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一书,是一部采用按症类证的方法研究《伤寒论》的代表著作。《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内容以六经为统领,以《伤寒论》中出现的100多个症状为归类标准,将具有该症状的条文汇列于下进行比较分析。由于采用了以仲景原文为纲,后世历代医家之言为目的方法进行编撰,故名日《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全书共分16卷。卷首总论,列脉症、六经主症、阴阳、表里、传变、愈解等6篇:卷1至卷15为六经按症类证的内容。卷16论伤寒后症,包括阴阳易、瘥后劳复食复、瘥后诸病等篇,并列有百合病、狐惑病、阴毒、阳毒等伤寒所属诸病以及辨脉、平脉等内容。书中对《伤寒论》中主要症状的发生机理、表现特点以及治疗方法等进行了详尽的比较剖析,是研究《伤寒论》的必读之书。
作者简介
沈金鳌,字芊绿,号汲门,晚号尊生老人,清代医家,江苏无锡人。生于清康熙五十六年(1717年),卒于清乾隆四十一年(1776年)。沈氏早年习儒,博通经史,兼顾医学。因屡试不中,中年以后致力医学。师事名医孙庆曾,凡男妇大小脉证,皆得之亲授。行医之余,勤于著述,著有《杂病源流犀烛》、《脉象统类》、《诸脉主病诗》、《伤寒论纲目》、《妇科玉尺》、《幼科释谜》、《要药分剂》等共7种72卷,合称为《沈氏尊生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卷首 总论
脉症总论
六经主症
阴阳
附录:楼氏节候用药
附录:李氏大法
表里
表症
里症
半表半里症
表里俱见症
无表里症
传变
愈解
卷一 太阳经症
太阳经脉
附:东垣辨脉
风伤卫寒伤营
附录:胃风论
发热
卷二
恶热
恶寒
恶风
振战慌
身热恶寒身寒恶热
热多寒少
下之热不退
头痛项强
头眩郁冒
摇头直视
附录:伤寒看目法
目中不了了
卷三
身摇
身痒
身疼
百节疼痛
筋惕肉<目闫>
附录:筋骨四肢辨
胁痛
结胸
脏结
痞
胸胁腹胀满痛
腹中雷鸣
动气
卷四
少腹硬满
奔豚
烦躁
咳嗽
喘
呕吐
可吐
不可吐
渴
惊
悸
卷五
痉
瘛疭
不仁
发黄
如疟
鼻衄
鼻鼾鼻鸣
吐血
蓄血
下血便脓血
卷六
嗜卧 不卧
无汗
自汗
盗汗
附录:李氏汗后不解治法
可汗
不可汗
自利
协热利
小便自利小便数
小便不利小便难
遗溺
卷七
过经不解
合病
并病
附录:今时皆合病并病论
两感伤寒
伤寒坏病
温病
温毒
风温
温疟
温疫
附录:寒疫时疫论
暑喝
湿痹
风湿
头中寒湿
湿热
湿温
风寒湿杂合病
附录:雾露论
卷八 阳明经症
阳明经脉
潮热谵狂
潮热
热入血室
谵语郑声
头痛头眩
郁冒
卷九
直视
呕
吐
哕
……
卷十
卷十一 少阳经症
卷十二
卷十三 太阴经证
卷十四 少阴经证
卷十五 厥阴经证
卷十六
精彩书摘
太阳阳明合病,阳明少阳合病,俱半兼阳明,所以胃中之水谷不安而必自下利。其不下利者,亦必水饮上越而呕,与少阳一经之症干呕者大不同。然或利或呕,胃中之真气与津液俱伤,急须散邪,所以安其胃。更虑少阳胜而阳明负,即当急下救阳明,其取用大承气汤正迅扫外邪,而承领元气之义也。设稍牵泥,则脉之滑数必变为迟软,下之无及矣。
