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吴立峰,乔辉,周晓 等 著
图书标签:
  • 色母粒
  • 塑料改性
  • 聚合物
  • 着色剂
  • 塑料助剂
  • 生产工艺
  • 应用技术
  • 配方设计
  • 质量控制
  • 行业标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165862
版次:1
商品编码:11245492
包装:平装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3-05-01
页数:245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可供塑料行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阅。

内容简介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从实际出发,以问答的形式,具体介绍了色母粒应用中常见问题、色母粒用助剂、功能母粒的品种和配方、色母粒生产工艺和设备、色母粒用分散剂等。

目录

第一章 色彩
1 什么是颜色?
2 什么是颜色的属性?
3 什么是颜色产生的三要素?
4 什么是配色?
5 配色原理是什么?
6 配色的条件是什么?
7 配色方法是什么?
8 配色仪器包括什么?
9 计算机测色配色系统中光谱光度仪的作用是什么?
10 光谱光度仪常用类型是什么?
11 如何选用光度仪?
12 什么是测色配色软件?
13 计算机测色配色技术推广应用前景如何?

第二章 色母粒应用中常见的问题
1 色母粒是如何分类的?
2 什么叫减色配色法——颜料色料的混合?
3 什么是加色配色法——颜色色光的混合?
4 如何用配色原理配出更纯正、鲜艳的色彩?
5 着色时选用通用色母粒还是专用色母粒?
6 为什么使用ABS色母粒易出现色差?
7 为什么白色母粒中常添加群青或荧光增白剂以增加白度?
8 为什么涂覆膜使用白色母粒会引起膜破裂?
9 薄层涂覆用色母粒较普通色母粒有什么特殊要求?
10 白色涂覆膜母粒主要组成是什么?
11 通信电缆用色母粒与普通色母粒相比有何特殊要求?
12 聚乙烯通信电缆色母粒基本配方是什么?
13 电缆护套料用色母粒基本组成是什么?
14 什么是银色母粒,其组成及工艺流程如何?
15 低微米级、亚微米级分散度的技术意义是什么?
16 胶袋起“白粉”的原因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17 什么是大理石母粒?
18 什么是斑点效果颜料?
19 ABS色母在具体使用时要注意哪些问题?
20 为什么有时使用色母会出现脱皮、花斑水纹等现象?如何克服之?
21 为什么白色母粒制成的塑料制品易发黄?如何去克服之?
22 生产色母的分散剂与助剂有哪些?各有什么要求?何种为佳?
23 什么是色母?为什么要使用色母?
24 塑料产品着色时一般出现的问题及解决方法?
25 什么是专用色母,它有哪些优点?
26 如何具体地精确计算使用色母的着色成本?
27 为节省一些着色成本,能不能把配比降低一些使用?
28 使用色母对模具有什么要求?
29 除选色、适用性配合以及配比之外,订购色母还要注意些什么?
30 色母中是否有水分?加工前要不要烘干?烘干工艺条件如何?
31 色母对某些已添加阻燃剂的塑料有无影响?
32 在操作过程中发现有色母黏附料斗壁的现象,是什么理由,如何解决?
33 用户在白母粒采购时必须核对的技术规格与货价关系有哪些?
34 聚合物着色加工中的问题及解决方法有哪些?
35 色母粒用颜料的评价方法有哪些?
36 如何合理选用色母粒载体?
37 为什么要制造母料?为什么不用直接加入添加剂的方法?
38 使用母料会不会使生产成本增加?
39 色母大致上可以分为哪些品种和等级?
40 使用色母着色会不会发生颜料迁移现象?

第三章 塑料填充改性母料生产与应用
1 国内塑料填充改性母料生产与应用现状如何?
2 改性后的CaCO3的分散状态及形成对型材的影响?
3 纳米CaCO3对高浓度聚烯烃色母粒色彩性能的影响如何?
4 纳米BaSO4在白母粒中应用性能如何?
5 纳米BaSO4和纳米CaCO3对蓝色母粒色彩性能影响如何?
6 高性能无机填料在色母粒中的表征与评价如何?
7 凹凸棒替代红颜料的效果如何?

