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

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王珏,杨明山 著
图书标签:
  • 塑料改性
  • 塑料配方
  • 聚合物材料
  • 材料科学
  • 工程塑料
  • 改性技术
  • 应用技术
  • 塑料工程
  • 高分子材料
  • 塑料加工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印刷工业出版社
ISBN:9787514208337
版次:1
商品编码:11494845
包装:平装
丛书名: 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6-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96
字数:550000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包含实用配方设计
  ·详解相关原理、设备与工艺
  ·介绍在八大领域中的实际应用

内容简介

  《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全面论述了塑料的改性原理、工艺和应用,利用大量的实例来加深读者对塑料改性的理解,并投入应用。《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首先从塑料改性的目的人手,然后对塑料改性的原理、塑料改性的设备、工艺以及工厂设计进行了较为详细的论述。接下来讲述了用于塑料改性的关键原材料、助剂及其性能特点和使用工艺。最后按照应用领域,对目前在国民经济各行业大量应用的改性塑料进行了详细的论述。
  《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主要适合塑料改性生产企业的工程技术人员以及管理人员使用,也适用汽车、家电、电子、通信、农业等行业的工程技术、设计人员参考,同时适合高等学校高分子材料与工程专业高年级学生及老师阅读。

作者简介

本书作者王珏,男,高级工程师,长安大学博士,北京化工大学博士后,现工作于中国公路工程咨询集团有限公司,长期致力于聚合物改性工程应用研究。

内页插图

目录

第1章 塑料改性基础
1.1 高分子材料改性的目的、意义和发展
1.2 高分子材料的结构与性能
1.2.1 高分子的结构
1.2.2 聚合物的分子运动和热转变
1.2.3 高分子的黏弹性
1.2.4 高分子材料的力学性能
1.3 聚合物加工流变学
1.4 高分子材料加工基础
1.4.1 加工过程中的结晶
1.4.2 加工过程中聚合物的取向
1.4.3 聚合物在加工过程中的降解
1.4.4 加工过程中的交联
1.5 塑料注射成型
1.6 塑料挤出成型
1.7 几个重要性能的测试
1.7.1 拉伸强度和杨氏模量
1.7.2 弯曲强度和模量
1.7.3 冲击强度
1.7.4 热性能
1.7.5 老化性能试验
1.7.6 燃烧性能
1.7.7 熔体流动速率
1.7.8 橡胶门尼黏度

第2章 塑料改性原理
2.1 概述
2.2 塑料的共混改性
2.2.1 聚合物共混理论及改性技术的发展
2.2.2 聚合物与聚合物的相容性
2.2.3 聚合物共混物的形态结构
2.2.4 共混改性塑料的界面层
2.2.5 塑料共混的增容
2.2.6 增韧理论
2.3 塑料的填充改性
2.3.1 填料的定义、分类与性质
2.3.2 常用填料
2.3.3 填料表面处理
2.3.4 表面处理剂
2.3.5 填充改性塑料的力学性能
2.4 塑料的增强改性
2.4.1 热塑性增强材料的性能特点
2.4.2 增强材料
2.4.3 玻璃纤维的表面处理
2.4.4 聚合物基纤维复合材料的界面
2.5 塑料的阻燃改性
2.5.1 聚合物燃烧过程与燃烧反应
2.5.2 卤-锑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2.5.3 磷系、氮系阻燃剂的阻燃机理
2.5.4 膨胀阻燃及无卤阻燃的阻燃机理
2.5.5 塑料的抑烟技术
2.5.6 成炭及防熔滴技术
2.5.7 聚合物纳米阻燃复合材料
2.6 塑料的化学改性

第3章 塑料改性设备与工艺
3.1 混合与混炼的基本概念
3.1.1 分布混合与分散混合
……
第4章 改性塑料配方设计、关键技术与关键原材料及助剂
第5章 改性塑料在汽车领域中的应用
第6章 改性塑料在家电、电子信息、通信领域内的应用
第7章 改性塑料在农业、建筑、矿井、电缆等领域中的应用

