华章教材经典译丛:宏观经济学(原书第5版·升级版)

华章教材经典译丛:宏观经济学(原书第5版·升级版)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美] 奥利维尔·布兰查德(Olivier Blanchard) 著,楼永,孔爱国 译
图书标签:
  • 宏观经济学
  • 经济学
  • 教材
  • 华章
  • 译丛
  • 原书第5版
  • 升级版
  • 曼昆
  • 经济学原理
  • 经典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机械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11431558
版次:1
商品编码:11311687
品牌:机工出版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华章教材经典译丛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轻型纸
页数:462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全球畅销的宏观经济学教材,被复旦等高校指定为主要教材和研究生入学考试参考用书。

内容简介

  全球经典中级宏观经济学教材之一,作者强调《华章教材经典译丛:宏观经济学(原书第5版·升级版)》有两大目标:密切关注当今世界宏观经济事件;提供宏观经济学的整合观点。此外,作者分“核心内容”和“扩展内容”来组织材料,全书逻辑、体例一致,结构清晰,循序渐进,案例专栏不仅能传递出宏观经济学的灵魂,同时能使读者巩固从模型中所得的认知,使其更加具体、易于理解。
  《华章教材经典译丛:宏观经济学(原书第5版·升级版)》可作为经济管理类本科生、研究生的教材,也可作为MBA等学员的教材,还可供相关实际工作者和理论工作者参考。

目录

前言
第一部分 核心内容:导言
第1章 世界之旅
1.1 美国
1.2 欧盟
1.3 中国
1.4 展望未来
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1 A怎样找数据
第2章 本书概览
2.1 总产出
2.2 其他主要的宏观经济变量
2.3 短期、中期和长期
2.4 本书概览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2 A实际GDP的构造和环比指数

第二部分 核心内容:短期
第3章 产品市场
3.1 GDP的构成
3.2 产品需求
3.3 均衡产出的决定
3.4 另一个角度考虑均衡产出:投资等于储蓄
3.5 政府是无所不能的吗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
第4章 货币市场
4.1 货币需求
4.2 利率的决定:Ⅰ
4.3 利率的决定:Ⅱ
4.4 考虑均衡的两种方法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5章 产品和货币市场:IS-LM模型
5.1 产品市场以及IS关系
5.2 货币市场以及LM关系
5.3 IS-LM模型
5.4 政策组合
5.5 IS-LM模型和现实的关系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5 A推导LM关系的另一种方法:利率法则

第三部分 核心内容:中期
第6章 劳动力市场
6.1 劳动力市场概述
6.2 失业的变化
6.3 工资决定
6.4 价格的决定
6.5 自然失业率
6.6 从这里去向何处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6A工资和价格设定关系vs.劳动力供给和需求
第7章 所有市场:AS-AD模型
7.1 总供给
7.2 总需求
7.3 短期、中期的均衡
7.4 货币扩张的影响
7.5 政府赤字下降
7.6 石油价格变动
7.7 结论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
第8章 自然失业率和菲利普斯曲线
8.1 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和失业
8.2 菲利普斯曲线
8.3 总结与警告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
附录8 A从总供给关系到通货膨胀、预期通货膨胀和失业之间的
关系/124第9章 通货膨胀、经济活动和名义货币增长
9.1 产出、失业和通货膨胀
9.2 货币增长的影响
9.3 反通货膨胀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

第四部分 核心内容:长期
第10章 经济增长
10.1 生活水准的衡量
10.2 1950年以来发达国家的经济增长
10.3 从时间和空间上对增长进行更广泛的考察
10.4 考察增长:入门知识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11章 储蓄、资本积累与产出
11.1 产出和资本的相互作用
11.2 不同储蓄率的含义
11.3 定量研究
11.4 实物资本与人力资本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11 A柯布-道格拉斯生产函数和稳定状态
第12章 技术进步与经济增长
12.1 技术进步和增长率
12.2 技术进步的决定因素
12.3 增长的事实:重新观察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12 A怎样衡量技术进步
第13章 技术进步:短期、中期和长期
13.1 短期的生产率、产出和失业
13.2 生产率和自然失业率
13.3 技术进步、搅局和分配效应
13.4 制度、技术进步和增长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五部分 扩展内容:预期
第14章 预期:基本工具
14.1 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4.2 名义利率、实际利率和IS-LM模型
14.3 货币增长、通货膨胀、名义利率和实际利率
14.4 预期贴现值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
附录14 A利用实际利率或者名义利率推导预期贴现值
第15章 金融市场和预期
15.1 债券价格和收益率曲线
15.2 股票市场和股票价格的变动
15.3 泡沫、狂热和股票价格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15 A套利和股票价格
第16章 预期、消费和投资
16.1 消费
16.2 投资
16.3 消费和投资的波动性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
附录16 A在静态预期下推导预期的利润现值
第17章 预期、产出和政策
17.1 预期和决策:复习
17.2 货币政策、预期和产出
17.3 减少赤字、预期和产出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

