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谭浩强主编))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谭浩强主编)) pdf epub mobi txt 电子书 下载 2025

徐士良,葛兵 著
图书标签:
  • 计算机科学
  • 软件工程
  • 编程基础
  • C语言
  • 数据结构
  • 算法
  • 谭浩强
  • 计算机基础
  • 第四版
  • 教材
想要找书就要到 静流书站
立刻按 ctrl+D收藏本页
你会得到大惊喜!!
出版社: 清华大学出版社
ISBN:9787302357193
版次:4
商品编码:11544464
品牌:清华大学
包装:平装
开本:16开
出版时间:2014-09-01
用纸:胶版纸
页数:355

具体描述

产品特色

(1) 系统性。针对软件应用技术的需要,为读者提供软件设计与开发过程中所需要的系统知识和典型技术。

(2) 应用性。以应用为目的,提炼系统软件中的技术用于开发应用软件。书中实例丰富,有利于读者理解和掌握。习题丰富,有利于读者通过自己的练习提高能力。

(3) 可读性。本书深入浅出,使读者容易接受。


编辑推荐

本书历经数次修订,是作者多年教学、科研成果的结晶,可用于高校理工类专业的计算机基础课教学。


内容简介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谭浩强主编)》针对高等学校的大学生、研究生以及科技工作者与研究人员学习计算机软件应用技术的需要,介绍了计算机软件设计的基础知识、方法与实用技术。书中主要内容包括集合与算法的基本概念、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查找与排序技术、资源管理技术、数据库设计技术、编译技术概述、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每章都配有一定数量的习题。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谭浩强主编)》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可作为高等学校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作者简介

徐士良 清华大学电子工程系教授,曾担任全国计算机基础教育研究会理事、学术委员会副主任,全国计算机等级考试委员会委员。在系内首先开设并主讲计算机算法、数值分析、计算机基础、软件基础、数据结构、多种计算机程序设计语言等课程。编著出版了《计算机常用算法》、《数值分析与算法》、《计算机公共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实用数据结构》、《C语言程序设计教程》、《数据与算法》、多种语言版本的《常用算法程序集》等40多部教材,其中《软件应用技术基础》(《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前版)获原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壹等奖。


