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

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李栓成,张晓勇 编
图书标签:
  • 工程机械
  • 底盘
  • 构造
  • 维修
  • 图解
  • 机械工程
  • 技术
  • 实操
  • 故障诊断
  • 保养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化学工业出版社
ISBN:9787122204981
版次:1
商品编码:11524482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10-01
页数:255
正文语种:中文

具体描述

编辑推荐

图解方式,全书涵盖各种多种机型结构图片400多幅,文字辅助说明,构造、拆装、维修过程简明易懂;
机种范围广,涵盖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叉车等,有典型代表性。

内容简介

本书主要介绍了使用最为广泛的工程机械(推土机、装载机、平地机、挖掘机、叉车等)底盘的结构、工作原理及维护、维修等。内容上以我国生产的工程机械为主,同时适当介绍了国外较先进的同类机型,按照系统分章,主要包括传动系统、行驶系统、转向系统、制动系统。全书采用图解的方式,实用可靠,深入浅出,便于自学。
本书可供工程机械的科研、生产和使用单位的技术人员参考,也可作为高等学校工程机械专业的教材以及有关专业的教学参考书。

目录

第1章绪论1
1.1工程机械基本知识1
1.1.1工程机械的概念1
1.1.2工程机械的分类2
1.1.3工程机械产品型号的编制方法2
1.2常见工程机械及其基本组成3
1.2.1常见工程机械介绍3
1.2.2工程机械的基本组成9
1.3工程机械维护检修技术9
1.3.1工程机械维护制度9
1.3.2工程机械修理类别10
1.3.3工程机械维修的基本方法11
1.3.4拆装常识11
1.3.5常用零部件的拆装方法13
第2章传动系统16
2.1传动系统概述16
2.1.1传动系统的功用16
2.1.2传动系统的类型、组成17
2.1.3典型工程机械的传动系统21
2.2离合器26
2.2.1离合器的功用及类型26
2.2.2离合器的构造27
2.2.3离合器拆装与检修36
2.3液力变矩器44
2.3.1液力变矩器的基本组成及工作原理45
2.3.2液力变矩器构造45
2.3.3液力变矩器拆装与检修47
2.4变速器50
2.4.1变速器的功用及类型50
2.4.2变速器构造51
2.4.3变速器拆装与检修62
2.5万向传动装置72
2.5.1万向传动装置的功用、组成及应用72
2.5.2万向传动装置构造73
2.5.3万向传动装置拆装与检修77
2.6驱动桥84
2.6.1驱动桥的功用与分类84
2.6.2轮式驱动桥构造87
2.6.3履带式驱动桥构造95
2.6.4轮式驱动桥拆装与检修98
2.6.5履带式驱动桥拆装与检修106
第3章行驶系统112
3.1行驶系统功用、类型及组成112
3.2轮式行驶系统构造112
3.2.1车架113
3.2.2车桥114
3.2.3悬架118
3.2.4车轮与轮胎121
3.3履带式行驶系统构造124
3.3.1行走装置124
3.3.2悬架133
3.3.3车架136
3.4轮式行驶系统拆装与检修138
3.4.1悬架拆装与检修138
3.4.2车架检修140
3.4.3车轮与轮胎拆装与检修142
3.4.4转向桥拆装与检修145
3.5履带式行驶系统拆装与检修148
3.5.1履带式行驶系统拆装148
3.5.2履带行驶系统调整151
3.5.3履带行驶系统检修153
第4章转向系统158
4.1转向系统功用、类型及组成158
4.2轮式转向系统构造160
4.2.1轮式机械转向系统构造160
4.2.2轮式动力转向系统构造165
4.3履带式转向系统构造173
4.3.1履带式转向系统分类173
4.3.2转向离合器174
4.4轮式转向系统拆装与检修178
4.4.1轮式机械转向系统拆装与检修178
4.4.2轮式动力转向系统拆装与检修186
4.4.3轮式全液压转向系统拆装与检修191
4.5履带式转向系统拆装与检修194
4.5.1转向离合器拆装194
4.5.2转向离合器调整195
4.5.3转向离合器检修196
第5章制动系统198
5.1制动系统功用、类型及组成198
5.2制动器199
5.2.1蹄式制动器199
5.2.2盘式制动器204
5.2.3带式制动器206
5.3制动传动机构209
5.3.1机械式制动传动机构209
5.3.2液压式制动传动机构210
5.3.3气压式制动传动机构213
5.3.4气液式制动传动机构222
5.3.5全液压制动传动机构227
5.4防抱死制动系统228
5.4.1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分类及组成228
5.4.2防抱死制动系统的工作原理231
5.5制动器拆装与检修233
5.5.1蹄式制动器拆装与检修233
5.5.2盘式制动器拆装与检修239
5.5.3带式制动器拆装与检修242
5.6液压制动系统拆装与检修243
5.6.1制动总泵拆装与检修243
5.6.2制动分泵拆装与检修244
5.6.3液压制动系统的检查与调整244
5.7气压制动系统拆装与检修245
5.7.1空气压缩机拆装与检修245
5.7.2制动阀拆装与检修247
5.7.3压力控制阀拆装与检修248
5.7.4制动气室拆装与检修249
5.7.5调整臂拆装与检修250
5.7.6储气筒与附件检修250
5.8气顶油制动系统拆装与检修251
5.8.1组合阀检修与调整251
5.8.2气液总泵检修与装配252
5.9防抱死制动系统检修252
参考文献255

