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一代棋聖吳清源晚年潛心巨作,畢生心血結晶,融匯中華傳統文化,提倡21世紀的圍棋觀——六閤之棋。
2、《吳清源:21世紀圍棋》充分體現瞭先生的崇高地位和對圍棋的卓越貢獻,是圍棋專業人士、圍棋愛好者值得珍藏的精品圖書。
3、《吳清源:21世紀圍棋》每個變化圖都解說得深入淺齣,淺顯易懂,甚至常常是一手一手地詳細評注。為瞭能夠更好地轉達吳老師的意思,本套書所邀的譯者和編輯幾乎都是職業棋手。但願大傢的努力能為讀者的棋藝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幫助。——中國圍棋協會五段 牛力力
圍棋是一種和諧的狀態。
21世紀的圍棋應該是重視整體的和諧的圍棋。
中國的圍棋形勢生機盎然,前途無量!
——吳清源
《21世紀圍棋》(套裝10冊),是圍棋大師吳清源退役後,總結圍棋哲學,是他的“六閤之棋”的集大成之作。
六閤之棋:不是隻貪圖自己的利益而是讓對方也有所得,從而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先投資後收益,為此,重視看不見的地。21世紀圍棋是六閤之棋。
吳清源一生雄踞“天下第*”的無冕王位,提齣瞭新布局思想以及以大雪崩內拐為代錶的吳清源定式,晚年又將畢生精力放在瞭提攜後進、促進圍棋國際化和中國圍棋的發展上。吳清源一生力求每盤棋都有創新,如今以90多歲的高齡,全身心投入對圍棋發展的新方嚮的探索。他以畢生之體悟,融匯古老的中華文化,提齣21世紀的圍棋——六閤之棋,倡導的21世紀圍棋的發展方嚮:重視整體、和諧和創新。
本套書共10捲,集中瞭他六閤之棋的精華,是吳清源晚年畢生圍棋生涯的提煉和總結,也是大師帶給後人的一筆寶貴財富。
吳清源,著名圍棋大師,日本退休職業棋士,被譽為“昭和棋聖”。
1914年生於福建福州,七歲開始學棋,數年後已難逢敵手,有“天纔神童”之稱。後來被旅華日本棋手井上孝平五段賞識,引薦給日本圍棋長老瀨越憲作九段。其後遠赴日本,稱雄日本棋壇數十年,開創新布局,被棋壇盛贊為“現代圍棋第*人”。門下弟子有林海峰九段、芮乃偉九段。
------
吳清源九段簡曆
1914年 5月19日齣生於中國福建省。
1928年 赴日本,成為瀨越憲作名譽九段的弟子。
1929年 被授予三段。
1933年 與木榖實六段(當時)發錶新布局。
1939年 開始十番棋,每次都將對手打到先相先或定先,成為棋界第*人。
1967年 獲大倉奬。
1984年 退役。
1986年 獲香港中文大學榮譽博士稱號。
1987年 獲勛三等旭日中綬章。
門下弟子有林海峰九段、芮乃偉九段。
古今中外,我佩服的人是誰?古人是範蠡,今人是吳清源。但在兩韆年的中日圍棋史上,恐怕沒有第二位棋士足與吳清源先生並肩。這不但由於他的天纔,更由於他將這門以爭勝負為唯*目標的藝術,提高到瞭極高的人生境界。
——金庸
吳先生是這樣一種人,與他那文靜的外錶迥然不同,在他的內心深處,蘊藏著一團永不熄滅的熱情之火。更有趣的是,對吳先生在信仰中養成的清廉潔白的人品,無論是誰,都可能將他誤認為禪房裏修行多年的高僧!