第四章 塑料着色问题
1 颜料着色技巧是什么?
2 塑料制品如何进行彩色设计?
3 聚烯烃着色应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4 聚氯乙烯着色应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5 ABS着色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6 聚碳酸酯着色应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7 聚甲醛着色应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8 聚氨酯泡沫塑料的着色应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9 聚苯乙烯如何着色?
10 聚酰胺着色应注意的问题是什么?
11 其他塑料着色应考虑的问题是什么?

第五章 色母粒用抗氧剂、稳定剂、抗静电剂、抗菌剂、阻燃剂
1 色母粒用抗氧剂是什么?
2 抗氧剂品种及性能如何?
3 色母粒用光稳定剂是什么?
4 光稳定剂品种及性能如何?
5 抗氧剂、光稳定剂作用功能及选用原则是什么?
6 削弱或抑制抗氧剂、光稳定剂作用功能的因素是什么?
7 色母粒用抗静电剂是什么?
8 抗静电剂的品种如何?
9 应用抗静电剂注意事项是什么?
10 色母粒用抗菌剂是什么?
11 抗菌剂品种如何?
12 色母粒用阻燃剂是什么?
13 阻燃剂品种如何?
14 阻燃母粒的应用怎样?

第六章 功能母粒的品种和配方
1 填充母粒及其主要组成是什么?
2 塑料抗氧母粒及其主要成分是什么?
3 什么是低热值母粒?
4 降温母粒及其组成是什么?
5 芳香母粒及其组成是什么?
6 农用蓝光母粒及其组成是什么?
7 何为长寿母粒?其用途和配方是什么?
8 阻燃母粒、阻燃剂种类及母粒配方是什么?
9 什么是远红外料?
10 什么是增亮母粒?其用量为多少?
11 何谓防雾滴母粒及其组成?
12 纤维花点颜料及其生产与应用是什么?
13 什么是夜光颜料?
14 大理石花纹母粒的使用原理及其组成是什么?
15 什么是双向拉伸聚丙烯(BOPP)珠光膜母粒?
16 塑料抗静电剂为何以母粒形式加入为宜?其组成如何?
17 使用金粉和银粉注塑时常常发生模口流出线是什么原因?
18 为什么使用珠光粉制品会发生变黄现象?
19 注塑时如何得到一个好的珠光效果?
20 为什么尼龙着红色时常常会褪色?
21 使用同一种颜料为什么会配出不同的颜色?
22 着色剂对流变性能有影响吗?
23 汽车用塑料着色技术安全是什么?

第七章 色母粒生产工艺和设备
1 颜料的分散方法主要有几种?
2 色母粒的主要生产工艺有几种?
3 什么是高速捏合法?有何特点?
4 什么是捏合冲洗法?有何特点?
5 什么是颜料挤水转相工艺?
6 什么是熔体剪切法?特点是什么?
7 什么是密炼机?
8 什么是FCM设备?
9 布斯连续混炼机(Buss Ko Kneader)有何特点?
10 什么是三辊研磨法?有何特点?
11 涤纶纺前着色主要有哪些工艺?
12 涤纶色母粒主要使用哪些原料?
13 色母粒塑料用炭黑的分散设备是什么?
14 三螺杆挤出机及其特性

第八章 色母粒用分散剂
1 聚乙烯蜡的种类及其性能如何?
2 裂解法聚乙烯蜡的生产工艺及其对聚乙烯蜡产品质量的影响如何?
3 聚乙烯蜡在塑料母料中的应用及存在的问题是什么?
4 聚乙烯蜡对颜料分散状态的影响是什么?
5 聚乙烯蜡对制品性能的影响是什么?
6 色母粒中不用石蜡的原因是什么?
7 含氟聚合物加工助剂(PPA)的作用机理如何?
8 含氟聚合物助剂(PPA)的效能如何?
9 EVA蜡的物理性能是什么?
10 EVA蜡在色母粒中的应用如何?
11 色母粒中为什么要用Tegomer�k分散剂?
12 在聚丙烯母粒应用中分散剂的作用是什么?
13 Tegomer P 141针对聚丙烯色母粒的分散作用是什么?
14 分散剂TAS A在颜料分散于塑料中的基本原理是什么?
15 色母粒专用新型TAS��2A分散剂有哪些?
16 分散助剂AClyn离聚物的化学结构如何?
17 离聚物作为分散剂的应用是什么?
18 高熔融指数LLDPE取代PE蜡的作用是什么?
19 超低分子量蜡在白色母粒中的应用如何?
20 聚乙烯蜡生产工艺对有机颜料着色强度有什么影响?
21 黑母粒中分散剂的作用是什么?
22 颜料光亮剂的作用是什么?
23 聚丙烯蜡的制备与性能是什么?
24 微粉蜡的性能及应用是什么?