目录

预备知识1.1集合1
1.1.1集合及其基本运算1
1.1.2自然数集与数学归纳法3
1.1.3笛卡儿积5
1.1.4二元关系5
1.2算法6
1.2.1算法的基本概念6
1.2.2算法设计基本方法8
1.2.3算法的复杂度分析13
习题15
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 2.1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17
2.1.1什么是数据结构17
2.1.2数据结构的图形表示20
2.2线性表及其顺序存储结构22
2.2.1线性表及其运算22
2.2.2栈及其应用31
2.2.3队列及其应用41
2.3线性链表52
2.3.1线性链表的基本概念52
2.3.2线性链表的插入与删除56
2.3.3带链的栈与队列61
2.3.4循环链表68
2.3.5多项式的表示与运算71
2.4线性表的索引存储结构78
2.4.1索引存储的概念782.4.2“顺序�菜饕��菜承颉贝娲⒎绞�80
2.4.3“顺序�菜饕��擦唇印贝娲⒎绞�81
2.4.4多重索引存储结构82
2.5数组83
2.5.1数组的顺序存储结构83
2.5.2规则矩阵的压缩83
2.5.3一般稀疏矩阵的表示86
2.6树与二叉树112
2.6.1树的基本概念112
2.6.2二叉树及其基本性质115
2.6.3二叉树的遍历118
2.6.4二叉树的存储结构119
2.6.5穿线二叉树124
2.6.6表达式的线性化136
2.7图138
2.7.1图的基本概念138
2.7.2图的存储结构139
2.7.3图的遍历143
2.7.4最短距离问题144
2.7.5图邻接表类146
习题155
查找与排序技术3.1基本的查找技术158
3.1.1顺序查找158
3.1.2有序表的对分查找158
3.1.3分块查找163
3.2哈希表技术164
3.2.1哈希表的基本概念164
3.2.2几种常用的哈希表167
3.3基本的排序技术185
3.3.1冒泡排序与快速排序185
3.3.2简单插入排序与希尔排序190
3.3.3简单选择排序与堆排序192
3.3.4其他排序方法简介195
3.4二叉排序树及其查找1993.4.1二叉排序树的基本概念200
3.4.2二叉排序树的插入201
3.4.3二叉排序树的删除202
3.4.4二叉排序树查找204
3.5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206
3.5.1B-树207
3.5.2B+树217
3.6拓扑分类227
3.7字符串匹配229
3.7.1字符串的基本概念229
3.7.2字符串匹配的KMP算法230
习题235
资源管理技术4.1操作系统的概念237
4.1.1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任务237
4.1.2操作系统的发展过程238
4.1.3操作系统的分类241
4.2多道程序设计244
4.2.1并发程序设计244
4.2.2进程247
4.2.3进程之间的通信251
4.2.4多道程序的组织256
4.3存储空间的组织257
4.3.1内存储器的管理技术257
4.3.2外存储器中文件的组织结构261
习题268
数据库设计技术5.1数据库基本概念269
5.1.1数据库技术与数据库系统269
5.1.2数据描述274
5.1.3数据模型276
5.2关系代数280
5.3数据库设计286
5.3.1数据库设计的基本概念286
5.3.2数据库设计的过程287
5.3.3数据字典293
习题295
编译技术概述6.1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及其基本组成297
6.1.1编译程序的工作过程297
6.1.2编译程序的基本组成298
6.2状态矩阵法的编译过程299
6.2.1状态矩阵法的基本原理299
6.2.2状态矩阵的压缩300
6.3词法分析302
6.3.1词法分析的任务302
6.3.2读字符程序303
6.3.3状态矩阵法的词法分析过程304
6.3.4算术常数的识别和翻译307
6.4中间语言表示310
6.4.1波兰表示310
6.4.2三元组表示312
6.5语法的分析与加工316
习题321
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7.1软件工程概述322
7.1.1软件工程的概念322
7.1.2软件生命周期322
7.1.3软件支援环境325
7.2软件详细设计的表达326
7.2.1程序流程图326
7.2.2NS图327
7.2.3问题分析图PAD329
7.2.4判定表329
7.2.5过程设计语言PDL330
7.3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331
7.3.1应用软件开发的原则和方法331
7.3.2结构化分析方法332
7.3.3结构化设计方法336
7.4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342
7.4.1测试342
7.4.2调试349
7.5软件开发新技术351
7.5.1原型方法351
7.5.2瀑布模型352
7.5.3面向对象技术353
习题354