第六部分 扩展内容:开放经济
第18章 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开放
18.1 产品市场的开放
18.2 金融市场的开放
18.3 结论与展望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19章 开放经济中的产品市场
19.1 开放经济中的IS曲线
19.2 均衡产出和贸易余额
19.3 国内外需求的增加
19.4 贬值、贸易余额和产出
19.5 考察动态:J曲线
19.6 储蓄、投资和贸易余额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19 A马歇尔-勒纳条件的推导
第20章 产出、利率和汇率
20.1 产品市场的均衡
20.2 金融市场的均衡
20.3 产品市场和金融市场的结合
20.4 开放经济中的政策效应
20.5 固定汇率制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20 A固定汇率、利率和资本流动
第21章 汇率制度
21.1 中期
21.2 固定汇率制下的汇率危机
21.3 浮动汇率制下的汇率变动
21.4 汇率制度的选择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
附录21 A固定汇率下的总需求推导
附录21 B实际汇率和国内外的实际利率

第七部分 扩展内容:异常现象
第22章 萧条和衰落
22.1 反通货膨胀、通货紧缩和流动性陷阱
22.2 大萧条
22.3 日本的衰落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23章 高通货膨胀
23.1 预算赤字和货币创造
23.2 通货膨胀和实际货币余额
23.3 赤字、货币铸造税和通货膨胀
23.4 如何结束恶性通胀
23.5 结论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八部分 扩展内容:回到政策中来
第24章 政策制定者应该受到限制吗
24.1 不确定性和政策
24.2 预期和政策
24.3 政治和政策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25章 货币政策:总结
25.1 最优通货膨胀率
25.2 货币政策的设计
25.3 美联储的运作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26章 财政政策:总结
26.1 政府预算约束
26.2 财政政策的四个议题
26.3 美国的预算:目前的数字与未来的展望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第27章 结束语:宏观经济学的故事
27.1 凯恩斯和大萧条
27.2 新古典综合
27.3 理性预期批判
27.4 最新的发展
27.5 共同的信念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补充阅读
第28章 全球性危机
28.1 全球性衰退
28.2 美国房价下跌的起因
28.3 放大机制:杠杆性、复杂性和流动性
28.4 由金融危机变为宏观经济危机
28.5 政策反应
28.6 未来展望
本章概要、关键术语、习题、补充阅读

附录A 国民收入与产出账户简介
附录B 数学复习
附录C 计量经济学入门

前言/序言



洞悉经济脉搏,驾驭时代浪潮 这是一个关于我们所处世界如何运作的宏大叙事,是理解经济增长、就业、通货膨胀以及国际贸易背后复杂机制的钥匙。它并非纸上谈兵,而是切身相关,深刻影响着我们的日常生活、国家政策乃至全球格局。 想象一下,当您漫步街头,看到商店里的商品价格在变动,或者新闻中播报着失业率的起伏,抑或国家领导人正在讨论如何提振经济、稳定物价,这些现象的背后,都有一套严谨的理论框架在支撑。这本书,正是为您揭示这套理论框架的精髓。 它将带您走进宏观经济学的核心领域,从最基本的概念入手,逐步深入剖析。您将了解国民经济的“体检报告”——国民收入核算,它如何衡量一个国家的生产总值,又如何反映经济的整体健康状况。我们将一同探索消费、投资、政府支出和净出口这些构成总需求的“发动机”,分析它们各自的驱动因素,以及它们如何相互作用,共同决定经济的产出水平。 更重要的是,本书将引导您理解经济波动的根源。繁荣与衰退的周期为何会反复出现?失业率为何会居高不下?通货膨胀为何会侵蚀我们的购买力?我们将深入探讨总供给与总需求的力量平衡,分析不同因素如何影响这二者的变化,从而解释经济周期性的起伏。 此外,本书还将聚焦于政府在宏观经济调控中的角色。财政政策,即政府如何通过税收和支出来影响经济,其工具箱里有哪些利器?货币政策,中央银行如何通过调整利率和货币供应量来引导经济走向,其背后又隐藏着怎样的传导机制?您将理解这些政策的内在逻辑,以及它们在应对经济衰退、抑制通货膨胀等挑战时的作用与局限。 目光投向更广阔的领域,本书还会为您打开理解开放经济的大门。国际贸易如何促进各国经济发展?汇率的波动又会对国内经济产生怎样的影响?我们将探讨国际收支理论,分析资本流动与贸易平衡之间的关系,以及在全球化日益加深的今天,各国经济如何相互依存,又如何应对外部冲击。 本书致力于用清晰的语言、严谨的逻辑,将宏观经济学这座宏伟的殿堂呈现在您面前。它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而是对现实经济现象的深刻洞察。无论您是希望为未来的职业生涯打下坚实基础的学生,还是渴望更深入理解世界经济运行规律的职场人士,亦或是对国家政策和社会发展充满好奇的社会公民,这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良师益友。 在这里,您将学会如何辨析经济新闻背后的深层含义,如何理解国家宏观经济政策的意图与效果,甚至能够更理性地看待个人财富的增长与风险。它将赋予防您一双洞悉经济脉搏的慧眼,助您在充满机遇与挑战的时代浪潮中,做出更明智的判断,把握属于自己的未来。 它是一次思想的启迪,是一次智慧的探索,更是一场理解我们所处世界的深刻旅程。现在,让我们一起翻开书页,开启这段激动人心的经济探索之旅吧!

