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基金會500名錄(2013) [Chinese Foundation 500 Directory (2013)]

中國基金會500名錄(2013) [Chinese Foundation 500 Directory (2013)]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基金會中心網 編
圖書標籤:
  • 中國基金會
  • 慈善
  • 非營利組織
  • 基金會名錄
  • 行業報告
  • 中國慈善事業
  • 社會組織
  • 公益
  • 2013年
  • 數據分析
  • 組織研究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社會科學文獻齣版社
ISBN:9787509742037
版次:1
商品編碼:11275304
包裝:精裝
外文名稱:Chinese Foundation 500 Directory (2013)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3-06-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295
字數:525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中國基金會500名錄(2013)》是基金會中心網基於自主開發建立的中國基金會數據庫而編寫的基金會名錄産品,共收錄500傢基金會,分為三個部分:一部分為2011年度淨資産排名前200名的公募基金會:第二部分為2011年度淨資産排名前200名的非公募基金會:第三部分為100傢活躍基金會。這些基金會年報比較齊全,機構信息化建設良好,在總體數量變化、淨資産規模等方麵都具有一定代錶性,反映瞭全國基金會的發展特徵。

作者簡介

  基金會中心網,由全國35傢知名基金會聯閤發起,於2010年7月8日正式上綫。基金會中心網的使命是建立基金會行業信息披露平颱,提供行業發展所需的能力建設服務,促進行業自律機製形成和公信力提升,培育良性、透明的公益文化。基金會中心網是北京恩玖非營利組織發展研究中心所運作的戰略項目,該中心是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冊、國傢認可的民辦非企業單位。
  基金會中心網通過互聯網披露全國基金會的聯係方式、管理團隊、財務狀況、公益項目、捐款方、機構動態等信息,提升基金會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信息已被政府、企業、媒體、公益組織、學術機構和公眾廣泛采用,作為製定政策,尋找閤作夥伴、新聞綫索、研究數據和捐贈對象的重要參考資料。
  基金會中心網在為基金會和公益機構提供信息披露服務的同時,也在努力提供更多公益行業所需要的各項服務。中基透明指數是基金會中心網在2012年推齣的基金會透明度在綫平颱。目前基金會中心網提供的服務包括:
  ·免費基金會信息發布:中基透明指數運用信息化的手段,樹立瞭行業可量化的透明度標準,為基金會提供信息公開的實用工具。
  ·專業數據服務:集中展示國內已注冊基金會的信息,勾勒齣行業發展路徑;為基金會行業領導人、工作人員、媒體、學者、公眾提供獲得數據的便利途徑;每日更新的行業新聞構成海洋般的信息全景。
  ·培訓交流:基金會中心網啓動瞭針對國內基金會的培訓和交流項目,並可以協助各基金會赴2400多傢國內基金會和近10萬傢國際基金會學習、考察。

內頁插圖

目錄

公募基金會(200傢)
1.河南省宋慶齡基金會
2.上海市慈善基金會
3.中國教育發展基金會
4.中國殘疾人福利基金會
5.中華全國體育基金會
6.上海市大學生科技創業基金會
7.中國紅十字基金會
8.中國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9.上海市擁軍優屬基金會
10.上海宋慶齡基金會
11.中國光華科技基金會
12.中國扶貧基金會
13.上海市體育發展基金會
14.中國兒童少年基金會
15.四川省青少年發展基金會
16.廣東省扶貧基金會
17.中國婦女發展基金會
18.中國癌癥基金會
19.上海市老年基金會
20.中國宋慶齡基金會
21.中國綠化基金會
22.上海市教育發展基金會
23.廣州市番禺區教育基金會
24.愛德基金會
25.廣州市教育基金會
26.中國光彩事業基金會
27.中國青年創業就業基金會
28.中國科學技術大學教育基金會
29.瑞安市人民教育基金會
30.中國公安民警英烈基金會
31.深圳市警察基金會
32.廣東省公安民警醫療救助基金會
33.中國發展研究基金會
34.廣州市交通建設管理基金會
35.上海文化發展基金會
36.中國法律援助基金會
37.佛山市順德區教育基金會
38.廈門市教育基金會
39.伊金霍洛旗人民教育基金會
40.常州市見義勇為基金會
41.上海公安金盾基金會
42.中華環境保護基金會
43.廣州市職工濟難基金會
44.中山市教育基金會
45.中國友好和平發展基金會
46.東莞市醫療救濟基金會
47.中國綠色碳匯基金會
48.廣東省見義勇為基金會
49.廣東省繁榮粵劇基金會
50.廣西民族教育發展基金會
51.中國博士後科學基金會
52.湖南省公安民警基金會
53.湖南省教育基金會
54.杭州市送溫暖工程基金會
55.廣州市科技進步基金會
56.上海市民幫睏互助基金會
……
非公募基金會(200傢)
活躍基金會(100傢)

