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羔羊快速育肥法》着重介绍了羔羊育肥适宜的优良品种、舍饲育肥饲养场地选择和羊舍建造、羔羊育肥常用饲料及其加工调制技术、羔羊育肥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羔羊的饲养管理、羔羊快速育肥技术及羔羊疾病防治等。
内页插图
目录
第一章 概述
一、国外羔羊育肥生产概况
1.美国
2.英国
3.新西兰
4.澳大利亚
二、国外羔羊育肥技术措施
1.培育或引进早熟、高产肉用羊新品种
2.开展经济杂交
3.同期发情
4.早期配种
5.诱发分娩
6.早期断奶
三、我国羔羊育肥生产现状及发展趋势
1.我国羔羊育肥生产现状
2.我国羔羊育肥发展趋势
四、目前我国羔羊育肥生产中存在的问题及建议
1.羔羊育肥中存在的问题
2.建议
第二章 适宜羔羊育肥的优良品种
一、绵羊品种
1.萨福克羊
2.无角陶塞特羊
3.德国肉用美利奴羊
4.夏洛莱羊
5.德克塞尔肉羊
6.杜泊羊
7.罗姆尼羊
8.考力代羊
9.林肯羊
10.边区莱斯特羊
11.波德代羊
12.大尾寒羊
13.小尾寒羊
14.同羊
15.乌珠穆沁羊
16.阿勒泰大尾羊
17.蒙古羊
18.西藏羊
19.哈萨克羊
20.滩羊
二、主要肉用山羊品种
1.波尔山羊
2.槐山羊
3.马头山羊
4.牛腿山羊
5.南江黄羊
6.成都麻羊
7.承德无角山羊
8.太行山羊
9.西藏山羊
10.隆林山羊
11.贵州白山羊
12.雷州山羊
三、品种的杂交改良
1.杂交方法
2.杂种优势及其利用
3.羊肉生产中的杂交改良
第三章 舍饲育肥饲养场地选择和羊舍建造
第四章 羔羊育肥常用饲料及其加工调制技术
第五章 羔羊育肥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
第六章 羔羊的饲养管理
第七章 羔羊快速育肥技术
第八章 羔羊疫病防治
参考文献
精彩书摘
2.英国
英国养羊业不太注重羊毛生产,而重视羊肉生产,羊毛收人仅占全国养羊收入的8%。对羊毛长度和细度方面的指标不是十分重视,对肉羊品种的选择、羊肉品质(如净肉率、胴体品质、屠宰率)的改进及繁殖率的提高比较注意。因此,羊肉就成了英国养羊业的主要产品,约占总量的85%。英国主要生产羔羊肉,占羊肉生产的90%。
(1)生产模式 英国生产羊肉,多年来已摸索出一种模式,即以山地种(如苏格兰黑面羊)为母本,以长毛种(如边区莱斯特羊)为父本,杂交一代公羊育肥出售,杂交一代母羊同萨福克公羊(或叫终端品种)杂交。目前用于终端公羊的品种还有汉普夏羊、无角陶塞特羊、德克塞尔羊等。
一般实行冬配春产羔制度,9~10月份配种,翌年2~3月份产羔,6~7月份开始出售肥羔,10月份基本结束。
(2)生产体系 在羊肉生产过程中,英国根据地势的不同采取了以下的生产体系。
①低地生产体系(海拔200米以下),以肥羔为主要生产方向。该地区虽然母羊仅占全国母羊的43%,但60%的肥羔在这里生产。育肥羔羊一部分靠本地繁殖,一部分靠购人,无论繁殖的或购人的待育肥羔羊,都在人工草地放牧育肥后出售。这种方式生产的肥羔经济效益高。
在低地区还试验早冬羔羊生产制度,即在5~7月份配种,10~12月份产羔,翌年3~5月份出售肥羔。
②平原生产体系(海拔200~500米),以出售肥羔和待育肥羔羊为生产方向。主要饲养杂一代母羊和少量杂二代母羊。生产水平不如低地。
③山地生产体系(海拔400~900米),主要出售各种杂交羔羊,一是供高原地区繁殖的母羔,一是供低地待育肥的公羔。
……
前言/序言
羊肉纤维细嫩,味美可口,胆固醇含量低,营养价值高,深受人们喜爱,需求量越来越大。而羔羊育肥成本低、效益好,且羔羊肉质优良,因而发展羔羊育肥生产有着广阔的市场前景。
