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 套装上下册)

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 套装上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三国魏] 嵇康 著,戴明扬 注
图书标签:
  • 嵇康
  • 魏晋文学
  • 竹林七贤
  • 文学典籍
  • 古籍
  • 校注
  • 繁体
  • 竖排
  • 套装
  • 先秦至清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中华书局
ISBN:9787101098297
版次:1
商品编码:11458876
品牌:中华书局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国古典文学基本丛书
开本:32开
出版时间:2014-04-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751
套装数量:2
字数:56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嵇康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是魏晋玄学、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
  《嵇康集》诗歌峻切,论说文新颖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本书为黄侃弟子戴明扬先生注释,当属经典。中华书局修订再版。

内容简介

  戴明扬校注的《嵇康集校注》,详校《嵇康集》众本,厘定文字,择录旧注,征引典故,广辑嵇康事迹及其人其作之评论,对研究嵇康生平及其作品具有重要的参考价值,几十年来一直被奉为《嵇康集》注释中的经典之作。
  由于戴明扬1953年病逝,本书首次发行时乃据其遗稿刊印。中华书局此次按现在通行的古籍整理规范,对本书详加修订,覆校底本,核对征引文献,正讹补缺,订正句读,划分段落,并对全书施以全式标点。同时将戴氏在校记中勘正之字,全部体现在正文中,用方圆括号以示区别,使《嵇康集》本文明白条畅,以便读者讽诵、研读。

作者简介

  嵇康(224—263),字叔夜,三国时期魏国谯郡铚县(今安徽省濉溪县)人。与阮籍齐名,为“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
  戴明扬(1902—1953),黄侃弟子。字荔生,四川隆昌人。1929年毕业于北京大学中文系,曾先后任教于河北大学、北京大学、辅仁大学、浙江大学、四川大学等。

内页插图

精彩书评

  戴明扬的《嵇康集校注》整理得这么好,收集的资料很全,而且对其中所收集的资料还附有自己的考证,还对《广陵散》这支曲子做了详细考证。有些人著书立说,在某一特定的时代环境和历史背景下是具有特殊的寓意的。
  ——叶嘉莹

目录

例言
嵇康集校注卷第一
兄秀才公穆入军赠诗十九首
秀才答四首附
幽愤诗一首
述志诗二首
游仙诗一首
六言十首
重作四言诗七首 一作「秋胡行」
思亲诗一首
郭遐周赠三首附
郭遐叔赠五首附
答二郭三首
与阮德如一首
阮德如答二首附
酒会诗七首
杂诗一首

嵇康集校注卷第二
琴赋一首并序
与山巨源絶交书一首
与吕长悌絶交书一首

嵇康集校注卷第三
卜疑一首
稽荀録一首 亡
养生论一首

嵇康集校注卷第四
黄门郎向子期难养生论一首附
答难养生论一首

嵇康集校注卷第五
声无哀乐论

嵇康集校注卷第六
释私论一首
管蔡论一首
明胆论一首

嵇康集校注卷第七
张叔辽自然好学论一首附
难自然好学论一首

嵇康集校注卷第八
宅无吉凶摄生论一首附
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一首

嵇康集校注卷第九
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一首附
答释难宅无吉凶摄生论

嵇康集校注卷第十
太师箴
家诫

附録
佚文
目録
着録考
序跋
黄省曾嵇中散集序
陈德文嵇中散集序
张溥嵇中散集题辞
吴宽丛书堂钞本跋
陆心源皕宋楼钞本跋
周树人校本嵇康集序
周树人校本嵇康集跋
叶渭清嵇康集校记序
苏轼跋嵇叔夜养生论後
事迹
诔评
圣贤高士传赞
春秋左氏传音
吕安集
髑髅赋
与嵇生书
广陵散考
一 嵇康所作之曲
二嵇康所习之曲
三嵇康之受广陵散
四韩皋之广陵散解
五韩皋之谬误
六晋後广陵散之流传
七广陵散谱
八臞仙谱之时代
九广陵散之寓意
十慢商调之取义

