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侵权赔偿卷一》所选案例以《最高人民法院公报》案例为主,同时,精选了部分最高人民法院直接裁判的具有指导性的案例。通过对案件争议焦点所涉及的法律问题进行评析后形成的并为裁判结论所确立的规则,是案例的核心内容、灵魂所在,对法官在同类案件中认定事实、适用法律具有启发、引导、规范和参考作用。作为本书核心内容,突出对所提炼裁判规则解读的指导意义,以超出个案审判的视野,研究案例所体现的法律规则、法律原理、法律精神以及裁判方法、裁判理念等核心价值,达到将裁判规则适用于类案的效果。对与裁判规则相关联理论问题进行系统梳理和深入探讨,以期能够较为全面地阐释裁判规则的精髓,推动对法律的理解、阐释与适用,从而拓宽法官、检察官、律师等法律工作者发现问题、解决问题的渠道。
江必新,男,湖北枝江人,法学博士,博士生导师。现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 1978年至1984年就读于西南政法大学,先后获学士、硕士学位,1999年至2004年就读于北京大学,获宪法与行政法学博士学位。1985年起,在最高人民法院工作,历任书记员、助理审判员、审判员、行政审判庭副庭长、行政审判庭庭长、最高人民法院审判委员会委员、最高人民法院国家赔偿委员会委员兼办公室主任、中共重庆市委政法委副书记。2002年1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2004年5月至2007年12月,任湖南省高级人民法院党组书记、代院长、院长。2007年12月,任最高人民法院党组成员、副院长、审判委员会委员。先后被聘为中国政法大学、中南大学、湘潭大学和国家法官学院的特聘教授、兼职教授、研究院以及硕士生、博士生导师,中国法学会“百名法学家百场报告会”报告团,并担任中国行为法学会会长、中国审判理论研究会副会长、中国法学会行政法学研究会副会长。1999年被中国法学会评为“全国十大杰出中青年法学家”,2009年被评为首批“当代中国法学名家”。著有《民事诉讼的制度逻辑与理性构建――<民事诉讼法>再修改之思辨》、《新民事诉讼法讲义――再审的理念、制度与机制》、《新民事诉讼法讲义――执行的理念、制度与机制》、《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等作品四十余部。在《中国社会科学》、《中国法学》、《求是》、《法学研究》、《法学杂志》、《人民司法》、《法律适用》等刊物上发表论文两百余篇。
总目录
第一章 归责原则
规则1交通事故认定书不能作为民事侵权损害赔偿案件责任分配的唯一依据,行为人的过错应根据民事诉讼的归责原则认定
——葛宇斐诉沈丘县汽车运输有限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周口市分公司、中国人民财产保险股份有限公司沈丘支公司道路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
规则2当事人对消费者死亡既不构成违约也不构成侵权的,适用公平原则予以补偿
——李萍、龚念诉五月花公司人身伤害赔偿纠纷案
第二章 侵权责任构成要件
规则3侵权行为与损害后果之间不存在因果关系的,侵权行为不能成立,行为人对损害后果不承担法律责任
——浙江省德清县上武汽车修理厂诉董艳峰损害赔偿纠纷案
第三章 免责与减轻责任事由
规则4帮工人在帮工中因自身过失而遭受人身损害的,被帮工人可以减轻其承担的赔偿责任
——朱永胜诉世平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规则5经营者在力所能及的范围内,对消费者人身安全尽到了谨慎注意和照顾义务的,对第三人侵害所造成的损失不应承担赔偿责任
——李彬诉陆仙芹、陆选凤、朱海泉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第四章 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责任
规则6旅游合同纠纷案件中构成无意思联络数人侵权的,侵权行为人应各自承担相应的赔偿责任