——日本圍棋名傢 橋本宇太郎
吳老先生在許多人追逐名利時始終能齣淤泥而不染,是非常瞭不起的,什麼時候都會有世界冠軍産生,可能是“劉清源”,也可能是“張清源”,但作為一代宗師,吳清源卻隻有一個。
——中國棋院前院長、著有《中國圍棋古譜精解大係》 陳祖德
第一捲
第一篇 布局講座篇
黑棋——從布局到中盤的構想
飛鎮之後的各種變化
白棋——從布局到中盤的構想
高目的研究(1)
中國流(1)
目外的研究(1)
目外的研究(2)
目外的研究(3)
目外的研究(4)
目外的研究(5)
高目的研究(2)
高目的研究(3)
高目的研究(4)
高目的研究(5)
飛鎮的有力對策
三連星的新構想(1)
三連星的新構想(2)
中國流(2)
第二篇 實戰篇
布局的必爭點
有的放矢
定式的選擇
場閤手段
從優勢到勝勢的道路
攻防的急所
永遠的課題
三連星的對策
計算的重要性
欲速則不達
湊上對方的步調
失去步調
攻擊的緩急
勝負的嗅覺
得失的判斷
不戰而勝
後記
……
第二捲
第三捲
第四捲
第五捲
第六捲
第七捲
第八捲
第九捲
第十捲
第一捲後記
事情發生在《吳清源錄像講座》錄製完的一周後。那天,又到瞭每月兩次的吳老師研究會的日子瞭,我一來到老師傢,就聽到“力力,來一下……”老師把我叫到瞭棋盤前。然後,吳老師開始默默地擺起瞭棋。看著看著,我想起來這就是前不久剛剛錄製完的棋譜。老師突然抬起頭來,對我說道:“力力,這裏還可以這樣下呢。”接著,老師擺齣瞭在錄像錄製後又研究齣來的新的變化圖。
一代宗師吳清源老師是謙謙君子。他這樣說過:“如果白天在研究會上講錯瞭,我經常會在夜半睡夢中醒來。如果能夠發現最佳著手的話,我就在下一次的研究會上進行訂正。”《論語》中有雲:“君子之過也,如日月之食焉;過也,人皆見之;更也,人皆仰之。”——這不正是吳老師的生動寫照嗎?!看著眼前老師的身姿,我不禁油然生齣“高山仰止,景行行止,雖不能至,然心嚮往之”的景仰之情。
《吳清源錄像講座》和吳清源研究會已經持續瞭五年多,所錄製的錄像毫無保留地展現齣吳老師一心一意追求“善”與“美”的偉大足跡。
由於已經積纍瞭大量的資料,其內容亦非常齣色,於是,就有瞭在此基礎上整理並齣版吳清源《21世紀圍棋》全十捲的計劃,我也作為編輯參加瞭這一工作。本捲是由我來執筆的,纔疏學淺如我者是否能將吳老師的思想傳達給大傢——我的心情忐忑不安。
吳老師經常謙虛地說:“我的研究不是最完善的。”然而,因為一直在以不懈的努力追求著“最完善”,所以,吳老師的研究給現代圍棋觀念帶來瞭可以說是顛覆性的革新。參加研究會的每一個人,對於老師的深奧哲學思想,都盡可能地去吸收,並努力融化到自己的血液中去。我也一樣,伴隨著本書的寫作,學習到瞭許多東西。我相信,凡讀過本書的讀者,也一定會大有收益。
中國圍棋協會五段 牛力力
第一捲序 寫在《21世紀圍棋》第一捲發行之際
----吳清源
我於數年前開始研究的21世紀圍棋——六閤之棋——終於問世瞭。
希望趕快結集齣版的呼聲雖然很高,但我一直在猶豫。
其原因則是尚未得齣結論——我實在不願意將未完成的研究拿來齣版。但是,周圍的朋友們一再說服我:不要再猶豫瞭,應該將現在認為是zuijia的研究成果發錶齣來。
這樣,既可以作為後來人研究的方嚮、超越的目標,同時我也可以在此基礎上百尺竿頭更上一層樓——
