语言学教材系列:语言学简明教程(第2版英文本) [Linguistics:A Concise Course Book]

语言学教材系列:语言学简明教程(第2版英文本) [Linguistics:A Concise Course Book]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胡壮麟,李战子 编
图书标签:
  • 语言学
  • 教材
  • 英文
  • Linguistics
  • 第二版
  • 简明教程
  • 学术
  • 外语
  • 专业书籍
  • 课程
  • 学习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北京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1218754
版次:2
商品编码:1131545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博雅语言学教材系列
外文名称:Linguistics:A Concise Course Book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07-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75
字数:348000
正文语种:英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语言学教材系列:语言学简明教程(第2版英文本)》以语言学初学者为对象,有中、英文两个版本,由我国著名语言学家胡壮麟教授领衔主编。
  教材涵盖了语言学及其主要分支的核心内容,包括语音学、音位学、形态学、词汇学、句法学、语义学、语用学、社会语言学和认知语言学等。展开方式深入浅出,有助于不同层次、不同专业的学生了解语言学,对于英语专业学生扩展人文知识、反思语言学习方法以及准备英语专业八级考试、研究生入学考试等均有很大帮助。
  在保证逻辑严密性、学科整体性的基础上,《语言学教材系列:语言学简明教程(第2版英文本)》在趣味性、通俗性方面做了积极的尝试,通过火量的当代语言实例、生动的图片图表、浅显易懂的阐述方式以及丰富的启发式练习向入门者介绍语言学知识。一册《语言学简明教程》在手,学习语言学不再犯愁!祝你成为语言学习的达人!

内页插图

目录

Chapter 1 Language and Linguistics
1.1 Introduction
1.2 History of Linguistics
1.3 Why Study Lingtustics?
1.4 Properties of Language
1.5 Body Language and Other "Languages"
1.6 Functions of Language
1.7 Branches in Linguistics
1.8 FAQ about Studying Linguistics
1.9 Summary

Chapter 2 Phonetics: Speech Sounds
2.1 Introduction
2.2 Spelling, Pronunciation and Phonetic Transcription
2.3 Speech Organs
2.4 The Phonetic Properties of Speech Sounds
2.5 Vowels
2.6 Summary

Chapter 3 Phonology: Sound Patterns
3.1 Introduction
3.2 The Distinctive Sounds of a Language
3.3 Beyond the Sound Segments
3.4 Summary

Chapter 4 Lexicon
4.1 Introduction
4.2 What Is Word?
4.3 Classification of Words
4.4 Morpheme and Its Types
4.5 Word formation
4.6 Summary

Chapter 5 Grammar: Clause
5.1 Introduction
5.2 Word Classes and Word Order
5.3 Clause Types
5.4 Grammatical Categories
5.5 "Half-clauses"
5.6 Semantic Roles of Clause Elements
5.7 How Do We Play with Clauses?
5.8 Summary

Chapter 6 Grammar: Text
6.1 Introduction
6.2 Theme and Textual Function
6.3 Information Structure
6.4 Cohesion
6.5 Conversation Analysis
6.6 Summary

Chapter 7 Language and Meaning
7.1 Introduction
7.2 Word Meaning .
7.3 How Are Word Meanings Related?
7.4 How Is Word Meaning Analyzed?
7.5 Sentence Meaning
7.6 Context and Implicature
7.7 Summary

Chapter 8 Pragmatics: Mearung in Use
8.1 Introduction
8.2 Deixis
8.3 Presupposition
8.4 Conversational lmplicature
8.5 Linguistic Politeness
8.6 Speech Acts
8.7 Summary

Chapter 9 Cogrutive Linguistics:Language and Cognition
Chapter 10 Writing System
Chapter 11 Language Change
Chapter 12 Varieties and Variation

