蚂蜂窝专栏作家。
     《藏地白皮书》、《很好金龟换酒》作者,*受文艺青年追捧的博客“很好金龟换酒”的博主傅真。
     《藏地白皮书》记录了她和毛铭基在西藏相遇、相知、相恋的童话传奇般的爱情,被众多网友奉为“爱情宝典” 。同名电影由著名导演关锦鹏搭建优秀的主创班底:林育贤导演、彭于晏和杨子珊主演,横跨北京、西藏、香港、伦敦等多地拍摄,将于今年9月开拍。 
     美好始于倾听自己内心的声音,决定为生活按下暂停键后,《很好金龟换酒》见证了两人由北至南游历了拉丁美洲的历程;《泛若不系之舟》则是亚洲部分的文集,一路遭遇小人物顽强的生存本领,傅真激起主动追随内心道路的勇气,也为两人始终牵手的环球旅行画下句号。但是,很好的,永远才刚刚开始。
生命影响生命。旅途中往往匆匆一面,许多人的面容和语言都在时间的潮水中退却,可他们身上有种类似精神价值的东西却通过某种难以解释的感性力量抵达我的内心深处,而终有一日会被发现和吸收。就像王小波曾经形容的似水流年—“就如同一个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着潺潺流水,粼粼波光,落叶,浮木,空玻璃瓶,一样一样从身上流过去”,我们也许会慢慢忘记这些曾经流过的东西,可是身上终究会留着它们的沉渣与痕迹。
  傅真,江西南昌人。曾任职投资银行金融分析师,现全职写作。著有《藏地白皮书》。 
重返印度
旅途疲惫综合征?
朝圣果阿
你到底是做什么工作的?
天堂地狱加尔各答
You Just Can't Walk Away
天使在人间
我的27 号
何处染尘埃
真假和尚
如梦之梦
佳期
邮局风波
漫长的告别
三个泰语词之一:Bangkok
三个泰语词之二:Kathoey
三个泰语词之三:Farang
仰·光
在路上
破晓
医心
奇遇
何意世多艰
越走越南
何处是家乡
归路许多长
后记:满船空载月明归
  后记:满船空载月明归(节选)
  现在回想起来,我们总将幸福快乐定格在将来时态—如果我买了一幢大房子就会快乐,如果我追到我的“女神”就会快乐,如果我升职位就会快乐……然而人的欲望永无止尽,世上并没有一劳永逸的快乐。如果我们总是抱着对未来的期待去生活,也便错失了每一个当下片刻的快乐。
  旅行结束之后,我既没有回英国也没有回投行,而是决定暂时全职写作,至少写完这两本游记和接下来的一本小说。出发前和旅途中我都不止一次地设想过这个可能性,却仍然没料到自己真的有勇气选择这条道路。在gapyear的念头刚刚萌发之际,我曾写过一篇激情澎湃的博文,大谈“认识世界”与“寻找自我”,有位读者毫不客气地留言说:“别找了,我试过gapyear,没用的。”Butthereyougo,它在我身上起作用了。旅行或许只是验证而并没有真的改变我的世界观和价值观,然而它的确使我变成了一个新人。我终于不再试图让所有的人都满意,也不再为了他人的梦想而让自己忙得像个陀螺。我终于决定尝试去过对自己来说最好的生活,而不是对别人来说最好的生活。
  这条路不知道能走多久,但至少现在每一个当下的我都比从前快乐得多。更重要的是,这快乐得来不易,它经过了旅途中不断的拷问和扬弃,是何兆武先生在《上学记》中所说的“通过苦恼的欢欣”,而不是空泛无知的信仰—这大概才是更为真实的快乐。
