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唐] 孟浩然 著,佟培基 注
圖書標籤:
  • 孟浩然
  • 唐詩
  • 古典文學
  • 詩歌
  • 中國文學
  • 箋注
  • 增訂本
  • 文化
  • 藝術
  • 文學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上海古籍齣版社
ISBN:9787532569083
版次:2
商品編碼:11349923
包裝:平裝
叢書名: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
開本:32開
齣版時間:2013-10-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04
字數:400000
正文語種:中文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孟浩然(689-740),唐代著名詩人,襄州襄陽(今湖北襄陽)人,世稱“孟襄陽”,與另一位山水田園詩人王維閤稱為“王孟”。孟浩然是一位不甘隱居,卻以隱居終老的詩人。壯年時曾往吳越漫遊,後又赴長安謀求官職而無果,隻好還歸故園,隱居鹿門山而終。
  孟浩然一生都徘徊於求官與歸隱的矛盾之中,他雖然隱居林下,但仍與當時達官如張九齡等人有往還,和詩人王維、李白、王昌齡也有酬唱,而更多的是隱居田園訪僧求道之作。他的詩已擺脫瞭初唐應製、詠物的狹窄境界,更多地抒寫瞭個人的懷抱,給開元詩壇帶來瞭新鮮氣息,他的清詞麗句,他耿介不隨的性格和清白高尚的情操,都被世人的所推重。大詩人李白傾慕他“高山安可仰,徒此揖清芬”,杜甫稱頌他“清詩句句盡堪傳”。可見他在當時即享有盛名。他死後不到十年,詩集便兩經編定,並送上“秘府”保存。現有《孟浩然集》傳世。
  佟培基先生箋注此書,用力頗勤,也曆經波摺,當年身患重疾猶能剋服睏難完成箋注,而且此書2001年初版後即獲第三屆全國古籍整理圖書奬二等奬,10年來培基先生一直未停止對孟浩然及其詩的探索研究,每有所得即補綴於箋注,此次重版增訂篇幅占全書三分之一,使得此書更加詳盡完備,佟先生又把整部書稿謄抄一遍,此次再版全書重排、重編、重校,將以全新的麵貌呈獻給讀者一個更完美的孟浩然詩集箋注。

目錄

前言
孟浩然詩集捲上
早發漁浦潭
尋香山湛上人
晚泊潯陽望廬山
雲門蘭若與友人同遊
宿天颱桐柏觀
鼕至後過吳張二子檀溪彆業
與諸子登峴山
陪張丞相自鬆滋江束泊渚宮
陪盧明府泛舟迴作
楊子津望京口
與顔錢塘登障樓望潮作
峴山作
題大禹義公房
尋白鶴岩張子容顔處士
九日得新字
山潭
與杭州薛司戶登樟亭樓作
題終南翠微寺空上人房
陪柏颱友共訪聰上人禪居
宿業師山房待丁公不至
初春漠中漾舟
耶溪泛舟
北澗浮舟
尋天颱山
彭蠡湖中望廬山
題鹿門山
題明禪師西山蘭若
舟中晚望
登總持浮圖
聽鄭五情彈琴
從張丞相遊紀南城獵戲贈裴迥張
參軍
遇景空寺故融公蘭若
陪張丞相祠紫蓋山述經玉泉寺
尋陳逸人故居
遊精思觀迴王白雲在後
登望楚山最高頂
臘八日於郯縣石城寺禮拜
疾愈過龍泉精捨呈易業二公
與黃侍禦北津泛舟
春晚絕句
美人分香
問舟子
夜歸鹿門寺
尋梅道士張逸人
陪姚使君題惠上人房
春晚題永上人南亭
與崔二十一遊鏡湖寄包賀
鞦登張明府海亭
題融公蘭若
夏日浮舟過張逸人彆業
與張摺衝遊耆闈寺
與白明府遊江
檀溪尋故人
梅道士水亭
嶽陽樓
……
附錄
後記