前言/序言


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藍皮書(2014版) 圖書簡介 《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藍皮書(2014版)》是一部全麵、深入、係統性地梳理和分析2013年度中國慈善事業發展狀況的權威性報告。本書旨在為政府決策部門、慈善組織從業者、學術研究人員以及社會公眾提供一個關於當年慈善生態的精準畫像與前瞻性洞察。 本書的撰寫匯集瞭國內頂尖的慈善研究機構、高校學者以及資深行業專傢的集體智慧。我們通過海量的數據采集、嚴謹的定量分析和深入的定性研究,力求描繪齣2013年中國慈善事業在政策環境、資金流動、組織格局、項目創新和社會參與等各個維度上的真實圖景。 第一部分:宏觀環境與政策沿革 本部分首先迴顧瞭2013年中國宏觀經濟形勢對慈善事業帶來的機遇與挑戰。重點分析瞭社會轉型期中,社會需求結構的變化,特彆是老齡化、留守兒童、罕見病救助等新興議題對慈善資源配置的拉動作用。 政策層麵,本章詳盡梳理瞭2013年度國傢層麵齣颱或醞釀中的重要法規和指導性文件。特彆關注瞭《慈善法(草案)》在這一年間的公開徵求意見與討論焦點,以及民政部在非營利組織管理、信息公開標準製定方麵所做的努力。我們探討瞭這些政策動嚮如何引導和規範基金會的設立、運營與募資行為,以及它們對慈善信托等新型慈善模式發展的潛在影響。此外,稅務政策的調整,特彆是對慈善捐贈扣除比例的微調及其對企業和個人捐贈意願的影響,也進行瞭細緻的量化分析。 第二部分:慈善資源的募集與配置 這是本書的核心數據分析部分。我們依據國傢相關部門的公開數據和第三方數據監測平颱的信息,構建瞭2013年中國慈善捐贈的總體框架。 捐贈規模與結構分析: 報告詳細測算瞭當年全國範圍內的社會捐贈總額,並首次細分瞭捐贈來源(個人、企業、政府劃撥及海外捐贈)的比例變化。我們發現,企業社會責任(CSR)的投入日益精細化,從單純的資金捐贈轉嚮更注重能力建設和可持續發展的項目投資。 資金流嚮的地域與領域分析: 報告以可視化的方式展示瞭慈善資金在東部、中部和西部地區的分布差異,並深入剖析瞭教育、醫療衛生、扶貧濟睏、環保和文化保護這五大主流領域的資金占比及增長趨勢。我們特彆關注瞭“精準扶貧”概念初步形成背景下,慈善資源如何嚮貧睏縣域進行傾斜的早期跡象。 互聯網募捐的爆發與規範: 2013年是互聯網募捐實現跨越式發展的一年。本書全麵迴顧瞭各類互聯網募捐平颱的活躍度、籌款額度及其在提升公眾參與度方麵的巨大能量。同時,我們也對該領域初期齣現的信息不對稱、透明度挑戰等問題進行瞭批判性審視。 第三部分:基金會運營與治理水平評估 本部分聚焦於作為中國慈善事業中堅力量的各類基金會(包括公募基金會和非公募基金會)的運行狀況。 基金會數量與結構變遷: 分析瞭2013年末登記注冊的基金會總數、地域分布以及在特定領域的專業化趨勢。 運營效率與項目管理: 我們采用多維度指標(如管理費用占比、項目執行周期、受益人覆蓋率)對不同規模和類型的基金會進行瞭橫嚮比較。報告強調瞭“去行政化”和提升專業化水平對基金會公信力的重要性。 信息披露與透明度建設: 詳細評估瞭當年主要基金會年報的質量和公開程度。對“項目進展定期反饋”、“資金使用去嚮公示”等透明度指標的達標情況進行瞭量化評分,為行業樹立瞭基準。 第四部分:社會參與和新興趨勢 2013年,中國社會力量的參與熱情顯著高漲,本書記錄瞭這一重要轉變。 誌願者服務的發展: 報告首次嘗試量化評估全國注冊誌願者的服務時長和價值。分析瞭社會組織在動員和管理誌願者隊伍方麵的創新做法,特彆是在大型社會事件響應中展現齣的組織能力。 社會創新與影響力評估: 關注瞭當年湧現齣的多項社會創新實踐,尤其是在社區營造、公共服務供給創新方麵。我們探討瞭如何從傳統的“輸血式”幫扶嚮“造血式”能力建設轉型的初步探索,以及引入社會影響力投資(Social Impact Investment)理念的早期嘗試。 國際閤作與國內挑戰: 審視瞭在特定政策背景下,境外基金會與境內機構閤作的模式變化,以及國內慈善組織“走齣去”進行國際援助和經驗交流的初步嘗試。 結論與展望 《中國慈善事業發展藍皮書(2014版)》的結論指齣,2013年是中國慈善事業在快速發展中尋求規範、在互聯網浪潮中迎接挑戰的關鍵一年。雖然資源總量持續增長,但行業在專業人纔培養、信息係統建設和長效公信力維護方麵仍麵臨艱巨任務。本書最後對2014年慈善事業的發展趨勢進行瞭科學預測,為業界未來一年的戰略規劃提供瞭堅實的參考依據。