前言/序言


《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 内容简介 本书是一部集理论与实践于一体的塑料改性技术专著,旨在为塑料行业的研究人员、工程师、技术人员以及相关专业学生提供一套系统、全面的技术指导和应用参考。全书围绕塑料改性这一核心主题,深入浅出地阐述了各种改性技术的基本原理、操作要领、设备选型、配方设计以及实际应用案例,内容详实,图文并茂,力求全面反映当前塑料改性领域的最新进展和发展趋势。 第一部分:塑料改性基础理论与方法 本部分将系统介绍塑料改性的基本概念、目的和意义。首先,会从高分子材料的基本结构和性能出发,阐述为何需要对塑料进行改性,以及改性的主要途径。接着,将详细介绍几种主要的塑料改性方法: 物理改性: 重点讲解填充改性、增强改性、共混改性等。针对填充改性,将深入探讨无机填料(如碳酸钙、滑石粉、高岭土、炭黑等)和有机填料(如木粉、纤维素等)的种类、特性、表面处理技术、在不同聚合物中的分散机理以及对塑料性能的影响。对于增强改性,则详细介绍玻璃纤维、碳纤维、天然纤维等增强材料的选择、表面处理(如硅烷偶联剂)、界面相容性问题以及如何优化增强效果。共混改性部分,将分析不同聚合物之间相容性的影响因素,介绍相容剂的种类与作用,以及如何通过共混改善单一聚合物的脆性、韧性、耐热性、耐候性等。 化学改性: 重点介绍化学接枝、化学交联、聚合改性等。化学接枝技术将详细讲解如何将具有特定功能的单体或聚合物接枝到主体聚合物链上,以引入新的性能,如提高阻燃性、抗菌性、导电性等。化学交联技术则会阐述通过化学反应在聚合物链之间形成三维网络结构,从而提高塑料的强度、刚度、耐热性和耐溶剂性。聚合改性部分,将介绍通过本体聚合、溶液聚合、悬浮聚合、乳液聚合等方法,直接合成具有特定性能的改性聚合物。 复合材料改性: 重点讲解纳米改性。将详细介绍纳米填料(如纳米碳管、石墨烯、纳米二氧化硅、纳米金属氧化物等)的制备方法、特性,以及它们在聚合物基体中的分散与增容技术。着重分析纳米材料如何通过其超高的比表面积和独特的量子效应,显著提升塑料的力学性能、阻隔性、导电导热性、阻燃性等。 第二部分:塑料改性剂的种类与应用 本部分将聚焦于塑料改性中常用的各种助剂,详细介绍其种类、作用机理、选择原则及应用注意事项。 增塑剂: 介绍主增塑剂和辅助增塑剂,重点讲解邻苯二甲酸酯类、己二酸酯类、柠檬酸酯类等主流增塑剂的结构、性能特点、相容性以及对聚合物的增塑效果。同时,也会讨论非邻苯类环保增塑剂的发展与应用。 稳定剂: 重点阐述热稳定剂(如硬脂酸盐、环氧化合物、有机锡化合物、复合稳定剂等)和光稳定剂(如紫外线吸收剂、受阻胺光稳定剂等)的作用机理和选择依据。分析它们如何延缓塑料在加工和使用过程中的热降解和光老化。 阻燃剂: 详细介绍无机阻燃剂(如氢氧化铝、氢氧化镁)、含磷阻燃剂(如磷酸酯、红磷)、含卤阻燃剂(如溴系、氯系)以及膨胀型阻燃剂的阻燃机理、优缺点和应用领域。强调环保型阻燃剂的发展趋势。 发泡剂: 介绍物理发泡剂(如氮气、二氧化碳)和化学发泡剂(如偶氮二甲酰胺、三聚氰胺衍生物)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生产发泡塑料中的应用。 抗冲改性剂: 重点讲解橡胶类抗冲改性剂(如ABS、MBS、NBR)的增容与分散,以及如何提高塑料的韧性和抗冲击强度。 其他助剂: 包括润滑剂、脱模剂、着色剂、抗静电剂、抗菌剂、抗菌剂等,会简要介绍其作用原理和应用范畴。 第三部分:塑料改性工艺与设备 本部分将深入介绍塑料改性的实际操作过程,包括设备选择、工艺参数控制以及常见的加工方法。 混合设备: 详细介绍各种混合机的类型,如密炼机、开炼机、双螺杆挤出机、行星式混合机等,分析它们的结构特点、混合原理、适用范围及优缺点。 挤出造粒: 重点讲解单螺杆挤出机和双螺杆挤出机在塑料改性中的应用,包括喂料方式、螺杆构型设计、温度控制、排气与真空系统以及模头设计等。 注塑成型: 阐述注塑机在改性塑料加工中的特点,如注射速度、保压压力、温度曲线的优化,以及如何避免改性剂在注塑过程中发生降解。 吹塑、压延等其他成型工艺: 简要介绍改性塑料在这些成型工艺中的应用及注意事项。 工艺参数优化: 强调混合时间、温度、剪切速率、冷却速率等关键工艺参数对改性效果的影响,并提供优化指导。 第四部分:塑料改性配方设计与案例分析 本部分将提供一套系统化的配方设计方法论,并结合具体案例进行深入讲解。 配方设计原则: 阐述目标性能分析、改性剂选择原则、相容性评估、配比优化等。 常见改性塑料的配方设计: 增强聚丙烯(PP)/聚酰胺(PA)等: 针对汽车零部件、家电外壳等应用,设计高强度、高刚度的增强型塑料配方。 增韧聚氯乙烯(PVC)/聚碳酸酯(PC)等: 针对包装材料、电子电器组件等应用,设计高抗冲、高韧性的改性塑料配方。 阻燃塑料: 针对电子电器、建筑材料等防火安全要求高的领域,设计高效、环保的阻燃塑料配方。 导电/抗静电塑料: 针对电子包装、防爆设备等应用,设计具有特定导电或抗静电性能的塑料配方。 耐候性塑料: 针对户外用品、建筑材料等长期暴露在自然环境下的应用,设计具有优异耐候性的塑料配方。 案例分析: 选取具有代表性的改性塑料应用领域,如汽车轻量化材料、电子电器外壳、高性能包装材料、医疗器械等,详细分析其改性目标、选用的改性剂、配方组成、加工工艺以及最终性能指标,并对配方设计过程进行复盘。 第五部分:塑料改性发展趋势与前沿技术 本部分将展望塑料改性的未来发展方向,介绍一些新兴的改性技术和研究热点。 生物基与可降解塑料的改性: 探讨如何通过物理、化学和共混等方法,提升生物基与可降解塑料的力学性能、热稳定性、加工性能等,拓展其应用领域。 功能性高分子材料的开发: 介绍智能材料、自修复材料、形状记忆材料等前沿领域的改性技术。 绿色环保型改性技术: 强调无卤阻燃、无毒增塑、生物相容性改性剂的应用,以及可回收利用改性技术的开发。 计算模拟与大数据在配方设计中的应用: 介绍利用分子动力学模拟、有限元分析等手段预测材料性能,以及大数据技术在优化配方和工艺参数中的作用。 本书内容涵盖了塑料改性的各个方面,从基础理论到具体应用,从经典技术到前沿探索,旨在为读者提供一个全面、实用、易于理解的改性塑料技术参考。相信通过学习本书,读者能够更深入地理解塑料改性的原理,掌握相关的技术方法,并能够成功地应用于实际的研发和生产工作中,推动塑料材料的创新与发展。

