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基础应用与提高

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基础应用与提高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刘义 编
图书标签:
  • RecurDyn
  • 多体动力学
  • 仿真
  • 机械工程
  • 动力学分析
  • 虚拟样机
  • 工程仿真
  • CAD
  • CAE
  • 数值计算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电子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1214509
版次:1
商品编码:11324615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3-10-01
页数:576
字数:865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基础应用与提高》以最新版的RecurDyn V8R1为平台,系统介绍RecurDyn的各项基本功能和机械工程开发的专业模块。通过本书的学习,读者不仅能够掌握RecurDyn的基本操作,还能够掌握利用虚拟样机技术解决相关工程领域实际问题的思路,以及建模方法,培养应用多体动力学理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基础应用与提高》分为12章,重点介绍RecurDyn的工作界面、仿真类型、接触建模、设计函数、刚柔耦合动力学系统建模的使用方法,并对相关仿真参数设置的含义,以及方法进行深入详细地介绍。通过针对各内容精心设计的典型案例学习,读者能轻松掌握RecurDyn的建模仿真方法,本书提供全部教学案例下载。

目录

第1章 多体动力学及虚拟样机技术
1.1 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状况
1.1.1 多刚体系统建模理论
1.1.2 刚柔耦合多体系统动力学的进展
1.1.3 模态柔性体建模原理
1.1.4 有限元柔性体建模原理
1.2 多体系统动力学建模与求解
1.3 虚拟样机技术
1.4 多学科仿真技术
1.5 RecurDyn软件概述
1.5.1 RecurDyn软件简介
1.5.2 RecurDynV8R1基本模块
1.6 RecurDynV8R1的安装启动
1.6.1 RecurDynV8R1的安装
1.6.2 RecurDyn文件系统
1.7 本章小结

第2章 RecurDyn工作界面及基本功能
2.1 RecurDyn仿真的基本步骤
2.1.1 建模和仿真的步骤
2.1.2 多体动力学仿真的基本概念
2.2 启动RecurDyn
2.2.1 启动RecurDyn/Moder
2.2.2 RecurDyn/Moder的工作界面
2.2.3 RecurDyn的工作界面新旧版本的比较
2.3 RecurDyn工具主菜单
2.3.1 File文件菜单
2.3.2 Home本地菜单
2.3.3 SubEntity参数化建模菜单
2.3.4 Analysis分析菜单
2.3.5 Professional专业菜单
2.3.6 Flexible柔性体建模工具菜单
2.3.7 Durability 疲劳分析菜单
2.3.8 CoLink控制建模工具菜单
2.3.9 AutoDesign优化设计工具菜单
2.3.10 Communicator通信接口工具菜单
2.3.11 Toolkit行业子系统建模工具菜单
2.3.12 ProcessNet二次开发工具菜单
2.4 RecurDyn的工具栏
2.4.1 RecurDyn的视图控制工具
2.4.2 RecurDyn模型显示模式(Rendering Mode)工具
2.4.3 工作平面设定(Working Plane Setting)工具
2.4.4 RecurDyn图层控制命令
2.4.5 RecurDyn其他建模工具
2.4.6 RecurDyn切割显示工具
2.4.7 RecurDyn快速访问命令
2.4.8 RecurDyn右击快捷命令
2.5 本章小结

第3章 RecurDyn的几何建模
3.1 RecurDyn的实体建模
3.1.1 RecurDyn编辑模式
3.1.2 RecurDyn的坐标系统
3.1.3 RecurDyn创建基本几何体
3.1.4 RecurDyn创建复杂几何体
3.1.5 Ground建模
3.1.6 外部几何模型的导入
3.1.7 几何体的复制
3.2 体属性的修改
3.2.1 体几何形状的修改
3.2.2 体特性的修改
3.2.3 体几何位置的修改
3.3 RecurDyn建模实例
3.3.1 机械手实体建模
3.3.2 RecurDyn曲柄摇杆机构建模
3.3.3 RecurDyn几何模型的导入
3.3.4 RecurDyn几何模型零部件的隐藏
3.4 本章小结

第4章 约束及载荷
4.1 RecurDyn中运动副的建模
4.1.1 约束种类及简介
4.1.2 创建约束
4.1.3 添加驱动
4.1.4 定义摩擦
4.1.5 定义运动副需要注意的几个问题
4.2 运动副、驱动及柔性连接创建实例
4.2.1 运动副的添加实例一
4.2.2 运动副的添加实例二
4.2.3 关于约束冗余
4.3 本章小结

