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

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志刚,林彩喜,刘书然 著,周晓朴,刘锦祺,贾欣荣 编
图书标签:
  • 象棋
  • 杀棋
  • 练习
  • 对弈
  • 技战术
  • 棋谱
  • 进阶
  • 残局
  • 布局
  • 战术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经济管理出版社
ISBN:9787509625453
版次:1
商品编码:11314251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8-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60
字数:283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在前一册的基础上难度有所提高。相信读者完成第一册练习以后,再学习第二册难度不会感觉很大。《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的内容是从两步杀开始到四步杀结束。之所以从两步杀练习开始,主要是考虑读者在练习完第一册以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杀局技巧,但是对其中的规律并不熟悉,尚待提高。所以我们在编写时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既有与前一册水平相当的练习,又有通过本书提高的练习,这是我们编写这套书的原则。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两步杀(801~900题)
第二章 三步杀(901~1000题)
第三章 四步杀(1001~1100题)
第四章 两步至四步混杀(1101~1600题)
附件 参考答案

前言/序言

  在棋战中,擒住对方的将、帅就是胜利。因此,熟练掌握各种能够简捷、迅速地擒杀对方将、帅的方法,便成为下好象棋的重要基本功。虽然每盘棋的杀法千差万别,但认真分析之后,我们还是不难发现其中一些规律性的东西。
  我们所选择的杀法练习题,有的来自实战对局,有的改编于古谱,还有很多是来自编委的辛勤创作。这些杀法练习题千姿百态,难度有深有浅,但其实质都融合了战术组合的技巧。希望读者能在解答这些题目的过程中仔细揣摩、用心体会,最终达到对各种杀法熟练掌握并能收到举一反三的良好效果。
  本书在前一册的基础上难度有所提高。相信读者完成第一册练习以后,再学习第二册难度不会感觉很大。本书的内容是从两步杀开始到四步杀结束。之所以从两步杀练习开始,主要是考虑读者在练习完第一册以后,虽然掌握了一定的杀局技巧,但是对其中的规律并不熟悉,尚待提高。所以我们在编写时以循序渐进为原则,既有与前一册水平相当的练习,又有通过本书提高的练习,这是我们编写这套书的原则。
  全书分为四章:第一章100道题(第801~900题),为两步杀练习;第二章100道题(第901~1000题),为三步杀练习;第三章100道题(第1001~1100题),为四步杀练习;第四章500道题(第1101~1600题),为两步杀至四步杀混杀题型。附件部分是参考答案,是从杀法答案的多样性考虑的。“条条大路通罗马”,本书提供的答案仅供读者参考,并不是唯一答案。
  之所以把第四章做成两步杀至四步杀的混杀型,主要是考虑可以拓展读者的思路,提高练习的难度,这样对读者的学习更有帮助。
  由于我们水平有限,难免有失当之处,请广大读者和方家批评指正,顺致谢意。