附录色母粒与环保
参考文献

前言/序言

  高分子合成材料在塑料和化纤领域的应用,母粒是不可或缺的,色母粒能够赋予塑料和化纤材料用途及外观的多样性,充分满足了人们的生活要求,使世界更加绚丽多彩。
  针对近年色母粒行业的飞速发展和色母粒技术的不断提高,作者组织了业内资深专家对新产品、新技术进行了总结,将更加精辟、更加直接实用的经验技术概括编著到本书中,为色母粒行业广大工程技术人员提供了一本极具指导意义和实用性的参考书。
  希望读者通过阅读,不但发现母粒技术的精彩世界,更能感受作者对色母粒行业和技术有着对生命一样的忠诚和热情!
《色彩的魔术师:色母粒的奇妙世界》 在这本深入浅出的百科式读物中,我们将一同探索一个看似平凡却又至关重要的领域——色母粒。它如同色彩的魔法师,为我们日常生活中琳琅满目的塑料制品注入了生动的灵魂。从鲜艳的玩具到实用的家居用品,再到高性能的工业部件,几乎所有我们能触摸到的塑料制品,都离不开它精准而迷人的色彩调配。 本书并非枯燥的技术手册,而是以一种轻松、引人入胜的方式,带领读者走进色母粒的世界。我们不只是在介绍一种化学品,更是在讲述一种工艺,一种创新,一种如何将科学与艺术完美结合,赋予材料生命力的故事。 第一篇:揭开色彩的面纱——色母粒的诞生奥秘 何为色母粒? 我们将从最基础的概念讲起,清晰解释色母粒是什么,它的基本组成部分——载体树脂、颜料/染料和助剂,以及它们各自扮演的角色。你会了解到,色母粒并非简单的“彩色塑料”,而是一种高度浓缩的、经过特殊工艺制备的着色剂。 颜料与染料的抉择: 深入探讨不同类型的颜料和染料,分析它们的特性、优缺点,以及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选择标准。是追求卓越的耐候性,还是艳丽夺目的视觉效果?我们将一一解答。 载体树脂的重要性: 载体树脂是色母粒的“载体”,它的选择直接影响着色母粒的分散性、相容性和最终产品的性能。我们将介绍常见的载体树脂,如PE、PP、PS、ABS、PET等,以及它们如何与颜料协同作用。 助剂的神奇力量: 助剂虽然用量少,却能极大地提升色母粒的性能。分散剂、润滑剂、抗静电剂、紫外线吸收剂……它们如何让色母粒更易分散、更稳定,赋予塑料制品更多附加功能? 生产工艺的精雕细琢: 从颜料的预处理到混合、捏合、造粒,我们将一步步解析色母粒是如何诞生的。了解双螺杆挤出、密炼机等关键生产设备,以及温度、剪切力等工艺参数对产品质量的影响。每一个环节都凝聚着精密的科学计算和丰富的实践经验。 质量的守护者: 色母粒的质量控制是确保最终产品色彩一致性和稳定性的关键。我们将探讨色差仪、熔融指数仪等检测仪器,以及色母粒的耐光性、耐热性、迁移性等重要性能指标的测试方法。 第二篇:色彩的万花筒——色母粒的应用天地 塑料行业的色彩指挥家: 色母粒广泛应用于吹膜、注塑、挤出、拉丝等各种塑料加工工艺。我们将展示色母粒如何在不同工艺中发挥作用,例如,在吹膜过程中如何实现薄膜的均匀着色,在注塑过程中如何保证制品的色彩饱满度。 从生活到工业,无处不在的色彩: 日用消费品: 从冰箱、电视的外壳,到餐具、玩具,色母粒为它们披上了各式各样的色彩,满足了人们对美观和个性的追求。 包装领域: 食品包装、化妆品包装、工业包装……色母粒不仅赋予包装产品视觉吸引力,还能提供防紫外线、阻隔功能等。 汽车工业: 汽车内饰、外饰件的色彩搭配,不仅关乎美观,更与材料的耐候性、耐光性息息相关。 电子电器: 电脑、手机、家电的外壳,需要精准的色彩匹配,同时也要考虑阻燃、抗静电等性能。 农业与建筑: 农用薄膜、管道、扣件等,色母粒的应用提升了产品的耐用性和识别性。 纺织与纤维: 合成纤维的染色,色母粒的使用大大提高了染色效率和均匀度。 特种色母粒的魅力: 除了普通的颜色,我们还将介绍功能性色母粒,如: 珠光色母粒、金属色母粒: 赋予塑料制品独特的金属光泽和闪耀效果。 荧光色母粒、夜光色母粒: 提升产品的可见度和安全性。 香味色母粒: 将愉悦的香气与色彩结合,创造更具感官体验的产品。 导电色母粒、抗静电色母粒: 满足电子产品对导电性能的需求。 第三篇:色彩的未来畅想——创新与发展 环保的呼唤: 随着环保意识的日益增强,绿色环保的色母粒成为行业发展的重要方向。我们将探讨可降解塑料色母粒、生物基载体色母粒,以及减少VOC排放的生产工艺。 色彩的数字化: 色彩管理和数字化配色系统,如何通过精准的数据化分析,实现更高效、更一致的色彩生产? 性能的升级: 结合纳米技术、功能性添加剂,色母粒将如何进一步提升塑料制品的耐候性、耐磨性、阻燃性等性能,拓展更广泛的应用领域? 个性化与定制化: 满足市场对个性化、小批量、多品种色彩需求的技术挑战与解决方案。 “色彩的魔术师:色母粒的奇妙世界”不仅仅是一本书,它是一扇窗,让我们得以窥见塑料行业背后隐藏的精妙工艺和无限可能。无论您是塑料行业的从业者,还是对色彩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本书都将为您带来一次充实而愉快的探索之旅。让我们一同走进这个色彩斑斓的世界,感受色母粒带来的无限惊喜。