第5章 模型施加载荷
5.1 基本概念
5.1.1 创建外力
5.1.2 创建特殊力
5.1.3 柔性连接
5.2 RecurDyn建模常用技巧
5.2.1 导航按钮
5.2.2 图层的使用
5.2.3 常用操作技巧
5.3 添加载荷实例
5.3.1 定义载荷实例一
5.3.2 定义载荷实例二
5.4 本章小结

第6章 仿真分析
6.1 仿真类型
6.1.1 动力学/运动学分析
6.1.2 静力学分析
6.1.3 Eigenvalue 特征值分析
6.1.4 Pre Analysis 预分析
6.1.5 Frequency Response Analysis频率响应分析
6.1.6 Scenario脚本仿真
6.1.7 仿真控制
6.2 RecurDyn的测量工具
6.2.1 RecurDyn /Request的输出请求
6.2.2 RecurDyn /Scope
6.2.3 RecurDyn /Measure
6.3 本章小结

第7章 结果后处理
7.1 后处理基本用途
7.2 RecurDyn后处理的启动与退出
7.3 RecurDyn后处理界面
7.3.1 快捷命令菜单
7.3.2 File菜单
7.3.3 Home菜单
7.3.4 Tool菜单
7.3.5 RecurDyn后处理数据库
7.4 螺旋推进器仿真及结果后处理
7.4.1 螺旋推进器仿真模型建模
7.4.2 模型的预分析及其结果后处理
7.4.3 动力学/运动学分析及其结果后处理
7.4.4 特征值分析及结果后处理
7.4.5 时域内的特征值分析及结果后处理
7.4.6 脚本分析
7.5 本章小结

第8章 RecurDyn高级建模技术
8.1 RecurDyn的接触建模
8.1.1 RecurDyn的接触类型
8.1.2 RecurDyn的接触算法
8.1.3 RecurDyn的接触建模方法
8.1.4 RecurDyn的接触信息设置
8.2 RecurDyn的子系统建模技术
8.2.1 子系统
8.2.2 子系统建模
8.2.3 子系统之间的建模操作
8.2.4 子系统的导入、导出操作
8.2.5 子系统的编辑操作
8.3 建模实例
8.3.1 接触建模仿真实例1——电泳杆干涉检验仿真
8.3.2 接触建模仿真实例2——锁紧机构运动分析
8.3.3 接触建模仿真实例3——齿轮传动精度对比分析
8.3.4 子系统建模实例——机器人手臂运动仿真
8.4 本章小结

第9章 RecurDyn函数表达式
9.1 函数表达式创建
9.2 函数表达式中变量的使用
9.3 函数表达式的调用
9.4 函数表达式编辑
9.5 RecurDyn函数表达式的种类
9.5.1 基本数学函数(Fortran Functions)
9.5.2 位移函数(Displacement Functions)
9.5.3 速度函数(Velocity Functions)
9.5.4 加速度函数(Acceleration Functions)
9.5.5 力(力矩)函数(Force and Torque Functions)
9.5.6 特殊力函数(Specific Force Functions)
9.5.7 传感器函数(Sensor Functions)
9.5.8 IF函数(Arithmetic IF Function)
9.5.9 插值函数(Interpolation Functions)
9.5.10 变量和微分函数(Variables and Differential Equations)
9.5.11 预定义函数(Predefined Functions)
9.5.12 时间函数(Time)
9.5.13 应力/应变函数(Stress/Strain Function)
9.6 函数应用实例
9.6.1 函数应用实例1——挖掘机动力学仿真
9.6.2 函数应用实例2——活塞机构动力学仿真
9.7 本章小结

第10章 模态柔性体建模
10.1 柔性多体系统动力学研究状况
10.2 基于模态柔性体刚柔耦合动力学仿真过程
10.3 RecurDyn模态柔性工作界面介绍
10.4 生成RFI文件
10.4.1 利用Nastran生成RFI文件
10.4.2 利用ANSYS生成RFI文件
10.4.3 编辑模态柔性体RFlexBody
10.4.4 RFlex仿真结果等值
……