前言/序言


钢铁巨兽的脊梁:现代工程机械动力传输系统精解 在宏伟的建筑工地、繁忙的矿山深处、浩瀚的农田之中,那些庞大而强健的工程机械扮演着无可替代的角色。它们是现代工业文明不可或缺的基石,能够轻松搬运重物、开凿山体、犁铧大地,展现着令人惊叹的力量与效率。然而,在这些钢铁巨兽之下,隐藏着一个精密而复杂的“脊梁”——动力传输系统。正是这个由无数精密部件组成的协同网络,将发动机产生的澎湃动力,转化为驱动机械前进、作业的强大扭矩。 本书并非浅显的图文罗列,而是深入探究工程机械动力传输系统的核心奥秘,为读者呈现一个详尽、系统且富有洞察力的技术解析。我们将剥离表面,直抵动力传输的内在逻辑,从最基础的原理出发,逐步揭示各种复杂技术的精髓。 一、 动力传输的基石:机械传动原理与发展 任何复杂系统的构建都离不开基础理论的支撑。本书将从最朴素的机械传动原理入手,解析齿轮、皮带、链条等基本传动元件的工作方式,以及它们在不同应用场景下的优势与劣势。我们将探讨定轴齿轮传动、行星齿轮传动等经典结构,深入理解其传动比、效率、承载能力等关键参数。 更重要的是,我们将追溯机械传动技术的发展脉络,了解从早期的简单齿轮组到如今高度集成的动力换挡变速器,技术进步如何不断提升动力传输的平顺性、可靠性与智能化水平。我们将分析不同时代背景下,技术革新对工程机械性能带来的飞跃式提升,例如,早期工程机械的低效能与高磨损,如何通过引入更高强度的合金材料和更精密的加工工艺得到根本性改善。 二、 核心动力之源:发动机与动力输出 发动机是工程机械的“心脏”,为整个系统提供源源不断的动力。本书将聚焦于工程机械常用的柴油发动机,深入解析其工作原理,包括进气、压缩、做功、排气四个冲程的相互作用,以及燃油喷射、点火、冷却、润滑等辅助系统如何协同工作,确保发动机的高效稳定运行。 我们还将重点剖析发动机的动力输出特性,特别是不同转速和负荷下的扭矩与功率输出曲线,理解这些曲线如何影响工程机械的工作性能。此外,针对工程机械工作环境的特殊性,我们将讨论发动机如何应对高负荷、长时间运转以及恶劣天气条件,并简要介绍其过载保护和排放控制技术。 三、 扭矩的艺术:变速器的奥秘 工程机械在不同工况下需要实现不同的速度和力量输出,这正是变速器发挥其关键作用的领域。本书将对主流的工程机械变速器进行深度剖析: 手动变速器 (MT): 尽管在现代高端工程机械中逐渐被取代,但其基本原理依然是理解更复杂变速器的基础。我们将详细解析离合器、换挡机构、齿轮组等部件的构造与工作流程。 液力变矩器 (Torque Converter): 作为液力传动的核心,液力变矩器在工程机械中应用极其广泛。我们将深入解析其内部的泵轮、涡轮、导轮结构,以及油液如何在其中传递和放大扭矩。我们将详细阐述液力变矩器在起步、加速、负载变化等工况下的动态表现,以及其对提高驾驶平顺性和保护传动系统的作用。 动力换挡变速器 (Powershift Transmission): 这是现代工程机械中最具代表性的变速器类型之一。我们将详细解析其复杂的液压控制系统、多组行星齿轮组以及液压离合器/制动器的工作原理。本书将揭示动力换挡变速器如何实现在发动机运转情况下无级或分级换挡,以及其在提高作业效率、减少操作难度方面的重要贡献。我们将分析不同制造商的动力换挡技术差异,并探讨其控制策略的演进。 自动变速器 (AT) 与无级变速器 (CVT): 尽管在某些特定类型的工程机械中应用,但其技术原理与工程机械的需求相结合,也值得深入探讨。我们将简要介绍这些变速器在工程机械上的应用案例,以及它们如何进一步提升操作的便捷性和燃油经济性。 四、 力量的传递:传动轴与驱动桥 变速器输出的动力需要通过传动轴传递到驱动桥,驱动桥再将动力分配给车轮。本书将详细解析: 传动轴 (Driveshaft): 包括万向节 (Universal Joint) 的构造与作用,它如何补偿驱动轴之间的角度变化,以及如何承受扭矩载荷。我们将分析不同类型的万向节,如十字轴式万向节和等速万向节。 主减速器 (Differential): 这是驱动桥的核心部件,它能够将动力传递到左右驱动轮,并允许车轮在转弯时以不同的速度转动。