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篮球运动欣赏/普通高等院校体育选修教材》以知识性、趣味性、应用性为前提,重点讲解了篮球运动发展史、篮球规则裁判法、篮球文化、篮球赛事欣赏等基本理论和应用性知识,全面系统地介绍了篮球主要赛事,内容丰富、全面、系统、通俗易懂,是一部颇具创意和特色的篮球工具书。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部分 篮球运动欣赏基础
第一章 篮球运动欣赏概述
第一节 欣赏的概述
第二节 篮球运动欣赏要素
第三节 欣赏篮球比赛的礼仪
第二章 篮球运动概述
第一节 篮球运动的价值与功能
第二节 篮球运动的起源和发展
第三节 世界篮球运动的技战术风格
第三章 篮球运动装备
第一节 篮球运动服装
第二节 篮球鞋
第三节 篮球运动器材和场馆
第四章 篮球运动规则及其演变
第一节 篮球运动规则简介
第二节 NBA与国际篮联规则的区别
第三节 篮球运动规则的演变
第四节 裁判法
第五章 篮球运动术语
第一节 场地及位置术语介绍
第二节 技术动作术语介绍
第三节 其他技术术语介绍
第四节 战术术语介绍
第六章 篮球比赛赛制
第一节 篮球比赛基本组织方法
第二节 奥运会赛制
第三节 NBA赛制
第七章 篮球产业
第一节 NBA的经营
第二节 中国篮球产业
第八章 篮球文化
第一节 篮球文化概述
第二节 篮球文化面面观
第二部分 国际重要篮球比赛简介
第一章 世界赛事
第一节 世界篮球锦标赛
第二节 奥运会篮球比赛
第三节 世界大学生运动会篮球比赛
第四节 其他比赛
第二章 洲际赛事
第一节 亚洲篮球锦标赛
……
第三部分 知名篮球明星介绍
精彩书摘
由于国际体育组织中少数人制造“两个中国”,1958年8月19日中国体育代表团发表声明,退出国际奥林匹克委员会,并断绝同它的关系。中国男子篮球队于同年9月9-13日访问芬兰后,参加了在罗马尼亚布加勒斯特举行的世界大学生联盟大会运动会的篮球比赛。参加篮球比赛的有中国、捷克斯洛伐克、芬兰、法国、意大利、黎巴嫩、罗马尼亚共7个国家的代表队。比赛结果是中国男子篮球队获第3名。
1953年8月7-13日,第1届国际青年友谊运动会在罗马尼亚首都布加勒斯特举行。参加篮球比赛的共有17个国家和地区的代表队,中国派出男子篮球队参加比赛,最后获得第5名。1954年5月9日至6月1日,中国人民解放军“八一”男子篮球队访问匈牙利,在布达佩斯进行了7场比赛。
中国篮球队伍初登亚洲赛场,参加了第7届亚洲运动会和第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及第6届亚洲女子篮球锦标赛。参加这样大型多边的比赛,在中国篮球运动史上尚属首次,中国篮球队担负着重任,面临着多方面的考验。1974年9月1~16日,中国男、女篮球队参加了在伊朗首都德黑兰举行的第7届亚洲运动会篮球比赛。中国男队获得第3名。通过这次比赛,我们对亚洲各队有了充分的了解。中国男篮为迎接第7届亚运会的比赛训练了两年,水平有所提高。中国队平均身高1.93米,在亚洲是属于个子较高的队伍,体力也比较好,与亚洲各队相比是比较突出的。但个人技术不如亚洲的一些强队。由于中国队员身材高大,加强了篮下强攻,改进了过去死打硬扛篮下的打法,高大队员的技术向全面、灵活方向发展,扩大了进攻距离。中国队运用了第一、二、三高度,尤其是第三高度使对方难以对付,进攻中充分利用空切、掩护来配合外围中投,能里能外,较好地施展了“以大打小”的策略,在亚洲收到了较好效果。中国女子篮球队在第7届亚运会的篮球比赛中,同朝鲜、韩国、日本、伊朗等队进行了比赛,以80:84和71:84的比分败给日本和韩国,名列第3。
