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市场波动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市场波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罗伯特·J·希勒 著,文忠桥,卞东 译
图书标签:
  • 诺贝尔经济学奖
  • 市场波动
  • 金融市场
  • 投资
  • 经济学
  • 行为经济学
  • 风险管理
  • 资产定价
  • 经济危机
  • 金融工程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国人民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0185712
版次:1
商品编码:11396918
包装:平装
丛书名: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1-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430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希勒教授著述的《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市场波动》详细论述了如何运用数学分析和行为分析相结台的方法对公司股票市场、债券市场、房地产市场、土地市场、商业组织市场、商品市场、可收集品市场和外汇市场等投机市场中的价格波动进行研究。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市场波动》共分六部分、26章。第一部分提出一些基本问题和可以选择的模型。第二部分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行为分析方法对股票价格波动厦股票市场有效性进行了深入的分析。第三部分主要应用计量经济学方法和行为分析方法对利率期限结构、债券价格和债券市场波动进行了深人的研究。第四部分主要研究住房市场的有效性问题。第五部分主要研究总体经济变化的最终根源以及股票市场价格变化的决定因素。第六部分主要应用行为分析方法对股票市场和住房市场的投资者行为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和分析。书中的大部分内容是罗伯特·希勒和约翰·坎贝尔等学者共同发表在《美国经济评论》、《政治经济学杂志》和《金融杂志》等著名期刊上的论文。这些研究成果是现代金融理论研究和行为金融理论研究的经典力作。

作者简介

  罗伯特·希勒(Robert J. Shiller),2013年诺贝尔经济学奖得主。耶鲁大学斯坦利?里索(Stanley B. Resor)经济学教授。他先后撰写了《金融新秩序:管理21世纪的风险》(The New Financial Order: Risk in the 21st Century)、《市场波动》(Market Volatility)、《宏观市场》(Macro Markets)等著名经济学著作。其中《宏观市场》一书获1996年度保罗·萨缪尔森奖。

