编辑推荐
相关阅读:
《》
《》
《》
《》
《(第2版)》
内容简介
《电工电子名家畅销书系:双色图解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根据电子电工领域的实际岗位需求作为编写目标,并结合读者的学习习惯和学习特点,将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技能、技法以双色图解的形式展现给读者,让读者掌握规范的万用表使用方法以及实际元器件检测的应用技能。
《电工电子名家畅销书系:双色图解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结合万用表检测的特点以及元器件分类的特性,将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技能方法划分成10个教学模块。即万用表的使用方法、万用表检测电阻器、万用表检测电容器、万用表检测电感器、万用表检测二极管、万用表检测晶体管、万用表检测晶闸管、万用表检测场效应晶体管、万用表检测集成电路、万用表检测电器部件。
为突出《电工电子名家畅销书系:双色图解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的表现特色,《电工电子名家畅销书系:双色图解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采用了图文讲解、图表演示、实物照片与图注综合表达等多种表现方式,大大提升了图书的可看性。
为确保图书的实用性,本书所用的知识技能均源于实际的工作,所有的元器件知识和测量数据均来源于实际的工作。避免理论与实际的脱节。
《电工电子名家畅销书系:双色图解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可作为电子电工专业技能培训的辅导教材,也可作为各职业技术院校电工电子专业的实训教材,同时也适合从事电工电子行业生产、调试、维修的技术人员和业余爱好者阅读。
内页插图
目录
出版说明
前言
第1章 万用表的使用方法
1.1 介绍一下常用的万用表
1.1.1 万用表的种类特点
1.1.2 万用表的结构特点
1.2 演示一下万用表的操作规程
1.2.1 指针万用表的操作规程
1.2.2 数字万用表的操作规程
第2章 万用表检测电阻器
2.1 电阻器的功能及参数识别
2.1.1 电阻器的功能特点
2.1.2 电阻器的参数识别
2.2 万用表检测阻值固定的电阻器
2.2.1 认识固定电阻器
2.2.2 检测固定电阻器
2.3 万用表检测阻值可变的电阻器
2.4 万用表检测敏感电阻器
2.4.1 万用表检测热敏电阻器
2.4.2 万用表检测光敏电阻器
2.4.3 万用表检测压敏电阻器
2.4.4 万用表检测气敏电阻器
2.4.5 万用表检测湿敏电阻器
2.5 万用表检测熔断器
2.5.1 认识熔断器
2.5.2 熔断器的检测
第3章 万用表检测电容器
3.1 电容器的功能及参数识别
3.1.1 电容器的功能特点
3.1.2 电容器的参数识别
3.2 万用表检测无极性电容器
3.2.1 认识无极性电容器
3.2.2 检测无极性电客器
3.3 万用表检测电解电容器(有极性电容器)
3.3.1 认识电解电容器
3.3.2 检测电解电容器
3.4 万用表检测可变电容器
3.4.1 认识可变电容器
3.4.2 检测可变电容器
第4章 万用表检测电感器
4.1 电感器的功能及参数识别
4.1.1 电感器的功能特点
4.1.2 电感器的参数识读
4.2 万用表检测电感线圈
4.2.1 认识电感线圈
4.2.2 检测电感线圈
4.3 万用表检测色环电感器
4.3.1 认识色环电感器
4.3.2 检测色环电感器
4.4 万用表检测色码电感器
4.4.1 认识色码电感器
4.4.2 检测色码电感器
4.5 万用表检测微调电感器
4.5.1 认识微调电感器