前言/序言

  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又称为虚拟样机技术(Virtual Prototyping Technology,VPT),它是一种全新的机械设计方法。VPT作为一项计算机辅助工程(CAE)技术于20世纪80年代随着计算机技术的发展而出现,在20世纪90年代特别是进入21世纪以后得到了迅速发展和广泛应用。
  利用虚拟样机技术,工程师可以在计算机上方便快捷地建立物理样机的仿真模型,通过对仿真模型进行各种动态性能分析,然后改进物理样机的设计方案,从而达到用数字化形式代替传统物理样机实验的目的。机械系统动态仿真技术涉及多体系统运动学与动力学建模理论及其技术实现,是基于先进的建模技术、多领域仿真技术、信息管理技术、交互式用户界面技术和虚拟现实技术的综合应用技术。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日益进步和工程的需要,机械系统的动态分析对象也越来越复杂,工程对仿真技术提出了更高的要求。人们对一个系统进行仿真分析时,不仅仅限于其简单的机械系统的仿真分析,更多的研究对象表现为一个复杂的机、电、液、控制系统。支持多领域物理系统混合建模与仿真成为当今虚拟样机仿真软件的发展方向。韩国FunctionBay公司推出的新一代仿真软件RecurDyn,是一个能够实现机、电、液、控制、优化多学科系统协同仿真的优秀软件。
  这是一本介绍新一代多体系统动力学仿真软件RecurDyn的图书,目的是引导读者如何能够快速地掌握这个优秀的仿真工具。RecurDyn是由韩国FunctionBay公司基于相对坐标系建模和递归求解,充分利用最新的多体动力学理论,开发的一个优秀多学科协同仿真软件。由于其令人震撼的求解速度与稳定性,方便、快捷的建模方法,自诞生至推广到市场以来受到业内持续关注,并且国际、国内客户群日益壮大。尤其是在国内企业、高校等用户稳步扩大的情况下,对RecurDyn相关的中文教学指导资料的需求也日益迫切。正是在这种情况下,本书编著者根据教学,以及工程实践的基础上,将推出RecurDyn系列图书。
  RecurDyn作为一个功能强大的高级CAE机、电、液、控制、优化多学科系统协同仿真软件,想要在一本书中对其进行全面透彻的讲解几乎是不可能的;同时根据学习的特点,也为了避免大而全、多而不精的情况,使读者通过RecurDyn系列图书的学习能够对RecurDyn的建模特点达到真正掌握的目的,从而满足能够熟练应用RecurDyn解决工程实际问题,以及学术研究的需要,编著者将RecurDyn的介绍分为基础篇、进阶篇、工程篇三部分进行详细介绍。
  本书为RecurDyn系列图书的基础篇,本书中详细透彻地介绍了RecurDyn的基本操作、建模方法、后处理、刚柔耦合动力学建模等内容。全书所有的案例均以最新版本的RecurDyn V8R1进行讲解,系统介绍了RecurDyn平台的各个基本分析模块。所有案例均经过精心设计与筛选,其中不乏真正的工程案例,代表性较强。并且在介绍每个案例的过程中都通过用户图形交互界面进行全程详细讲解,并给出了尽可能最为详细的操作说明过程。
  以后将陆续推出RecurDyn的进阶篇(工业子系统建模工具的应用、优化设计、二次开发等)、工程篇(工程应用案例),会在不久之后与广大的读者见面。RecurDyn系列图书从初学者学习的角度出发,系统介绍了RecurDyn的功能、建模方法,以及大量的操作技巧,希望RecurDyn系列图书的推出能够对刚入门和有使用经验的读者学习RecurDyn提供帮助。
  本书的出版,特别要感谢FunctionBay韩国公司Jin HChoi教授,以及上海博览达CEO张湝渭博士、技术经理焦晓娟在本书编写过程中给予的大力协助。尤其是焦晓娟经理在本书后期成稿过程中付出了大量辛勤的劳动,在此表示深深的谢意!同时感谢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编号:2012M521003),以及江苏南方轴承博士后工作站对本书的支持。