《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图书简介 引言 中国象棋,一项承载着千年智慧与战略博弈的国粹,以其独特的魅力吸引着无数爱好者。它不仅仅是棋盘上的厮杀,更是思维的较量,是对局势的洞察,是战术的运用。而在这项博大精深的棋类运动中,杀法,无疑是制胜的关键。精妙的杀法能够扭转乾坤,以弱胜强,让对手防不胜防。然而,千变万化的杀法组合,需要日积月累的刻苦钻研与大量实战的磨练。 《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系列,正是为广大象棋爱好者量身打造的一套系统性、进阶性的杀法专项训练教程。本系列旨在通过海量的精选题目,帮助棋手巩固基础,提升实战杀法能力,最终达到出神入化的境界。继第一册成功上市,获得了广大读者的热烈反响后,我们隆重推出《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这一册承接上册的体系,将杀法练习的深度与广度进一步拓展,为您的象棋技艺攀登新的高峰提供坚实支撑。 本书定位与价值 《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并非一本简单的题海,而是一本精心编排、体系化的杀法进阶指导书。它面向的是已经掌握了象棋基础规则,并对部分基本杀法有初步认识,希望进一步提升实战杀法能力的象棋爱好者,包括业余初段到业余高段的棋手,以及希望在杀法方面有所突破的专业棋手。 本书的核心价值在于: 1. 系统性的杀法体系构建: 本册题目涵盖了象棋杀法中的核心、难点与重点。从基础的单杀、双杀,到复杂的连杀、借杀,再到更加精妙的弃子杀、抽杀、闪杀、兑子杀等,题目难度循序渐进,难度曲线平滑,确保学习者能够稳步提升。 2. 海量实战化的高质量题源: 所有题目均从实战对局中精选而来,或由资深象棋教练、棋评家精心设计,力求贴近实战,避免“死题”、“偏题”。这些题目不仅具有很高的训练价值,更能帮助棋手熟悉实战中可能出现的各种杀法局面,增强对棋局的判断力和预判能力。 3. 科学的练习方法指导: 题目按照不同的杀法类型、战术组合以及棋局的进程进行分类编排,便于学习者针对性地进行训练。在题目之间,我们还会穿插一些对关键杀法原理的简要阐释,以及一些实用的解题思路和技巧提示,帮助读者举一反三,触类旁通。 4. 提升计算深度与精度: 象棋杀法,尤其是高阶杀法,往往需要精准而深入的计算。本书通过大量复杂的杀法题目,训练棋手对棋局变化进行多步、多分支的精确计算,培养棋手的计算棋感和稳定性,减少漏算、错算。 5. 增强临场应变能力: 棋局瞬息万变,突发情况层出不穷。通过反复练习本书中的各种杀法,棋手能够形成对常见杀法局面的快速反应,并在复杂局面中迅速找到最佳攻击手段,提高临场应变和抓住战机的能力。 6. 塑造攻防一体的棋风: 杀法是进攻的利器,但同时,理解对方的杀法意图,并加以化解,是防守的根本。本书在教授进攻杀法的同时,也能潜移默化地让学习者理解对方的杀法逻辑,从而提升防守能力,塑造更加均衡、全面的棋风。 本书内容亮点与结构安排 《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在保留第一册精华的基础上,进一步深化和拓展了杀法练习的维度。本册的题目数量达到800题,覆盖了象棋杀法领域更广泛、更深入的范畴。 一、题目内容分布与侧重点: 本册的题目设计,是在第一册基础上的自然延伸和升级。若第一册侧重于打好坚实的杀法基础,那么本册则将重点放在了进阶杀法的掌握与组合应用上。具体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复杂多变的定式杀法: 针对棋局进入中盘,双方兵力纠缠,出现许多经典的、具有代表性的定式杀法,如各种“将眼”、“边线杀”、“底线杀”的变体。这些杀法往往需要理解其内在的逻辑和精髓,才能灵活运用。 