目录

第一部分 基本问题和可选择模型
第1章 股票价格与社会动态
1.1 风尚和金融市场的证据
1.2 有效市场模型
1.3 可选择模型
1.4 探索性数据分析
1.5 小结和结论
第2章 风尚、风气和金融市场的泡沫
2.1 金融市场风气的传统证据
2.2 市场有效性的证据
2.3 扩散模型和风尚、风气及泡沫
2.4 来自心理学的证据
2.5 赌博行为
2.6 特色与判断力
2.7 态度的团体两极分化
2.8 结论与概要
第二部分 股票市场
第3章 概述
3.1 事后价值或精确—预见价格
3.2 预测的可变性
3.3 本书这一部分的安排
第4章 股票价格波动:初步评述
4.1 有效市场模型和数据的初步考察
4.2 价格的可变性和方差边界
4.3 方差关系的正式推导
4.4 收益或价格变化的方差边界
4.5 威斯特不等式
4.6 关于被指称的过度波动的争论
4.7 波动关系的对数线性向量自回归分析
4.8 解释
第5章 股票价格变化太大以致不能由随后的股利变化说明其合理性?
5.1 简单有效市场模型
5.2 高峰度和信息的罕见重大突破
5.3 股利或盈利?
5.4 时变实际贴现率
5.5 经验证据
5.6 小结和结论
附录
第6章 应用波动性测度评估市场有效性
6.1 引言
6.2 简单有效市场假设
6.3 方差不等式的推导
6.4 一些可选择的假设
6.5 模型的回归检验
6.6 结论和小结
第7章 显著违反现值方差不等式的概率
第8章 股票价格、盈利和预期股利
8.1 利用价格、股利和盈利 预测股票收益
8.2 向量自回归方法
8.3 VAR程序的结果
8.4 股票价格和收益的历史纪录与理论价值的比较
8.5 结果的描述变化是如何强烈?
8.6 结论
第9章 股利比率模型和小样本偏差: 蒙特卡罗研究
9.1 股利比率模型
9.2 数据产生过程
9.3 现值模型检验
第10章 股票价格的共同变化和股利的共同变化
10.1 有效市场模型中的共同变化
10.2 数据分析
第11章 因素和基本面
11.1 简单有效市场模型中的协方差
11.2 因素组合
11.3 斯科特式回归检验
11.4 结论
附录:资料来源
第三部分 债券市场
第12章 概述
第13章 债券市场波动:开篇综述
13.1 期限结构的预期理论
13.2 预期假说的方差边界检验
13.3 期限结构的斜率发出了错误的信号
13.4 期限结构的斜率发出了正确的信号
13.5 1930年以前长期利率过度波动的证据
13.6 理性预期费雪模型
13.7 结论
附录:资料来源
第14章 吉布逊谜团和实际利率的历史变化
14.1 英国数据的分析
14.2 基于利率对通货膨胀预期反应的理论
14.3 依赖利息敏感性货币需求或供给的理论
14.4 依赖用名义术语达成的合同的非预期价格影响的理论
14.5 结论
附录:资料来源
第15章 长期利率波动和期限结构的预期模型
15.1 引言
15.2 线性化的预期模型
15.3 线性化预期模型中的利率波动
15.4 检验交叉协方差函数的约束条件
15.5 小结和结论
附录A:利率谱密度的模型约束
附录B:资料来源
第16章 协整和现值模型的检验
16.1 现值关系的可选择检验
16.2 协整向量的性质
16.3 检验债券和股票市场的模型
16.4 结论
第四部分 房地产市场
第17章 概述
第18章 单纯家庭住房市场的有效性
18.1 WRS指数
18.2 季节性、城市影响和贝塔
18.3 市场有效性检验
18.4 处理估计误差的简单权宜之计
18.5 利用住房市场的序列依赖性
18.6 预测单个住房销售数据
18.7 单个住房数据的结论
18.8 结论
附录:构建复合销售资料
第五部分 总体经济
第19章 概述
第20章 总体经济变化的最终根源
20.1 庇古的最终根源分析
20.2 大规模宏观计量经济学模型的证据
20.3 外部根源的部分表述
20.4 作为聚合方程的模型
20.5 说明
第21章 股票市场价格易变性的决定因素
21.1 股票收益和边际替代率
21.2 精确预见的股票价格
21.3 进一步的研究
第六部分 流行模型和投资者行为
第22章 概述
22.1 市场参与者的调查
22.2 动态反馈模型
附 录
第23章 1987年10月股票市场崩溃中的投资者行为:调查证据
23.1 前期导向性调查
23.2 1987年10月崩溃的四个调查
23.3 结果
23.4 解释与推测
附录:邮递名单的来源
第24章 繁荣和后繁荣市场中住房购买者的行为
24.1 四个大城市地区的住房价格
24.2 调查
24.3 解释和推测
24.4 结论
第25章 总结性注释
25.1 看法的变化和市场无效
25.2 流行模型的重要性
25.3 投机市场的理论模型
25.4 未来研究的基本原则
第26章 数据序列

