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基金会500名录(2013) [Chinese Foundation 500 Directory (2013)]

中国基金会500名录(2013) [Chinese Foundation 500 Directory (2013)]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基金会中心网 编
图书标签:
  • 中国基金会
  • 慈善
  • 非营利组织
  • 基金会名录
  • 行业报告
  • 中国慈善事业
  • 社会组织
  • 公益
  • 2013年
  • 数据分析
  • 组织研究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
ISBN:97875097420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275304
包装:精装
外文名称:Chinese Foundation 500 Directory (2013)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95
字数:52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中国基金会500名录(2013)》是基金会中心网基于自主开发建立的中国基金会数据库而编写的基金会名录产品,共收录500家基金会,分为三个部分:一部分为2011年度净资产排名前200名的公募基金会:第二部分为2011年度净资产排名前200名的非公募基金会:第三部分为100家活跃基金会。这些基金会年报比较齐全,机构信息化建设良好,在总体数量变化、净资产规模等方面都具有一定代表性,反映了全国基金会的发展特征。

作者简介

  基金会中心网,由全国35家知名基金会联合发起,于2010年7月8日正式上线。基金会中心网的使命是建立基金会行业信息披露平台,提供行业发展所需的能力建设服务,促进行业自律机制形成和公信力提升,培育良性、透明的公益文化。基金会中心网是北京恩玖非营利组织发展研究中心所运作的战略项目,该中心是在北京市民政局注册、国家认可的民办非企业单位。
  基金会中心网通过互联网披露全国基金会的联系方式、管理团队、财务状况、公益项目、捐款方、机构动态等信息,提升基金会的透明度和公信力。信息已被政府、企业、媒体、公益组织、学术机构和公众广泛采用,作为制定政策,寻找合作伙伴、新闻线索、研究数据和捐赠对象的重要参考资料。
  基金会中心网在为基金会和公益机构提供信息披露服务的同时,也在努力提供更多公益行业所需要的各项服务。中基透明指数是基金会中心网在2012年推出的基金会透明度在线平台。目前基金会中心网提供的服务包括:
  ·免费基金会信息发布:中基透明指数运用信息化的手段,树立了行业可量化的透明度标准,为基金会提供信息公开的实用工具。
  ·专业数据服务:集中展示国内已注册基金会的信息,勾勒出行业发展路径;为基金会行业领导人、工作人员、媒体、学者、公众提供获得数据的便利途径;每日更新的行业新闻构成海洋般的信息全景。
  ·培训交流:基金会中心网启动了针对国内基金会的培训和交流项目,并可以协助各基金会赴2400多家国内基金会和近10万家国际基金会学习、考察。

内页插图

目录

公募基金会(200家)
1.河南省宋庆龄基金会
2.上海市慈善基金会
3.中国教育发展基金会
4.中国残疾人福利基金会
5.中华全国体育基金会
6.上海市大学生科技创业基金会
7.中国红十字基金会
8.中国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9.上海市拥军优属基金会
10.上海宋庆龄基金会
11.中国光华科技基金会
12.中国扶贫基金会
13.上海市体育发展基金会
14.中国儿童少年基金会
15.四川省青少年发展基金会
16.广东省扶贫基金会
17.中国妇女发展基金会
18.中国癌症基金会
19.上海市老年基金会
20.中国宋庆龄基金会
21.中国绿化基金会
22.上海市教育发展基金会
23.广州市番禺区教育基金会
24.爱德基金会
25.广州市教育基金会
26.中国光彩事业基金会
27.中国青年创业就业基金会
28.中国科学技术大学教育基金会
29.瑞安市人民教育基金会
30.中国公安民警英烈基金会
31.深圳市警察基金会
32.广东省公安民警医疗救助基金会
33.中国发展研究基金会
34.广州市交通建设管理基金会
35.上海文化发展基金会
36.中国法律援助基金会
37.佛山市顺德区教育基金会
38.厦门市教育基金会
39.伊金霍洛旗人民教育基金会
40.常州市见义勇为基金会
41.上海公安金盾基金会
42.中华环境保护基金会
43.广州市职工济难基金会
44.中山市教育基金会
45.中国友好和平发展基金会
46.东莞市医疗救济基金会
47.中国绿色碳汇基金会
48.广东省见义勇为基金会
49.广东省繁荣粤剧基金会
50.广西民族教育发展基金会
51.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会
52.湖南省公安民警基金会
53.湖南省教育基金会
54.杭州市送温暖工程基金会
55.广州市科技进步基金会
56.上海市民帮困互助基金会
……
非公募基金会(200家)
活跃基金会(100家)