前言/序言



语言学:一扇通往人类思维与交流的窗口 人类为何能够运用如此复杂而精妙的系统——语言——来表达思想、传递情感、构建社会?语言的本质是什么?它是如何产生、演变并被个体掌握的?这些古老而深刻的疑问,正是语言学的核心探究。 语言学,作为一门研究人类语言本质、结构、功能及其发展规律的科学,为我们打开了一扇通往人类思维与交流世界的窗口。它不仅仅是对词汇和语法的罗列,更是一次深入剖析人类心智运作,理解社会文化互动的旅程。通过语言学的视角,我们得以窥见人类认知能力的独特之处,洞察不同文化背景下人们交流方式的差异,甚至追溯人类文明发展的漫长足迹。 语言学的魅力,在于其对“普遍性”与“特殊性”的交织探索。 尽管世界上存在着成千上万种截然不同的语言,但语言学研究揭示出,在这些表面的差异之下,存在着一些普遍性的原则和结构,它们构成了人类语言的共同基础。例如,几乎所有语言都具备一定的音系系统、词汇系统和语法系统,都能够表达时间、空间、因果等基本概念。同时,语言学又高度重视对每一种具体语言独特性的分析,比如汉语的声调系统,阿拉伯语的复杂屈折变化,或是某些土著语言中独特的语序。正是这种对共性与个性的双重关注,使得语言学能够既揭示人类共通的认知模式,又能彰显不同文化群体丰富多彩的表达方式。 语言学是一门多学科交叉的领域。 它的研究方法和理论借鉴了心理学、社会学、人类学、神经科学、计算机科学,甚至是哲学等多个学科的成果。例如: 心理语言学 (Psycholinguistics) 关注语言的产生与理解过程,探索大脑如何处理和生成语言,以及语言学习的认知机制。它试图解释我们为何能够迅速地理解句子,并流畅地表达自己的想法。 社会语言学 (Sociolinguistics) 研究语言在社会环境中的使用,包括语言变异、语言与身份认同、语言在社会阶层、性别、地域等因素影响下的表现。它让我们理解,语言并非一成不变,而是与社会动态紧密相连。 历史语言学 (Historical Linguistics) 追踪语言的演变历程,研究语言的亲缘关系、语音和语法的变化规律,以及语言接触对语言发展的影响。这门学科就像一位考古学家,通过分析语言材料,重建历史的图景。 计算语言学 (Computational Linguistics) 致力于利用计算机技术来处理和分析语言,例如自然语言处理、机器翻译、语音识别等。它不仅推动了人工智能的发展,也为语言学研究提供了强大的工具。 人类学语言学 (Anthropological Linguistics) 考察语言在人类文化中的作用,研究特定文化群体的语言使用方式,以及语言如何塑造他们的世界观。 学习语言学,能够极大地丰富我们对世界的认知。 深入理解沟通的本质: 语言学教会我们不仅仅是“说什么”,更是“怎么说”以及“为何这样说”。它让我们意识到,语言的背后蕴含着丰富的语用信息、社会文化背景以及说话人的意图。这有助于我们成为更有效的沟通者,避免误解,建立更良好的人际关系。 培养批判性思维: 语言学强调对语言现象进行严谨的分析和归纳,要求我们在观察、描述和解释时保持客观和精确。