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从上古到现代,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里,没有几个人真正有过属于个人的尊严。我们的文化传统里,一切尊严都从整体上定义,唯独缺失了个人的位置。然而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同样需要体面地活着。王小波在《中国人的尊严》中传达的是:生活对于中国人来说,不是算草纸,不能说撕就撕,乱写乱画。
  《王小波系列:中国人的尊严》是当代作家王小波的杂文精选集,收录了《个人尊严》《居住环境与尊严》《我的精神家园》《苏东坡与东坡肉》《奸近杀》等经典杂文。作者以深刻甚至带着调侃的笔调针砭时事,对“个人尊严”“媚雅”“格调”等问题进行了有趣而深刻的分析。
  
  王小波,当代著名学者、作家。1952年出生于北京,1969年到云南插队,后转插队到山东,做过民办教师。1974年以后在北京街道当工人。1978年考入中国人民大学贸易经济系,1986年在美国匹兹堡大学获文科硕士学位,1988年回国,先后在中国人民大学、北京大学任教。1992年成为自由撰稿人。1997年4月11日病逝于北京。
  王小波被誉为“中国的乔伊斯兼卡夫卡”,他是唯一一位两次获得世界华语文学界重要奖项“台湾联合报系文学奖中篇小说大奖”的中国大陆作家。主要作品有:《黄金时代》《白银时代》《青铜时代》《黑铁时代》《沉默的大多数》等。
  在我心目中,小波是一位浪漫骑士,一位行吟诗人,一位自由思想者。
  ——李银河
  王小波是好样的,我也是好样的。我们不存在谁盖了谁的问题。王小波要是活着,我觉得他会更牛。
  ——王朔
  首次读到王小波是在厕所便秘的时候,发现的快乐使我差点像阿基米德一样光屁股跑上街。我偏偏更爱王小波这摊污泥,这混合着灵与肉的污泥。在他的笔下,人没有神性,却处处都是神性的体现。
  ——冯唐
  王小波是“难得明白”,他能用书本上的知识廓清实际生活中的太多的糊涂,明白真实的而不是臆想的人生世界……他争的是个明白,争的是一个不要犯傻不要愚昧不要自欺欺人的问题。
  ——王蒙
个人尊严
君子的尊严
居住环境与尊严
饮食卫生与尊严
我的精神家园
洋鬼子与辜鸿铭
救世情结与白日梦
百姓·洋人·官
椰子树与平等
警惕狭隘民族主义的蛊惑宣传
长虫·草帽·细高挑
卡拉OK和驴鸣镇
从Internet说起
奸近杀
外国电影里的幽默
电影·韭菜·旧报纸
商业片与艺术片
我对国产片的看法
中国为什么没有科幻片
电脑特技与异化
旧片重温
为什么要老片新拍
欣赏经典
好人电影
都市言情剧里的爱情
有关爱情片
《祝你平安》与音乐电视
《他们的世界》序
《他们的世界》跋
《红拂夜奔》序
《黄金时代》后记
《未来世界》自序
《寻找无双》序
《怀疑三部曲》序
《怀疑三部曲》后记
《思维的乐趣》自序
不新的《万历十五年》
《代价论》、乌托邦与圣贤
从《黄金时代》谈小说艺术
关于文体
关于格调
关于幽闭型小说
文明与反讽
关于“媚雅”
有关贫穷
有关“伟大一族”
有关“给点气氛”
生活和小说
我看老三届
苏东坡与东坡肉
驴和人的新寓言
愚人节有感
写给新的一年(1996年)
写给新的一年(1997年)
  个人尊严
  在国外时看到,人们对时事做出价值评判时,总是从两个独立的方面来进行:一个方面是国家或者社会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经线;另一个方面是个人的尊严,这像是时事的纬线。回到国内,一条纬线好像都没有,连尊严这个字眼也感到陌生了。
