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 pdf epub mobi txt 電子書 下載 2025

鬱嵐 編
圖書標籤:
  • 熱工學
  • 流體力學
  • 工科教材
  • 規劃教材
  • 高等教育
  • 熱力學
  • 流體機械
  • 傳熱學
  • 工程基礎
  • 21世紀高等教育
想要找書就要到 靜流書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頁
你會得到大驚喜!!
齣版社: 中國電力齣版社
ISBN:9787512339439
版次:2
商品編碼:11421218
包裝:平裝
開本:16開
齣版時間:2014-03-01
用紙:膠版紙
頁數:340

具體描述

內容簡介

  《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分為工程熱力學、工程流體力學和傳熱學三部分。主要內容有:氣體的熱力性質、熱力學基本定律、水蒸氣及濕空氣、氣體和蒸汽的流動、蒸汽動力循環、流體的基本物理性質、流體靜力學、流體動力學基礎、黏性流體管內流動的能量損失、邊界層概述、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概述、導熱、對流換熱、熱輻射及輻射換熱、傳熱過程與換熱器。 本書是按照簡明、易讀和突齣實用性的原則編寫的。內容側重於基本理論的物理描述,盡量減少復雜的理論推導,重視應用基本理論解決工程實際問題。

作者簡介

鬱嵐,男,國網技術學院新能源培訓部副教授,多年從事電廠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的教學工作,有豐富的教學經驗和培訓經驗。

目錄

前言
第一版前言
第一篇 工程熱力學
第一章 氣體的熱力性質
第一節 熱力係
第二節 熱力學狀態參數
第三節 理想氣體及其狀態方程式
第四節 理想氣體的比熱容
第五節 理想氣體混閤物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二章 熱力學基本定律
第一節 可逆過程
第二節 功
第三節 熱量
第四節 熱力學第一定律
第五節 理想氣體的熱力過程
第六節 熱力學第二定律
第七節 卡諾循環及卡諾定理
第八節 孤立係統熵增原理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三章 水蒸氣及濕空氣
第一節 基本概念
第二節 水蒸氣的産生
第三節 水和水蒸氣熱力性質錶和圖
第四節 水蒸氣的熱力過程
第五節 濕空氣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四章 氣體和蒸汽的流動
第一節 穩定流動的基本方程式
第二節 氣體在噴管中流動的基本規律
第三節 噴管的計算
第四節 有摩擦阻力的絕熱流動和絕熱節流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五章 蒸汽動力循環
第一節 朗肯循環
第二節 再熱循環
第三節 迴熱循環
第四節 熱電聯産循環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二篇 工程流體力學
第六章 流體的基本物理性質
第一節 流體力學的任務、發展概況及研究方法
第二節 流體的特徵和連續介質假設
第三節 流體的主要物理性質
第四節 作用在流體上的力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七章 流體靜力學
第一節 流體的靜壓強及其特性
第二節 流體的平衡微分方程等壓麵
第三節 靜力學基本方程
第四節 液柱式測壓計
第五節 靜止液體作用在平麵上的總壓力
第六節 靜止液體對麯麵的總壓力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八章 流體動力學基礎
第一節 描述流體運動的兩種方法
第二節 流體運動的基本概念
第三節 一維流動的連續性方程
第四節 理想流體的運動微分方程
第五節 理想流體微元流束的伯努利方程
第六節 黏性流體總流的伯努利方程
第七節 伯努利方程的應用
第八節 定常流動的動量方程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九章 黏性流體管內流動的能量損失
第一節 黏性流體流動的兩種狀態——層流及紊流
第二節 黏性流體流動的能量損失
第三節 均勻流中切應力的錶達式
第四節 圓管中流體的層流運動
第五節 圓管中的紊流運動
第六節 沿程阻力係數的計算
第七節 非圓形截麵管道沿程損失的計算
第八節 局部損失的分析和計算
第九節 總阻力損失的計算及減小措施
第十節 管道的水力計算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十章 邊界層概述
第一節 邊界層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麯麵邊界層的分離和卡門渦街
第三節 繞流阻力和升力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三篇 傳熱學
第十一章 熱量傳遞的基本方式概述
第一節 傳熱學的基本任務
第二節 導熱
第三節 對流換熱
第四節 熱輻射及輻射換熱
第五節 復閤換熱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十二章 導熱
第一節 導熱的基本概念和理論
第二節 穩態導熱
第三節 非穩態導熱簡介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十三章 對流換熱
第一節 對流換熱概述
第二節 相似理論
第三節 無相變對流換熱
第四節 相變換熱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十四章 熱輻射及輻射換熱
第一節 熱輻射的基本概念
第二節 熱輻射的基本定律
第三節 輻射換熱的基本計算
第四節 氣體輻射及太陽輻射簡介
復習思考題
習題
第十五章 傳熱過程與換熱器
第一節 傳熱過程
第二節 換熱器概述
第三節 間壁式換熱器的熱計算
第四節 傳熱的強化與削弱
復習思考題
習題
附錄
附錄1 氣體的摩爾質量、氣體常量和定比熱容
附錄2 氣體的真實摩爾定壓熱容
附錄3 氣體的平均摩爾定壓熱容
附錄4 氣體的平均摩爾定容熱容
附錄5 氣體的平均比定壓熱容
附錄6 氣體的平均比定容熱容
附錄7 氣體的平均體積定壓熱容
附錄8 氣體的平均體積定容熱容
附錄9 298~1500K氣體的摩爾熱容公式(麯綫關係式)
附錄10 0~1500℃氣體的平均比熱容與平均體積熱容(直綫關係式)
附錄11 理想氣體狀況下空氣的熱力性質
附錄12 飽和水與飽和水蒸氣的熱力性質(按溫度排列)
附錄13 飽和水與飽和水蒸氣的熱力性質(按壓力排列)
附錄14 未飽和水與過熱水蒸氣的熱力性質
附錄15 常見金屬材料的密度、比熱容和導熱係數
附錄16 幾種保溫、建築等材料的密度和導熱係數
附錄17 幾種保溫、耐火材料的密度和導熱係數
附錄18 飽和水的熱物理性質
附錄19 乾飽和水蒸氣的熱物理性質
附錄20 大氣壓力(p=1.01325×105Pa)下過熱水蒸氣的熱物理性質
附錄21 大氣壓力(p=1.01325×105Pa)下煙氣的熱物理性質
附錄22 大氣壓力(p=1.01325×105Pa)下乾空氣的熱物理性質
附錄23 黑體輻射函數錶
附錄24 幾種物體錶麵的法嚮黑度
附錄25 換熱器中一些流體的汙垢熱阻的參考值
附錄26 濕空氣的焓一含濕量圖
附錄27 傳熱學主要符號錶
參考文獻 顯示部分信息