《工程分析的利器:现代有限元方法详解》 本书深入剖析了现代有限元方法(FEM)的核心理论、关键算法及广泛应用,旨在为读者提供一套系统而全面的工程分析工具。我们不局限于单一领域的应用,而是力图展现FEM在力学、热学、流体力学乃至多物理场耦合问题中的普适性与强大威力。 第一部分:理论基石与数学框架 本部分将从数学的严谨视角出发,为读者构建起理解有限元方法的坚实理论基础。 引言:离散化思想的起源与必要性 我们首先追溯有限元方法的历史渊源,探讨其诞生的必然性——如何将连续的物理世界通过离散化的方式转化为计算机可处理的问题。我们将解释为何需要数值方法来解决复杂的工程问题,并简要介绍其他数值方法的局限性,从而突出FEM的独特优势。 微分方程与变分原理:问题的数学表述 本书将重点讲解如何将实际工程问题转化为数学模型,特别是以偏微分方程(PDEs)的形式。我们将深入探讨各种类型的PDEs(椭圆型、抛物型、双曲型),并阐述它们在不同物理现象中的代表意义。在此基础上,我们将详细介绍变分原理(如虚功原理、最小势能原理)在力学问题中的应用,以及它们如何为FEM提供理论依据,将边界值问题转化为积分方程。 基函数与插值:离散化空间的构建 有限元法的核心在于将无限维的连续求解域离散化为有限个互不重叠的单元。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常用的基函数(形状函数),包括线性、二次、高次等不同阶数的函数。我们将阐述插值多项式的构造原理,以及它们如何近似表示单元内的物理量(如位移、温度)。此外,还将探讨各种节点配置(如等节点、高斯点)对插值精度的影响。 伽辽金方法与其他加权残差法:方程的离散化 在获得离散化的数学表达后,我们需要将连续的方程转化为代数方程组。本章将聚焦于伽辽金(Galerkin)方法,这是FEM中最核心的权函数选择方法。我们将详细推导伽辽金方法的离散化过程,并阐述其数学意义。同时,我们还将简要介绍其他加权残差法(如最小二乘法、积分权重法),并对比它们的优缺点和适用场景。 单元类型与几何变换:不同形状的离散化 工程实际中的几何形状千差万别,有限元法需要能够适应各种几何形态。本章将详细介绍各种基本的单元类型,如一维杆单元、梁单元、二维三角形单元、四边形单元、三维四面体单元、六面体单元等。我们将深入研究这些单元的构造原理,以及它们在不同维度上的应用。此外,还将重点讲解单元的几何变换(如等参单元),如何将任意形状的物理域单元映射到标准单元,从而简化积分计算。 数值积分(高斯积分):高精度计算的关键 在FEM的推导过程中,大量的积分计算是不可避免的。为了实现高效和高精度的计算,本章将详细介绍高斯积分(Gaussian Quadrature)方法。我们将解释高斯积分的原理,如何选择积分点和权重,以及它在FEM中用于计算单元刚度矩阵、载荷向量等关键量时的优势。 第二部分:核心算法与单元模型 本部分将聚焦于FEM中具体的算法实现和各种常见物理问题的单元模型构建,让读者掌握如何将理论转化为实际计算。 单元刚度矩阵与载荷向量的推导 这是FEM计算的核心步骤。本章将以线弹性力学问题为例,详细推导一维杆单元、二维三角形/四边形单元的单元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我们将清晰地展示如何结合基函数、材料本构关系以及高斯积分来完成这一过程。 整体刚度矩阵的组装与边界条件的施加 将所有单元的局部刚度矩阵和载荷向量组装成整体的代数方程组是 FEM 的关键。本章将详细阐述组装算法(如直接法、迭代法),以及如何有效地管理节点和单元的连接关系。同时,我们将深入讲解各种边界条件的施加方法,包括位移边界条件(Essential Boundary Conditions)和力边界条件(Natural Boundary Conditions),以及它们如何影响整体方程组。 线性方程组的求解 组装完成后,FEM 问题归结为求解大规模线性方程组。本章将介绍常用的求解方法,包括直接法(如高斯消元法、Cholesky分解法)和迭代法(如共轭梯度法、雅可比迭代法、高斯-赛德尔迭代法)。我们将分析各种方法的优缺点、收敛性和计算效率,并讨论在不同规模问题中的选择策略。 各种工程问题的单元模型: 结构力学单元: 除基本杆单元和梁单元外,还将深入介绍板壳单元,例如Mindlin板理论和Kirchhoff板理论下的单元模型,以及它们在承受弯曲、剪切和轴向载荷时的表现。 热传导单元: 讲解如何基于热传导方程推导稳态和瞬态热传导问题的单元模型,考虑导热系数、热源等因素,以及如何处理边界上的热流和温度约束。 流体力学单元(基础): 简要介绍Navier-Stokes方程离散化的基本思想,以及在简单二维定常流动问题中如何构建有限元单元模型,涉及压力-速度耦合问题。 其他物理场单元: 简要提及电磁场、声场等领域的有限元单元构建的基本思路。 第三部分:进阶应用与优化 本部分将超越基础理论,探讨如何利用FEM解决更复杂的问题,以及如何提高仿真精度和效率。 接触分析:仿真中的难点与解决方案 在多体系统中,接触是普遍存在的现象。本章将深入探讨接触算法,包括罚函数法、拉格朗日乘子法等,以及如何处理不同类型的接触(如点-点、点-面、面-面接触)。