——吴文景、张恺逸、吴彩娟诉厦门市康健旅行社有限公司、福建省永春牛姆林旅游发展服务有限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第五章 共同侵权
规则7一人提供并手执烟花让另一人燃放,造成他人右眼伤残,二人构成共同侵权,应当承担侵害他人身体造成损害的民事责任
——马旭诉李颖、梁淦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
第六章 人身损害赔偿
规则8常年生活工作在城镇的农村居民发生死亡事故涉及赔偿的,应当按照城镇居民的标准计算死亡赔偿金
——季宜珍等诉财保海安支公司、穆广进、徐俊交通事故损害赔偿纠纷案
第七章 精神损害赔偿
规则9侵权行为造成他人精神损害的,必须给予抚慰与补偿
——贾国宇诉北京国际气雾剂有限公司、龙口市厨房配套设备用具厂、北京市海淀区春海餐厅人身损害赔偿案
第八章 侵权与违约责任竞合
规则10旅游者在旅游过程中乘坐旅行社提供的车辆发生交通事故导致人身损害、财产损失的,构成违约责任和侵权责任的竞合,旅游者有权选择合同之诉或侵权之诉要求旅行社承担相应民事赔偿责任。
——焦建军与江苏省中山国际旅行社有限公司、第三人中国康辉南京国际旅行社有限责任公司旅游侵权纠纷案
规则11高速公路管理处未履行保障公路完好、安全、畅通的职责和义务,致使当事人的车辆发生事故的,应承担赔偿责任
——江宁县东山镇副业公司与江苏省南京机场高速公路管理处损害赔偿纠纷案
第九章 商事经营中的侵权责任
规则12共同买受人之一以伪造函件的方式独自提取货物并出售,将所得货款据为己有的行为,侵犯了其他共同买受人的合法权益,应承担侵权责任
——赤坎乡镇企业供销总公司诉达荣实业贸易总公司等侵权损害赔偿纠纷案
规则13证券公司员工利用职务之便盗卖客户股票获取价金,应与证券公司承担赔偿损失的侵权责任。受害人的开户银行如未履行相应审查义务,应在被盗卖股票的现金价值范围内承担连带责任。
——张春英与中国工商银行股份有限公司昌吉回族自治州分行、新疆证券有限责任公司、杨桃、张伟民财产损害赔偿纠纷案
第十章 违反安全保障义务责任
规则14商业银行在合理限度内未尽到安全保障的义务,致使客户在银行的营业场所遭抢劫遇害的,应承担与其过错相适应的赔偿责任
——吴成礼、靳素云、赵辉、赵思雅、赵俊凯等五人诉官渡建行、五华保安公司人身损害赔偿纠纷案
......
 
这本《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侵权赔偿卷一》是我近期在书店偶然翻到的,当时就被它所吸引。作为一个曾经因为一起意外事故而饱受侵权赔偿困扰的当事人,我深切体会到,法律条文的冰冷和现实案件的复杂之间的巨大鸿沟。侵权赔偿,看似是简单的“谁侵权,谁赔偿”,但其背后涉及到的因果关系、损害程度、赔偿数额的计算,以及各种例外和特殊情况的处理,都蕴含着深刻的法理。我特别希望书中能够详细阐述在“不可抗力”或“受害人过错”等情况下,如何划分责任、减轻或免除侵权人的赔偿义务。这些问题往往是侵权赔偿案件中最具争议的焦点,也是最能体现司法公正性的地方。如果这本书能够通过对典型案例的剖析,提供一套清晰的分析框架和判断标准,让我能够理解在这些复杂情形下,法院是如何权衡各方利益,做出公平合理的裁决,那对我而言将是极大的帮助。我期待这本书能像一位经验丰富的法律向导,指引我在复杂的侵权赔偿迷宫中找到正确的方向。
评分不得不说,收到这本《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侵权赔偿卷一》的时候,我心中涌起一股莫名的激动。作为一名法律专业的学生,在课堂上学习的民法典条文,虽然是理论的基石,但总感觉缺少了些什么,直到接触到最高人民法院的指导性案例,才仿佛打通了任督二脉。侵权赔偿,这个概念听起来似乎简单,但现实中的情况却复杂得如同蛛网。从交通事故中的人身伤害,到网络侵权中的名誉损害,再到产品质量问题造成的财产损失,每一个案例背后都凝结着无数的智慧和司法经验。我尤其关注书中对“精神损害赔偿”的阐释,这部分内容往往涉及到伦理、道德乃至社会公序良俗的考量,如何在一个法治框架内,既尊重人权,又防止滥用,着实是一门艺术。如果本书能通过精选案例,详细解读精神损害赔偿的适用情形、构成要件、赔偿数额的确定方法,以及不同地域、不同案件类型的差异性,那将是对我们这些未来的法律从业者最好的指引。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在面对那些法律条文可能无法直接涵盖的、高度个性化的侵权情形时,如何运用指导性案例的智慧,去做出更具说服力、更符合公平正义的判断。
