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美術的發展過程與藝術成就,分彆包括營造、雕刻、塑作即壁畫,繪畫與書法、工藝美術。同時也特彆指齣,宋、遼、金、元在文化領域內也取得瞭豐碩的成果,並因相異的政治形勢與經濟進步而呈現齣與眾不同的階段性特點。全書資料翔實,立場平整,為廣大讀者提供瞭較好的曆史參考與觀點。並且,在敘述的過程中,視域廣闊,深含中國自信心,值得特彆推揚與關注。
  薛永年,北京市人,美術史論傢。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論係,主攻中國書畫史論與書畫鑒定,偶作書畫、篆刻。曾任吉林博物館館員、美國堪薩斯大學研究員、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係主任、香港中文大學文物館研究員,現任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兼任中國美術傢協會理事,北京美協理論委員會主任。被國傢人事部評為國傢級專傢,享受國務院政府特殊津貼。著有《書畫史論叢稿》、《橫看成嶺側成峰》、《江山代有人纔齣》、《晉唐宋元捲軸畫史》、《揚州八怪與揚州商業》、《華喦研究》、《王履》,編有《揚州八怪考集》、《王翬精品集》、《昆侖堂藏畫集》,閤著有《中國書畫》、《中國美術簡史》。
  趙力,江蘇無锡人。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現為中央美術學院副教授,人文學院副院長。20世紀90年代中期曾與海外博物館、美術館、藝術基金會颱作進行“中國早期油畫”的專題研究,主持齣版《中國油畫簡史》、《中國早期油畫大係》。齣版專著有《京江畫派研究》、《中國油畫文獻》、《中國美術史簡編》、《中國美術史圖錄簡編》、《京江畫派》等。
  尚剛,1952年生,北京人,清華大學美術學院藝術史論係教授,博士生導師。著作有《唐代工藝美術史》、《元代工藝美術史》等。
  金維諾,1924年生於北京,祖籍湖北鄂城。1946年畢業於武昌藝術專科學校藝術教育專業,主修油畫。曾任中南工人日報社和中南工人齣版社編輯、美術文藝組組長。1953年調中央美術學院從事理論研究,先後任美術史係副主任、主任,曾參加學報《美術研究》、《世界美術》的創辦和主編工作。現為中央美術學院教授、博士生導師,《中國美術分類全集》總編委。著有《中國美術史論集》、《中國宗教美術史》(閤著)、《中國古代佛雕》等,主編有《中國美術全集?隋唐五代繪畫》、《中國美術全集?寺觀壁畫》、《中國美術全集?原始至戰國雕塑》、《藏傳佛教壁畫全集》、《藏傳佛教雅塑全集》、《永樂宮全集》、《雙林寺壁畫全集》等單國強,1942年2月齣生於上海,1965年畢業於中央美術學院美術史係(五年本科),故宮博物院研究員,曾任院辦公室主任。兼任北京師範大學客座教授,中國防衛科技學院顧問教授。長期從事古代書畫史論和書畫鑒定研究,撰寫發錶文章百餘篇,齣版專著十餘本。主要專著有《古畫鑒識》、《中國繪畫史?明代》、《戴進》、《趙之謙》、《肖像畫圖典》、《古書畫史論集》等。1993年被評為文化部優秀專傢,享受國傢特殊津貼。
第一章 概說
第1節 美術發展的曆史政治背景
第2節 美術演進的經濟文化環境
第3節 美術發展嬗變的一般特點
第二章 營造、雕刻、塑作及壁畫
第1節 建築、雕塑與壁畫的新風貌
第2節 城市、宮室與苑囿
第3節 寺觀、祠廟與佛塔
第4節 住宅、園林、墓俑、墓室壁畫及雕飾
第5節 建築雕塑匠師與著述
第三章 繪畫與書法
第1節 繪畫與書法的發展大勢
第2節 五代兩宋的山水畫
第3節 遼金元的山水畫
第4節 花鳥畫的崛起與由工而寫
第5節 人物畫的演進與變異
第6節 尚意書風與五代宋書法
第7節 遼金書法與元代古典書風
第8節 書畫著述的發展
第四章 工藝美術
第1節 生産格局與風格演變
第2節 五代兩宋陶瓷及其輝煌成就
第3節 遼金陶瓷的特色與元瓷的進步
第4節 織綉的繁榮昌盛
第5節 金屬器、漆器、玉器的發展
總論
第一章 建築藝術與工藝美術
第1節 都城建設與宮室園林
第2節 寺廟殿塔
第3節 陶瓷工藝
第4節 髹漆工藝
第5節 金屬工藝
第6節 織綉工藝
第二章 雕塑
第1節 陵墓雕塑與墓俑
第2節 戴逵、僧祜及隋唐雕塑傢
第3節 石窟造像
第4節 佛教彩裝泥塑
第5節 金銅造像
第6節 石(木)造像
第三章 繪畫
第1節 繪畫發展概況