4.5.2 检测微调电感器
第5章 万用表检测二极管
5.1 二极管的特性和型号、引脚极性识别
5.1.1 二极管的特性
5.1.2 二极管的型号、引脚极性识别
5.2 万用表检测二极管引脚极性
5.3 万用表检测整流二极管
5.3.1 认识整流二极管
5.3.2 检测整流二极管
5.4 万用表检测发光二极管
5.4.1 认识发光二极管
5.4.2 检测发光二极管
5.5 万用表检测稳压二极管
5.5.1 认识稳压二极管
5.5.2 检测稳压二极管
5.6 万用表检测光敏二极管
5.6.1 认识光敏二极管
5.6.2 检测光敏二极管
5.7 万用表检测检波二极管
5.7.1 认识检波二极管
5.7.2 检测检波二极管
5.8 万用表检测变容二极管
5.8.1 认识变容二极管
5.8.2 检测变容二极管
5.9 万用表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5.9.1 认识双向触发二极管
5.9.2 检测双向触发二极管
第6章 万用表检测晶体管
6.1 晶体管的型号及引脚极性识别
6.1.1 晶体管型号的识读
6.1.2 晶体管引脚极性的识别
6.2 万用表判别晶体管类型
6.2.1 晶体管的类型和功能
6.2.2 晶体管类型的判别
6.3 万用表判别NPN型晶体管的引脚极性
6.4 万用表判别PNP型晶体管的引脚极性
6.5 万用表检测NPN型晶体管
6.6 万用表检测PNP型晶体管
6.7 万用表检测晶体管的放大倍数
6.7.1 指针万用表检测晶体管放大倍数
6.7.2 数字万用表检测晶体管放大倍数
第7章 万用表检测晶闸管
7.1 晶闸管的型号及引脚极性识别
7.1.1 晶闸管型号的识读
7.1.2 晶闸管引脚极性的识别
7.2 万用表检测单向晶闸管
7.2.1 认识单向晶闸管
7.2.2 判别单向晶闸管引脚极性
7.2.3 检测单向晶闸管引脚间阻值
7.2.4 检测单向晶闸管的触发能力
7.3 万用表检测双向晶闸管
7.3.1 认识双向晶闸管
7.3.2 检测双向晶闸管引脚间
……
第8章 万用表检测场效应晶体管
第9章 万用表检测集成电
第10章 万用表检测电器部件
前言/序言
近几年,随着电工电子技术的发展,电工电子市场空前繁荣,各种新型、智能的家用电子产品不断融入到人们的学习、生产和生活中。产品的丰富无疑带动了整个电工电子生产、制造、调试、维修行业的发展。具备专业电工电子维修技能的专业技术人员越来越受到市场的青睐和社会的认可。越来越多的人希望从事电工电子维修的相关工作。
在电工电子安装、调试、维修的各个领域中,万用表使用和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都是最基础的一项实用操作技能。任何一个从事电工电子相关工作的技术人员都必须掌握这项基础技能。
然而,纵观当前电工电子行业的培训发展不难发现,电工电子从业人员在学习需求上的重点更加明确,学习时间越来越压缩,学习方式逐渐转为自学。所有这些变化都对图书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如何能够让读者在短时间内轻松掌握实用的万用表使用技能和电子元器件检测技能成为图书品质的关键。
因此,为了更好地满足读者的需求,我们对当前就业岗位需求以及从业技能标准进行了细致的调查,并对万用表使用和元器件检测应用的知识技能点进行了系统的归纳整理。将万用表使用的技能与元器件检测的技能进行融合,从初学者的角度出发,将万用表的使用作为手段,将元器件的检测作为目的。在使用中融入检测、在检测中融合实用知识,最终达到理论与实践的统一。
为确保本书的知识内容能够直接指导就业,本书在内容的选取上从实际岗位需求的角度出发,将国家职业技能鉴定和数码维修工程师的考核认证标准融入到图书的各个知识点和技能点中,所有的知识技能在满足实际工作需要的同时也完全符合国家职业技能和数码维修工程师相关专业的考核规范。学习者通过学习不仅可以掌握电子电工的专业知识技能,同时也可以可申报相应的国家工程师资格或国家职业资格的认证。争取获得国家统一的专业技术资格证书。真正实现知识技能与人生职业规划的巧妙融合。