前言/序言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蓝皮书(2014版) 图书简介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蓝皮书(2014版)》是一部全面、深入、系统性地梳理和分析2013年度中国慈善事业发展状况的权威性报告。本书旨在为政府决策部门、慈善组织从业者、学术研究人员以及社会公众提供一个关于当年慈善生态的精准画像与前瞻性洞察。 本书的撰写汇集了国内顶尖的慈善研究机构、高校学者以及资深行业专家的集体智慧。我们通过海量的数据采集、严谨的定量分析和深入的定性研究,力求描绘出2013年中国慈善事业在政策环境、资金流动、组织格局、项目创新和社会参与等各个维度上的真实图景。 第一部分:宏观环境与政策沿革 本部分首先回顾了2013年中国宏观经济形势对慈善事业带来的机遇与挑战。重点分析了社会转型期中,社会需求结构的变化,特别是老龄化、留守儿童、罕见病救助等新兴议题对慈善资源配置的拉动作用。 政策层面,本章详尽梳理了2013年度国家层面出台或酝酿中的重要法规和指导性文件。特别关注了《慈善法(草案)》在这一年间的公开征求意见与讨论焦点,以及民政部在非营利组织管理、信息公开标准制定方面所做的努力。我们探讨了这些政策动向如何引导和规范基金会的设立、运营与募资行为,以及它们对慈善信托等新型慈善模式发展的潜在影响。此外,税务政策的调整,特别是对慈善捐赠扣除比例的微调及其对企业和个人捐赠意愿的影响,也进行了细致的量化分析。 第二部分:慈善资源的募集与配置 这是本书的核心数据分析部分。我们依据国家相关部门的公开数据和第三方数据监测平台的信息,构建了2013年中国慈善捐赠的总体框架。 捐赠规模与结构分析: 报告详细测算了当年全国范围内的社会捐赠总额,并首次细分了捐赠来源(个人、企业、政府划拨及海外捐赠)的比例变化。我们发现,企业社会责任(CSR)的投入日益精细化,从单纯的资金捐赠转向更注重能力建设和可持续发展的项目投资。 资金流向的地域与领域分析: 报告以可视化的方式展示了慈善资金在东部、中部和西部地区的分布差异,并深入剖析了教育、医疗卫生、扶贫济困、环保和文化保护这五大主流领域的资金占比及增长趋势。我们特别关注了“精准扶贫”概念初步形成背景下,慈善资源如何向贫困县域进行倾斜的早期迹象。 互联网募捐的爆发与规范: 2013年是互联网募捐实现跨越式发展的一年。本书全面回顾了各类互联网募捐平台的活跃度、筹款额度及其在提升公众参与度方面的巨大能量。同时,我们也对该领域初期出现的信息不对称、透明度挑战等问题进行了批判性审视。 第三部分:基金会运营与治理水平评估 本部分聚焦于作为中国慈善事业中坚力量的各类基金会(包括公募基金会和非公募基金会)的运行状况。 基金会数量与结构变迁: 分析了2013年末登记注册的基金会总数、地域分布以及在特定领域的专业化趋势。 运营效率与项目管理: 我们采用多维度指标(如管理费用占比、项目执行周期、受益人覆盖率)对不同规模和类型的基金会进行了横向比较。报告强调了“去行政化”和提升专业化水平对基金会公信力的重要性。 信息披露与透明度建设: 详细评估了当年主要基金会年报的质量和公开程度。对“项目进展定期反馈”、“资金使用去向公示”等透明度指标的达标情况进行了量化评分,为行业树立了基准。 第四部分:社会参与和新兴趋势 2013年,中国社会力量的参与热情显著高涨,本书记录了这一重要转变。 志愿者服务的发展: 报告首次尝试量化评估全国注册志愿者的服务时长和价值。分析了社会组织在动员和管理志愿者队伍方面的创新做法,特别是在大型社会事件响应中展现出的组织能力。 社会创新与影响力评估: 关注了当年涌现出的多项社会创新实践,尤其是在社区营造、公共服务供给创新方面。我们探讨了如何从传统的“输血式”帮扶向“造血式”能力建设转型的初步探索,以及引入社会影响力投资(Social Impact Investment)理念的早期尝试。 国际合作与国内挑战: 审视了在特定政策背景下,境外基金会与境内机构合作的模式变化,以及国内慈善组织“走出去”进行国际援助和经验交流的初步尝试。 结论与展望 《中国慈善事业发展蓝皮书(2014版)》的结论指出,2013年是中国慈善事业在快速发展中寻求规范、在互联网浪潮中迎接挑战的关键一年。虽然资源总量持续增长,但行业在专业人才培养、信息系统建设和长效公信力维护方面仍面临艰巨任务。本书最后对2014年慈善事业的发展趋势进行了科学预测,为业界未来一年的战略规划提供了坚实的参考依据。