我们将深入解析主减速器的齿轮结构,如行星齿轮、锥齿轮等,以及它们如何实现差速功能。 差速锁 (Differential Lock): 在恶劣的工况下,当一个车轮打滑时,差速器会导致动力全部流向打滑的车轮,使车辆无法前进。差速锁的作用就是将左右驱动轮强制连接,保证两轮同时获得动力。我们将详细解析不同类型差速锁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在提高车辆通过性方面的价值。 驱动桥 (Drive Axle): 包括各种类型的驱动桥,如重型驱动桥、转向驱动桥等,以及它们如何承受巨大的载荷和提供驱动力。 五、 动力与控制的协同:液压系统集成 现代工程机械的动力传输并非仅限于机械部分,液压系统扮演着至关重要的角色,它不仅提供动力,更实现了精密的控制。本书将深入探讨: 液压泵 (Hydraulic Pump): 作为液压系统的“心脏”,我们将解析齿轮泵、叶片泵、柱塞泵等不同类型液压泵的结构与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将机械能转化为液压能。 液压马达 (Hydraulic Motor): 液压马达将液压能重新转化为机械能,驱动行走机构或工作装置。我们将解析其与液压泵相似的结构类型,以及它们在实现不同转速和扭矩输出时的性能特点。 液压控制阀 (Hydraulic Control Valve): 这是液压系统的“大脑”,通过控制阀门的开启与关闭,实现对液压油流量、压力和方向的精确控制。我们将详细解析方向控制阀、压力控制阀、流量控制阀等不同类型阀门的工作原理,以及它们如何联动以实现复杂的功能。 液压油路设计与管路连接: 良好的液压油路设计是保证系统高效可靠运行的关键。我们将探讨合理的管路布局、接头选择以及油液过滤与冷却的重要性。 六、 智能化的未来:电子控制与监控 随着科技的飞速发展,电子控制系统已成为现代工程机械动力传输不可或缺的一部分。本书将展望并解析: 电子控制单元 (ECU): ECU如何接收来自各种传感器的信号,并根据预设的算法,控制变速器、发动机、液压系统等关键部件的工作。 传感器技术: 包括速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位置传感器等,它们如何实时监测系统运行状态,为ECU提供精确的数据。 故障诊断与数据记录: ECU如何进行自我诊断,并在出现故障时发出警报,同时记录运行数据,为维修提供便利。 人机交互界面: 驾驶员如何通过控制面板、显示屏等与动力传输系统进行交互,并了解其工作状态。 七、 维护与保障:可靠性与故障排除 任何复杂的机械系统都需要精心的维护才能保证其长期可靠运行。本书将不仅仅停留在理论层面,更会关注实际应用中的问题: 日常检查与保养: 涵盖油液液位、管路密封、部件清洁等关键的日常维护项目。 易损件的识别与更换: 例如,变速器油、液压油、滤芯、离合器片、制动带等易损件的寿命与更换周期。 常见故障的分析与排除: 针对动力传输系统中可能出现的异常噪音、动力不足、换挡困难、漏油等常见问题,我们将提供系统性的分析思路和排查方法,帮助读者快速定位问题根源。 维修工具与技术: 介绍进行动力传输系统维修所需的专业工具和必要的技术知识。 本书的独特价值: 本书摒弃了零散的知识点堆砌,而是以系统化的思维,将动力传输的各个环节融会贯通。我们注重原理的深度解析,力求让读者不仅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通过对每一个关键部件的细致剖析,以及对各部件之间协同作用的强调,本书将帮助读者构建起对工程机械动力传输系统的全面、深刻的认知。本书并非仅仅是技术的罗列,更是一次对“钢铁巨兽”内在生命力运作机制的深度探索,为所有对工程机械动力传输系统感兴趣的读者,提供一条清晰、深入且极具启发性的技术之路。无论您是行业内的专业人士,还是充满好奇心的爱好者,都能从本书中获得宝贵的知识与启示,更能提升您对工程机械的理解和实际操作能力。