参校书目

前言/序言

  中华书局新版修订凡例:
  我们此次整理,覆校底本,核对征引文献,并施以全式标点。所做工作,概举如下:
  一、原双行夹注移为篇末注,并施注码。
  二、戴氏注文互见,凡云“见前某诗注”者,在“注”字后标示该注之注码,以便按寻。一题数篇者,仿戴氏区别之例,在“注”字前括注该篇首句。
  三、戴氏正文一依底本,校正勘误,俱见注文。为便阅读,凡戴氏以为讹文、衍文,用圆括号标示,校正之字用方括号标示;所校夺文,戴氏有以为二字皆可通者,姑选其一,读者可于注文详之。
  四、戴氏依底本,不提行,此次整理,将文章分段,以便阅读。
  五、复核戴氏所引文献,凡确属错讹者,径改;文字虽有出入,而文意可通者,则一仍其旧。


《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 套装上下册)》图书简介 一、 概览与价值 《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精装上下册,是一部集史料梳理、文本考证、思想解读于一体的学术巨著。它以繁体竖排的形式呈现,旨在最大限度地还原古代文献的阅读体验,同时通过严谨的校注,为海内外读者提供一部内容详实、考据精良的嵇康著作集。本书不仅是研究魏晋玄学、文学、思想史的必备参考,更是中华传统文化爱好者深入理解“竹林七贤”之首嵇康精神风骨的珍贵读本。 二、 编纂体例与校注特色 本套《嵇康集校注》遵循精益求精的学术原则,力求在文本的准确性、注释的完备性、解读的深度性等方面达到新的高度。 1. 版本源流考辨: 编纂者深入搜集、比勘了传世的嵇康著作古本、宋元刊本、明清刻本以及历代重要辑佚本,对各版本之间的异同进行了细致的梳理与辨析。重点考证了不同版本在字句、篇章结构上的差异,明确了以何种版本为主要依据,并对关键异文进行列表说明,为读者呈现最接近原貌的文本。 2. 严谨的校勘机制: 校注工作以“校”为基础,“注”为深化。在“校”的过程中,编纂者不仅注意字词的准确与否,更关注篇章的完整性、结构的合理性。对于传世文献中可能存在的脱漏、错简,积极参考相关史料和前人研究,进行审慎的校订。每一处校订都附有详细的校勘记,阐述校订的理由,引证相关文献,力求有据可依,令人信服。 3. 详赡的注释体系: 注释分为字词解释、典故出处、版本异文、背景考证等多个层面。 字词解释:针对魏晋时期特有的语汇、古义字词,进行准确释义,辅以相关例证,帮助现代读者克服阅读障碍。 典故出处:梳理嵇康著作中引用的经史子集、诸子百家等典籍,标注原文出处,使读者能追溯思想源流,理解其论述的深厚底蕴。 版本异文:对于重要的文本差异,如不同版本中的字句不同,在本校注本中会清晰标出,并说明采择何种版本,或为何种版本。 背景考证:结合史料,对嵇康所处的时代背景、社会环境、人物关系、学术思潮等进行必要的解释,帮助读者更深入地理解其著作产生的语境和思想的时代意义。 4. 深刻的思想解读: 在文本考证的基础上,本书对嵇康的思想进行了深入的解读。这包括对其哲学思想(如“情”、“理”、“无”等概念的理解)、人生态度(如“越名教而任自然”的精神)、政治主张、文学风格、以及其与当时社会各界(如玄学名士、统治阶级)关系的分析。解读力求客观公允,既肯定其进步意义,也指出其局限性,并将其置于魏晋南北朝时期思想演变的宏大脉络中进行考察。 5. 繁体竖排的回归: 选择繁体竖排,是对中华传统出版形态的尊重与传承。