  提到尊严这个概念,我首先想到英文词dignity,然后才想到相应的中文词。在英文中,这个词不仅有尊严之义,还有体面、身份的意思。尊严不但指人受到尊重,它还是人的价值之所在。从上古到现代,数以亿万计的中国人里,没有几个人有过属于个人的尊严。举个大点的例子,中国历史上有过皇上对大臣施廷杖的事,无论是多大的官,一言不合,就可能受到如此当众羞辱,高官尚且如此,遑论百姓。除了皇上一人,没有一个人能有尊严。有一件最怪的事是,按照传统道德,挨皇帝的板子倒是一种光荣,文死谏嘛。说白了就是:无尊严就是有尊严。此话如有任何古怪之处,罪不在我。到了现代以后,人与人的关系、个人与集体的关系,仍有这种遗风——我们就不必细说“文革”中、“文革”前都发生过什么样的事情。到了现在,已经不用见官下跪,也不会在屁股上挨板子,但还是缺少个人的尊严。环境就是这样,公共场所的秩序就是这样,人对人的态度就是这样,不容你有任何自尊。
  举个小一点的例子,每到春运高潮,大家就会在传媒上看到一辆硬座车厢里挤了三四百人,厕所里也挤了十几人。谈到这件事,大家会说国家的铁路需要建设,说到铁路工人的工作难做,提到安全问题,提到所有的方面,就是不提这些民工这样挤在一起,完全没有了个人的尊严——仿佛这件事很不重要似的。当然,只要民工都在过年时回家,火车总是要挤的,谁也想不出好办法。但个人的尊严毕竟大受损害,这件事总该有人提一提才对。
  另一件事现在已是老生常谈,人走在街上感到内急,就不得不上公共厕所。一进去就觉得自己的尊严一点都没了。现在北京的公厕正在改观,这是因为外国人到了中国也会内急,所以北京的公厕已经臭名远扬。假如外国人不来,厕所就要臭下去,而且大街上改了,小胡同里还没有改。我认识的一位美国留学生说,有一次他在小胡同里内急,走进公厕撒了一泡尿,出来以后,猛然想到自己刚才满眼都是黄白之物,居然能站住了不倒,觉得自己很了不起,就急忙来告诉我。北京的某些街道很脏很乱,总要到某个国际会议时才能改观,这叫借某某会的东风。不光老百姓这样讲,领导也这样讲。这话听起来有点不对味。不雅的景象外人看了丢脸,没有外人时,自己住在里面也不体面——后一点总是被人忘掉。
  作为一个知识分子,我发现自己曾有一种特别的虚伪之处,虽然一句话说不清,但可以举一些例子来说明。假如我看到火车上特别挤,就感慨一声道:这种事居然可以发生在中华人民共和国的土地上!假如我看到厕所特脏,又长叹一声:唉!北京市这是怎么搞的嘛!这其中有点幽默的成分,也有点当真。我的确觉得国家和政府的尊严受到了损失,并为此焦虑着。当然,我自己也想要一点个人尊严,但以个人名义提出就过于直露,不够体面——言必称天下,不以个人面目出现,是知识分子的尊严所在。当然,现在我把这作为虚伪提出,已经自外于知识分子。但也有个好处,我找到了自己的个人面目。
  有关尊严问题,不必引经据典,我个人就是这么看。但中国忽视个人尊严,却不是我的新发现。从大智者到通俗作家,有不少人注意到一个有中国特色的现象。罗素说,中国文化里只重家族内的私德,不重社会的公德公益,这一点造成了很要命的景象。费孝通说,中国社会里有所谓“差序格局”,与己关系近的就关心,关系远的就不关心或少关心。结果有些事从来就没人关心。龙应台为这类事而愤怒过,三毛也大发过一通感慨。
  读者可能注意到了,所有指出这个现象的人,或则是外国人,或则曾在国外生活过,又回到了国内。没有这层关系的中国人,对此浑然不觉。笔者自己曾在外国居住四年,假如没有这种经历,恐怕也发不出这种议论——但这一点并不让我感到开心。环境脏乱的问题,火车拥挤的问题,社会秩序的问题,人们倒是看到了,但总从总体方面提出问题,讲国家的尊严、民族的尊严。其实这些事就发生在我们身边,削我们每个人的面子——对此能够浑然无觉,倒是咄咄怪事。
  人有无尊严,有一个简单的判据,是看他被当作一个人还是一个东西来对待。这件事有两重性,其一是别人把你当作人还是东西,是你的尊严之所在;其二是你把自己看成人还是东西,也是你的尊严所在。挤火车和上公共厕所时,人只被当身体来看待。这里既有其一的成分,也有其二的成分,而且归根结底,和我们的文化传统有关。说来也奇怪,中华礼仪之邦,一切尊严,都从整体和人与人的关系上定义,就是没有个人的位置。一个人不在单位里、不在家里,不代表国家、民族,单独存在时,居然不算一个人,就算是一块肉。这种算法当然是有问题。
  我的算法是:一个人独处荒岛而且谁也不代表,就像鲁滨孙那样,也有尊严,可以很好地活着。这就是说,个人是尊严的基本单位。知道了这一点,火车上太挤了之后,我就不会再挤进去而且浑然无觉。
