内容简介
《养老服务指导丛书·老年期痴呆专业照护:护理人员实务培训》按照老年专业照护人员的培训大纲编写,《养老服务指导丛书·老年期痴呆专业照护:护理人员实务培训》主要内容包括职业定位及素质要求、基本知识和基本技能(包括:早期迹象的识别、评估与就诊,重点掌握早期筛查工具的使用和陪同就医的方法;以人为本的专业照护理念和工作方法;与痴呆老人建立有效沟通。这将是痴呆专业照护最为基础的技能;为痴呆老人提供日常生活照护、尤其是针对痴呆老人各种生活障碍的照护方法为痴呆老人设计和安排活动的方法;痴呆老人出现行为和精神症状时的照护方法;痴呆老人的临终关怀;居家专业照护专题;护理人员的自我照顾与权益保护。
通过培训,提高护理人员对痴呆老人照护需求的认知,提高职业素质,增强为痴呆老人提供专业照护的技能,进而改善服务品质。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岗位职能和素质要求
第1节 痴呆专业照护培训的重要性
第2节 培训对象和培训目标
第3节 岗位职责与职业素质
第2章 痴呆相关基础知识
第1节 痴呆综合征
第2节 病程的发展与症状表现
第3节 痴呆对老人认知功能的影响
第4节 痴呆老人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第5节 痴呆老人常见的躯体健康问题
第3章 痴呆早期迹象的识别、评估与就医
第l节 痴呆早期迹象的识别
第2节 痴呆早期筛查工具的使用
第3节 诊断与药物治疗基本知识
第4节 陪同就医
第5节 应对拒绝就医的情况
第4章 以人为本的专业照护
第1节 以人为本的照护模式
第2节 痴呆专业照护的理念及工作方法
第5章 与痴呆老人建立有效沟通
第1节 痴呆老人常见的沟通障碍
第2节 导致沟通障碍的原因
第3节 与痴呆老人沟通的重要原则
第4节 建立有效沟通的方法
第5节 与痴呆老人沟通的禁忌
第6章 日常生活照护的原则和方法
第1节 痴呆老人的日常生活照护原则
第2节 病程不同阶段的照护重点
第3节 护理人员的工作流程
第7章 常见生活障碍的照护
第l节 穿衣服
第2节 口腔保健
第3节 饮食障碍的照护
第4节 排泄管理
第5节 洗澡
第6节 睡眠障碍的照护
第7节 生活能力训练的常用方法
第8章 为痴呆老人设计和安排活动
第1节 适合痴呆老人的活动
第2节 设计活动的方法
第3节 活动组织管理的方法
第9章 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应对
第1节 理解痴呆老人的行为和精神症状
第2节 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应对方法
第10章 常见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照护
第1节 重复行为的照护
第2节 应对错认
第3节 应对妄想和猜疑
第4节 应对幻觉和错觉
第5节 应对跟脚
第6节 情感淡漠的照护
第7节 激越行为的照护
第8节 应对攻击行为
第9节 游荡行为的照护
第10节 其他行为症状的照护
第11章 晚期照护
第1节 晚期阶段的病症特点
第2节 个人护理
第3节 疼痛管理
第4节 行为症状的识别和照护
第5节 情感和精神支持
第12章 临终关怀
第l节 临终关怀的目标
第2节 临终关怀的工作方法
第13章 居家专业照护专题
第l节 痴呆老人所需的居家专业照护
第2节 与家庭成员的良好沟通
第3节 任务、方法与行为准则
第4节 居家安全
第5节 独居老人的照顾
第6节 外出陪护
第14章 护理人员的自我照顾与权益保护
第l节 护理人员的自我照顾
第2节 护理人员的权益保护
名词释义
主要参考资料
后记
精彩书摘
第2节 病程的发展与症状表现
一、痴呆的分期
阿尔茨海默病和其他绝大多数类型的痴呆都是渐进发展的,患病老人的认知功能、生活能力和身体功能随着病程的发展而不断衰退。虽然老人的症状会表现得时好时坏,但总体来看,他们的能力是在不断下降的。
