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 商品基本信息,請以下列介紹為準 | |
| 書名: | 牛奶可樂經濟學 | 
| 作者: | 【美】羅伯特· 弗蘭剋 著 閭佳 譯 | 
| 市場價: | 49.90元 | 
| ISBN號: | 9787550292505 | 
| 齣版社: | 聯閤齣版公司 | 
| 商品類型: | 圖書 | 
| 其他參考信息(以實物為準) | ||
| 裝幀:平裝 | 開本:16 | 語種:中文 | 
| 齣版時間:2017-01-01 | 版次:1 | 頁數:230 | 
| 印刷時間:2017-01-01 | 印次:1 | 字數:191韆字 | 
| 作者簡介 | 
| 羅伯特·弗蘭剋 l 博物經濟學傢。 l 康奈爾大學約翰遜管理學院經濟學和管理學教授。 l 《紐約時報》經濟專欄特約評論員。 l 弗蘭剋教授在20世紀80年代就開始在康奈爾的課堂上通過與學生問答的方式,收集本書中所講到的生活中的經濟學問題。經過二十多年的收集和整理,終於在2007年推齣這本博物經濟學著作。不同於傳統經濟學著作中充斥著艱澀的數學公式,本書中一個個妙趣橫生的生活事例,將經濟學化繁復為精妙。 l 《華盛頓郵報》這樣評價他:弗蘭剋不是一位學術型經濟學傢。他主張經濟學應該是一門根植於經驗和觀察的社會科學,而不是以數學為核心的硬科學。他的這本書把經濟學從數學中解放瞭齣來,並為其在人們的日常生活中生根發芽提供瞭無限的能量。 | 
| 內容簡介 | 
| l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解釋我們在現實中司空見慣而又未注意到的現象,並通過這些事例和解釋來加深人們對經濟學的理解。比如,為什麼牛奶的盒子是方的,可樂的瓶子是圓的;為什麼酒吧中不值錢的水要收費而花生米卻免費;為什麼女模特的收入高於男模特。 l 雖說很多人以為經濟學不可思議、難以理解,可它的基本原理簡單又實際。根據具體事例理解這些原理,誰都能毫不費力地掌握它。本書收錄的100多個事例是經濟學傢羅伯特·弗蘭剋在自己的經濟學概論課上布置的書麵作業,他要求學生利用經濟學原理,探討親身觀察到的事件或人們行為模式中的有趣問題,並將之寫成普通人一看就懂的500字短文。仔細閱讀本書,將教會您用經濟學傢的眼光看待生活和工作,並在不同的環境下巧妙地應用經濟學原理。 l 如果你正在猶豫是否去商場的摺扣賣場,如果你正在為買博物館套票舉棋不定,如果你正在為租婚紗還是買婚紗犯愁,如果你正在考慮換一份清閑的工作……那麼這本書中韆奇百怪的例子,加上妙趣橫生的分析一定會對你有所幫助。 | 
| 編輯推薦 | 
| l 《牛奶可樂經濟學》是用經濟學的原理和方法來解釋我們在現實中司空見慣而又未注意到的現象,並通過這些事例和解釋來加深人們對經濟學的理解。可以說是通俗經濟學開山之作。 l 榮膺第四屆“國這傢圖書館文津圖書奬。 l 著名經濟學傢梁小民、諾貝爾經濟學奬獲得者羅伯特·索洛傾情推薦。 | 
| 在綫試讀 | 
| 第1章 産品設計中的經濟學 �r 為什麼打開冰箱時,冷藏室會亮,冷凍室卻不會亮? �r 為什麼筆記本電腦能在任何國傢的供電標準下運作,其他大部分電器卻不能? �r 為什麼24小時營業的便利店門上要安鎖? �r 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裏賣? �r 鋁製易拉罐的生産成本本來可以更低,可為什麼人們不那麼做? �r 為什麼自動販賣機賣報紙的時候,允許顧客付一份錢拿若乾份報,賣飲料的時候卻不是這樣? �r 為什麼有些車的加油孔在司機一側,有些車卻在副駕駛一側? �r 為什麼曼哈頓所有的齣租車都是黃色轎車,而伊薩卡的齣租車大多數是色彩各異的小貨車? �r 為什麼硬幣上的人像都是側麵像,紙幣上的人像卻是正麵像? �r 為什麼DVD和CD的尺寸一樣大,但DVD包裝盒卻比CD包裝盒要大得多? �r 為什麼女裝的扣子在左邊,男裝的扣子卻總在右邊? 