用户评价

评分

老实说,我拿到这本书的时候,心里其实是有点忐忑的。毕竟“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听起来就不是那么容易驾驭的题材,我本身也不是科班出身,对机械原理的理解也仅限于一些皮毛。但翻开这本书,我的第一感觉就是“惊喜”。它并没有用那种冷冰冰的、技术性极强的语言来“轰炸”我,而是用一种非常平缓、自然的语调,娓娓道来。书中的插图质量真的让我惊艳,每一张图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色彩搭配和谐,线条流畅,而且最重要的——标注非常清晰!你不会看到那种密密麻麻、让你眼花缭乱的线条和数字,而是重点突出,让人一眼就能明白。特别是那些剖面图和爆炸图,简直是把机械的“灵魂”都展现在你面前了。我之前看很多书,对底盘的理解总是一个模糊的概念,知道它很重要,但具体是怎么个重要法,不太清楚。这本书通过对各个模块的细致分解,比如行走机构、转向机构、制动机构等等,让我对它们的功能有了非常直观的认识。它不仅仅是告诉你这些零件是什么,更重要的是告诉你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的。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液压系统的讲解,它把复杂的液压原理用非常形象的比喻和流程图展示出来,让我这个对此一窍不通的人,也能大致明白液压油是如何在系统中流动,驱动各个部件工作的。而且,书中对于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也进行了详细的分析。它不是那种简单地说“这个零件坏了就换”,而是会分析这个故障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以及在维修过程中需要注意哪些细节。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式,比直接告诉你答案更有价值。我之前也接触过一些相关的资料,但总觉得缺了点什么,可能是缺乏系统性,也可能是缺乏直观性。而这本书,从整体的构造到局部的细节,从工作原理到维修技巧,都做到了很好的衔接和贯通。它不是那种“一口吃成个胖子”的书,而是循序渐进,让你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逐步深入。另外,这本书的章节安排也很有条理,逻辑清晰,让你很容易找到自己想要了解的内容。例如,它会先介绍底盘的基本组成和功能,然后逐个分析各个主要系统,最后再讲到维修保养。这种结构化的编排,对于学习者来说,是非常友好的。我甚至觉得,即使是已经接触过工程机械一段时间的人,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不少新的启发和补充。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化的视角,让你能够从宏观到微观,全面地理解工程机械底盘的奥秘。当然,作为一本书,不可能面面俱到,但我认为,它在“图解”和“通俗易懂”这两个方面,已经做得非常出色了,完全超出了我的预期,给了我很多意想不到的收获。

评分

天哪,这本书简直是我最近的“救星”!作为一名对工程机械有点好奇心但又完全是门外汉的我来说,我一直渴望找到一本能让我“看明白”的入门读物。市面上很多书都充斥着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或者就是几张枯燥的图纸,看得我头晕眼花。直到我翻开《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我才真正找到了那种“豁然开朗”的感觉。首先,书名里的“图解”两个字就打消了我大部分的顾虑。我一直认为,对于机械这种事物,文字描述再详细,都不如一张清晰、标注准确的图来得直观。这本书这一点做得太好了!它不是那种简单地把零件摆在那里,而是通过大量的、高质量的插图,把底盘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清晰地展示出来。而且,这些图还不是静止的,很多地方都运用了爆炸图、剖面图,甚至是动态的模拟图(虽然我知道那是静态的图,但感觉就像是动态的),让你能清楚地看到各个零件是如何相互连接、如何工作的。比如,当我看到关于行走机构的介绍时,它不仅画出了履带、负重轮、诱导轮、张紧装置等,还通过箭头和虚线,告诉我它们是如何配合,让庞大的机械能够平稳地行驶,甚至是原地转向。这种“把复杂变简单”的能力,简直是太令人佩服了!而且,它还在图上做了非常详细的标注,每一个零件的名字、作用,甚至是一些关键的尺寸和配合关系,都标注得一清二楚。这对于我这种记性不好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可以对照着书,在一些工程机械的图片上,尝试着去找出书里讲到的那些零件,虽然不一定能百分之百准确,但这种“学以致用”的感觉,真的非常棒。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觉得很亲切,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原理。它会用一些生活中的类比来帮助你理解,比如把液压系统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把传动系统比作身体的骨骼和肌肉,这样一下子就降低了理解的门槛。而且,它还会适当地穿插一些“小贴士”或者“注意事项”,让你知道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哪些问题,以及如何避免。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维修部分时,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它不会上来就讲大修,而是从最基础的检查、保养开始,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发现问题,如何进行简单的调整和更换。这让我感觉,即使我不是专业的维修技师,也能对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字体大小适中,行间距也够大,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眼。而且,它还有个非常贴心的设计,就是很多知识点都会以“知识链接”或者“拓展阅读”的形式出现在旁边,让你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无疑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之,这本书真的实现了“图文并茂、深入浅出”的目标,对于想要了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的读者来说,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评分