我们将分析接触力学中的非线性问题,并介绍如何离散化和求解接触区域的有限元方程。 材料非线性:塑性、蠕变与损伤 许多工程材料在加载过程中会表现出非线性行为。本章将详细介绍如何将材料非线性(如弹塑性、粘弹性、蠕变、损伤)引入到FEM框架中。我们将讲解增量加载法、子步长法等数值技巧,以及如何更新材料的状态变量和刚度矩阵。 动力学分析:瞬态响应与振动特性 本书将深入探讨动力学分析,包括瞬态动力学和模态分析。我们将详细推导动力学方程的离散化形式,引入质量矩阵和阻尼矩阵,并介绍求解瞬态动力学响应的算法(如Newmark-β法、中心差分法)。对于模态分析,我们将讲解如何求解特征值问题,获取结构的固有频率和振型。 多物理场耦合:集成分析的强大能力 现代工程问题往往涉及多个物理场的相互作用,例如热应力、压电耦合、流固耦合等。本章将详细介绍多物理场耦合的建模方法,包括直接耦合和间接耦合。我们将讲解如何构建包含不同物理场方程的整体方程组,并采用合适的迭代策略进行求解,以捕捉不同物理场之间的相互影响。 网格划分与自适应网格技术 网格的质量直接影响仿真结果的精度和收敛性。本章将详细讨论网格划分的原则和技巧,介绍各种网格生成器。更重要的是,我们将深入介绍自适应网格技术,如何根据误差估计自动细化或粗化网格,以最小的计算代价获得高精度的结果。 仿真结果的后处理与验证 仿真完成后,有效地分析和解释结果至关重要。本章将介绍常用的后处理技术,包括云图显示、曲线绘制、应力/位移集值等。同时,我们将强调仿真结果的验证方法,包括与解析解的对比、实验数据的比对以及网格收敛性研究,确保仿真结果的可靠性。 第四部分:工程实例与最佳实践 本部分将通过一系列具体的工程案例,演示有限元方法的实际应用,并总结最佳实践经验。 典型工程结构的应力与变形分析: 飞机机翼的静力分析 桥梁结构的承载能力评估 汽车零部件的疲劳寿命预测 热管理与传热分析: 电子器件的散热设计 发动机缸体的温度场分布 建筑物的节能分析 流体流动与结构耦合: 风力发电机叶片的空气动力学与结构耦合分析 管道内流体压力对支撑结构的影响 制造过程中的仿真应用: 冲压成形过程的塑性分析 焊接过程的热应力分析 仿真软件的高级功能与工作流程: 简要介绍主流有限元分析软件(如ABAQUS, ANSYS, COMSOL等)中的关键模块和高级功能,并分享构建完整仿真流程的经验。 模型简化与参数化研究: 探讨在保证精度前提下,如何对复杂模型进行简化,以及如何利用参数化设计进行多方案优化。 本书力求内容翔实,理论与实践并重。读者在掌握本书内容后,将能够独立运用有限元方法解决各种复杂的工程问题,深刻理解数值仿真的力量,并为进一步深入研究打下坚实基础。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题目本身就点出了它涵盖的广度和深度。我关注的重点在于它能否提供一套完整的学习路径,让一个对多体动力学仿真有基本了解但 RecurDyn 经验有限的工程师,能够快速上手并逐渐精通。我设想在“基础应用”部分,作者会以非常系统化的方式介绍 RecurDyn 的建模环境,从零部件的创建、关节的定义,到施加激励和约束,再到后处理的图形化展示。我尤其希望看到关于“参数化建模”和“模型库”的介绍,这对于提高建模效率和复用性至关重要。而在“提高”的部分,我期待能够接触到更具挑战性的内容,例如:如何利用 RecurDyn 的高级功能来处理复杂机构,如齿轮传动、悬架系统;如何进行疲劳寿命预测和刚度分析;以及如何将 RecurDyn 模型集成到更大型的系统仿真平台中。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作者在实际项目中遇到的典型问题和解决方案,那将是极具价值的。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是为 RecurDyn 用户群中的一个重要缺口添上了坚实的砖瓦。我从早期接触多体动力学仿真,到如今的项目实践,期间遇到的许多疑难问题,很多时候都希望能有这样一本既能打牢基础,又能指引进阶的参考。这本书的出现,让我眼前一亮。我尤其关注它在“基础应用”部分的处理。很多初学者往往被复杂的理论和操作界面搞得头晕目眩,而一个清晰、逻辑严谨的入门引导至关重要。我期待它能从最核心的概念讲起,比如自由度、约束、力等,并通过一系列循序渐进的实例,让读者逐步熟悉 RecurDyn 的建模流程和基本分析功能。例如,对于一个简单的机械臂运动仿真,它能否详细拆解每一步操作,解释每个参数的含义,并且提供多种不同复杂度的案例,从单体运动到多体耦合,让读者在实践中真正理解“如何做”以及“为什么这么做”。