第2節 顧愷之與陸探微、張僧繇與楊子華
第3節 展子虔與李思訓、閻立本與尉遲乙僧
第4節 吳道子與韓斡、張萱與周昉
第5節 墓室壁畫
第6節 石窟壁畫
第四章 書法藝術及書畫理論
第1節 碑版、簡牘與寫經
第2節 魏晉南北朝書法名傢與二王
第3節 歐陽詢、虞世南、褚遂良和薛稷
第4節 孫過庭、張旭與懷素
第5節 顔真唧與柳公權
第6節 書品與畫品
結束語
魏晉隋唐時期美術年錶
這本書的裝幀和印刷質量簡直是藝術品級彆的享受,拿到手沉甸甸的,紙張摸起來很有質感,不像有些學術書籍那樣粗糙。每一頁的彩圖都清晰得令人驚嘆,色彩還原度極高,那些曆經滄桑的壁畫和珍貴畫作的細節,通過這套書呈現齣來,簡直像是重新煥發瞭生命力。特彆是對於研究古代繪畫的朋友來說,光是這些高質量的圖版就值迴票價瞭。我最近在研究魏晉時期的山水畫變遷,以往看的資料圖片總是模糊不清,很多筆墨的微妙之處根本看不齣來。而這套書裏收錄的幾幅關鍵作品,簡直是教科書級彆的展示,讓我對那個時期士人精神的錶達有瞭更直觀、更深入的理解。裝幀設計上,那種古典與現代的平衡把握得恰到好處,放在書架上,光是擺著就是一種視覺上的享受,體現瞭齣版方對中國藝術的敬畏之心。
評分這套書的學術嚴謹性毋庸置疑,光是查閱它引用的注釋和參考文獻列錶,就能感受到背後巨大的工作量。我對比瞭手頭其他幾本權威的斷代史著作,發現這套書在某些特定領域,比如明代中晚期江南畫派的流變細節上,提供瞭更多細緻入微的考證和新的觀點。這錶明編纂團隊顯然做瞭大量的田野調查和一手資料的核對。我特彆欣賞它在處理一些曆史爭議問題時的態度——不輕易下定論,而是將各種學說並陳,引導讀者進行批判性思考,而不是被動接受單一的結論。這種開放性的學術探討方式,對於我們這些希望建立自己獨立觀點的學習者來說,太重要瞭。它不是一本“標準答案”式的教材,更像是一位博學的老師,耐心地陪你一起推敲曆史的復雜性。
評分我個人的閱讀體驗是,這套書的敘事結構非常清晰流暢,不像有些史學著作那樣堆砌史料,讀起來枯燥乏味。作者在梳理脈絡時,總能找到一個非常巧妙的切入點,將不同時代、不同地域的藝術風格有機地串聯起來,形成一個完整且富有張力的曆史長捲。比如,它在論述宋代院體畫的成熟時,並沒有簡單地停留在技法分析上,而是深入探討瞭當時的社會結構和文人階層的心態是如何反作用於審美取嚮的,這一點非常深刻。我記得有一章節專門講瞭元代文人畫的“士氣”問題,作者引用的材料和旁徵博引的角度十分新穎,讓我對“寫意”這一概念有瞭全新的認識。對於非科班齣身但對中國美學有濃厚興趣的讀者來說,這本書的行文非常友好,它既有足夠的學術深度,又不失文學的感染力,讓人在求知的過程中,始終保持著一種探索的愉悅感。
評分這套書的編輯校對工作做得非常到位,幾乎挑不齣明顯的文字錯誤或排版上的硬傷,這在動輒數百萬字的鴻篇巨製中是相當難得的。更重要的是,它在學術語匯的使用上把握得極好,對於一些專業術語,作者往往能在首次齣現時就給齣簡潔明瞭的解釋,使得即便是初次接觸中國藝術史的讀者,也不會因為陌生的名詞而感到挫敗。我注意到作者在描述具體作品時,語言是極富畫麵感的,他能用文字勾勒齣畫麵的意境和筆墨的質感,這極大地輔助瞭那些沒有實物參考的章節的理解。總而言之,這是一部集學術性、藝術鑒賞性和閱讀體驗於一體的佳作,它不僅是工具書,更是一次與中國偉大藝術精神的深度對話。
評分從閱讀的節奏感上來說,這套書的體量確實不小,需要靜下心來慢慢品讀,不適閤走馬觀花。我通常是給自己設定目標,比如每周攻剋一個朝代或一個重要的藝術流派。最讓我感到驚喜的是,它不僅僅關注瞭帝王將相、宮廷藝術的主流,還花瞭相當大的篇幅去挖掘民間藝術、宗教造像以及少數民族藝術對主流體係的反哺和影響。這種“全景式”的視野,極大地拓寬瞭我對“中國美術”這個範疇的理解。例如,關於唐代絲綢之路沿綫石窟藝術的研究部分,對比瞭中原模式的衰減和西域風格的滲透,那種跨文化交流的動態張力,寫得引人入勝,讓人感嘆藝術史從來都不是孤立發展的。讀完後,感覺對中國曆史文化的長河,有瞭一種更立體、更具縱深感的把握。
評分書是正版的值得推薦,多讀書讀好書好讀書
評分物流很快,質量很好,認真學習!
評分物流很快,但是每本書的封麵都損壞瞭
評分還不錯 已經在使用瞭 看看如何
評分質量很好,值得購買。
評分包裝挺彆緻。
評分非常好的書,趁著京東搞活動打摺下來特彆便宜!
評分就是繪畫技巧也透露齣瞭道傢的陰陽理論的影響,有的在虛實的辯證轉換之間,有的在乾濕用筆
評分好。。。。。。。。。。。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