参考文献355

前言/序言

  本书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被评为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次修订保持了前三版的特点,在第三版的基础上进行了如下几方面的调整与修改。
  (1) 所有算法程序均采用C++语言进行描述。由于C++语言既可用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又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因此,作者在对算法进行描述时,尽量采用最合适的程序设计方法。例如,对于同一批数据进行同类操作的单个算法采用面向过程的方法;对于基本的数据结构(如顺序存储与链式存储的线性表、栈、队列等)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数据与运算封装成类,以便在其他应用程序中直接使用。这样,书中的所有算法都可以直接在实际应用中方便地使用。
  (2) 在第2章的2.7节中增加了最短距离问题的内容。
  (3) 在第3章中增加了字符串匹配的内容。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书中所有算法程序均上机调试通过。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软件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本书第二版是普通高等教育“十一五”国家级规划教材,并被评为2008年度普通高等教育精品教材。
  本次修订保持了第二版的特点(见第二版前言),主要在内容上作了如下几方面的调整。
  (1) 在第1章中增加了集合方面的基本知识,对算法方面的基本内容进行了适当的精简。
  (2) 在第2章中增加了索引存储结构的内容。
  (3) 在第5章中删去了关系数据库语言SQL的内容。
  (4) 新增加了编译技术概述一章。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书中所有算法程序均上机调试通过。本书可作为大学生或研究生的软件技术基础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包括广大科技人员)如何学习和掌握软件技术,是一个很重要的问题。他们不可能像计算机专业的学生那样学习软件的各门课程,因此有必要将主要的软件技术和知识在一门课程中介绍,但又不能是拼盘式的组合。国外根本没有这样的教材,国内这样的教材也不多。有的教材虽然名称叫“软件技术”,但实际上是一些新软件的使用。本教材介绍的是软件技术,而不是软件的使用。
  本教材主要针对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软件技术的需要,介绍有关软件基础知识及应用技术。其特点如下:
  (1) 系统性。本教材不是将计算机专业各门课程的内容简单地拼装在一起,而是针对学生对软件应用技术的需要,将其有机结合,为读者提供软件开发中所需要的软件知识和技术。全书以数据结构与算法为基础,以软件技术为线索,系统性较强。
  (2) 强调应用。本教材强调以应用为目的,书中实例比较丰富,内容围绕解决软件开发中所遇到的软件技术问题来展开。在介绍系统软件(如操作系统)时,为了便于读者理解,也适当介绍一些原理,但主要还是介绍实现系统软件中的技术,以便读者将这些技术用到应用软件的开发中。
  (3) 可读性强。本书深入浅出,通过实例引出基本概念,便于读者接受。
  此次对本书的修订主要是前三章。书中所有的算法均采用C++描述。由于C++语言既可用于面向过程的程序设计,又支持面向对象的程序设计,因此,作者在对算法进行描述时,尽量采用最合适的程序设计方法。例如,对于基本的数据结构(如顺序存储与链式存储的线性表、栈、队列等)采用面向对象的方法,将数据与运算封装成类,以便在其他应用程序中直接使用;而对于同一批数据进行同类操作的各种算法(如对线性表的各种排序方法)则采用面向过程的方法,将各种不同的算法用普通函数来描述。这样,书中的所有算法都可以直接应用。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书中所有算法程序(C++描述)均上机调试通过。本书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软件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
  作者
  随着计算机技术的深入发展,计算机技术的应用已经渗透到各个领域,特别是计算机软件的设计与开发,已经不只是计算机专业人员的事情了。现在,越来越多的软件需要非计算机专业的人员来设计与开发,很多系统软件与应用软件由非计算机专业人员来使用,并在此基础上进行二次开发。因此,普及计算机软件技术已经是大势所趋。
  本书在《软件应用技术基础》(该书由清华大学出版社出版,获电子工业部优秀教材一等奖)一书的基础上改写而成,可满足广大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软件设计与开发的需要。作为应用计算机的科技人员,除了要掌握现有计算机软件的使用外,从实际应用出发,还必须要掌握软件设计与开发的基本知识和有关技术,如数据的组织、程序的组织、计算机资源的利用、数据的处理技术等,以便得心应手地进行应用软件的设计与开发。
  全书共分6章,每章后面都附有一定数量的习题。
  第1章介绍算法。内容主要包括算法的基本概念、算法的基本设计方法、算法的复杂度分析等内容。
  第2章介绍基本数据结构及其运算。内容主要包括数据结构的基本概念,线性表、栈、队列及其在顺序存储结构下的运算和应用,线性链表及其运算,数组,二叉树的概念、存储及其应用,图的存储及其遍历。
  第3章介绍常用的查找与排序技术。内容主要包括基本的查找技术、哈希表技术、基本的排序技术、二叉排序树及其查找、多层索引树及其查找、拓扑分类。
  第4章介绍资源管理技术。内容主要包括操作系统的功能与任务、多道程序设计、存储空间的组织。
  第5章介绍数据库技术。内容主要包括数据库基本概念、关系代数、数据库设计、关系数据库语言SQL。
  第6章介绍应用软件设计与开发技术。内容主要包括软件工程概述、软件详细设计的表达、结构化分析与设计方法、测试与调试基本技术、软件开发新技术。
  本书内容丰富、通俗易懂、实用性强,书中所有算法程序均上机调试通过。本书可作为高等学校非计算机专业的大学生或研究生软件课程的教材,也可作为广大从事计算机应用工作的科技人员的参考书。
  由于作者水平有限,书中难免有错误或不妥之处,恳请读者批评指正。作者