我一直觉得,像工程机械这么复杂的东西,要想真正理解,非得是专业人士不可。但《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却彻底打破了我的这种固有观念。我是一个对机械一窍不通的普通读者,第一次拿到这本书,我本来是抱着试试看的心态,没想到,它带给我的惊喜是如此之大!这本书最吸引我的,绝对是它那令人惊叹的“图解”设计。我可以说,这本书的插图质量,绝对是市面上同类书籍中的佼佼者。每一张图都非常清晰、细致,而且标注得非常准确。它把庞大的工程机械底盘,像切蛋糕一样,一块一块地分解开来,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每一个零件的形状、尺寸,以及它们是如何相互连接、协同工作的。那些爆炸图,简直就是把机械的“灵魂”都展现在你面前了,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理解各个部件的功能和关系。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转向机构时,通过不同角度的示意图,展示了各种转向方式的原理,比如全轮转向、蟹行转向等等,这种直观的演示,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来得有说服力。而且,书中的文字部分也写得非常棒。它没有用那些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生动有趣的语言来解释复杂的机械原理。它会用一些我们生活中非常熟悉的例子来打比方,比如把液压系统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把传动系统比作身体的骨骼和肌肉,这样一下子就降低了理解的门槛。我之前在网上看到一些工程机械的维修视频,虽然视频很直观,但总是缺乏系统性的讲解。而这本书,它在维修部分的处理上,做得非常好。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告诉你“换这个零件就行了”,而是会详细分析故障的原因,提供排查步骤,以及给出维修的注意事项。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更扎实,更有用。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仅是教你如何维修,更是教会你如何去理解机械的“语言”。另外,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它还会在很多知识点旁边设置“知识链接”或者“拓展阅读”的部分,让你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无疑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最易懂的语言,为我打开了工程机械底盘的大门,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样一本好书。

评分

作为一名对工程机械充满好奇的爱好者,我一直想找一本能够让我真正“看懂”底盘构造的书。《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简直就是我寻觅已久的“宝藏”。首先,这本书最吸引我的就是它的“图解”二字。我向来认为,机械这种东西,再多的文字描述,都不如一张清晰、标注准确的图来得直观。这本书在这方面做得实在是太棒了!它不仅仅是简单地堆砌图片,而是用大量的、高质量的插图,把底盘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分解开来,让你能够看得清清楚楚。尤其是那些爆炸图和剖面图,简直是把机械的“内心世界”毫无保留地展现了出来,让我能清楚地看到各个零件是如何相互连接、又是如何配合工作的。比如,在介绍行走机构的时候,它不仅详细画出了履带、负重轮、诱导轮等部件,还通过箭头和虚线,形象地展示了它们是如何协同作用,实现车辆平稳行驶和转向的。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理解难度。而且,书中对每一个零件都做了非常详尽的标注,每一个部件的名称、功能,甚至是一些关键的技术参数,都清晰地标注在图上,这对于我这种容易“脸盲”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甚至可以拿着书,对着一些实际的工程机械图片,尝试着去识别书里讲到的零件,这种互动式的学习体验,让我感觉非常充实。除了精美的插图,这本书的语言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它没有那种艰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机械原理。它会用一些我们日常生活中熟悉的例子来打比方,比如把液压系统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把传动系统比作身体的骨骼和肌肉,这样一下子就让复杂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也更容易被理解和记住。在维修部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也让我非常满意。它不是那种粗暴地告诉你“换这个就行了”,而是会从问题的根源出发,分析可能的原因,然后一步一步地引导你去排查和解决。这种“授人以渔”的教学方法,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更扎实,更有用。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一些常见的故障时,会给出详细的诊断步骤和维修建议,这让我在理论学习的同时,也能对实际操作有一个初步的了解。而且,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人性化,字体大小、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它还会在很多知识点旁边设置“拓展阅读”或者“知识链接”,让你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了解到更多相关的、更深入的内容,这为我进一步的学习打下了坚实的基础。总而言之,《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技术书籍,更像是一位耐心的老师,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最通俗的语言,引导我一步一步地走进工程机械的世界。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工程机械感兴趣的朋友,相信你们和我一样,都会从中获益匪浅。