前言/序言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 內容梗概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是一部集學術研究、文學賞析與普及閱讀於一體的孟浩然詩歌的權威性箋注本。本書係統收錄瞭唐代偉大詩人孟浩然的絕大部分傳世詩作,並以嚴謹細緻的學術態度,對其進行瞭深入的箋注與評析。增訂本在原有的基礎上,進一步吸收瞭近年來學術界的研究成果,補充瞭新的文獻資料,深化瞭對孟浩然詩歌的理解,力求呈現一個更為全麵、準確、深刻的詩人形象及其詩歌世界。 本書的編輯宗旨在於,為廣大讀者,特彆是對中國古典文學感興趣的學者、學生及普通愛好者,提供一個權威、可靠、易讀的孟浩然詩歌學習與研究平颱。通過詳實的注釋、精闢的評析以及豐富的背景介紹,本書旨在幫助讀者跨越時空的鴻溝,真正走進孟浩然的生活,體會其詩歌的獨特魅力,感受盛唐氣象下的個人情懷。 本書特色與價值 1. 全麵性與權威性: 本書力求收錄孟浩然存世詩作之大成,無論耳熟能詳的經典名篇,還是較為冷僻的佳作,均被納入其中。箋注部分由學界資深學者傾力打造,充分參考瞭曆代重要詩話、詩評、文獻資料,以及近現代學者的研究成果,力求考據精詳,釋義準確。增訂本更是在此基礎上,對原注進行瞭審慎的修訂和補充,使其更具時代性和前沿性。 2. 嚴謹的箋注體係: 箋注是本書的核心價值所在。每一首詩都附有詳細的箋注,內容涵蓋: 齣處考證: 明確詩歌的流傳版本,以及所依據的底本。 字詞釋義: 對詩中可能存在的生僻字、古語詞、典故進行詳細解釋,闡明其在特定語境下的含義。 用典辨析: 深入挖掘詩歌中所用典故的齣處與含義,分析其在詩中的作用和效果。 地理與曆史背景: 結閤孟浩然的生平經曆、交遊活動以及當時的社會曆史背景,解釋詩歌創作的緣由和具體場景,使讀者能夠更直觀地理解詩歌的內涵。 篇章結構與藝術手法: 分析詩歌的章法布局,解讀詩人所運用的各種修辭手法,如比興、對偶、用韻等,並闡釋其藝術效果。 曆代評價與解讀: 匯集曆代重要學者對該詩的評論與解讀,展現不同時代、不同視角的理解,提供豐富的參考。 3. 深入的詩歌評析: 除瞭字句層麵的箋注,本書還對每首詩的整體意境、思想情感、藝術風格進行瞭深入的評析。作者們不滿足於錶麵的解讀,而是力求挖掘詩歌背後所蘊含的深層意義,例如: 情懷的抒發: 孟浩然詩歌中常見的山水之樂、隱逸情懷、人生感慨、羈旅之思、送彆之情等,本書均會細緻分析其情感的緣由、錶現方式及其藝術感染力。 人生觀與哲學思想: 探討孟浩然詩歌中體現的超然物外、淡泊名利的隱士情懷,以及對人生無常的感悟,這些都與其個人的人生選擇和哲學思考緊密相連。 時代精神的摺射: 盛唐時期社會開放、文化繁榮的時代背景,如何影響瞭孟浩然的詩歌創作,例如其詩歌中錶現齣的自信、樂觀、曠達的精神,以及對自然的真摯熱愛。 與王維的比較: 作為“南山集”的代錶,孟浩然的詩風常與王維相提並論,本書也會適當涉及兩者詩風的異同,以凸顯孟浩然獨特的藝術成就。 4. 豐富的輔助內容: 為瞭提升本書的整體價值和閱讀體驗,增訂本還包含瞭一係列重要的輔助內容: 孟浩然生平年譜: 詳細梳理孟浩然的一生事跡,按時間順序編排,並注明其詩歌創作的重要節點,幫助讀者建立對詩人生活軌跡的清晰認識。 孟浩然詩歌史地位考: 專題論述孟浩然在中國文學史上的地位與影響,分析其詩風對後世詩歌産生的深遠影響,以及他在唐代詩壇所占據的重要位置。 相關文獻簡目: 提供關於孟浩然詩歌研究的重要著作和論文目錄,方便讀者進行進一步的深入研究。 索引: 包含詩歌首句索引、主題索引等,方便讀者檢索和查閱。 精美插圖與版式設計: 增訂本在裝幀設計上亦力求精美,可能配有與詩歌內容相關的古畫、地圖等,使閱讀更具視覺享受。 內容結構 本書通常按照原詩的體裁或主題進行編排,一般會遵循以下結構: 前言/序言: 介紹本書的編纂宗旨、學術價值、內容特點以及增訂版的修訂情況。 孟浩然生平年譜: 詳細的生平大事記。 孟浩然詩歌史地位考: 關於詩人文學史地位的專題研究。 詩集正文: 各篇詩歌: 詩題: 原詩的題目。 作者: 孟浩然。 齣處: 標注詩歌的原始文獻齣處。 原文: 詩歌的全文。 箋注: 對詩歌進行詳細的字詞、典故、背景解釋。 評析: 對詩歌的主題、意境、藝術手法等進行深入解讀。 附錄: 相關文獻簡目: 研究參考書目。 索引: 詩歌檢索工具。 閱讀價值與意義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不僅是一部嚴謹的學術著作,更是一部充滿人文關懷的文學讀物。 學術研究價值: 對於中國古典文學研究者而言,本書提供瞭最權威、最全麵的孟浩然詩歌資料和解讀,是進行學術研究的必備工具書。增訂本的齣現,更是為學界提供瞭最新的研究動態和深入的思考。 文學欣賞價值: 對於普通讀者而言,本書能夠幫助他們跨越語言和文化的障礙,欣賞到孟浩然詩歌的獨特韻味。通過詳細的注釋和深入的評析,讀者可以更好地理解詩歌所傳達的情感、思想和意境,體會孟浩然“興盡晚歸舟”、“春眠不覺曉”等詩句背後所蘊含的淡泊寜靜、超然物外的生活態度。 文化傳承價值: 孟浩然是盛唐詩壇不可或缺的重要人物,他的詩歌是中華優秀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本書的齣版,有助於讓更多人瞭解和傳承孟浩然及其詩歌的藝術精髓,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 人生智慧啓迪: 孟浩然的詩歌中常常流露齣對人生、對自然的深刻感悟,以及一種豁達的人生觀。閱讀他的詩歌,能夠給讀者帶來心靈的慰藉,啓迪人生智慧,幫助我們在快節奏的現代生活中尋找內心的寜靜與平和。 結語 《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以其嚴謹的學術態度、豐富的文獻支撐、深入的解讀分析和全麵的輔助內容,成為讀者走進孟浩然詩歌世界的一扇重要窗口。本書不僅是對一位偉大詩人遺産的珍重整理與深刻挖掘,更是對中國古典文學寶庫的寶貴充實,必將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促進學術繁榮,提升大眾文學素養做齣重要貢獻。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最近剛入手瞭這本《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迫不及待地翻閱瞭幾頁,就深深地被其內容所吸引。作為一位業餘的中國古典文學愛好者,我一直對孟浩然這位“隱逸詩人之宗”心懷敬意,但苦於自己功力尚淺,很多詩歌的韻味和內涵難以領會。這本書的箋注,就像一位博學的嚮導,耐心地為我一一解開詩歌的迷霧。 它不像那種乾巴巴的字典式解釋,而是充滿瞭人文關懷。每當讀到一首觸動我的詩,比如《春曉》,我總會好奇這首詩背後的故事,以及孟浩然在創作時是怎樣的心境。這本書的注釋,會告訴我,這不僅僅是簡單的描寫春日清晨的景象,更可能蘊含著詩人對時光流逝的感悟,對生命短暫的慨嘆。它還會將詩歌與當時的社會風貌、文人交往聯係起來,讓我看到一個更立體、更鮮活的孟浩然。增訂本的加入,感覺像是給原有的寶藏又增添瞭幾份閃耀的光芒,總讓人期待會有更多驚喜的發現。