精巧的战术性杀法: 强调杀法与战术的结合,例如: 弃子杀: 通过牺牲部分棋子,为关键的杀棋创造机会,如“弃马杀”、“弃炮杀”等。 借杀: 借助第三方棋子的攻击,实现对对方主将的杀戮,如“借马杀”、“借炮杀”。 牵制与诱杀: 运用棋子之间的相互牵制,诱使对方进入不利局面,从而实现杀棋。 闪杀与暗杀: 寻找对方防御的空隙,利用棋子的突然移动,出其不意地进行杀戮。 复杂的长杀与短杀: 训练棋手对棋局进行长远的战术预判,以及在紧迫局面下快速找到短促的致命一击。 残局杀法的初步接触: 虽然本书并非残局专著,但部分题目会涉及到残局阶段的杀法,让学习者初步感受残局杀法的特点,为后续的残局练习打下基础。 常见失误的纠正: 通过对一些经典错误解法的剖析(尽管本书不直接展示错误解法,但题目设计会避免容易产生误解的歧义),潜移默化地纠正棋手在计算和判断上的常见盲点。 二、结构安排的考量: 本书的结构编排,充分考虑了学习者的认知规律和训练效率: 单元划分的逻辑性: 800题被划分为若干个单元,每个单元围绕一个或几个密切相关的杀法类型、战术组合或者棋局阶段展开。这种划分有助于学习者集中精力攻克某一类杀法,加深理解。 难度递进原则: 在每个单元内部,题目的难度也是由易到难,循序渐进。即使是同一类杀法,也会从相对简单的局面开始,逐步过渡到更加复杂的局面,确保学习者不会感到突兀。 多样化的解题方式: 题目设计的变化多样,需要学习者运用不同的思路和计算技巧来解决。这避免了单一模式的枯燥训练,保持学习的积极性。 题目呈现的清晰度: 棋局图谱清晰,标注明确,不会因为棋图的模糊而影响解题。 如何有效利用本书 要充分发挥本书的价值,建议采取以下练习方法: 1. 独立思考,大胆计算: 拿到题目后,请先独立思考,尝试在脑海中进行计算。不要急于看答案,给自己留出充分的思考时间。 2. 多步计算,细致推演: 对于复杂的局面,要进行多步、多分支的计算。尝试预判对方的应对,以及自己下一步的最佳选择。 3. 反思与总结: 即使解开了题目,也请花时间回顾整个解题过程。思考自己是如何找到突破口的?是否有更简洁、更有效的解法? 4. 对局应用: 在实际对局中,有意识地去寻找书中所学杀法的应用机会。即使不能完全应用,但对局面的判断和攻击意识都会有所提升。 5. 查漏补缺: 如果在某个单元的题目中反复出错,说明在该杀法类型上存在薄弱环节,需要加强练习,甚至可以回到第一册复习相关内容。 6. 持之以恒: 杀法的提升非一日之功,需要持之以恒的练习。将本书作为日常训练的一部分,每天坚持做一定量的题目。 结语 《象棋杀法练习4000题(第2册,801~1600题)》是您象棋技艺道路上又一位得力的助手。我们深信,通过系统、深入地学习和练习本书中的800道题目,您的象棋杀法能力必将得到质的飞跃。这不仅会让您在对局中更加游刃有余,更能让您体会到象棋艺术的无穷魅力,感受到“运筹帷幄之中,决胜千里之外”的成就感。 无论您是希望在棋赛中取得佳绩,还是仅仅追求业余爱好的精进,本书都将是您不容错过的绝佳选择。愿您在本书的陪伴下,棋艺更上一层楼,享受象棋带来的智慧与乐趣!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厚厚的棋谱简直是我的救命稻草!我一直苦于中局残局的转换总是差那么一点火候,特别是面对那些看似简单的残局,总是在关键时刻被对手抓住破绽。这本书的题目设计得非常精妙,不仅仅是简单的“将死”或“捉死”,更多的是对全局态势的深入理解和对不同兵种配合的考验。比如,书中的一些“先手逼和”的变例,让我深刻体会到如何在劣势下寻找一线生机,这对于提升心理素质也有极大的帮助。我花了整整一个月的时间,每天坚持完成二十道题左右,明显感觉到自己对棋盘的掌控力提升了一个档次。最让我惊喜的是,它并没有一味地追求难度,而是循序渐进地引入新的概念,从基础的“卧槽马”到复杂的“单车捉双象”,每一步都有清晰的逻辑导向。翻开这册书,总有一种扑面而来的实战感,仿佛身临棋局之中,与高手过招。