竖排版不仅承载着历史的印记,更符合中国人阅读习惯的传统,能让读者在阅读过程中获得一种沉浸式的文化体验。繁体字的书写系统,也为理解古代文献的原貌提供了便利。 三、 内容构成与篇章精要 《嵇康集》是研究嵇康及其时代思想最重要的文献。本套《校注》力图收录其较为完备的作品,主要包括以下几类: 1. 哲学论著: 《难叔孙乐道》、《与山巨源书》、《与吕长府书》、《答长山 Où 巨源书》等。这些篇章集中体现了嵇康“越名教而任自然”的核心思想。在《难叔孙乐道》中,嵇康旗帜鲜明地批判了儒家以“名教”为核心的伦理道德体系,主张回归人的自然天性。而在《与山巨源书》等书信中,他则进一步阐述了对待人生、仕隐、交友的看法,流露出超然物外、遗世独立的风骨。本书对这些著作中的核心概念,如“情”、“理”、“自然”、“名教”等,进行了细致的辨析,并结合其生平遭际,揭示了其思想的深刻内涵和历史演进。 2. 文学作品: 《琴赋》、《声无哀乐论》、《养生论》等。嵇康不仅是哲学家,也是杰出的文学家和艺术家。《琴赋》是魏晋时期赋体文学的代表作,通过描绘弹琴的场景和心境,表达了作者对艺术、人生、宇宙的感悟。本书对《琴赋》中的音乐美学、意境营造进行了深入的分析。《声无哀乐论》则挑战了传统儒家关于“乐”的观念,提出了“声无哀乐”的独特见解,对后世的乐论产生了影响。本书不仅解释了其论证逻辑,还探讨了其在当时思想史上的意义。《养生论》则展现了嵇康关注个体生命、追求长寿健康的另一面,其养生理论融合了道家思想,对后世养生学有一定启示。 3. 史传与杂传: 《与秀才刂 越,公书》、《与张仲蔚书》等。这些书信篇幅虽不长,但内容丰富,涉及当时名士的交往、对时局的看法、个人抱负的抒发等。通过对这些书信的解读,读者可以窥见魏晋名士的社交圈、精神面貌以及他们所面临的社会压力。本书对书信中提及的人物、事件进行考证,并分析了嵇康在这些交往中的言行及其思想的体现。 4. 其他: 本书还将收录一些零散的文献、轶事、以及后人辑佚的材料,力求使《嵇康集》的收录尽可能完备。 四、 读者群体与学术意义 《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不仅是学术研究的利器,也是具有广泛吸引力的读物: 学术研究者:对于从事魏晋玄学、魏晋文学、中国哲学史、中国思想史、中古社会史的学者而言,本书是不可或缺的工具书。其严谨的校注和深入的解读,能为研究提供坚实的基础和新的视角。 传统文化爱好者:对中国古代哲学、文学、历史感兴趣的读者,可以通过本书了解“竹林七贤”的精神领袖嵇康的生平思想,感受魏晋风度的独特魅力。繁体竖排的阅读体验,更将带读者穿越时空,亲近古人。 经典爱好者:对于追求原汁原味、尊重古籍传统阅读方式的读者,本套书的繁体竖排装帧,本身就具有极高的收藏价值和阅读吸引力。 五、 结语 《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不仅是对嵇康著作的一次系统性梳理与呈现,更是对中国优秀传统文化的尊重与弘扬。它凝聚了编纂者数十载的学术心血,旨在为读者提供一部权威、精善、易读的嵇康集。我们相信,这套巨著的出版,必将对促进海内外对嵇康及其思想的深入研究,以及对中华传统文化的传承与发展,产生深远的影响。通过这套书,读者将能更清晰地认识嵇康这位超越时代、充满个性的思想家、文学家,聆听他穿越千年的智慧之声,感受他“与天地精神相往来”的豁达胸怀。