在图书的表现形式上,本书也进行了精心的制作和大胆的尝试,充分考虑读者的学习特点和阅读习惯,发挥“图解演示”的特点。力求用平实、简练的文字、丰富的图片演示将冗长的描述和复杂的操作形象生动地展现给学习者。让学习者一看就能明白,并且能够跟着学、跟着练。
电工电子名家畅销书系:双色图解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 内容简介 在瞬息万变的电子技术领域,熟练掌握万用表的使用,精准检测各种电子元器件,是每一位电工、电子爱好者、维修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必备的核心技能。本套“电工电子名家畅销书系”中的《双色图解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一书,正是为满足这一迫切需求而精心打造的权威教程。它不仅是理论知识的深度挖掘,更是实践操作的细致指导,力求让读者从入门到精通,真正掌握万用表的强大功能,成为解决电子电路问题的行家里手。 本书的最大亮点在于其“双色图解”的教学模式。在电子元器件琳琅满目、电路图纷繁复杂的学习过程中,清晰直观的图示是理解和掌握的关键。本书充分运用双色印刷技术,将电路原理图、元器件实物图、万用表测试界面以及关键的测试步骤以高亮、区分等方式呈现,使抽象的理论概念变得生动具体。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通过这些精心设计的插图,迅速抓住重点,理解测试原理,避免因图示不清而产生的困惑。 本书的内容编排严谨而系统,紧密围绕万用表的实际应用展开,涵盖了从最基础的万用表种类、使用方法,到各类电子元器件的详细检测技术。 第一部分:万用表基础知识与安全操作 在正式进入元器件检测之前,本书首先为读者构建了坚实的理论基础。 万用表的种类与选择: 详细介绍了模拟万用表和数字万用表(DMM)的结构、工作原理、优缺点以及适用范围。重点讲解了数字万用表在精度、易读性、功能多样性等方面的优势,并提供了一些选择适合自己需求的万用表型号的建议,帮助读者避免盲目购买。 万用表各档位的功能详解: 深入剖析了数字万用表上电压(直流/交流)、电流(直流/交流)、电阻、二极管、导通性(蜂鸣档)、电容、晶体管(hFE)等常见档位的测试原理和适用场景。通过图文并茂的方式,清晰展示每个档位对应的测量符号、调节旋钮的位置以及量程的选择原则。 安全使用万用表: 安全永远是第一位的。本书特别强调了万用表安全操作规程,包括:选择正确的档位和量程、避免在带电状态下切换档位、测试高电压时应注意的事项、使用绝缘良好的表笔、正确接地等。针对可能存在的危险,给出了详细的预防措施和应急处理方法,确保读者的学习和实践过程万无一失。 万用表基本操作技巧: 教授了如何正确连接表笔、如何读取测量值、如何判断测量结果的有效性等基础操作。例如,在测量电阻时,强调了“先断电,后测量”的原则;在测量电压时,提醒注意正负极的连接。 第二部分:电阻的精确测量与判断 电阻是电子电路中最基本、最普遍的元器件。本书详细讲解了电阻的各种测量技巧。 电阻的种类与标识: 介绍了固定电阻(碳膜、金属膜、氧化膜等)、可变电阻(电位器、可调电阻)以及特殊电阻(热敏电阻、光敏电阻、压敏电阻)的结构特点、阻值表示方法(色环、数字标识)以及它们的物理特性。 万用表测量电阻的原理: 解释了万用表内部是如何通过输出一个已知电流,然后测量产生的电压来计算电阻值。 固定电阻的检测: 测量阻值: 演示了如何根据电阻的标识选择合适的电阻档位,并正确连接表笔进行测量。强调了测量时应将电阻的一脚从电路板上焊开,以避免与其他元件并联造成测量误差。 判断好坏: 通过对比测量值与标称值,判断电阻是否开路、短路或阻值变大/变小。