  君子的尊严
  笔者是个学究,待人也算谦和有礼,自以为算个君子——当然,实际上是不是,还要别人来评判。总的来说,君子是有文化、有道德的人,是士人或称知识分子。按照中国的传统,君子是做人的典范。君子不言利。君子忍让不争。君子动口不动手。君子独善其身。这都是老辈子传下来的规矩,时至今日,以君子自居的人还是如此行事。我是宁做君子不做小人的,但我还是以为,君子身上有些缺点,不配作为人的典范,因为他太文弱、太窝囊、太受人欺。
  君子既不肯与人争利,就要安于清贫。但有时不是钱的问题,是尊严的问题。前些时候在电视上看到北京的一位人大代表发言,说儿童医院的挂号费是一毛钱,公厕的收费是两毛钱。很显然,这样的收费标准有损医务工作的尊严。当然,发言的结尾是呼吁有关领导注意这个问题,有关领导也点点头说:“是呀是呀,这个问题要重视。”我总觉得这位代表太君子,没把话讲清楚——直截了当的说法是:我们要收两块钱。别人要是觉得太贵,那你就还个价来——这样三下五除二就切入了正题。这样说话比较能解决问题。
  君子不与人争,就要受气。举例来说,我乘地铁时排队购票,总有一些不三不四的人到前面加塞。说实在的,我有很多话要说:我排队,你为什么不排队?你忙,难道我就没有事?但是碍于君子的规范,讲不出口来。话憋在肚子里,难免要生气。有时气不过,就嚷嚷几句:“排队,排队啊。”这种表达方式不够清晰,人家也不知道是在说他。正确的方式是:指住加塞者的鼻子,口齿清楚地说道:“先生,大家都在排队,请你也排队。”但这样一来,就陷入与人争论的境地,肯定不是君子了。
  常在报纸上看到这样的消息:流氓横行不法,围观者如堵,无人上前制止。我敢断定,围观的都是君子,也很想制止,但怎么制止呢?难道上前和他打架吗?须知君子动口不动手啊。我知道英国有句俗话:绅士动拳头,小人动刀子。假如在场的是英国绅士,就可以上前用拳头打流氓了。既然扯到了绅士,就可以多说几句。从前有个英国人到澳大利亚去旅行,过海关时,当地官员问他是干什么的。他答道:“我是一个绅士。”因为历史的原因,澳大利亚人不喜欢这句话,尤其不喜欢听到这句话从一个英国人嘴里说出来。那官员又问:“我问你的职业是什么?”英国人答道:“职业就是绅士。难道你们这里没有绅士吗?”这下澳大利亚人可火了,差点儿揍他,幸亏有人拉开了。在英美,说某人不是绅士,就是一句骂人的话。
  当然,在我们这里说谁不是君子,等于说他是小人,也是一句骂人的话。但君子和绅士不是一个概念。从字面上看,绅士(gentleman)是指温文有礼之人,其实远不止如此。绅士要保持个人的荣誉和尊严,甚至可以说是这方面的专业户。坦白地说,他们有点狂傲自大。但也有一种好处:真正的绅士绝不在危险面前止步。大战期间,英国绅士大批开赴前线为国捐躯,甚至死在了一般人前面。君子的标准里就不包括这一条。中国的君子独善其身,这样就没有了尊严。这是因为尊严是属于个人的、不可压缩的空间,这块空间要靠自己来捍卫——捍卫的意思是指敢争、敢打官司、敢动手(勇斗歹徒)。我觉得人还是有点尊严的好,假如个人连一个待的地方都没有,就无法为人做事,更不要说做别人的典范了。
  ……
这本书给我带来的最直接的感受,是一种沉甸甸的思考。它不像那些轻松愉快的读物,读完后可以立刻忘却,而是会像一颗种子,在你的脑海里生根发芽,不断地引发新的联想。作者的文字非常有力量,不华丽,但每一个字都精准地击中了要害。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冷静剖析,那种不带偏见的观察,让人不得不佩服作者的洞察力。它让我看到了隐藏在表象之下的真相,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所处的时代。书中的某些情节,甚至让我感到一种莫名的悲伤,但这种悲伤并非绝望,而是一种对生命复杂性的深刻理解。我常常会在阅读的间隙,望着窗外发呆,回味书中的每一个细节,试图去理解作者想要传递的那些信息。这是一种与作者在思想层面上的深度交流,也是一次自我对话的过程。