前言/序言


好的,以下是一份針對《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21世紀高等學校規劃教材》的、不包含該書內容的詳細圖書簡介: --- 《工程材料學基礎與先進製造技術》 ——麵嚮新工科的材料科學與智能製造前沿探索 圖書簡介 本書旨在為當前工科教育體係中對材料科學、工程基礎以及先進製造技術感興趣的讀者提供一套係統而深入的理論與實踐指導。本書緊密圍繞“新工科”建設的理念,強調基礎理論與前沿技術的高度融閤,側重於培養學生的工程思維、創新能力和解決復雜工程問題的綜閤素質。全書內容涵蓋瞭工程材料的基礎特性、結構-性能關係、先進材料的開發應用,以及麵嚮工業4.0的智能製造工藝與裝備。 第一部分:工程材料的本徵屬性與結構基礎 本部分首先構建瞭讀者對工程材料宏觀性能與微觀結構之間關係的理解框架。我們深入探討瞭金屬、陶瓷、高分子材料以及復閤材料的晶體結構、微觀組織演變及其對力學、熱學、電學和化學性能的影響。 第一章:材料科學導論 本章概述瞭材料在現代工程中的戰略地位,係統梳理瞭材料的分類標準、性能評價體係以及材料研究的基本方法論。重點闡述瞭材料的“四性”——化學性、物理性、機械性與工藝性——之間的內在聯係,為後續章節的學習奠定基礎。 第二章:晶體結構與缺陷工程 詳盡分析瞭金屬、陶瓷等典型工程材料的晶體點陣類型(如體心立方、麵心立方、密排六方等),並引入瞭晶體學基礎知識,包括晶麵指數和晶嚮指數的確定。隨後,深入剖析瞭材料中的綫缺陷(位錯)、麵缺陷(晶界)和體缺陷(空位、間隙原子)的形成機理、運動規律及其對材料宏觀力學性能(如塑性、蠕變)的決定性作用。本章特彆強調瞭如何通過控製缺陷密度和分布來實現材料性能的定嚮調控。 第三章:材料的相圖與熱力學行為 本章聚焦於材料體係中的熱力學平衡原理。詳細解析瞭單組分和多組分(如二元閤金)相圖的解讀方法,包括相律的應用、相變過程的判據與速率。通過對自由能最小化原理的闡述,使讀者理解不同溫度和壓力下材料穩定相的形成條件,這是指導材料成分設計和熱處理工藝的關鍵。 第二部分:先進材料的性能調控與應用 本部分將理論知識應用於新興和高性能材料領域,重點關注如何通過先進的製備技術來賦予材料特定的優異性能。 第四章:金屬材料的形變與強化機製 係統闡述瞭金屬材料在應力作用下的基本形變行為,包括彈性變形、塑性變形(滑移與孿晶)的微觀機製。深入探討瞭強化機製,如固溶強化、晶粒細化強化、加工硬化以及沉澱強化。本章結閤實例,分析瞭高強度鋼、超高強度鋁閤金等關鍵結構材料的性能設計思路。 第五章:功能性與智能材料 本章將視角拓展至非結構材料領域。全麵介紹瞭具有特定電、磁、光、熱學功能的材料,包括壓電材料、鐵電材料、半導體材料的基本原理及其在傳感器、執行器中的應用。重點探討瞭形狀記憶閤金(SMA)和磁緻伸縮材料的工作原理,以及它們在智能結構和精密器件中的前沿應用。 第六章:高性能復閤材料設計 復閤材料因其“1+1>2”的特性成為現代工程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章詳細介紹瞭縴維增強復閤材料和粒子增強復閤材料的力學性能分析方法,包括界麵效應的評估。內容覆蓋瞭金屬基復閤材料(MMC)、陶瓷基復閤材料(CMC)和高分子基復閤材料(PMC)的製造工藝(如鋪層、纏繞、熱壓)及其在航空航天、汽車輕量化中的應用案例。 第三部分:麵嚮未來的先進製造技術 本部分從材料的製備與加工角度齣發,介紹支撐新材料應用的關鍵製造技術,特彆是與數字化、智能化製造相關的工藝。 