讲解了当测量值超出正常范围(通常±5%或±10%)时,可能意味着电阻已损坏。 识别虚焊与脱焊: 结合实际案例,讲解了如何通过测量电阻两端的连接状态,来判断是否存在虚焊或脱焊现象。 可变电阻(电位器)的检测: 测量总阻值: 演示了如何测量电位器的两个固定端子之间的总阻值,判断其标称值是否准确。 检测滑动触点: 重点讲解了如何通过旋转电位器的调节钮,测量滑动端子与其他固定端子之间的阻值变化。理想的电位器,其阻值应随旋转平滑、连续地变化,无卡滞或阻值跳变现象。 判断故障: 指出电位器常见的故障如接触不良、滑动片磨损、内部断路等,并通过万用表测量结果进行诊断。 第三部分:电容器的性能测试与评估 电容器在电路中扮演着储能、滤波、耦合、旁路等重要角色。本书系统介绍了电容器的检测方法。 电容器的种类与参数: 详述了电解电容器、陶瓷电容器、金属化薄膜电容器、钽电容器等常见类型,以及它们的容量、耐压、极性、损耗等关键参数。 电容器的基本检测: 测量容量(部分万用表功能): 对于带有电容量测量档位的数字万用表,详细介绍了如何测量电容器的实际容量,并与标称容量进行对比。 判断漏电(串联小电阻法): 讲解了如何通过给电容器充电,然后测量其放电特性,来判断电容器是否存在漏电现象。对于不能直接测量容量的万用表,这是一种有效的辅助判断方法。 检测极性: 特别强调了电解电容器和钽电容器的极性,以及测量时如何正确连接表笔。反接可能导致电容器损坏。 电容器的常见故障判断: 开路、短路: 通过观察万用表的显示值,判断电容器是完全不导通(开路)还是完全导通(短路)。 漏电: 详细描述了漏电现象的表现,如测量时电压下降过快,或者在测量电阻时出现小阻值。 容量减小: 讲解了容量衰减是电解电容器常见的失效模式,以及容量测量值低于标称值的意义。 鼓包、漏液: 指出这些是电解电容器物理损坏的直观表现,通常意味着电容器已报废。 第四部分:半导体器件的特性检测 二极管、三极管、场效应管等半导体器件是现代电子电路的基石。本书提供了详细的检测方法。 二极管的检测: PN结的特性: 详细介绍了二极管的单向导电性,即正向导通,反向截止。 万用表二极管档: 重点讲解了利用万用表二极管档进行检测。 正向测量: 当万用表正表笔接二极管负极(阴极),负表笔接正极(阳极)时,万用表会显示一个正向导通电压(通常为0.4V~0.8V,取决于二极管类型)。 反向测量: 当两表笔连接方式交换时,万用表应显示“1”(无穷大),表示截止。 判断好坏: 讲解了如何通过正向显示值和反向显示“1”来判断二极管是否正常。若正向不导通或反向有显示,则二极管可能损坏。 常见二极管类型: 介绍了普通整流二极管、稳压二极管、发光二极管(LED)、肖特基二极管等的特性及其万用表检测的细微差别。对于LED,还强调了其发光特性。 三极管(BJT)的检测: 三极管的结构与工作原理: 简要回顾了NPN和PNP型三极管的基极(B)、集电极(C)、发射极(E)的命名规则。 万用表三极管档(hFE档): 详细介绍了如何利用万用表自带的hFE档位对三极管进行初步判断。 选择正确的插孔: 指导读者根据三极管是NPN还是PNP类型,以及找出其基极、集电极、发射极,将其正确插入hFE档位对应的插孔中。 读取hFE值: 讲解了hFE(直流电流放大系数)的意义,以及一个三极管的hFE值通常是一个固定范围。 利用二极管档检测三极管: 这是一个更通用的方法,即使万用表没有hFE档位也适用。将三极管视为两个PN结(PNP型视为P-N-P,NPN型视为N-P-N),然后利用二极管档分别测量基极与集电极、基极与发射极之间的正反向导通情况。 NPN型: 基极(B)与发射极(E)构成PN结,基极(B)与集电极(C)构成PN结。万用表负表笔(红表笔)作为“源”,当作P型(基极),万用表正表笔(黑表笔)作为“测”,当作N型。用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E,应导通;用红表笔接B,黑表笔接C,应导通;反接应截止。 