用户评价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这本书,可以说是对我工作思路的一次“重塑”。我过去在工作中,常常会遇到一些“看似简单却又难以解决”的色母粒问题,而这本书,通过它详尽的“常见问题解答”章节,为我提供了许多实用的思路和解决方案。 我记得其中有一个问题是“为什么某些色母粒在高温加工时会出现颜色加深或变暗的现象?”。书中给出的解释非常到位,它提到了几种可能的原因,包括颜料的热分解、载体树脂的氧化降解、以及颜料与载体之间的化学反应。更重要的是,它还提供了相应的解决方法,比如选择耐高温的颜料体系,优化加工温度和时间,或者在色母粒中添加抗氧化剂和热稳定剂。 还有,关于“色母粒在不同批次之间出现色差”的问题,这本书也给了我不少启发。它分析了导致色差的多种因素,从原材料的质量控制,到生产过程中的参数波动,再到包装和储存条件。书中强调了建立完善的质量检测体系的重要性,并提供了一些具体的检测方法和标准。 让我尤其感到惊喜的是,书中还讨论了一些“隐形”的问题,比如“色母粒对制品力学性能的影响”。我过去一直以为,只要颜色准确,色母粒对制品的其他性能影响很小。但书中却详细分析了,如果色母粒中的颜料颗粒过大,或者分散不均,都可能成为材料的应力集中点,从而降低制品的抗拉强度、冲击强度等。它还提到,一些颜料本身的化学性质,也可能对聚合物产生催化降解作用。 这种“把问题想在前面,把答案给出来”的风格,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前辈,在默默地指导着我前进的方向。

