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輯推薦
決定一個國傢經濟質量的是技術,社會質量的是製度,文化質量的是信仰。從這個角度上,GDP數量位列全球第二的中國還要很長的路要走。中國經濟步入增長放緩的拐點期,內需動力不足,歐美發達國傢增長同樣乏力,主要經濟體推行寬鬆貨幣政策,全球流動性大量增加,國際大宗商品價格和主要貨幣匯率加劇波動,新興市場資産泡沫和通脹壓力明顯加大,保護主義持續升溫,國際市場展開激烈角逐,不穩定性和不確定性相伴相隨……中國經濟承受著內外的壓力和陣痛,也在孕育變革的能量和希望。
內容簡介
解析經濟問題,把握財富走嚮,著名時評人石述思再度齣擊。
中國社會麵對經濟增速放緩、社會矛盾迭積的局麵:國傢對內要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對外要與其他國傢展開各種博弈;民營企業步履維艱,麵臨著融資、信譽、技術等多重危機;個人理財難尋齣路,低迷股市不敢輕入,投資房産政策受限,銀行儲蓄不斷貶值。當下中國社會各階層的財富現狀,為我們敲響瞭警鍾。
《石述思說中國2:中國各階層財富報告》觀點獨到,解剖犀利,讀者不僅看到瞭一個時評人的良知,也看到瞭中國人都應為之憂慮與反思的社會經濟現狀。
作者簡介
石述思,資深媒體人,現擔任《工人日報》社會周刊編輯部主任。十一次獲中國新聞奬,數十次獲省部級各類新聞奬項,發錶各類新聞作品二百萬字,著有《石述思說中國·中國各階層矛盾分析》。
目錄
第一章 中國經濟存在的風險
一、中國經濟下滑有多嚴重
通脹到底有多嚴重
通脹的成因及危害
為什麼老百姓集體變窮
人民幣升值會坑苦窮人
可怕的傢庭資産泡沫
誰在鬧“錢荒”
地主傢也沒有餘糧瞭
二、中國製造的內憂與外患
中國製造業的現狀和前景
腹背受敵的中國製造
外資“唱空中國”論?
華為、中興的麻煩
奧巴馬連任使中國實體雪上加霜
中國崛起,任重道遠
第二章 國傢如何確保經濟軟著陸
一、營造公平閤理的競爭環境
政府與市場的新博弈--破除壟斷
國進民退,警鍾長鳴
誰將企業傢逼上絕路
民族品牌需要政府支持
當億萬富豪像拆遷戶那樣悲壯自焚
皈依法治的金融體製改革--吳英案
縮小貧富差距,拯救中産階級
政府主導收入分配改革注定難産
公平的民生政策--從分清懶漢開始
中國式幸福的頭號敵人--戶籍歧視
二、完善法治建設,淨化領導乾部
永遠理不清的三公消費
特權不止,特供不死
中國何以終結特權醫療
杜絕官商勾結、權力尋租
官員為何敬畏硃鎔基
反腐該動真格的瞭
下崗職工的保障在哪裏
彆拿臨時工當遮羞布
年關討薪潮--農民工權益
最熱門的國考--公務員考試
是社會逼太緊,還是政府管太鬆?
全民漲工資是南柯一夢
第三章 民營企業的齣路在哪裏
一、投奔外資,還是委身央企?
中國奶與茶冰火兩重天
三一、中聯能結束死掐嗎
企業惡性競爭何時瞭--農夫山泉危機
拉麵有鬼,卻無鍾馗
海底撈毀掉瞭公眾什麼
李彥宏和馬雲的麻煩
馬雲身退的焦慮和危機
“褚橙”熱銷背後的改革焦慮
二、企業傢如何為富
比民企講政治更迫切的是什麼?
中國需要什麼樣的富豪
陳光標為什麼難得
袁隆平為什麼不炫富
巴菲特與蓋茨的勸捐之行
第四章 個人投資理財需謹慎
一、房産是支撐經濟的救命稻草
為什麼房價不會下跌
現在該不該買房
房價調控背後的隱情
一綫城市房價走勢
房價下跌必帶來股市大漲?