用户评价

评分

作为一名专注于塑料助剂研发的销售经理,我需要不断了解市场上对各种助剂的需求和应用方向,以便更好地为客户提供解决方案。《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本书,对我来说,是一本非常重要的市场信息和技术参考。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各种改性剂(如增塑剂、稳定剂、抗氧化剂、抗紫外线剂、润滑剂、加工助剂、阻燃剂、导电剂、抗菌剂等)的作用原理、化学结构、选择原则、应用范围以及它们与不同基体树脂的相容性。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提供一些关于助剂协同作用的案例分析,例如,如何通过复配不同类型的抗氧化剂来达到更好的稳定效果?如何将阻燃剂与抑烟剂结合使用,以满足更高的环保和安全要求?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深入地理解我所销售的产品在实际应用中的性能表现,以及客户可能遇到的问题和需求。如果书中能对不同行业(如汽车、电子、建筑、医疗、包装等)对塑料改性的具体要求进行梳理,并推荐相应的助剂解决方案,那将对我制定销售策略和开发新产品提供极大的帮助。

评分

我是一名对环保和可持续发展非常关注的消费者,在购买塑料制品时,我越来越倾向于选择那些对环境影响更小、使用寿命更长的产品。《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本书,虽然书名听起来有些技术化,但我希望它能 indirectly (间接地) 让我了解,我们日常使用的塑料制品是如何通过改性技术,变得更加耐用、更易回收、甚至使用可再生材料制成的。我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关于生物基塑料、可降解塑料的改性技术,以及如何通过改性来提高塑料制品的回收率和循环利用性。例如,如何通过改性技术,让废弃的塑料重新焕发活力,制成新的高品质产品?书中是否会涉及一些关于减少塑料制品使用量、延长产品寿命的改性方法?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更好地理解“绿色塑料”的概念,以及科技在推动塑料行业可持续发展中的作用。虽然我不是专业人士,但我渴望了解这些技术如何影响我身边的产品,以及我作为消费者,如何通过我的选择来支持更环保的塑料制品。