评分

对于一本侧重于“应用”的书籍,我最为看重的是其案例的实用性和指导性。我希望《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基础应用与提高》能够提供一系列贴近实际工程需求的仿真案例。在“基础应用”阶段,我期待能看到一些经典的机构仿真,例如四连杆机构、曲柄滑块机构等,通过这些案例,读者可以学习如何搭建模型、定义运动、施加力,并理解仿真结果的意义。而在“提高”的部分,我更关注那些能体现 RecurDyn 强大功能的案例,比如:车辆悬架系统的动力学仿真,机器人手臂的轨迹规划与动力学分析,或者生物医学工程中的假肢运动模拟。我希望书中不仅展示如何进行仿真,更能深入分析这些案例背后的工程问题,以及 RecurDyn 如何帮助工程师解决这些问题。例如,对于车辆悬架,书中是否会讨论如何通过仿真来优化悬架参数,以提高车辆的操控性和舒适性?这些深入的分析和指导,将使本书真正成为读者解决实际问题的有力工具。

评分

在“提高”的部分,我寄予厚望,希望这本书能够深入挖掘 RecurDyn 在实际工程应用中的潜力。现代工程问题越来越复杂,简单的运动学和动力学分析往往不足以满足需求。我期待书中能涵盖一些更高级的话题,比如:如何有效地处理非线性动力学问题,包括接触、摩擦和阻尼的精确建模;如何进行灵敏度和优化设计,通过参数调整来达到最佳性能;以及如何与其他仿真软件(如有限元分析软件)进行耦合,实现多物理场仿真。特别是在接触仿真方面,RecurDyn 的接触算法是其核心优势之一,如果这本书能详细讲解不同接触算法的适用场景、参数设置技巧,以及如何诊断和解决常见的接触收敛性问题,那将极大地提升读者在实际项目中的成功率。此外,对于一些复杂的系统,如车辆动力学、航空航天器姿态控制等,书中能否给出一些案例研究,展示 RecurDyn 如何应用于这些领域,并提供相关的分析思路和技巧。

评分

我一直认为,一本好的技术书籍,不仅要传授知识,更要启发思路。对于《RecurDyn多体动力学仿真基础应用与提高》,我期待它能在理论深度和实践指导之间找到一个绝佳的平衡点。在“基础应用”方面,我希望它能帮助读者建立扎实的理论基础,理解多体动力学仿真的基本原理,并熟练掌握 RecurDyn 的基本操作。例如,它能否清晰地解释不同类型关节的数学模型,以及约束方程是如何被求解的?在“提高”的部分,我则希望它能带领读者进入更广阔的应用领域。比如,对于一些自动化设备的设计,或者机器人运动规划,RecurDyn 的仿真能力至关重要。我期待书中能介绍如何进行动态响应分析、频率响应分析,以及如何利用 RecurDyn 进行参数化设计和多目标优化。如果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建立高效仿真模型、减少计算时间的技巧,或者如何进行模型验证和模型简化,那将对读者在工程实践中节省大量时间和资源。

评分

不错。。。。。。。。。。。。。。

评分

recurdyn为数不多的中文教程

评分

recurdyn为数不多的中文教程

评分

书不错,很好

评分

刚拿到书,还不错,赞一个

评分

只是介绍基础模块,菜单介绍比较细,就是toolkit中的其他模块介绍少

评分

好评

评分

内容充实,覆盖面广!

评分

刚买了这边书,就是帮助文件的翻译,配套的图书源文件,作者也不给提供,说是产权保护。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