《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 内容梗概: 本书是“新世纪计算机基础教育丛书”中的一本,由著名计算机教育家谭浩强教授主编。作为一本面向计算机专业初学者的入门教材,本书系统地介绍了计算机软件技术的基本概念、原理和方法。全书共分为十一章,内容涵盖了从最基础的计算机系统组成到复杂的软件开发流程,旨在帮助读者建立起对计算机软件世界的全面认识。 第一部分:计算机基础与硬件环境 第一章 计算机基础知识: 本章首先阐述了计算机的概念、发展历程以及在现代社会中的重要作用。随后,详细介绍了计算机的硬件组成,包括中央处理器(CPU)、存储器(内存和外存)、输入/输出设备等,并解释了它们之间如何协同工作。同时,也初步介绍了计算机的软件系统,包括系统软件和应用软件的概念。 第二章 数据的表示与运算: 深入讲解了计算机内部如何表示和处理数据,重点介绍了二进制、十进制、十六进制等数制及其相互转换。在此基础上,详细阐述了计算机中的逻辑运算和算术运算,以及这些运算在程序执行中的基础性作用。 第二部分:程序设计基础 第三章 程序设计方法: 本章引导读者理解程序设计的基本思想和流程,包括问题分析、算法设计、程序编码、调试和测试等关键环节。着重介绍了几种常见的程序设计方法,如结构化程序设计,为后续学习打下坚实基础。 第四章 C语言入门: C语言作为一门经典且强大的编程语言,在本章得到了系统介绍。内容包括C语言的基本语法、数据类型、变量、常量、运算符和表达式。通过大量的实例,帮助读者掌握C语言程序的基本构成和编写方法。 第五章 C语言程序控制结构: 掌握了C语言的基本元素后,本章进一步讲解了控制程序流程的关键语句,包括顺序结构、选择结构(if-else, switch-case)和循环结构(while, for, do-while)。这些控制结构是编写复杂程序的基石。 第六章 C语言函数: 函数是模块化程序设计的重要组成部分。本章详细讲解了函数的定义、调用、参数传递(传值与传址)、返回值以及函数的作用域和生命周期。通过学习函数,读者能够编写出结构清晰、易于维护的代码。 第七章 C语言数组与指针: 数组是存储同类型数据集合的有效方式,而指针是C语言的灵魂。本章深入讲解了数组的声明、使用以及多维数组。同时,详细阐述了指针的概念、类型、运算,以及指针与数组、函数之间的关系,这是理解C语言高级特性和高效编程的关键。 第八章 C语言结构体与共用体: 当需要处理不同类型数据的组合时,结构体和共用体提供了解决方案。本章介绍了结构体的定义、变量声明、成员访问,以及指向结构体的指针。共用体的使用场景也得到了说明。 第三部分:数据结构与算法基础 第九章 数据结构基础: 本章引入了数据结构这一核心概念,介绍了逻辑结构和存储结构的区别。重点讲解了几种基本的数据结构,包括线性表(顺序表和链表)、栈和队列,以及它们在不同场景下的应用。 第十章 查找与排序: 高效的数据查找和排序是计算机科学中的重要课题。本章介绍了常见的查找算法,如顺序查找和折半查找。同时,详细讲解了几种经典的排序算法,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插入排序、快速排序和归并排序,并分析了它们的效率。 第四部分:软件工程初步 第十一章 软件工程初步: 本章将视角从具体的编程语言和算法提升到软件开发的整体过程。介绍了软件工程的基本概念、生命周期模型,以及软件开发中的需求分析、概要设计、详细设计、编码、测试和维护等主要阶段。这有助于读者理解一个软件项目是如何从概念走向最终产品的。 本书特色: 体系完整,由浅入深: 从计算机基础到程序设计,再到数据结构与算法,最后触及软件工程,内容覆盖全面,循序渐进。 理论与实践相结合: 每章都配有大量的例题和习题,强调动手实践,帮助读者巩固理论知识。 语言严谨,通俗易懂: 采用清晰准确的语言,辅以生动的比喻和图示,降低了学习难度。 紧跟时代,与时俱进: 虽为基础教材,但注重介绍当前主流的编程思想和方法,为读者未来的深入学习奠定坚实基础。 名师主编,品质保证: 由谭浩强教授及其团队精心打造,代表了国内计算机基础教育的较高水平。 本书适合作为高等院校计算机专业、软件工程专业、信息技术专业等相关专业的本科生和专科生入门教材,也可作为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学习计算机基础知识和程序设计方法的参考书。对于希望系统掌握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知识的自学者,本书同样是一本不可多得的优秀读物。