評分

我一直認為,閱讀古詩詞,尤其是唐詩,不僅僅是欣賞優美的文字,更是一種與古人對話、體悟人生況味的過程。而《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恰恰為我提供瞭這樣一種絕佳的途徑。這本書的箋注,非常貼閤讀者在閱讀過程中可能遇到的睏惑,它會適時地插入一些背景知識,或是對詩歌創作的時代環境進行簡要的介紹,讓我能更順利地進入詩人的世界。 我特彆喜歡它在解讀一些描繪自然風光的詩篇時,那種返璞歸真的筆觸。孟浩然的詩,常常有一種清新自然的淡雅之美,讀來令人心曠神怡。而這本書的箋注,並沒有刻意去雕琢,而是順應著詩歌本身的韻味,用平實而精準的語言,將詩歌中的山水花鳥、日月星辰,以及詩人置身其中的心境,描繪得栩栩如生。增訂本的改進,更是讓我在閱讀體驗上得到瞭進一步的提升,感覺像是多瞭一位經驗老道的伴讀,隨時能為我解疑答惑。

評分

坦白說,一開始我並沒有對這本《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抱有太高的期待,市麵上的古籍整理版本眾多,良莠不齊。然而,當我真正翻開這本書,細細品讀其中的內容後,我不得不收迴之前的疑慮,轉而充滿瞭敬意。這本書的編纂者顯然花費瞭大量的心血,其嚴謹的治學態度和深厚的學術功底,在字裏行間展露無遺。 箋注部分尤其齣彩,它不僅僅是對字詞的簡單釋義,更是對詩歌意象、情感、典故的深度挖掘。有時候,一首短短的五言絕句,在經過細緻的箋注後,竟然能夠延展齣如此豐富的內容,讓我驚嘆於古人的智慧和情感的細膩。例如,對於孟浩然詩中常見的田園景緻,書中不僅描繪瞭它們在視覺上的美感,更深入剖析瞭詩人通過這些景物所寄托的歸隱之誌、對自由生活的嚮往。增訂本的齣現,則更像是對這場學術盛宴的一次升級,讓人相信其中蘊含瞭更多未曾被發現的細節和更具價值的考證。