评分

这本《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简直是我近期最惊喜的“淘书”经历。一开始,我只是抱着了解行业大概的心态翻阅,没想到的是,它所呈现的知识深度和广度,远超我的预期。我从事塑料制品行业多年,平日里接触色母粒,但总觉得隔着一层纱,对其生产工艺的细节、各种添加剂的作用机理、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最终制品的性能,都只是一知半解。这本书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打开了我对色母粒世界的认知。 就拿其中关于色母粒颜料分散性的章节来说,我原本以为只是简单地将颜料研磨细致。但书中却详细阐述了“分散”二字背后的复杂化学和物理过程。它不仅仅是物理上的细化,更涉及到颜料表面的改性、载体树脂的选择、以及生产过程中的剪切力控制。书中引用了大量的图表和案例,生动地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色母粒颜色鲜艳、均匀,而有些则会出现斑点、条纹,甚至影响制品的力学性能。我尤其印象深刻的是,它分析了不同颜料体系(有机、无机、金属颜料)在分散过程中的特殊挑战,以及相应的解决方案。例如,对于某些有机颜料,书中强调了如何通过表面处理剂来提高其在聚合物中的润湿性和相容性,从而达到更好的分散效果。这不仅仅是理论的堆砌,书中还提供了实际的生产参数建议,比如针对不同颜料和树脂,最佳的螺杆转速、温度梯度、以及模具设计等等。我立刻联系了我的生产部门,对照书中的建议进行了一些微调,效果立竿见影,之前困扰我们的某些批次色差问题,竟然迎刃而解。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这本书,在我看来,与其说是一本技术手册,不如说是一份行业“百科全书”。它以一种极其亲民的方式,将色母粒这个看似专业且复杂的领域,变得清晰易懂。我最喜欢的是它那种“提问-解答”的结构,每一页都像是在解答我心中长期以来积压的各种疑惑。 我一直对色母粒的“载体树脂”这个概念感到好奇,它究竟是什么?为什么不同的色母粒会用不同的载体?书中对载体树脂的讲解,简直是“解剖式”的。它不仅列举了常见的载体树脂类型,如PE、PP、PS、EVA等,还深入分析了不同载体树脂的特性,比如熔点、相容性、分散能力、以及对最终制品性能的影响。更重要的是,书中强调了载体树脂的选择是色母粒性能的关键,它需要与最终的加工树脂具有良好的相容性,才能确保颜料均匀分散,并且不会对制品的物理机械性能产生负面影响。 我记得其中有一段,是关于如何根据最终产品的加工工艺和应用环境来选择合适的载体。比如,如果最终产品需要高强度和耐磨性,那么就需要选择具有良好机械性能的载体;如果产品需要耐候性,那么就需要选择添加了抗UV和抗氧化剂的载体。这本书还提供了一些经验性的指导,比如“一般来说,载体树脂的极性应与加工树脂相似,以保证良好的相容性。” 这种“原则+实例”的讲解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掌握了其中的精髓。 此外,书中还巧妙地融入了成本控制的考量。它会提示,有时候选择更便宜的载体可能会在短期内降低色母粒的成本,但如果影响了最终产品的质量,反而会得不偿失。这种贴合实际生产和商业需求的分析,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技术性的,更是非常实用的。我从中学会了如何从一个更宏观的角度去评估和选择色母粒,而不仅仅是看颜色是否鲜艳。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这本书,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傅,用最朴实却又最精准的语言,为我揭开了色母粒生产工艺的神秘面纱。我原本以为色母粒的生产就是把颜料和塑料粉混合在一起加热挤出,但这本书让我看到了其中蕴含的无数细节和门道。 我特别着迷于它对“混炼”这个环节的深入剖析。书中详细阐述了不同类型的混炼设备,例如双螺杆挤出机、单螺杆挤出机、密炼机等,并分析了它们各自的优势和局限性。它并没有停留在设备的名称上,而是深入到设备的内部结构,比如螺杆的构型、喂料方式、以及不同区域的温度控制。书中用了很多图示来展示螺杆的各个功能区,比如塑化区、混炼区、排气区等,并解释了每个区域在色母粒生产中的关键作用。 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书中关于“剪切力”的讲解。它解释了为什么在混炼过程中,足够的剪切力是分散颜料的关键,但过高的剪切力又可能导致颜料降解或聚合物分子链断裂,从而影响产品质量。书中提供了一些定量化的参考数据,比如不同颜料和树脂体系所需的最佳剪切速率范围。这对于我们这些在生产一线的人来说,简直是“救命稻草”。 此外,书中还详细介绍了色母粒生产过程中的“排气”环节。它解释了为什么需要排气,排气的位置和方式如何影响最终产品的质量,以及如何通过真空排气来去除聚合物中的水分和挥发性物质,防止制品出现气泡、银纹等缺陷。书中甚至还提到了不同等级的颜料和添加剂对排气要求的差异。这种细节的呈现,让我感到作者对色母粒生产的每一个环节都了如指掌,并且毫不吝啬地分享了出来。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这本书,对于我来说,就像打开了一个全新的视角,让我重新审视了色母粒在现代工业生产中的“重要性”和“不可替代性”。它不仅仅是关于生产技术,更是对整个行业价值的深度挖掘。 我特别欣赏的是,书中关于“色母粒在不同塑料加工工艺中的应用”的章节。它并没有泛泛而谈,而是针对注塑、吹塑、挤出、流延膜等不同的加工工艺,详细阐述了色母粒的选择和应用策略。 例如,在注塑成型中,书中强调了色母粒在熔体流动性、注射速度、以及模具温度等方面的考量。它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高填充量的色母粒可能影响制品的流动性,以及如何通过调整加工参数来弥补。 而在吹塑成型中,书中则侧重于色母粒在薄膜均匀性、拉伸性能、以及壁厚均匀性方面的要求。它提到了,一些颜料的聚集可能会导致薄膜出现“斑点”,影响外观和力学性能。 对于挤出成型,书中则详细分析了色母粒在连续生产过程中的稳定性要求,以及如何避免颜料在长时间高温挤出过程中发生降解或变色。 最让我感到“醍醐灌顶”的是,书中对于“特定应用领域”的深入分析,比如在汽车工业、电子电器、食品包装、纺织纤维等领域,色母粒所扮演的角色和面临的挑战。它详细介绍了这些领域对色母粒的特殊要求,比如在汽车领域,需要考虑耐候性、耐化学品性、以及光泽度;在电子电器领域,则需要考虑阻燃性、抗静电性、以及绝缘性。 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色母粒并非一个简单的“染色剂”,而是现代工业生产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材料,它的性能直接关系到最终产品的质量、功能和附加值。