用户评价

评分

这种专注于特定年份和特定数量的出版物,往往代表着编纂者对信息“完备性”的一种宣言。五百家,这个数字本身就带有强烈的象征意义,它试图涵盖当时领域内绝大多数具有影响力的参与者。我个人特别关注的是,这份名录在收录标准上是否有清晰的界定?它究竟是基于资产规模、年度捐赠额、项目影响力,还是政府注册信息来筛选的?不同的标准将导向截然不同的行业侧写。例如,如果侧重于财务指标,它描绘的是资本的版图;如果侧重于项目执行记录,它揭示的则是社会效益的分布。无论如何,其编纂过程必然涉及大量的数据清洗和交叉验证工作,这体现了出版机构在信息搜集与规范化方面的专业功力。这种对标准化信息采集的坚持,是确保该书在多年后仍能被引用的基石。

评分

作为一名关注社会治理和非营利部门转型的观察者,我对于此类信息集合体的期待,往往聚焦于其数据颗粒度与动态捕捉能力。一个“2013年”的目录,其意义绝非仅仅是记录了那一年的状态,更重要的是,它提供了一个关键的历史截面。彼时,中国慈善事业正处于一个快速的转型期,从早期的政府主导型向更加多元化、专业化方向探索。因此,这份名录所隐含的价值在于,它能间接揭示出当时社会资源配置的流向和组织形态的偏好。它就像一个定格的快照,让我们得以审视,在那个特定的宏观环境下,哪些类型的基金会获得了发展空间,它们的组织架构可能呈现出何种特征。这种“时间胶囊”式的记录,对于后续的纵向比较研究至关重要。如果后续有更新版本,对比其中的增减和变化,就能清晰地勾勒出行业洗牌和迭代的轨迹,这远比零散的报告更有系统性。

评分

从文献学的角度来看待这份出版物,它不仅仅是一份名单,更是特定历史时期社会信任结构的一个侧面反映。基金会的设立和发展,与社会对“公共利益”的认知、政府监管环境的松紧度以及公众的捐赠意愿息息相关。2013年的这批“百强”或“五百强”,其存在本身就是对当时社会环境的一种反馈。它们的治理结构、使命宣言,都在某种程度上反映了当时社会对“专业化慈善”的集体想象。所以,即便我现在阅读的是更新的版本,回顾这份早期的名录,依然能帮助我们理解行业发展的“原点”在哪里。它像是一份行业发展的DNA图谱,记录了驱动中国慈善事业在特定历史节点进行自我组织和规范化的初始动力,值得所有关注社会变迁的研究者予以重视和参照。

评分

说实话,工具书的评价往往很“冷”,因为它衡量的是效率而非情感共鸣。对我而言,这份《中国基金会500名录(2013)》的实用价值,主要体现在其作为“人脉与资源图谱”的潜在效用上。在行业交流或项目合作初期,快速识别潜在的合作伙伴或信息源是至关重要的。这份名录如果信息详实(比如包含联系方式、核心业务领域等),那么它就从一本简单的名录,升格为一本高效的“行业通讯录”。在那个移动互联网尚未完全渗透到所有机构的时代,一本权威的纸质名录,其可靠性和及时性可能比早期的网络名录更高。它构建了一个相对封闭但信息密度极高的专业社群的入口,对于初入该领域的新人或者希望拓宽合作边界的机构而言,其作用不言而喻。这种对信息“可达性”的贡献,是任何一篇学术论文都无法替代的。

评分

这本书的装帧和设计,初看上去就给人一种非常严谨、专业的印象。那种略带厚重的质感,配合上清晰的排版和简洁的封面设计,仿佛在无声地宣告着其内容的权威性与时效性。我是在寻找特定时期内中国基金会发展脉络时偶然接触到它的,当时主要的诉求是想了解2013年前后,国内非营利组织生态系统中,那些处于领先地位或具有代表性的机构究竟是如何运作的。虽然我手头没有直接翻阅到具体条目,但仅凭其“500名录”这个定位,就能推断出它必然汇集了当时中国慈善界的核心力量。想象一下,要系统地整理并核实五百家基金会的资料,其背后的工作量是何等庞大,这绝非易事。这类工具书的价值,往往不在于阅读的愉悦性,而在于其作为信息锚点的稳定性与覆盖面,它能帮助研究者快速建立起一个二十一世纪第二个十年初期中国慈善事业的“骨架图”。它所代表的是一种结构化的信息梳理能力,是研究者通往更深层次分析的起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