前言/序言


好的,这是一份关于“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市场波动”之外其他主题图书的详细简介。 --- 诺贝尔经济学奖获得者丛书:行为金融学的革命与决策的非理性 导读:人类心智在金融市场中的深层运作 本卷丛书汇集了多位因在“行为金融学”领域做出开创性贡献而荣获诺贝尔经济学奖的学者的核心著作与思想精粹。不同于传统金融学建立在“理性经济人”假设之上的模型,本丛书深入探讨了人类在面对不确定性和风险时,如何受认知偏差、情绪和心理捷径的影响,从而在投资决策中展现出系统性的“非理性”行为。 核心焦点: 行为金融学并非简单地指出现实中的投资者会犯错,而是致力于理解这些错误是如何系统性发生的,以及这些偏差如何深刻地塑造了资产价格的形成和市场的整体动态。 第一部分:前景理论与损失厌恶的威力 本部分聚焦于奠定行为金融学基石的“前景理论”(Prospect Theory)。两位重量级经济学家的研究彻底颠覆了传统的期望效用理论。 核心议题: 为什么人们对损失的感受远比对等量收益的感受要强烈得多? 损失厌恶的量化: 详细阐述了损失厌恶系数(Loss Aversion Coefficient)的提出及其在市场中的体现。该系数揭示了投资者在衡量收益和损失时存在着非对称的心理权重。 参考点依赖: 分析了决策是如何围绕一个特定的“参考点”(如初始投资成本或前一日收盘价)进行判断,而非绝对财富水平。这解释了投资者为何会“持有亏损头寸过久”以避免确认损失。 风险态度的转变: 探讨了在“收益”和“损失”两种情境下,人们风险态度的根本性转变——在收益区偏好保守,在损失区偏好冒险。 第二部分:启发式偏差与系统性泡沫 本部分深入剖析了限制人类认知能力的“启发式”(Heuristics)方法,以及它们如何在宏观金融场景中演变成系统性的市场偏差。 核心议题: 哪些快速判断机制导致了投资群体性误判? 代表性偏差(Representativeness Heuristic): 探讨了投资者如何错误地将短期内的强劲增长趋势视为长期表现的“代表”,从而追逐热点,忽视了回归均值的可能性。这部分内容详细分析了“热钱”的追逐模式及其对资产价格的短期扭曲效应。 可得性偏差(Availability Heuristic): 研究了媒体报道、近期新闻或个体记忆中容易获取的信息,如何不成比例地影响投资者的风险感知和决策权重。例如,一次重大的市场崩盘信息,可能在很长时间内使投资者对风险的评估高于实际水平。 过度自信与控制错觉: 剖析了经验丰富的投资者如何因频繁的小额成功而产生过度自信,进而高估自己的预测能力并进行过度交易,导致交易成本侵蚀实际收益。 第三部分:羊群效应、社会影响与市场异象 市场并非由孤立的个体组成,本部分着重分析了社会互动、信息传播和群体行为对资产定价的深远影响。 核心议题: 群体心理如何在没有基本面支撑的情况下驱动价格? 理性泡沫与非理性泡沫: 区分了基于信息不对称的“理性泡沫”与完全基于群体信念的“非理性泡沫”。通过历史案例分析,揭示了群体对“别人知道更多”的预期如何形成自我实现的预言。 信息瀑布与模仿行为: 研究了在信息不完全的情况下,投资者倾向于观察并模仿先行者的行为,即使这些先行者的原始信息也可能是基于猜测。这导致信息在群体中快速、不加批判地传播,形成“羊群效应”。 社会偏见与投资决策: 探讨了社会身份认同、群体归属感如何影响投资者对特定股票或行业的偏好,即使这些偏好与客观价值判断相悖。 第四部分:锚定效应与交易心理的实践应用 本部分将理论模型与投资者的日常交易行为联系起来,提供了实用的洞察力,以期帮助投资者识别和规避自身的行为陷阱。 核心议题: 如何在实际交易中对抗本能的心理冲动? 锚定效应(Anchoring Effect)的应用与规避: 详述了投资者在设定止损或目标价位时,如何不自觉地被初始买入成本或历史高点所“锚定”,从而做出延迟卖出或过早卖出的决策。 处置效应(Disposition Effect): 深入剖析了投资者急于“锁定”小额盈利而过早卖出优质股票,同时却长期“卧倒”在亏损股票上的倾向。本部分提供了量化模型来衡量这种效应造成的长期财富损失。 情绪对决策的侵蚀: 讨论了恐惧和贪婪在市场高点和低点的作用机制,并提出了通过建立规则化、系统化的投资流程来“去情绪化”决策的策略。 结语:通往更稳健投资哲学的路径 本丛书的最终目标并非鼓吹投资者放弃“理性”,而是提供一套更贴近人类真实心智运作的金融理论框架。理解非理性,是实现更理性投资的第一步。通过学习这些诺奖级别的洞察,读者将能够更清晰地认识到自身决策的潜在盲点,从而在复杂多变、充满人性的金融市场中,建立起更具韧性和适应性的投资哲学。 ---

用户评价

评分

不得不说,《市场波动》这本书给我带来了前所未有的启发。它不仅仅是一本关于金融市场的书籍,更像是一幅描绘人类贪婪与恐惧交织画卷的画册。作者以一种近乎诗意的笔触,将那些冰冷的数字和图表,赋予了生命和情感。我能够真切地感受到,每一个价格的跳动,都隐藏着无数投资者的希望与绝望。书中对于情绪在市场波动中所扮演角色的分析,尤其让我印象深刻。它揭示了群体心理如何放大市场的波动,使得价格的起伏远超资产本身的价值。这种深刻的洞察力,让我对市场运行的本质有了更清晰的认识。我曾一度认为,市场是纯粹理性的,但这本书让我明白,人性才是驱动市场最强大的力量。作者并没有回避市场中的非理性现象,而是将其视为研究的重点,并从中提炼出深刻的见解。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对市场有了一种全新的“触觉”,能够更敏锐地感知那些潜藏在表象之下的暗流涌动。