  有时我很难相信自己去过的那些地方真的存在。我的意思是,我当然知道它们真的存在,只是每每想起都有恍如隔世之感。危地马拉的小山村,委内瑞拉的天使瀑布,世界尽头的乌斯怀亚,印度鹿野苑的日本寺庙,缅甸的因莱湖……它们仿如电影中的画面一般既真实又虚幻,几乎像是只因我的经过而存在,而在那里遇见的人们也和我离开他们时一样,没有变化地明日复明日,永远停留在我记忆中的样子。
  这当然只是我一厢情愿的想象。世上的一切都逃不过时间,即便只是短短一两年。旅途中每当与喜欢的人或地方告别时,我的心中都有种纠结感,一面渴望着未来某日能够重聚,一面又深感日月如梭而人性脆弱,一旦走了就恐怕不会再有勇气回来。在危地马拉的山村学校学西班牙语的那两个星期是毕生难忘的经历,生活清简而内心充实,离别时不但舍不得那些可爱的村民、老师和同学,甚至和学校的三只狗狗Compa、Cabi和Buster都难舍难分。谁知旅行结束后收到学校负责人Julia发来的邮件,说新图书馆终于建好了,可是Compa和Cabi却已经离开了这个世界。我失魂落魄地坐在那里,回想着Compa因为害怕打雷而一个劲儿地往我们怀里钻的情景,回想着Cabi发嗲时四脚朝天要求抚摸的傻样儿,努力压抑着鼻腔的酸楚和心中的起伏。虽然早知道聚散无常,但偏偏情之所钟,唯在吾辈。
  在玻利维亚遇见的马克和莫莉结束了一年的旅行后回到美国丹佛继续当老师;印度遇见的日本男生登志公君已经环游世界足足两年多,看样子乐不思蜀,不知何处是归程;我的好友阿比在那场盛大的印度婚礼之后带着妻子高里回到伦敦生活,他换了工作部门,但仍隔三岔五地在WhatsApp上告诉我最新最劲爆的前同事八卦消息;拉萨的新朋友梁子师兄目前也在英国学习动物保护,之后很可能还是回西藏继续这份他热爱的事业;清迈的Michael由于租约原因不得不关掉小鸟旅馆,又与朋友合伙开了两家新的青年旅舍,如今的住客比从前斯文安静得多,小鸟旅馆群魔乱舞的日子已经一去不返;缅甸遇见的女大学生Khaing则始终没有给我们发来邮件,不知她现在是否学会了上网,也不知她大学毕业以后究竟找了一份什么样的工作……
  而至于整趟旅行中与我们最有缘分的韩国女生佳映(在拉丁美洲曾一路重逢七次之多),这场缘分也一直延续了下去—回来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已经在北京和首尔两次相聚。她剪了新发型,找了新工作,换了新男友,拿着我的上一本书翻到有她照片的那一页笑得只见牙不见眼。品尝着美味的北京烤鸭、韩国烤肉、海鲜饼、涮羊肉和寿喜锅,我们总是不约而同地回想起拉丁美洲的各种“黑暗料理”。在那些“心比天高、命比纸薄”的日子里,三个吃货讨论最多的就是回国后要怎样大快朵颐,怎样把我们朝思暮想的美食一一补齐。
  “你不会相信的,”在秘鲁的一间小餐馆里,我对佳映说,“我和铭基甚至列了一个清单,上面是我们回国以后想要马上去吃的东西……”
  她张大嘴愣在那里,半晌才狂笑起来,“你也不会相信的……我也是!我也有一个这样的清单!”