PNP型: 与NPN型相反,万用表正表笔(红表笔)作为“源”,当作N型(基极),万用表负表笔(黑表笔)作为“测”,当作P型。用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E,应导通;用黑表笔接B,红表笔接C,应导通;反接应截止。 判断故障: 讲解了三极管出现集电极与发射极短路、基极损坏、各极间开路等常见故障的万用表检测特征。 场效应管(FET)的检测(基础): 简要介绍了场效应管(MOSFET和JFET)的栅极(G)、漏极(D)、源极(S)等引脚。对于大多数数字万用表,直接测量可能比较困难,但可以通过一些间接方法进行判断,如利用万用表电阻档测量源极和漏极之间的导通性,以及观察栅极的静电敏感性。本书将重点放在其基本工作原理和常见故障的初步判断上。 集成电路(IC)的基础检测: 尽管万用表对集成电路的深入检测能力有限,但本书会介绍一些基本的判断方法,如: 电源电压检测: 使用万用表的电压档,检测集成电路的VCC和GND引脚上的电压是否正常。 判断短路: 通过电阻档检测IC的电源引脚与地之间的阻值,排除严重的短路故障。 外观检查: 观察IC是否有烧焦、破损等物理损坏痕迹。 第五部分:其他电子元器件的检测 除了上述核心元器件,本书还涵盖了其他常见电子元器件的检测。 传感器类元器件: 光敏电阻(LDR): 演示了如何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档,在不同光照条件下测量光敏电阻的阻值变化,判断其灵敏度和好坏。 热敏电阻(NTC/PTC): 讲解了如何通过加热或冷却来观察热敏电阻阻值的变化,判断其响应特性。 电感线圈的检测: 测量直流电阻: 利用万用表的电阻档测量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判断是否存在断路。 判断短路: 正常电感线圈的直流电阻应在一定范围内,若阻值过小或接近零,可能存在匝间短路。 音频信号检测(简单): 简要介绍一种通过施加音频信号并观察电感两端电压变化来初步判断电感特性的方法。 继电器、蜂鸣器、电动机等: 介绍如何使用万用表测量这些电器的线圈阻值,以及在通电状态下检测其触点或输出状态。 第六部分:实际案例分析与进阶技巧 理论结合实践是学习的关键。本书的最后部分,将前面学到的知识融会贯通。 典型电路的元器件检测: 选择一些常见的电子电路(如电源适配器、简易功放电路、遥控器电路等),指导读者如何一步一步地使用万用表对其中的关键元器件进行检测,从而诊断电路故障。 故障诊断的思路与方法: 总结了系统性的故障诊断流程,强调从现象入手,缩小范围,逐个排查。 万用表的高级应用与技巧: 判断电解电容的容量衰减: 结合具体经验,提供一些判断电解电容容量是否衰减的技巧,即使万用表没有容量档。 利用万用表进行简单的电源纹波检测。 一些不易察觉的故障判断方法。 本书特色总结: 双色图解,直观易懂: 大量高质量的插图,将抽象原理形象化,大大降低学习难度。 内容全面,系统深入: 从基础理论到各类元器件的详细检测,再到实际案例分析,构建完整的知识体系。 操作指导,手把手教学: 详细的步骤分解和图示,让读者能够轻松跟随操作,掌握实用技能。 注重安全,防患于未然: 贯穿始终的安全提示和操作规程,保障读者的人身和设备安全。 案例丰富,学以致用: 通过实际案例分析,帮助读者将理论知识转化为解决实际问题的能力。 适合人群广泛: 无论是电子初学者、在校学生,还是专业的维修技术人员,都能从中获益。 《双色图解万用表检测电子元器件》不仅是一本书,更是一位随身携带的“电子元器件诊断专家”。它将帮助您自信地面对各种电子故障,快速定位问题根源,提升您的维修技能和实践能力,让您在电子技术的探索之路上更加游刃有余。无论您是想学习电子知识,还是希望提升维修水平,本书都将是您不可或缺的得力助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