评分

我是一名在塑料销售领域工作多年的资深销售,我接触过形形色色的客户,他们对塑料材料的需求千变万化。很多时候,客户会提出一些非常具体的要求,比如需要一种在高温下仍然保持稳定性的材料,或者一种在潮湿环境下不易吸水的材料。《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万能手册”,能帮助我快速理解客户的需求,并为他们提供专业的建议。我希望书中能详细介绍各种常见塑料(如PP、PE、ABS、PC、PA、PBT等)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性能特点,以及通过改性可以实现哪些性能上的提升。例如,当客户需要一种耐高温的材料时,我可以通过这本书了解到,可以通过添加耐高温添加剂、共混耐高温树脂等方式来实现,并能大致估算出所需的成本和技术难度。我尤其期待书中能提供一些关于如何根据客户的具体应用场景,来推荐最合适的塑料改性方案的指导。这本书能够让我更好地与客户沟通,用他们能理解的语言,解释我们能提供的解决方案,从而赢得他们的信任。

评分

我是一名热衷于DIY的创客,我对各种新奇的材料和创意充满了兴趣。我常常会在家里尝试制作一些小玩意儿,比如模型、家居装饰品等。我对塑料这种材料情有独钟,因为它易于加工,可塑性强。《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本书,对我来说,就像是一本激发我创意灵感的宝藏。我希望书中能介绍一些在家中就能实现的、相对简单的塑料改性技术,比如如何使用一些常见的添加剂来改变塑料的颜色、光泽度,或者增加其强度和韧性。我希望能学习到一些关于如何利用不同种类的塑料进行共混,以获得具有独特性能的材料。比如,我能不能将两种不同颜色的塑料进行改性,制作出一种具有特殊纹理效果的材料?我希望书中能够提供一些有趣的DIY实验案例,让我能够边学边玩,在实践中掌握塑料改性的一些基本技巧。当然,我也希望书中能提醒我一些在进行DIY改性时需要注意的安全事项。

评分

我是一名研究型大学的高分子材料专业的博士生,目前的研究方向正是集中在塑料的性能优化和功能化改性。我一直在寻找一本能够系统性地梳理现有改性技术,并对其发展趋势进行前瞻性分析的著作。《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个名字,让我觉得它可能不仅仅是一本操作手册,更可能是一部具有理论高度和前瞻性的学术参考。我希望书中能够对各种改性机理进行深入的理论探讨,比如,分子水平上的相互作用、相态结构对宏观性能的影响等。对于一些前沿的改性技术,如纳米复合材料的界面设计、自修复塑料的化学机制、智能响应材料的触发原理等,我希望能看到相关的研究进展和理论突破。此外,我非常期待书中能够对塑料改性在不同领域的应用进行深入的案例分析,特别是那些具有代表性的、能够体现技术创新和产业化价值的应用,比如高性能工程塑料在航空航天领域的应用,生物可降解塑料在包装领域的创新等。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拓展研究思路,为我的博士论文提供更扎实的理论基础和更广阔的研究视野。如果书中能够包含对未来塑料改性技术发展趋势的预测和分析,那就更好了。

评分

这套《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从书名上看就透着一股子实干和接地气。我作为一个长期在一线从事塑料制品开发和生产的工程师,对于这类书的需求是极其迫切的。市面上很多塑料方面的书籍,要么过于理论化,要么过于浅显,难以满足实际工作中的深度和广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个名字,准确地戳中了我的痛点。我期待它能像一个经验丰富的老前辈,手把手地教我如何进行各种塑料的改性,从最基础的物理改性,到更复杂的化学改性,再到功能性改性。比如,针对一些塑料韧性不足的问题,书中是否能详细阐述如何通过共混、填充、增强等方式来有效提升其冲击强度?对于一些易燃塑料,是否会提供系统性的阻燃改性方案,包括阻燃剂的选择、配比、加工工艺等?还有,在塑料的耐候性、耐磨性、导电性、抗菌性等方面,是否有具体的案例和成熟的配方可以借鉴?我尤其关注的是,书中是否能深入讲解不同改性剂的协同作用,以及如何根据具体的应用场景,例如汽车零部件、电子电器外壳、医疗器械等,来设计最优的改性配方。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包含大量的实验数据、图表分析,甚至是一些常见的失败案例的总结和分析,这样能帮助我们少走弯路,快速掌握改性技术的精髓。而且,对于一些新兴的改性技术,比如纳米改性、生物基塑料改性等,如果书中能有所涉及,那就更好了。总而言之,我期待这本书能成为我案头必备的工具书, whenever I encounter a problem, I can find a solution and inspiration within its pages.