為什麼不同的産品有著不同的形狀呢?對此問題,若不稍微考慮成本效益原則,再聰明的迴答也算不得圓滿。比方說,對高速公路旁取款機按鍵上的點字盲文,比爾·托亞的解釋即是建立在此原理之上的。廠商留下瞭高速路取款機上的點字盲文,是因為生産兩種不同取款機的成本,遠遠大於閤理的預期收益。 一般而言, 生産商並沒有什麼動力給産品增加新功能, 除非這種功能所帶來的産品價值 (也就是收益) 大於其成本。 幾乎所有的實例都錶明, 産品設計既要包含zui符閤消費者心意的功能, 又要滿足賣方保持低價、 便於競爭的需求。 這也就是說, 産品設計必須在兩者之間實現平衡。 汽車功能的演進,精妙地闡述瞭這一平衡關係。1961年春天,我買瞭自己的diyi輛車,當時我還是個高中生。zui吸引我眼球的二手汽車廣告大緻如下:“1955年産雙門龐蒂剋,V8發動機,帶收音機、加熱器,手動變速,售價375美元,可議價。”當然,如今所有的車都帶加熱器,可在1955年,它還隻是個選配件。當年我住在南佛羅裏達州,那兒賣的很多車都沒有加熱器。可是,在鼕天zui冷的那幾天,有個加熱器還是挺舒服的。那時人們的收入比現在低得多,不少買傢寜願放棄一時的享受,以換取更低的價格。要是製造商隻賣帶加熱器的車型,恐怕有不少生意都會給賣不帶加熱器的便宜車型的對手搶走。 然而,隨著收入的提高,願意鼕天忍受嚴寒來省幾個錢的消費者逐漸減少。等不帶加熱器車型的需求量降到某個限度以下,經銷商也就不願再把它們留在展廳瞭。當然,要是有人願意齣高價定製,經銷商也可以賣給他們不帶加熱器的車型。可顯而易見的是,沒人會齣高價故意不要加熱器。zui終,不帶加熱器的車型消失瞭。 在1955年,龐蒂剋的V8是買傢通常的選擇,因為如果不買V8,就隻能選6缸引擎。V8的好處(也即收益)是它提速比6缸發動機快得多。它的成本,除去售價較高,就是耗油量也較大,但那些日子油價還很便宜。 到瞭20世紀70年代,阿拉伯人搞起瞭石油禁運。1973年年中,1加侖1加侖=3.785升。——編者注汽油纔賣38美分,一年以後就漲到瞭52美分。1979年第二次石油危機爆發,1980年油價漲到瞭1.19美元。由於油價暴漲,V8再也通不過成本效益測試瞭,於是不少消費者決定放棄它優越的提速性,所以,這種發動機差不多全都消失瞭。6缸發動機還算常見,可70年代以前美國很少見的4缸發動機,迅速走入市場。 然而,到瞭20世紀80年代初,從絕對價格來看,油價保持平穩,與其他商品的價格相比,甚至還稍有下跌。到1999年,1加侖汽油的價格是1.4美元,從購買力來看,比1973年0.38美元的價格還要低(也就是說,1999年1.40美元能買到的商品和服務,比1973年的0.38美元能買到的要少)。這樣一來,20世紀90年代發動機規格再度變動,也就不足為奇瞭。 隨著近年來油價攀升,20世紀70年代的趨勢又重演瞭。比方說,早在2005年油價突破3美元之前,福特汽車公司就減産瞭旗下zui大的SUV車型Excursion,該車重達7 500磅,10英裏1英裏=1.609 3公裏。——編者注就耗油1加侖。而節能的混閤動力車大受歡迎,經銷商的售價甚至比標價還高。 簡而言之,産品設計的功能要符閤成本效益原則。該原則認為,當且僅當收益不低於成本,纔應采取行動。因此,隻有收益(以願意支付額外費用的消費者數量來衡量)不低於成本(以增加某一功能所能吸引的額外消費者數量來衡量)的時候,纔應當增設某一産品功能。 這一原則同樣體現在汽車變速箱的演變當中。我那輛1955年産的龐蒂剋,采用的是當時zui標準的3擋變速箱。現在我開的車,早就用上瞭6擋變速箱。但在1955年,製造商製造6擋變速箱並非難事。為什麼他們不這麼做呢? 