評分

作為一名對中國古典詩歌有著多年研究的學者,我一直關注著《中國古典文學叢書》這一係列的齣版。當得知其中包含瞭孟浩然詩集的箋注本,而且還是增訂版,我便毫不猶豫地入手瞭。翻閱之後,我的感受隻有一個字:精!這本書在內容的選擇、考證的嚴謹性,以及編排的閤理性上,都達到瞭極高的水準。 箋注部分,不僅對字詞進行瞭清晰準確的釋義,更重要的是,它深入探討瞭詩歌的藝術手法、思想內涵,以及與孟浩然其他作品之間的聯係。書中引用的各種史料、文獻,都經過瞭仔細的篩選和核對,具有很高的學術價值。對於一些有爭議的觀點,編者也能夠進行客觀的分析和論述,展現齣嚴謹的學術風範。增訂本的齣現,無疑是這一研究成果的一次重要完善,可能包含瞭更多新發現的文獻資料,或者對原有的論述進行瞭更深入的拓展,對於從事相關研究的學者來說,這本書是不可或缺的參考書。

評分

這本《中國古典文學叢書:孟浩然詩集箋注(增訂本)》真是太令人驚喜瞭!作為一個對唐詩有著濃厚興趣的讀者,我一直以來都在尋找能夠深入理解孟浩然詩歌的工具書。市麵上雖然不乏孟浩然的詩集,但真正能夠將詩歌背後的典故、意境、以及作者的情感脈絡一一梳理清楚的,卻並不多見。這本書的齣現,無疑填補瞭這一空白。 我尤其欣賞的是它的箋注部分,每一首詩的注釋都詳實而精準,不僅解釋瞭生僻字詞,更重要的是,它能夠聯係孟浩然的生活經曆、當時的社會背景,甚至與其他詩人的唱和,來解讀詩句的深層含義。讀著這些注釋,我仿佛能夠穿越時空,與孟浩然對話,理解他“人事有代謝,往來成古今”的感慨,體會他“孤帆遠影碧空盡,唯見長江天際流”的落寞,甚至感受到他“野曠天低樹,江清月近人”的恬淡。增訂本的價值更是顯而易見,它可能收錄瞭更多珍貴的資料,或者對原有的箋注進行瞭更精細的補充和校訂,這對於追求學術嚴謹性的讀者來說,無疑是一大福音。

評分

杜詩學習和研究中的四大名著之一,抽空瞭再精讀一遍

評分

杜甫稱頌他“清詩句句盡堪傳”。可見他在當時即享有盛名

評分

哈哈哈嗬嗬嗬還好還好哈還好還好哈還好還好哈

評分

吾愛孟夫子,風流天下聞,紅顔棄軒冕,白首臥鬆雲。

評分

618就是給力,各種圖書滿減優惠。京東圖書,五星好評。

評分

一版五印,字跡清晰,上古這套中國古典文學叢書經典。

評分

是根據近代古文名傢桐城馬其昶的遺稿編輯而成的,馬氏以其研究心得,並采集瞭明清兩代主要是清代各傢的評說,在文字訓詁、名物製度、史實疏證各方麵,對舊注作瞭許多訂正和補充,對舊本字句訛奪的地方也作瞭細心的校勘。所涉及的資料有些是未刊的傳抄本和手稿,馬氏對各種說法摺中去取,文字上亦刪繁節蕪,關於文學欣賞方麵,書中有各傢評語,多反映瞭桐城派的文學眼光。底本擇取萬曆東雅堂本《昌黎先生集》,舊本詩文並有,去詩存文,並為文集八捲、文外集二捲、遺文一捲,附錄集外文三篇,集傳一捲。韓愈之文章,嚮為古文絕唱,而馬其昶和馬茂元又皆為桐城派正宗,故搜羅文章全麵完善,校勘精深,對讀者和研究者而言,都是不可多得的好書。

評分

180-80再用券_50,約54元買下,繁體竪排,鎖綫膠裝,印刷清晰,2013年12月一版一印,印數1-1500冊。請參考圖片

評分

辛棄疾是高中時代書上的風雲詞人,一直想讀他的詞著,可惜找不到閤適的本子,這次看到上海古籍重排瞭,便第一時間拿到瞭。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