第七章:增材製造(3D打印)技術原理 作為當前製造領域的熱點,本章係統梳理瞭增材製造的技術路綫,包括基於粉末床熔融(SLM/EBM)、定嚮能量沉積(DED)以及粘閤劑噴射等主流技術。深入分析瞭增材製造過程中材料的快速凝固行為、殘餘應力的控製以及最終部件的微觀結構演變,並討論瞭增材製造在復雜幾何結構製造中的優勢與挑戰。 第八章:精密與超精密加工技術 本章關注於如何實現材料錶麵的高精度製造。介紹瞭傳統切削加工的極限,並重點闡述瞭電火花加工(EDM)、激光加工、電化學加工(ECM)等非傳統加工方法的物理機理。特彆強調瞭錶麵完整性、殘餘應力分布以及錶麵粗糙度對零部件服役性能的影響。 第九章:智能傳感與過程監控 連接材料與製造的橋梁是實時監控與反饋控製。本章介紹瞭在製造過程中嵌入式傳感器(如光縴傳感器、電阻應變片)的應用,用於實時監測溫度場、應力場和微裂紋擴展。闡述瞭基於傳感器數據和機器學習算法的製造過程質量預測模型,為實現真正的“自適應製造”提供理論支撐。 總結與展望 本書的編排邏輯清晰,從微觀結構到宏觀性能,再到先進製造工藝,構建瞭一個完整的材料工程知識體係。每章末均配有深入的思考題和案例分析,鼓勵讀者將理論知識應用於實際工程問題。本書不僅適閤作為材料科學與工程、機械工程、航空航天工程等專業本科生和研究生的教材或參考書,也為從事相關領域研發和生産的技術人員提供瞭寶貴的參考資料。本書緻力於培養具備跨學科視野、能夠駕馭未來先進工程挑戰的復閤型人纔。 ---

用戶評價

評分

我是一名大三的學生,正在為畢業設計做準備,《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這本書為我提供瞭堅實的理論基礎和豐富的工程應用思路。在熱工基礎部分,書中對傳熱的講解,比如導熱、對流和輻射,不僅給齣瞭各個傳熱方式的數學模型,還結閤瞭實際工程中的案例,如建築物保溫、換熱器設計等,讓我能夠將學到的理論知識應用到實際問題中。特彆是在講解復閤傳熱時,它將三種傳熱方式的計算方法有機地結閤起來,為解決復雜的工程問題提供瞭方法論。而在流體力學方麵,書中對相似原理的闡述,以及如何通過模型試驗來預測原型性能,對於我進行畢業設計中的縮尺模型實驗具有極高的指導意義。它詳細介紹瞭無量綱準數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選取閤適的相似準數來保證試驗結果的有效性。這本書的實用性,讓我覺得它不僅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位經驗豐富的導師,為我的工程實踐指明瞭方嚮。

評分

在閱讀《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的過程中,我驚喜地發現,這本書的章節編排邏輯非常清晰,而且敘述語言非常精煉。它沒有冗餘的廢話,每一句話都旨在傳遞知識。對於初學者來說,這一點尤為重要,因為它避免瞭信息過載,讓我能夠集中精力理解核心概念。例如,在講解比熱容時,它清晰地定義瞭定容比熱容和定壓比熱容的區彆,並用簡單的數學公式和物理圖像來解釋它們為何不同,讓我一下子就明白瞭。在流體力學部分,關於粘性的概念,書中從宏觀的流動阻力入手,逐漸深入到微觀的分子間的相互作用,通過層層遞進的解釋,讓我對粘性這個看似抽象的概念有瞭具體而深刻的認識。我尤其欣賞書中對一些經典實驗的引用,例如傅科擺、雷諾數實驗等,這些實驗不僅是流體力學史上的裏程碑,也為理解相關理論提供瞭生動的例證,讓我的學習過程更加生動有趣,不再是枯燥的公式堆砌。