用户评价

评分

我是在一个偶然的机会下接触到这本《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的,当时正处于对编程产生浓厚兴趣的阶段,但又不知道从何入手。《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的出现,就像为我打开了一扇通往新世界的大门。本书最吸引我的是它逻辑严谨的结构和丰富多样的例题。从最基本的变量、表达式,到复杂的循环、分支,再到数组、字符串,每一个知识点的讲解都层层递进,非常符合我的认知习惯。我特别喜欢书中对于“逻辑运算符”和“位运算符”的讲解,它们在实际编程中扮演着非常重要的角色,但往往容易被初学者忽视。作者用清晰的表格和通俗易懂的语言,将这些运算符的优先级和运算规则解释得明明白白,让我能够更准确地运用它们来控制程序的流程。另外,书中关于“算法复杂度分析”的部分,虽然篇幅不长,但却点出了衡量算法效率的关键。理解了时间复杂度和空间复杂度,我才真正意识到,选择一个高效的算法对于程序的性能有多么重要。在学习过程中,我尝试着去实现书中介绍的各种算法,比如冒泡排序、选择排序、二分查找等,并通过实际运行来感受它们的效率差异。这种动手实践的过程,让我对算法的理解更加深刻。这本书的阅读体验非常流畅,没有任何晦涩难懂的专业术语堆砌,即使是零基础的读者也能轻松上手。它为我构建了一个完整的计算机软件技术知识框架,让我对未来的学习充满了信心。

评分

这本《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是我在一次偶然的机会下,从一位资深工程师那里推荐得来的。初拿到这本书时,我被其厚重的篇幅略感压迫,但当我翻开阅读后,便被它所呈现的系统性和全面性深深吸引。这本书不仅仅是一本关于编程语言的入门书籍,它更像是一本关于“如何思考”和“如何构建”的指南。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算法设计思维”的培养。它不仅仅是教授几种现成的算法,而是引导读者去分析问题、分解问题,并最终设计出解决方案。例如,在讲解“动态规划”的时候,作者并没有直接给出公式,而是通过一系列的实例,展示了如何通过“最优子结构”和“重叠子问题”这两个核心思想来构建动态规划的解决方案。这让我明白了,算法设计不仅仅是记忆,更是一种逻辑推理和问题解决的过程。此外,书中对于“软件工程的基本流程”,如需求分析、设计、编码、测试、维护等,也有了初步的介绍,这让我意识到,编写代码只是软件开发过程中的一环,更重要的是要有系统性的工程思维。这本书给我最大的收获是,它让我明白,计算机软件技术是一个庞大而精密的体系,而扎实的基础是通往更高层次技术的基石。它不仅仅是一本教科书,更是一次思维的启迪,让我对计算机科学充满了敬畏和探索的欲望。