医学上对于痴呆有几种划分阶段的方法,常用的方法是将痴呆分为早期、中期和晚期。这三个阶段只是一种大致的划分方法——某些患病老人可能迅速衰退,某些则可能衰退得较慢。需要注意的是,并非所有痴呆老人都会表现出全部的症状。每位痴呆老人大脑受损的区域和程度都有所不同,这就意味着老人虽然有很多共性症状,但同时每一位老人也都是独一无二的,需要个性化的对待和照顾。
二、各阶段的症状表现
1.早期阶段
痴呆的早期阶段,也就是疾病的轻度阶段,可能会延续1—3年,或者更长的时间。早期的症状经常被忽视,因为家庭成员和朋友(有时候也包括专业人员)会将老人记忆力或情绪行为的改变认为是正常老化的表现。由于痴呆逐渐缓慢发病,因此难以明确界定老人到底是什么时候开始发病的。
在这一阶段,常见的症状表现有:
(1)很难想起近期的事情和谈话;
(2)很难记住月份或星期;
(3)容易忘记子女、孙辈和配偶的生曰,但经提醒还能记起来;
(4)容易忘记和亲友约好的事情;
(5)做饭和购物变得越来越困难;
(6)容易遗失物品;
(7)把物品放错位置,而且想不起来到底把这些东西放到哪里了;
(8)在原本熟悉的环境中也可能迷失方向(比如忘记从超市回家的路);
(9)判断力差,难以做出明智决定;
(10)做决定时犹豫不决;
(11)失去财务管理的能力。
……
前言/序言
随着老龄化社会的快速到来,我国已经成为世界上老年人口最多的国家,巨大的养老服务需求与专业化服务提供不足的矛盾日益突出。老年人最值得全社会的尊敬和爱戴,更需要关心和帮助。积极应对人口老龄化、为老年人提供有尊严的专业照扩服务、从而提升老年人的生活水平和生命质量是全社会的共同愿望。近年来,政府部门将推进养老服务业快速发展作为重要民生工程,出台了一系列优惠扶持政策,其中重点强调专业化技能人才培养。2013年,国家民政部设立了彩票公益金专项资助,委托中同社会福利协会组织北京大学等相关院校及研究机构研发了养老服务职业技能系列实训教材。
随着人口的老龄化和高龄化,痴呆老人的数量正在急剧增加。如何为痴呆老人提供良好的长期照顾、护理和支持,是所有从事养老服务工作的专业人员都需要面临的课题。尤其是为痴呆老人提供直接服务的护理人员,需要具备更高的职业素质和技能,以确保能够为痴呆老人提供高质量和安全的服务。
本教材以提高护理人员为痴呆老人提供专业服务的能力为目标,按照《老年期痴呆专业照护——护理人员实务培训大纲》编写。本教材由十三个章节组成,包括:“岗位职能定位和素质要求”“痴呆综合征相关知识…‘痴呆早期迹象的识别、评估与就诊”“以人为本的专业照护…‘与痴呆老人建立有效沟通”“日常生活照护的原则和方法常见生活障碍的照护”“为痴呆老人设计和安排活动”“行为和精神症状的应对常见行为和精神症状的照护”“晚期照扩”“临终关怀…‘居家专业照护专题”和“护理人员的自我照顾与权益保护”。教材内容简明、通俗、实用,力求让护理人员熟悉痴呆老人特殊的照护需求,掌握为痴呆老人提供专业照护的有效方法,进而改善服务品质。
在本册教材编写过程中,记忆健康360工程和北京大学精神卫生研究所的专家团队在洪立女士、王华丽教授的带领下,以高度的社会责任感投身工作,深入服务机构调研,与实务工作者共同切磋,结合自身的教学经验和实践经验,并广泛征求相关领域专家意见,为教材编写付出了辛勤努力,形成了一部既具有专业水准,又具有对岗位技能培训发挥引导作用的应用型教材,与同期开发的其他岗位专业技能实训教材相配套,将为加快我国养老服务业人才队伍职业能力建设发挥重要智力支撑作用。
在此,中国社会福利协会对国家民政部、教育部、卫生部、人力资源和社会保障部领导给予的关怀、信任和指导表示衷心感谢!对全身心投入系列教材编写的专家学者们表示崇高的敬意和衷心感谢!希望在不久的将来专家们的辛勤付出能转化为各专业技能岗位的优质服务,使全国老年人安享幸福晚年。
因本系列丛书属创新性尝试,时间有限,还需在培训工作实践中不断充实完善,不足之处恳请广大读者和学习者加以批评指正,并提出修改完善意见,我们将不胜感激!