評分

這本《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給我留下瞭深刻的印象,尤其是其對基礎概念的講解,可以說是我學習工程熱力學和流體力學以來遇到的最清晰、最紮實的教材之一。我之前也讀過其他版本的教材,但總覺得有些地方要麼過於抽象,要麼講解不夠深入,導緻我學習起來總是磕磕絆絆。然而,這本書在開篇就以一種循序漸進的方式,從最基本的熱力學第一定律、第二定律開始,層層遞進,將復雜的概念拆解得通俗易懂。比如,它在講解熵變時,不僅僅給齣瞭公式,還結閤瞭大量的實際例子,例如加熱一杯水、氣體膨脹等,讓我能夠直觀地理解熵增的意義。對於流體力學部分,作者在介紹流體靜力學時,從壓強和壓力的基本定義齣發,通過對連通器、帕斯卡定律的闡述,讓我在理解這些原理時少走瞭很多彎路。我尤其欣賞書中對於各種圖錶的運用,它們精準地描繪瞭物理過程,使得抽象的理論得以具象化,大大降低瞭我的學習難度,讓我能夠更快地掌握核心知識點。

評分

我是一名對工程技術充滿好奇的學生,而《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這本書,恰恰滿足瞭我對知識的探索欲。《熱工基礎》部分,關於熱力學循環的講解,比如卡諾循環、朗肯循環等,它不僅清晰地展示瞭各個過程,還深入分析瞭這些循環的理想化條件以及在實際應用中與理想情況的差距,並探討瞭如何通過改進技術來逼近理想效率。我特彆喜歡書中對熵的深入解讀,它不僅僅是衡量混亂程度的指標,更被描繪成一種“能量品質”的度量,讓我對熱力學第二定律有瞭更深刻的理解。而在流體力學章節,關於流體阻力的討論,書中詳細介紹瞭摩擦阻力和形狀阻力,並結閤瞭實驗數據和理論模型,解釋瞭為什麼高速運動的物體會受到更大的阻力,以及如何通過改變物體形狀來減小阻力。這些內容讓我對工程設計中的細節有瞭更深的認識,也激發瞭我進一步研究相關領域的興趣。

評分

在我翻閱《熱工基礎及流體力學(第二版)》的過程中,我不得不說,這本書在理論深度和實際應用之間的平衡做得相當齣色。很多教材要麼過於偏重理論,讀起來像是一本數學手冊,要麼就過於應用,但對底層原理的闡述又顯得膚淺。這本書卻能巧妙地將兩者結閤,讓我既能理解其背後的科學原理,又能感受到這些原理是如何在現實工程中發揮作用的。舉例來說,在介紹能量守恒定律時,它並沒有停留在抽象的能量形式轉換,而是緊接著探討瞭內燃機、蒸汽輪機等實際設備的效率問題,並分析瞭能量損失的原因。在流體力學部分,關於伯努利方程的推導和應用,書中不僅給齣瞭數學推導過程,還詳細講解瞭它在管道流動、飛機翼型設計等方麵的應用,甚至還提到瞭如何利用伯努利方程來估算某些工程參數。這種“由錶及裏,由理及用”的講解方式,極大地提升瞭我的學習興趣和學習效果,讓我覺得學到的知識是活的,是有用的,而不僅僅是書本上的死知識。

評分

京東上購買商品已經很多次瞭,圖書這是第一次購買,非常棒的購物體驗,首先是發貨很快,剛下的訂單,很快就顯示正在配貨瞭,對於網上購物來說,速度很重 要,京東的發貨速度令人非常滿意。快遞的服務態度也非常好,不像有些快遞根本不打電話聯係你,直接往傳達室裏一扔就完事瞭。

評分

熱工與流體力學都在一起瞭,省去好多麻煩

評分

熱工與流體力學都在一起瞭,省去好多麻煩

評分

不錯,初學者看看不錯的

評分

物美價廉,送貨快。。。

評分

紙質不錯,印刷也好。值得買。

評分

紙質不錯,印刷也好。值得買。

評分

物美價廉,送貨快。。。

評分

很劃算,但是京東黑號。。這是讓我這個金牌會員投奔亞馬xun嗎?

相關圖書

本站所有內容均為互聯網搜尋引擎提供的公開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儲任何數據與內容,任何內容與數據均與本站無關,如有需要請聯繫相關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於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靜流書站 版權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