评分

我是一名材料科学的爱好者,虽然不是科班出身,但我对各种材料的奥秘充满了好奇。我经常阅读相关的科普读物,试图理解材料背后的科学原理。《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本书,从书名上看,就带着一种探索未知的魅力。我希望书中能够以一种通俗易懂的方式,向我解释塑料改性背后的科学原理。例如,为什么在塑料中加入某些添加剂,就能使其变得更坚固?这些添加剂是如何与塑料分子相互作用的?我希望书中能够通过一些形象的比喻和图示,帮助我理解复杂的概念。我特别希望能了解,不同的改性技术是如何影响塑料的微观结构,进而影响其宏观性能的。这本书能够让我更深入地理解我们日常生活中随处可见的塑料制品,以及科技是如何不断地赋予它们新的生命和可能。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拓宽我的视野,让我对材料科学有一个更全面、更深入的认识。

评分

坦白说,我是一名初入塑料行业不久的大学生,对于“塑料改性”这个概念,我之前也只是在课堂上有所了解,概念性的东西居多,实践起来感觉云里雾里。《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个名字,让我看到了一个系统学习的机会。我希望能通过这本书,建立起对塑料改性一个全面而清晰的认知体系。我希望书中能从最基础的塑料分类、结构特性讲起,然后逐步深入到各种改性剂的种类、机理、作用方式。比如,对于常见的增韧剂,如橡胶、弹性体,它们是如何与基体树脂相容并发挥作用的?对于增强材料,如玻璃纤维、碳纤维,如何选择合适的纤维类型、长度、表面处理,以及如何在加工过程中保证其分散性和界面结合?此外,我也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不同塑料类型(如PE、PP、PVC、ABS、PC、PA等)的典型改性案例,详细介绍改性目的、所用材料、配方设计、加工工艺以及最终性能的提升情况。例如,如何将普通的PP改性成具有高强度和高耐热性的材料,用于汽车发动机舱盖?如何将ABS改性成具有优异阻燃性和高尺寸稳定性的材料,用于电子设备的开关外壳?我希望这本书能够通俗易懂,即使是初学者也能理解,同时又能提供足够的深度,让我能够深入理解改性的原理,而不仅仅是停留在配方层面。我特别期待书中能够有对不同改性技术在加工过程中的影响进行详细的分析,例如,在挤出、注塑过程中,如何控制温度、剪切速率等参数,以最大化改性效果。

评分

作为一家小型塑料模具制造厂的负责人,我们的业务范围比较窄,但客户的需求却越来越多元化。有些客户会要求我们使用具有特殊性能的塑料材料,比如高强度、高耐温、低摩擦、抗静电等等,而我们自己对于这些材料的配方和改性技术了解得并不深入。《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本书,正好能弥补我们在这方面的知识短板。我希望书中能提供一些实用的、易于在中小企业实现的塑料改性方案,而不是那些只在大企业才能实现的复杂技术。比如,对于一些要求高流动性的应用,书中是否会介绍如何通过加入润滑剂、加工助剂来改善塑料的加工性能,从而降低生产成本,提高生产效率?对于一些需要增强材料韧性的需求,是否能提供一些经济高效的改性方法,比如使用廉价的弹性体共混?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成本控制的建议,以及如何平衡性能提升和成本增加之间的关系。如果书中能提供一些不同性能提升维度(如强度、韧性、耐温性、阻燃性等)对应的常用改性剂和典型配方,并附带一些简单的性能测试方法,那对我来说将是巨大的帮助。我希望这本书能够帮助我们更好地理解客户的需求,并根据客户的具体要求,提供定制化的材料解决方案,从而提升我们企业的竞争力。

评分

我是一家大型塑料加工企业的质量控制部主管,我们的产品种类繁多,质量要求也非常严格。在生产过程中,我们经常会遇到由于原材料性能波动、加工参数不当等原因导致的质量问题,而塑料改性技术的掌握程度,直接关系到我们能否稳定地生产出合格的产品。《塑料改性与配方丛书:塑料改性实用技术与应用》这本书,对我而言,是一本解决实际生产问题的宝典。我希望书中能详细阐述如何通过精确的配方设计和严格的工艺控制,来保证塑料制品的各项性能指标,例如拉伸强度、弯曲强度、冲击强度、硬度、耐热性、尺寸稳定性、表面光泽度等。我特别关注书中关于如何诊断和解决常见质量缺陷的章节,例如,产品发脆、表面发白、翘曲变形、缩痕等,以及如何通过调整改性方案来预防这些问题的发生。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提供一些具体的、可操作的质量控制方法和标准,帮助我们建立起一套完善的质量管理体系。此外,如果书中能介绍一些快速检测塑料性能的方法,以及如何利用改性技术来提升产品的附加值,那对我们来说将是极大的福音。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