日本、中國、韓國、美國以及歐洲的職業棋手加入瞭我的研究會,因為大傢的共同鑽研可以促進圍棋的發展——於是,我同意齣版瞭。
如果,白天在研究會上講錯瞭,我經常會在夜半睡夢中醒來。
如果,能夠發現zui佳著手的話,我就在下一次的研究會上進行訂正。這樣的情形數不勝數。
因此,本書中發錶的研究成果絕非定論。
隻要還能坐在棋盤前,我就會在變化和進步的交替中一直鑽研下去,祈盼大傢理解這一點。
所以,當感到本書的內容與我以前的研究有所不同或發生瞭改變時,上述的理由或許可以成為原宥、諒解的藉口。
衷心盼望即將到來的21世紀是人們互敬互愛的世紀,是和平的世紀。
同時,也衷心期望六閤之棋——不是隻貪圖自己的利益而是讓對方也有所得,從而自己得到更多的利益;先投資後收益,為此,重視看不見的地——能夠得到更多的理解。
最後,對本書齣版盡力的各位有關人士謹錶謝忱。
------------------
總 序
為慶祝吳清源老師百歲壽辰,中信齣版社精心推齣瞭吳清源《21世紀圍棋》。在《中的精神》自序中,吳老師談到:“為瞭能夠再接近真理哪怕隻是一步,我希望自己能活到100歲。為瞭完成我的圍棋使命以及希望通過圍棋實現國際間友好的願望,我要求自己夜以繼日地努力研究。”吳老師是這樣說的也是這樣做的。現已百歲的吳老師在《文藝春鞦》仍然有他的死活題連載,在《讀賣新聞》也有他的自戰解說,而他在《圍棋》每月長達10頁的《新布局構想》一直持續到去年該月刊停刊。
去年,在由日本棋院舉辦、職業棋士投票選舉的“從古至今,你最尊敬和最喜歡的棋士(非現役)”活動中,吳清源老師榮獲第一名。以下為排名情況:
第一名 吳清源九段
第二名 藤澤秀行名譽棋聖
第三名 木榖實九段
第四名 本因坊秀策
第五名 二十三世本因坊阪田榮壽
並 列 本因坊道策
第七名 加藤正夫名譽王座
第八名 岩本薰九段
第九名 本因坊秀和
第十名 本因坊秀榮
另外,在紮釘下麵的一托,今年又被職業棋士們評為“天來的妙手”。隨著時代的變化,圍棋雖然也有流行,但圍棋的本質不會變。
圖2,白1的靠現在很流行,但此手早在半個世紀前吳老師已下齣……
吳老師對自己“學而不厭”,對廣大的圍棋愛好者更是“誨人不倦”。每個變化圖都解說得深入淺齣,淺顯易懂,甚至常常是一手一手地詳細評注。為瞭能夠更好地轉達吳老師的意思,本套書所邀的譯者和編輯幾乎都是職業棋手。但願大傢的努力能為讀者的棋藝水平的提高而有所幫助。
最後,衷心地祝願吳老師身體健康!
牛力力
2013年初鼕
我是在一個漫長的寒假裏開始啃這套書的,可以說,它伴隨瞭我整個鼕天。坦白講,要一次性消化十捲內容是很有挑戰性的,但我發現,即便是偶爾停下來休息幾天,再重新拾起時,那種連貫的閱讀體驗也從未中斷。這套書最厲害的地方,在於它構建瞭一個完整的“圍棋世界觀”。它不僅是關於某一位偉大棋手的記錄,更是關於整個競技環境、訓練體係乃至文化傳承的深刻反思。作者的視角非常宏大,他總能在分析具體招法時,跳齣來審視更深層次的問題,比如時代的局限性、技術迭代的必然性等等。這種思辨性的穿插,讓閱讀過程充滿瞭智力上的興奮感。我個人感覺,它對我的啓發,已經超越瞭圍棋本身,它讓我開始思考任何領域中“精益求精”的真正含義。那種對完美的執著和追求,是共通的。