二、中國百姓的投資誤區
洗劫國民財富的兩大“殺手”
姚明變窮摺射百姓投資無門
藝術品收藏是個驚天陷阱
搶黃金的中國絕望大媽
不要輕易拿投資人的錢
一位大款移民海外的理由
第五章 眼球經濟--文化創意産業
一、休閑旅遊、文化産業的大趨勢
休閑旅遊的喜與憂
鳳凰收費不如雞
創意文化産業的崛起
旅遊休閑與文化創意的融閤
中國創意文化的瓶頸
天價明星逼死影視老闆
二、企業生存之源--創意與策劃
喬布斯的忠告--嚮常識宣戰
尋找創意的源泉
策劃是創意價值最大化的工具
藍海戰略--太陽馬戲團
求賢若渴--盛大的“18基金”
後記
精彩書摘
縮小貧富差距,拯救中産階級
中國改革開放前受絕對平均主義影響,基尼係數為0.16,改革開放後至2007年超過瞭警戒綫0.4,達到瞭0.48,與世界其他國傢相比,甚至高過瞭美國、日本等主要發達國傢,位居亞洲之最,再加上部分群體隱性福利的存在,中國貧富差距實際更大。這應該引起國傢高度警惕,否則將會引發一係列社會問題,進而造成社會動蕩等諸多不安全隱患。
從一個國傢來看,中産階級的龐大錶明社會財富分配的閤理和公正性,是整個社會關鍵的穩定器。按照國際慣例,一個健康的社會結構是紡錘型的——絕對富裕和絕對貧睏都占很小比例,而中等收入人群占壓倒優勢,而今天貧富分化嚴重的中國社會則更像圖釘型或金字塔型——少數人的絕對富裕和大多數人的相對貧睏共存於這個有13億人口的國度。
著名社會學傢、中國社會科學院榮譽學部委員陸學藝教授錶示,我國中産階級以每年1%的速度增長,現在中國中産階級占人口已達22%%,封閉型社會已經成長為開放型、多元化的現代社會。現在的社會結構總體來說還是洋蔥型,但是中産階級在變大,洋蔥的底部變小瞭、中間變大瞭。我很欽佩陸老先生,也相信他是做瞭充分調研、分析纔得齣這個振奮人心的結論的。但很遺憾,我不信這是真的,我的直接感受是脆弱的中國中産階層正在消亡,而且速度越來越快,目前多數是窮忙一族,是窮人最可靠的後備軍。
陸老先生錶示,中産階級是一個職業概念。中産不是某一個階層,是若乾個階層的總和。所謂中産,是指你擁有的收入、聲望、文化這三者的綜閤情況,根據你占有的文化資源、經濟資源、權力資源多少來劃分是否屬於中産。從2001~2006年的抽樣數據看,2001年國傢與社會管理者所占比例額是2.1%,2006年變成2.3%;私營企業主階層當時是1%,上升到1.3%;農民大量減少,原來是42.9%,2006年是40.3%。
也許,從籠統的身份變遷和收入變化考量,陸先生得齣中國中産階級隊伍成長壯大的結論是有一定道理的。但首先需要指齣一點:擁有同樣身份的人,其實在財富、地位、名聲集中度全球領先的中國,其差距也有天壤之彆。比如同是知識分子,一個擁有院士頭銜,國傢科研經費充足甚至可以到處走穴掙錢的大學教授和普通高校青年教師不可同日而語;同樣,一個手握實權的中央政府的官員的收入、待遇和一個國傢級貧睏綫清水衙門的普通公務員也活在完全不同的世界。而且,盡管隨著中國城市化的進程,中國憲法中的領導階級之一農民正在大量湧入城市,但由於戶籍製度等壁壘,他們僅普遍享有一個準城市貧民待遇,學名是農民工。他們目前有2.25億。
還有一個事實是,這些年中國超級富豪增長的速度在超英趕美,目前增速為亞洲之冠,總量位列全球第四。同時,中央壟斷國企在占盡資源、資金、政策優勢的前提下實現瞭高管乃至收入的節節高升。研究錶明,中國的國有企業占有瞭四分之三的資本,但其産齣隻占全部企業産齣的四分之一到三分之一。壟斷國企低效率地占有並分配瞭大量全民財富的潛颱詞是:多數普通城市居民收入增長被抑製,在國傢統計局發布的數據中隻能“被增長”——而他們本來有希望伴隨著GDP的快速增加成為中産階級——至少是其中一部分,可惜機會被剝奪瞭。
也許部分供職於民營企業和外企的管理者會躲過這種剝奪,但今天經濟持續下行背景下,畸形的樓市和股市也不會放過你們的錢袋。更重要的是,由於國傢福利製度的不完善,還有負擔沉重的看病、教育、養老成本在等著你。前段時間,一位廣東白領在網上發貼稱“每年全傢有20萬收入根本不夠花”便引起好多窮忙族的強烈共鳴。
培育中産階級是改革開放以後尤其是上世紀九十年代鄧小平南巡之後中國政府的一項重要目標。黨的十六大報告明確提齣,未來若乾年在我國要大力發展中等收入階層,而建設“全麵小康社會”更是為中産階級的壯大提供瞭政治保障。但是為什麼那麼多年過去瞭,中産階級不僅沒有壯大,其生存環境反而越來越糟糕瞭呢?
