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棋战中,擒住对方的将、帅就是胜利。因此,熟练掌握各种能够简捷、迅速地擒杀对方将、帅的方法,便成为下好象棋的重要基本功。虽然每盘棋的杀法千差万别,但认真分析之后,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我们所选择的杀法练习题,有的来自实战对局,有的改编于古谱,还有很多是来自编委的辛勤创作。这些杀法练习题千姿百态,难度有深有浅,但其实质都融合了战术组合的技巧。希望读者能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仔细揣摩、用心体会,最终达到对各种杀法熟练掌握并能收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本书在前一册的基础上难度有所提高。相信读者完成第一册练习以后,再学习第二册难度不会感觉很大。本书的内容是从两步杀开始到四步杀结束。之所以从两步杀练习开始,主要是考虑读者在练习完第一册以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杀局技巧,但是对其中的规律并不熟悉,尚待提高。所以我们在编写时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既有与前一册水平相当的练习,又有通过本书提高的练习,这是我们编写这套书的原则。
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100道题(第801~900题),为两步杀练习;第二章100道题(第901~1000题),为三步杀练习;第三章100道题(第1001~1100题),为四步杀练习;第四章500道题(第1101~1600题),为两步杀至四步杀混杀题型。附件部分是参考答案,是从杀法答案的多样性考虑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本书提供的答案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是唯一答案。
之所以把第四章做成两步杀至四步杀的混杀型,主要是考虑可以拓展读者的思路,提高练习的难度,这样对读者的学习更有帮助。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有失当之处,请广大读者和方家批评指正,顺致谢意。
这本厚厚的棋谱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一直苦于中局残局的转换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特别是面对那些看似简单的残局,总是在关键时刻被对手抓住破绽。这本书的题目设计得非常精妙,不仅仅是简单的“将死”或“捉死”,更多的是对全局态势的深入理解和对不同兵种配合的考验。比如,书中的一些“先手逼和”的变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如何在劣势下寻找一线生机,这对于提升心理素质也有极大的帮助。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坚持完成二十道题左右,明显感觉到自己对棋盘的掌控力提升了一个档次。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难度,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入新的概念,从基础的“卧槽马”到复杂的“单车捉双象”,每一步都有清晰的逻辑导向。翻开这册书,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实战感,仿佛身临棋局之中,与高手过招。
评分我购买这套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对“弃兵”和“兑子”时机的把握。在很多业余选手的对局中,大家往往倾向于“得便宜就跑”,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然而,象棋的高手对决,往往就是看谁能更果断地在均势甚至微弱劣势下制造出足以致命的混乱。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训练量是惊人的。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进行一场马拉松式的计算训练,每一步都牵动着全局的神经。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双将”和“陷阱”的题目,需要极强的预判能力。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那些被标记为“重点”的章节,这些章节往往是作者倾注了多年心血总结出来的精华。通过反复演算,我不再害怕进入复杂的残局缠斗,反而开始期待那种步步惊心、算到极致的对局。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算不清”的棋手,逐渐蜕变成一个更具侵略性和计算深度的挑战者。
评分说实话,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或者理论性太强,毕竟象棋的理论体系一直在发展。然而,这本书的编排思路却展现出一种经典的永恒魅力。它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型布局变化,而是专注于那些经过无数实战检验的、最核心的杀招和防守技巧。我特别欣赏它对“弃子取位”的深入剖析,很多题目都要求你敢于牺牲子力,为接下来的致命一击创造空间。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局”的理念,在实战中是极其难把握的。我记得有一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我果断弃掉了一只车,按照书中学到的思路走下去,最终将死对方的帅。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读懂”棋谱的乐趣。这本书更像是我的私人教练,它不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通过精巧的设问,引导我自己去发现最优解,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远比直接背诵口诀来得扎实有效得多。
评分作为一名业余棋迷,我最大的瓶颈在于,看了很多教程,但实战中总感觉“学非所用”。很多理论在棋盘上成了空谈。但这本练习册的实战导向性非常强。它不像某些理论书那样,把棋局复杂化到脱离实际对局的范畴。这里的每一个杀法和陷阱,都可以在我日常遇到的残局中找到影子。通过系统地训练这800道题(我从801题开始攻克),我发现自己对“形”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比如,面对残局时,我不再是机械地寻找第一步的杀招,而是能快速判断出是需要通过“逼迫”还是“诱杀”来达成目的。特别是书中对“急所”的强调,让我明白了在残局中,哪一个点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只要占住那个点,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于我方。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习题集,不如说是一部浓缩的实战智慧宝典,它的价值远超于其本身的页数。
评分我是一个对学习资料的排版和清晰度要求很高的人,很多旧版的棋谱因为印刷质量差,导致棋盘上的符号模糊不清,着实让人抓狂。但这本《练习册》的版式设计简直是业界良心。棋盘清晰、字迹工整,即便是最复杂的残局变化,也能一眼看清双方的子力部署。更重要的是,它的解说部分处理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种干巴巴的“黑方下一步A,白方下一步B”的死板记录。作者似乎很懂得读者的困惑点,对于关键的转折点,会用加粗或者小注的形式解释为什么选择这条路,而不是那条看似更直接的路。我发现,很多时候看似直通通的杀法反而容易被老道的棋手防住,而书中所展示的那些“绕个弯子”的妙手,才是真正体现了深厚功力的所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象棋的精髓,往往藏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迂回战术之中。
评分挺好的,每天都学习
评分安徒生小时候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而且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他心里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志愿”——他想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高雅的芭蕾舞演员,一个宏伟的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的艺术家。为此,他在一般庸俗不堪的人的眼中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但他却一点也不感到气馁,而是发誓要做的更好。
评分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评分女儿已经开始研究了
评分还好,不错???
评分不错。
评分习题很好~~~~~支持周老师的作品
评分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评分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