1975年11月15~26日,第8届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在泰国曼谷举行。同年11月14日亚洲篮联在曼谷举行了代表大会,批准亚洲篮联执行局关于恢复中国在亚洲篮联合法席位的决议。中国代表张长禄出席了会议。中国男子篮球队第一次参加了亚洲男子篮球锦标赛。中国男子篮球队领队是张长禄,副领队是张千,教练员是钱澄海、吕长新,裁判员张雨生,运动员有马连民、邢伟宁、徐元生、黄频捷、王德礼、袁战洪、张建设、李树钊、徐政文,张大维、张卫。1983年,是中国现代篮球运动腾飞的一年。中国男、女篮球队继在亚洲比赛中获得好成绩之后,中国女子篮球队在第9届世界女子篮球锦标赛上获得第3名。中国男子篮球队也于1986年举行的第10届世界男子篮球锦标赛上,在有24个世界强队参赛的比赛中,打败多个欧美强队,荣获第9名。这是中国现代篮球历史性的突破。
随着改革开放,我国的体育改革也有了较大的发展。1995年,篮球界在国家体委“坚持正确方向,抓住有利时机,继续深化改革,发展体育事业”的精神指导下,坚持“积极稳妥,健康有序”的改革方针,抓住了外商注资的机遇,与国际管理集团等外资合作,举办了由前体协、吉林、北京体师、上海交大等8省市、部队、学校组队参加的男子“职业”篮球联赛(当时称CNBA职业联赛),这是我国职业化联赛的开端。1997年,国家体委成立篮球运动管理中心,把传统的篮球甲级联赛改为CBA职业联赛,联赛正式走向职业化。CBA职业联赛进行至今已经培养出姚明、王治郅、刘玉栋、孙军、胡卫东、易建联、朱芳雨、杜逢、刘炜、巴特尔、胡雪峰、孙悦等一大批人才,其中王治郅、姚明、巴特尔、易建联、孙悦等先后登陆NBA,逐渐提高了中国篮球的国际地位。而姚明更作为中国篮球的标志,成为中美两国政治、文化交流的大使,深刻影响了中国篮球运动的普及与提高。21世纪,在世界篮球运动和中国经济发展的背景下,我国篮球运动将更全面深入地发展下去。
……
前言/序言
《2010-2,020年国家中长期教育改革和发展规划纲要》提出,要进一步提高人才培养水平,提高学生综合素质和人文素养,促进创新人才的不断涌现。而2011年出台的《全民健身计划(2011-2015年)》中,要求切实加强青少年体育工作,进一步树立终身体育的观念。同时,教育教学规律表明,学生是学习的主体,促进学生学习的关键是提高学生学习的主动性和兴趣。因此,培养学生的体育赏析能力,增强学生的体育兴趣,成为提高学生体育素养,培养其终身锻炼意识的关键。公共选修课作为丰富学生知识的重要手段,对完善学生知识结构、促进学生个性发展和完善高校课程体系起着重要作用。为此,我们编写了这本《篮球运动欣赏》教材。本教材弥补了同类教材在上述方面的不足,不仅可作为高等院校非体育专业学生的公共选修课教材和体育专业学生的参考书,也可作为篮球爱好者的读物。
本书坚持素质教育的原则,以提高学生能力为根本宗旨,以培养创新精神和实践能力为重点,注重科学性、实用性和通用性,使学生在潜移默化的教育过程中学会学习。本教材在充分吸收国内外最新相关学术科研成果的基础上,将案例分析融入其中,置于篮球竞赛及其文化的背景之下,将实训引进课堂,着重培养学生的赏析能力,让学生懂得如何评述,掌握评述的技巧及其使用方法,给学生更多的自主思考空间,使学生能够学以致用,既能满足教学的需求,又具有较强的前瞻性。
本书由殷晓辉负责制订大纲,殷晓辉、刘林星进行统稿和定稿。编写具体分工情况如下:殷晓辉(滨州学院教务处)负责第一部分第二章、第三章和第二部分第一章;刘林星(滨州学院体育系)负责第一部分第五章、第七章和第二部分第三章;李颖建(山东科技大学基础部)负责第一部分第六章和第二部分第二章;李新强(滨州学院体育系)负责第三部分;尹向阳、杨军(滨州学院体育系)负责第一部分第四章;周新、于宏亮(滨州学院体育系)负责第一部分第八章和第二部分第四章;李辉(滨州学院体育系)负责第一部分第一章。