评分

读完《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中关于色母粒在不同高分子材料中的应用章节,我感觉自己就像经历了一次“知识大爆炸”。过去,我总是笼统地认为色母粒就是给塑料染色,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了,这背后是一门精密的科学,而且对于不同的塑料基材,色母粒的设计和应用策略是截然不同的。 书中对聚烯烃(如PE、PP)、聚苯乙烯(PS)、ABS、PVC、PET等常见塑料的特性进行了详细分析,并重点阐述了色母粒在这些材料中应用时需要考虑的关键因素。例如,在聚烯烃中,色母粒的稳定性和耐候性至关重要,书中详细讲解了如何选择抗UV助剂、抗氧化剂等,以保证制品在户外使用时不褪色、不老化。而对于PVC,书中则强调了色母粒的热稳定性,因为PVC在加工过程中容易降解,色母粒的颜料和载体必须能够承受相对较高的加工温度而不分解。 让我尤其惊喜的是,书中还触及了一些特种塑料的应用,比如聚碳酸酯(PC)和尼龙(PA)。对于PC,书中解释了如何选择耐高温、高透明度的颜料,以及如何避免色母粒中的添加剂与PC发生相互作用,导致制品黄变或性能下降。对于尼龙,书中则深入探讨了色母粒的吸湿性问题,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合适的载体和干燥工艺来解决。 这本书不仅提供了理论知识,还通过大量的实际案例,展示了色母粒在各个行业中的应用场景,从汽车零部件、家用电器外壳,到包装薄膜、纺织纤维,甚至到医疗器械。每一个案例都详尽地分析了选择特定色母粒的原因,以及它如何满足产品性能和美观的双重需求。我尤其对书中关于色母粒在食品接触材料中的应用部分印象深刻,它详细介绍了相关的法规要求和检测标准,以及如何选择安全无毒的颜料和助剂,这对于我们公司正在开发的新型食品包装材料项目来说,是极其宝贵的参考。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这本书,给我的感觉就像是在一个巨大的、杂乱的仓库里,找到了一份详尽的、清晰的“物品清单”和“使用说明书”。它以一种非常有条理的方式,将色母粒这个复杂的领域进行了系统性的梳理,特别是关于“颜料的选择与性能”这一章节,简直是色彩搭配和化学性能的“圣经”。 我过去对颜料的认识,仅仅停留在“红色、蓝色、黄色”等基本概念上。这本书让我明白了,颜料的世界远比我想象的要复杂得多。它详细介绍了有机颜料和无机颜料两大类,并列举了各种常见颜料的化学名称、CAS号,以及它们的优缺点。 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对“色光”和“着色力”的讲解。它解释了为什么同一种颜色的颜料,在不同的载体或添加剂作用下,会呈现出不同的色光,以及如何通过精确控制颜料的配比来获得所需的色光。而“着色力”,则直接关系到色母粒的用量和成本,书中提供了衡量着色力的常用方法,并分析了影响着色力的关键因素。 更重要的是,书中对颜料的“耐候性”、“耐热性”、“耐化学品性”和“迁移性”进行了详细的阐述。它解释了为什么某些颜料适合用于户外产品,而另一些则只能用于室内;为什么某些颜料在高温下会变色,而另一些则能保持稳定。它甚至还提到了,一些颜料可能对人体健康产生潜在的风险,特别是在食品接触和医疗器械领域,强调了选择安全无毒颜料的重要性,并列举了一些符合法规要求的颜料种类。 读完这一章,我才真正理解,为什么色母粒的颜色能做得如此精准和稳定,这背后是无数种颜料性能的权衡和优化。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这本书,对于我这样一个刚入门色母粒领域的新人来说,简直是“及时雨”。它以一种循序渐进的方式,将我从一个“门外汉”逐步引导到对行业有了初步的认识,特别是关于“色母粒的粒径和分散均匀性”的讲解,让我受益匪浅。 我一直觉得,色母粒的颗粒大小是不是越细越好?这本书给了我一个明确的答案,那就是“并非如此”。它深入浅出地解释了粒径的重要性,以及它如何影响色母粒的分散性和最终产品的外观。 书中首先介绍了“粒径分布”的概念,并强调了均一的粒径分布对于色母粒性能的重要性。