数字签密原理与技术

数字签密原理与技术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发根,廖永建 著
图书标签:
  • 数字签名
  • 密码学
  • 信息安全
  • 密碼学
  • 数据安全
  • 网络安全
  • 公钥密码
  • 数字水印
  • 安全通信
  • 身份认证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科学出版社
ISBN:9787030397409
版次:1
商品编码:11417509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02
字数:252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内容简介

  《数字签密原理与技术》详细介绍了数字签密的安全模型、方案设计和安全性证明。主要包括基于PKI的签密体制、基于身份的签密体制、无证书签密体制、具有特殊性质的签密体制、混合签密体制、异构签密体制几个方面内容。《数字签密原理与技术》紧密围绕上述数字签密问题进行阐述,基本上覆盖了数字签密的研究内容,对数字签密的发展趋势和新的研究课题也进行了分析。《数字签密原理与技术》可供密码学与信息安全领域的科研人员参考,也可以作为密码学、信息安全、计算机、通信工程等专业的研究生教学参考书。

内页插图

目录

前言
第1章 引言
1.1 研究背景与意义
1.2 签密的安全性质
1.3 公钥认证方法
参考文献

第2章 密码学基础
2.1 数学基础
2.1.1 近世代数基础
2.1.2 数论基础
2.2 对称密码体制
2.3 Hash函数
2.4 公钥密码体制
2.4.1 RSA公钥密码
2.4.2 EIGamal公钥密码
2.5 数字签名
2.5.1 RSA数字签名
2.5.2 EIGamal数字签名
2.5.3 Schnorr数字签名
2.5.4 数字签名标准
2.6 椭圆曲线公钥密码
2.6.1 实数域上的椭圆曲线
2.6.2 有限域上的椭圆曲线
2.6.3 椭圆曲线密码体制
2.7 可证明安全性理论
2.7.1 公钥加密体制的安全性
2.7.2 数字签名体制的安全性
2.7.3 随机预言模型
2.8 小结
参考文献

第3章 基于PKI的签密体制
3.1 形式化模型
3.1.1 算法组成
3.1.2 安全概念
3.2 基于离散对数问题的签密体制
3.2.1 Zheng方案
3.2.2 BD方案
3.2.3 GLZ方案
3.2.4 SLS方案
3.3 基于大整数分解问题的签密体制
3.4 双线性对
3.5 基于双线性对的签密体制
3.5.1 算法组成
3.5.2 安全概念
3.5.3 LYWDC方案
3.6 小结
参考文献

第4章 基于身份的签密体制
4.1 基于身份的加密体制
4.1.1 形式化模型
4.1.2 BF方案
4.2 基于身份的签名体制
4.2.1 形式化模型
4.2.2 CC方案
4.2.3 Hess方案
4.3 基于身份的签密体制
4.3.1 形式化模型
4.3.2 Malone-Lee方案
4.3.3 LQ方案
4.3.4 CYHC方案
4.3.5 CM方案
4.3.6 BLMQ方案
4.3.7 方案比较
4.4 小结
参考文献
……
第5章 无证书签密体制
第6章 具有特殊性质的签密体制
第7章 混合签密体制
第8章 异构签密体制