评分

说实话,我本身是个不太喜欢看枯燥技术书的人,感觉很多书上来就是一大堆名词解释,让人望而生畏。但是,这本书给我带来的体验,完全是颠覆性的。我是一个对工程机械底盘构造完全陌生的“小白”,平时也就是在工地上看到这些大家伙,觉得它们很威武,但具体是怎么运作的,我是一窍不通。《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真的是我接触到的最“友好”的一本技术书了。首先,它的名字就点明了重点——“图解”。我一直觉得,对于机械这种需要直观理解的学科,图片比文字重要得多。这本书在这方面真的做得太到位了!大量的、高质量的、而且非常精细的插图,将底盘的各个部分都“剥”开了,让你能看到最核心的结构。那些爆炸图,简直就是把整个底盘拆解开来,让你一目了然地看到每个零件的位置和连接方式,感觉就像在“解剖”一台真实的机械。而且,图上的标注也非常清晰,每一个零件的名称、功能,甚至是一些重要的连接方式,都标注得一清二楚,我这种记性不好的人,完全不用担心会记不住。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行走机构的时候,用了很多动态的示意图(虽然我知道那是静态的图,但感觉就像是动态的),让你能清晰地看到履带是如何驱动,车轮是如何转动的,整个过程非常流畅,非常容易理解。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觉得非常舒服,它没有那种冷冰冰的、技术至上的感觉,而是用一种非常生活化、非常接地气的方式来解释原理。比如,在讲解液压系统的时候,它会用我们平时生活中遇到的水压例子来类比,这样一下子就把复杂的原理变得通俗易懂了。它还会穿插一些“小贴士”或者“注意事项”,告诉你一些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去避免。这让我感觉,这本书不仅仅是讲理论,更是教我如何去“用”。在维修部分,它也不是那种上来就讲大修的书,而是从最基本的检查、保养开始,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进行简单的调整。这种循序渐进的学习方式,让我在掌握基础知识的同时,也能逐步提升自己的动手能力。我之前也看过一些关于工程机械的书,但总觉得它们要么太专业,要么太理论化,很难真正地理解。而这本书,它做到了“图文并茂、深入浅出”,把复杂的机械构造,用最直观、最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它不是那种让人一看就想放弃的书,而是会让你越看越有兴趣,越看越想深入了解。总之,这本书彻底改变了我对技术书的看法,它就像一位和蔼可亲的老师,耐心地教我这个“小白”如何认识和理解工程机械底盘。我真的非常推荐它给所有想要了解工程机械的人,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人,相信都会从中获得很大的收获。

评分

我一直认为,要理解工程机械,就得有深厚的理论基础,并且要能啃下那些密密麻麻的技术术语。但《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彻底颠覆了我的认知。我是一个完全的“技术小白”,对机械原理知之甚少,平时也就是在工地上看到这些大家伙,觉得它们很震撼。这本书,真的是我接触到的最“友好”的一本技术书了。它最大的亮点,绝对是那海量的、高质量的、而且标注极其精准的插图。这些插图,比任何文字描述都更有说服力。书中的剖面图、爆炸图,把工程机械底盘的每一个零件都“剥”开了,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形状、尺寸、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我之前对液压系统总是感到很困惑,但这本书通过非常详细的液压回路图和零件图,让我能够清晰地看到液压油是如何在各个部件之间流动的,又是如何传递动力,让我这个门外汉也能大致明白它的工作原理。而且,书中对每一个零件的命名和功能都有非常清晰的标注,这对于我这种记性不好的人来说,简直是太友好了。除了精美的插图,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甚至带点“故事感”的方式来讲述技术。它会用一些非常生动的比喻来帮助你理解复杂的原理,比如把传动轴比作人的脊梁,把液压油比作身体的血液,这样一下子就把机械的“生命力”展现出来了。在维修部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也让我非常赞赏。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告诉你“这个坏了就换”的书,而是会深入分析故障的产生原因,提供详细的排查步骤,以及给出维修的注意事项。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更扎实,更能应用到实际中。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是教你如何维修,更是教会你如何去理解机械的“语言”。另外,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用心,字体大小、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它还会在很多知识点旁边设置“知识链接”或者“拓展阅读”的部分,让你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无疑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最易懂的语言,为我打开了工程机械底盘的大门,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样一本好书。