因羔羊育肥效益好,很多场、户开始进行羔羊育肥,但由于不同养殖场、户运用的技术不同,养殖的效益也不同,为了普及羔羊育肥科学技术,提高养殖场、户经济效益,我们在原《羔羊快速育肥》一书的基础上,结合自己的工作实践和当前养羊业生产实际需要,并收集、汇总了近年来一些国内外羔羊育肥的先进技术、科研成果和经验,对原内容进行了修改和补充,编写成此书。
本书着重介绍了羔羊育肥适宜的优良品种、舍饲育肥饲养场地选择和羊舍建造、羔羊育肥常用饲料及其加工调制技术、羔羊育肥的营养需要与饲料配制、羔羊的饲养管理、羔羊快速育肥技术及羔羊疾病防治等。内容切合我国当前羔羊育肥生产实际,语言通俗易懂,具有实用性和先进性,适合专业技术人员和广大养羊场(户)及基层畜牧兽医工作者参考、应用。
因作者水平有限,书中缺点和不足之处在所难免,敬请读者批评指正。
编者
2013年10月
探索高效农牧新境界:《羔羊快速育肥法》以外的畜牧业发展之道 本书并非直接传授《羔羊快速育肥法》中的具体技术细节,而是旨在从更宏观、更全面的视角,深入探讨现代畜牧业可持续发展、效益最大化以及技术革新等一系列关键议题。我们相信,一个蓬勃发展的畜牧业,不仅仅依赖于单一品种的育肥速度,更需要建立在科学管理、市场洞察、环境保护以及社会责任等多重基石之上。因此,本书将引导读者跳出“育肥”的单一维度,去审视整个畜牧产业链的机遇与挑战,寻求更具前瞻性和系统性的解决方案。 第一章:现代畜牧业的宏观图景:挑战与机遇并存 当前,全球畜牧业正经历着深刻的变革。一方面,人口增长、消费升级对肉蛋奶等畜产品的需求持续增加,为畜牧业带来了巨大的市场机遇。另一方面,资源环境的压力、食品安全 concerns、疾病防控的复杂性以及日益激烈的市场竞争,也使得畜牧业面临前所未有的挑战。 需求侧分析: 我们将深入剖析不同地区、不同消费群体的畜产品需求特点,以及这些需求如何随着经济发展、文化变迁和健康意识的提升而演变。理解消费者的偏好,是畜牧业走向市场化的第一步。例如,健康、有机、绿色、可追溯的畜产品正受到越来越多的关注,这为转型升级的畜牧业提供了新的增长点。 供给侧观察: 传统的小农散养模式正逐渐被规模化、集约化、科技化的现代畜牧业所取代。本书将重点分析规模化养殖在效率提升、成本控制、疫病管理等方面的优势,同时也会探讨规模化发展可能带来的环境污染、福利问题以及如何通过精细化管理来规避这些风险。 政策与法规导向: 各国政府对畜牧业的政策导向,如补贴政策、环保法规、动物福利标准、兽药使用限制等,对行业发展有着至关重要的影响。本书将梳理并解读这些政策法规,帮助读者把握政策脉搏,规避政策风险,抓住政策红利。 科技赋能: 基因技术、精准饲喂、智能化养殖设备、大数据分析、疫病快速诊断技术等,正在以前所未有的速度渗透到畜牧业的各个环节。本书将着重探讨这些前沿科技的应用前景及其对提升生产效率、保障产品质量、优化资源利用的潜在作用。 第二章:养殖模式的创新与优化:超越单一育肥的智慧 除了聚焦于“快速育肥”这一特定目标,更具长远价值的养殖模式创新在于其整体性和可持续性。本书将带领读者探索多种创新养殖模式,以及如何对现有模式进行优化。 生态循环养殖: 强调将畜牧业与种植业、养殖业、沼气工程等有机结合,形成物质能量的良性循环。例如,利用畜禽粪便发酵生产沼气,沼渣沼液作为有机肥用于种植业,种植业的秸秆又可以作为饲料或垫料,从而实现资源的高效利用,减少环境污染。这种模式不仅能降低生产成本,还能生产出更优质、更绿色的农产品。 精准饲喂与营养管理: 告别粗放式喂养,进入精细化、个性化的饲喂时代。本书将介绍如何根据动物的品种、年龄、生长阶段、生理状况以及环境因素,制定最优化的饲喂方案。这包括利用先进的饲喂设备、分析饲料营养成分、运用营养模型预测动物需求,以及监控动物的采食行为和生长数据,从而最大限度地提高饲料转化率,降低生产成本,同时保证动物的健康和福利。 智能化与自动化养殖: 探索如何运用物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等技术,实现养殖过程的智能化管理。