评分这本作品的语言风格非常独特,带有一种特有的幽默感,但这种幽默背后,却隐藏着深刻的洞察和无奈。作者似乎总能在最恰当的时候,用最精准的词语,描绘出最真实的情感。我常常会被书中的一些段落逗笑,但笑过之后,又会陷入更深的思考。它就像是一种苦涩的糖果,入口微苦,回味却甘甜。我尤其喜欢书中对于一些社会现象的辛辣讽刺,那种一针见血的评论,让人拍案叫绝。它让我看到了那些被掩盖起来的真相,也让我开始反思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阅读这本书,对我来说,不仅仅是获取信息,更是一种精神上的洗礼。它让我看到了中国人的坚韧和智慧,也让我对未来充满了希望。这本书,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令人印象深刻的作品之一。
评分这本书的封面设计,纯粹的色彩搭配,带着一种朴素而又不失力量的质感。封面上字体古朴,仿佛穿越了时光,静静地诉说着一段历史。拿到手里,纸张的触感温润,印刷清晰,字里行间透着一股沉甸甸的分量。我一直对那些能够触及灵魂深处,引发思考的作品有着特别的偏爱,而这本书,恰恰给我带来了这样的惊喜。它不像市面上许多哗众取宠的书籍,用浮夸的语言堆砌,而是用一种娓娓道来的方式,将一个个鲜活的人物和事件呈现在眼前。阅读的过程中,我常常会停下来,反复咀嚼其中的一些句子,它们像是深夜里的一盏灯,照亮了我内心深处的某些角落。我尤其喜欢作者在描绘人物内心世界时的细腻笔触,那种挣扎、那种迷茫、那种坚守,都如同亲身经历一般,让我感同身受。这本书不是那种读完就丢在一旁的快餐文学,它更像是一位老友,会在未来的日子里,时不时地浮现在我的脑海中,给我带来新的启发和感悟。
评分这本书的叙事节奏把握得非常好,既有波澜壮阔的历史画面,也有细腻入微的人物刻画。我感觉自己像是身临其境,亲眼见证了那些发生在过去的故事。作者的文笔非常有感染力,他能够将枯燥的历史事件,描绘得生动有趣,引人入胜。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人性的探索,那种对善恶、对光明与黑暗的深入挖掘,让我对人类自身有了更深的认识。它不是一部简单的是非题,而是充满了灰色地带,需要读者自己去判断和思考。我读这本书的时候,常常会忘记时间,沉浸在书中的世界里,仿佛自己也是那个时代的一员,和书中的人物一起经历着那些喜怒哀乐。这种沉浸感,是衡量一本好书的重要标准。它让我看到了历史的宏大,也感受到了个体生命的渺小与伟大。
评分我被书中那种宏大的叙事和深刻的人文关怀深深吸引。作者仿佛是一位历史的梳理者,又像是一位人性的观察家,将一段尘封的往事,以一种近乎诗意的语言娓娓道来。书中的人物,无论身份高低,都充满了复杂性和矛盾性,他们的喜怒哀乐,他们的奋斗与挣扎,都真实得令人心痛。我仿佛能看到他们眼中闪烁的光芒,也能感受到他们内心的煎熬。作者并没有简单地给出结论,而是留给了读者广阔的思考空间。在阅读的过程中,我不断地问自己,换作是我,又会做出怎样的选择?这种代入感,是许多其他书籍难以给予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时代背景的描绘,那种历史的厚重感扑面而来,让我对那个年代有了更深刻的理解。这本书不仅仅是关于故事,更是关于那些在历史洪流中,努力寻找自我价值和尊严的普通人。它让我重新审视了“人”的意义,以及在变幻的世界中,我们如何坚守内心的那份纯粹。
评分收着先慢慢看
评分好书,物流神速,我大概压力太大写够字数。
评分大爱王小波!⊙∀⊙!
评分好书,好好读读提升一下自己的内心世界
评分京东书籍品类日血拼成果,花270买了800的书,折扣达到惊人的0.3375,共17本书,平均每本16元左右。帅呆了!
评分书很好,名家之作,值得一看与学习
评分质量不错,京东快
评分物流给力,周六订,周日就到了。
评分像是正版的书,超喜欢王小波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