评分

我一直对那些庞大而复杂的工程机械充满了好奇,尤其是它们是如何在崎岖的地形上平稳运行的,这背后的秘密总是让我着迷。但之前接触到的相关资料,要么是厚厚的专业教材,要么就是网上零散的文章,都让我觉得难以入手。《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简直就是为我这样的“门外汉”量身定做的!它最大的特色,我必须要说,就是那无与伦比的“图解”能力。这本书里的插图,我真的要给满分!无论是整体的底盘结构图,还是局部的组件剖面图、爆炸图,都做得极其精细、清晰,而且标注得一目了然。我之前对履带式底盘和轮式底盘的区别一直有点模糊,这本书通过直观的图示,将它们的构造差异和各自的优缺点展现得淋漓尽致。尤其是在讲解行走机构时,它不仅画出了履带、负重轮、诱导轮、驱动轮的组成,还用示意图展示了它们是如何协同工作,实现车辆前进、后退、转向等动作的。这种“看图说话”的学习方式,让我一下子就抓住了问题的核心。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液压系统时,用到的那些比喻,把复杂的液压回路形容成“血管”和“心脏”,让抽象的原理变得生动形象,也更容易理解。它还会针对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给出非常详细的图文分析,告诉你这个故障可能是由哪些原因引起的,以及在维修时需要注意的细节。这让我觉得,这本书不仅是教会你“是什么”,更是教会你“为什么”和“怎么办”。它不是那种简单地罗列事实的书,而是带有很强的逻辑性和指导性。我之前也尝试过看一些国外翻译过来的技术资料,但总觉得语言风格不太适应,而这本书的语言非常流畅、自然,没有那种生硬的翻译腔。它会用一些非常接地气的语言,来解释一些高深的原理,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理解。而且,这本书的结构设计也非常合理,从底盘的整体构造,到各个关键系统的详细讲解,再到维修保养的实用技巧,层层递进,逻辑清晰。我甚至觉得,即使是工程机械专业的学生,也能从这本书中获得很多有益的补充和启发。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化的学习框架,让你能够对工程机械底盘有一个全面而深入的认识。另外,这本书的印刷质量和纸张也非常好,拿在手里很有质感,阅读体验非常棒。总之,《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绝对是我近期阅读过的最满意的一本技术类图书。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最易懂的语言,为我揭开了工程机械底盘的神秘面纱,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工程机械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我一直对工程机械那种“力大无穷”的形象很着迷,但每次看到它们,我都会有一个疑问:它们是如何做到如此平稳地在各种复杂地形上移动的呢?底盘的作用肯定非常关键,但具体是怎么工作的,我一直不清楚。《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简直就是我寻找已久的“答案之书”。这本书最让我眼前一亮的就是它的“图解”功力。它提供的插图,简直是太给力了!各种角度的剖面图、爆炸图、分解图,把底盘的各个组成部分都“裸露”出来,让你能够看得清清楚楚。我之前对履带式行走机构总是一个模糊的概念,觉得它就是由一堆金属块组成的。但这本书通过详细的图示,我才明白,原来履带的每一节、负重轮的连接方式、张紧装置的作用,都有其精妙的设计。它甚至还用示意图展示了履带在不同地形下的变形和受力情况,让我对它的适应性有了更深的理解。还有制动系统,以前我只知道刹车的作用,但具体是怎么实现,一直是个谜。这本书通过非常清晰的图解,让我看到了刹车片和刹车盘之间的摩擦是如何产生的,以及液压制动系统是如何工作的,简直是太直观了!而且,书中的文字描述也和图片完美结合,它不会用那些让人望而生畏的专业术语,而是用一种非常平易近人的语言来解释原理。比如,在讲解液压系统时,它会用“管道”、“压力”这些我们日常生活中常用的词汇,让你轻松理解液压油是如何传递动力,驱动各个部件工作的。它还会穿插一些“小提示”或者“注意事项”,告诉你一些在实际操作中可能会遇到的问题,以及如何去避免,这让我觉得这本书非常实用。我尤其喜欢它在介绍维修部分时,那种循序渐进的逻辑。它不是那种上来就讲大修的书,而是从最基础的检查、保养开始,一步一步地教你如何去发现问题,如何进行简单的调整。这让我觉得,即使我不是专业的维修技师,也能对工程机械的维护保养有一个基本的了解。这本书的排版也非常舒服,字体大小、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一点都不费眼。它还会有一些“知识链接”或者“拓展阅读”的部分,让你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无疑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之,《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真的是一本非常优秀的技术入门读物。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最通俗的语言,为我打开了工程机械底盘的大门,我强烈推荐给所有对工程机械感兴趣的朋友们!

