾縫中求生存,如何在大浪淘沙中保持冷靜。我們將看到他如何與形形色色的人打交道,如何憑藉智慧與誠信,在亂世中建立自己的商業帝國。同時,我們也將揭示那個時代商業環境的真實麵貌,以及商人們在追求財富的同時,所麵臨的道德睏境與社會評價。 第四章:紅顔薄命的亂世悲歌 在任何一個時代,女性的命運往往更加脆弱,她們的身影,更容易被曆史的塵埃所掩埋。本書將把目光聚焦於那些生活在亂世中的女子,她們的命運,往往與男人們的戰爭、政治、或是命運的沉浮息息相關。 我們將描繪一位名叫蘇晚晴的女子,她齣身於一個沒落的官宦傢庭,天生麗質,纔情齣眾。然而,她的命運,卻如同飄零的落花,無法掌握在自己手中。她可能會被傢族安排嫁給一個她不愛的男人,也可能會因為傢族的敗落而淪為他人玩物。 本書將通過蘇晚晴的視角,展現那個時代女性的生存睏境。她如何在男權社會中尋求一絲喘息,她如何用她的溫柔與堅韌,去麵對命運的安排。我們也將描繪她與一些重要人物之間的情感糾葛,這些情感,或許是她生命中唯一的慰藉,也可能是壓垮她的最後一根稻草。 本書的重點,並非簡單地哀嘆女性的命運,而是試圖通過蘇晚晴的經曆,去揭示那個時代社會結構對女性的壓迫,以及女性在極端環境下所展現齣的生存智慧與內心的掙紮。我們將看到,即使是在最黑暗的時代,女性依然能閃耀齣獨特的光芒。 結語 《山河舊事》並非旨在為曆史舞颱上的英雄人物樹碑立傳,而是希望通過那些在曆史長河中被忽略的普通人的故事,去還原一個更加真實、更加立體、也更加觸動人心的曆史。瀋懷瑾的迷茫,阿秀的堅韌,李子衿的沉浮,蘇晚晴的悲歌,她們的故事,共同交織成一幅波瀾壯闊的時代畫捲。 在這幅畫捲中,我們看到瞭時代的變遷,看到瞭人性的復雜,也看到瞭生命在曆史長河中,那股頑強不息的力量。本書希望讀者在閱讀的過程中,能夠感受到曆史的厚重,體味人生的無常,並從中獲得一些關於當下,以及關於生命本身的思考。 曆史,不僅僅是帝王將相的功過是非,更是無數個普通人悲歡離閤的匯聚。而《山河舊事》,正是希望將這些被歲月淹沒的聲音,重新帶迴到我們麵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