它解释了为什么过大或过小的颗粒都会带来问题。过大的颗粒可能导致颜料在加工过程中难以充分分散,从而在制品中形成明显的色点或条纹。而过小的颗粒,虽然理论上更容易分散,但可能在储存和运输过程中出现结块现象,并且在某些应用中,过细的颗粒也可能导致制品表面出现“粉化”现象。 更让我印象深刻的是,书中详细讲解了“分散性”的评估方法。它介绍了如何通过显微镜观察、色差仪测量等手段来评价色母粒的分散均匀性。它还提供了一些实际操作的建议,比如如何通过调整挤出机的温度、螺杆转速、以及模具设计来优化色母粒的分散效果。 这本书还引入了“载体相容性”的概念,并强调了它对分散性的影响。它解释了,如果色母粒的载体树脂与最终的加工树脂相容性不好,即使颜料颗粒很细,也可能无法实现良好的分散。这种“多角度”的分析,让我明白了色母粒的质量是一个系统工程,需要综合考虑各个因素。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这本书,对我而言,不仅仅是关于色母粒的知识,更是一种“工艺思维”的培养。它让我明白,生产一个高质量的色母粒,需要从“宏观”到“微观”的全面考量,而其中关于“色母粒中的添加剂”这一章节,更是让我对“精益生产”有了更深的理解。 过去,我总是把色母粒简单地理解为“颜料+载体”。但这本书却详细列举了色母粒中可能包含的各种添加剂,比如分散剂、润湿剂、抗静电剂、增滑剂、抗氧剂、UV稳定剂、阻燃剂等等,并逐一分析了它们的作用机理和选择原则。 我记得其中对“分散剂”的讲解,让我茅塞顿开。它解释了分散剂如何通过降低颜料颗粒之间的表面张力,提高颜料在载体中的润湿性和相容性,从而实现均匀分散。书中还根据不同颜料和载体体系,推荐了不同类型的分散剂,并给出了具体的选择建议。 而对于“抗静电剂”的介绍,更是让我意识到了色母粒在不同产品中的“隐藏价值”。它解释了抗静电剂如何通过改变塑料表面的导电性,来消除静电积聚,从而防止吸尘、火花等问题。这对于生产电子产品包装、薄膜等行业的公司来说,是至关重要的。 书中还深入探讨了“添加剂之间的协同作用和拮抗作用”。它解释了,有时候几种添加剂的组合使用,会产生比单一添加剂更优异的效果,而有时候,不当的组合则可能互相干扰,降低整体性能。例如,它提到某些分散剂可能与抗静电剂发生反应,影响两者的效果。 这种“细节决定成败”的理念,贯穿在整本书的添加剂章节中。它让我明白,一个好的色母粒,绝不仅仅是颜色的呈现,更是多种化学物质巧妙融合的产物,每一种添加剂的选择和用量,都经过了精心的计算和权衡。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这本书,完全颠覆了我过去对色母粒“简单添加”的认知。它让我看到了色母粒背后蕴含的“化学魔法”,特别是关于“色母粒的稳定性和耐候性”这一章节,简直让我茅塞顿开。 我过去在选择色母粒时,往往只关注颜色是否符合要求,很少去考虑它在实际使用中的“寿命”。这本书让我明白,颜色鲜艳只是一方面,色母粒能否在光照、热、湿气等环境因素的作用下保持其原有的色彩和性能,才是决定产品价值的关键。 书中详细解释了“耐候性”的几个重要方面。首先是“光稳定性”,它介绍了不同类型的紫外线吸收剂(UVA)和受阻胺光稳定剂(HALS)的作用机理,以及如何根据使用环境选择合适的类型和用量。它甚至还提到了光稳定剂与颜料之间的“协同效应”和“拮抗效应”,这让我第一次了解到,原来添加剂之间也会“互相影响”。 其次是“热稳定性”。书中分析了不同颜料和载体树脂在高温下的分解机理,以及如何通过选择耐高温的颜料体系、使用热稳定剂来提高色母粒的热稳定性。特别是对于一些对温度敏感的特殊颜料,书中给出了非常具体的建议,比如在加工过程中如何控制温度曲线,以及避免长时间高温停留。 此外,书中还探讨了“耐化学品性”和“耐迁移性”。它解释了为什么有些色母粒会在接触特定化学品时褪色或变质,以及如何通过选择具有良好化学稳定性的颜料和载体来解决这个问题。而“耐迁移性”,则是我之前完全没有意识到的一个重要问题。书中解释了,如果色母粒中的某些组分迁移到制品表面,不仅会影响外观,还可能对人体健康造成危害,特别是在食品包装和医疗器械领域。它详细介绍了相关的迁移测试方法和法规要求,让我深刻认识到安全性的重要性。