从环境监测(温度、湿度、氨气浓度等)、自动投喂、自动饮水,到疫病预警、个体行为分析,再到销售预测和库存管理,智能化技术正在逐步解放劳动力,提高养殖效率和管理水平。 多元化养殖与种质资源保护: 在追求经济效益的同时,关注遗传多样性的重要性。本书将探讨不同品种的适应性、抗病性、繁殖能力以及肉品质等方面的差异,以及如何通过科学的选育和繁殖技术,保护和利用珍贵的种质资源,为未来应对环境变化和市场需求提供更多选择。 第三章:市场分析与品牌建设:从生产者到品牌商的蜕变 养殖技术的进步最终需要通过市场来体现价值。本书将引导读者深入理解市场运作规律,并着重探讨如何进行品牌建设,实现利润的最大化。 市场需求深度挖掘: 除了宏观的需求分析,本书将深入探讨如何进行细分市场的研究。例如,高端市场对肉品品质、风味、安全性的极致追求,大众市场对性价比的关注,以及特定健康需求(如低脂、高蛋白)的市场潜力。了解目标市场的需求,是制定产品策略的基础。 产品差异化策略: 在同质化竞争日益激烈的今天,如何打造具有独特卖点的产品至关重要。本书将介绍产品差异化的多种途径,如: 品质差异化: 通过特殊的饲养方式(如放牧、生态粮)、特殊的加工工艺(如风干、烟熏),或者强调特定的营养成分(如富含Omega-3脂肪酸的肉类)。 品牌故事与文化: 赋予产品独特的文化内涵和品牌故事,与消费者建立情感连接。例如,强调世代传承的养殖技艺,或与当地特色文化相结合。 可追溯性与透明度: 利用技术手段(如区块链)实现从养殖到餐桌的全程可追溯,增强消费者信任。 渠道拓展与供应链管理: 了解不同的销售渠道,如直销、线上电商、线下零售、餐饮企业合作等,并分析不同渠道的特点和适合的产品类型。同时,高效的供应链管理能够确保产品的新鲜度和时效性,降低损耗。 品牌建设的实操指南: 从品牌定位、品牌形象设计、品牌传播策略到品牌忠诚度维护,本书将提供一系列实操性的建议,帮助养殖户或企业将优质产品转化为有影响力的品牌,从而获得更高的溢价和更稳定的市场份额。 第四章:风险管理与可持续发展:筑牢畜牧业的长远基石 畜牧业的发展并非一帆风顺,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是确保行业长期繁荣的必由之路。 疫病防控的科学体系: 严格的生物安全措施,科学的免疫接种计划,早期的疾病监测和快速诊断能力,以及有效的治疗方案,是降低疫病风险的关键。本书将强调建立全方位的疫病防控体系,并介绍最新的疫病防控理念和技术。 环境保护与合规经营: 畜牧业的环境影响不容忽视。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科学的粪污处理技术、节能减排措施、合理利用土地资源等方式,最大限度地降低畜牧业对环境的负面影响,确保企业在环保法规框架下合规经营。 动物福利的伦理考量: 随着社会文明的进步,动物福利已成为衡量畜牧业现代化水平的重要指标。本书将介绍如何从居住环境、饲养管理、运输等多个环节,提高动物的福利水平,这不仅是道德的要求,也是提升产品品质和市场竞争力的重要因素。 市场波动与应对策略: 畜产品价格受多种因素影响,波动性较大。本书将探讨如何通过套期保值、多元化经营、建立风险储备金等方式,来应对市场风险,保障企业的稳健发展。 人才培养与知识更新: 畜牧业的现代化离不开高素质人才队伍。本书将强调持续学习、引进先进技术、加强人员培训的重要性,以及如何建立学习型组织,不断适应行业发展的变化。 本书并非《羔羊快速育肥法》的替代品,而是旨在为所有投身于畜牧业的从业者提供一个更广阔的视野和更系统的思维框架。我们相信,通过对宏观环境的深刻理解,对养殖模式的持续创新,对市场规律的精准把握,以及对风险管理和可持续发展的坚定承诺,畜牧业必将迎来一个更加辉煌的未来。本书的目标是激发读者对畜牧业未来发展方向的思考,鼓励大家以更全面、更长远的眼光,去规划和实践自己的畜牧事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