前言/序言


《隐秘的密码:信息安全的基石》 在信息爆炸的时代,数字世界如同一个庞大的社会,我们在这里交流、交易、生活。然而,在这片繁荣的数字图景之下,潜藏着不可忽视的安全隐患。如何确保我们的通信不被窃听,我们的数据不被篡改,我们的身份不被冒充?《隐秘的密码:信息安全的基石》正是为了回答这些深刻的问题而诞生的。本书并非一本晦涩难懂的学术专著,而是一次深入浅出的探索之旅,带领读者走进信息安全的核心——密码学的世界。 本书并非专注于某个单一的加密算法或特定的技术实现,而是着眼于密码学这一学科的宏观图景。我们将从历史的长河中回溯,探寻密码学最初的萌芽,从古老的凯撒密码到复杂的恩尼格玛机,了解人类在对抗信息泄露方面所付出的不懈努力和智慧结晶。我们会发现,密码学的发展与人类文明的进程息息相关,每一次重大的技术革新都伴随着新的安全挑战,也催生了更强大的加密手段。 在掌握了历史的脉络之后,我们将进入密码学的核心领域。本书将系统地介绍密码学的基本概念和原理,包括对称加密与非对称加密的区别和应用场景。对称加密,如同一个只有发送方和接收方知晓的秘密通道,效率高,但密钥的分发却是一个挑战。非对称加密,则巧妙地利用一对公钥和私钥,解决了密钥分发的难题,为数字签名、安全通信奠定了基础。我们将深入剖析这些加密方法的内在逻辑,理解它们是如何通过数学的严谨性来保护信息的。 除了加密,本书还将重点阐述哈希函数的作用。哈希函数,可以将任意长度的数据映射成固定长度的“指纹”,即使数据发生微小的改变,生成的指纹也会截然不同。这使得哈希函数成为验证数据完整性的强大工具。我们将在书中探讨各种哈希算法的特性,以及它们在文件校验、密码存储等方面的广泛应用。 贯穿全书的核心概念之一,便是“密钥”。密钥是密码学的灵魂,是信息安全的核心命脉。本书将详细探讨密钥的生成、管理和安全存储的重要性。我们不仅会介绍各种密钥生成算法的原理,还会深入分析密钥泄露所带来的灾难性后果,并提供一系列行之有效的密钥管理策略和最佳实践。 本书的另一大亮点,在于其对“安全协议”的深入解读。加密算法本身固然重要,但如何将它们有效地组织起来,形成能够应对复杂网络环境的安全通信机制,则需要依靠安全协议。我们将探讨TLS/SSL协议,这是我们日常浏览网页时最熟悉的“https”背后的守护者,它如何实现客户端与服务器之间的身份验证、数据加密和完整性保护。此外,我们还将介绍其他重要的安全协议,如IPsec,它为网络层面的安全通信提供了保障。 “数字签名”作为现代信息安全领域中不可或缺的关键技术,在本《隐秘的密码:信息安全的基石》中占据了举足轻重的地位。我们将详细讲解数字签名的原理,它如何利用非对称加密技术,为数字文档或信息赋予身份认证和不可否认性。读者将了解到,数字签名不仅仅是简单的“签名”,更是通过数学计算实现的一种高度可靠的身份验证和信息完整性保证。我们会深入分析数字签名是如何工作的,包括签名生成和验签的过程,以及它在电子合同、数字证书等领域的应用。 本书还将探讨“公钥基础设施”(PKI)的概念。PKI是一套完善的体系,旨在管理数字证书和公钥,确保公钥的有效性和可信度。我们将解析PKI的组成部分,如证书颁发机构(CA)、注册机构(RA)以及各种证书格式,理解PKI是如何构建一个可信的数字身份体系,为安全通信和电子商务提供坚实的基础。 除了理论知识,本书同样关注密码学在实际应用中的挑战和发展趋势。我们将探讨如何抵御各种已知的密码攻击,例如暴力破解、中间人攻击等,并分析新型攻击的原理和应对策略。同时,我们还会展望密码学的未来,包括后量子密码学的研究进展,以及在人工智能、区块链等新兴技术领域中密码学的新机遇和新挑战。 《隐秘的密码:信息安全的基石》的读者群体广泛,无论您是信息技术行业的从业者,希望提升自己的专业素养;还是对信息安全充满好奇心的学生,希望系统地了解这个迷人的领域;亦或是关注个人数字隐私的普通大众,希望增强自我保护意识,本书都将是您不可多得的宝贵资源。 本书的语言力求通俗易懂,避免使用过多的专业术语,即使是没有密码学背景的读者,也能轻松理解其中的奥秘。我们通过生动的案例分析、形象的比喻讲解,将抽象的密码学概念具象化,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阅读体验中,逐步掌握信息安全的精髓。 通过阅读《隐秘的密码:信息安全的基石》,您将不仅仅学会如何识别和理解各种加密技术,更重要的是,您将深刻认识到信息安全的重要性,掌握保护自己数字信息的基本方法。您将能够更自信地在数字世界中遨游,辨别潜在的风险,并做出更明智的安全决策。 总之,《隐秘的密码:信息安全的基石》是一本集理论性、实践性和前瞻性于一体的力作。它将为您揭开信息安全的面纱,带您领略密码学的无穷魅力,为您构筑坚实的数字安全屏障。让我们一起,在信息的海洋中,构建属于自己的安全岛屿。