用户评价

评分

我特别喜欢这本书对宏观经济学基本概念的阐述方式,它并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理论模型,而是从一些贴近生活、容易理解的例子入手,比如通货膨胀如何影响我们的购买力,失业率的波动对社会经济意味着什么,以及政府的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是如何试图调节这些现象的。这种“由浅入深”的教学方法,对于我这样一个初次接触宏观经济学,或者希望系统梳理知识的读者来说,简直是福音。作者似乎非常懂得如何激发读者的学习兴趣,通过设置一些引人思考的问题,引导我们去探索现象背后的经济学原理。我感觉自己不是在被动地接受知识,而是在主动地思考和学习。每一个概念的引入都伴随着清晰的定义和适度的解释,让我能够准确地把握其核心要义。而且,书中穿插的一些图表和数据分析,也让抽象的理论变得更加具象化,更容易被理解和记忆。我常常在阅读完一个章节后,会停下来回顾一下,然后发现自己对这个概念的理解已经上升了一个层次,这种成就感是学习过程中非常重要的驱动力。

评分

这本书对于不同层次的读者都非常友好。它既能满足那些希望深入研究宏观经济学理论的研究生和学者,也能为那些仅仅想了解宏观经济学基本原理的初学者提供清晰的指引。作者在解释一些复杂概念时,会提供不同深度的解读,既有简要的概括,也有详细的论证。这使得不同知识背景的读者都能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我感觉自己每一次阅读,都能有所收获。当我第一次阅读时,我主要关注的是概念的理解和基本原理的掌握。当我第二次阅读时,我则更注重模型推导和案例分析。这种“多层次”的学习体验,让这本书的价值得到了最大程度的发挥。

评分

我尤其赞赏这本书在数据可视化方面的处理。书中出现的各种图表,不仅数量众多,而且设计得清晰明了,关键信息一目了然。这对于理解经济数据和趋势至关重要。很多时候,枯燥的数据如果仅仅以表格的形式呈现,会让人望而却步。但这本书通过精心的图表设计,将复杂的数据转化为直观的视觉信息,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我常常会仔细研究这些图表,去分析不同经济指标之间的关系,以及它们随时间的变化趋势。这让我对宏观经济的运行有了更深刻的认识。而且,这些图表的设计风格也与书的整体风格保持一致,专业而不失美感,让人赏心悦目。我甚至觉得,这本书本身就可以成为一本关于如何制作优秀经济图表的范例。

评分

这本书在模型构建和理论推导方面,展现出了极高的严谨性。虽然我不是经济学专业的科学生,但即便如此,我也能感受到作者在逻辑上的精妙设计。他会先介绍模型的假设条件,然后一步步地展示如何通过数学工具来推导出重要的结论。这种清晰的推导过程,让我不仅知道“是什么”,更知道“为什么是这样”。很多时候,我们在阅读经济学著作时,最容易感到困惑的就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抽象的模型,感觉它们与现实世界脱节。但这本书的作者似乎非常善于将模型与现实经济现象联系起来,通过解读模型的参数和变量,来解释现实世界的经济波动。比如,当讨论IS-LM模型时,作者会详细解释利率和产出水平如何相互影响,以及财政政策和货币政策在模型中是如何作用的。这种理论与实践的结合,让我觉得宏观经济学不再是高高在上的理论,而是能够解释我们所处世界的有力工具。