魏荔彤日:太阳阳明有合病,俱属二经之表同感外邪。然又有太阳少阳二经合病,则三阳首尾同感,阳明岂能绝类离群,独不病乎?是太、少二阳之合病,即三阳俱感之合病矣。或问:三阳同病为温症,子何混入伤寒合病内?不知温症之三阳俱病,乃冬伤于寒,春必病温,蕴蓄已久之邪也。伤寒之合病,三阳同感,即时俱病,倏忽不时之邪也。其受病之源有不同者如此。既为三阳同感,虽名为太少合病,其实阳明独受其邪。其少阳邪多者则下利,风木克胃土也。其太阳邪多者则呕,表阳郁热而阳明气逆也。下利者,与以黄芩汤,以苦泄少阳之邪,而阳明之邪得下行。呕者,加半夏、生姜,以辛散太阳之邪,而阳明之邪不上逆。此黄芩即治挟热利之余法,此半夏、生姜即治结胸之余法。变而用之,不过使邪或自上越,或自下泄之意耳。此又见病专受于阳明,而治之仍从太、少。盖阳明无所复传之邪,仍自太、少宣泄,别无出路,与《少阳阳明篇》及《少阳篇》所言无二也。太、少二阳合病,病必连及阳明,固已。如其人太阳病全罢,独阳明少阳合病,则又当另为审辨,而后可出治无误。或问:太阳罢而阳明少阳病,非所谓少阳阳明乎?何为另名为合病?日:少阳阳明,乃自太阳已传阳明,自阳明又欲传少阳,故名日少阳阳明。今本三阳同时俱感,而太阳表邪已罢,阳明少阳专受其患,所以另名日“阳明少阳合病”,未可即谓少阳阳明也。或又问:太阳表邪已罢,非传经乎?日:太阳表邪已罢,自是传经,而此合病,原系三阳同时受邪,即太阳已罢,为传经入里,与太阳递传者,理同而名异。况阳明少阳二经,亦尚各有表邪未解,非同于太阳独受邪者。表邪已罢,传人阳明少阳皆属里症也。表里之间,迥乎不同者如此!知之则阳明少阳合病之下利,为阳明合少阳在经,表邪作祟,二经同受邪,已见木动克土,肠胃虚风鼓煽作利之义,非同阳明传经,腑里藏邪作利明矣。是当诊以谛之。
按:乾刚至健之气,运于地外而贯于地中,所以统天地而资始生者。故胃中之燥金,即乾金之贯于坤土中者也,所以生化乎万物者也。阳明燥金司秋令,万物悦于兑,战于乾。二金之气,渐次生水,为贞下起元,可以知人胃中之金气矣。
……
前言/序言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伤寒论纲目 电子书 下载 mobi epub pdf txt
评分
☆☆☆☆☆
发来完好无损,字很清楚,纸张很白,很好的一本书,谢谢卖家。
评分
☆☆☆☆☆
临床经典名,中国非物质文化遗产经典名著系列。医学入门,医学哀中参西录,医宗金鉴。中医经典,好书!晚上有空慢慢读。物美价廉的名著!
评分
☆☆☆☆☆
支持中国传统文化,中医是国粹,不能就这样消亡了!
评分
☆☆☆☆☆
好,非常清楚,快递又很快,书的质量又很好,满意!
评分
☆☆☆☆☆
用完后,在全村人羡慕的目光中,仰首挺胸扬长而去。
评分
☆☆☆☆☆
原版出品,包装精致。值得拥有学习。
评分
☆☆☆☆☆
《中医非物质文化遗产临床经典名著:本草乘雅半偈》取《本经》药物二百二十二种,又于历代名医所纂,采取一百四十/:一种,以合三百六十五之数。各药之前,注明出处品级。次行列药名、气味、良毒、功效、主治.是为正文。注文低一行,首列“核曰”。核,是核对、考察之意,即与《本g图说》对照,再结合实际情况,阐述别名、释名、产地、形态、采收、贮存、炮制、畏恶等內容。次列“参曰”。参,是参考、研究之意,通过对《本经》的研究,提出〈颐对该药功效、形态等有关药学理论的见解。书中亦常夹引“先人云”(卢复语)及缪仲淳、王绍隆、李时珍诸家之论。《四库全书提要》高度评价其议论和选药,谓其“考据赅洽,辩论亦颇明晰”。
评分
☆☆☆☆☆
挺厚重的一本典籍,印刷优良,内容丰富,非常好。
评分
☆☆☆☆☆
很厚的一本,精装的,内容大概翻翻,挺有意思,不是很难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