新加坡國立大學東亞研究所所長鄭永年先生認為,原因在於初次分配齣現瞭嚴重的問題。在很長時間裏,初次分配強調效率,二次分配強調公平是政府所堅持的原則。但實際的情形是,如果初次分配不能達到基本社會公平和正義,那麼二次分配怎麼進行也很難來促成社會公平。
可以說,通過建立科學、公開、公正的收入分配機製是當前最主要的中國國傢使命之一,因此,當前最重要的任務是加快體製改革,限製政府公務消費,改變經濟結構,徹底打破國有企業的壟斷,完善其治理結構;同時要從法律、製度和政策層麵為中小企業的發展賦予真正的國民待遇。而在二次分配上,必須大力推進社會改革,完善國傢福利製度——盡管這項工作目前政府已經提上重要議事日程,但推進中的阻力依舊不容忽視。此外,通過法治健全、政策引導,確立社會中介組織的主體地位,並調高個稅起徵點、盡快齣颱遺産稅和奢侈品消費稅,以引導富豪群體積極投身慈善等社會三次收入分配。
我信一句古話:倉廩實而知禮節。對於正在消亡的我國中産階級而言,隻有擁有一個公平閤理的收入增長機製,並消除瞭導緻窮忙的社保後顧之憂,纔能奢談聲望和文化。
不客氣地講,陸老先生描繪的中國中産階級目前隻是“脫貧”或“溫飽”的另一個代名詞。
拯救中産階級,而非為其成長壯大輕率鼓掌,已成當前重要的時代命題。
……
前言/序言
石述思說中國2:中國各階層財富報告 下載 mobi epub pdf txt 電子書
評分
☆☆☆☆☆
中國社會麵對經濟增速放緩、社會矛盾迭積的局麵:國傢對內要落實各項保障政策,對外要與其他國傢展開各種博弈;民營企業步履維艱,麵臨著融資、信譽、技術等多重危機;個人理財難尋齣路,低迷股市不敢輕入,投資房産政策受限,銀行儲蓄不斷貶值。當下中國社會各階層的財富現狀,為我們敲響瞭警鍾。
評分
☆☆☆☆☆
給力,語言犀利而不激進,思想深刻而不嘩眾取寵
評分
☆☆☆☆☆
這書是閹割過的,但是也是真實的。
評分
☆☆☆☆☆
……………………………………
評分
☆☆☆☆☆
閘述得很詳細,很完整,見解與眾不同。
評分
☆☆☆☆☆
好
評分
☆☆☆☆☆
有點偏 也有些意外
評分
☆☆☆☆☆
書沒有什麼實質內容,很差勁,既沒有廣度、也沒有一點深度,隻適閤給 中學生看看,當作一個智慧背囊 之類的書籍閱讀 纔稍微有點意思, 要不是 書撕開塑料皮瞭 不然 真想把這個書退迴去,錢花的一點都不值得!
評分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