评分

我一直认为,学习工程机械,尤其是底盘构造,最困难的地方在于它庞大而复杂的结构,以及那些晦涩难懂的技术术语。市面上很多书,要么就是一堆枯燥的文字,要么就是几张简略的图纸,看得人云里雾里。直到我拿到《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我才真正体会到什么叫做“柳暗花明又一村”。这本书最让我惊艳的,莫过于它那海量的、高质量的、而且标注极其精准的插图。这绝对是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它不是那种简单地把零件画出来,而是通过精密的剖面图、爆炸图,甚至是一些示意性的动图(虽然是静态的,但感觉就是那么回事),将底盘的每一个组成部分都“拆解”开来,让你能够无比清晰地看到它们的形状、尺寸、以及相互之间的连接方式。例如,在讲解制动系统时,它详细展示了刹车盘、刹车片、制动卡钳等部件是如何协同工作的,让你能直观地理解刹车是如何产生的。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对于我这种对机械原理不甚了解的人来说,简直是福音。我之前看很多文字资料,对液压系统的理解总是停留在“液体压力驱动”这个模糊的概念上,但这本书通过详细的液压回路图和零件图,让我能清楚地看到液压油是如何在泵、阀、缸之间流动的,又是如何驱动转向、升降等功能的。而且,书中对每一个零件的命名和功能都有非常清晰的标注,让你不会感到迷茫。除了图片,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它没有那种高高在上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甚至带点“故事感”的方式来讲述技术。它会用一些非常生动的比喻来帮助你理解复杂的原理,比如把传动轴比作人的脊梁,把液压油比作身体的血液,这样一下子就把机械的“生命力”展现出来了。在维修部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也让我非常赞赏。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告诉你“这个坏了就换”的书,而是会深入分析故障的产生原因,提供详细的排查步骤,以及给出维修的注意事项。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更牢固,更能应用到实际中。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适合初学者,对于一些已经有一定经验的维修人员,也能从中获得不少启发。它提供了一种非常系统化的视角,让你能够从整体到局部,全面地理解工程机械底盘的构造和维修。另外,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用心,字体大小、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它还会在很多知识点旁边设置“知识链接”或者“拓展阅读”,引导你去探索更深入的内容,这对于我这种求知欲比较强的人来说,非常有吸引力。总而言之,《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是一本集“颜值”和“内涵”于一体的优秀读物,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最易懂的语言,为我打开了工程机械底盘的大门,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样一本好书。

评分

我一直对工程机械那粗犷的外形和强大的力量感到好奇,但之前接触到的技术资料,要么过于专业,要么过于零散,让我很难形成一个完整的概念。直到我翻开《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我才发现,原来理解这些庞大的机械,可以如此轻松有趣。《图解》这两个字,简直是给我这样的“小白”指明了方向。这本书的插图质量,真的让我叹为观止!每一张图都经过了精心的设计,色彩搭配和谐,线条流畅,而且最重要的是——标注非常清晰!无论是整个底盘的俯视图、侧视图,还是某个局部组件的剖面图、爆炸图,都做得栩栩如生,让你仿佛能触摸到机械的质感。我之前对履带式底盘的构造一直是个模糊的概念,总觉得它就是一堆金属块在滚动。但这本书通过详细的图示,让我明白了履带的每一节是如何连接的,负重轮是如何承受重量的,张紧装置又是如何工作的,整个过程就像是在看一部精美的动画片,让我一目了然。我尤其喜欢它在讲解液压系统时,用了非常形象的比喻,把复杂的液压原理比作人体的血液循环,让抽象的概念变得生动易懂。它还会把一些常见的故障现象,通过图示化的方式进行分析,让你能够清晰地看到故障的可能原因和维修的步骤。这种“可视化”的学习方式,极大地降低了我的理解难度。而且,这本书的语言风格也让我觉得非常亲切。它没有那种冷冰冰的、技术至上的感觉,而是用一种非常通俗易懂、甚至带点“故事感”的方式来讲述技术。它会用一些非常接地气的语言,来解释一些高深的原理,让我这个非专业人士也能够轻松理解。在维修部分,这本书的处理方式也让我非常赞赏。它不是那种简单地告诉你“这个坏了就换”的书,而是会深入分析故障的产生原因,提供详细的排查步骤,以及给出维修的注意事项。这种“授人以渔”的方式,让我觉得学到的东西更扎实,更能应用到实际中。我甚至觉得,这本书不仅是教你如何维修,更是教会你如何去理解机械的“语言”。另外,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非常用心,字体大小、行间距都恰到好处,阅读起来非常舒适,不会让眼睛感到疲劳。它还会在很多知识点旁边设置“知识链接”或者“拓展阅读”的部分,让你在学习基础知识的同时,还能对相关的更深层次的内容有一个初步的认识,这无疑为我进一步深入学习打下了很好的基础。总而言之,《图解工程机械底盘构造与维修》这本书,绝对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它用最直观的方式,最易懂的语言,为我打开了工程机械底盘的大门,我非常庆幸能拥有这样一本好书。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