评分

坦白说,我在学习《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之前,对计算机软件的理解非常模糊,只知道它们是电脑里运行的各种程序。这本书就像为我揭开了一个神秘的面纱,让我看到了软件技术背后博大精深的体系。我最喜欢这本书的“循序渐进”的教学方式。它从最最基础的二进制数开始讲起,一步步引导读者理解计算机是如何存储和处理数据的。比如,在讲解“逻辑门电路”的时候,作者通过清晰的逻辑图示,将与门、或门、非门等基本逻辑门的工作原理展现得淋漓尽致,这让我对计算机的底层运作有了初步的认识。接着,书中又详细介绍了“指令集”的概念,以及CPU如何执行指令,这让我明白,我们编写的高级语言代码,最终都是被翻译成一系列低级的机器指令来执行的。在数据结构方面,书中对“数组”和“链表”的对比讲解,让我深刻理解了不同数据结构在不同场景下的优劣势,这对我今后的程序设计有着重要的指导意义。此外,本书对于“编译器”和“解释器”的工作原理的介绍,也让我对程序的执行过程有了更深入的理解。它不仅仅是一本教材,更像是一次令人着迷的探索之旅,让我对计算机科学产生了前所未有的好奇心和求知欲。

评分

老实说,一开始拿到这本《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时,我并没有抱太高的期望,毕竟市面上关于基础知识的书籍数不胜数。但随着阅读的深入,我逐渐被它严谨的逻辑和深厚的底蕴所折服。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对每一个概念的解释都力求做到滴水不漏,不留任何模糊地带。比如,在讲解“算法”这个抽象的概念时,作者并没有止步于定义,而是深入分析了算法的特性,如正确性、效率、可读性等,并通过一系列经典的排序算法和查找算法的详细讲解,让读者在具体的应用场景中去体会算法的精髓。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关于“递归”的章节,这部分内容对于初学者来说往往是难点,但本书通过生动形象的比喻和图示,将递归的调用栈和回溯过程清晰地展现出来,让我茅塞顿开。此外,书中对于数据结构的讲解也十分透彻,从链表、栈、队列到树、图,每一个结构的原理、操作以及在实际应用中的优劣势都进行了细致的阐述。作者在介绍每种数据结构时,都会列举相应的算法,比如在讲解二叉树时,就详细介绍了前序、中序、后序遍历以及如何构建和搜索二叉搜索树。这些内容不仅帮助我理解了理论知识,更重要的是让我学会了如何根据不同的问题选择最合适的数据结构和算法,这对于提升程序的性能至关重要。这本书的知识体系搭建非常完善,从硬件层面的一些基础概念,到软件开发的各个环节,都能找到清晰的脉络。它让我明白,计算机软件技术并非孤立存在,而是由一系列相互关联、相互支撑的要素构成的整体。

评分

我是一名非计算机专业的学生,出于兴趣选修了计算机相关的课程,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这本书是我学习路上的“救星”。在我看来,这本书最大的亮点在于它的“易懂性”。谭浩强教授的写作风格非常平实,他总是能用最接地气的方式来解释复杂的计算机原理。比如,他在讲解“变量”和“数据类型”的时候,会用生活中的例子来类比,让即使是完全没有接触过编程的人也能快速理解。我记得当时我还在为“指针”这个概念头疼不已,觉得它就像一个玄乎的概念,但在书中,作者通过形象的比喻,将指针理解成一个“地址的别名”,并配合大量的图示,一步步引导我理解指针的声明、赋值、解引用等操作,最终我真的克服了对指针的恐惧。书中对于“函数”的讲解也十分到位,作者强调了函数作为代码模块化的重要性,以及如何通过参数传递和返回值来实现数据的交互。他甚至详细讲解了函数调用的栈帧原理,这对于理解程序的运行机制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此外,这本书对于“面向对象编程”的思想也做了初步的介绍,虽然没有深入探讨,但已经为后续更高级的编程学习打下了基础。我尤其喜欢书中关于“程序调试”的部分,它不仅仅介绍了调试工具的使用,更重要的是传授了一种系统性的调试思路和方法,这对于提高编程效率,解决实际问题非常有帮助。这本书就像一位耐心细致的老师,循序渐进地引导我走进计算机的世界,让我对这个领域产生了浓厚的兴趣。