评分

我购买这套书的主要目的是为了提升自己对“弃兵”和“兑子”时机的把握。在很多业余选手的对局中,大家往往倾向于“得便宜就跑”,不愿意承担任何风险。然而,象棋的高手对决,往往就是看谁能更果断地在均势甚至微弱劣势下制造出足以致命的混乱。这本书在这方面的训练量是惊人的。我感觉自己仿佛在进行一场马拉松式的计算训练,每一步都牵动着全局的神经。尤其是一些涉及到“双将”和“陷阱”的题目,需要极强的预判能力。我花了大量时间去研究那些被标记为“重点”的章节,这些章节往往是作者倾注了多年心血总结出来的精华。通过反复演算,我不再害怕进入复杂的残局缠斗,反而开始期待那种步步惊心、算到极致的对局。这本书让我从一个“算不清”的棋手,逐渐蜕变成一个更具侵略性和计算深度的挑战者。

评分

说实话,拿到这套书的时候,我一开始还有点担心内容会过于陈旧或者理论性太强,毕竟象棋的理论体系一直在发展。然而,这本书的编排思路却展现出一种经典的永恒魅力。它没有过多纠缠于那些花里胡哨的新型布局变化,而是专注于那些经过无数实战检验的、最核心的杀招和防守技巧。我特别欣赏它对“弃子取位”的深入剖析,很多题目都要求你敢于牺牲子力,为接下来的致命一击创造空间。这种“牺牲小我,成就大局”的理念,在实战中是极其难把握的。我记得有一次在一场重要的比赛中,我果断弃掉了一只车,按照书中学到的思路走下去,最终将死对方的帅。那一刻,我真正体会到了“读懂”棋谱的乐趣。这本书更像是我的私人教练,它不直接告诉我答案,而是通过精巧的设问,引导我自己去发现最优解,这种自主学习的过程,远比直接背诵口诀来得扎实有效得多。

评分

作为一名业余棋迷,我最大的瓶颈在于,看了很多教程,但实战中总感觉“学非所用”。很多理论在棋盘上成了空谈。但这本练习册的实战导向性非常强。它不像某些理论书那样,把棋局复杂化到脱离实际对局的范畴。这里的每一个杀法和陷阱,都可以在我日常遇到的残局中找到影子。通过系统地训练这800道题(我从801题开始攻克),我发现自己对“形”的理解有了质的飞跃。比如,面对残局时,我不再是机械地寻找第一步的杀招,而是能快速判断出是需要通过“逼迫”还是“诱杀”来达成目的。特别是书中对“急所”的强调,让我明白了在残局中,哪一个点是决定胜负的关键,只要占住那个点,胜利的天平就会倾向于我方。这本书,与其说是一本习题集,不如说是一部浓缩的实战智慧宝典,它的价值远超于其本身的页数。

评分

我是一个对学习资料的排版和清晰度要求很高的人,很多旧版的棋谱因为印刷质量差,导致棋盘上的符号模糊不清,着实让人抓狂。但这本《练习册》的版式设计简直是业界良心。棋盘清晰、字迹工整,即便是最复杂的残局变化,也能一眼看清双方的子力部署。更重要的是,它的解说部分处理得非常到位,不是那种干巴巴的“黑方下一步A,白方下一步B”的死板记录。作者似乎很懂得读者的困惑点,对于关键的转折点,会用加粗或者小注的形式解释为什么选择这条路,而不是那条看似更直接的路。我发现,很多时候看似直通通的杀法反而容易被老道的棋手防住,而书中所展示的那些“绕个弯子”的妙手,才是真正体现了深厚功力的所在。这本书让我意识到,象棋的精髓,往往藏在那些看似不经意的迂回战术之中。

评分

挺好的,每天都学习

评分

安徒生小时候不仅经常和饥饿打交道,而且还处处遭到人们的鄙视。但他心里却有一个在当时被认为是与他出身不相称的、“异想天开”的“志愿”——他想当一个伟大的艺术家,一个高雅的芭蕾舞演员,一个宏伟的歌唱家,一个在舞台上表演人生、创造“美”的艺术家。为此,他在一般庸俗不堪的人的眼中就成了一个天大的笑柄。但他却一点也不感到气馁,而是发誓要做的更好。

评分

1875年8月4日上午11时,因肝癌逝世于朋友的乡间别墅。丧礼备极哀荣,享年70岁。

评分

女儿已经开始研究了

评分

还好,不错???

评分

不错。

评分

习题很好~~~~~支持周老师的作品

评分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评分

安徒生童话具有独特的艺术风格:即诗意的美和喜剧性的幽默。前者为主导风格,多体现在歌颂性的童话中,后者多体现在讽刺性的童话中。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