製造商同樣必須權衡産品增益與消費者買賬的意願。從成本方麵來看,變速箱每多一個前進擋,製造成本亦相應增加,前進擋越多,整車售價自然越高。消費者願意齣高價嗎?從收益方麵來看,前進擋能帶來更好的加速性,而且更省油。所以,答案取決於有多少消費者願意為瞭這些優點買單。 汽車變速箱至少應該有兩個,甚至三個前進擋,纔稱得上是實用。所以從産品設計的角度來看,我那輛1955年産龐蒂剋的3擋變速箱,顯然隻達到瞭zui低限度。因為如今的經濟比1955年更繁榮,所以,我們願意為瞭提高加速性支付更多的錢。又因為更多前進擋省下的油錢,比以前多瞭很多,所以它們的魅力也就更大瞭。這些變化閤在一起,解釋瞭3擋變速箱的消失。 本章討論的例子將說明,不僅汽車設計的演變受製於成本效益原則,其他各種産品和服務都可套用它來進行解釋。頭三個例子闡明瞭這樣一個道理:如果某項功能的確有用,可用得著它的時候很少,那這項功能添加到産品身上的可能性就不大。 | 
| 目錄 | 
| 推薦序 經濟學解釋生活 著名經濟學傢 梁小民 前 言 zui妙趣橫生的經濟學課堂 引言 解開人類日常行為之謎 第1章 産品設計中的經濟學/ 為什麼牛奶裝在方盒子裏賣,可樂卻裝在圓瓶子裏賣? 第2章 供求關係實踐/ 為什麼很多酒吧喝水要錢,卻又提供免費花生米? 第3章 職場的奧秘/ 為什麼女模特比男模特收入高? 第4章 摺扣中的經濟學/ 為什麼很多餐廳都為飲料提供免費續杯? 第5章 軍備競賽與公地悲劇/ 為什麼許多超市24小時營業? 第6章 所有權之謎/ 為什麼鯨魚瀕臨滅絕,雞卻沒有繁衍之憂? 第7章 市場信號揭密/ 為什麼幾乎全新的二手車比真正的新車便宜得多? 第8章 現實中的博物經濟學/ 為什麼DVD格式各地區不同,而CD格式卻到處都一樣? 第9章 當心理學碰上經濟學/ 為什麼在單行道上,謙讓有時反而會導緻效率降低? 第10章 非正式的人際關係市場/ 為什麼通常外錶富有吸引力的人也更為聰明? 第11章 起源二題/ 作者後記 | 
這本書的閱讀體驗非常愉悅,完全沒有傳統經濟學書籍那種沉重的學術氣息。作者仿佛是一位睿智的朋友,坐在你身邊,用幽默風趣的語言,和你聊著身邊的大小事,但聊著聊著,你就會發現,這些事竟然都和經濟學有著韆絲萬縷的聯係。我尤其喜歡它對“沉沒成本”的分析,作者通過一個簡單的例子,說明瞭為什麼我們不應該因為已經付齣的時間和金錢而繼續堅持一個錯誤的選擇。這對我來說是一個非常及時的提醒,因為我經常會陷入“捨不得”的睏境,即使明知道某個決定不對,也因為之前的投入而繼續硬撐。這本書讓我明白,真正的理性在於著眼未來,而不是被過去的付齣所束縛。此外,書中關於“外部性”的討論也讓我印象深刻。它解釋瞭為什麼一些行為會對第三方産生影響,而這些影響卻沒有在交易的雙方之間得到體現。比如,工廠排放汙染,對周邊居民的生活造成瞭損害,但這種損害並沒有體現在産品的價格裏。這讓我開始反思,我們身邊的很多社會問題,例如環境汙染、交通擁堵,都與外部性有關。作者的分析讓我對這些問題有瞭更深刻的認識,也激發瞭我思考如何通過政策或其他方式來解決這些問題。
評分這本書的論述方式簡直是一股清流!我最欣賞的是它將經濟學原理巧妙地融入到日常生活的瑣碎細節中,讓人在閱讀的過程中不斷發齣“原來是這樣!”的感嘆。例如,書中關於“理性人”的討論,並沒有用枯燥的數學模型,而是通過分析人們在購物時如何權衡利弊、如何在工作中做齣最優選擇來闡釋。我突然意識到,很多時候我們以為是情感驅動的行為,其實背後都隱藏著經濟學的邏輯。比如,為什麼有些人寜願花更多錢買某個品牌的商品,即使它的功能與其他品牌沒有太大區彆?這背後可能涉及到品牌溢價、消費者對質量的信心、甚至是社會地位的象徵。作者通過生動的故事和貼近生活的場景,將這些復雜的概念變得淺顯易懂。我特彆喜歡關於“比較優勢”的那一部分,它解釋瞭為什麼即使一個人在所有方麵都比另一個人強,閤作仍然是劃算的。這讓我聯想到團隊閤作,在工作中,每個人都有自己的特長,通過發揮各自的優勢,共同完成任務,比單打獨鬥效率更高。這本書的魅力在於,它讓你在不經意間就掌握瞭經濟學的精髓,而且這些精髓能夠立刻應用到你的生活和工作中,為你提供新的視角和解決問題的思路。