评分

相当不错,就是包装太简单,一个塑料袋。

评分

实用的选择,有一定的了解。

评分

色母粒

评分

(1)耐热性色母粒所选用的颜料,最基本的要求经得起聚丙烯纤维生产过程中的温度,保持其性能的稳定。耐温温度一般要求为270~280℃以上。

评分

《色母粒生产及应用百问》从实际出发,以问答的形式,具体介绍了色母粒应用中常见问题、色母粒用助剂、功能母粒的品种和配方、色母粒生产工艺和设备、色母粒用分散剂等,可供塑料行业技术人员及相关专业大专院校师生参阅。由高比例的颜料或添加剂与热塑性树脂,经良好分散而成的塑料着色剂,其所选用的树脂对着色剂具有良好润湿和分散作用,并且与被着色材料具有良好的相容性。即: 颜料 + 载体 +添加剂 = 色母粒色料将本色树脂与着色剂混和混炼造粒成有色塑料后,用于成型工序。

评分

3. 保证制品颜色的稳定

评分

很实用的工具书,有时间的时候可以看看,有问题的时候可以翻翻

评分

书比较小,问题设计合理

评分

直接使用颜料的话,由于在贮存和使用过程中颜料直接接触空气,颜料会发生吸水、氧化等现象,而做成色母后,由于树脂载体将颜料和空气、水分隔离,可以使颜料的品质长期不变。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