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药方剂速记手册

中药方剂速记手册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黄泳,钟正 编
图书标签:
  • 中药
  • 方剂
  • 速记
  • 中医
  • 医学
  • 教材
  • 参考书
  • 临床
  • 学习
  • 记忆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广东科技出版社
ISBN:9787535964816
版次:1
商品编码:11898252
包装:平装
丛书名: 中医速记手册丛书
开本:64开
出版时间:2016-03-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232
字数:178000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本书为《中医速记手册丛书》中的一个分册,全套丛书共6个分册,扼要介绍中医的各方面的常用知识,涵盖中医基础知识、中医诊断、脉诊、中药、方剂、经络穴位等内容,方便中医院校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记忆、查阅。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中药方剂知识的速查、速记手册。本书先介绍了中药方剂的基本知识,然后将中药方剂分为17类,介绍每一方剂的组成、功用、主治、方解、配伍特点、药物加减和注意事项等。全书稿文字简练、扼要,具有易记和便于查阅的特色。适合中医专业学生、中医生和中医爱好者学习使用。

作者简介

  黄泳,1967年12月出生。南方医科大学南方医院中医针灸科,副主任医师、副教授,从医经验:25年。毕业于成都中医药大学针灸系,博士学位。专长于针灸治疗瘫痪、疼痛、针灸保健。

目录

第1章 方剂学入门

第1节方剂学的发展

第2节方剂学的基础

第3节方剂的服法

第2章 解表剂

第1节辛温解表

第2节辛凉解表

第3节扶正解表

第3章 泻下剂

第1节寒下

第2节温下

第3节润下

第4节逐水

第4章 和解剂

第1节和解少阳

第2节调和肝脾

第3节调和脾胃

半夏泻心汤

第5章 清热剂

第1节清气分热

第2节清营凉血

第3节清热解毒

第4节清脏腑热

第6章 温里剂

第1节温中祛寒

第2节回阳救逆

第3节温经散寒

第7章 补益剂

第1节补气

第2节补血

第3节气血双补

第4节补阴

第5节补阳

第6节阴阳双补

第8章 固涩剂

第1节固表止汗

第2节敛肺止咳

第3节涩肠固脱

第4节涩精止遗

第5节固崩止带

第1章 安神剂

第1节重镇安神

第2节滋养安神

第2章 开窍剂

第3章 理气剂

第1节行气

第2节降气

第4章 理血剂

第1节活血化瘀

第2节止血

第5章 治风剂

第1节疏散外风

第2节平息内风

第6章 治燥剂

第1节清宣外燥

第2节疏散外风

第7章 祛湿剂

第1节燥湿和胃

第2节清热祛湿

第3节利水渗湿

第4节温化寒湿

第5节祛风胜湿

第8章 祛痰剂

第1节燥湿化痰

第2节清热化痰

第3节润燥化痰

第4节温化寒痰

第5节化痰息风

第9章 消食剂

第1节消食化滞

第2节健脾消食

第10章 其他常用剂

第1节驱虫剂

第2节涌吐剂

第3节 清热凉血药

第4节 清虚热药

精彩书摘

  理中丸《伤寒论》  【组成】干姜90g 人参90g 白术90g 炙甘草90g  【功用】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主治】1.脾胃虚寒证 2.阳虚失血证 3.脾胃虚寒所致胸痹。  【临证要点】呕吐,便溏下利,脘腹绵绵作痛,畏寒,肢冷,舌淡苔白,脉沉细。  【现代应用】急慢性胃肠炎、胃及十二指肠溃疡、胃下垂、胃扩张、胃痉挛、慢性结肠炎等属脾胃虚寒者。  【方解】本方证为脾胃虚寒而致。脾主运化,能升清;胃主收纳,可降浊。中虚有寒,不能运化,则升降失司,清浊相扰,由此可致脘腹痞闷,不思饮食,呕吐便溏。治宜温中祛寒,补气健脾,营胃和中。  君→干姜→温中祛寒,扶阳抑阴  温中健脾  臣→人参→补中益气,旺气复阳 温中祛寒,补气健脾  佐→白术→燥湿健脾,健运中州  使→炙甘草→补脾益气,缓急止痛,调和诸药  【配伍特点】全方药仅四味,药少力专,温补兼顾而以温为主。温中扶阳,则寒气得除,阳气得复,中气得补,健运有权,则中焦虚寒诸症自除。  【药物加减】虚寒盛而四肢逆冷者,加附子和肉桂以温补脾肾,增温阳祛寒之力;呕吐甚者,加砂仁、半夏、生姜等以温中和胃、降逆止呕;阳虚失血者,加艾叶、灶心土,以炮姜易干姜,可温中止血;心悸者,加茯苓以渗湿宁心;渴欲饮者,重用白术,以助脾运化。  ……