评分

这本《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是我在准备某项计算机技术认证考试时偶然发现的,没想到它带来的惊喜远远超过了我的预期。这本书最大的特点是其“全面性”和“权威性”。谭浩强教授作为国内计算机教育领域的资深专家,其编写的内容自然是经过了长时间的沉淀和反复的打磨。书中对计算机硬件的一些基础知识,如CPU、内存、输入输出设备的工作原理,也做了简要介绍,这对于理解软件是如何在硬件上运行的非常有帮助。它让我明白,软件开发并非空中楼阁,而是与硬件紧密相连的。我尤其欣赏书中关于“操作系统”的章节,虽然只是基础介绍,但却涉及了进程管理、内存管理、文件管理等核心概念,这为我理解更复杂的操作系统原理打下了坚实的基础。书中对“网络通信”的基础概念,比如TCP/IP协议族的层次结构、HTTP协议的工作原理等,也有一定的涉及,这对于现代软件开发来说是必不可少的知识。更重要的是,这本书不仅讲解了“是什么”,更注重讲解“为什么”和“怎么做”。例如,在讲解“结构体”的时候,作者不仅介绍了它的定义和用法,还解释了为什么需要结构体,以及它如何帮助我们组织和管理复杂的数据。这种深度的讲解,能够让读者真正理解知识背后的逻辑,而不是停留在表面的记忆。这本书是我学习路上的“宝藏”,它帮助我系统地巩固了计算机科学的基础知识,也为我应对各种技术挑战提供了坚实的理论支撑。

评分

这本《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简直是我大学生涯里最得力的学习伙伴之一。翻开第一页,就被它清晰的结构和由浅入深的讲解方式吸引住了。作者谭浩强教授不愧是国内计算机教育领域的泰斗,他用最朴实无华的语言,将那些原本可能枯燥乏味的概念,变得生动有趣。从最基础的二进制、数据表示,到复杂的算法设计、程序流程控制,再到数据结构、文件操作,这本书几乎涵盖了所有计算机软件技术的核心要素。我特别欣赏书中大量的实例,每一个知识点都配有实际的代码示例,并且这些代码都经过了精心的优化和注释,让我在理解概念的同时,也能立刻掌握如何将其付诸实践。更重要的是,作者并没有仅仅停留在知识的传授,而是非常注重培养读者的编程思维和解决问题的能力。在学习过程中,我反复推敲每一个代码片段,尝试修改参数,观察结果的变化,在这个过程中,我不仅理解了代码的逻辑,更学会了如何去分析和调试程序。书中对于一些常见错误的分析和规避方法,更是让我少走了很多弯路。它不仅仅是一本书,更像是一位经验丰富的导师,时刻在我学习的道路上指引方向。我常常在晚上复习完一章的内容后,都会感到豁然开朗,仿佛自己离成为一名优秀的软件工程师又近了一步。这本书的排版设计也十分人性化,字体大小适中,段落清晰,重点内容通过加粗或下划线的方式突出显示,方便我快速抓住核心信息。无论是初学者还是有一定基础的读者,都能在这本书中找到适合自己的学习路径。它为我打下了坚实的计算机基础,让我有信心去探索更广阔的软件技术领域。

评分

作为一名喜欢挑战自己、不断学习的开发者,我时常会回过头来重新审视那些被认为是“基础”的知识,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这本书,总能在不经意间给我带来新的启发。这本书的优点在于它的“深度”和“广度”的结合。它不仅仅满足于讲解概念,而是深入挖掘了每一个概念背后的原理和应用。例如,在讲解“函数调用约定”的时候,书中详细介绍了不同平台和编译器下的调用约定,以及它们对参数传递和栈帧管理的影响。这对于理解跨平台编程和底层开发非常有帮助。我特别欣赏书中关于“位运算”的讲解,它不仅仅列举了一些常用的位运算技巧,还解释了这些技巧是如何在底层硬件层面工作的,这让我对效率的极致追求有了更深刻的理解。另外,本书对“多线程编程”的初步介绍,也让我对并发和并行有了更清晰的认识,并了解了线程同步和互斥锁等基本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我常常会遇到与并发相关的性能问题,而这本书为我提供了解决这些问题的理论基础。它就像一本“武功秘籍”,在看似简单的招式背后,蕴含着深刻的内功心法,能够帮助我不断提升自己的技术功底,迎接更复杂的挑战。

