序曲1
内篇
第一部 白头将军话当年
第一章 徐方夜话
第二章 白发忆往
第三章 徐府变调
第四章 中兴筹码
第五章 又见自治
第二部 徐方子弟老禁垣
第六章 京华永夜
第七章 徐军抗争
第八章 民赋增重
第九章 三角关系
第十章 朝廷用人
第三部 天生史才难自弃
第十一章 抗争增温
第十二章 民怨沸腾
第十三章 水深火热
第十四章 最后自治
第十五章 帝国黄昏
外篇
第一部 昔日桑田今钱海
第一章 市镇兴起
第二章 工商勃兴
第三章 水运便捷
第二部 刘郎气沮徐军狂
第四章 刘氏兴衰
第五章 危哉徐幕
第六章 徐军所自
尾曲
徐宿道地方与中央政治关系大事记
参考文献
这本书的阅读体验是沉浸式的,仿佛置身于唐末那个充满张力和不安的时代。作者的语言风格介于学术的严谨与文学的流畅之间,避免了枯燥的“学术腔”,却又不失历史的庄重感。在对某个关键转折点的分析中,作者提出了一个颇具启发性的观点,即淮上军民的反抗并非一蹴而就的统一行动,而是基于地方利益的复杂联盟与解构过程。这种细致入微的层次分析,让我重新审视了以往对“地方割据”的简单化理解。我猜想,后续章节在论述中央集权衰弱时,必然会深入探讨地方士族在其中扮演的“缓冲器”或“加速器”角色。这本书的价值,或许就在于它成功地将一个特定地理区域的历史,提升到了探讨中央与地方关系演变的普遍命题的高度。它让人思考,在王朝更迭的缝隙中,地方权力是如何野蛮生长,并最终形成一股不可忽视的力量的。
评分这本书带给我的最深刻感受是,历史的“韧性”与“变异”。在朝廷的控制力逐渐式微时,淮上地区的社会肌体是如何在剧烈的动荡中保持基本运转,甚至催生出新的组织形态和权力结构?作者显然没有将这些军民的抗争视为单纯的“叛乱”或“反抗”,而是将其置于更广阔的社会变迁的背景下去理解。我非常期待看到,作者是如何论证这些地方性的军事和政治实践,是如何潜移默化地影响了后世的制度构建和权力格局的。这种对历史连续性与断裂性的探讨,使得这本书超越了单纯的“地方史”范畴,上升到了对整个唐宋过渡期社会转型进行深度解读的高度。它提供了一种观察历史的全新视角,让我们看到,真正的历史往往发生在权力中心之外的广袤地域。
评分这本书的装帧设计真是让人眼前一亮,封面那泼墨般的笔触和深沉的色调,仿佛能让人立刻感受到历史的厚重感。虽然我还没有深入阅读内文,但仅仅是翻阅目录和前言部分,那种扑面而来的史料感和作者严谨的治学态度就足够吸引人。我特别关注作者是如何梳理那个时代错综复杂的政治脉络的,尤其是对于地方军事力量的崛起与中央的博弈,这总是历史研究中最引人入胜的部分。从结构上看,作者似乎采用了时间线索与事件剖析相结合的方式,这对于非专业读者来说,无疑大大降低了理解门槛。我期待着能在书中看到对当时社会结构、经济基础乃至民间信仰的深入剖析,毕竟,任何一场重大的历史变动,都不是孤立的军事冲突,而是社会深层矛盾的集中爆发。这本书的标题本身就带有强烈的地域色彩和动态感,“咆哮”二字精准地捕捉了那个动荡年代的精神面貌,让我对它所呈现的淮上地区的独特命运充满了好奇与期待。
评分初读这本书的引言部分,我立刻被作者对史料选择的独到眼光所折服。它不像某些历史著作那样仅仅罗列官方文书,而是巧妙地融入了大量的碑刻、地方志甚至是诗歌中的隐晦记载,构建了一个多维度的历史场景。这种“以小见大”的叙事手法,极大地增强了历史的鲜活度。我尤其对作者如何平衡宏大叙事与个体命运感到好奇。在那个战乱频仍的年代,普通士兵、乡绅士族乃至普通百姓的生活轨迹是如何被时代的洪流所裹挟和塑造的?书中是否能呈现出那些鲜活的个体面孔,而不是冰冷的数字和名词?从已读的篇章来看,作者在描述军事行动的背景时,非常注重地理环境对战略布局的影响,这种将自然环境纳入历史考量的做法,显得尤为老道和成熟。这并非一本纯粹的军事史,它更像是一部关于特定区域如何在权力真空期自我重塑的社会生态报告。
评分从排版和注释的质量来看,这部著作无疑是投入了巨大心力的。大量的注释不仅标注了引文出处,更包含了作者对某些史料的辨析和补充说明,这对于希望进行深入研究的读者来说,简直是宝藏。我留意到作者在处理一些存疑史料时的审慎态度,没有急于下定论,而是将选择权交还给读者,这种治学上的谦逊非常值得称赞。特别是关于那场决定性的战役的描述,作者似乎采用了多方位的证据链进行交叉验证,力求还原出最接近真实的历史面貌。这种对细节的执着,正是优秀历史著作的标志。它不仅仅是叙事,更是一种对历史真相的严肃追问,让人感受到作者在每一个论点背后所付出的心血和对读者的尊重。
评分看过喜欢这样的研究视角,前半部分的语言就忍受一下吧。书的装帧不错。
评分书不用说了,快递快,品相完美
评分说啥好呢,不知道,凑十个字,领京豆吧
评分隋唐史的见解希望能更丰富一些。
评分而卢建荣先生的叙述史研究方法则与此不同,他从藩镇中的一些具体人物的经历、甚至演绎出的对话中,阐述当时的时代背景及藩镇内部的各种政治、社会关系,是很能吸引普通读者的一种写作方式,值得购买。
评分趁京东做活动收入,还是不错的
评分1.没看过老版,所以也没有和老版比较了。
评分不错的书。本书是台 湾地区著名的法制史学者卢建荣先生广受赞誉的一部作品,全书以类似《万历十五年》的故事讲述方式回顾了唐代安史之乱后在徐州发生的一起叛乱事件,作者以小说的方式还原了历史事件的细节和过程后,再从法制史的角度解剖了唐代末期在中央集权势弱与地方势力兴起、自治需求提升之间的矛盾与冲突,意图对"一个庞大的帝国为何会出现叛乱"做出解释。全书史实精细、叙述流畅、发论幽微,是一本具有很强阅读价值的法制史著作。
评分趁着减免买得,还没开始看……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