前言/序言


《中华药膳养生指南》 《中华药膳养生指南》是一本全面介绍中国传统药膳文化及其在日常生活中应用的实用指南。本书旨在帮助读者了解药膳的科学原理,掌握制作健康美味药膳的技巧,从而提升身体素质,预防疾病,达到身心平衡的养生境界。 内容概述: 全书共分为五个主要部分,层层递进,内容丰富且具有很强的指导性: 第一部分:药膳溯源与科学解读 药膳的历史渊源: 深入浅出地追溯药膳在中国数千年历史中的发展脉络,从古代医家对食物与药物药性的认识,到历代皇室贵族的养生秘方,再到民间流传的食疗经验,展现药膳文化的博大精深。 药膳的科学原理: 详细阐述药膳的理论基础,包括中医药的“药食同源”理念,食物的四性五味与人体脏腑的对应关系,以及中药材的功效与现代营养学的结合。解释为何某些食材搭配能够起到特定的养生保健作用,如温补、清热、健脾、益肾等。 辨体施膳的智慧: 强调个体差异在药膳应用中的重要性。指导读者如何根据自身的体质(如寒热虚实)、年龄、季节、性别以及所处地域的环境特点,选择最适合自己的药膳食疗方案。提供简单的自我体质辨识方法,帮助读者更清晰地认识自己的身体状况。 第二部分:精选药食材图鉴与功效解析 常见药食材百科: 详细介绍数百种在药膳中常用的中药材和食材,包括其来源、形态特征、性味归经、主要功效、炮制方法以及食用禁忌。每种食材都配有清晰的彩色图片,方便读者识别。 功效分类详解: 将药食材按照其主要的养生功效进行分类,如: 补益类: 人参、黄芪、枸杞、当归、阿胶、山药、大枣等,针对气虚、血虚、阴虚、阳虚等问题。 清热解毒类: 绿豆、菊花、金银花、薄荷、苦瓜等,适用于暑热、内火旺盛等情况。 健脾开胃类: 山楂、陈皮、茯苓、白术、薏苡仁等,调理消化不良、食欲不振。 活血化瘀类: 红花、丹参、桃仁、黑木耳等,改善血液循环,缓解瘀滞。 滋补肝肾类: 何首乌、黑芝麻、核桃、桑葚、杜仲等,改善肝肾亏虚引起的腰膝酸软、头晕目眩。 安神助眠类: 莲子、百合、酸枣仁、龙眼肉等,缓解失眠多梦、焦虑不安。 搭配宜忌指南: 提供详细的药食材搭配禁忌表,指出哪些食材不宜同食,避免因错误搭配而影响药效或引起不适。强调“君臣佐使”的配伍原则在药膳中的体现。 第三部分:四季养生药膳食谱 春季养肝升发: 介绍适合春季食用的药膳,如具有疏肝理气、健脾益气的菜单,帮助身体适应季节变化,祛除体内寒湿。 夏季清热消暑: 提供解暑去湿、健脾开胃的药膳,如利用绿豆、荷叶、西瓜等食材制作的饮品和汤品。 秋季润燥养肺: 推荐滋阴润燥、补益肺气的药膳,如用百合、雪梨、银耳等食材调理秋燥引起的咳嗽、咽干。 冬季温补强身: 介绍温补阳气、益精填髓的药膳,如鹿茸、羊肉、核桃等食材的炖品,帮助身体抵御寒冷,增强免疫力。 