在编写过程中,北京体育大学范民运教授,广西师范大学李英贤教授,天津体育学院金宗强教授,对本书的整体构思和有关章节编写提出了十分有益的建议,同时还有一些专家学者提供了借鉴资料,在此一并表示感谢。
由于时间仓促和编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存在疏漏和不妥之处,敬请广大师生批评指正。
《篮球运动欣赏:走进动感与智慧的殿堂》 一、 破茧成蝶,从零到一的启蒙 本书并非一本单纯的技战术手册,也不是枯燥的规则条文汇编。它是一扇通往篮球世界的窗口,旨在引导每一位读者,无论您是赛场初探者,还是旁观者,都能在字里行间感受到篮球运动的独特魅力。我们相信,真正的欣赏源于理解,而理解的根基在于扎实的基础。因此,本书将从最基础的概念入手,为您娓娓道来。 我们将从篮球的起源讲起,探索这项运动如何在世界范围内落地生根,并逐渐演变成如今风靡全球的体育盛事。您将了解到,篮球并非一日建成,其规则的演变、技术的革新,都凝聚着无数先驱者的智慧与汗水。从最初的简陋场地、原始规则,到如今的职业联赛、高科技装备,篮球的每一次蜕变都充满了故事。 接着,我们将逐一解析篮球比赛中的基本要素。这包括: 球的奥秘: 篮球的尺寸、重量、材质,这些看似不起眼的细节,却直接影响着球的飞行轨迹、弹跳特性,从而影响着球员的控球、传球和投篮。我们将深入探讨不同材质和设计对篮球性能的影响,让您理解为何顶尖球员会如此在意手中的那颗球。 场的布局: 从篮筐的高度、大小,到三秒区、三分线、中线的意义,每个标记都承载着战术设计的逻辑。您将明白,为何三分线外的投篮会受到如此高的重视,又为何内线的争夺如此激烈。我们将为您拆解球场的每一个“功能区”,理解它们在攻防转换中的作用。 人的角色: 篮球是一项团队运动,每个位置都有其独特的职责和价值。我们将详细介绍控球后卫(Point Guard)的组织调度、得分后卫(Shooting Guard)的外线火力、小前锋(Small Forward)的全面支援、大前锋(Power Forward)的内线强攻,以及中锋(Center)的禁区守护。您将了解到,一个伟大的球队,绝非仅仅是五个优秀个体的简单叠加,而是角色互补、协同作战的完美体现。 规则的灵魂: 规则是体育比赛的基石,理解规则,才能真正理解比赛的进程和判罚的依据。本书将以通俗易懂的方式,为您解释走步、二次运球、犯规、违例等核心规则。更重要的是,我们将阐释这些规则背后的设计理念,为何要设置这些限制,它们又是如何促进比赛的流畅性、观赏性和公平性的。您将不再因为一个判罚而感到困惑,而是能从中解读出比赛的另一层含义。 二、 技艺的精湛:流畅动作背后的科学与艺术 当您对篮球的基本构成有了初步认识后,我们将一同走进那些令人惊叹的篮球技艺。这些技艺并非凭空产生,而是经过千锤百炼,蕴含着丰富的物理学、运动学原理,以及日复一日的刻苦训练。 运球的艺术: 从最基础的体前变向、背后运球,到令人眼花缭乱的转身、胯下运球,我们都将为您剖析其动作要领。您将理解,一个成功的运球,不仅在于手腕的灵活,更在于身体重心的变化、步伐的协调,以及与防守者距离的精准把握。我们将介绍不同风格的运球大师,他们的独门绝技是如何塑造的。 传球的智慧: 传球是连接队友的纽带,一次恰到好处的传球,能瞬间撕裂对手防线。本书将涵盖胸前传球、击地传球、单手传球、长传等多种传球方式,并深入探讨传球的时机、线路选择、力度控制以及假动作的应用。您将学会如何从比赛的瞬息万变中,发现传球的最佳机会,理解“团队至上”在传球中的体现。 