評分這本書的視角非常獨特,它把經濟學變成瞭一門“生活學”。我以前總以為經濟學是一門關於金錢、市場和利潤的學科,但這本書卻告訴我,經濟學其實是關於選擇、稀缺和效率的學問,而這些恰恰是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麵對和處理的事情。作者通過大量貼近生活的案例,比如為什麼情侶之間會因為小事爭吵(可能是因為資源分配和利益衝突),為什麼人們會願意為某個明星演唱會付齣高昂的票價(可能是因為明星的稀缺性和粉絲的強烈需求),讓我對經濟學産生瞭全新的認識。我最喜歡的是書中關於“路徑依賴”的講解,它解釋瞭為什麼我們今天所習慣的許多事物,比如 qwerty 鍵盤布局,並非是因為最優,而是因為曆史的偶然性。這讓我意識到,很多看似理所當然的現象,背後都有著復雜的曆史和偶然因素在起作用。這種思考方式也讓我對很多社會現象有瞭更深刻的理解。例如,為什麼某些技術標準會成為行業的主流,即使有更好的替代品齣現,也難以改變?這背後可能就與路徑依賴有關。這本書真的讓我看到瞭經濟學在日常生活中的強大解釋力,也讓我對生活有瞭更深刻的洞察。
評分讀這本書最大的感受就是,經濟學真的無處不在!它不像我以前想象的那樣,隻存在於教科書和學術報告裏。作者用一種非常有趣的方式,把我們生活中常見的現象,比如排隊、戀愛、甚至體育比賽,都解讀齣瞭經濟學的味道。我印象最深刻的是關於“囚徒睏境”的例子,作者用瞭一個非常生活化的場景來解釋,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閤作與背叛之間的微妙關係。這不僅是一個經濟學理論,更是一個深刻的人生哲學。它提醒我在人際交往和團隊閤作中,要考慮對方的利益,也要預判對方可能的行為,從而做齣最有利於整體的決策。書中的案例也很有啓發性,比如關於“信息不對稱”的討論,它解釋瞭為什麼二手車市場會存在“劣幣驅逐良幣”的現象。這讓我聯想到很多商業場景,比如産品質量參差不齊、服務水平不一等,背後都可能與信息不對稱有關。作者並沒有停留在理論層麵,而是深入淺齣地分析瞭這些現象的根源,並探討瞭可能的解決方案。總的來說,這本書非常適閤那些對經濟學感到好奇,但又被傳統經濟學理論所睏擾的讀者,它能幫助你打破思維定勢,用經濟學的眼光去觀察和理解世界。
評分這本書的封麵設計挺吸引我的,奶白色的背景加上一罐可樂的圖案,非常簡潔卻又充滿想象空間。我一直對經濟學這個學科感到好奇,但又常常被那些晦澀難懂的理論嚇退。這本《牛奶可樂經濟學》的名字倒是很接地氣,讓人感覺不會那麼高高在上。我尤其喜歡書中關於“稀缺性”的討論,作者通過生活中常見的例子,比如排隊買限量款球鞋、爭搶熱門餐廳的座位,來解釋這個核心概念。我以前總覺得經濟學是那些大人物、大公司纔需要研究的東西,現在纔意識到,原來我們每個人每天都在經曆著經濟學的運作。比如,為什麼有時候買一杯奶茶需要排很長的隊,而隔壁一傢店卻門可羅雀?這背後其實就是供需關係、價格信號等經濟學原理在起作用。書中還提到瞭“機會成本”,這個概念我深有體會。每次做齣一個選擇,就意味著放棄瞭其他的可能性。選擇在這傢書店買書,就意味著我不能去另一傢書店享受到彆的優惠,也不能把這筆錢花在其他地方。這種思考方式讓我對自己的選擇有瞭更深的審視,也更明白“取捨”的重要性。雖然我還沒有深入閱讀書中的每一個章節,但僅僅是開篇的一些例子,就已經讓我覺得受益匪淺,讓我對經濟學有瞭全新的認識,不再感到那麼遙不可及。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