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神农本草经图考》所载经文与本草顺序是按清代顾观光《神农本草经》辑本。该书分为四卷:卷一为序录,卷二为上经,卷三为中经,卷四为下经。其中,卷二、三、四,每味本草包括本草名称、本经经文、明理归真、来源分布、本草形态、药物特征、临床发挥、方剂举例等栏目。经文栏目,作者探明了经文的结构和层次,加以重新标点;在“明理归真”栏目,作者积数十年探索,逐一辨明药物名称,考证药物基原,使约98%基原可靠。在“来源分布”栏目,介绍该本草的基原、分布及生态特点。 在“本草形态”栏目,植物、动物来源者,分别以植物形态、动物形态为标题,矿物来源者缺此项,并附有生物的形态或生态图片(全书共计600余幅),随后针对本药物作“药物特征”的介绍,让读者准确辨识本草。在“临床发挥”栏目,共选择了近200种本草,由任何先生根据丰富的临床经验和体悟,对药性进行深入阐述,以帮助读者理解药性。从古今文献中选择典型方剂,一等 王德群 主编 王德群,安徽中医药大学教授,国家中医药管理局重点学科——药用植物学学术带头人,中国生态学会中药资源生态专业委员会、中国自然资源学会天然药物资源专业委员会委员。主编《药用植物学》(本科等不同层次的四本教材)、《药用植物生态学》《中药资源学》(中药本科)、《中药资源学专论》(研究生规划教材)《药用植物教学践行录》等。发表学术论文一百多篇。担任《中药材》、《安徽中医学院学报》杂志编委,《现代中药研究与实践》杂志副主编。这本书的出现,着实让我体验到了“温故而知新”的真谛。我一直对历史上的医药发展颇感兴趣,但往往只能看到一些宏观的叙述,缺乏具体生动的细节。而《神农本草经图考》恰恰填补了这一空白。它以一种非常严谨但又不失活泼的方式,展现了古代医家对药物的认识过程。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每一种药材的“鉴别要点”的描述,那些看似细微的特征,在古人的眼中却被放大并记录下来,这体现了他们惊人的观察力和严谨的治学态度。读这本书,我仿佛穿越回了古代的药材市场,亲眼目睹着医者们如何辨别真伪、精选药材。书中的文字表述也非常到位,既有古籍原有的韵味,又融入了现代人的理解,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它让我明白,我们现在所熟知的许多药物,在古代就已经被我们的祖先发现并应用,这是一种多么宝贵的财富。这本书让我对“经验”的价值有了更深的体会,也让我对“传承”这个词有了更具象的理解。它让我开始思考,在现代科技如此发达的今天,我们是否还有能力像古人一样,去深入地、细致地观察和认识这个世界。
评分说实话,我之前对《神农本草经》这部古籍一直抱有一种敬畏但又觉得难以亲近的态度。毕竟是几千年前的经典,感觉门槛很高。然而,《神农本草经图考》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的看法。它就像一座桥梁,成功地将那个古老的世界与现代读者连接了起来。最让我印象深刻的是,这本书不仅仅是简单地复刻了古籍的内容,而是进行了非常细致的“考证”和“图解”。对于一些可能存在争议或者难以辨认的药材,书中会引用多方资料进行比对,并给出清晰的辨识要点,这对于想要深入了解药材真实面貌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太有价值了。那些精美的古代绘画风格的插图,虽然不是高清照片,但却充满了历史的韵味和艺术的美感,让我能感受到古人对药材的观察是何其细致和认真。而且,书中对于药材的“传说”和“应用历史”的穿插,也极大地增加了阅读的趣味性,让我不再觉得枯燥乏味,而是像在听故事一样,在故事中学习知识。它让我意识到,中医的传承不仅仅是知识的传递,更是文化的延续。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药材的认知,更让我对中国传统文化的深厚底蕴有了更深的敬意。
评分这本书简直是打开了我对传统医学的全新认知大门!我一直对中医养生颇感兴趣,但往往只是停留在一些零散的知识层面。直到我翻开《神农本草经图考》,才真正体会到系统性学习的魅力。首先,书中的插图绝对是一大亮点,那些精美的植物画像,细致入微地勾勒出药材的形态特征,甚至连叶片的纹理、花朵的颜色都栩栩如生,让我这个对植物辨识能力较弱的人也能轻松上手。配合着文字的描述,我仿佛置身于药材的原生地,亲手采摘、辨认。更让我惊喜的是,书中对于每一种药材的性味归经、功效主治的阐述,都不仅仅是简单的罗列,而是引经据典,娓娓道来,让我能更深刻地理解其药理作用。比如,在介绍当归时,书中不仅说明了它补血活血的功效,还详细解释了它如何通过调理肝脾来达到这一目的,让我对“四物汤”等经典方剂有了更深的认识。书中的编排也非常合理,按照《神农本草经》的上中下品顺序排列,逻辑清晰,便于查找和阅读。我常常在午后,泡上一杯清茶,细细品读其中的内容,时而惊叹于古人的智慧,时而感叹于自然的馈赠,整个人都沉浸在一种宁静而充实的学习氛围中。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工具书,更像是一位循循善诱的老师,引领我一步步探索中医药的奥秘,也让我对“大道至简”有了更深的体会。
评分如果要用一个词来形容我阅读《神农本草经图考》的感受,那一定是“惊喜连连”。我原本以为它只是一本关于药材的图鉴,没想到它所蕴含的智慧远超我的想象。书中的内容,不仅是对药材本身的介绍,更是一部关于古人生活智慧的百科全书。我喜欢它在介绍每味药材时,都会附带一些关于其“炮制方法”和“配伍禁忌”的知识,这让我对药物的使用有了更全面的了解,也意识到用药的复杂性和严谨性。它让我明白了,即便是同一种药材,不同的处理方式和搭配,其功效也会截然不同,这正是中医“辨证施治”思想的体现。而且,书中还穿插了一些古代的药学故事和传说,这些故事让原本枯燥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也让我对药材的认识不再仅仅停留在其物理属性上,而是融入了更深层的人文关怀。这本书不仅仅是给我带来了知识,更重要的是,它点燃了我对中医药的求知欲,让我愿意去探索更多关于这门古老而伟大的医学的奥秘。它让我觉得,学习中医,其实是在学习一种与自然和谐相处的生活哲学。
评分我不得不说,《神农本草经图考》这本书给我带来的冲击是相当震撼的。一直以来,我总觉得中医药博大精深,但总有一种高不可攀的感觉,仿佛那些古老的文字和理论是属于少数专业人士的。但这本书,用一种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拉近了我与中医的距离。它没有堆砌生涩的术语,而是通过详实的图文并茂,将复杂的药理知识变得鲜活易懂。我特别喜欢它对每味药材的“应用举例”部分,这些看似简单的生活化场景,却巧妙地串联起药材的实际功效,让我一下子就能get到“哦,原来这个药材是用来解决这类问题的”。比如,书中在介绍某种可以安神的药材时,就提到了古人如何利用它来改善失眠,并配上了当时人们的作息场景图,那种代入感非常强,让我觉得中医的智慧就蕴含在日常的生活之中,并非遥不可及。而且,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相当考究,文字大小适中,留白合理,读起来非常舒适,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我时常会把它带在身边,在通勤的路上,或者在工作的间隙,随手翻开一页,都能获得新的启发。它让我开始重新审视身边的各种植物,也让我对“药食同源”有了更深刻的理解,感觉自己正一点点地被中医的“天人合一”的思想所影响,这是一种非常奇妙的学习体验。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