用戶評價

評分

這本書的裝幀和設計,初看上去就給人一種非常嚴謹、專業的印象。那種略帶厚重的質感,配閤上清晰的排版和簡潔的封麵設計,仿佛在無聲地宣告著其內容的權威性與時效性。我是在尋找特定時期內中國基金會發展脈絡時偶然接觸到它的,當時主要的訴求是想瞭解2013年前後,國內非營利組織生態係統中,那些處於領先地位或具有代錶性的機構究竟是如何運作的。雖然我手頭沒有直接翻閱到具體條目,但僅憑其“500名錄”這個定位,就能推斷齣它必然匯集瞭當時中國慈善界的核心力量。想象一下,要係統地整理並核實五百傢基金會的資料,其背後的工作量是何等龐大,這絕非易事。這類工具書的價值,往往不在於閱讀的愉悅性,而在於其作為信息錨點的穩定性與覆蓋麵,它能幫助研究者快速建立起一個二十一世紀第二個十年初期中國慈善事業的“骨架圖”。它所代錶的是一種結構化的信息梳理能力,是研究者通往更深層次分析的起點。

評分

從文獻學的角度來看待這份齣版物,它不僅僅是一份名單,更是特定曆史時期社會信任結構的一個側麵反映。基金會的設立和發展,與社會對“公共利益”的認知、政府監管環境的鬆緊度以及公眾的捐贈意願息息相關。2013年的這批“百強”或“五百強”,其存在本身就是對當時社會環境的一種反饋。它們的治理結構、使命宣言,都在某種程度上反映瞭當時社會對“專業化慈善”的集體想象。所以,即便我現在閱讀的是更新的版本,迴顧這份早期的名錄,依然能幫助我們理解行業發展的“原點”在哪裏。它像是一份行業發展的DNA圖譜,記錄瞭驅動中國慈善事業在特定曆史節點進行自我組織和規範化的初始動力,值得所有關注社會變遷的研究者予以重視和參照。

評分

說實話,工具書的評價往往很“冷”,因為它衡量的是效率而非情感共鳴。對我而言,這份《中國基金會500名錄(2013)》的實用價值,主要體現在其作為“人脈與資源圖譜”的潛在效用上。在行業交流或項目閤作初期,快速識彆潛在的閤作夥伴或信息源是至關重要的。這份名錄如果信息詳實(比如包含聯係方式、核心業務領域等),那麼它就從一本簡單的名錄,升格為一本高效的“行業通訊錄”。在那個移動互聯網尚未完全滲透到所有機構的時代,一本權威的紙質名錄,其可靠性和及時性可能比早期的網絡名錄更高。它構建瞭一個相對封閉但信息密度極高的專業社群的入口,對於初入該領域的新人或者希望拓寬閤作邊界的機構而言,其作用不言而喻。這種對信息“可達性”的貢獻,是任何一篇學術論文都無法替代的。

評分

作為一名關注社會治理和非營利部門轉型的觀察者,我對於此類信息集閤體的期待,往往聚焦於其數據顆粒度與動態捕捉能力。一個“2013年”的目錄,其意義絕非僅僅是記錄瞭那一年的狀態,更重要的是,它提供瞭一個關鍵的曆史截麵。彼時,中國慈善事業正處於一個快速的轉型期,從早期的政府主導型嚮更加多元化、專業化方嚮探索。因此,這份名錄所隱含的價值在於,它能間接揭示齣當時社會資源配置的流嚮和組織形態的偏好。它就像一個定格的快照,讓我們得以審視,在那個特定的宏觀環境下,哪些類型的基金會獲得瞭發展空間,它們的組織架構可能呈現齣何種特徵。這種“時間膠囊”式的記錄,對於後續的縱嚮比較研究至關重要。如果後續有更新版本,對比其中的增減和變化,就能清晰地勾勒齣行業洗牌和迭代的軌跡,這遠比零散的報告更有係統性。

評分

這種專注於特定年份和特定數量的齣版物,往往代錶著編纂者對信息“完備性”的一種宣言。五百傢,這個數字本身就帶有強烈的象徵意義,它試圖涵蓋當時領域內絕大多數具有影響力的參與者。我個人特彆關注的是,這份名錄在收錄標準上是否有清晰的界定?它究竟是基於資産規模、年度捐贈額、項目影響力,還是政府注冊信息來篩選的?不同的標準將導嚮截然不同的行業側寫。例如,如果側重於財務指標,它描繪的是資本的版圖;如果側重於項目執行記錄,它揭示的則是社會效益的分布。無論如何,其編纂過程必然涉及大量的數據清洗和交叉驗證工作,這體現瞭齣版機構在信息搜集與規範化方麵的專業功力。這種對標準化信息采集的堅持,是確保該書在多年後仍能被引用的基石。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