节气时令养生: 结合二十四节气,为每个节气推荐相应的药膳食疗方案,如冬至的羊肉汤、立春的春饼等。 第四部分:常见病症的药膳调理 针对性食疗方案: 详细讲解如何运用药膳来辅助调理一系列常见病症,包括但不限于: 消化系统疾病: 胃痛、腹泻、便秘、食欲不振等。 呼吸系统疾病: 咳嗽、哮喘、感冒后遗症等。 心脑血管问题: 高血压、高血脂、动脉硬化等。 妇科常见病: 月经不调、痛经、更年期综合征等。 亚健康状态: 疲劳乏力、失眠健忘、免疫力低下等。 详细食谱与制作指导: 为每种病症提供数个精心设计的药膳食谱,包括详细的食材配比、制作步骤、烹饪方法(如炖、煮、蒸、煲)、食用频率和注意事项。 第五部分:药膳制作技巧与生活智慧 基础烹饪技法: 讲解适合药膳制作的基础烹饪技巧,如如何保留药材的有效成分,如何去除中药的苦涩味,如何使食材的营养充分释放。 药膳的创新应用: 鼓励读者在掌握基础知识后,发挥创意,将药膳理念融入日常家常菜肴中,如在煲汤、炖肉、煮粥、制作饮品时加入适量的药食材。 生活方式的协调: 强调养生并非仅靠饮食,还需结合良好的生活习惯,如规律作息、适度运动、情志调适等,使药膳养生效果最大化。 常见疑难解答: 整理读者在实践过程中可能遇到的常见问题,并提供专业的解答,帮助读者更好地理解和应用药膳。 《中华药膳养生指南》以其严谨的科学态度、丰富的实践内容和通俗易懂的语言,成为普通家庭进行科学养生的得力助手。无论您是追求健康生活方式的初学者,还是希望深入了解中国传统养生智慧的实践者,本书都将为您提供宝贵的指导和灵感。通过本书,您将学会如何利用身边最熟悉的食材,烹饪出兼具美味与疗效的药膳,让健康与活力伴随您左右。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非科班出身的中医药爱好者,我一直对中药方剂充满了好奇,但又苦于无从下手。市面上的书籍要么过于学术化,让人望而却步;要么过于浅显,难以深入。直到我遇到了《中药方剂速记手册》,我才找到了真正的“学习秘籍”。这本书的语言风格非常亲切,就像一位老朋友在娓娓道来,没有任何枯燥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最通俗易懂的方式讲解复杂的知识。我特别喜欢它里面的“小贴士”和“小故事”,这些细节让方剂的记忆变得生动有趣,充满了人情味。比如,某个方剂的由来,或者某个药材的特别功效,通过这些小故事的串联,我不仅记住了方剂,还对中医药文化有了更深的理解。这本书让我感觉到,学习中医药不仅仅是记知识,更是一种文化的传承和智慧的积累。它不仅提升了我的记忆效率,更重要的是,它激发了我对中医药更深层次的探索欲望。