丛书编委会
分册编委会
2014年2月
《智享晚年:安抚身心,关爱长辈》 本书并非关于老年期痴呆的专业护理培训手册,而是旨在为所有希望提升晚年生活品质、更好地陪伴家中长辈的读者提供一份温馨详实的指导。在家庭中,我们都可能扮演着照顾者、陪伴者的角色,而如何让长辈们安享晚年,既需要情感上的关怀,也需要一些实用的方法来丰富他们的生活,促进身心健康。 本书的核心理念在于“智享晚年”,强调通过智慧和关爱,让老年生活充满阳光与乐趣。我们深知,随着年龄的增长,长辈们在生理和心理上都会经历一些变化,而这些变化并非都是负面的。本书将带领您一同探索如何积极应对这些变化,发现长辈们的闪光点,并帮助他们实现自我价值,保持生活的尊严与活力。 第一部分:理解与接纳——构建和谐的沟通桥梁 这一部分将聚焦于如何与长辈建立更深层次的理解和有效的沟通。我们将探讨老年人常见的心理需求,例如被尊重、被倾听、拥有归属感以及对生活掌控感的诉求。书中将提供一系列实用的沟通技巧,帮助您在日常交流中避免误解,增进亲密感。我们会讲解积极倾听的艺术,如何通过非语言信号传递关怀,以及在面对长辈的固执、担忧或情绪波动时,如何以耐心和同理心去回应。 此外,本书还将引导读者思考如何以更开放的心态接纳长辈的衰老过程,理解身体机能的变化以及由此可能带来的一些不便。我们将强调尊重长辈的独立性,鼓励他们继续做力所能及的事情,并在需要时提供恰当的支持,而不是过度包办。通过分享一些成功案例和经验,帮助您认识到,理解和接纳是建立良好家庭关系,创造温馨晚年生活的基础。 第二部分:丰富生活——点亮晚年时光的色彩 衰老不等于沉寂。本部分将为您提供丰富多彩的生活建议,帮助长辈们保持身心活力,享受生活的美好。我们将从以下几个方面展开: 兴趣培养与重拾: 探讨如何发掘或帮助长辈重拾过去的兴趣爱好,例如绘画、书法、园艺、音乐、阅读、手工制作等。我们将提供具体的活动建议和资源,例如如何选择适合的书籍、乐器,或者组织小型的手工坊。 社交互动与连接: 强调社交对于老年人身心健康的重要性。本书将介绍多种鼓励长辈参与社交活动的方式,例如参加社区活动、老年大学课程、志愿者工作,或者仅仅是鼓励他们多与老朋友、邻居交流。我们将分享如何利用现代科技,如智能手机、平板电脑,帮助长辈与远方的亲人保持联系。 适度运动与健康生活: 介绍适合老年人的温和运动项目,例如太极拳、八段锦、散步、瑜伽等,并强调运动的益处,如增强体质、改善情绪、促进睡眠。本书还将涵盖一些基础的健康生活习惯建议,例如均衡饮食、充足休息的重要性,以及如何营造一个舒适安全的居住环境。 认知活跃与心智挑战: 介绍一些能够锻炼老年人认知能力的方法,例如益智游戏(数独、填字游戏)、棋类活动、回忆录书写、学习新知识等。我们将阐述保持心智活跃对于延缓认知衰退的积极作用。 第三部分:情感支持——滋养心灵的温暖港湾 除了物质上的满足和生活上的丰富,情感上的支持对于长辈们来说至关重要。本部分将深入探讨如何成为长辈坚实的后盾,为他们提供持续的情感慰藉。 倾听与陪伴的艺术: 细致讲解如何成为一个耐心的倾听者,理解长辈们内心的感受,并给予及时的情感回应。我们将分享如何创造高质量的陪伴时光,哪怕只是静静地坐在一起,或者一同回忆往昔。 应对失落与适应变化: 探讨老年人可能面临的各种失落,例如失去亲友、身体机能下降、社会角色改变等,并提供如何帮助长辈应对这些情绪挑战的策略。我们将引导读者理解并支持长辈在新环境中适应新角色和新生活。 鼓励自主与价值感: 强调在关爱中不忘鼓励长辈保持独立性,让他们感受到自己的价值和被需要。本书将提供方法,帮助长辈在家庭和社会中找到属于自己的位置,发挥余热。 营造安全与归属感: 介绍如何通过日常的细节,为长辈营造一个充满安全感和归属感的家庭氛围,让他们感受到被爱和被珍惜。 第四部分:特别关怀——关注细微之处的温暖 这一部分将涵盖一些在日常照护中可能遇到的、但同样重要的方面,旨在提供更全面的支持。 生活便利的小技巧: 分享一些实用的生活小技巧,例如如何调整家居环境以适应长辈的行动不便,如何选择合适的辅助工具,以及在餐饮、穿着等方面提供更周到的考虑。 安全意识与风险防范: 强调老年人居家安全的重要性,涵盖防跌倒、防火、防电等方面的注意事项,并提供一些简单的预防措施。 与专业人士的联动: 介绍在需要时,如何恰当地寻求和利用社区服务、医疗资源等外部支持,并强调与医生、社区工作者保持良好沟通的重要性。 本书并非一本专业医疗或护理指南,但我们相信,通过书中提供的智慧、方法和温暖的视角,您将能够更好地理解和陪伴您生命中的长辈,共同创造一个充满爱、尊重和快乐的晚年生活。让我们一起,用耐心和爱,点亮长辈们的人生旅途,让他们在每一个“现在”都能“智享晚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