投篮的优雅: 投篮是篮球中最直接的得分方式,也是最能点燃观众激情的瞬间。我们将分解投篮的每一个环节:站位、持球、瞄准、起跳、出手、随球动作。您将理解,一个稳定的投篮姿势,并非一成不变,而是根据身高、臂展、力量和球场位置的个性化调整。我们将介绍不同类型的投篮,如定点投篮、跳投、上篮、勾手,以及它们的适用场景。 防守的屏障: 防守是赢得比赛的关键,它不仅体现在个人的拦截和抢断,更体现在整体的协防和轮转。本书将阐述盯人防守、区域联防等基本战术,以及如何通过站位、脚步移动、延误和补防来限制对手的进攻。您将体会到,成功的防守,是对对手意志和体能的双重考验。 跑位的学问: 球员在场上的跑动并非漫无目的,而是充满战术设计的。我们将分析无球跑动、掩护、挡拆等动作,理解球员如何通过跑动为自己和队友创造空间,摆脱防守,寻找得分或传球的机会。您将看到,跑动本身就是一种语言,传递着团队的意图。 三、 战术的博弈:智慧交锋的精密棋局 篮球的魅力,很大程度上体现在教练与教练之间,球员与球员之间的智慧博弈。当技战术的根基打牢,我们便能更深入地理解那些精妙绝伦的战术布置。 攻防体系的构建: 教练并非只是喊喊口号,他们是球队的“大脑”。本书将为您介绍常见的进攻战术,如“普林斯顿进攻”、“三角进攻”等,以及它们的核心思想和执行要领。同时,我们也会解析各种防守体系,如“全场紧逼”、“延误防守”等,理解它们如何瓦解对手的进攻节奏。 攻防转换的艺术: 比赛的胜负往往取决于瞬息之间的攻防转换。我们将分析快攻的组织、反击的时机把握,以及退防的策略。您将理解,一次成功的防守反击,能迅速扭转比赛颓势。 关键时刻的决断: 在比赛的最后几秒,比分胶着,每一个回合都至关重要。本书将分析关键时刻的战术选择,如“叫暂停”、“战术犯规”、“最后一次进攻”等,以及球员在压力下的心理素质。您将体会到,智慧和冷静是克服困难的关键。 数据分析的洞察: 现代篮球越来越依赖数据。我们将介绍一些基础的统计指标,如得分、篮板、助攻、抢断、盖帽等,并探讨它们如何反映球员的表现和球队的优劣。您将了解,数据不仅仅是冰冷的数字,它们能帮助我们更客观地评估比赛,发现潜在的问题和机会。 四、 文化的传承:超越胜负的篮球精神 篮球不仅仅是一项体育运动,它更是一种文化,一种精神的象征。本书的最后一章,将带您超越胜负,去感受篮球运动中蕴含的深刻内涵。 体育精神的闪光: 我们将回顾那些闪耀着体育精神的经典瞬间:公平竞争、尊重对手、永不放弃、团队协作。您将了解到,真正的胜利,不仅在于赢得比赛,更在于在比赛过程中展现出的高尚品质。 励志的榜样力量: 篮球场上涌现出无数励志的榜样,他们的故事充满了韧性、拼搏和对梦想的执着追求。我们将通过他们的经历,激励您在人生的道路上,也能勇敢面对挑战,坚持不懈。 观赛的乐趣与礼仪: 无论您是现场观赛,还是通过电视观看,了解观赛的礼仪,能让您更好地融入其中,并与其他球迷共享这份热爱。我们将提供一些观赛的建议,让您的每一次观赛体验都更加愉快。 篮球的社会影响: 篮球运动在促进社会交流、民族团结,以及青少年体育发展等方面发挥着积极作用。我们将探讨篮球如何成为连接不同人群的桥梁,以及它对社会文化产生的深远影响。 总结: 《篮球运动欣赏》是一次邀请,邀请您走进篮球的广阔天地。它将以一种系统而又不失趣味的方式,带您认识这项运动的方方面面。我们不追求让您成为职业球员,但希望通过本书,让您拥有欣赏篮球的能力,理解比赛的精妙,体会运动的快乐,并从中汲取力量。当您合上本书,或许您会发现,眼前的每一场比赛,都将变得更加生动、更加富有意义。您将不再是旁观者,而是能以更深的理解和更高的热情,去感受篮球运动带来的无限魅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