  法国作家夏多布里昂曾经写道:“每一个人身上都拖带着一个世界,由他所见过、爱过的一切所组成的世界,即使他看起来是在另外一个不同的世界里旅行、生活,他仍然不停地回到他身上所拖带的那个世界去。”这句话被后人引用得太多,但每次看到仍然心有戚戚。一个人会逐渐同他的遭遇混为一体,我便是这样在两个世界里来回穿梭—旅行时我无法摆脱使我成为今日之“我”的那个世界,归来之后却又背负起了由旅途中所见过、爱过、痛过的一切所构成的世界。
  看世界新闻时感受尤其明显,仿佛在那些遥远国度发生的大事小事都与自己有某种关联:查韦斯去世,阿根廷物价飞涨,印度强奸案频发,泰国局势动荡,金边清洁工人罢工……人如浮尘,游弋世间。我仍是茫茫天地间一粒微尘,可似乎真的离世界更近了。
  在那些新闻里,我看见的不是新闻本身,而是曾经在路上遇见过的人们,以及彼此相遇相处的时刻所堆积起来的记忆。和我熟悉的同胞们一样,那些生活在远方的普通小人物也同样有着顽强的生存本领,无论生活多么沉重、艰辛、不公平,他们奋力向前,笑着流泪,珍视情感,保有尊严。从这许许多多人身上,我仿佛看到了整个人类的爱恨与困惑、等待和希望。他们就是历史,他们就是人性,他们就是阳光、苦难、生死与命运。
  生命影响生命。旅途中往往匆匆一面,许多人的面容和语言都在时间的潮水中退却,可他们身上有种类似精神价值的东西却通过某种难以解释的感性力量抵达我的内心深处,而终有一日会被发现和吸收。就像王小波曾经形容的似水流年—“就如同一个人中了邪躺在河底,眼看着潺潺流水,粼粼波光,落叶,浮木,空玻璃瓶,一样一样从身上流过去”,我们也许会慢慢忘记这些曾经流过的东西,可是身上终究会留着它们的沉渣与痕迹。
  而我又能给他们什么呢?旅途中耳闻目睹着无数只能用“命运”来解释的不幸,我常常感到深沉的愤怒和无力,简直想打电话去举报上帝。现在的我仍未找到上帝,却也渐渐在心中与他达成了某种形式的和解—既然我们是幸运的,那就不要辜负这份幸运。既然我背负起了他们的世界,那就得替他们好好活着,善待自己的天赋和机会,努力活出生命的种种可能性。
  身上背着两个世界,路越走越远越沉重,但我乐于承受这生命中必须承受之重。
这本《泛若不系之舟》读来,我脑海里总会浮现出一种难以名状的辽阔感。仿佛置身于一片无垠的海洋,或是一片寂静的星空,而我,不过是其中一叶随波逐流的小舟,没有确定的目的地,也没有固定的航线。这种感觉并非源于故事中的具体情节,而是作者笔下那种淡淡的疏离感和对生命本质的细腻体察。有时候,我会觉得作者仿佛是一个旁观者,静静地观察着这个世界的悲欢离合,然后用一种超然的笔触将它们轻轻地描绘出来。没有激烈的冲突,没有惊天动地的转折,一切都像是自然而然地发生,又像是注定会消散。这种“不系”的状态,初读时可能会让人觉得有些茫然,甚至会有一丝不安。但随着阅读的深入,你会逐渐体会到其中蕴含的某种哲学意味。它并非鼓励消极避世,而是在暗示一种超越束缚的自由,一种与万物和谐共处的自在。这种境界,是现代人常常在忙碌和焦虑中遗忘的。作者用他独有的方式,将这份宁静和辽远缓缓注入读者的心灵,让我们有机会停下来,审视自己的内心,感受生命本真的样子。
评分每一次翻开《泛若不系之舟》,都像是踏上了一段意想不到的旅程,但这份旅程并非是沿着既定的地图前进,更多的是一种心境的探索。我会被书中那种随性而又深刻的叙述方式深深吸引。它不急不缓,如同微风拂过湖面,荡漾开层层涟漪,每一圈涟漪都带着不同的意蕴。我喜欢作者对于细节的捕捉,那些看似微不足道的场景,却能在读者的脑海中勾勒出鲜活的画面,甚至能感受到空气中弥漫的气息,听到远处传来的声音。这种描绘的功力,让我觉得仿佛置身其中,与书中的人物一同呼吸,一同感受。而且,作者似乎有一种魔力,能将最平凡的事物赋予最动人的灵魂。它让我重新审视身边的一切,发现那些被我们忽略的美好和深刻。这种阅读体验,与其说是在读一个故事,不如说是在与作者进行一场灵魂的对话。我们在一页页的文字中,寻找共鸣,也发现自我。这种感觉非常奇妙,仿佛每一次阅读,都能获得新的启发和感悟,而这些感悟,又会悄然地改变我对世界的看法。