评分

最近有幸读到了一本名为《市场波动》的书,它以一种极其引人入胜的方式,深入浅出地剖析了金融市场中那如同呼吸般规律的潮起潮落。作者并非只是简单罗列那些令人眼花缭乱的图表和数据,而是像一位经验丰富的向导,带领我穿越了迷宫般的市场波动。他将那些看似杂乱无章的价格变动,描绘成了具有内在逻辑和可循规律的动态过程。我尤其喜欢书中对“黑天鹅事件”的探讨,它不仅解释了这些突如其来的冲击是如何颠覆我们对市场的预期,更重要的是,它提出了一系列应对这类极端事件的策略和思考框架。阅读的过程中,我时不时会回想起自己投资生涯中的一些关键时刻,那些曾经让我感到困惑和不安的波动,如今似乎在书中找到了清晰的答案。作者的语言风格既有学者的严谨,又不失一种娓娓道来的亲切感,让我在享受阅读乐趣的同时,也收获了宝贵的知识。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市场波动的学术专著,更像是一位智者与我进行的深入对话,它让我重新审视了风险与回报的关系,以及在不确定性中如何保持冷静和理性。

评分

《市场波动》这本书,就像是在我脑海中打开了一扇通往金融市场神秘世界的大门。它没有给我提供那些“一夜暴富”的秘诀,而是带领我踏上了一条更加理性、更加深刻的学习之路。作者以一种宏大的视角,审视了市场波动在宏观经济运行中的作用,以及它对我们日常生活的影响。我特别喜欢书中对“预期管理”在市场中的重要性的阐释,它让我明白,市场的走向,很大程度上是由投资者的集体预期所塑造的。这种前瞻性的思考,让我对如何理解市场变化有了更深的感悟。书中对于不同类型的市场波动,如趋势性波动、周期性波动和随机性波动,进行了清晰的界定和深入的分析,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识别和应对不同情况下的市场变化。这本书让我明白,投资不仅仅是关于数字的游戏,更是关于理解人性、洞察趋势和把握时机。这是一本能够真正帮助我提升认知水平的书籍,让我对未来的投资之路充满信心。

评分

坦白说,《市场波动》这本书的内容,让我对金融市场的看法发生了翻天覆地的改变。它以一种非常独特的视角,将市场波动描绘成了一场充满智慧与策略的博弈。作者并没有使用枯燥的理论术语,而是通过生动的案例和引人入胜的叙述,将复杂的金融概念展现在我面前。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非对称信息”在市场中的作用的分析,它让我明白,在信息不对称的环境下,少数掌握信息优势的参与者,是如何影响市场走向的。这种深刻的洞察力,让我对市场的运作有了更全面的认识。读这本书的过程中,我仿佛置身于一个充满挑战的战场,学习如何识别风险,如何把握机会,以及如何在瞬息万变的局势中做出明智的决策。这本书不仅提升了我对金融市场的理解,更重要的是,它培养了我一种批判性思维,让我不再轻易相信市场表面的喧嚣,而是去探寻其背后的真实逻辑。

评分

《市场波动》这本书,就像是一次对金融市场灵魂的深度探索。它并非简单地告诉你如何“赚钱”,而是引导你去理解“为何会发生”。作者的论证过程严谨而富有逻辑,每一个观点都建立在扎实的理论基础和丰富的实证数据之上。我特别欣赏书中对“市场效率假说”的辩证讨论,它既肯定了市场在信息传递方面的作用,也指出了其固有的局限性。这让我明白,市场并非完美的乌托邦,而是充满博弈和不确定性的现实世界。书中关于“资产定价模型”的阐述,也让我对价值投资有了更深刻的理解。作者并没有给出“万能钥匙”,而是提供了一套分析问题的工具和思维方式,鼓励读者独立思考。我曾一度觉得金融市场晦涩难懂,但这本书用一种清晰且富有启发性的方式,将那些复杂的概念一一解构,让我能够逐步建立起自己的知识体系。这是一本值得反复阅读的书,每一次重温,都能发现新的视角和更深的领悟。

评分

非常不错,快递员服务也好。

评分

感觉挺好的,感觉挺好的,因为那个,金融的嘛,感觉挺好的,说还没有仔细看

评分

书挺好的,学习学习,值得阅读。

评分

虽然还没有读,看包装还算不错。

评分

翻译翻译翻译!

评分

很好的产品,一直在京东买。。

评分

翻译水平奇差无比,译者基本没有任何英文和金融学的功底。许多翻译估计就是直接百度凑数的,没有任何美感,约定俗成的词汇胡乱翻译。书是好书,译者垃圾。

评分

不错,速度很快,很好,下次还来

评分

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不错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