评分

作为一名已经工作多年的程序员,我一直认为温故而知新是非常有益的。最近重新翻阅了这本《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我才真正体会到它作为一本经典教材的深厚底蕴。这本书最大的价值在于,它能够帮助我们梳理和巩固最基础的计算机科学概念。在实际工作中,我们常常会遇到一些性能瓶颈或者难以解决的bug,而很多时候,问题的根源往往可以追溯到对基础知识的理解不够深入。例如,在内存管理方面,本书对栈和堆的讲解非常清晰,包括它们的使用场景、分配方式以及垃圾回收的机制。这让我重新审视了自己在实际开发中对内存的理解,也发现了自己在这方面的一些盲点。再比如,在讲解“文件I/O”的时候,书中不仅介绍了顺序读写,还详细阐述了随机读写、缓冲区的概念以及文本文件和二进制文件的区别。这些细节知识对于优化文件操作的性能至关重要。而且,书中关于“进程与线程”的区分和管理,也为我理解多任务并行和并发提供了更清晰的视角。我尤其欣赏书中对于“异常处理”的阐述,它强调了在程序设计中预见和处理异常的重要性,这对于编写健壮、可靠的软件非常有指导意义。这本书就像一面镜子,让我能够反思自己在技术成长过程中的不足,并指明了进一步提升的方向。它不仅仅是一本入门教材,更是一本值得反复研读的参考书,能够帮助我们不断夯实技术基础。

评分

我是在校大学生,正处于学习计算机科学的初期阶段,而《计算机软件技术基础(第四版)》这本书,可以说是我开启这段旅程时最忠实的向导。这本书的语言风格极其平易近人,没有过多的学术腔调,而是用一种非常亲切和鼓励的方式来引导读者。我非常喜欢书中对于“程序设计的基本原则”的阐述,比如模块化、抽象、封装等,这些原则看似简单,但在实际开发中却至关重要。作者通过大量的代码示例,将这些原则具象化,让我能够直观地感受到它们在提升代码质量和可维护性方面的作用。我印象特别深刻的是,书中关于“错误处理”的章节,作者强调了“未雨绸缪”的重要性,并提供了多种错误处理的策略,比如返回错误码、使用异常机制等。这让我明白了,写出能正确运行的代码固然重要,但写出能够优雅地处理错误的 robust 代码同样重要。书中还对“代码规范”的重要性进行了详细的论述,并给出了一些实用的建议,这对于培养良好的编程习惯非常有帮助。我经常会参考书中的代码风格来编写自己的程序,这让我的代码看起来更加整洁、易读。这本书不仅仅是传授知识,更是在塑造我的编程思维和职业素养。它让我明白,成为一名优秀的程序员,不仅需要扎实的技术功底,还需要具备良好的工程意识和严谨的工作态度。

评分

价格还可以,正好用来上课。

评分

商品物流很快的哦,哦

评分

有点看不懂

评分

价格还可以,正好用来上课。

评分

商品物流很快的哦,哦

评分

正版图书,快递速度非常快,很好。

评分

很不错的教材,很实用

评分

大概翻阅了一下,书本无脏渍烂页!是正版!

评分

看在送的快的份上点个赞。。。

相关图书

本站所有内容均为互联网搜索引擎提供的公开搜索信息,本站不存储任何数据与内容,任何内容与数据均与本站无关,如有需要请联系相关搜索引擎包括但不限于百度google,bing,sogou

© 2025 book.coffeedeals.club All Rights Reserved. 静流书站 版权所有