这种训练有助于我们提升逻辑思维能力,学会辨别信息的真伪,并对各种论述进行深入的批判性评估。 拓宽文化视野: 语言是文化的载体。通过学习不同语言的结构和表达方式,我们可以更深刻地理解不同民族的思维模式、价值观念和生活习惯。这是一种跨越国界和文化的交流,能够极大地拓展我们的世界观。 洞察人类心智: 语言是人类独有的高级认知能力。语言学研究,尤其是对语言习得、语言障碍等问题的探讨,为我们揭示了人类心智的奥秘,以及大脑在语言处理中的复杂运作。 助力多领域发展: 语言学家的知识和技能在众多领域都备受欢迎,例如教育(语言教学、课程设计)、媒体(新闻编辑、内容创作)、信息技术(自然语言处理、人工智能)、外交、法律、翻译、市场营销、文化研究等等。 一门入门的语言学教程,通常会带领读者踏上一段循序渐进的学习之旅: 语言的定义与基本性质: 首先,我们会明确语言是什么,以及它区别于其他交流方式的独特之处。这包括语言的任意性(符号与所指之间的非必然联系)、社会性(语言的社会约定性)和系统性(语言的结构化特征)。 语音学与音系学 (Phonetics and Phonology): 这一部分将深入探讨人类发声的生理机制,以及不同语言中构成意义区别的最小语音单位——音素。我们会学习如何准确地记录和描述语音,并理解音素如何在特定的语言体系中发挥作用。 词汇学与形态学 (Lexicology and Morphology): 这里将聚焦于词汇的构成、意义以及词的内部结构。我们会学习词的构成方式(如词根、词缀),以及词语如何通过组合表达更复杂的意义。 句法学 (Syntax): 句法学是语言学中的核心部分,它研究词语如何组合成短语、从句和句子,以及这些结构遵循的规则。我们将学习如何分析句子的成分,理解句子结构的层次性,并探讨不同语言的语序差异。 语义学 (Semantics): 语义学关注词语、短语和句子的意义。我们会探讨意义的类型,如字面意义、引申意义,以及意义之间的关系(如同义、反义)。 语用学 (Pragmatics): 语用学将视角从句子本身移向语言的使用情境。它研究说话人的意图、上下文对意义的影响,以及语言的言外之意。例如,一个简单的问句,在不同的语境下可能表达的是请求、命令,甚至是拒绝。 语言习得与发展 (Language Acquisition and Development): 这一部分将探讨人类,特别是儿童,是如何学习和掌握母语的。我们会了解语言习得的各个阶段,以及影响语言习得的先天和后天因素。 语言变异与变化 (Language Variation and Change): 语言并非静态不变。本章将探讨语言在地域、社会群体、时代等因素影响下产生的各种变异,以及这些变异如何随着时间推移演变成语言的“变化”。 语言学,绝非象牙塔中的象牙塔。 它与我们的日常生活息息相关,与我们理解人类自身、理解社会、理解文化紧密相连。无论你是否立志成为一名专业的语言学家,对语言学的初步了解,都将为你打开一扇全新的认知大门,让你以更加敏锐和深刻的视角去观察和理解这个充满语言的世界。它鼓励我们去倾听,去观察,去思考,去发现语言背后隐藏的无限可能。