用户评价

评分

当这套《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套装上下册)静静地躺在我的书桌上时,我内心涌起的是一种久违的期待与欣喜。作为一名对中国古典文学抱有浓厚兴趣的业余爱好者,我一直在寻找一套能够真正引导我深入理解魏晋风度,尤其是嵇康思想精髓的典籍。而这套书,从其封面设计到纸张质感,再到精美的排版,都散发着一种令人安心的专业和匠心。繁体竖排的设置,让我能够重新审视那些熟悉的汉字,感受它们在不同排列组合下的独特韵味,仿佛在进行一场考古般的阅读体验。上册的篇幅已经足够引人入胜,我迫不及待地想要翻开下册,去探索嵇康先生思想的更多层面,去体味他那份在乱世中保持的清醒与独立。这套书不仅仅是文字的集合,更是一扇通往历史深处的窗户,让我能够更真切地感受到那位伟大的思想家、文学家的智慧光芒。

评分

收到这套《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我的心情是难以言喻的。它以一种近乎仪式感的方式呈现在我面前,从外包装的细致,到拆开后那扑面而来的墨香,再到那一页页泛着古韵的纸张,无不透露着出版方的诚意与匠心。我一直认为,对于经典文献的阅读,形式同样重要。这套繁体竖排的编排,恰恰满足了我对阅读体验的极致追求。它不仅仅是一种复古,更是一种对文字神韵的尊重和还原。我能够感受到,每一处校注的背后,都凝聚着学者的心血与智慧,它们如同明灯,照亮了我理解文本的道路,让我能够更深层次地体味嵇康先生文字的精妙与思想的深邃。这套书,已经超越了一本工具书的范畴,它成为了一件值得细细品味、反复摩挲的艺术品,更是一次与先贤对话的绝佳媒介。

评分

拿到这套《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简直是书房里的一桩大事。从书的包装到印刷,都透着一股古朴典雅的韵味。封面那淡雅的素色,配上烫金的标题,仿佛穿越了时光,与竹林七贤的风骨遥遥相望。打开包装,一股淡淡的墨香扑面而来,让人心生敬意。那厚实的纸张,触感温润,即便长时间翻阅,也不会感到疲倦。竖排的繁体字,对于我这个习惯了简体横排的读者来说,起初还需要一点点适应,但正是这份“不习惯”,反而让我更能沉下心来,细细品味文字背后的深意。每一个字,每一个标点,都似乎承载着千年的智慧。这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件精心打磨的艺术品,让人爱不释手,恨不得立刻沉浸其中,与那位才情横溢、傲岸不羁的嵇康先生进行一场跨越时空的对话。上册的厚重,已经预示了下册的精彩,迫不及待地想要一探究竟,去领略嵇康先生思想的深度和广度,去感受他那份不为世俗所染的独立精神。

评分

这套《嵇康集校注》的问世,对于我这样痴迷魏晋风骨的读者来说,无异于久旱逢甘霖。我一直对嵇康先生的才华与气节深深景仰,但苦于古籍阅读的门槛较高,真正能深入理解其思想精髓的资料并不多见。而这套繁体竖排的校注本,恰好填补了这一空白。从装帧设计上,就透着一种对传统的尊重和对读者的诚意。纸张的选择、排版的考究,都力求还原古籍的韵味,让阅读本身成为一种享受。竖排繁体,虽然需要些许时间去适应,但一旦沉浸其中,便能体会到文字流淌的节奏感,感受到中国传统文学的独特魅力。校注的部分,更是体现了编纂者的严谨与功力。那些详尽的注释,不仅解释了生僻字词,更梳理了典故的出处、思想的流变,为我这样的普通读者提供了极大的便利,也让我得以更准确地理解嵇康先生的本意,避免望文生义的谬误。这本书,不仅仅是知识的积累,更是对一个时代的文化记忆的传承。

评分

怀着一份朝圣般的心情,我终于收到了这套《嵇康集校注》(繁体竖排版)。拆开包装的那一刻,一种沉甸甸的、属于“书”的厚重感便扑面而来。它不像市面上很多速食的出版物,而是散发出一种经过岁月沉淀的醇厚气息。我尤其喜欢它的繁体竖排设计,这不仅是对古典文学阅读习惯的致敬,更是让我能够以一种更虔诚、更专注的心态去面对嵇康先生的文字。每一页的排布都经过深思熟虑,留白得体,字迹清晰,即便篇幅浩瀚,也不会让人感到眼花缭乱。更重要的是,这套书的校注工作做得极为扎实,那些细致入微的注释,不仅消除了阅读中的许多障碍,更如同点石成金,让我得以窥见文本背后更深层次的含义和历史文化背景。我甚至可以想象,在某个安静的午后,我手捧此书,仿佛置身于魏晋时期的文人雅集,与嵇康先生进行一场心灵的交流。这套书,不仅仅是一本读物,更是一件值得珍藏的文化瑰宝。

评分

嵇康追求自然,高蹈独立,是魏晋玄学、竹林七贤的代表人物。   《嵇康集》诗歌峻切,论说文新颖缜密,在中国文学史上占有重要地位。嵇康是魏晋风度的典范,这本书终于又重版了

评分

速度很快,快递小哥服务态度很好

评分

帮买的,质量不错

评分

书好,内容不必说,这个系例都比较不错

评分

非汤武薄周孔的嵇康,体悟魏晋名士的风度。

评分

嵇康的广陵散成了绝响,留给后人的只有一些诗文而已!

评分

不错,包装可以,送货可以,书本身也可以

评分

优惠的时候买的,非常值得

评分

此用户未填写评价内容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