用户评价

评分

这本书的出版,无疑为数字签密领域的研究者和从业者提供了一本不可多得的参考宝典。书中涵盖的理论深度和广度都非常可观,从基础的数学模型到前沿的算法实现,几乎无所不包。我特别欣赏作者在阐述复杂概念时所表现出的清晰逻辑和详尽解释。例如,在介绍椭圆曲线密码学时,作者循序渐进地引导读者理解其数学基础,并通过图示的方式直观地展示了其工作原理,这对于初学者来说是极大的福音。此外,书中对不同数字签密算法的优缺点以及适用场景的对比分析,也非常有价值,能够帮助读者根据具体需求做出更明智的选择。

评分

我一直对信息安全领域充满好奇,特别是数字签密这种能够保障信息真实性和完整性的技术。这本书的内容,可以说是满足了我对这一领域几乎所有的疑问。它不仅仅是介绍了“是什么”,更深入地探讨了“为什么”和“怎么做”。书中的案例分析非常贴切,让我看到了这些抽象的理论如何在实际应用中发挥作用,比如在电子政务、电子商务等场景下的身份验证和授权。同时,作者也毫不回避地指出了现有技术的局限性和未来的发展方向,这让我对这个领域有了更长远的认识。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对数字签名的信任度大大提升,也对未来的数字世界有了更深刻的理解。

评分

这本书的包装和装帧真的让我眼前一亮,深邃的蓝色封面上,烫金的“数字签密原理与技术”几个大字,在灯光下熠熠生辉,透露出一种沉静而专业的学术气息。翻开书页,纸张的质感也相当不错,厚实且触感温润,即使长时间阅读也不会感到疲劳。更让我惊喜的是,每一页的印刷都清晰锐利,没有一丝模糊的痕迹,尤其是那些复杂的公式和图表,更是准确无误地呈现出来,这对于一本涉及深奥理论的书籍来说,绝对是至关重要的。我喜欢书本拿在手中的那种分量感,仿佛握着一份沉甸甸的知识宝藏。从设计的细节处,就能感受到出版方对这本书的用心,也更加激发了我想要深入探索其中内容的兴趣。这种精心打磨的实体感受,是纯粹的电子阅读无法比拟的。

评分

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作者仿佛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耐心而细致地引导着读者一步步走进数字签密的世界。他善于将晦涩难懂的数学原理转化为清晰易懂的文字,并辅以大量的图表和示例,让读者在轻松愉快的氛围中掌握核心知识。我尤其喜欢书中那些“拓展阅读”和“思考题”的设计,它们能够激发读者的独立思考能力,鼓励大家去探索更深层次的奥秘。每次读完一个章节,我都会被作者的智慧和广博所折服,也更加坚定了我在这条道路上继续探索下去的决心。

评分

读完这本书,我感觉自己仿佛进行了一场深入骨髓的学术洗礼,那些曾经只存在于概念中的数字签密技术,如今在我脑海中变得清晰而具体。书本的讲解层次分明,从最基础的数论概念,到复杂的公钥密码学原理,再到各种具体的数字签密算法,每一步都衔接得天衣无缝。作者的语言风格严谨又不失趣味,即使是那些抽象的概念,也能被他通过精妙的比喻和贴切的实例解读得通俗易懂。特别是书中对一些关键算法的推导过程,详细得令人咋舌,每一个步骤都经过反复的论证和严密的逻辑推理,让人在理解的同时,也培养了严谨的科学思维。我甚至花了大量时间去演算书中的例子,这种亲身实践的体验,让理论知识真正地内化于心。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