评分这是一部真正能够“沉浸”其中的作品。阅读《泛若不系之舟》的过程,我感觉自己仿佛卸下了所有的防备,完全投入到那个由文字构建的世界之中。作者的语言有一种独特的魅力,它或许不华丽,却充满了力量,能够直接触及心灵深处。我会被那些精妙的比喻所打动,它们将抽象的情感具象化,让我能够清晰地感受到其中的含义。同时,我也被书中那种“无为而治”的哲学所吸引。它并非提倡什么都不做,而是在强调一种顺应自然、不强求的智慧。这种智慧,在当今这个充满竞争和压力的社会尤为珍贵。它提醒我们,有时候,放慢脚步,顺势而为,反而能获得更大的自由和幸福。我常常在读完一章后,会久久地停下来,回味其中的文字,思考作者想要传达的深意。这种阅读体验,就像是在品味一杯醇厚的美酒,越品越有味道,越品越能体会其中的甘醇。它让我对生命有了更深刻的认识,也对如何与世界相处有了新的思考。
评分《泛若不系之舟》给我的感觉,就像是一个巨大的、开放的画卷,作者只是提供了最基本的笔触,剩下的色彩和细节,都留给了读者去填充。我惊喜于作者留下的想象空间,它不像某些作品那样事无巨细地将一切都摆在眼前,而是以一种含蓄而又引人入胜的方式,引导读者去思考,去联想。这是一种非常高级的叙事技巧,它赋予了这本书极大的生命力,也让每一个读者都能从中读出属于自己的故事。我尤其欣赏作者在处理人物情感时那种克制而又深沉的表达。没有歇斯底里的呐喊,也没有矫揉造作的抒情,只有恰到好处的留白,让那些暗涌的情绪在文字之下缓缓流淌。这种“犹抱琵琶半遮面”的艺术手法,反而更能触动人心最柔软的部分。读这本书,我常常会陷入一种沉思,回忆起自己过往的经历,对照着书中的意境,会有豁然开朗的感觉,也会有淡淡的忧伤。它是一种潜移默化的影响,让你在不经意间,对生活有了更深的理解和感悟。
评分《泛若不系之舟》是一本能够带给你惊喜的书,即便你已经读了很多同类型的作品,它依然能以其独特的方式打动你。我喜欢作者对“流动性”的深刻洞察,无论是时间、情感,还是人生,似乎都在书中呈现出一种动态的美感。它没有一个固定的形态,也没有一个不变的答案,一切都在不断地变化和演进。这种“泛若不系”的状态,在我看来,是一种对生命本质的深刻理解。它不是一种无序的混乱,而是一种充满生命力的自由。这种自由,源于对一切束缚的超越,也源于对自我本真的探索。我会被书中某些片段的诗意所折服,它们就像是散落在文字中的珍珠,闪烁着智慧的光芒。阅读这本书,就像是在与一位智者进行交流,他用最简洁的语言,揭示了最深刻的道理。每一次阅读,都会有新的发现,新的领悟。它不仅仅是一部文学作品,更像是一本人生指南,虽然它从不直接告诉你该怎么做,却能让你在字里行间,找到属于自己的答案。
评分书的版面有点小,和图片有点对不上
评分买来囤着,闲下来慢慢看,看过傅真的其他书都非常不错
评分通过两人的日记,记录两位年轻人从相识、相恋、相爱,有点像韩剧。
评分京东购物就是好,书本质量非常好
评分想了解旅行家的生活状态,感受一下这种魅力
评分第一次买这个,看到很多人买就买了,大品牌应该放心
评分还不错哦⊙∀⊙!还不错哦⊙∀⊙!还不错哦⊙∀⊙!还不错哦⊙∀⊙!
评分作为游记看很不错
评分现代生活压力大,找个地方旅行成奢望。能让人放空自己的一本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