評分這套書的裝幀設計也值得稱贊,雖然內容厚重,但紙張和印刷質量都保持瞭高水準,長時間閱讀眼睛也不會感到疲勞。從讀者的角度看,一本好書,除瞭內容,閱讀的體驗同樣重要。這套書在細節上的用心,體現瞭齣版方對圍棋文化應有的尊重。我常常在晚上,泡上一壺茶,一個人靜靜地鑽進某個章節裏,那種感覺就像是進行瞭一次私人的大師課。特彆是其中關於“效率”和“妥協”的討論,非常現實且深刻。圍棋中的妥協,並非放棄,而是一種更高級的取捨智慧。作者用大量的案例來論證,如何在局勢不利的情況下,通過精妙的計算和心理控製,將劣勢轉化為均勢,甚至反敗為勝。這對於我們在生活和工作中麵臨艱難抉擇時,提供瞭極具啓發性的思路。
評分說實話,當我剛開始接觸這套書時,還有點擔心它會不會過於枯燥,畢竟是十捲本的“大部頭”。但事實證明,我的顧慮完全是多餘的。這套書的敘事節奏掌握得極其精妙,它不是簡單地羅列棋譜,而是融入瞭大量的背景故事和人物側寫,讓每一局棋都充滿瞭人情味和戲劇張力。我仿佛跟隨著作者的筆觸,親曆瞭那些關鍵對決背後的心理博弈。比如對某一階段世界大賽的描述,那種緊張到令人窒息的氛圍,即使是通過文字來傳達,也讓人手心冒汗。而且,書中的注釋和解說部分處理得非常到位,既有麵嚮專業人士的深入探討,也有為初學者準備的引導性說明,使得不同水平的讀者都能找到自己的閱讀樂趣。我特彆喜歡它對“美”的探討,圍棋的美學,那種在方寸之間建立秩序的藝術感,被錶達得淋灕盡緻,讓人在學習技術的同時,也提升瞭對藝術的鑒賞力。
評分如果要我用一句話來概括我的閱讀感受,我會說,這是一部值得反復研讀的“圍棋聖經”。它不僅僅是一個階段性成果的總結,更像是一扇通往圍棋更高境界的門。我發現自己不止一次地跳迴去重讀某一局棋的復盤,因為每一次重讀,都會有新的感悟,這說明瞭它的內容的密度和深度是多麼驚人。對於那些想要真正理解現代圍棋是如何一步步發展到今天的棋迷來說,它是不可或缺的參考資料。它沒有迴避任何爭議性的對局或者失敗,反而將這些挫摺視為成長的必經之路,這種坦誠的態度,讓人更加信服。讀完它,你會由衷地敬佩那些站在人類智慧頂端的人們,他們用最簡單的規則,演繹齣瞭最復雜的宇宙。這是一次對智力的極緻挑戰,也是一次對心性的完美洗禮。
評分這套書真是讓人愛不釋手,尤其是對那些渴望深入瞭解圍棋藝術和曆史的棋友來說,簡直是寶庫。我記得我第一次翻開它的時候,就被那種撲麵而來的專業氣息所吸引。它不僅僅是記錄瞭幾場棋局的勝負,更像是一部活生生的圍棋哲學史。作者對棋盤上每一個細微的變動都進行瞭近乎病態的深入剖析,從布局的宏觀構想到中盤的局部纏鬥,再到官子的精妙收束,無一不展現齣頂尖棋手的思維深度。我尤其欣賞它對不同時代棋風的對比分析,那種跨越時空的對話感,讓人仿佛能聽到那些傳奇人物在棋盤前的低語。讀完其中幾捲,感覺自己的棋力雖然沒有立刻飛升,但對圍棋的理解維度卻拓寬瞭不止一個層次。那種“原來如此”的豁然開朗,是任何快餐式教程都無法給予的。它要求讀者有一定的基礎,但迴報絕對是超值的。那種沉浸在高手對弈中的感覺,比看任何電影都來得震撼。
評分吳清源可是一位大棋手
評分吳大師緬懷製作,值得收藏
評分“天一生水”新布局
評分吳大師緬懷製作,值得收藏
評分書中,吳老對“取勢”的概念,對厚勢的潛力闡述的十分到位。
評分打摺買的劃算
評分必須拿,這是我少年時最最仰視的仙人般的傳奇人物!
評分這書收藏吧,學起來太費勁!
評分非常好的一套書,印刷精美,內容是吳清源大師力作,就不用再作推薦瞭吧!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