评分

终于有一本书,能够真正解决我在学习中药方剂时遇到的瓶颈问题了!这本书最让我惊喜的地方在于,它没有一味地强调“背”,而是把重点放在了“理解”和“运用”上。每一个方剂的讲解,都不仅仅是罗列药材和剂量,更重要的是深入剖析了方剂的配伍原理、治法特点,甚至还有一些现代药理学上的解读。这种多角度的讲解,让我能够从根本上理解为什么这样配伍,为什么能够治疗这样的疾病。我以前总觉得方剂之间的区别很模糊,难以分辨,但是通过这本书的系统梳理,我能够清晰地看到不同方剂之间的“辨证点”,从而在实际应用中做到准确选择。而且,书中的一些练习题和案例分析,也非常贴合临床实际,让我能够学以致用。这本书让我真正体会到,学习方剂不是一件枯燥的任务,而是一个循序渐进、充满智慧的探索过程。它不仅仅是一本“速记手册”,更是一本帮助我成为一名合格中医师的“启蒙书”。

评分

这本书简直是我学习中药方剂的救星!以前背方剂的时候总是头昏脑涨,记不住剂量,更别提融会贯通了。拿到《中药方剂速记手册》之后,我简直惊为天人。它不像传统的教材那样枯燥乏味,而是用一种非常巧妙的方式,把复杂的方剂拆解成一个个易于理解和记忆的“小块”。我特别喜欢它里面的一些联想记忆法,比如某个方剂的名字和它的主治功效之间,竟然有奇妙的关联,一下子就能把它们串联起来。而且,它的排版设计也很人性化,重点突出,表格清晰,让我在复习的时候效率大大提高。我以前常常纠结于不同方剂之间的细微差别,现在通过这本书的对比和归纳,感觉豁然开朗。这本书真的做到了“速记”,而且不是死记硬背,而是真正理解了背后的道理,让我对中药方剂的学习充满了信心。我经常把它放在手边,随时翻阅,即使是很久没复习的方剂,也能很快回忆起来。对于正在学习中药的学生或者希望系统梳理方剂知识的从业者来说,这本书绝对是不可或缺的宝藏。它让我体会到了学习的乐趣,也极大地提升了我的专业能力。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我对于“速记”这个词是有点保留的。毕竟中药方剂涉及的药材、剂量、配伍、功效等等,想要做到“速记”并保证准确性,难度还是很大的。然而,《中药方剂速记手册》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它并没有追求表面上的“快”,而是通过一种更加深入浅出的方式,帮助我们理解方剂的构成逻辑。书中的一些讲解,比如针对同一类疾病的不同方剂,是如何在君臣佐使的配伍上进行调整,以达到不同的治疗侧重点,这些内容讲得非常透彻。我尤其欣赏它在解释每个方剂的时候,都会穿插一些经典案例或者相关的药理分析,这使得记忆不再是盲目的堆砌,而是建立在理解的基础之上。这种“理解式记忆”远比死记硬背来得牢固和高效。我尝试用书中的方法去记忆一些常用的方剂,效果惊人,不仅记住了名称和组成,连功效和主治也记得牢牢的。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大改变,就是让我摆脱了对背诵的恐惧,转而对学习方剂产生了浓厚的兴趣。它就像一位经验丰富的老师,循循善诱,将看似复杂的知识变得生动有趣。

评分

这本书的出现,可以说是给我一直以来对中药方剂学习的迷茫状态画上了一个句号。我一直觉得学习方剂就像是在一座巨大的迷宫里打转,总是找不到北。每次背诵都觉得力不从心,很多时候记住了一个,又忘记了另一个。但《中药方剂速记手册》就像一把钥匙,一下子就打开了迷宫的大门。它并没有把方剂罗列出来然后让你硬背,而是通过一些非常巧妙的框架和联系,帮助我们建立起一个知识体系。比如,它会把很多具有相似功效的方剂放在一起进行比较,让我们清晰地看到它们之间的异同点,以及为什么会有这些差异。这种方法让我不再觉得方剂是一个个孤立的单元,而是相互联系、相互补充的整体。书中的一些插图和图表也起到了画龙点睛的作用,让一些抽象的概念变得具体形象。我感觉自己不再是被动地记忆,而是主动地去理解和归纳。现在,我再也不用担心考试或者临床上遇到方剂问题了,因为这本书已经帮我打下了坚实的基础。

评分

看起来挺不错的

评分

好好好好好~~~

评分

我为什么喜欢在京东买东西,因为今天买明天就可以送到。我为什么每个商品的评价都一样,因为在京东买的东西太多太多了,导致积累了很多未评价的订单,所以我统一用段话作为评价内容。京东购物这么久,有买到很好的产品

评分

适合初学者适合初学者适合初学者

评分

还可以感觉不错,还没仔细看

评分

书的质量不错!很满意的一次购物!

评分

内容非常丰富!值得好好学习!

评分

买了十几本,一个个评真是累死人了

评分

适合初学者适合初学者适合初学者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