评分

这本书对于经济学前沿问题的探讨,也让我印象深刻。它并没有止步于经典的宏观经济理论,而是积极地引入了近年来经济学界的一些新观点和新研究成果。比如,关于行为经济学在宏观决策中的应用,或者大数据在宏观经济预测中的作用等等。这让我意识到,宏观经济学并非一个停滞不前的学科,而是在不断发展和完善中。作者在介绍这些前沿问题时,仍然保持着严谨的态度,但同时也保持着开放的视野,引导读者去思考未来的发展方向。这对于渴望了解学科最新动态,或者希望在专业领域有所深造的读者来说,无疑是极具价值的。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在学习过去的知识,更是在窥探经济学未来的发展趋势,这是一种令人兴奋的学习体验。

评分

总而言之,这本书给我留下了极其深刻的印象。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智慧的启蒙者,带领我走进了宏观经济学的奇妙世界。我从中学到的不仅仅是知识,更是一种思考问题的方式,一种理解世界运行规律的视角。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宏观经济学教育领域的一件大事。它以其严谨的学术内容,清晰易懂的讲解,以及引人入胜的案例分析,成为了我书架上不可或缺的一本珍藏。我会在未来的日子里,反复阅读这本书,不断从中汲取养分,我相信它将持续地为我提供深刻的见解和启发。

评分

这本书在章节安排上也体现出了作者的良苦用心。每个章节的开头都会有一个明确的学习目标,让你知道本章需要掌握的核心内容。章节的结尾则会进行一个总结,帮助你回顾和巩固所学知识。这种结构化的学习设计,对于希望系统学习宏观经济学的读者来说,非常有帮助。我总是会先浏览一下章节的标题和提纲,对本章内容有一个大致的了解,然后带着问题去阅读。阅读过程中,我也会主动去寻找那些在提纲中提到的关键概念。学完一个章节后,我一定会仔细阅读总结部分,看看自己是否已经掌握了本章的核心要义。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法,让我觉得学习过程更有条理,也更有效率。

评分

这本书的封面设计就充满了历史的厚重感,那是一种沉静而专业的基调,让人一看就知道这是一本严肃学术的著作。拿到手里,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不是那种廉价的光面纸,而是略带哑光的,翻页时摩擦的声音都很悦耳,这对于需要长时间沉浸在书本中的读者来说,无疑是一种温柔的触感,降低了阅读的疲劳感。我一直认为,好的教材不仅仅是知识的载体,更是学习体验的一部分,从这一点上来说,这本书的开端就给了我一个非常积极的信号。封面上的“华章教材经典译丛”几个字,也暗示了其严谨的翻译和编辑态度,这让我对内容充满了期待,相信它能将宏观经济学的复杂概念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而不是仅仅堆砌枯燥的理论。我尤其在意作者的学术背景和译者的专业度,虽然这本书没有直接提及,但“经典译丛”的定位已经很大程度上说明了其学术价值和可靠性。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进入宏观经济学的世界,而不是一开始就扔给我一大堆我无法理解的公式和模型。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它在保持学术严谨性的同时,又不失流畅和生动。作者的遣词造句非常考究,能够准确地表达复杂的经济学概念,但又不至于晦涩难懂。而且,他在叙述过程中,常常会加入一些幽默的笔触或者富有哲理的思考,使得阅读过程不再枯燥乏味。我感觉自己好像在和一个经验丰富的学者对话,他不仅学识渊博,而且善于沟通。这种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对于一个需要长时间学习的读者来说,是非常重要的。它能够有效地缓解学习压力,让我更加愿意投入时间和精力去钻研。我常常会在读到某个精彩的论述时,会心一笑,或者停下来思考作者的观点。这种互动式的阅读,让我感觉自己不仅仅是书本的读者,更是作者思想的同行者。

评分

我尤其欣赏这本书在案例分析部分所下的功夫。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理论的阐述,而是精选了大量具有代表性的宏观经济事件作为案例,比如历史上的经济危机、各国央行的货币政策调整,以及不同国家在应对经济衰退时的策略。通过分析这些真实的案例,我们可以更直观地理解宏观经济理论是如何在现实中发挥作用的,以及理论的局限性在哪里。每一个案例的分析都非常深入,不仅仅是简单地描述事件的经过,更重要的是,它会引导我们运用书中学到的理论工具去解读事件背后的经济逻辑。这让我能够将抽象的理论知识与具体的经济实践联系起来,形成一种更深刻的理解。我常常会反思,如果当时发生了类似的情况,我会如何运用书中的模型去分析和预测。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极大地增强了我的学习动力和自信心。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上课时老师推荐的教材,很有用

评分

经典的宏观经济学教材,值得拥有

评分

很好~搞活动时买的,很划算~

评分

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好

评分

看着还可以,还没有仔细看。

评分

翻译不是很好,建议买第六版

评分

一嗯

评分

看着还可以,还没有仔细看。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