评分我最近购买了《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侵权赔偿卷一》,并迫不及待地翻阅起来。作为一名对中国司法实践有着浓厚兴趣的观察者,我始终认为,指导性案例是中国法治进步的重要标志。侵权赔偿,作为民事司法最常见、最贴近民生的领域之一,其裁判规则的统一与适用,直接关系到社会公平正义的实现。这本书将最高人民法院精心遴选的侵权赔偿类指导性案例,进行深入的解读和梳理,这对于我理解中国侵权法的最新发展动态、把握司法实践的最新动向具有不可估量的价值。我尤为关注书中关于“惩罚性赔偿”的适用边界和认定标准。在一些恶意侵权行为造成严重后果的情况下,仅仅填补损失往往不足以达到警示和惩戒的目的。如何合理运用惩罚性赔偿,既能有效制裁侵权行为,又能避免司法资源的浪费和法律的不确定性,是当前司法实践面临的重要课题。我希望通过这本书,能够清晰地了解最高人民法院在这一问题上的最新立场和裁判思路,为我认识和理解中国侵权法的发展提供更深层次的视角。
评分这本《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侵权赔偿卷一》的出现,对于我这样一个长期在法律实务一线摸爬滚打的律师来说,无疑是久旱甘霖。我一直觉得,法律条文虽然是基础,但脱离了最高院的指导性案例,很多规定就如同空中楼阁,缺乏具体的落地指导。特别是侵权赔偿领域,涉及到的情况千差万别,从人身损害到财产损害,从合同违约引起的侵权到纯粹的侵权行为,每一种情况都有其独特的考量因素和裁判逻辑。这本书聚焦于此,将那些具有代表性、指导性的案例进行深度剖析,不仅梳理了裁判规则,更重要的是阐释了规则背后的法理精神和价值取向。我特别期待其中关于“因果关系认定”和“损失计算”部分的详尽论述,这常常是侵权案件中最具争议、最考验法官功力的地方。如果这本书能够清晰地展现不同类型侵权案件中,因果关系成立的要件、排除合理怀疑的标准,以及在损失计算时如何平衡填补损害与防止不当得利,我相信它将极大地提升我处理类似案件的效率和准确性。而且,书中对指导性案例的“理解与适用”的强调,意味着它不仅仅是案例的汇编,更是一种方法论的传授,这对于年轻律师的培养尤为宝贵。我希望能从中学习到如何在复杂的案情中,精准地找到与指导性案例的契合点,从而构建有力的法律论证。
评分我刚拿到《最高人民法院指导性案例裁判规则理解与适用·侵权赔偿卷一》这本书,就被它沉甸甸的分量和严谨的排版吸引住了。作为一个长期关注社会公平正义的公民,我深知侵权赔偿在维护个人权益、促进社会和谐方面的重要性。尤其是在如今信息爆炸、社会联系日益紧密的时代,侵权行为的形式层出不穷,从传统的身体伤害、财产损失,到新兴的网络欺凌、数据泄露,都可能给受害者带来巨大的痛苦和损失。这本书的价值在于,它将最高人民法院那些经过反复推敲、具有示范效应的裁判规则,以一种清晰易懂的方式呈现出来。我最期待的是其中关于“过错推定”和“举证责任倒置”在侵权赔偿案件中的具体运用。在很多侵权纠纷中,受害者往往处于信息劣势,难以充分证明侵权人的过错。如果本书能够通过详实的案例分析,阐明在何种情况下,法律会减轻或免除受害者的举证责任,以及如何科学地判断侵权人的过错,这将为无数遭受不公的个体提供有力的法律武器。我希望这本书能够成为一本“活的法律”,帮助普通民众更好地理解自己的权利,也为司法实践提供坚实的参考。
评分外观看起来还不错,内容还没有看。
评分很有用的案例集。
评分挑了挑,选到这本,只要就是对合同的常见类型进行学习,大体看了看,感觉还可以。
评分法律人就是要多读多看,加油。
评分第十七章 环境污染责任
评分不错,很好,买了好几个了
评分很实用。
评分最高院的侵权责任法裁判规则整理,观点+理论,实用性强。
评分刚买了就降价了,刚觉是不错的工具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等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