用户评价

评分

我对这本书的结构安排感到非常满意,它展现出一种非常成熟的课程设计思路,完美适配了现代大学的教学节奏。它不仅仅是一本知识的罗列,更像是一份精心规划的导览图。例如,在处理句法学(Syntax)的章节时,它没有马上陷入深奥的转换生成语法(Transformational Generative Grammar)的泥潭,而是先用大量的对比实例展示了语言的递归性(Recursion)是如何影响句子结构深度的。这种先建立直观概念,再引入形式化工具的路径,有效地避免了初学者在面对大量树状图和符号标记时产生的畏难情绪。更值得称赞的是,书中每一章节末尾的“拓展思考题”(Further Exploration Prompts)设计得极其富有启发性,它们往往不是简单的知识点复述,而是要求读者尝试应用刚刚学到的框架去分析一个全新的、课堂上未曾提及的语言现象,这种主动学习的机制,对于培养批判性思维和独立研究能力至关重要。我个人认为,如果教材能持续保持这种对“如何思考”的强调,而非仅仅关注“学到什么”,它就超越了普通教科书的范畴。

评分

这本书的另一个突出优点在于它对语言与社会、文化交互的关注,这在很多纯粹侧重形式结构的教材中是缺失的。它成功地将语言学从实验室的象牙塔中拉了出来,与现实世界紧密连接。例如,在社会语言学(Sociolinguistics)的章节中,作者不仅介绍了变异(Variation)和语域(Register)的概念,还探讨了语言规范化(Standardization)背后的权力结构和社会认同问题。书中引用的一些当代案例,比如数字通信中新词汇的诞生和传播速度,以及不同群体对同一语言现象的评价差异,都非常贴近现代读者的生活经验。这种跨学科的视野,使得学习者能够认识到,语言不仅是信息编码的工具,更是文化身份建构和维护社会关系的核心载体。这种多维度的理解,极大地丰富了我们对“语言”这个复杂现象的认知深度,让理论不再是空中楼阁,而是根植于人类社会的真实互动之中。

评分

作为一名对语言演变和历史比较语言学抱有浓厚兴趣的读者,我发现这本书在处理历史维度时显得尤为得心应手,尽管它定位为“简明教程”,但其对语言变迁动力学的描述却相当到位。作者没有将语言视为一个静止不变的实体,而是将其置于一个动态的时间轴上进行考察。特别是关于词汇扩散(Lexical Diffusion)和音变(Sound Change)的讨论,通过几个经典的语例——比如拉丁语到罗曼语族的演变路径——清晰地勾勒出了语言接触、社会因素和内部规律在历史变迁中所扮演的角色。我尤其喜欢它对“比较法”的应用示例,讲解清晰,逻辑严密,即便是对于那些不熟悉印欧语系的读者,也能通过作者提供的足够背景信息,理解如何从现代语言残存的痕迹中重构出共同祖先的面貌。这种对历史深度的把握,为读者提供了一个更宏大、更具时间维度的视角来审视当前正在使用的语言结构,而不是仅仅将其视为一套孤立的规则系统。

评分

从排版和整体设计来看,这本书无疑是现代学术出版物的典范。清晰的字体选择、合理的留白处理,以及贯穿全书的图示质量,都极大地提升了阅读体验。一本内容扎实的教材如果排版混乱,很容易让人在信息过载时感到疲惫,但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非常出色。关键术语的突出显示、概念图的巧妙插入,都起到了“视觉锚点”的作用,帮助读者在大段文字中快速定位和回顾核心定义。例如,在介绍语义学(Semantics)时,那些区分“涵义”(Connotation)与“指称”(Denotation)的对比图示,比单纯的文字描述要直观高效得多。此外,书后附带的术语索引和作者索引组织得井井有条,便于快速查阅和交叉引用,这对于需要频繁回顾特定知识点的备考者来说,是不可多得的便利。总而言之,这本书在形式美学和功能性之间取得了极佳的平衡,确保了学习过程既高效又愉悦。

评分

这是一本着实让人眼前一亮的教材,无论你是语言学初学者,还是希望对这门学科有一个更扎实理解的进阶学习者,它都能提供一个非常友好的入口。我尤其欣赏作者在构建知识体系时所展现出的精妙平衡感——既没有为了追求“简明”而牺牲掉核心概念的深度,也没有过度堆砌晦涩难懂的理论细节,使得阅读过程非常流畅。比如,在介绍音位学(Phonology)的部分,作者没有直接抛出复杂的抽象规则,而是从非常直观的语音辨识差异入手,引导读者逐步理解“一个音素(Phoneme)是如何在特定语言环境中发挥作用的”,这种循序渐进的讲解方式,极大地降低了入门的心理门槛。书中对不同语言实例的引用也十分巧妙,横跨了印欧语系、汉藏语系乃至一些小语种,这使得读者能够清晰地意识到语言的普遍性(Universals)与特殊性(Particulars)是如何共存的,而非仅仅局限于对某一特定语言的分析。对于那些习惯于传统、略显陈旧的语言学读本的读者来说,这本书的现代视角和清晰的图表设计,无疑是一股清新的空气,它真正做到了将复杂的学术思想“翻译”成易于理解的语言工具。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